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64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某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整理出以下史实:元朝设置宣政院、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政府设置伊犁将军,如果要给他们的研究确定一个主题,应该是()A.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文化的繁荣与昌盛C.机构的设置与变化D.对外的联系与交往2、夏朝开创的下列哪一政治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3、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B.刘邦带兵逃入寺院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D.张仲景在纸上为病人开药方4、清朝在与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的是()A.开放政策B.积极通商C.闭关政策D.消极通商5、出现原始社会“天下为公”的社会局面,最根本原因是()A.人类按血缘关系组成部落B.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C.人们觉悟高,互相谦让D.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6、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最主要原因是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A.夏B.商C.西周D.东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A.为了加强南北交通B.为了去扬州看琼花C.为了消灭南方的陈王朝D.为了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8、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点,表述正确的是()A.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B.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C.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D.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9、外国旅游者对莫高窟的评价是:“看了敦煌莫高窟,就相当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莫高窟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莫高窟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下列人物能够目睹到莫高窟的是()A.秦始皇B.汉武帝C.武则天D.唐太宗10、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泰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下列史实中哪一项与此盟约有关()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D.宋辽以准水到大散关一线为界11、下列属于青铜器制作原料的是()A.铜B.铁C.锡D.铅12、.关于宋代造船业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广州、泉州、苏州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B.南宋杭州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C.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D.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13、下列属于战国七雄的是()A.秦国B.赵国C.楚国D.吴国14、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不属于宋代的有。

A.火药B.指南针C.印刷术D.造纸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西周的疆域比商朝进一步扩大。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周朝实行了____。16、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的杰出人物是______,他建立了______朝。17、列表法是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之一。贝贝同学学完第10课“秦王扫六合”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后;决定设计一张表格,对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史实(见下面),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归纳,应如何完成?(主要史实只需将相应字母代号填入设计的表格中即可)

A:在长安兴办太学B:焚书坑儒C: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E:统一货币;度量衡F:统一文字。

G: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H: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比较。人物。

措施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方面________

经济方面________思想文化方面________18、下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隋朝工匠____设计建造的____。

19、北京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改错:______.20、元朝设置西域都护加强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______,改正:______。21、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______等人做大臣。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他任用______为相。22、中国古代发生了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3、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T.正确F.错误24、西汉以后,思想领域里逐渐形成了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25、北宋时,江南成为我国陶瓷业中心。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2题,共20分)26、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雄?27、列举4个我们学过的以少胜多的战役(8分)评卷人得分六、改错题(共3题,共27分)28、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玄奖西游、遣唐使来华都是“唐代中外交往”的史实。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9、隋文帝时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30、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管仲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______(判断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分析】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明朝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乾隆帝派兵平定新疆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之后,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辖。BD和事件无关,C和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2、B【分析】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任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故选B.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知道禹传子,家天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本题考查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解析】B3、D【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在书中,收录了300对个药方,到现在仍被人们所借鉴,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张仲景在纸上为病人开药方符合史实。

故选:D。

本题以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四组历史镜头为依托;考查张仲景。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张仲景的成就。【解析】D4、C【分析】【分析】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由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当时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初的对外政策。5、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原始社会末期相关史实的理解能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必须共同劳动,共同平均分配劳动产品,劳动者之间必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部落的人能够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下来并发展下去,所以才会出现天下为公的局面。故选D项。【解析】D6、B【分析】本题考查商朝都城的内容。在商朝时期,由于政治动荡、黄河水患等原因屡屡迁都。直到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商朝的都城才逐渐稳定下来。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商代从盘庚到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与殷墟无关,故选B。

【解析】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7、A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南方稳定,北方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迁移到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统治者的重视等,到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②宋朝的皇帝实行“戒奢从简”的政策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排除,①③④正确,本题选AD。考点:宋代时南方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解析】【答案】AD8、BC【分析】依据所学;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属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属长江流域;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寒冷干燥,居住的是半地穴式房屋,主要种植粟,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气候潮湿炎热,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聚落已会制作黑陶作品,半坡聚落会制造彩陶.BC表述正确.

故选BC.

本题考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本题以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答案】BC9、CD【分析】位于甘肃省敦煌的莫高窟是隋唐时期最著名的石窟艺术;莫高窟是绘画艺术;佛教、雕塑艺术的集中体现,石窟内有大量与佛教有关的泥塑和壁画,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武则天和唐太宗生活在唐朝时期,能够目睹到莫高窟.

故选CD.

本题主要考查甘肃敦煌的莫高窟.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的三大石窟艺术.【解析】【答案】CD10、ABC【分析】略【解析】ABC11、ACD【分析】略。

【解析】ACD12、CD【分析】略【解析】CD13、ABC【分析】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史称三家分晋。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故ABC符合题意,故选ABC。【解析】ABC14、ABD【分析】略【解析】AB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5、分封制【分析】【分析】西周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故答案为:分封制。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封制的知识点。16、禹夏【分析】大禹治水非常专心;据说他在外黄河水患13年,三次经过自己家的大门,也顾不上回家看看。这反映了大禹持之以恒的优秀品质。也因此演化出一个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舜年老时,采用禅让制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故答案为:

禹;夏。

本题主要考查大禹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大禹的相关史实。【解析】禹夏17、HEB、FGCD、A【分析】【分析】秦始皇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创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统一货币;度量衡;秦始皇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焚书坑儒、统一文字。汉武帝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汉武帝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是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是在长安兴办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关于秦始皇,学生还要知道,他以圆形方孔钱为统一货币,以小篆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车同轨,轮距统一定为六尺;修筑驰道;开凿灵渠,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修筑长江,防御北方匈奴,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关于汉武帝,学生还要知道,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董仲舒,建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是主父偃。在强化监察制度方面,中央设置的司隶校尉,地方设置刺史。为了对付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18、李春赵州桥【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赵州桥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点评】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高超的建筑水平。19、略

【分析】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不是北京人.

故答案为:

错误:北京人;改为:元谋人.

本题考查了元谋人的历史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元谋人的历史地位.【解析】错误:北京人;改为:元谋人20、略

【分析】元朝设置宣政院加强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故答案为:×;改正:西域都护改为宣政院.

本题以改错题的形式考查元朝对西藏的管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元朝对西藏管理的措施.【解析】×;西域都护改为宣政院21、伊尹管仲【分析】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暴君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商汤是位有作为的君主,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做大臣,要求臣下勤恳办事,“有功于民”.他关心百姓,农民和商人都各安其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周文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春秋时期,齐国桓公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故答案为:

伊尹;管仲.

本题考查夏商周更替的史实;知道商汤任用伊尹,齐国桓公任用管仲.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伊尹管仲22、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分析】依据所学;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大战,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208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赤壁之战后,曹操无力南下,刘备攻占四川,并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有了立足之地,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位进一步巩固,并向岭南发展,因此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

故答案为: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本题以中国古代发生了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相关史实。【解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孟子思想的知识。依据所学可知,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所以,这句话的表述是正确的。故选T。【解析】T24、×【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东汉时期思想格局形成,主要以儒家为主,儒、佛、道三家并立互补的局面。【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2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制瓷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错误。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因而“北宋”错误,应改为“南宋”。故选F。【解析】F五、列举题(共2题,共20分)26、齐、楚、燕、韩、赵、魏、秦【分析】【分析】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田氏齐国,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因此本题的答案是:齐、楚、燕、韩、赵、魏、秦。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的相关知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27、略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四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根据课本已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大败秦军主力;200年,袁绍率大军十万,进攻曹军,直逼曹军所在地官渡,曹军只有三四万人,后来曹操袭击袁军屯粮,火烧全部粮草,然后趁袁军军心动摇,大败袁军;208年,曹操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南下,孙刘联军只有五万人,双方在长江沿岸的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