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一.选择题(共14小题)1.日常生活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①一日约24小时②一年约365天③北京四季分明④白天工作,夜间休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我们沈阳的学生通常要比新疆乌鲁木齐的学生上学早是因为()A.沈阳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 B.两地的气候不同 C.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 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的差异3.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A.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 B.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C.手握底座,整体顺时针旋转地球仪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4.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5.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6.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我们淮安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④小明凌从床上爬起来观看英国伦敦奥运会开蒋式现场直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7.日晷(guǐ)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影子长度的关系③地球自转原理④地球公转原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玲玲在北京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看到一排挂钟,她对外婆解释造成不同地区时差的原因以及北京与东京的时差是()A.地球自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 B.地球公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 C.地球自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 D.地球公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9.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纬度的高低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10.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与地球哪种运动有关()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运动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 C.地球自东向西公转运动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1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泰安四季春暖、夏热、秋凉、冬冷12.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求新的家园的故事。影片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提到:“我们即将进入永久夜半球”,这说明()A.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B.停止自转,无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D.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12小时13.如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A.抚远 B.北京 C.台州 D.海马滩14.阅读我国两座城市的邮局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如图),其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二.解答题(共3小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日照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探究一:地球自转的特点】(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2)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方向转动。(3)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4)图中④地正位于线上(填“晨”或“昏”),即将迎来(填“日出”或“日落”)。(5)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也就产生了现象。(7)请你列举2例生活当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间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如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图中甲地正位于(选题“晨”或“昏”)线上。(4)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5)假设地球自转的方向和现在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太阳将。(6)由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现象。17.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的周长约为千米。(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B,E。(3)写出图中序号②所代表的纬线的纬度。

2024-2025学年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地理寒假作业(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DBCCCACCBC题号121314答案BDC一.选择题(共14小题)1.日常生活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①一日约24小时②一年约365天③北京四季分明④白天工作,夜间休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故①正确;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大约是365天,故②错误;四季的划分是公转产生的现象,故③错误;昼夜更替是自转产生的现象,故④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2.我们沈阳的学生通常要比新疆乌鲁木齐的学生上学早是因为()A.沈阳的学生比乌鲁木齐的学生勤奋 B.两地的气候不同 C.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季节差异 D.地球自转造成的两地时间的差异【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解答】解:题干中描述的时间差异是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经度差异形成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3.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A.面对地球仪,自右向左拨动球体 B.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C.手握底座,整体顺时针旋转地球仪 D.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应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故A错误,B正确;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故C错误;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是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的自转方向,结合教材知识点记忆解答此题。4.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有无太阳的直射和斜射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且有极昼极夜现象。【解答】解: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即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地表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C正确,AB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划分五带的依据,牢记即可。5.地球上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 B.地球不停地绕太阳公转 C.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转【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绕地轴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6.我们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下列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①太阳东升西落,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③我们淮安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④小明凌从床上爬起来观看英国伦敦奥运会开蒋式现场直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解答】解:地球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旋转的运动,它产生了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①太阳东升西落由于地球自转产生;②由于地球自转导致时区不同,因此我们吃早餐时,美国在晚上,这体现的是时间差异;④地球自转产生了不同地区的时差,小明凌要观看伦敦的现场直播,需要考虑到时差的影响。③四季分明主要由地球公转引起,并非地球自转导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7.日晷(guǐ)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①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②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影子长度的关系③地球自转原理④地球公转原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A【分析】日晷是人类古代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日晷通常由晷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表座)组成,利用日晷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解答】解: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可得,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根据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长度变化规律为先变短后变长。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结合教材知识点分析解答此题。8.玲玲在北京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看到一排挂钟,她对外婆解释造成不同地区时差的原因以及北京与东京的时差是()A.地球自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 B.地球公转,北京比东京早一小时 C.地球自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 D.地球公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解答】解:玲玲在北京某酒店服务总台的墙壁上看到一排挂钟,她对外婆解释造成不同地区时差的原因以及北京与东京的时差是地球自转,东京比北京早一小时。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9.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是()A.纬度的高低 B.有无明显的季节变化 C.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 D.有无极昼、极夜和极光现象【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热带:23.5°N﹣23.5°S,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北温带:23.5°N﹣66.5°N和南温带:23.5°S﹣66.5°S,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夜现象,四季分明;北寒带:66.5°N﹣90°N和南寒带:66.5°S﹣90°S,终年寒冷,有极昼夜现象。23.5°N是北回归线,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23.5°S是南回归线,热带与南温带的分界线,有无太阳直射现象的分界线;66.5°N是北极圈,北温带与北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66.5°S是南极圈,南温带与南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解答】解: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故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球五带划分的依据,牢记即可。10.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与地球哪种运动有关()A.地球自东向西自转运动 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 C.地球自东向西公转运动 D.地球自西向东公转运动【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坐地日行”是指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赤道的长度是四万千米,即八万里。此诗句反映的地理现象是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运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赤道的长度及地球的自转运动,理解诗句结合知识点解答即可。1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往往蕴涵着地理知识。下列现象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正午时,学校操场上旗杆的影子总是指向北方,且在不同季节长短不同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 C.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 D.泰安四季春暖、夏热、秋凉、冬冷【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解答】解: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不同季节太阳高度不同,正午旗杆影子的长短不同,这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故A错误;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起床时间要比冬季早,这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昼夜长短的不同,故B错误;小明凌晨2点起观床观看NBA球赛现场直播,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故C正确;泰安四季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季节的变化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12.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在全国各大影院上映。该影片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寻求新的家园的故事。影片场景中,地球已停止自转,对话提到:“我们即将进入永久夜半球”,这说明()A.地球自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B.停止自转,无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D.停止自转,昼夜交替周期为12小时【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材料分析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B【分析】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故A错误;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昼半球,没有被阳光照亮的一半为夜半球;当地球停止自转时,地球将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B正确;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故C错误;地球停止自转,只有昼半球和夜半球,不会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13.如图示意地球的昼与夜;在图上标注了模拟算出的某年1月1日我国四地迎来第一缕阳光的北京时间。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的是()A.抚远 B.北京 C.台州 D.海马滩【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分布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D【分析】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解答】解: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东边的地点时间走西边的地点。读图可知,图中海马滩位置最偏东,最早迎来该年第一缕阳光,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自转的方向及其影响,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14.阅读我国两座城市的邮局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如图),其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C【分析】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解答】解:图示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地球自转。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二.解答题(共3小题)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日照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探究一:地球自转的特点】(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地轴。(2)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逆时针(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顺时针(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从左向右(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方向转动。(3)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4)图中④地正位于晨线上(填“晨”或“昏”),即将迎来日出(填“日出”或“日落”)。(5)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东京。(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自转,也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7)请你列举2例生活当中与地球自转有关的现象。【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地轴;(2)逆时针;顺时针;从左向右;(3)一天;(4)晨;日出;(5)东京;(6)昼夜更替;(7)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据题干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地球自转指的是地球绕着地轴在不停地旋转,因此小明同学缓缓拨动地球仪发现地球的自转时绕转中心是地轴。(2)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从赤道上空看,地球仪是按从左向右方向转动。(3)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一天,或约24小时。(4)由图可知,顺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图中④地即将进入白天,因此位于晨线上。(5)处于同一纬度的地区,越靠东的时间越早,也就越早迎来日出日落。图中东京与北京的纬度大致相同,其中东京更靠东,因此更早迎来日出日落,所以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东京。(6)地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朝向太阳的半球处于白昼,背向太阳的半球处于黑夜,这就是地球的昼夜现象。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7)在晴朗的夜晚,我们观察星空时会发现星星和太阳一样,从东方升起并向西方落下,这一现象同样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观察者会看到天体似乎在天空中自东向西移动。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总是从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一般来说,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位置偏东的地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方先看到日出,这样地球上的时间就有了早晚,不同经度的地方也就出现了时间的差异。故答案为:(1)地轴;(2)逆时针;顺时针;从左向右;(3)一天;(4)晨;日出;(5)东京;(6)昼夜更替;(7)太阳东升西落、时间差异。【点评】本题以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为材料,设置7道小题,涉及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方向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间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如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此时,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逆时针(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图中甲地正位于晨(选题“晨”或“昏”)线上。(4)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东京。(5)假设地球自转的方向和现在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太阳将西升东落。(6)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自西向东;逆时针;(2)一天;(3)晨;(4)东京;(5)西升东落;(6)不发光、不透明;昼夜交替。【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据图中信息解答。【解答】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时,地球仍为自西向东,但地球仪为逆时针旋转。(2)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一天或约24小时。(3)读图可知,由黑夜进入白天的线为晨线,由白天进入黑夜的线为昏线,图中④地即将进入白天,因此位于晨线上。(4)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因此东边先进入黑夜,东京位于北京东方,因此东京先进入黑夜。(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如果自转方向相反,太阳将从西边升起,东边落下。(6)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这一特性导致了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形成昼半球和夜半球。地球的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的现象。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逆时针;(2)一天;(3)晨;(4)东京;(5)西升东落;(6)不发光、不透明;昼夜交替。【点评】本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设置六道小题,涉及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方向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7.读“地球五带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赤道的周长约为4万千米。(2)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热带,B北温带,E南寒带。(3)写出图中序号②所代表的纬线的纬度66.5°N。【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答案】(1)两极稍扁;4万;(2)热带;北温带;南寒带;(3)66.5°N。【分析】(1)现在人们对地球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极半径为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2)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解答】解:(1)现在人们对地球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经过测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2)读图可知,图中A是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B是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的北温带,E是位于南极圈以南的南寒带。(3)读图可知,②所代表的纬线是北温带与北寒带之间的北极圈,度数为66.5°N。故答案为:(1)两极稍扁;4万;(2)热带;北温带;南寒带;(3)66.5°N。【点评】本题以“地球五带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的形状与大小、五带的划分及重要的纬线,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考点卡片1.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知识点的认识】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如果以距离地球遥远的同一恒星为参照点,则一日时间的长度为23时56分4秒,叫做恒星日,这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点,则一日的时间长度为24小时,叫做太阳日,这是我们通常使用的地球自转周期.【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的认识,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例:(2014•句容市模拟)下面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A.B.C.D.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解答: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属于基础题目,一定要学会地球上方向的辨别.【解题思路点拔】关键是熟记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学会分辨南北极上空所看到的自转方向.2.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知识点的认识】昼夜交替地球是一个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同一瞬间阳光只能照亮半个球,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白昼,没有被阳光照亮的半个地球是黑夜.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则从东向西进行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昼夜交替不仅调节了地球表面的大气温度,对于地球上生物界的生存与发展也是十分有利的.【命题的方向】考查了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的认识,基础知识,常考知识点,多以选择、填空形式出题.例:(2013•武汉)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