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5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常一种抗体只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B.当一个健康人从平原地区到高海拔地区后,血液中的血小板会显著增加C.色盲、白化病、白血病是常见的遗传病D.肾小管可以重吸收大分子蛋白质和葡萄糖2、人体与大肠内的细菌可以“和平相处”,人体为细菌提供营养,细菌也可以制造一些物质被人利用,这些物质是()A.蛋白质B.糖类C.脂肪D.维生素3、下列动物属软体动物的一组是A.海龟、河蚌B.扇贝、章鱼C.海蛰、河蚌D.水蛭、蜗牛4、下列关于生物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可分为植物和动物两类。

B.植物可分为双子叶植物和藻类植物。

C.环节动物属于脊椎动物。

D.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5、【题文】人体保卫自身不受病原体侵害的第一道防线是()A.皮肤和黏膜B.血液中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C.皮肤和肌肉D.SARS病人痊愈后体内产生的抵抗致病病毒的抗体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一朵花中,雄蕊由____、____组成,其中的雄性生殖细胞是____。存在于花粉管中。雌蕊由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的雌性生殖细胞是____,存在于是____中。7、性状就是生物体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特征的统称.8、资料一:自2009年4月墨西哥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疫情已经从墨西哥、美国等美洲国家迅速向欧洲、中东和大洋洲等地蔓延。资料二: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个人防护措施有:避免接触肺炎或流感样症状等呼吸道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向当地公共卫生机构和检验检疫部门说明情况。资料三:对付流感疫情的最佳“武器”是使用抗流感疫苗。甲型HIN1流感疫情肆虐之际,各国科学家正加紧研制相应疫苗,其中核心的病毒“候选株”已经成功培育而成。请回答:(1)从资料可知,引起甲型HIN1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2)构成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一点)。(4)某人患甲型H1N1流感病愈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_。(5)注射疫苗可使人体获得______________(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9、当我们的皮肤被划破时,如果没伤到血管就不会流血.____(判断对错)10、马这个物种,在分类上隶属于马属、____、奇蹄目、____、脊索动物门的脊椎动物亚门、动物界.11、行走是人体独特的运动方式.____.12、如图是胎儿;脐带和胎盘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胚胎在母体的③____里发育,胚胎通过②____和①____从母体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

(2)胚胎在③内的发育时间一般为____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后,由母亲通过④____分娩而出生.

13、一朵菜豆花雌蕊的子房中有5个胚珠,受精时至少需要____个花粉,这些花粉要提供____个精子.受精后子房发育为____果实,其中最多有____粒种子.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它们内部会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群体组织,统一行动,共同觅食。()15、巴斯德的肉汤实验证实了细菌是自然产生的。16、根据图“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分析可知(用A和a代表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图中白色为隐性性状,后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只可能是Aa.若用后代中开紫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不可能出现开白花的豌豆______(判断对错)

17、所有的鸟类都具有求偶、筑巢、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复杂的繁殖行为。______(判断对错)18、两栖动物是既能生活在陆地,也能生活在水中的一类脊椎动物.______(判断对错)19、所有两栖动物的幼体都必须在水中发育。()20、自然选择留下来的变异永远都是有利于生物生存的。()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21、下图是一个食物网示意图:

(1)这个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2)这个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____;(3)属于三级消费者的动物是____;(4)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5)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和竞争。22、【题文】将下列动物行为与其属性用直线连接起来。A.蜜蜂采蜜a.繁殖行为B.乌贼喷墨b.觅食行为C.家燕南飞c.迁徙行为D.家鸽产卵d.防御行为E.蜜蜂的群体e.社群行为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3、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资料一:小红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资料二:某中学的一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

(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与乳酸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析资料一的过程,小红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资料二中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该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4、近年来,H7N9型禽流感病毒不仅使我国家禽养殖业受到较大影响,而且该病毒还能使人致病、致死,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请回答:1、H7N9型禽流感病毒结构简单,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人和家禽的___________内。2、某地为预防禽流感疫情的蔓延,将疫区周围3千米的家禽全部捕杀,这属于预防传染病的_______________措施。3、现有一批H1N1型禽流感疫苗,能否用该疫苗来预防H7N9型禽流感呢?请你就这个问题完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步骤:(1)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为甲、乙两组;(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患H7N9禽流感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如果H1N1禽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其原因是注射H1N1型禽流感疫苗获得的免疫是__________免疫。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感染过以上疾病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25、生物组的成员通过学习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已知种子的萌发受水分、空气、温度的影响。他们还想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设计实验如下:⑴、他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⑵、做出的假设是____⑶、取A、B两组培养皿,给相同的温度、水分、空气,但将A放置于____中,(1分)B放置于____处⑷、如果A、B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萌发,则得到的结论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3题,共15分)26、【题文】在五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下表所示的相应物质;并搅拌均匀,在瓶口处套上一个挤瘪的气球。把五个瓶子同时放在一个不通风的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

。装置。

物质。

温度。

现象。

水+白砂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了。

水+白砂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水+白砂糖+酵母菌。

10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是瘪的。

(1)试管①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

(2)在上述实验中;①和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的作用;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

(3)如果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选择两支试管为一组。

(4)除此之外;请你再从表中选出一组对照实验,你选取此两组作为对照实验,准备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瓶口闻到了酒味;证明酵母菌可以把白砂糖中的葡萄糖转化为____。

(6)你如何鉴定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27、【题文】(10分)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李娜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干酵母和蔗糖放入右图中的瓶内;并加入一些温开水,摇匀。

②将一只未充气的小气球套在瓶口上(如图)。

③将瓶子放在教室内的窗台上(或温暖的地方);每天观察瓶中的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瓶中的液体会有什么现象发生?____

(2)套在瓶口上的小气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____

(3)要将瓶中的水、酵母菌、蔗糖充分摇匀的原因是:____

(4)为什么要将瓶子放在温暖的地方?____

(5)上述实验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试举例说明。____。28、【题文】(6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实验时;某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如下:在甲;乙、丙三个玻璃缸中,分别注入三分之二容积的水。取三条活鲫鱼,分别放入三个鱼缸中,其中甲、乙玻璃缸中的鱼捆住不同的鳍,请预测实验结果并回答:

(1)甲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甲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2)乙图中的鱼捆住了____鳍。观察乙缸中的鱼,你将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

(3)丙图中的鱼起____作用。

(4)你们认为在捆绑鱼鳍时应注意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解:A;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通常一种抗体只对某一特定的抗原起作用,正确.

B;人从平原到到高原时;由于高原氧气稀薄,需要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血液的供氧能力,错误.

C;白化病、色盲病、都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属于遗传病,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白血病本身不是遗传病,不会遗传,错误.

D;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没有蛋白质,错误.

故选:A

(1)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等外,血浆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维生素和尿素等经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被进一步地吸收,称为重吸收.

(3)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此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需对所学知识理解掌握.【解析】【答案】A2、D【分析】解:在人的肠内有很多细菌可以与人“和平相处”;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益,同时,人体为这些细菌提供了生活场所和营养物质,两者之间彼此有利,是共生关系。

故选:D。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据此解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共生的知识.【解析】D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保护,有的贝壳退化为内壳,据此解答。【解答】A.河蚌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还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而海龟体表有甲,用肺呼吸,体内受精,是爬行动物,A不符合题意;B.扇贝、蜗牛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还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B符合题意;C.海蜇的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河蚌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还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C不符合题意;D.蜗牛的身体柔软,具有外套膜,还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水蛭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因此属于软体动物的一组是扇贝、章鱼,D不符合题意。故选B。【解析】B4、D【分析】

A;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不符合题意.

B;根据种子内子叶的片数把植物分为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不符合题意.

C;环节动物的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不符合题意.

D;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符合题意.

故选:D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要对生物灵活分类.

5、A【分析】【解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和管道黏膜。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6、花药花丝精子柱头花柱子房卵细胞胚珠【分析】【解答】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和雄蕊组成;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雄蕊的花药中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故答案为:花药;花丝;精子;柱头;花柱;子房;卵细胞;胚珠。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掌握好花的基本结构是解题的关键。7、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分析】解:性状是指生物体所有特征的总和.遗传学中把生物个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任何生物都有许许多多性状.有的是形态结构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有的是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有的是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等等.

故答案为: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

此题考查性状的定义.解答此题只要掌握什么是性状并能举例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性状的概念.【解析】形态结构;生理特征;行为方式8、(1)病毒

(2)传染源

(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答到1点给1分)

(4)抗体

(5)特异性【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体的免疫。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传染病的流行及预防、免疫的分类。【解答】(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简单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故从资料可知,引起甲型HIN1流感的病原体是病毒。(2)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故构成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流行的三个环节分别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3)上述资料提到的相关预防措施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4)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故某人患甲型H1N1流感病愈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5)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人体通过淋巴细胞产生抗体预防传染病的免疫功能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是异物起作用。故注射疫苗可使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解析】(1)病毒(2)传染源(3)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室内保持通风;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答到1点给1分)(4)抗体(5)特异性9、略

【分析】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主要承担着保护身体;排汗、感觉冷热和压力的功能.人和高等动物的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其中表皮属于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表皮内没有血管和神经;真皮位于表皮的下面,含有胶原蛋白,能使肌肤富于弹性,并增加其柔韧度及适应的能力.真皮还包含微细血管啊,神经、毛囊组织等,汗腺及皮脂腺.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循环流动,当血管破裂时血液就会从血管中流出,出血现象.因此当我们的皮肤被划破时,如果没伤到血管就不会流血.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皮肤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真皮真皮内有血管、神经,据此答题.

10、略

【分析】

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可对马分类如下:马种、马属、马科、奇蹄目、哺乳纲、脊索动物亚门、动物界.

故答案为:马科;哺乳纲.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马的分类等级;据此答题.

11、略

【分析】

动物的运动方式有行走;飞行、游泳、跳跃和爬行等.其中动物的行走:用四肢(或两肢)将身体支撑起来;并通过四肢的交替前伸和后蹬使整个身体向前运动的方式,如猫、狗、马、鸡等.所以行走并不是人类独特的运动方式.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据此答题.

12、略

【分析】

图中①胎盘;②脐带,③子宫,④阴道.

(1)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组织,并进一步形成器官,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2)怀孕到40周左右即280天左右;胎儿发育成熟后,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分娩而出生.

故答案为:

(1)子宫;脐带;胎盘。

(2)280;阴道。

【解析】【答案】由卵细胞到胎儿的过程是:卵细胞→受精卵→胚泡→胚胎→胎儿;以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的来源,据此答题.

13、51015【分析】【解答】解: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所以果实的数目取决于子房的数目,种子的数目取决于胚珠的数目.故一颗饱满的菜豆果实中有5粒种子则此菜豆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分别是1和5.又由于被子植物具有特有的双受精(即传粉后,花粉在雌蕊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出花粉管并穿过花柱,直达子房内的胚珠,这时花粉管前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其中一个精子与珠孔附近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的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完成双受精过程.),也就是每生成一颗种子,完成一次双受精,需要两颗精子.所以5粒种子需要5个花粉10颗精子.

【分析】本题考查花的结构及发育.可结合花与果实图对比记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试题分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一群鸡和鸭子放到一起饲养,由于没有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没有明确分工;没有的还形成等级,所以不能称得上是社会行为。考点:社会行为的特征【解析】【答案】×1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入营养液中,不久营养液中就出现微生物了,可见微生物不是从营养液中自然发生的,而是来自空气中原已存在的微生物。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的发现。【解析】【答案】错16、×【分析】解:“豌豆的亲代都是开紫花;而子代中出现了白花”,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亲代都是紫花,而后代中出现了白花,表明白花是隐性性状,紫花是显性性状.因此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子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紫花是显性性状.“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则紫花的基因型是AA或Aa,白花是基因型是aa.子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亲代紫花遗传个子代白花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亲代紫花基因型为Aa,遗传图解如图:

从遗传图解看出;亲代的紫花基因组成是Aa,子代中紫花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白花的基因组成为aa.若用后代中开紫花的豌豆和开白花的豌豆杂交,可能出现开白花的豌豆.

故答案为:×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相对性状变异的概念、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遗传图解分析解答此类问题.【解析】×17、×【分析】解: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不一定具有的行为是筑巢、孵卵、育雏,如杜鹃。

故答案为:×

有的鸟不筑巢;不孵卵,不育雏,如杜鹃。杜鹃将卵产在其他鸟类(如画眉,鸦雀,寿带鸟和柳莺)的巢内,让这些鸟类为其孵卵,育雏。无论各种鸟的生殖和发育有何特点,在生殖和发育的过程中,鸟必须有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

解题的关键是知道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的过程。【解析】×18、×【分析】解:两栖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和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的不同特点.它们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两栖动物就是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的说法是错误的,如乌龟既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不是两栖动物.

故答案为:×.

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熟记两栖动物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解析】×19、A【分析】【解答】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20、×【分析】【解答】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环境不断变化,因此生物只有不断变异,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有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如玉米的子代有高杆和矮杆的变异,高杆有利于玉米的生存,是有利变异,矮杆不利于玉米的生存,是不利变异。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变异是否有利,是对生物个体本身而言。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21、(1)3(2)草(3)鹰(4)草→鼠→蛇→鹰(5)捕食【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鹰;草→鼠→蛇→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鼠→蛇→鹰。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指各种动物。在消费者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叫做初级消费者;直接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叫做次级消费者;直接以次级消费者为食的叫做三级消费者。所以图中兔、鼠属于初级消费者,鹰、蛇属于次级消费者;属于三级消费者的只有鹰。鹰以蛇为食,而且鹰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鹰和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解析】(1)3(2)草(3)鹰(4)草→鼠→蛇→鹰(5)捕食2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觅食行为:是动物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生存所需的食物的行为;迁徙行为:鸟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现象;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A.蜜蜂采蜜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觅食行为;B.乌贼喷墨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防御敌害,属于防御行为;C.家燕南飞是受季节(温度)变化影响形成的,迁徙行为;D.家鸽产卵是生殖行为;E.蜜蜂的群体,有蜂王、雄峰、工蜂等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微型化群体的生活属于社群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动物行为的分类。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难度一般,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动物行为的目的。【解析】【答案】A—bB—dC—cD—aE—e五、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30分)23、(1)有成形的细胞核

(2)温度过高,酵母菌被杀死了

(4)二氧化碳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探究发酵技术的过程和应用;细菌和真菌细胞结构的异同。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菌和真菌结构的异同;探究实验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解答】(1)酵母菌属于真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而乳酸菌属于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成形的细胞核组成。所以酵母菌与乳酸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酵母菌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2)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分析资料一的过程,小红不成功的原因是她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酵母菌被杀死了;影响发酵。

(3)资料二中,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酵母菌会发酵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以气泡的形式冒出。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明显不科学的地方,那就是没有对照组,不能通过对比得出科学的结论。因此,资料二中生物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该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没有设置对照实验。【解析】(1)有成形的细胞核(2)温度过高,酵母菌被杀死了(4)二氧化碳没有设置对照实验24、1.活细胞

2.控制传染源

3.(2)给甲组小白鼠注射H1N1型禽流感疫苗,乙组小白鼠不做处理(或相反)

(3)特异性两组小白鼠都患病

(4)人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抗体。【分析】【分析】此题综合考查了人体的免疫功能、病毒及实验探究的有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掌握传染病预防的措施及实验探究的知识。【解答】1.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但是病毒除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对患病的人或动物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如隔离患病人、对患病或死亡的带病动物进行掩埋等措施。对健康的人或动物采取的措施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等措施。日常中的注意个人卫生、消毒等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所以为防止禽流感疫情蔓延,疫区周围3公里以内的家禽必须全部捕杀属于控制传染源。3.探究实验必须设置对照组合实验组。要证明H1N1禽流感疫苗能否预防H7N9禽流感,必须设置两组实验。所以(1)取健康小白鼠若干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2)甲组小白鼠注射H1N1流感疫苗,乙组小白鼠不作任何处理。(3)一段时间后,分别给两组小白鼠注射等量的感染H7N9的活禽提取液,然后观察两组小白鼠的健康状况。预计实验结果为:甲组和乙组小白鼠都死亡(患病)。所以H1N1禽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7N9禽流感。病原体入身体后,能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因此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属于抗原,注射H7N9流感疫苗使人体产生抵抗该流感病毒的抗体,该抗体只能对该种流感病毒有效,对其它病毒无效。因此这种免疫方式以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方式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4)感染过以上疾病的人康复后不会再次感染此病毒,原因是人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抗体。【解析】1.活细胞2.控制传染源3.(2)给甲组小白鼠注射H1N1型禽流感疫苗,乙组小白鼠不做处理(或相反)(3)特异性两组小白鼠都患病(4)人体内产生了抵抗该病毒的抗体。25、(1)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吗(2)种子萌发需要光照(3)光照黑暗(4)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子萌发外界条件的探究。理解探究实验的特点和原则以及变量的选择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1)(2)科学探究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是依据问题做出的,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本生物组的成员通过学习探究种子萌发的实验;已知种子的萌发受水分;空气、温度的影响。他们还想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因此,他们提出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吗?做出的假设是:种子萌发需要光照​(或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某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设计对照实验时,要保证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要探究“光照对种子的萌发的影响”,变量只能是光照,除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由分析可知,实验设计中,取A、B两组培养皿,应给相同的温度、水分、空气,但将A放置于光照中,将B放置于黑暗环境处,从而形成对照实验。(4)从实验结果上看,有光和无光的条件下,A、B两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萌发,故得出结论: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解析】(1)种子萌发是否需要光照吗(2)种子萌发需要光照(3)光照黑暗(4)种子萌发与光照无关六、其他(共3题,共15分)26、略

【分析】【解析】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糖对酵母菌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和酵母菌的营养方式以及酵母菌的生存条件.解答从发酵现象;酵母菌的作用;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方面切入.

解答:解:(1)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所以有气泡产生.

(2)①和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酵母菌,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探究的是酵母菌的作用.酵母菌能将有机物(糖;葡萄糖)分解,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以此作出假设.

(3)酵母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酵母菌在温度适宜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大量能量(蒸馒头、面包的原理).糖是酵母菌的“食物”.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不同的是①有白砂糖,③没有白砂糖,因此可选①③两支试管为一组探究白砂糖是酵母菌所需的营养物质.

(4)①④或①⑤的温度不同;因此可以探究酵母菌的生活(生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并释放较少的能量,因此在瓶口闻到了酒味.

(6)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果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

(1)酵母菌分解白砂糖中的葡萄糖(或有机物);产生气体(或二氧化碳)

(2)酵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