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粤人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52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阅读《跨越百年的美丽》中节选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①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她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一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②____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③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已经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和生命换来的荣誉。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但是,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了她心爱的实验室。直到她身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④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1)下面不能表现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精神的一项是(2)对第二段画直线句子:“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对第二段画曲线句子:“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对本文题目“跨越百年的美丽”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B.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C.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D.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2、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B.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C.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D.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3、下面句子中所采用的描写方法有误的是()A.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语言描写)B.地扫的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环境描写)C.老罗朝着小嘎子招手,小嘎子赶紧蹬小瓮,爬大缸,翻上墙头。(动作描写)D.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神态描写)4、下列关于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B.我们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C.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D.小说情节都是虚拟的,没有生活的影子,我们只需要弄清楚情节即可。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B.这两句诗承接首联“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万水”两个字,直言环境恶劣。C.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表现了红军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和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搀扶(chān)祭奠(diàn)B.搁板(gē)______保佑(yōu)C.蜷缩(juǎn)魁梧(kuí)D.狞笑(níng)收敛(jiǎn)7、(《骑鹅旅行记(节选)》)尼尔斯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想阻止他飞走,他忘记了()A.自己已经变小了,是多么弱小无力了。B.鹅虽然会飞,但他是飞不高的。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比一比再组词。

魂____蜷____填____烁____喷____

槐____倦____镇____栎____愤____9、辨形组词。

诠____拴____栓____

虚____墟____10、读古诗三首《竹石》;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任尔东西南北风。1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行________顺________平________12、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体________性13、给加下划线的字注上拼音。

____________郁____

____人____阴雨____霏____评卷人得分三、问答题(共7题,共14分)14、仔细阅读课文《奴隶英雄》;回答。

说说你对“他们叫你们做什么?你们的日子过得怎么样?”这句话的理解。15、学完《一个这样的老师》,说说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16、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17、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商鞅南门立木》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18、请你写一句爱国名言(或诗句)19、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写下来。

①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从这个句子,能体会到什么?

②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把时间比作()

说明了什么?20、理解课文《刺猬汉斯》,回答问题。

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写在下面。评卷人得分四、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40分)21、小名①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为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②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我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③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④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朋友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里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⑤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⑥“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唰”地红到了耳根。

⑦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____;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⑧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⑨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⑩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齐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神伤。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⑪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紧跑着,挥动起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⑫“写信回来;淼儿!”

⑬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____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原文有改动)

(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______

(2)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联系全文;概括出两点原因。

①______②______

(3)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叫“我”小名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

(4)文中第⑦节划线句“由此妈妈的脸上呈现了一种复杂的表情”中;“此”指的是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5)读完文章,你觉得结尾一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指的是______。22、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高贵的施舍。

(1)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口;向母亲乞讨。这个乞丐很可怜,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晃荡着,让人看了很难受。我以为母亲一定会慷慨施舍的,可是母亲却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2)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叫我搬砖。不愿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母亲并不生气,俯身搬起砖来。她故意用一只手搬,搬了一趟才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我能干,你为什么不能干呢?”

(3)____;终于俯下身子,用他的左手搬起砖来,一次只能搬两块。他整整搬了两个小时,才把砖搬完,累得气喘如牛,脸上有很多灰尘,乱发被汗水濡湿了,斜贴在额头上。

(4)母亲递给乞丐一条雪白的毛巾。

(5)乞丐接过去;很仔细地把脸和脖子擦了一遍,白毛巾变成了黑毛巾。

(6)母亲又递给乞丐20元钱。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说:“谢谢你。”

(7)母亲说:“你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凭力气挣来的工钱。”

(8)乞丐说:“我不会忘记你的。”他向母亲深深地ju了一躬;就上路了。

(9)过了很多天;又有一个乞丐来到我家门前,向母亲乞讨。母亲让乞丐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照样给了他20元钱。

(10)我不解地问:“上次你叫乞丐把砖从屋前搬到屋后;这次你又叫乞丐把砖从屋后搬到屋前。你到底想把砖放在屋后,还是放在屋前?”

(11)母亲:“这堆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

(12)我嘟着嘴说:“那就不要搬了。”

(13)母亲摸摸我的头说:“英姬;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了。”

(14)此后又来过几个乞丐;我家那堆砖就被屋前屋后地搬来搬去。

(15)几年后;有个很体面的人来到我家。他西装革履,气度非凡,跟电视上的大老板一模一样。美中不足的是,这个大老板只有一只左手,右边是一条空空的衣袖,一荡一荡的。

(16)老板用一只手握住母亲的手;俯下身说:“如果没有你,我现在还是个乞丐。因为当年你教我搬砖,今天我才成为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17)母亲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独臂的董事长要把母亲连同我们一家人迁到城里去住;做城里的人,过好日子。

(18)母亲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19)“为什么?”

(20)“因为我们家人人都有两只手。”

(21)董事长坚持说:“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22)母亲笑一笑说:“那你就把房子送给连一只手也没有的人吧。”

(1)看拼音写汉字:______jū了一躬。

(2)文中画线的句子是对乞丐的和描写;作用是______。

(3)文中13节;母亲为什么说:“对乞丐来说,搬和不搬可就大不相同”呢?

(4)本文的标题是《高贵的施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谈谈你对“高贵”的理解。23、别样的礼物①从小到大收过许多礼物,当时会喜上眉梢,也会把玩上数日,随后往往置于一隅,任其蒙尘。唯有那份礼物,因其特别,久久地珍藏于内心深处,常常会在某个阳光满地、温馨满怀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被我想起。②那是登上讲台的第二年,工作的热情还在渐渐升温,课堂、学生将我每天的日程表填得满满的。这种快节奏的紧张生活,让我的身体又处在了低潮状态,我发着低烧,浑身软绵绵的,无力说话,也不想吃东西。看样子是去不成学校了,只好安心地睡一觉,养养神明天再说。③门外突然响起了嘈杂声,接着好像是父亲和什么人说话的声音,然后父亲就进来喊我起床,告诉我学生们来看我了。我睁开蒙胧的睡眼,问父亲钟点,才发觉竞昏昏沉沉地睡到黄昏。我刚想下地,学生们就拥了进来,一个、两个、三个挤了满满一屋子。④学生们异口同声地问着我的病情,劝慰我好好休息;我也询问着他们的功课和这一天班级里的情况。⑤这时,我注意到班长向大家使了个眼色,孩子们纷纷开始翻再书包,然后变戏法似地找出一些花花绿绿的东西,迫不及待地递到我的手中。原来是孩子们为我精心准备的礼物:有我喜欢看的书、精致的八音盒、漂亮的发夹、还有红红的苹果、甜甜的蜜橘刹那间我的被子上堆满了礼物,我被五彩缤纷的礼物簇拥着。我的鼻子一酸,眼泪静静地落下来。这些和我相识仅仅半年的孩子们用他们质朴的行为打动着我、感染着我、鼓励着我,我被一种强烈的幸福感包围着,我一时语塞,任泪水不断地流下来。⑥“小岩,你还没给老师送礼物呢!”听到问学的提醒,一个一直站在角落里的孩子慢慢靠近我的床边。⑦噢,是他!这足个家境窘迫的孩子,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就靠爷爷奶奶拉扯着。平日里,班级搞什么活动,他都不参加,他怕拿不出钱来,怕同学笑话他。说实在的,看到他能来我很意外。⑧他怯怯地站在我的床边,脸已开始泛红,似是鼓了很大勇气,小声说道:“老师,我没钱买礼物,我送您一个祝福作礼物,行吗?”说完,他注视着我的眼睛,那眼睛里有亮亮的光在闪动,像是蓄着一泓秋水,那样清澈透明,看着这个平时总是寂然无声,温顺得像只小绵羊的孩子,我用力地点了点头。⑨“老师,祝您健康!”他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祝福,然后羞涩地低下头去。啊!多么别样的礼物!多么真挚的关怀!____谁能说他的礼物不名一文?谁能嘲笑他用语言表达祝福的心不够坦诚?他的礼物不正是古人“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最好诠释吗?在世俗面前,这礼物多么超然,多么独特,多么价值不菲!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强烈,带给我的感动是如此撼动我的心!我拉过他的手,将他的手紧紧地握在我的手里⑩岁月流逝,步履匆匆,让人淡漠了许多往事、许多心境、许多朋友,年过半百的我,站在岁月的门槛上,淘尽了生活的尘粒,对过往的生活竟深深地起了再回首的眷念之意。看着散落在柜子里的一些礼物,突然想清点一下自己的心情了,于是“老师,祝您健康”这句祝福语又一次漫上心头。(原文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中“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文第⑨段划线句“似一棒清新的溪流沁入肺腑,似一抹温馨的春阳暖人心扉,似一阵霏霏的细雨涤荡心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选文第⑦段运用了插叙,有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岩毕业时,“我”作为老师,曾为他写过一段临别赠言,表达了对他的感激和祝福之意。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以“我”的口吻写出这段赠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中国竹,意无穷①青青翠竹,挺拔劲秀。竹,无华丽之姿,却有丹、青之貌;无脂粉之态,却有凌云之志。自古以来,竹在我国人民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②我国竹类资源丰富,素有“竹子王国”之称。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竹现有37属约500种,属数和种数约占世界的二分之一。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之一,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③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④在日常生活中,竹密切地联系着衣、食、住、行、用五大方面。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竹又有了一些富有创意的新用途,如用竹纤维制成衣物,用竹炭制作空气清新剂和除湿剂等。⑤从生活环境看,竹也发挥了其特殊的作用。竹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和为其它生物资源提供生存环境等,从古至今人们都利用它保护和美化生活环境。人们漫步于幽静的“竹海”之中,心旷神怡,难怪我国自古即有“无园不竹”之说。⑥竹在人们生活中所做出的物质贡献举不胜举,在文化上所赋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更是无法估量。⑦在仰韶文化时期,我国就有了对竹利用的确切记载。竹自竹简、竹笔到竹纸,在保存和传播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以竹为题材的诗词歌赋,用竹编织和雕刻的艺术品,竹制的笙管笛箫奏出的音乐,无不给人美的享受。⑧在我国文化史上,竹蕴含着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价值。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实践和文化活动中,把竹的生物特征逐渐升华为一种做人的美德。竹四季常青,不畏逆境,和松、梅并誉为“岁寒三友”;竹中空外直,虚怀若谷,和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⑨无论是魏晋嵇康、向秀等“竹林七贤”,还是唐朝李白、韩准等“竹溪六逸”,莫不对竹有一份执着和憧憬,清代郑板桥,与竹为邻,以竹为友,爱竹、写竹、画竹、赞竹。“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正是他坚忍不拔、超凡脱俗的人格写照。(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竹的。(2)阅读第②段,分析下面句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云南是世界竹类植物的起源地____,是世界上竹类植物最丰富的地区,现有28属220种,被誉为“世界竹类的故乡”。(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4)文章第⑥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5分)25、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拟题目,说真话、抒真情。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章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全文;从文章中找出与题干要求相关的内容,锁定某些段落,从文中找到原句分析判断即可。分析可知,C项只是表明居里夫人不求名利,不能表现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精神。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A项句子理解有误,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精神的高度赞颂。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的能力。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联系上下文,三要紧扣文章的中心主题,并能从文章的信息中找出依据和理由。D项理解有误,好的性格和远大追求,是取得成功的基础。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的能力。文章题目往往关联文章的中心,意蕴深邃,有丰富的意义,不可只从字面理解。答题技巧:(1)先看标题的本义:(词语的含义,概括内容、点明对象)(2)再思考深层含义:①结构(线索、悬念)②与主旨的关系(点明、揭示)③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等。B项理解有误,“美丽”不仅表现在居里夫人外表的美丽端庄,更指居里夫人的辉煌成就和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和赞颂。故选B。【解析】。【小题1】C【小题2】A【小题3】D【小题4】B2、D【解析】A.无疑而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B.把“小花”当做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D.没有运用修辞手法。故选:D。3、A【解析】A.有误,这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B、C、D正确。故选:A。4、D【解析】A、B、C正确。D.不正确。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故选:D。5、B【解析】A、C对这两句诗理解无误;B.对这两句诗理解有误,翻译: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万水”两个字,是说路途遥远。故选:B。6、A【解析】A.正确。B.有误,“保佑”的“佑”应读“yòu”。C.有误,“蜷缩”的“蜷”应读“quán”。D.有误,“收敛”的“敛”应读“liǎn”。故选:A。7、A【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完成此类题目较简单,结合平时的阅读,在了解读物内容的基础上即可完成。【解析】《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作者用新颖,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植物、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融文艺性、科学性于一体,尼尔斯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想阻止他飞走,是多么弱小无力了。故选: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灵魂蜷缩填空闪烁喷香槐树倦怠镇静栎树愤怒【分析】【分析】①魂:hún,迷信的人指附在人体上主宰人,又可离开肉体而独立存在的实体。部首:鬼,组词:灵魂。⑥槐:huái,落叶乔木。木材可供建筑和制家具。花蕾可做黄色染料。部首:木,组词:槐树。②蜷:quán;身体弯曲。部首:虫,组词:蜷缩。⑦倦:juàn,疲乏。部首:亻,组词:倦怠。③填:tián,把空缺的地方塞满或补满。部首:土,组词:填空。⑧镇:zhèn,安定。部首:钅,组词:镇静。④烁:shuò,光亮的样子。部首:火,组词:闪烁。⑨栎:lì,落叶乔木,叶子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叶可喂蚕;木材坚硬,可制家具,供建筑用,树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称“麻栎”;“橡”;通称“柞树”。部首:木,组词:栎树。⑤喷:pèn,香气扑鼻。部首:口,组词:喷香。⑩愤:fèn,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部首:忄,组词:愤怒。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记忆生字,然后再用形近字组成词。9、诠释拴住门栓虚心废墟【分析】【分析】诠释:说明;解说;阐明;对一种事物的理解方式或者是用心感受的一种方式;一种方法。拴住:用绳子等绕在物体上,再打上结。门栓:门关上后,插在门内使门推不开的木棍或铁棍虚心:不自以为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废墟:表示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的地方或被破坏的地方上面的垃圾和被破坏物。

【点评】人们在读或写时常常把一个字读错或写错,往往是由于字形相近造成的。读或写的时候不认真,不细致,或者是对某个字不大熟悉,用的时候想当然,导致读写的错误。对于成语中一些字的意思如果了解不透彻,使用时也会出错。本题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认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形似字,养成学习汉字细心的好习惯。10、千磨万击还坚劲【分析】【分析】磨:折磨;挫折。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默写能力,要做到默写准确,首先要会背诵诗词。11、shǐchànghéng【分析】【分析】行驶;行进。顺畅,通畅,畅通无阻。平衡,谓衡器两端承受的重量相等。

【点评】“驶”左右结构,左边一个马,书写时注意笔顺;“畅”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笔顺;“衡”左中右结构,注意书写时不要写错。12、jìhuìyèduò【分析】【分析】忌讳;因风俗习惯或畏惧权势而对某些不吉利的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忌。液体,没有确定形状,是流动的,往往受容器影响。容器是什么形状,注入液体,液体就呈什么形状。惰性,指因主观上的原因而无法按照既定目标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

【点评】考查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拼音能力。13、dǔfùyùzhuófēi【分析】【分析】注意音字结合;霏的读音不要写成第三声。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三、问答题(共7题,共14分)14、斯巴达克用明知故问的方法启发奴隶兄弟诉说苦难,以激起他们对奴隶主贵族的仇恨,鼓励他们起来反抗奴隶主的黑暗统治,争取解放自己。【分析】【分析】斯巴达克用明知故问的方法启发奴隶兄弟诉说苦难;以激起他们对奴隶主贵族的仇恨,鼓励他们起来反抗奴隶主的黑暗统治,争取解放自己。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5、怀特森老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老师。是一个教会我们“新怀疑主义”的老师。【分析】【分析】学生也可能认为是博学的;有趣的、特殊的、不寻常的、不可思议的、惹学生生气的、狡黠的、戏弄学生的、让学生学到了探索精神的、让学生明白书上写的老师说的都是不一定正确的、用特殊方法纠正学错误的、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16、一、深切的怀念二、谈《水浒传》三、讲“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分析】【分析】课文每一部分的小标题是;一;深切的怀念二、谈《水浒传》三、讲“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或:一、沉痛悼念二、谈读“水浒”三、笑谈“碰壁”四、救助车夫五、关心女佣。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7、公元前356年,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僵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分析】【分析】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公元前356年;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僵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18、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革命烈士诗抄•陈辉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分析】【分析】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聂鲁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点评】多学习和积累爱国格言或诗句,有助于提高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19、①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去日在的深深留恋。

②针尖上的一滴水;大海;

说明了日子在时间长河里显得很渺小,消逝的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分析】【分析】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逝去去日在的深深留恋。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作者将自己的日子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比作大海。说明说明了日子在时间长河里显得很渺小,消逝的很快,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点评】本题涉及课文的理解,包括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点句子的理解等,再认真领会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20、课文写了汉斯8岁时带着父亲买的一管笛子,骑着公鸡,赶着几头猪住到森林里。他先后为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让他们写下保证。第一个国王言而无信,第二个国王兑现了诺言,把公主嫁给了汉斯。汉斯脱下并烧掉刺猬皮,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与公主举行了婚礼的故事。【分析】【分析】这篇课文写了汉斯8岁时带着父亲买的一管笛子;骑着公鸡,赶着几头猪住到森林里。他先后为两个迷路的国王指路,并让他们写下保证。第一个国王言而无信,第二个国王兑现了诺言,把公主嫁给了汉斯。汉斯脱下并烧掉刺猬皮,变成了一个英俊的小伙子,与公主举行了婚礼的故事。

【点评】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基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四、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40分)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查找线索.细读文本可知;本文所有故事情节都围绕我的小名展开,我的小名贯穿全文,所以“小名”是本文的线索.

(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第二段中的“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和过生日事件可知;我不想让母亲叫我小名的原因一是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二是不想被同学们笑话.

(3)本题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概括的格式一般是谁的什么事.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根据第四段到第六段的内容可概括为:妈妈在生日聚会上叫“我”的小名.

(4)本题考查代词的指代内容;一般情况下,代词的指代内容会出现在这句话的前面.根据第七段中的“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可作答.

(5)本题考查揣摩人物感情.结合全文内容可知;母亲一直喊我的小名是对我的爱,而我并不理解,和母亲因为小名爆发了冲突,现在明白了母亲的深情,对母亲心有愧疚,同时即将远离母亲,又有对母亲的不舍之意.

答案:

(1)小名(2分)

(2)①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2分)

②怕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或:怕被同学嘲笑等)(2分)

(3)妈妈在生日聚会上叫“我”的小名.(2分)

(4)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2分)

(5)指对母亲的愧疚(2分);感悟出母爱或对母亲的依恋不舍之情(2分).

妈妈一直叫我的小名;这让我觉得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也怕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一次生日聚会后,我很正式的告诉妈妈不要再叫我小名了,母亲很惊愕,但她还是很快适应了叫我的大名,后来我离家去外地上学,在车站,车开的一瞬间,母亲脱口而出我的小名.让我泪水盈眶.

概括文章内容的答题方法:

把握好故事情节;是整体感知文章的起点.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

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解析】小名;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怕在同学面前没有面子;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指对母亲的愧疚、感悟出母爱或对母亲的依恋不舍之情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这个汉字写作鞠.

(2)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的作用.根据划线句的内容可知;这是对乞丐的动作和肖像的描写,表现了他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突出了他的惊讶与震撼.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判断.结合独臂乞丐后来的成功,可以看出,“搬”可以让他认识自己是有能力劳动的,可以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让乞丐永远颓废下去.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高贵”的本义是气质高雅或地位优越;结合文章内容可以看出“高贵的施舍”,指的是母亲所给予的不同寻常的,能激励人自强自立的施舍.

答案:

(1)鞠(2分)

(2)动作肖像形象生动地写出乞丐欲言又止的样子;突出了乞丐当时的惊讶和震撼(2+2分).

(3)“搬”等于让他有可能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劳动生活;唤醒他的自尊.“不搬”就会失掉一个认识自己,可以克服自身残疾的机会.(意思写对即可)(2+2分)

(4)母亲没有直接给那名乞丐以施舍;而是给他提供了一个以劳动换取报酬的机会(2分),从而让他认识到可以靠自己的能力生活,唤醒了他的自尊(1分),凸显了母亲的真诚;善良,善于从精神上关心。

这篇文章讲述了母亲帮助独臂的乞丐认识到劳动能挣到钱;最终他成为大老板并回报母亲的故事,以此表现劳动创造财富的主旨.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①~⑧),叙述母亲让前来乞讨的独臂乞丐搬砖,并付给他相应的报酬;第二部分(⑨~⑭),叙述母亲用同样的方式给了许多前来乞讨者相应的搬砖报酬;第三部分(⑮~结尾),在母亲点拨下努力工作获得成就的独臂乞讨者,报答母亲却被母亲以“我们有双手”而拒绝.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结合记叙文阅读的考点,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其中第四题是难题,不仅答出标题的本义,还要结合主旨、内容理解出标题的象征义、比喻义.【解析】鞠;形象生动地写出乞丐欲言又止的样子,突出了乞丐当时的惊讶和震撼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解答时要先整体感知全文,搞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语段的关键语句,紧密围绕文章内容来概括作答。可采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的句式来概括。比如本题可答作:小岩在“我”生病时,送给“我”一份别样的礼物,令“我”感动。或“我”在生病时,收到小岩送的一份别样的礼物,“我”的心被撼动了。(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的具体的言行以及文章的具体的情节来品味人物的精神和品质。要通观全文,筛选出重要信息。注意结合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典型细节、事件来进行分析。从“我”生病学生去探望,可见“我”是受学生爱戴的好老师;从“我”接受小岩最简单的祝福中,可以看出“我”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可从用词、修辞、表现手法等角度来赏析。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或描写方法,分析其作用,还要写出其所表达的情感或心理。赏析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