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卷(一)七年级科学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毎题3分,共60分)1、下图分别表示桃花雌蕊和桃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①花粉管是受精的场所B、②子房壁发育成⑤果皮C、③胚珠发育成⑥种子D、④受精卵是植物生长发育的起点【答案】A【解析】1、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2、图中,①花粉管、②子房壁、③胚珠、④受精卵、⑤果皮、⑥种子。【分析】理解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过程是解题的关键。【详解】A、花粉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产生①花粉管,花粉管中含有2个精子,花粉管一直到达胚珠,和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A错误。B、受精完成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②子房壁发育成⑤果皮。B正确。C、受精完成后,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③胚珠发育成⑥种子。C正确。D、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④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D正确。故选:A。2、黄曲霉是一种常见的腐生真菌,多见于发霉的粮食、粮制品及其他霉变的食物上。它产生的黄曲霉毒素是一种致癌物质,防止黄曲霉毒素污染食品的首要措施是注意食品防霉,下列食物保存中最容易引起食物发霉的是(▲)A、采用真空包装的豆腐干B、冰箱冷冻室里的牛肉C、潮湿的橘子皮表面D、晾晒后变得干燥的玉米【答案】C【解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常用的保存食品的方法。【详解】A、采用真空包装的豆腐干,缺少空气,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食物不容易发霉。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较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食物不容易发霉。C、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营养物质。潮湿的橘子皮表面有水和有机物,暴露在空气中,适合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最容易发霉。D、晾晒后变得干燥的玉米,缺少水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食物不容易发霉。故选:C。3、银河系很大,但在整个宇宙中银河系又是微不足道的,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构成了广阔无垠的宇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银河系中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几千亿颗B、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中心C、目前人类可以观测到的星系有千亿个左右D、目前人类可观测的最远天体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答案】B4、如图所示,甲、乙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主要体现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A、力的方向B、力的大小C、力的作用点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答案】C【解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和掌握,基础题。【详解】由图知,两种拧紧螺母的方式中,力的作用点不同,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主要体现影响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5、如图所示,有五块完全相同的砖以三种形式摆放在水平地面上,图甲是两块砖叠放,图乙是单块砖平放;图丙是两块砖并排平放;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P丙,比较它们的大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丙A、P甲>P乙>p丙B、P甲=2P乙=2p丙C、P甲=2P乙=p丙D、P甲<P乙<p丙【答案】B【解析】分别找出三种放置方式中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受力面积,再根据压强公式p=进行比较。【分析】本题考查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详解】设一块砖的重力为G,砖的底面积为S,根据图示可知,F甲=2G,F乙=G,F丙=2G,由p=可得,p甲=,p乙=,p丙=,所以,p甲=2p乙=2p丙。故选:B。6、如图所示为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的①②③分别代表(▲)A、子房、果皮、种子B、雌蕊、种皮、种子C、雌蕊、果皮、胚D、子房、种皮、胚【答案】A【解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果实种子的形成过程。【详解】子房包括子房壁和胚珠,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壁将发育成果皮,胚珠将发育成种子,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实的形成示意图:。图中①子房、②果皮、③种子。故选:A。7、科学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识无关的是(▲)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B、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C、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答案】B【解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的要保持静止状态,逐个分析选择项中提到的物理情景结合惯性的知识加以分析。【分析】惯性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在对惯性的考查时,经常将其与交通方面联系起来进行考查如:车辆的限速、限载、保持车距都是这方面的内容。【详解】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的目的是防止前面的车刹车时,后面的随之刹车,由于惯性后面的车仍向前运动,如果距离过近,容易撞上前面的车,所以该实例与惯性有关,故A错误;B、汽车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正确;C、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是因为路滑时,摩擦力小,车刹车时,由于惯性继续向前运动的距离就会变长,容易发生事故,所以该实例与惯性有关,故C错误;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倾而造成伤害事故,所以该实例与惯性有关,故D错误。故选:B。8、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滴加碘液会变蓝色B、菜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C、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D、两种种子中的胚都由①②③组成【答案】C【解析】观图可知:菜豆种子中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是种皮、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玉米种子中⑥是胚乳、④子叶、③是胚芽、①是胚轴、②是胚根,⑤种皮和果皮。【分析】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种子的结构。【详解】A、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④子叶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⑥胚乳里,A错误;B、大豆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②胚根,发育成根,B错误;C、菜豆种子的子叶有2片,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C正确;D、新植物的幼体是胚,由①胚轴、②胚根、③胚芽、④子叶组成,D错误。故选:C。9、生活中有许多的光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A.近视眼的矫正B.鱼缸里放大的金鱼C.白鹭的倒影D.墙上的手影【答案】C【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分析】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应配戴凹透镜矫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错误;B、鱼缸相当于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白鹭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故C正确;D、墙上的手影是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C。10、2021年5月26日,我国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月食,6月10日可以看到日食,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月食是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造成的B、日食是月球遮住太阳光造成的C、发生日食当天晚上的月相为新月D、发生月食时,从月球的西面开始,东面结束【答案】D【解析】日食是照射向地球的太阳光被月球遮挡而形成的一种天文现象。月食是照射向月球的太阳光被地球遮挡而形成的一种天文现象。【分析】本题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了解日食和月食发生的条件。【详解】月食出现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中间,当月球进入地球的阴影区时出现的一种现象,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日食是照射向地球的太阳光被月球遮挡的一种现象,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日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出现的月相是新月,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月食的形成是由于月球公转运动到地球的阴影中形成的,由于月球自西向东绕地球公转,因此月食总是从月球圆面的东侧(左侧)边缘开始,从圆面的西侧(右侧)边缘结束,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1、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得生命在生物圈中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如图是几种生物生殖和发育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图是蝗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B、乙图中的1是形成受精卵的场所,也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C、丙图中的大豆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D、丁图所示为嫁接,该繁殖方式可以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答案】D【解析】甲图是蝗虫的生殖发育过程;乙图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其中1是子宫,2是胎盘,3是脐带;丙是大豆用种子繁殖,属于有性生殖;丁图是嫁接,其中a接穗,b砧木。【分析】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几种生物的生殖发育特点。【详解】A、甲图中的昆虫是蝗虫,蝗虫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不大,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错误。B、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a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巢是女性主要生殖器官,B错误。C、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时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子叶,C错误。D、丁图表示嫁接,嫁接没有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D正确。故选:D。12、如图所示,在一面竖直立着的平面镜左侧水平放置一个九格的棋盘,平面镜右侧表示镜中的像,将一颗棋子“馬”由图甲处移到乙处,则平面镜中所显示的棋子“馬”,其移动的路径是(▲)A、P→SB、S→PC、Q→RD、R→Q【答案】B【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详解】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且关于平面镜对称,甲处的“馬”在镜中的位置都在S点,乙处的“馬”在镜中的位置都在P点,即S→P,故B正确;故选:B。13、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和一个重物制成的铅垂线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铅垂线的说法错误的是(▲)甲乙A、铅垂线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B、甲图中利用铅垂线可以检查墙体是否竖直C、乙图中利用铅垂线可以检查窗台是否水平D、铅垂线在月球表面不能检查物体是否竖直【答案】D【解析】重力的方向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竖直向下的,重锤线是利用重物静止时线总是竖直下垂的原理制造的仪器。【分析】本题考查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是一道基础题。【详解】如果窗台和铅垂线的方向垂直,说明窗台水平,则乙图中利用铅垂线检查窗台是否水平;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垂直向下的),如果墙与铅垂线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墙和铅垂线平行),说明墙壁就是竖直的,则甲图中利用铅垂线检查墙体是否竖直;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14、“转化法”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以下实验中没有使用该方法的是(▲)A.音叉振动实验B.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C.月相实验D.液体压强实验【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音叉振动实验中,将音叉的振动转化为乒乓球被弹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实验,将压力的作用效果转化为海绵凹陷程度;液体压强实验,将液体压强的大小转化为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大小。故选:C。1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情况的图像是(▲)A.B.C.D.【答案】D【解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时间图像应为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路程和时间的图像就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题干中的图可知:甲乙同时同向运动,相同的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乙的运动速度就大。【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图像的分析能力,尤其是路程与时间图像中物体速度的判断,这是一个难点,需要突破。【详解】由题意可知:乙比甲运动的速度大。A、υ-t图表示,随着时间的增加,速度是不变的,表示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而题中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错误;B、在υ-t图中,匀速直线运动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且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B错误。C、在横轴上找一点,表示时间相等,做纵轴的平行线,可以发现甲的运动路程长,说明了甲运动快,故C错误;D、运用上面的方法,可以发现:在相同的时间内,乙的运动路程长,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16、为了验证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选出正确的实验组和对照组(▲)A、①和③B、①和②C、②和③D、②和④【答案】D【解析】此题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对照实验,题目中涉及到的温度、水分、空气三个条件。对比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分析】对比性的探究实验应注意变量的唯一性即只有一个变量,要有对照组和实验组。一定要牢记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那就是: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详解】通过图中内容分析可知,A、①号和③号都不具备种子萌发的条件,有两个变量,都不萌发,因此没有对照组,不能形成对照实验,不符合题意;B、①号与②号存在唯一的变量-水分,其它因素都相同,探究的问题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根据对照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来看,本实验探究的是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符合题意;C、②号和③号存在的变量是空气,探究的是空气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不符合题意;D、②号和④号对照,探究的是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符合题意。故选:D。17、在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活动中,小明让同一小车从相同高度滑下,分别在水平面上铺上毛巾、纸板、玻璃等物品。关于小车在不同物体上的运动情况,以下四个说法中有一个是理想化的推论,其余三个是可靠的事实,其中是理想化推论的是(▲)A、小车在毛巾、纸板、玻璃上都将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后停止B、小车在玻璃上滑行的距离比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远C、小车在玻璃上所受阻力小D、如果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略18、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两块(一块光滑,另一块粗糙),长方体木块一块(带有挂钩),钩码一盒,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比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C、此实验中应用的科学方法是控制变量法D、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也不同【答案】D【解析】A、根据二力平衡分析;BCD、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有两个: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据此分析。【分析】本题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原理及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详解】A、只有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由二力平衡,拉力大小才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故测量摩擦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B、比较甲、乙两图,压力大小相同,乙接触面粗糙,乙测力计示数大于甲的示数,可得出在保持压力一定时,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B正确;C、此实验中应用了一种重要的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一控制变量法,C正确;D、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图甲中用不同速度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大小相同,D错误。故选:D。19、小科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甲所示,右下四幅图中的数字符号①②③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图甲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使用平面镜是为了让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即反射光线是竖直向下的;所以,作图过程中的第一个步骤应该是过入射点作竖直向下的反射光线;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正好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所以第二步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为法线;由于法线垂直于镜面,所以第三步作出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故选:B。20、小明在家做一个实验,先在烧杯中装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上,将一束激光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在木板A右端下方垫一块橡皮B,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A、入射光线不再与水面垂直B、反射光线的方向会发生变化C、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D、烧杯受到沿木板斜向上的摩擦力【答案】D【解析】(1)(2)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光线从一种透明介质垂直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3)只有在水平面上,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4)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摩擦力、压力、光的反射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无论盛水的容器如何倾斜,水面静止时是水平的。【详解】AB、在木板右端下方垫一块橡皮,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但水面静止时是水平的,所以入射光线仍然与水面垂直,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都不变,故A、B错误;C、由于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所以此时木板受到的压力不再等于烧杯和水的总重力,故C错误;D、此时烧杯放在一个倾斜的木板上,有沿木板向下运动的趋势,所以会受到沿木板斜向上的摩擦力,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21、2020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初三),我国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问-号”火星探测器。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图甲中火星的位置是▲(填字母)。(2)这天地球位置位于图乙中的▲之间,这一天诸暨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3)航天器的发射要尽量避免太阳活动频繁的时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的多少和大小。(4)当晚的月相最接近下图中的▲。ABCD【答案】(1)D;(2)乙--丙;昼长夜短;(3)太阳黑子;(4)A。【解析】(1)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小行星带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2)二分二至日的判读遵循“左斜左冬,右斜右冬”的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3)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太阳风,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太阳风分布在日冕层。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11年。(4)新月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上弦月是到了农历初七、八,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被太阳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给你看到,称之为“上弦”。满月是到了农历十五、十六,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是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在西边落下,月球则从东边升起,到了月球落下,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下弦月是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满月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分析】本大题以成功发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为切入点,设置4个小题,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扼课本知识点运用能力的素养。【详解】(1)火星位于小行星带的内侧,紧靠小行星带,所以图中D是火星。(2)图乙中的地轴向右倾斜,所以右侧的丁是冬至日,时间在12月22日前后;根据地球公转方向可知,甲是春分日,时间在3月21日前后;乙是夏至日,时间在6月22日前后;丙是秋分日,时间在9月23日前后,7月23日介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即位于图乙中的乙~丙之间;7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的诸暨市昼长夜短。(3)航天器的发射要尽量避免太阳活动频繁的时期,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黑子的多少和大小。(4)根据题干可知,该日是农历六月初三,为新月,选项中A是新月,B是上弦月C是满月,D是下弦月,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故答案为:(1)D;(2)乙--丙;昼长夜短;(3)太阳黑子;(4)A。22、六月初,我市中小学生文化艺术节在西施大剧院完美落幕。某同学在活动中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答案】振动;音调;空气。【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的产生、传播与音调,是一道声学的基础题。【详解】同学在表演二胡时,用弓拉动弦,使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二胡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答案为:振动;音调;空气。23、图甲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桃子(果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B萌发所需的外界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和一定的水分。(2)安丘水蜜桃与众不同,它的花粉可以从图中的①落到③上,这个过程叫做▲。(3)毛桃个小、味酸,酸味这种感觉最终在人的▲形成;果农经常采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毛桃品种,嫁接成活的关键是▲。(4)我们看到的桃花花瓣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花瓣▲(“吸收”或“反射”)了红光。【答案】(1)空气;(2)传粉;(3)大脑皮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4)反射。【解析】1、一朵完整的花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图甲中①是花药,②是花丝,③是柱头,④是花柱,⑤是子房。2、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图乙中,A是果皮,B是种子。3、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分析】熟练掌握花的结构、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植物繁殖的有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需要的外界条件包括: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2)花粉从雄蕊的①花药落到雌蕊的③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3)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味觉、嗅觉等感觉在人的大脑皮层处形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保证嫁接成活的关键在于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4)对于不透明的物体来说,物体颜色取决于它能反射的颜色。我们看到的桃花花瓣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花瓣反射了红光。故答案为:(1)空气;(2)传粉;(3)大脑皮层;砧木和接穗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4)反射。24、(1)如图所示,当一束光射入杯中,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选填“左”或“右”)移动,逐渐加水的过程,折射角▲(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右图所示现有一蜻蜓立于距水面0.6m处的荷尖上,池中水深2m。一条大鱼准备跃出水面捕捉蜻蜓,如图是水中大鱼看到蜻蜓所在的位置,大鱼应该选择A,B,C哪条路线跃起才有机会捕获蜻蜓?▲。(选填“A”、“B”或“C”)【答案】(1)左;不变;(2)C。【解析】(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入射角不变时,折射角也不变;(2)光从空气里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确定蜻蜓的实际位置即可。【分析】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应用,记住:光由空气斜射入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详解】(1)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于液面升高,折射点会向左移动,所以光斑会向左移动;由于水面是水平的,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折射角的大小也不变,如下图所示:(2)如下图所示:水中的大鱼可以看到空气中的蜻蜓,那么蜻蜓射入大鱼眼中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当蜻蜓反射出的光线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入射光线的方向如上图所示,那么蜻蜓的实际位置应该在C点附近,自然它选择C路线有机会捕获蜻蜓。故答案为:(1)左;不变;(2)C。25、青藏高原有一种蝙蝠蛾,它的幼虫生活在地下,喜食头花蓼等植物的根,当幼虫感染了某种真菌(虫草菌)后会僵硬而死,继而真菌菌柄从它的头部长出,吸取虫体营养,这就是冬虫夏草。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蝙蝠蛾的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2)蝙蝠蛾生命周期中对头花蓼等植物危害最大的阶段是▲。【答案】(1)有性生殖;(2)幼虫。【解析】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分析】注意区别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详解】(1)蝙蝠蛾经过两性生殖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因此属于有性生殖。(2)蝙蝠蛾的幼虫除了喜食珠芽蓼的根茎外,还很喜欢采食头花蓼,并特别喜欢采食另一种蓼科植物小大黄,对头花蓼等植物危害最大。故答案为:(1)有性生殖;(2)幼虫。26、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杯盛有纯净水,另一杯盛有盐水。老师告诉小敏盐水的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希望她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如图所示,小敏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盛的食盐水。老师指出小敏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1)你认为小敏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是:▲。(2)小敏认真思考后,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的一定深度中,使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相等,再比较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液体的▲,如果▲的那一定是盐水。【答案】(1)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2)深度;深度小。【解析】(1)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根据压强的大小判断液体密度的大小,应保持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2)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由于液体密度不同,要使高度差相等,那么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一定不一样,即比较其深度,深度小的,是密度大的:即盐水。【分析】本题用反向思维的方法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主要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正确利用控制变量法是得到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详解】(1)由图可知:小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探头)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所以不能根据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得出两种液体密度的大小;(2)由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可知,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的大小,表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由于液体密度不同,要使压强计的高度差相等,那么探头在液体中深度一定不一样,即比较其深度,深度小的,是密度大的是盐水,即深度小的是盐水。故答案为:(1)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不同;(2)深度;深度小。27、如图是用透明塑料盖(半球形)和圆形纸板等材料做成的装置,可以模拟一天中杆影随太阳高度变化的情况。实验时,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圆形纸板当底板模拟地平面,牙签(插在纸板中间O点)模拟地面上的旗杆,ABC连成的弧线(手电筒沿透明塑料盖运动的轨迹)模拟太阳在夏至日这一天中的运动轨迹。(1)实验中,让光线始终对准牙签的顶端照射,在纸板底面上会出现牙签的影子,这是由于光在同一中均匀介质中是▲传播的。(2)图中OP、OQ、OS都是旗杆影子,其中可以表示夏至日该地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是▲。(3)如果要模拟该地冬至日这一天中杆影变化的情况,那么应将手电筒沿透明塑料盖运动,把光线与纸板的夹角调▲些(选填“大”或“小”)。【答案】(1)沿直线;(2)OQ;(3)小。【解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2)北半球夏至日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3)北半球冬至日阳光斜射程度最大。【分析】本题考查了的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夏至日和冬至日的特点。【详解】(1)影子是由于光在同一中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形成的;(2)北半球夏至日正午物体的影子最短,所以图中OP、OQ、OS最短的OQ可以表示夏至日该地正午时刻的旗杆影子;(3)北半球冬至日阳光斜射程度最大,所以如果要模拟该地冬至日这一天中杆影变化的情况,那么应将手电筒沿透明塑料盖运动,把光线与纸板的夹角调小些。故答案为:(1)沿直线;(2)OQ;(3)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28、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在图甲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2)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填“左”或“右”)移动。(3)如图乙所示,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若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则烛焰的像▲。A、会消失B、亮度变暗C、没有变化D、成在光屏上【答案】(1)缩小;(2)右;(3)C。【解析】(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镜片是凹透镜。(3)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用放大镜。【分析】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近视镜对光线的作用、光屏对凸透镜成虚像的影响,是一道光线综合题。【详解】(1)由图甲可知,物距大于像距,且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说明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合适的位置放一个近视眼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为了使光屏上重新呈现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凸透镜向右移动。(3)把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虚像是光线反向延长线上的点,将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图中虚线处,光屏对蜡烛的像无影响,故选C。故答案为:(1)缩小;(2)右;(3)C。29、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成为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为了解酒精对人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斑马鱼开展了相关研究:步骤1:用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发育24小时,选取50枚发育正常的胚胎。步骤2:使用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稀释无水酒精,获得浓度为0.01%、0.1%、1%、10%的酒精溶液。步骤3:将斑马鱼胚胎各10枚,分别置入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和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中。在受精卵发育72小时时,观察胚胎存活和循环系统发育情况,记录如下:①②③④⑤酒精浓度斑马鱼胚胎培养用水(0%)0.01%0.1%1%10%死亡率(%)0009.4100循环系统畸形率(%)009.488/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材料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实验成败。利用斑马鱼进行人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的原因是▲。(2)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3)由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4)怀孕期间孕妇饮入的部分酒精会通过▲、脐带从母体进入胎儿,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答案】(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2)对照;偶然性;(3)酒精会导致胎盘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4)胎盘。【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分析】明确探究实验中的单一变量原则和根据变量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详解】(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因此成为了发育生物学的模式生物之一。“取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研究中的单一变量是同一对斑马鱼的受精卵,除了这一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应该完全相同,遵循了设计实验的控制单一变量原则。(2)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中放入斑马鱼胚胎10枚而不是1枚,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该实验结果显示,酒精会导致胚胎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显著)。(4)怀孕期间,要慎用药品,是因为酒精的毒副作用要通过孕妇的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血液然后通过胎盘与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容易造成胎儿畸形,因此为了下一代,拒绝酒精。故答案为:(1)斑马鱼因其基因与人类基因的相似度达到87%,且早期胚胎透明(或发育速度快、便于体外观察等);(2)对照;偶然性;(3)酒精会导致胎盘存活率下降,畸形率上升,且酒精浓度越高,影响效果越明显;(4)胎盘。30、如图所示的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木板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1)通过比较甲、丙可得出结论:▲。(2)通过比较▲二组实验,可以研究体重大致相同的滑雪者和步行者在雪地里行走时对雪地压力的作用效果。(3)如图丁所示,小明把小桌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项目大额借款协议及环境监测合同3篇
- 2025版苗木采购与园林景观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标准公司租赁合同范本2篇
- 2025年度钢构工程后期维护保养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五版农村房屋买卖纠纷仲裁合同4篇
- 2025年度内参报告撰写与行业研究合同4篇
- 2025年山地承包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贷款合同变更条款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产业园区建设投资合同4篇
- 男性生殖系统健康知识
- 护理服务在产科中的应用课件
- 流行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2024年代理记账工作总结6篇
- 电气工程预算实例:清单与计价样本
- VOC废气治理工程中电化学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煤矿机电设备培训课件
- 科技论文图表等规范表达
- 高考写作指导议论文标准语段写作课件32张
-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英语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解析
- 红色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 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指南评估指标考核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