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摘要原版_第1页
军事理论课摘要原版_第2页
军事理论课摘要原版_第3页
军事理论课摘要原版_第4页
军事理论课摘要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军事理论课摘要第一节、新概念武器2013.11.9媒体炒热新概念武器“福特”号下水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1.新概念武器含义最早提:1983.8美国“星球大战”计划里根核心:拦截苏联核导弹同时打击卫星,避免自己受核破坏和影响的非核武器最早包含:动能武器与定向能武器2.新在哪里工作原理新:传统武器化学能----动能敢用不管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反应----动能管用不敢用新概念武器声光电磁--动能管用又敢用原理决定杀伤力。毁伤机理新:传统武器爆裂、穿透微波武器高功率微波积累动能武器高速动能撞击失能武器、气象武器、非致命武器、基因武器.....作战方式新:传统武器排兵布阵、火力打击、兵力突击传统的战局战术新概念武器战场不限定、不见人、不见硝烟eg.无人战--海豚部队心理战--全息投影非致命武器--次声发展状态及对我国影响(1)定向能激光武器近距离摧毁空中目标,可打击低轨卫星和飞机导弹俄罗斯2007卫星失联事件1997美国激光打卫星(2)动能武器a.电磁炮3kg炮弹2.5km/h打低轨卫星b.动能拦截弹可拦截导弹,打击卫星反导:美国80%以上中段末段反卫:对中低轨甚至高轨打击基本成熟深度撞击(3)智能武器无人机,智能卫星,纳米武器,网络武器,基因武器我国如何对待迎接挑战,敢于碰硬但不能硬碰,研制自己的新概念武器绝不能搞军备竞赛有所为,有所不为、孙子兵法《战争论》德国克劳塞维茨近代军事理论最高顶峰1.作者简介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西破强楚(柏举之战)--南服越人--北威齐晋产生缘由(1)时代产物“兵家四起,诸子百家争鸣”eg.《五经七书》(2)革新进步军事思想成果农战合一的制胜智慧高度重视战争,长期准备战争,讲机变,重权谋刚柔结合造就的兵家性格(南北结合)·东方兵学的特性和分水岭:重整体,重综合,重宏观·西方兵学重器而轻道★3.主要影响是我国和世界上现存的最有价值的,最有影响力的古代第一兵书。(1)流芳久远的兵学瑰宝曹操,茅元仪,毛泽东(2)享誉世界的东方圣典30种语言700多版本(3)世人共尊的成功秘诀★4.理论精髓共13篇6067字(1)鲜明的战争观军事理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①重战观“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②慎战观“战不可多,多战必亡”慎战三原则: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③备战观“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2)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前提,条件彼:敌人,潜在对手,协作伙伴,盟友,朋友中国最早提出信息一词现代战争最大特点:信息不对称信息不能过量,萨盖定律己: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3)运筹帷幄,庙算制胜(庙指提前)核心,主线,谋略“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eg.齐魏桂陵之战,围魏救赵·孙武提出: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论(4)奇变虚实,诡道制胜变化“兵者诡道也”“兵以诈立”eg.齐魏马陵之战,孙膑,增兵减灶①造势----势险节短②动敌----可知可为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③抓战机--审时度势善战者,求之于势,势如弓弩,节如发机全争全破,不战而胜升华“不战而屈人之兵”战争目的:消灭敌人,保全自己※(6)文武相济,富国强军※(7)五德兼备,选才任能局限性在战争和军队建设问题上不可避免的反映出地主阶级的烙印过分夸大和强调统帅的个人作用,表现出唯心史观在作战原则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世界新军事革命思考题:①战争形态的演变历程③新军事革命的核心和实质②新军事革命的基本内容④“三步走”战略规划简介(1)战争形态冷兵器战----热兵器战----机械化战----信息化战(2)新军事革命产生和发展①1950、60起,各种技术的产生和发展eg.越南,马岛,中东,以列②1991年海湾战争后,新军事革命为世界关注eg.战斧,爱国者,隐形战机③推动因素a.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内因)b.世界战略形势的深刻变化(外因)c.战争实践的示范作用(催化)④发展历程a.孕育阶段: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b.全面展开:海湾战争为标志,其后迅猛发展c.深入发展:二十一世纪头十年d.质变阶段: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新军事革命的内容和实质(核心实质信息化)“三新一变”:新武器,新理论,新编制体制,作战方式改变①武器发展:核心“信息化”特征“信息制胜,体系对抗”②军事理论发展:核心“设计战争”过去:实践--总结--未来战现在:构想--模拟--未来战③编制体制变化:特点“小型化,灵活化,多能化,扁平化”④作战方式根本变化:由机械战转为信息战a.手段:平台对抗----体系对抗b.空间:立体空间----七维多域(增加信息,心理,太空,核)c.方式:逐次摧毁----点穴瘫痪·“三非”作战方式:非接触,非线式,非对称根源--战争目的变化了:农业时代:争城夺地工业时代:争夺资源和市场信息时代:资本与人才eg.中美对决:太空先战,网电制胜,远程精打新军事革命未来发展趋势(1)美国前国防部长哈格尔:“抵消战略”①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核武器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精确制导武器”③现在综合集成创新(2)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①武器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②战场的全球化:美国全球即时打击(一小时打全球)②作战的个性化:可用3D打印来制造个性武器等战争向“三无”战争发展:无人,无声,无形★3.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三步走”战略(1)具体规划第一步:2010年前:打基础(已完成)第二步:2010-2020:基本机械化,信息化大进展第三步:2020-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2)现状①中国常规武器的差距逐步变小总结:过去望尘莫及,现在望其项背,未来并驾齐驱。②“杀手锏武器”的系列突破eg.东风21D航母杀手,东风41打卫星③新型力量建设初见成效eg.远海防卫,信息攻防,军事航天等总之,要建设与中国地位相称的中国军防第四节、精确制导武器考试题:①什么是精确制导武器?可分为几大类?②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是什么?③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式可分为哪几种?★1.什么是精确制导武器(1)采用精确制导技术,直接命中概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武器。(2)分类①导弹:有战斗部,由自身动力装置推进,由制导系统控制飞行的无人控制武器。分类方法一:(1000km内战术导弹,1000km外战略导弹)1000km近程导弹1000-3000中程导弹3000-8000远程导弹8000以上洲际导弹分类方法二:弹道导弹:有主动段与被动段(威力大精度低)飞(巡)航导弹:可以匀速直线飞行,可转弯(飞得慢,精度大)②精确制导弹药:末制导弹药(制导炸弹、炮弹、鱼雷)末敏弹药(制导地雷)★2.精确制导武器的特点:①高精度②高效能③高技术④射程远⑤附损小★3.制导方式(1)自主制导:利用弹载测量装置测定武器内部或外界某种固定的参考基础为依据,产生控制信号,控制武器按预定方案飞行,直至命中目标。eg.惯性制导、地形匹配制导、GPS制导等优点:隐蔽、抗干扰能力强不足:不可改,精度低(2)寻的制导:通过弹上的导引系统感受目标辐射或反射的能量,自动跟踪目标,导引制导武器飞向目标。分类:主动,半主动,被动(多打击空中目标)优点:精度高不足:距离近,敌我分辨差(3)遥控制导:通过设在精确制导武器以外的制导站,测定目标与武器之间的相对运动参数并形成制导指令,再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武器飞向目标。优点:可攻击移动目标不足:距离近,易受干扰(4)混合制导:eg.美国斯拉姆,法国飞鱼,俄罗斯SA-12斗士,美国战斧特点:综合利用优点缺点:系统复杂,体积大,设备大,很贵4.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①V1导弹(德)第一个巡航导弹V2导弹(德)第一个弹道导弹冯·布劳恩②“飞毛腿导弹”是俄国的对V2的仿制品③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中国和苏联分别用防空导弹击落了高空侦察机5.中国的发展1960年开始发展eg.“红箭”系列反坦克导弹第五节、中国周边安全环境1.中国地处“高风险区”(1)南海“九段线”——“历史性权益”(2)与日本:不求战,但积极备战。(3)与美国: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中美争端加剧。2.我国的现状与对策(1)我国正处于由大国向世界强国转型的过程。(2)我国热爱并追求和平,(3)在国际交往中,国家利益至上。第六节、世界核化生环境思考题:①核化生武器的杀伤破坏特点;②世界核化生武器发展趋势;③我国面临的核化生威胁;④核化生防护对策。1.核化生武器概述(1)核武器①定义:利用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瞬间释放出巨大能量,造成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②发展:原子弹—氢弹—中子弹③杀伤破坏因素:详见P220光辐射(高温)、冲击波(高速高压)、早期核辐射(γ射线、中子流、最初十几秒)、核电磁脉冲(强瞬时电磁场,摧毁电器)、放射性沾染(α射线、时间长、明显)(2)发展趋势:P222下方,课堂笔记与教材有出入,尽量以课堂为主小型化,低当量,单效应的新型核武器减量增质:数量减少,质量增加更新换代:增强某一种杀伤因素小型可控:爆炸方式改变模拟仿真:计算机模拟生物武器①定义:生物战剂及其释放装置②伤害特点:a.致病力强,污染广b.伤害途径多c.具有传染性d.危害时间长e.没有立即杀伤作用(预防性打击)③分类:P228下方,共三种分类方式。④发展趋势:a.用物理、化学方法改良现有战剂;b.寻找和制造新的病原体;c.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基因武器。化学武器①定义:装填毒剂并将其制造成战斗状态的兵器。②杀伤特点:剧毒性、多样性、空气流动性、杀伤持续时间强。③战斗性能:见P224分类窒息性、失能性、刺激性、全身中毒性、糜烂性等12类④发展方向:P227中部a.研究非致命武器、高毒毒剂等新型毒剂;b.发展二元化学武器;c.完善使用毒剂的技术与手段。2.核生化威胁分析(1)美国继续奉行核威慑战略(2)次生核化危害成为新威胁(用常规武器攻击核化设施)(3)核生化恐怖活动不断加剧(4)我国周边核环境比较复杂3.核生化对策思考(1)预有准备:思想准备、物资准备(硬件、思想)(2)整体防护:群众性防护、防化兵专业保障、防化组织指挥(关键)(3)撒手锏:武器、精神、人才(邓稼先:核弹之父,钱学森:导弹之父)、非传统安全威胁思考题:①什么是非传统安全威胁及其特点eg.天津海滨新区爆炸②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的根本原因“东方之星”沉船③我国主要受到哪些非传统安全威胁上海外滩踩踏事故④如何有效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美国“9·11”概述(1)传统安全威胁是指国家在传统意义上的政治、军事领域受到的安全威胁(军备竞赛----军事威慑----战争)表现:①局部战争不断爆发②国际军事力量对比失衡加剧③一些国家增加军费,积极扩军备战,强化军事同盟我国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①祖国统一形势严峻②海洋权益纠纷复杂③边界争端尚未解决④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境稳定(2)非传统安全威胁:指国家在传统意义之外的能源、金融、环境、文化、信息、网络等领域受到的威胁eg.恐怖活动,网络攻击,跨国犯罪,能源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传染性疾病,生态环境恶化,社会动荡★特点:①跨国性:不以国家为界限a.不是每个国家个别问题,关系到其他国家或个人利益b.不仅是对某个国家构成安全危害,可能对其他国家安全有不同危害c.不一定来自某个主权国家,往往是非国家行为体的个人,组织】集团所为②多样性:领域广泛,形式多样a.来自很多非军事领域,如自然、经济、社会、文化b.有些具有暴力性质,但不单纯是军事问题c.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不断变化③突发性:战争一般经历矛盾积聚,威胁升级,冲突爆发的过程,但非传统安全威胁突如其来a.缺少明显预先征兆,时间,地点,样式不确定b.人类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有局限性c.来源可能不是某个确定个体④互动性: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影响a.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是传统安全威胁直接引发的后果b.对传统安全威胁处置不当会引发非传统安全威胁c.对非传统安全威胁解决不得力,可能诱发传统安全威胁的矛盾冲突★(3)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的原因时代发展,社会演进,环境变化综合结果①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根本前提②迅猛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国际背景③传统国际安全机制在应对新安全威胁时力不从心难以有效控制④世界各国内部缺乏相关的治理能力和制度建设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因素(4)主要冲击①重大自然灾害频发②突发性公共安全、卫生事件对经济持续发展造成冲击★非传统安全威胁给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现实,严峻,多方面将对我国独立自主地生存、发展权利,利益造成了直接,“全方面”,“全天时”的威胁·国家安全:主要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大学生应当履行那些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②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的线索③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证据④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⑤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支持和协助⑥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⑦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基础冷战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的地位不断上升,关注焦点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内外都有)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美国以竞争对手遏制,人口、资源、金融安全人口安全①人口总量过多,增量巨大②结构性失业严峻,城乡就业矛盾突出③人口老龄化,经济体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增大社会保障压力④分配不均和贫困化问题生态环境安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影响人们日常生活,严重损害居民健康,危及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国面临的主要挑战:①全球生态系统的破坏和污染②庞大的人口产生的重大持久的压力③先发展后治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主要问题:水土流失,空气污染和酸雨,水稀缺和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4)信息安全全新问题和新中心①特性:普遍性跨国性复杂性不可控性②主要挑战:黑客侵犯病毒攻击网络攻击网络恐怖活动③信息安全水平落后的原因:a.基础信息技术严重依赖国外b.安全意识淡薄c.信息安全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技术含量有待提高。恐怖主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难题特点:非国家主体性、跨国性、危害性eg.新疆“3.14”昆明“3.1”(6)疾病蔓延eg.AIDSSARS应对非传统威胁的对策思考(1)从更新观念做起,重新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基本内容:①以人民安全为宗旨②以政治安全为根本③以经济安全为基础④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⑤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四大内核”:内卫兼顾,以内保外包容共赢,命运共同义利并举,有所作为经济优先,内核不让(2)注重借鉴有益经验,加强非传统安全威胁理论研究首先,要借鉴、总结国外和外军在处理非传统安全威胁时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探讨在和平时期运用军事力量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方式方法。其次,要从消除贫困,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入手,既着眼于现在,又重在预防,努力做到标本兼治。·保护经济安全重要措施①强化经济安全意识②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③在发展中谋安全,在开放中保安全④立足国内,兼顾国外⑤经济为重,外交和军事并举⑥增强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综合能力·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①发表白皮书,将环境保护明确规定为一项基本国策②制定三大环境保护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解决信息安全的措施:有序管理、技术自主、系统可控、国际合作(3)紧密结合具体国情,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一是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挑战,重点是做好应急准备,建立科学、系统、完善的应对体系。二是建立预警性情报保障机制,严密组织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情报保障,及时获取情报,加强判断和预测。三是成立高效的指挥协调机构,着力解决预警防范问题,制定各项行动方案,建立专业行动组织,明确相关任务四是组建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的专业咨询队伍,为指挥决策提供服务(4)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搞好军民联合应急演练①世界各个国家要相互协调②大力开展国际的地区间的安全合作③逐步建立更完善的早期预警和危险管理机制④最大程度的减少各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⑤加强军地双方的密切协作,突出军队负担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的联合演练,努力提高各级指战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第八节、美国与日本军事基本情况思考题①美国现行军事理论的目标是什么②日本现行军事理论叫什么③美日的武装力量由什么组成?美军战区如何划分?日本现役军力由哪几部分组成?④你对维护我国东海、南海、海洋权益如何思考?美国军事状况1.美国武装力量(最高指挥:国防部)组成:现役部队(截至2013年8月,陆海空军共138.7万人),后备役部队,文职人员海军51.2万人(含海军陆战队),陆军54.1万人,空军33.4万人陆军:M1A2主战坦克(世界排名第一)1、强大火力,120mm滑膛炮,65t重型坦克2、战场生存力强(贫铀装甲,弹药独立保存在隔离舱内)3、出色越野性能,履带寿命长4、最先进的自主导航装置海军:美国海军组成:太平洋舰队与舰队部队司令部(原大西洋舰队)285艘军舰(含10艘现役航母且皆为尼米兹级,福特级还未正式服役)“华盛顿”号航母对中国最有威慑力(日本横须贺港)(甲板三个足球场大小,高82m,90架飞机,6000名以上士兵),而“里根”号将接替“华盛顿”号空军:B-2隐形战略轰炸机蝙蝠外形,发动机在驾驶舱旁,无尾翼,有幽灵之称,雷达反射面积小于0.01平方米,高5.1m,长20多m,52,43m宽每架直接造价约为5.3亿美金含科研费用每架造价约为22亿美金①外形光滑平整,一次成形②其他材料用石墨烯复合材料,不易反射雷达波③喷涂吸波油漆1997年第一架B-2声控,至今共21架B-2完成生产,仅19架可用其中12架放在日本关岛美军基地,威慑中国

2.美国军事布置①六大战区(本土112.3万人,海外26.4万人)1、太平洋战区(瓦胡岛):美军布置核心最早最完善的战区2、欧洲战区(斯图加特):目前正削减军力3、中央战区(麦克迪尔):针对伊斯兰国4、北方战区(彼得森):负责本土安全5:南方战区(迈阿密):资源安全,反海盗,南美为主非洲战区(斯图加特):2007年始建,最年轻②美国现行军事战略冷战前1、1945-1952遏制战略2、1953-1960大规模报复战略3、1961-1968灵活反应战略4、1969-1980现实威慑战略5、1981-1988新灵活反应战略时期——里根时期,使用“星球大战”军备计划拖垮苏联冷战后1、1989-1992地区方位战略老布什2、1993-1996灵活与选择参与战略3、1997-2004营造、反应、准备战略4、2005-2010保卫,防范,战胜战略→先发制人战略小布什提出(2005-2010)萨达姆中枪★奥巴马时期:标志文件《国家军事战略报告》(2011)提出四大目标——打赢、慑止、合作、准备2012年《面向21世纪的新军事报告》提出重返亚太★现有观点:(1)大国威胁(中国)与地区威胁(伊朗、朝鲜)①大国的挑战是战略性威胁潜在而又直接②追求大规模毁伤性武器、支持恐怖主义的地区对手是现实性的地区威胁(伊朗、朝鲜)③面临的主要战略威胁来自亚太(特别是中国)(2)确立四大战略目标①打赢:打赢反恐战争(已花一万亿美元)、伊拉克战争与阿富汗战争②慑止:慑止朝鲜与伊朗,防止地区性冲突的发生③合作:加强国际和地区安全,确保美国在合作中的主导地位④准备:塑造未来部队,向未来转型,为未来战争做准备(与中国打大规模的常规战)(3)保持能打赢“1+”战争为主的多种军事实力(2015.1.5)苏联解散使“两场半”减为“两场”美国经济衰退(反恐战争万亿美元花费,政府对反恐战争形势的误判)使“两场”减到(一场半)(4)美军重心向亚太转移一是实力配置多而优干预水平不断提升海军潜艇60%在亚太2、空军:F22三线布置3、防空:爱国者与宙斯盾广泛布置——60%美军向亚太布置,体现力量转移二是基地布局不断优化,支援能力大幅提升岛链一线(日本诸岛、台湾、菲律宾群岛)着重提升应急作战能力二线(重心是关岛)着重提升兵力投送能力三线着重提升地区支援能力对华战略:合作与防范深化同中国的军事交流,加强理解,减少误解,防止误判,加强合作2010.5.15中美7年不互访结束(美国暂停对台军售)日本军事概况1.武装力量日本最高军事指挥:日本防卫省主要由现役兵力,文职人员,预备役部队三部分组成现役兵为海陆空自卫队,总24.7万人(截止到2014年3月),陆上15.4万,5个方面军,海上4.55万,一个联合舰队,空中4.7万。陆军日本10式坦克(世界第三):“小车扛大炮”机动灵活精准火控系统海军日本现在8.8级海上队伍:八架直升机,八艘船舰22DDH为直升机轻型航母,3000吨左右空军:日本为对抗中国,购买美军F-35日本在吉布提建立了海外军事基地(控制石油)·日本军事布置军事中心由北海道(防苏联)调至中西部(防范中国、朝鲜)即西南诸岛方向现行军事战略①1970年第一次提出军事战略:专守防卫(受侵略才使用力量,力量行使的程度仅限自卫,力量保持的规模限定在能够自卫的程度)②现行战略:联合机动防卫(攻势防卫)确保日本1、领域的绝对安全2、周边地区的安全3、海外的利益(1)强调面临多种威胁,重点防范朝鲜和中国日本强调朝鲜是首要威胁,中国其次,俄罗斯第三实际上:中国首要,俄罗斯其次,朝鲜第三(2)战略目标的重心转向防患于未然一是强化威慑能力,避免和排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二是依托同盟伙伴关系,尽早发现和消除对日本的直接威胁三是主导全球安全事务谋求更大利益(3)强调建设联合机动防卫力量,提高应急作战能力“多能、灵活、有效”的基础防卫力量→机动防卫力量→联合机动防卫力量(4)突出日美同盟的核心地位,强化军事同盟关系日本认为“日美同盟”为核心支柱★日美同盟的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