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3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习近平在欧洲学院演讲时谈到:“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以下思想由墨子提出来的是()A.仁者爱人B.兼爱非攻C.道法自然D.天人合一2、“一个改革的政策如一场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一个开放的决断如一场春雨,滋润了华夏中原。”改革这场“春风”在中国最先从哪里开始刮起()A.农村B.城市C.外资企业D.国有企业3、下图佛像开凿于北魏时期;其服装具有印度的风格,它如今坐落在()
A.敦煌莫高窟B.龙门石窟C.云冈石窟D.麦积山石窟4、2013年4月2日,山东曲阜市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孔庙举行祭孔大典,以纪念这位儒家学派创立者诞辰2564周年。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我国两千多年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始于()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D.西汉时期5、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荣与光华;随着东方美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摧残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西往东排列,正确的是()
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A.②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6、如图农具出现于什么时候?()
A.唐朝B.隋朝C.宋朝D.元朝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南宋有一些文臣武将十分爱国,其中比较有名的是:______抗金,______抗元。8、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9、宋太祖通过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权力,同时扩大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______(判断对错)10、战国时期,铁质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深耕农业的发展。______。(判断对错)11、材料解析: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的过程。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中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中数比例占全国户中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南宋114076062.9%662429637.1%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两宋时期江南经济发展概况》
(1)材料一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什么流域转移到南方的什么流域?
(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至少两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食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13、宋齐梁陈四个南朝政权的都城都在建康。()14、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实行行省制度。
。A.正确B.错误15、长平之战是我国古代的一次著名的战役。与这一战役有关的典故是纸上谈兵。______(判断对错)16、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______(判断对错)17、唐朝诗人辈出,最为著名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的诗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被誉为“诗仙”。18、据《史记》记载;一位诸侯国的国君为了报仇雪恨,“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历史推论:这位诸侯国的国君是我国春秋时期吴国的国王夫差。()19、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20、元昊辽朝临安阿保机西夏上京。
赵构金朝兴庆阿骨打南宋会宁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2题,共18分)2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给我们留下许多宝贵遗产,根据提示列出相关知识:(1)世界上现存最重的青铜器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已发现最早较完整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22、古代中国,女性在许多领域有过杰出的贡献。(1)___________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帝,创立殿试制度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2)唐中宗时,___________远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推动了唐与吐蕃的交往。(3)两宋之交的女词人___________词风委婉清新,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名作。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3、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分裂时期,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但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传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非凡的历史吧。(18分)材料一“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南阳武侯祠联材料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民歌《敕勒川》(1)根据图一中字母代表的国家填写下表。(12分)。序号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ABC(2)根据材料一对联并结合图一,分析此对联颂扬的人物是谁。“水面偏能用火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4分)(3)根据图二和材料二,说说在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关系出现了怎样的趋势。(2分)24、【题文】(11分)自秦朝开始;历代封建王朝在巩固政权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
——《元史·地理志》
材料四。
。朝代。
设立组织机构。
作用。
明朝(明太祖)
A
是特务组织;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
清朝(雍正帝)
B
是处理军政大事的权力枢纽。它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上”是指哪位历史人物?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哪一政治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同样的目的,在地方上推行了什么政策?(3分)
(2)材料二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唐玄宗采取何种措施来完善科举制的?(2分)
(3)从材料三中你可以获取的主要信息是什么?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
(4)材料四表格中A;B处组织机构分别是什么?(2分)
(5)综上所述,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有何积极作用?(2分)25、隋朝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能因其时间短促而忽视。下面是某学校七年级围绕“隋朝历史”这一内容设计的一份尚未完成的调查问卷(片段),请你在有关栏目中给予补充和回答。。调。
查。
题。
目(1)隋朝在制度方面做了哪些革新?
(2)隋朝开凿的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是什么?
(2)隋朝开凿的成为沟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是什么?
(3)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是隋朝的()
A.洛阳桥B.安平桥。
C.赵州桥D.卢沟桥(3)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是隋朝的()
A.洛阳桥B.安平桥。
C.赵州桥D.卢沟桥(4)根据以上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4)根据以上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26、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灿烂辉煌,作为中华文明的愧宝和人类文化共有的财富,恩泽后世,光照环宇。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重温历史】
(1)图甲思想家属于哪个学派的?根据图甲所示的文字信息,概括出该思想家的核心思想?
(2)商鞅的变法思想与上述哪一位思想家同属一家(学派)?(填序号)
(3)图乙思想家主张代表的是哪一个学派的观点?
【学以致用】(4)干净整洁的校园为我们提供了优良的学习环境,面对少数同学乱丢垃圾的现象,请采用以上三家的方式帮助他们改掉这一坏习惯。(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的观点进行回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下列思想主张哪个是由墨子提出来的思想。A.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兼爱非攻是墨子提出来的思想,反对战争。他还主张选举贤能,提倡节俭;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都是由道家提出的思想主张。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冀人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孔子和百家争鸣【解析】【答案】B2、A【分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依据课本所学,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改革率先在农村展开。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随后,全国农村逐步确立起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A项符合题意;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BD两项发生农村改革之后,不合题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也开始起步,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出现了外资企业。C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A。【解析】A3、C【分析】解答此题注意题目中的提示信息,一是时间“开凿于北魏”,二是“印度的风格”。根据教材可知,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开凿于北魏中期,其雕刻艺术独特,既继承了我国秦汉石刻艺术的传统,又融会了南亚一带的雕刻风格,是研究我国佛教石刻艺术的宝贵财富,故C项符合题意。【解析】C4、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汉武帝大一统知识点。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我国两千多年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结合课本所学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措施有:在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故答案为D。考点: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解析】【答案】D5、D【分析】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的欧洲的大秦(古罗马).从西往东排列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相关史实。【解析】D6、A【分析】分析图片可知;是曲辕犁.唐朝在农业方面,兴修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盛唐社会气象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图片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略
【分析】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双方战争不断,岳飞坚持抗金,岳飞班师后,南宋与金最终达成和议.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文天祥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表现了文天祥敢于奉献,以死报国,宁死不屈的精神.
故答案为:岳飞;文天祥.
本题以南宋有一些文臣武将十分爱国为依托;考查岳飞和文天祥.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宋金对峙的相关知识.【解析】岳飞;文天祥8、略
【分析】北宋末年;统治腐败,金于1127年灭掉北宋,北宋宋钦宗的弟弟赵构,于同年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故答案为:
赵构.
本题以“南宋的建立者”为切入点;考查的是赵构建立南宋的知识.
准确识记南宋的建立者.【解析】赵构9、略
【分析】据所学知;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通过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权力,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扩大地方的权力.
故答案为:×.
本题以判断题的形式;考查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
注意识记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解析】×10、略
【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战国时期,铁质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深耕农业的发展,这个表述上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铁农具与牛耕的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解析】×11、略
【分析】
(1)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
(2)本题考查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粮仓的地区.
(3)本题考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综合掌握江南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1)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变化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黄河流域转移到南方的长江流域.
(2)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3)据材料三“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可知,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南方地区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统治者的重视等.
故答案为:
(1)南宋(或两宋;宋朝);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2)太湖流域.
(3)南方地区相对和平的环境;中原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南方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统治者的重视等.(言之有理即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分析】【分析】礼器的类型和数量体现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不是食器。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食器和礼器。13、√【分析】【分析】420年东晋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它们的都城都在建康。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南朝。14、√【分析】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就开始于元朝。本题是正确的。故选A。【解析】A15、√【分析】纸上谈兵出自长平之战;在长平之战中,赵军主帅赵括只会纸上谈兵,结果不听部下劝告,陷入秦军重围,赵军全军覆灭。因此题干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以纸上谈兵典故为切入点;考查长平之战。
本题以长平之战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16、×【分析】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不是秦穆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商鞅变法的情况、内容和历史意义。【解析】×1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李白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而杜甫的诗才充满忧国忧民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被后人称为“诗史”,人们称杜甫为“诗圣”。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辉煌的隋唐文化18、×【分析】【分析】材料“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座,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反映的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故本题的推论不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的知识点。19、×【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的打击了秦朝统治,但没有推翻了秦朝统治,推翻秦朝统治的是刘邦的军队。
故答案为:
×。
本题主要考查陈胜;吴广起义。注意掌握秦朝灭亡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陈胜吴广起义为依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析】×四、连线题(共1题,共6分)20、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两宋时期,中原王朝实力较弱,无力完成对全国的统一,北方民族政权并立。辽由耶律阿保机于916年建立,都城在上京;西夏是党项族首领元昊于1138年建立,都城在兴庆;出现辽、西夏与北宋有和有战的局面;受辽压迫的女真族在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骑兵抗辽,并于1115年在会宁称帝,国号金,金于1125年和北宋一起灭了辽国,1127年金灭掉北宋,同年赵构在临安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出现西夏、金与南宋和战的局面。【解析】五、列举题(共2题,共18分)2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司母戊鼎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展发展,青铜工艺十分精湛,商朝制作的司母戊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所以填司母戊鼎。(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甲骨文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朝的文字刻在龟甲或兽骨上,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我国已发现最早较完整的文字是甲骨文。所以填甲骨文。(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夏朝的建立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所以填夏朝。【解析】(1)司母戊鼎。(2)甲骨文。(3)夏朝。2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女皇武则天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武则天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统治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的统治时代唐朝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故为:武则天。(2)本题主要考查了唐与吐蕃的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推动了唐与吐蕃的交往。故为:金城公主。(3)本题主要考查了李清照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李清照是我国宋朝婉约派女词人的杰出代表.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清新自然,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名作。故为:李清照。【解析】(1)武则天。(2)金城公主。(3)李清照。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3、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形成。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即图一中A处位置,东汉结束;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刘备死后,托孤给诸葛亮,由诸葛亮治理蜀国,经过几年的能力,使得四川地区和西南地区得到了很大的治理,即图一中B处位置斜线阴影部分;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位于图一中的C处,统治范围是图中的横线阴影部分,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本小题考查的是三国鼎立的局面。在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抗操,施用了反间计、苦肉计等后,做好了火攻曹军的各项准备。但当时处于冬季,刮的是西北风,要进攻江北的曹军,必须是东南风,诸葛亮懂的天文地理知识,推算出有东南风的日子,结果在诸葛亮的帮助下,用火攻打败了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在蜀汉时期,诸葛亮辅佐刘备,他七擒孟获,平定西南;与东吴议和,起兵讨伐魏国等,可以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3)本小题考查的是北方民族大融合。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在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一起,日常的接触和频繁的交往,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北魏孝文帝就是顺应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而进行改革,促使北方民族融合达到了高潮。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解析】【答案】(1)。序号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A魏220曹丕洛阳B蜀221刘备成都C吴222孙权建业(2)诸葛亮;赤壁之战。(4分)(3)北方民族大交融的趋势。(2分)2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汉两朝加强集权的措施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上”是指秦始皇;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汉武帝为加强封建统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了推恩令。
第(2)问;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是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的考试内容,使得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第(3)问;题干里的“(元朝疆域)北与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言。”告诉我们,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元朝疆域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元朝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行省制度。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明朝(明太祖)时设立锦衣卫,对官吏和百姓进行严密的监视侦察;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皇帝集权发展到顶峰。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围绕材料的主旨分析归纳,本题主讲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自秦朝以来建立;发展的这一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何积极作用是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秦王扫六合”·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汉武帝的大一统;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科举制的创立·科举制的诞生·明朝君权的加强·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君主集权的强化·君主集权的强化的措施【解析】【答案】
(1)人物:秦始皇(或秦王嬴政)(1分);
政治制度: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1分);政策:推恩令(1分)
(2)隋炀帝(1分);唐玄宗措施:将诗赋作为进士科的主要的考试内容(1分)
(3)元朝疆域空前辽阔(1分);行省制度(1分)
(4)A:锦衣卫(1分);B:军机处(1分)
(5)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分)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在制度方面做的革新。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锅炉设备维护保养与能源审计合同范本3篇
- 2025版内河水路危险品运输合同及应急救援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挖机操作技能竞赛赞助合同
- 1 如何合理选择抗凝药物
- 二零二五版民房建筑项目施工合同履约监督协议范本4篇
- 2018年税务稽查风险防范及企业应对策略
- 2025年度个人房屋买卖价格调整及支付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户外广告牌发布与社区宣传合作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农用土地托管服务与机械租赁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买卖协议书范本:房屋交易环保评估合同2篇
- 2025贵州贵阳市属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和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理论考试试题
- 期末综合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招标采购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五年级口算题卡每天100题带答案
- 结构力学本构模型:断裂力学模型:断裂力学实验技术教程
- 2024年贵州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技术与遥感
- PDCA提高卧床患者踝泵运动的执行率
- 黑色素的合成与美白产品的研究进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