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细菌转化是指某一受体细菌通过直接吸收来自另一供体细菌的一些含有特定基因的DNA片段,从而获得供体细菌的相应遗传性状的现象,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菌落光滑,可致病,对青霉素敏感。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R型,无荚膜,菌落粗糙,不致病;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现用PenrS型菌和R型菌进行下列实验;对其结果的分析最合理的是。
A.甲组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均可康复B.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仍有两种菌落继续生长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所以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菌D.丁组中因为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无菌落生长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B.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C.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D.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3、果蝇的某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某一基因型能使合子致死。某研究小组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1代果蝇共365只,其中雌蝇243只。请分析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有4种B.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有5种C.若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则F1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1:2D.若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则F1代雌果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和基因型4、在真核生物中,几乎所有基因内部都含有不翻译部分,在转录为初级转录物后,这一部分序列被切除,不翻译为蛋白质,该部分基因序列称为内含子,另外一部分基因称为外显子。初级转录物中由内含子转录而来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外显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则生物性状可能不会改变B.真核生物的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脱氧核苷酸C.成熟的mRNA中只含有起始密码子,不含有终止密码子D.以成熟的m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得到的DNA中不存在内含子5、下图所示是一对近亲结婚的青年夫妇的遗传分析图,其中白化病由基因a控制,色盲由基因b控制(图中与本题无关的染色体省略)。据图分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B.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7/16C.正常情况下,H个体和G个体的性别不同D.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分别发生在C→D和D→E过程中6、遗传性朊蛋白病一种单基因显性遗传病。下图是某遗传性朊蛋白病患者的家系图,该家系中出现了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家系中个体的基因型可判断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B.推测I—1的父母均携带致病基因C.可通过基因检测判断胎儿是否患病D.若I—1和I—2再生一个男孩,其患该病的概率无法判断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DNA的复制是以___________的方式进行的。8、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____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_____;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____。9、孟德尔第二定律也叫做____,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_____和_____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_____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_____的遗传因子自由结合。10、达尔文的学说是_____,中心内容为_______。1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间、人物:______年_____。12、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是_____实验和_____实验。13、实验设计:摩尔根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再让___________雌雄果蝇交配,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①某种兰花具有细长的花距,某种蛾类具有_____________的吸管似的口器。
②羚羊的奔跑速度加快,猎豹的奔跑速度_____________。15、萨顿的假说:_____和_____行为存在这明显的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7、人类的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______A.正确B.错误18、若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19、杂合子(Aa)自交后代一定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正确B.错误20、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非选择题(共3题,共18分)21、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二倍体野生型青蒿;通过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可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不同性状的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差别,假设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狭裂片型叶(B)对宽裂片型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青蒿最多有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狭裂片型叶;白青秆宽裂片型叶、紫红秆狭裂片型叶、紫红秆宽裂片型叶植株的比例为3∶1∶3∶1;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
(3)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可育/不可育),原因是___________。22、回答下功Ⅰ;Ⅱ两个小题。
I.为提高小麦的抗旱性,有人将大麦的抗旱基因(HVA)导人小麦,筛选出HVA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高抗旱性T0植株(假定HVA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1)某T0植株体细胞含有1个HVA基因,让该植株自交,在所得种子中,种皮中含有HVA基因的种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胚含HVA基因的种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
(2)某些T0植株体细胞含两个HVA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下图所示的三种类型(黑点表示HVA基因的整合位点)。
①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___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则两个HVA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______________类型。
②让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自交,子代中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繁殖能力强;相对性状明显;是常用的遗传实验材料。
(1)果蝇对CO2的耐受性有两个品系:敏感型(甲)和耐受型(乙);有人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让甲品系雌蝇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全为敏感型。
实验二将甲品系的卵细胞去核后;移入来自乙品系雌蝇的体细胞核,由此培育成的雌蝇再与乙品系雄蝇杂交,后代仍全为敏感型。
①此人设计实验二是为了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另设计一个杂交实验替代实验二,该杂交实验的亲本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个基因在纯合时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视为纯台子)。有人用一对果蝇杂交;得到Fl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
①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子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
②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F1代雌蝇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
③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________。23、某二倍体植物茎的高矮有高茎、中等高茎、矮茎三种情况,由基因A和a控制,a基因能表达某种物质抑制赤霉素合成,基因型中有一个a表现为中等高茎,有两个及以上a表现为矮茎。该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三种,其色素合成途径如下图,其中B基因的存在能够抑制b基因的表达: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上图情况外还能通过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只考虑花色相关基因,选取某纯合白花和纯合紫花植株杂交,F1花色表现为___________,F1自交,若F2代表现型有两种,则亲代白花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F2代表现型有三种;其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某纯合紫花高茎植株与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F1中出现了矮茎植株;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①该植株A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②外界环境影响导致性状发生了改变;③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为了确定该植株形成的原因,使该植株与亲代纯合红花矮茎植株杂交: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时基因突变引起;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外界环境影响引起;
若F2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4分)24、图一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方式的图解。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
(2)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的方式是__________。
(3)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理论上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
(4)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的具体类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野生型果蝇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而一只突变果蝇S的腹部却生出长刚毛,研究者对果蝇S的突变进行了系列研究.用这两种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见图.
(1)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果蝇腹部的短刚毛和长刚毛是一对_____性状,其中长刚毛是_____性性状.图中①、②基因型(相关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为_____。
(2)实验2结果显示: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有_____种.③基因型为_____,在实验2后代中该基因型的比例是____。
(3)根据果蝇③和果蝇S基因型的差异,解释导致前者胸部无刚毛、后者胸部有刚毛的原因:_____。
(4)检测发现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相对分子质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测相关基因发生的变化为_____。26、某种雌雄同株植物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D/d)控制,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Y/y、R/r)控制,已知花色有三种表现型:紫花(Y__R__)、红花(Y__rr)和白花(yyR__或yyrr)。
下表为该植物部分杂交实验的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组别。
杂交组合。
F1表现型及个体数。
高茎。
紫花。
高茎红花。
高茎。
白花。
矮茎。
紫花。
矮茎。
红花。
矮茎白花。
矮茎。
红花。
矮茎白花。
甲。
高茎紫花×矮茎紫花。
45
15
20
45
15
20
乙。
高茎紫花×高茎白花。
90
30
0
30
10
0
丙。
高茎红花×矮茎红花。
0
60
20
0
60
20
丁。
高茎红花×矮茎白花。
160
0
0
0
0
0
(1)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茎的高度与花色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遵循______定律。
(2)依据上表中_______杂交组合;可判断茎的高度这一性状中_______是隐性性状。
(3)甲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乙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丙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______。
(4)丁组F1高茎紫花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有_______种,且它们的比例为____。27、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完善的过程;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艾弗里在进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时,选用了含有DNA酶活性的狗血清进行实验,发现狗血清能够灭活转化因子,使转化因子丧失转化活性。艾弗里用氟化钠处理狗血清,并用该血清处理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然后将S型细菌提取物与R型细菌混合,结果如表所示。狗血清中是否加入氟化钠最终菌落的种类1组2组3组3组-RRR+R+SR+SR+S
注:“+”代表加入;“-”代表未加入。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推测氟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若选用了含有蛋白酶活性的狗血清进行实验,狗血清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使转化因子丧失转化活性,该实验与上述实验进行对照可说明___________。
(2)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的目的是___________。若用3H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经离心后放射性在___________中。
(3)烟草花叶病毒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侵染大肠杆菌。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叶实验的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28、如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如图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2中__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细胞处于图1中的DE段。
(3)由如图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甲实验中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所以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不能恢复健康,A错误;乙实验中R型菌能转化形成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因此可观察到两种菌落,但是由于R型菌不抗青霉素,加青霉素后只有一种菌落(S型菌)继续生长,B错误;由于R型菌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长,所以不能转化出PenrS型细菌,C错误;丁组中因为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所以没有PenrS型细菌的生长,且丁组中加入了青霉素,R型菌也不能生长,故丁组中无菌落生长,D正确。2、C【分析】【分析】
1;染色体组是细胞中含有控制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
2;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若体细胞含两个染色体组,则为二倍体,若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则为多倍体。
3;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只含一个染色体组,而多倍体生物的单倍体则可以含多个染色体组。
【详解】
A;一个染色体组中的每条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不含同源染色体,A正确;
B;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因此由卵细胞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B正确;
C;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由受精卵发育而成,则为二倍体,若由配子发育而成,则为单倍体,C错误;
D;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称为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四倍体的单倍体含有2个染色体组,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等相关知识,掌握基本概念,特别是单倍体的概念。3、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代果蝇雌雄数量比=243:(365-243)=2:1;说明有一半的雄蝇死于某一基因纯合。若位于常染色体上,纯合致死对于雌雄数量的影响是相同的;若位于Y染色体上,不可能还有雄蝇成活。综合以上可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详解】
A;由分析可知: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有3种,雌性和雄性中各有一纯合基因型致死,A错误;
B;由分析可知: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
C、若致死基因是显性基因,假设用N/n表示这对等位基因,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NXn×XnY,则F1代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1:2;C正确;
D、若致死基因是隐性基因,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XNXn×XNY,则F1代雌果绳有两种基因型,即XNXN、XNXn;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着重注意题目信息中雌雄比例的问题,由此进行分析可能原因进而进行合理推导。4、C【分析】【分析】
密码子的简并性指的是同一种氨基酸可以具有两个或更多个密码子;就是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
【详解】
A;由于密码子存在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对应两种或多种密码子);若外显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则生物性状可能不会改变,A正确;
B;结合题干;真核生物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均属于基因(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故真核生物的内含子和外显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均是脱氧核苷酸,B正确;
C;成熟的mRNA中含有起始密码子(翻译的起点);也含有终止密码子(翻译的终点),C错误;
D;结合题干“初级转录物中由内含子转录而来的片段被剪切后;再重新将其余片段拼接起来成为成熟的mRNA”可知以成熟的m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得到的DNA中不存在内含子,D正确。
故选C。5、D【分析】分析题图:根据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题图,左图表示精原细胞(AaXBY)形成精子的过程,右图中表示卵原细胞(AaXBXb)形成卵细胞的过程。又因为图中H是白化病色盲,所以H的基因型是aaXbY,则卵细胞F的基因型是aXb,进一步判断E的基因型为AXB,则G的基因型为AaXBXb;表现型为正常。
由图可知,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AaXBY、AaXBXb,A正确;已知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XBY和AaXBXb,则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1/4,患色盲的概率也是1/4,所以该对夫妇所生子女中,患病概率为1-(1-1/4)×(1-1/4)=7/16,B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H是一个患两种病的男性,则形成H个体的精子含有的性染色体是Y,所以左图中E的性染色体为X,因此G的性别是女性,与H个体的性别不相同,C正确;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可发生于C→D过程中,但不能发生在D→E过程中,D错误。6、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遗传性朊蛋白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I-1上一定含致病基因,又因为Ⅱ的女儿都含致病基因,所以可以判断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且为纯合子时才能致病。
【详解】
A、遗传性朊蛋白病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假设致病基因为A,如果在常染色体上,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后代都含致病基因,若I-1基因型为Aa,I-2基因型为aa,后代就不会含有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人;若位于X染色体上,I-1上一定含A,又因为Ⅱ的女儿都含致病基因,所以可以判断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且为纯合子时才能致病,亲代I-1基因型为XAY,I-2可以是XAXa或XaXa,Ⅱ中女孩基因型为XAXa,男孩为XaY;A错误;
B、I-1基因型为XAY,XA来自于其母亲;B错误;
C;基因检测是筛查有无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而此病只有在显性纯合时才会患病,所以基因检测无法判断胎儿是否患病,C错误;
D、I-2的基因型可以是XAXa或XaXa;其比例未知,所以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无法计算,D正确。
故选D。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7、略
【分析】【分析】
DNA的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合成的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一条亲代的模板链。
【详解】
DNA复制是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子代DNA分子中保留了亲代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是以半保留复制的方式进行的。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理解DNA复制的过程及特点。【解析】半保留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非同源染色体互不干扰的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由组合定律分离组合同一性状的成对不同性状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952赫尔希和蔡斯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噬菌体侵染细菌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子一代子二代雌雄果蝇的性状表现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细长加快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染色体平行关系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7、A【分析】【详解】
人类大多数疾病与基因有关;也与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关,性状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故正确。18、B【分析】略19、B【分析】略20、A【分析】【详解】
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正确。四、非选择题(共3题,共18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已知F1代中白青秆狭裂片型叶、白青秆宽裂片型叶、紫红秆狭裂片型叶、紫红秆宽裂片型叶植株的比例为3∶1∶3∶1,分别考虑两对性状,白青秆:紫红秆=1:1,为测交实验类型,亲本相关基因型为Aa、aa;狭裂片型叶:宽裂片型叶=3:1,为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相关基因型为Bb、Bb,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1)在野生型青蒿的秆色和叶型这两对性状中,控制各自性状的基因型各有3种(AA、Aa和aa,及BB、Bb和bb),由于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基因间可自由组合,故基因型共有3×3=9种;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
(2)根据题干信息分析;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而染色体是在纺锤体的牵引下运动和分离的,说明低温的作用是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进而导致染色体不分离。
(3)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二倍体)杂交,后代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个染色体组之间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因此不可育。【解析】9AaBb×aaBb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不可育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22、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通过外源基因在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不同;考查考生对生殖发育;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关系,以及简单计算杂交后代某种类型出现的概率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形式和角度都富有新意。
(1)该抗旱植株中含一个HVA基因;类似于杂合体(HVA可看作显性基因)。其自交得到的种子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属于该植株自身的结构,因此100%含HVA基因。但胚则属于自交子代,杂合子自交,含显性基因HVA的子代占75%。
(2)将T0植株与非转基因小麦杂交,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50%,说明该T0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有50%的含HVA基因,B图符合;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00%,说明该T0植株产生的配子中有100%的含HVA基因,A图符合;图C所示类型的T0植株产生不含HVA基因的配子的比例为1/4;自交得到不含HVA基因的植株的比例为1/4×1/4=1/16,含HVA基因的植株的比例为15/16。该实验为验证控制CO2的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要证明是细否细胞质遗传可进行正交和反交。F1代果蝇共185只,其中雄蝇63只,由此可知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成活果蝇的基因型共有3种,雌蝇2种,雄蝇1种。若F1代雌蝇仅有一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亲本基因型为XNXn,XNY,F1代雌蝇基因型为XNXNXNXn,若F1代雌蝇共有两种表现型,则致死基因是N,亲本基因型为XNXnXnY。F1代雌蝇基因型为XNXnXnXn,比例1:1,雄蝇基因型为XnY,让F1代果蝇随机交配,理论上F2代成活个体构成的种群中基因N的频率为1/11
考点:考查考生对生殖发育;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配子形成与减数分裂的关系;以及简单计算杂交后代某种类型出现的概率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点评:注意基因分离定律和伴性遗传的相关各四种交配方式。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了生物进化。AA×Aa、Aa×Aa、Aa×aa、AA×aa,XBXB×XbY、XBXb×XbY、XBXb×XBYXbXb×XBY。【解析】①.100%②.75%③.B④.A⑤.15/16⑥.控制CO2耐受性的基因位于细胞质⑦.耐受型(♀)×敏感型(♂)⑧.X⑨.3⑩.n⑪.XNXN、XNXn⑫.N⑬.9.09%(或者1/11)23、略
【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植物花色由两对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色的基因型为B___,红色的基因型为bbdd,紫色的基因型为bbD_。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详解:(1)图示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上图情况外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bbDD,F1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所以花色表现为白花。F1自交,若F2代表现型有两种,则亲代白花基因型为BBDD;若F2代表现型有三种,则亲代白花基因型为BBdd,F1代基因型为BbDd,F2代表现型及比值为白花(B_D_、B_dd):红花(bbdd):紫花(bbD_)=12:1:3。
(3)纯合紫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纯合红花矮茎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Dd,表现为中等高茎。但F1中出现了矮茎植株,说明其基因组成中含有aa。为了确定该植株形成的原因,使该植株与亲代纯合红花矮茎植株aabbdd杂交:若F2代全为矮茎,说明不含A基因,则该植株可能是基因突变引起;若F2代中等高茎:矮茎=1:1,说明含A基因,则该植株可能是外界环境影响引起;若F2代中等高茎:矮茎=1:5;说明含A基因,则该植株可能是Aaa的三体。
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中的信息结合题图信息推断不同花色的基因型;并能通过设计遗传实验验证生物变异的原因,属于考纲理解和应用层次的考查。【解析】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白色BBDD紫花:红花:白花=3:1:12均为矮茎中等高茎:矮茎=1:1中等高茎:矮茎=1:5五、实验题(共4题,共24分)24、略
【分析】【分析】
由题文描述和图一中呈现的“F2的性状分离比”;图二中呈现的“基因A、B分别控制合成酶1、酶2”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人工授粉的操作技能、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
【详解】
(1)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母本进行去雄。为了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处理。
(2)图一显示: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图二显示: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由此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3)综合分析图一、图二可知:F1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所得F2的蓝花植株中,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各占1/3和2/3,所以让F2中的蓝花植株进行自交,则理论上子代蓝花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AAbb+2/3×1/4AAbb)÷(1/3AAbb+2/3×3/4A_bb)=3/5。
(4)分析图二可知: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而纯合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可见,为了确定一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的具体类型,可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蓝花;如果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则杂交后代的基因型为AaBb;全开紫花。
【点睛】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会判断“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与基因组成”的关系:分析图二所示的基因对花色的控制途径示意图可知,紫花为A_B_,蓝花为A_bb,白花为aaB_或aabb,据此可将各种花色的基因型分析清楚,进而围绕“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进行分析。【解析】母本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图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3/5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如果杂交后代全开蓝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杂交后代全开紫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25、略
【分析】【分析】
分析实验1:果蝇S(腹部有长刚毛)×野生型个体(腹部有短刚毛)→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1:1;属于测交类型.分析实验2:腹部有长刚毛的个体×→后代腹部有长刚毛:腹部有短刚毛=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亲本均为杂合子.
【详解】
(1)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由实验2得到的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3:1;可知该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且控制长刚毛的基因为显性基因.实验属于测交类型,则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
(2)野生型果蝇的表现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刚毛;实验2后代中表现出的腹部有长刚毛和胸部无刚毛的2种性状都是与野生型不同的表现型.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2亲本的基因型均为Aa,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则A_(AA;Aa)后代腹部有长刚毛,其中胸部无刚毛,则图中③基因型为AA,占实验2后代的比例是1/4.
(3)根据题干信息“果蝇③和果蝇S的基因型差异”可推知:③的基因型为AA;而果蝇S的基因型为Aa,即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
(4)mRNA相对分子质量变小;说明基因的模板链变短,那么相关基因发生的改变很可能是DNA中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失).
【点睛】【解析】相对显Aa;aa2AA1/4两个A基因抑制胸部长出刚毛;只有一个A基因时无此效应核苷酸数量减少(或缺失)
)26、略
【分析】【分析】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
(1)甲组产生的后代中紫花:红花:白花=9:3:4是9:3:3:1的变形,由此可以知道两亲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均为YyRr,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甲组亲本表现型及F1的表现型及比例可知茎的高度与花色两对相对性状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乙组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均为高茎,但它们的后代中出现了矮茎,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矮茎为隐性性状。或者丁组杂交组合中,高茎与矮茎杂交子代均为高茎,可知矮茎为隐性性状。
(3)甲组后代中高茎:矮茎=1:1,属于测交类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Dd╳dd,结合(1)和(2)甲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DdYyRr×ddYyRr,乙组高茎:矮茎=3:1,紫花:红花=3:1,乙组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DdYYRr×DdyyRr,丙组高茎:矮茎=1:1,红花:白花=3:1,则杂交组合的基因型为DdYyrr×ddYyr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学会尊重》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 《圆的面积(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4 比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冀教版七年级上册Lesson 39 A Class Calendar教学设计
- 七年级英语上册 Unit 2 Colours and Clothes Lesson 11 Clothes around the world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未来粮食:新型种植技术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教案30 电脑住宅
- 2017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Section A(1a-1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探索理学奥秘
- 三轴搅拌桩安全操作规程
- 第十套广播体操教案
- 南京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招聘网络与新媒体教师模拟备考预测(自我提高共1000题含答案解析)检测试卷
- GB/T 629-1997化学试剂氢氧化钠
- GB/T 3785.3-2018电声学声级计第3部分:周期试验
- 焦化厂生产工序及工艺流程图
- optimact540技术参考手册
- 第一章电力系统仿真软件介绍课件
- 产品QC工程图 (质量保证工程图)Excel表格
- 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 电气平行检验用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