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选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的宪法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3、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840年。
1870年。
1900年。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A.海外殖民活动的影响B.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C.资产阶级革命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恶果4、有学者认为,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一战成立的国际联盟和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都是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主要指这两个全球性的国际组织的成立()A.使世界得到了永久的和平B.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C.有效遏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D.使世界各国完全得到保障5、下图是捷克斯洛伐克画家于1949年以马歇尔计划为对象创作的漫画;图中人物手中和墙上挂着的绳圈上分别写着法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名称。该漫画的主旨是。
A.讽刺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B.呼吁法德英退出马歇尔计划C.指责美苏冷战阻碍欧洲复兴D.鼓励本国政府坚持独立道路6、如图是1947年6月5日出现的新闻漫画《来自德里的黑马》。漫画中,一匹来自德里的黑马被一分为二,分为“印度斯坦”(Hindustan)和“巴基斯坦”(Pakistan)两部分。骑士路易斯·蒙巴顿爵士将标有“自治领地位”的马鞍盖在马的身上,作者给漫画配的文字是“有这个马鞍盖在马身上,没人会关注其他事情的。”这反映当时()
A.殖民主义统治在亚洲的最后结束B.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取得重大胜利C.内外交困迫使英国改变殖民策略D.印巴分治确保了南亚的稳定和平7、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其中被称为“21世纪的政治瘟疫”的是A.腐败蔓延B.恐怖主义C.政变频繁D.民族矛盾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和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一战之后的凡尔赛条约上规定;德国应在1921年5月1日前交付200亿金马克赔款,并成立赔款委员会解决赔款总额和分配比例问题。但德国拖延支付,德国以财政危机为理由,要求延期支付其余款项。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于是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而且德法矛盾也迅速激化,法国于是决定对德国采取军事行动。
1923年1月11日;法国联合比利时,以德国不履行赔款义务为借口,出动10万军队占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酿成“鲁尔危机”。讨此,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德国出现了企业停工,工业生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柏林工人罢工,德国政局动荡不安。这就是鲁尔危机。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鲁尔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鲁尔危机”对主要当事国(英美、法国、德国)各自有何影响?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和平是不能强加的。”“和平只能建立在正义的基础上,而不能通过采取恐怖行动或仗势欺人来建立,就像我们的敌人在过去的6年里,事实上是犹太复国主义的国家霸占了巴勒斯坦之后的25年里所做的那样。”.“如果他们(以色列人)认为他们能够以威胁阿拉伯腹地来恫吓我们的话”,“他们必须记住我过去说过,现在仍然这样说的话: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人家打我腹地,我必打人家腹地”“我们不是为侵略别人的土地而战。我们在战斗,并将继续战斗下去,以实现下面两个目标:第一,收复1967年后我们被占领的土地。第二,寻求一种办法以恢复和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我们的战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战争的继续。”——埃及总统萨达特谈反对以色列侵略斗争(1973年10月)材料二“我向世界宣布,以色列已经成为既成事实,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议会发表的讲话(1977年11月)(1)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萨达特对以色列政策的变化,分析影响这一政策变化的因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萨达特对以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及历史启迪。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越南战争是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美国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部建立越南共和国。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在中国援助下,越南人民取得了抗法战争的胜利。但由于美国的阻挠,越南未能实现统一。越共展开了反对南越政权的游击战。美国为反对所谓“共产主义的入侵”,先是从金钱和军事上扶持南越政权,后来直接派地面部队作战,并对越南北部展开轰炸。在苏联、中国等国的大力援助下,越南军民击败了美国的侵略,美国国内也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运动。1973年,四玻德出边空效翠生阳焦山愿均此每1075年,旅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越南人民的抗美战争取得胜利。——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越南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胜利的影响。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61年,美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两个中队的F-104超音速战斗机,引起印度尼赫鲁政府的担忧。印度认为,F-104使巴基斯坦空军获得对印度的“绝对优势”,若听之任之,那便是“愚蠢的”。为此,印度国防部和军方要求,印度必须拥有自己的超音速战斗机。同一时期,边界地区的争端从政治争论升级为军事冲突,强化了尼赫鲁政府的安全焦虑,使它断定,印度的战略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随时面临“来自未知的威胁”,故而需要采取措施巩固北部边界的防务。1962年5月2日,英国《每日邮报》披露一则重要消息:印度将从苏联购买大批米格-21喷气式战斗机,并在苏联援助下批量生产。此消息一出,不仅在舆论界掀起轩然大波,而且引起英国政府的密切关注。为了阻止印度购买米格-21战斗机,从1962年5月至7月,英国与美国试图以财政援助的方式向印度出售英制“闪电”(Lightning)战斗机,最后没有成功。——摘编自刘恒《英国对1962年苏印米格-21战斗机交易的反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度从苏联购买战斗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印度从苏联购买战斗机并批量生产的影响。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86年2月;印军在实际控制线附近大规模军事演习,有5万印军被调往中国藏南地区。为了防止印军进一步蚕食,中国把军队派到实控线中方一侧与印军对峙。1986年底,印度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升格为“邦”。1987年4月,印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的尖兵哨。印军熟悉地形,装备有大量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可提供给养;支持地面攻击。印度国内的鹰派言论已被煽动起来,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杨尚昆表示,如果印度坚持在边界沿线进行侵略性刺探,中国将不得不做出反应。时任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认为,从地缘政治和后勤方面考虑,无论胜负,同中国开战都是得不偿失的。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1988年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1993年,两国签订了协定,协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
——摘编自张加军《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第二次中印战争几乎爆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结果及意义。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784年1974月,阿富汗爆发政变,亲苏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台。新政权的激进改革措施引发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内部反政府活动不断升级。面对反时派的武装反杭,阿富汗政权要求苏联出兵援助。苏联认定阿富汗自1979年就已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保卫阿富汗的社会主义成果是苏联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12年10月,苏联出兵阿富汗。美国立即表达强硬态度,卡特总统亲自向勃列日涅夫发出强烈警告,认为苏联的行动是“对和平赤裸裸的威胁”,且是“两国关系中一个带有根本性且影响深远的转折点”。苏联出兵阿富汗,导致的战争长达100年,大约600万人死于战火,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并由此滋生的恐怖主义组织,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1979——摘编自宋亚光《“苏联的越南”:美国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影响。年苏联出兵阿富汗》14、(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9年9月1日;在欧洲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6月4日英法联军在敦刻尔克弃甲丢盔大溃败之后,英伦三岛岌岌可危,对于英国的战略方针而言在远东地区首要之务就是保卫输出最多资源的殖民地印度,并将其余殖民地视为保卫印度的战略纵深。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美国需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而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这对美国的全球战略极为不利的。所以,美国积极赞成中国派兵入缅作战。
——摘编自人民网(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意义和影响。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通过各国共产党实施的这一政策,在西方势力范围内表现为共产党必须放弃武装,进入以资产阶级政党为主导的政权机构,而在苏联势力范围内则表现为允许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政党进入以共产党为主导的联合政府。然而好景不长,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与苏联之间本质的不信任,以及各国党自身利益的驱使,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冷战随之兴起。
——据沈志华《斯大林的"联合政府"政策及其结局》(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推行"联合政府"政策的背景。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苏联推行的"联合政府"政策。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6、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1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1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这个伟大的民族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希特勒发动法西斯战争,出现这种情况的历史根源是德国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体现的是民族性格的影响,不是历史根源的影响;B选项错误,德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济已经跃居欧洲前列;D选项错误,该表述违背史实,德国在希特勒之前已经颁布了《魏玛共和国宪法》,它是德国历史上第一部实现民主制度的宪法。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2、C【分析】【详解】
A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战后日本的地位,故C正确。3、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可以发现从1840年到1900年,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依据教材内容以及所学知识,到1840年前后英国已经基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970年开始英国开始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900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因此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业革命的开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加快,故选B;ACD三项的内容都无法导致英国农村人口比例大幅度的下降,故排除ACD三项。4、B【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国联和联合国的认识与理解。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和联合国都是本世纪以来对国际关系影响深刻的全球性国际组织,这两个组织都是世界大战的产物;在性质上都是全球性国际组织;在宗旨上都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为宗旨,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永久的和平”的说法明显错误,二战的爆发即是鲜明的例子,排除;C项“有效遏制”的说法明显错误,二战的爆发即是鲜明的例子,排除;D项“完全得到保障”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
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国联;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联合国5、A【分析】【详解】
由材料可知;代表美国的马歇尔手中拿着代表束缚和控制法德等西欧国家的绳圈,意在讽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控制西欧国家,故A正确;材料未体现呼吁法德英退出马歇尔计划,故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马歇尔计划,不是美苏冷战,故C错误;材料是讽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在于控制西欧国家,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明为援助欧洲,是为控制西欧,材料中的“绳圈”正体现马歇尔计划控制欧洲的目的。6、C【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1947年6月,印巴分治,由于二战后英国实力大减,各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英国被迫改变之前的殖民策略,对于印度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C项正确;印巴分治不能反映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结束,排除A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取得独立,但没有造成印巴分治,排除B项;印巴分治加剧了南亚地区的不稳定,排除D项。故选C项。7、B【分析】【详解】
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有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说明危害已相当严重,成为世界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德国的赔款问题是凡尔赛合约中悬而未决的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的信息和所学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战败,需要进行战争赔偿;依据材料“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但遭到法国的强烈反对”的信息和所学可知一战对法国的经济打击尤为沉重以及法国要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在欧洲的国际地位。
(2)英美的影响:依据材料“英国政府支持德国的要求,提出减少赔款总数和延期付款的方案”的信息以及所学可知英国掌握了赔款的主动权,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得以推行,美国开始向欧洲经济渗透;法国的影响:依据材料“不仅英法在赔款问题上的分歧加剧,而且德法矛盾也迅速激化”的信息可知法国处于被动地位,国际地位迅速下降;德国的影响:依据材料“德国实行“消极抵抗”的政策”的信息和所学可知德国取得与其他国家平等地位,为德国的经济复兴和国家的崛起创造条件。【解析】(1)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战败,需要进行战争赔偿;一战对法国的经济打击尤为沉重;法国要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持在欧洲的国际地位。
(2)英美:掌握了赔款的主动权;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得以推行,美国开始向欧洲经济渗透;
法国:处于被动地位;国际地位迅速下降;
德国:取得与其他国家平等地位,为德国的经济复兴和国家的崛起创造条件。9、略
【分析】【分析】
(1)
“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我们的战争是反法西斯和反纳粹战争的继续”和材料二信息“我们要和你们在公正而持久的和平中生活”得出:从敌视;军事对抗以色列到谋求埃以和平。“因素”,依据所学知识从埃以双方意识到埃以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解决,外部力量(美国)的推动等角度分析。
(2)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埃以关系实现和解,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建交。“历史启迪”,依据所学知识得出:中东和平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通过谈判,用“土地换和平”方式解决阿以问题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历史趋势潮流;应建立长效和平机制,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解析】(1)从敌视;军事对抗以色列到谋求埃以和平。
变化原因:埃以双方意识到埃以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得到解决;外部力量(美国)的推动。
(2)影响:埃以关系实现和解;双方签署“戴维营协议”,并最终建交。
历史启迪:中东和平进程尽管一波三折,但通过谈判,用“土地换和平”方式解决阿以问题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历史趋势潮流;应建立长效和平机制,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10、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胡志明领导的越南独立联盟(越南共产党)在越南北部建立越南共和国”可归纳出法国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根据材料“法国殖民者卷土重来;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可归纳出法国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及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
(2)影响:根据材料“旅南南方解放,实现了全国统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实现全国统一、改变冷战局面、壮大社会主义理论及消耗美国的军费支出和加剧国内反战运动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背景:二战后;冷战局面的形成;法国在越南南部扶持傀儡政权;美国入侵;胡志明在越南北部建立越南共和国;中国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胜利。
(2)影响:越南南方解放,实现全国统一;改变冷战的局势,壮大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消耗美国的军费支出和加剧国内反战运动。11、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材料“1961年;美国政府向巴基斯坦提供了两个中队的F-104超音速战斗机”和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格局的发展和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根据材料“边界地区的争端从政治争论升级为军事冲突”可归纳出印巴两国的矛盾;根据材料“印度将从苏联购买大批米格-21喷气式战斗机,并在苏联援助下批量生产”可归纳出苏联的称霸企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关系的分歧和恶化。
(2)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增强印度的国防力量、加剧地区冲突、激化西方与苏联的矛盾及引发英美的连锁反应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背景:冷战格局的发展;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援助;印巴两国的矛盾;中印边界冲突的加剧;苏联的称霸企图;中苏关系的分歧和恶化。
(2)影响:增强了印度的国防力量;加剧了地区冲突;激化了西方与苏联的矛盾;引发了英美的连锁反应。1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1986年底;印度将非法侵占的中国藏南升格为“邦”。1987年4月,印军在桑多洛河谷地区建立了直接威胁中国军队哨所的尖兵哨”,可得出,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印方蓄意侵占中国边境领土;根据材料“印军熟悉地形,装备有大量运输机和作战直升机,可提供给养;支持地面攻击”,可得出,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印度军事势力的膨胀、国防投入增多;根据材料“印度国内的鹰派言论已被煽动起来,舆论频频向中国发难”,可得出,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是:印度国内鹰派势力的主导;根据材料“拉吉夫·甘地在一次群众集会上说,有关中印边界局势的错误报道是由某些西方大国蓄意传播的,目的是要在印中两国之间制造误解和紧张”,可得出,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发生的原因是:西方国家的煽动。
(2)根据材料“1988年12月,拉吉夫·甘地访问中国。1993年,两国签订了协定,协定中引入了‘平等互利’的安全原则,以确保实际控制线两侧的和平。至此,这场边境危机终告化解”,可得出,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的结果是:中印边境冲突和平化解。结合所学知识,从利于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缓和了局部地区的国际关系、利于两国经济发展和正常的交流、增强了两国互信等方面简析1987年中印边境冲突化解的意义。【解析】(1)原因:印度国内鹰派势力的主导;印方蓄意侵占中国边境领土;西方国家的煽动;印度军事势力的膨胀;国防投入增多。
(2)结果:中印边境冲突和平化解。
意义:利于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缓和了局部地区的国际关系;利于两国经济发展和正常的交流;增强了两国互信。13、略
【分析】【分析】
(1)
原因:根据材料“阿富汗爆发政变;亲苏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上台”可归纳出阿富汗局势动荡,内部亲苏势力为苏联出兵提供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为维护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根据材料“保卫阿富汗的社会主义成果是苏联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可归纳出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争夺阿富汗重要的战略地位及丰富的石油资源。
(2)
影响:根据材料“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可归纳出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根据材料“沦为难民;并由此滋生的恐怖主义组织,严重威胁世界和平发展”可归纳出导致阿富汗地区恐怖主义滋生,威胁世界和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影响美苏关系的转折点,美苏由缓和到对抗加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加速苏联解体;促使冷战结束的重大因素。
【点睛】【解析】(1)原因:阿富汗局势动荡;内部亲苏势力为苏联出兵提供条件;苏联为维护在阿富汗的既得利益;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因素的影响;争夺阿富汗重要的战略地位及丰富的石油资源。
(2)影响:给阿富汗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导致阿富汗地区恐怖主义滋生,威胁世界和平;是影响美苏关系的转折点,美苏由缓和到对抗加剧;是加速苏联解体、促使冷战结束的重大因素。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英国希望借助中国长期抗战的经验和力量;支援它在远东殖民地特别是缅甸;印度、马来西亚方面的军事战局,挽救远东大后方的危机。”、“美国需要中国的抗日战争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日军一旦占领缅甸,控制滇缅路,援华物资就难以运往中国,而中国抗战就难以维持”从英国政府的请求、中方获取抗战物资和美国希望借助中国牵制日军兵力的需要等方面等概括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必要性。
(2)意义:依据上述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知识从支援国内抗战;配合盟军作战和打击日本侵略者等角度作答中国远征军出境作战的意义。
影响:结合相关所学可知,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解析】(1)必要性:保障滇缅公路通畅;保障援华物质顺利抵达中国:协助英军保卫印度;缅甸;消耗日本陆军主力牵制日军,避免日本陆军主力涌入东南亚和太平洋支援二战其他战场。
(2)意义;打通了西南国际交通线,支援了国内抗战:沉重打击了侵缅日军,为盟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
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15、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冷战随之兴起”可知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依据“二战后期,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和所学可知苏联尝试在二战结束后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结合所学可知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和地位的上升。
(2)依据材料“苏联确定了在战后继续与西方合作的外交战略”的信息可知为争取战后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探索;依据材料“为此在其周边国家和力量所及的地区推出了“联合政府”政策”的信息和所学可知为和平解决战后各国国内意识形态的分歧提供了方案;依据材料“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美国与苏联之间本质的不信任”可知该方案强权政治的烙印;依据材料“造成“联合政府”政策在东、西方同时破产”和所学可知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各国内部矛盾的加深,该政策走向破产。【解析】(1)二战后期;美苏主导的雅尔塔体系逐渐形成;苏联尝试在二战结束后同西方国家和平共处;各国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和地位的上升。
(2)为争取战后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探索;为和平解决战后各国国内意识形态的分歧提供了方案;但也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随着美苏对抗的加剧和各国内部矛盾的加深,该政策走向破产。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7、略
【分析】【详解】
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管理制度呈现大全员工管理篇
- 七年级英语Writingatouristguide课件
- 《电潜泵管理》课件
- 3.10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让CAR-T细胞治疗更精准为CAR-T开发提供综合性方案
- 《全球化与管理》课件
- 三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9篇)
- 化工销售工作总结
- 能源行业员工福利体系构建
- 2023年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题答案满分必刷
- 《预测与决策教程第2版》(习题解答)机工版
- GT 42456-2023 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IACS组件的安全技术要求
- 服装色彩搭配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自动扶梯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 招生人员培训课件
- 2023-2024学年深圳市罗湖区七年级(上)期末考试 英语 试题(解析版)
- 中国阴离子交换膜行业调研分析报告2024年
- 医美行业监管政策与竞争环境
- 2024年02月湖北武汉市公安局招考聘用辅警267人笔试历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房屋移交的时间和方式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人教版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