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_第1页
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_第2页
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_第3页
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_第4页
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研究摘要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性、风险共担性和利益共享的激励机制,在激发员工积极性、提升决策效率、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小米公司为例,研究聚焦于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的影响,通过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参考为框架,具体分析小米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具体分析了上市前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的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有正向激励作用,促进员工和公司利益共赢。本研究为分析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影响提供了实证支持,并对其公司优化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建议。关键词:股权激励;小米公司;公司业绩ResearchontheImpactofEquityIncentivesonXiaomi'sPerformanceAbstractEquityincentives,asalong-term,risksharing,andbenefitsharingincentivemechanism,playanimportantroleinstimulatingemployeeenthusiasm,improvingdecision-makingefficiency,andpromoting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enterprises.ThisarticletakesXiaomiasanexampleandfocusesontheimpactofequityincentivesonXiaomi'sperformance.Usingbasictheoriesandliteraturereviewasaframework,thearticlespecificallyanalyzesXiaomi'sequityincentiveplanandexaminestheinfluenceoftwofactors,financialandnon-financialindicators,beforeandafterlisting.ResearchhasfoundthatequityincentiveshaveapositiveincentiveeffectonXiaomi'sdevelopmentandinnovationcapabilities,promotingawin-winsituationforbothemployeesandthecompany.ThisstudyprovidesempiricalsupportforanalyzingtheimpactofequityincentivesonXiaomi'sperformanceandprovidessuggestionsforoptimizingitsequityincentiveplan.keywords:Equityincentives;XiaomiCorporation;corporateperformance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与目的 1(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1.国内研究动态 12.国外研究动态 13.文献评述 2(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21.文献研究法 32.因素分析法 33.归纳总结法 3二、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3(一)概念界定 3(二)理论基础 31.激励理论 32.人力资本理论 43.委托代理理论 44.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理论 5三、小米公司股权激励设计方案的分析 5(一)小米公司介绍 51.主营业务 52.发展历程 83.小米公司的组织结构 84.管理层介绍 95.股权介绍 96.股权结构 10(二)小米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 111.上市前的股权激励方案内容 112.上市后的股权激励方案内容 12(三)小米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内容 14四、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的分析 15(一)股权激励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151.发展能力分析 152.盈利能力分析 16(二)股权激励对非财务指标的影响 181.创新能力情况 182.研发支出 193.专利成果 19五、优化小米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对策 21(一)优化公司内部治理 21(二)合理规划激励对象范围 22(三)建立多维度指标评价体系 22六、结论与展望 23(一)结论 23(二)展望 23参考文献 23致谢 25一、绪论(一)研究背景与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在企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中国,上市公司对管理层面的需求和期望不断攀升,股权激励的普及程度也随之提高。小米公司,作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的先锋,在过去十几年中专注于多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迅速在手机行业占据重要地位,并在一系列融资后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小米的成功背后,其股权激励计划扮演了重要角色。小米公司在上市前实施了包括员工购股权计划、员工基金以及雷军股权激励计划在内的多种激励措施,这些措施旨在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创新能力,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上市后,小米继续采取了首次公开发行后购股权计划和股份奖励计划,这些措施不仅巩固了公司的核心团队,还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小米的股权激励计划是一个系统性的布局,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以确保激励效果的最大化。尽管小米的股权激励方案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的空间。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激发员工潜力、提升公司业绩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小米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股权激励模式设计方案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通过深入分析小米的股权激励实践,本研究旨在揭示股权激励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激励方案设计,实现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小米的案例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在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下,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对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忠诚度,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二)国内外研究综述1.国内研究动态我国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如周建波学者(2003)认为实行股权激励的公司业绩较高存在选择性偏见[1]。而韩东霖(2022)认为实施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具有正向作用[2]。刘玉薇(2023)认为实施员工持股计划之后,激励对象的收益和公司的绩效紧密联系起来,两者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增加了公司业绩[3]。程梓洋(2023)提出员工拥有股票能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公司业绩[4]。孙光珠(2024)认为员工持股计划有助于激发员工动力,提升企业绩效[5]。刘高为、胡芝、李晶(2018)认为员工激励方式对公司业绩会有影响[6]。佟凌智(2021)学者认为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7]。魏嘉昌(2019)、郑贵华,陈蕾莉(2021)、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模型,证实增加研发投入能够对公司业绩影响,持续长期发展[8]。余心梦学者(2021)认为发展能力强的公司能够有长期发展[9]。王宁娜、毛建慧(2022)认为成长能力强的公司会带来公司总营业收入的结论[10]。沈世琳(2019)通过纵向对比提出财务指标对于公司业绩具有促进作用[11]。彭名慧(2021)采用ROE、EVA和托宾Q值横向对比分析认为传统股权结构难以满足现代需求,股权结构的变化带来业绩增加[12]。穆雨欣(2024)文献中提出股权激励实施对公司长期发展有正向影响[13]。2.国外研究动态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股权等一些长期的激励方式,如基础薪资、年终奖等,具有更好的激励作用。由于采用诸如股权等长期激励措施的范围不断扩大,总体报酬表现的灵活性也随之提高。提高公司业绩。如Mehran(1995)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企业的总资产收益率以及托宾Q值会正向影响于企业管理者持有的股票期权水平的结论[14]。CHourouL

(2008)等人也研究了股权激励效应,发现股权对公司绩效有促进作用。本文选取了加拿大196个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2001-2004年度的财务资料进行了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对企业经营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15]。魏春燕学者研究表明为员工保留和授予的股份越多,股权激励计划的吸引作用就越大[16]。马锦荣、王洪波表明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企业采用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的看法[17]。Kaplan和Smith在1990年认为,通过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可以提高企业效率,因为高级管理人员持股比例的增加会激励他们积累财富。相反,基于反向因果关系[18]。李宏得出管理层所有权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的结论[19]。3.文献评述现有研究成果在股权激励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证分析,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发。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尽管已有研究在股权激励模式和股权结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股权激励的具体应用、情景变量等方面的文献相对较少。现有研究多采用严谨的模型进行科学分析,增强了研究的说服力,但在全面性上仍有待提高。本文旨在总结前人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小米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股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选取合适的变量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将从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两个维度出发,分析上市前后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通过收集和分析真实的数据,结合具体的激励方案和市场环境,本文将探讨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具体影响,包括股权激励方式对业绩的作用以及实施前后股权激励内容变化对业绩的影响。本文还将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对业绩的具体作用途径和影响因素,旨在更全面、系统地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机制。通过这一研究,本文旨在提供股权激励的优化设计建议,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经验参考和实践指导。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将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小米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深入剖析,本文将揭示股权激励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三)研究内容与方法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授予公司股份或股份期权等方式,激发管理层和核心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本文选取小米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上市前后不同股权激励方案对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在现有文献中,多数研究集中于股权激励对管理层行为和公司市值的影响,而本文则更侧重于通过具体数据来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联。本文将依据上市前后的时间线,分析小米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效果,并基于财务和非财务两大类指标,深入探讨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作用机制。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识别现有研究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这些建议旨在优化股权激励方案,使其更有效地促进公司业绩的提升。通过对小米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深入分析,本文不仅揭示了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为未来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实证基础。最终,本文将对股权激励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探讨其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的适应性和潜在价值,为企业管理实践和学术研究提供参考。通过这一研究,本文期望能够为股权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新的视角和见解。1.文献研究法利用知网和维普进行相关文献的收集和整理;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研究,探讨了股票期权对小米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2.因素分析法通过对小米公司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进行具体分析,探究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的影响。3.归纳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小米公司数据信息进行整体、概括、计算,提炼出共同的和规律性的结论。二、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将公司股份授予核心员工的策略,旨在通过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激发员工积极性,推动企业长期价值增长。在西方,股权激励因其“共赢”效果而被广泛采纳,满足员工发展需求的同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股权激励的特点在于其长期激励机制,促使员工为获得更大回报而努力,同时承担未达目标的风险,这种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机制有助于企业提升运营水平,应对风险,追求更高绩效。股权激励计划涵盖激励对象、模式、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及激励数量等要素。经过多年发展,股权激励已成为中国上市公司普遍采用的激励手段。随着中国经济转型,企业主体地位增强,协调员工与公司利益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业绩是衡量企业、团队或个人一定时期内工作成果和效益的指标。本文将深入探讨业绩的概念、影响因素及评估方法。(二)理论基础1.激励理论在劳动分工日益细化的现代企业环境中,激励机制对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股权激励对小米公司业绩的影响,首先从激励理论的角度进行理论综述。激励理论主要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三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为基础,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从而推动个人不断进步和发展。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进一步区分了保健因素和动机因素,前者涉及工作环境和条件等基本需求,而后者则与工作本身相关,如成就感和挑战性,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过程型激励理论中,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尤为重要,该理论提出激励水平与期望值和效价的乘积成正比,即个体对目标的期望值越高,以及对目标的价值评价(效价)越高,其激励水平也越高。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则强调了公平感对激励效果的影响,认为员工会将自己的投入与所得与他人进行比较,当感觉到公平时,其工作动机更强。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关注如何通过正向激励和负激励修正人的行为。当目标未能达成时,个体可能会产生挫折感,这种情绪的产生与个体对目标的期望、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现实中的障碍有关。因此,合理设定目标和培养正确的面对挫折的态度对于激励效果至关重要。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亚当·斯密在其著作中首次提出,人的能力与物质资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劳动在创造价值和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舒尔茨在1960年对人力资本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人力资本在宏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将其定义为包括知识、技能、资历和健康在内的一系列能力和素质。舒尔茨认为,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显著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更为显著。贝克尔在舒尔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微观角度分析了人力资本的生产和分配,强调了教育投入与人力资本质量提升之间的紧密联系。他将人力资本视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投入生产和分配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和经济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最关键的资源。企业必须聚焦于人才的配置和发展,通过强化核心竞争力来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在这一过程中,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对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企业业绩具有重要作用。3.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由伯利和米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该理论深刻揭示了在现代公司中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背景下,所有者(委托人)与经营者(代理人)之间存在的潜在矛盾和冲突。在这种分离的治理结构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目标的差异,代理人可能不会始终代表所有者的最佳利益行事,从而导致道德风险和代理成本的产生。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委托代理理论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其中之一便是通过激励机制来调整代理人的行为,使其与所有者的利益一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设计薪酬结构,将代理人的报酬与其管理的公司的业绩挂钩,以此来激发代理人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司业绩的动力。这种激励措施可以是短期的,如与公司当期利润挂钩的奖金,也可以是长期的,如股权激励计划,使代理人的财富与公司的长期价值增长紧密相关。当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业绩表现紧密相连时,他们将更有动力去追求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内在价值的提升。这种内在动力不仅能够促进公司业绩的增长,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理问题,因为管理者在追求个人财富增值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推动了公司价值的增长。此外,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长期激励手段,能够鼓励管理者关注公司的长期发展,而不仅仅是短期利润,这对于公司的持续成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4.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影响理论股权激励作为一种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其核心在于通过股权的转移,将代理人转变为公司的股东,从而在代理人和委托人之间建立起利益的共同体。这种转变不仅解决了传统代理问题中的利益冲突,还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减少了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激励其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在中长期激励机制中,股权激励因其能够持续激发代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理性人假设,代理人作为理性的经济行为者,其行为目标在于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通常体现为股票价值的最大化。股票价值的最大化不仅包括资本利得,即股票购买价格与市场售价之间的差额,还包括股利收入。资本利得的大小直接与企业股票价格挂钩,而股价则是公司内在价值的外在表现,反映了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因此,代理人的决策和行为会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益和长期发展,进而影响股价和个人利益。在股权激励的框架下,代理人会更加关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调整其经营策略,以提高企业的内在价值。股权激励的实施通常以股票期权的形式出现,即在满足一定条件后,激励对象获得选择是否购买公司股票的权利。这一过程不仅漫长,而且要求高管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努力,保持业绩的稳定增长,实现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从而提升公司股票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高管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长期表现紧密相连,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在高管卸任后为其带来相应的经济回报,实现激励与约束的双重效果。三、小米公司股权激励设计方案的分析(一)小米公司介绍小米公司是中国知名的电子产品制造商,成立于2010年,以智能手机、智能硬件和IoT平台为核心业务。公司以高性价比和创新技术著称,产品涵盖手机、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并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小米以其“为发烧而生”的理念,不断推动智能生活方式的普及,致力于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的乐趣。1.主营业务小米公司目前主营业务包括四大类。如表3-1所示。表3-1小米公司主要业务分布按业务分 项目名称 营业收入 占比(%) 智能手机 1672.17亿元 59.71 LoT与生活消费产品 797.95亿元 28.49 互联网服务 283.21亿元 10.11 其他 47.11亿元 1.68营业额 2800.44亿元 100按地区分 中国大陆 1422.58亿元 50.80 全球其他地区 1377.86亿元 49.2合计 2800.44亿元 100数据来源:根据小米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整理本部分对于主要业务三大模块,小米公司进行了详细分析如图3-1所示。图3-12023年公司主要营收业务占比情况(单位:%)数据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图3-1可知,2023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额带给小米公司营收入占比较高,该项业务占整体营业收入的58%将近一半的营业收入,而lOT与生活消费的营业收入十分之三,互联网服务带来的收入占总收入一成以上。鉴于数据的严谨性考虑,我采取横向分析2020-2023这四年小米公司的主要业务与总体营收的情况如图3-2所示。图3-2小米公司营收增长(单位:亿元)数据来源:根据公开财报整理图3-2分析可得,2020年手机业务收入为1522亿元,2021年是2089亿元。2020—2023年以来小米公司的整体经济趋势是向好的,由于疫情环境的影响2022—2023年营收减少,属于不可抗力因素,但整体差距不多发展较为稳定。2.发展历程2010年成立公司2014年公司开拓业务,年销售额暴涨。2018年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2019年成为财富500强企业,从公司独立Redmi业务,主打中低端市场。2021年同年官宣进军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计划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3.小米公司的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公司运营的基础。小米公司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具有规范的、科学的、合理的组织结构。我们针对这一方面展开对小米公司的详细介绍。图3-3小米公司的组织结构资料来源:小米官网其组织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与优化,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由图3-3展开介绍,该公司拥有核心和权威的董事会,旗下有五个管理的部门。分别是集团组织部、集团参谋部、业务部、销售与服务市场部、集团公关部。由于董事会内部和人员的特殊性,小米公司另外设置了单独成立的董事委员会进行监督,保证公平性维持稳定。而在业务部又细分为六个部门,分别针对不同需求设立专门的部门有序分工,责任明确。4.管理层介绍好的管理离不开优秀的管理人员,如表3-1可以了解到小米公司的管理团队由13人组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监督。表3-1小米公司管理层介绍雷军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林斌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 卢伟冰合伙人、总裁 刘德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 曾学忠高级副总裁 马骥副总裁颜克胜副总裁 林世伟副总裁,首席财务官 朱丹副总裁 王晓雁副总裁 屈恒副总裁 许斐副总裁张剑慧副总裁 资料来源:根据小米官网整理5.股权介绍(1)早期融资与股权结构小米公司在其创立初期便通过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获得了IDG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者的支持,这些投资为公司提供了关键的启动资金,促进了早期的发展。在2010年至2014年期间,小米通过一系列融资活动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这些资金不仅推动了公司智能手机业务的增长,还助力小米扩展至智能硬件设备和互联网服务领域。2014年,小米完成了一轮融资,公司估值飙升至450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初创科技公司之一。这一阶段的融资活动不仅为小米提供了资金支持,也为其股权结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上市与双重股权结构小米在上市时采取了双重股权结构,这是一种在现代企业中较为常见的股权安排。具体来说,小米的股份被分为A股和B股两类,它们在经济收益上享有相同的权利,但在公司决策中的表决权却有所不同。A股通常由公司的创始人和高层管理者持有,这类股份赋予持有者更多的投票权,从而在公司决策中拥有更大的影响力。相对而言,B股则由普通股东持有,每股对应一票的表决权,且这类股份可以在公开市场上自由流通。2018年,小米在香港公开发行股票时,正是采用了这种股权结构,将股份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股份的表决权是B组的十倍。这种结构旨在保持公司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对公司战略决策的控制权,同时吸引公众投资者参与,为公司带来更广泛的资本和市场认可。表3-2小米公司持股比例 雷军 林斌 其余股东 总计同股同权下的股权 31.41 13.32 55.27 100表决权比例 10% 10% 1% -双重股权结构下的表决权 314.1 13.2 55.27 502.57双重股权结构下的表决权占比 62.5% 26.5% 11.0% 100.0%数据来源:根据小米2022年年报数据整理由表3-2可知在传统同股同权结构下,雷军持股比例仅31.41%,林斌持股比例仅13.32%。在双重股权模式下,可以根据10:1的比例计算出雷军手握62.5%的表决权,林斌有26.5%的表决权,两人共享有89%的超级表决权。6.股权结构以下是经过六轮股权变化,两位主要持股人的比例也在不断地变化如图3-4所示。图3-4小米公司股权变动数据来源:根据小米公司招股书整理由图3-4可知小米公司采用同股不同权结构上市,除个别保留事宜相关的决定案外,对向公司股东会议所提报的各决定案,A类股份拥有十份表决权,B类股份拥有一份表决权。时至今日,小米公司一共已发售669518772份的A股,其中240000000的A股归属于林斌,429518772的A类股票全部归属于雷军,无其他人员持有公司A股。由于双重股权的特性,雷军实际上却拥有小米公司的表决权远高于持股比例,是小米公司最大的股东。双重股权结构对公司来说,最有利的地方便是并购概率非常低,雷军若能不断地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策略,小米公司就能够长远发展。而在特定情形下,雷军的权益也有可能和企业其他中小股东的权益相冲,因此可能会侵害部分中小股东的权益。(二)小米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分析1.上市前的股权激励方案内容该方案批准设立于2011年,次年8月,被换为员工购股计划,该计划在批准日期起10年内有效及生效。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吸引、激励、留任及奖励部分雇员及董事。该项计划授出股份限制为45905172股B类普通股,并经过两次拆分后,调整为1836206880股B类普通股。该方案的激励对象为小米公司全部人员。其实施情况是在上市前小米公司员工共计14513名员工,其中获得小米激励股份的员工占37.89%,该激励形式采用员工购股以及受限制股份单位的有机结合。关于公司授予员工的受限制股份单位实施情况如图3-5所示:图3-5授予员工购股权实施情况(单位:万股)数据来源:根据小米公司招股说明书及小米公司年报整理编制由图3-5分析可得,小米公司每年都会授权职工新的回购股权,并且股份数量是逐渐递增的,2017年授出的份额是2016年的一倍,2018年授出份额达到4250万股之高。从大方面分析来看,其股票数目比买回的数目多得多,在此可以分析出,小米在股权激励方面一直展现出积极的态度。虽然在2016年和2018年小米公司未授出受限制股份单位,但这并不影响其整体在股权激励上的积极作为。2015年,小米向激励对象授出450万股,彰显了对核心人才的重视与激励,为公司在这一关键时期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7年又授出50万股,持续以股权激励的方式肯定员工的贡献,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小米深知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过适时的股权激励,不断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公司的持续成长和创新奠定坚实基础。并且价格是成倍数增长,与企业的价值较为匹配。由于2018股份拆分影响,数据相差较大,不利于数据分析,所以不列出。上市前受限制股份单位年回购的数量远低于年内授出的数量,截至2018年,未行驶受限制股份单位加权平均剩余期限为6.19年,未解锁的股份数量为2.07亿股,而平均价值约为0.2美元,解锁的限制性股份约为2.35亿股,而平均价值约为0.23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激励效果时效长,效果持续,可以对员工进行长期的激励。2.上市后的股权激励方案内容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成功后,上市后授出股份限额为1118806541股B类普通股,目的在于为选定参与者提供获得本公司所有权的机会。其激励对象变为大股东认可可以为公司作出贡献的人员。我们对于小米实施股权激励实施进行的详情分析如表3-3所示:表3-3小米公司股权激励计划日期 参与人数(名) 每股收盘价(港元) 股数(股) 授出股份占计划激励股份比例2019年4月1日 299 11.36 22466301 2.01%2019年7月19日 20538 9.11 20538000 1.84%2019年9月4日 457 8.65 34991749 3.13%2019年11月28日 380 8.89 20452981 1.83%2020年1月6日 1646 10.98 4892550 4.37%2020年4月1日 1849 10.20 36739975 3.28%2020年7月2日 609 13.60 23609094 2.11%2020年9月4日 3 24.50 18000000 1.61%2020年10月10日 579 20.95 10672405 0.95%2021年1月6日 2405 33.90 16866309 1.51%2021年7月2日 3904 26.20 70231664 6.28%2021年7月5日 122 25.95 119650000 10.69%2021年11月24日 2024 19.26 59788554 5.34%2022年3月23日 4931 14.78 174901942 15.63%2022年5月20日 1875 11.74 55348201 4.95%2022年8月21日 3141 11.66 92748436 8.29%数据来源:根据小米年报整理编制由表3-3可知,在小米公司连续十六次的股权激励方案中可以看出,股权激励的频率高,时效长是对公司业绩和员工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刚发布的股权激励方案股数高达2000万股,三个月内人数增长68倍之多,可见实施效果显著。2020年总体每股收盘价较高趋势比较平稳。2021年到2022年价格由于市场波动而降低,但股数在不断地增长,价格相比正常市场环境也有优势。在这三年中,小米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整体趋势上是增长的,参与人数也较多,股数一直增长,有利于公司成长发展。针对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进行详细分析,从小米公司年度总售出股份进行分析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司的影响如图3-6所示。图3-6小米公司年度总授出股份(单位:万股)数据来源:根据招股书编制由图3-6可知,小米公司股权激励计划规定可予奖励的股份总数为1118806541股,截止至2022年10月,小米公司授出股份825931161股股份,剩余292875380股股份继续用于奖励。其中,奖励份额高达七千万股小米股票。小米公司又奖励出119650000股小米股票,为小米公司选拔核心技术专家和年轻管理干部打下基础,有助于激发员工创造力及归属感。从目前授出股份情形分析来看,小米公司上市后股权激励行权价格与授出股权之日的股价基本持平,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所以有关激励对象若想获得更多的回报,就需要寄希望于公司的未来发展。随着小米的激励奖励程度加大,注重人才培养和留住核心,激励计划不断实施。(三)小米公司股权激励的方案内容小米公司自成立起便实施了多元化的股权激励计划,包括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虚拟股票,目的在于激励和留住关键员工及董事。在上市前,公司通过2011年计划,设定了长达十年的有效期,涵盖了回购股权、受限制股份和受限制股份单位,分别对应上市公司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以及非上市公司的虚拟股票。该计划最初涉及的股份为45905172股B类普通股,经过两次拆分后,股份数量调整至1836206880股,覆盖全体员工。这一计划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也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注入了活力。随着小米公司上市,虚拟股票的派发被停止,公司转而推出了以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为标的的新股权激励计划。2018年6月17日,小米正式实施了这些计划,旨在授予那些被大股东认可并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人员股份。这些计划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员工的公司所有权感,也提升了他们的归属感,从而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动力。通过这些激励措施,小米公司能够有效地将员工的个人目标与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相结合,促进了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四、股权激励对业绩影响的分析(一)股权激励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小米公司进行股权激励的终极目标是为避免委托代理问题,消除信息传递的约束,吸引公司内部人员,以此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小米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成效能够在财务数据的各种指标上体现出来,基于小米公司的企业特征以及兼顾各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选取了最基本的发展能力指标即总资产增长率、销售营业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展开研究,基于小米公司发布信息,选取2016年-2020年六年间的数据计算相关指标情况,以此考核小米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具体执行成效。1.发展能力分析对于小米集权上市后迅速发展研究其成长能力尤其重要,发展能力的高低作为一项重要的判断标准,同时也是影响决策者进行投资和决策的主要因素小米发展能力指标变化如表4-1所示。表4-1小米发展能力指标变化 2016.12 2017.12 2018.6 2018.12 2019.12 2020.6总资产增长率 29.17% 77.03% 33.96% 61.06% 26.44% 25.44%营业收入增长率 2.43% 67.505 75.39% 52.605 17.68% 7.87%净利润增长率 106.45% 182.91% 25.1% 59.8% 34.8% 29.26%数据来源:根据小米财报整理编制由表4-1可以分析,针对总资产增长率一直上升,小米公司在不断地扩张,由于2017年小米完成最后一轮的IPO前优先股融资,使得2016到2017年的总资产增长率增加了2.5倍。虽然后期资产增长率变缓慢,但是增长速度逐步稳定,说明小米在的防御能力较强,有良好的发展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营业收入增长是一个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在上述图4-1中2016年到2017年是大幅度增长的,由于前期的准备和进军市场作为基础,收入有突破性发展,虽在2019年收入下降,主要是因为有行业涌入同赛道,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价格压力。针对2018到2019年的巨大下滑,其原因是作为奖励给雷军的以股份为基础的支出,应不是因为本身问题而导致的收入暴跌。速度有所放缓,取决于当时的环境和行业现状,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生产中断供货不足,会对小米有影响。2.盈利能力分析通过查阅小米公司2019—2023年的年度审计报告,了解小米公司基本的财务数据和信息,基于小米公司的年度审计报表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企业财务杠杆和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一个稳定的资产负债率意味着公司在扩大规模的同时,能够有效控制债务风险,保持财务结构的合理性。小米公司在2019至2023年期间的资产负债率数据显示了其财务状况的稳定性与健康发展。具体来看,这五年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6.3%、47.4%、47.2%、49%和49%,这些数据表明,尽管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在不断增长,但其资产负债率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显示出公司在资产与负债管理上的审慎与有效。小米公司能够维持这样的资产负债率,说明其在资本结构管理上具有较高的水平,能够在追求增长的同时,确保财务的稳健性。此外,资产负债率的稳定也反映了小米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健经营策略。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公司能够保持财务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这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投资者信心都是至关重要的。小米公司通过有效的资产管理和债务控制,展现了其在财务规划和风险控制方面的能力,这为其未来的扩张和市场竞争提供了坚实的财务基础。(2)净资产收益率通过查阅小米公司2019-2023年的年报财务数据,小米公司2019-2023年平均净资产分别为813.31亿元、1200亿元、1600亿元、2735亿元、1642亿元。表4-2小米公司2019-2023年净资产收益率单位:亿元年份 净利润 平均净资产 净资产收益率2019 100.44 813.31 16.9%2020 203.56 1200 9.2%2021 193.39 1600 9.2%2022 24.74 2735 11.72%2023 174.75 1642 10.1%数据来源:根据报表整理从表4-2中能够清晰地看出,平均净资产呈现出逐年稳定增长的态势。尽管在2021至2022年期间净利润出现了下降,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却不降反增。2022年净利润低是因为智能手机业务表现不佳、IoT业务受影响、金融科技业务收入减少以及在创新业务上的大额投入共同作用的结果。小米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先减后增又上升的趋势,说明小米公司在2019年和2022年投资收益水平较高,即自有资本获得净收益的能力较强,投资资本使用效率较高。小米公司2020年投资收益较少,投资资本使用效率不高。(3)收入利润率小公司2019—2023年的收入利润率相关指标变动情况如表4-3所示。(4)成本利润率小米公司2019—2023年的收入利润率相关指标变动情况如4-3所示。表4-3小米公司2019-2022年收入利润率变动情况指标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主营业务利润率 34.8% - 10.3% 9.0% 21.2%营业收入利润率 11.55% 5.3% 7% 14.7% 21.2%总收入利润率 5.8% - 6.7% 3.04% 6.45%销售净利润率 0.55% 5.3% 6.7% 3% 7%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13.9% 8.3% 9.2% 38% 7.38%数据来源:采用公式计算所得该公司2020—2022年的成本利润率相关指标变动情况如表4-4所示。表4-4小米公司2020—2022年成本利润率变动情况指标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6% 5% - 3% 7%销售成本利润率 5.58% 21.2% 21.2% 85% 7%全部成本费用总利润率 0.5% 5.3% 10.6% 3.04% -数据来源:采用公式计算所得根据表4-4的数据分析,小米公司在2019至2023年间的三个关键财务指标均显示下降,销售成本下降最为显著,达到78%,而销售成本利润率的降幅最小,为15.62%。尽管指标下降,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始终超过1,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特别是2022年,销售成本利润率与营业费用利润率之间存在82%的较大差异,这提示小米公司需提高期间费用的盈利能力,并考虑通过纳税筹划减少营业税金及附加税金,以优化财务结构并增强盈利能力。(二)股权激励对非财务指标的影响在进行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时,要综合多个方面进行研究,除考虑到财务绩效外,还要考察企业的非财务绩效指标,故此部分主要选取小米公司创新能力、研发支出及专利成果三个指标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分析股权激励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创新能力情况在小米的营销策略中,强调创新是最重要的一点。而且雷军作为创始人也重视创新性。小米前期的手机创新和家电智能行业的不断丰富和创新证实了这一点,近期小米汽车入局该领域打破了传统观念并且创新与品质的完美融合给企业树立了完美的标杆和形象。小米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如表4-5所示。表4-5小米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人民币/元)数据来源:根据小米各年年报编制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展现小米对于创新性的重视程度,由表4-5来看小米公司对研发方面的支出逐步上升,从2018年到2022年对于研发支出增长率3倍之多,对于研发人员的人均年薪也在递增。2.研发支出小米公司作为创新型公司,对于研发也是较大一部分的投入,我们通过分析2018—2022年的研发投入占比情况分析如图4-1所示。图4-1小米公司研发投入占收入比例趋势变化数据来源:根据小米各年年报编制由图4-1可知,对于小米研发投入的支出,由下表可以看出,从2018年到2022年中,研发投入占比越来越高,随着收入的增多,对于研发投资也增加,而且呈现稳定情况,那么小米对于技术研发员工的激励是具有计划性且长期的。3.专利成果由于研发投资和留下主要核心研发人员,取得了重要专利。小米公司也在全球专利申请上拥有较大的突破如图4-2所示。图4-2小米公司每年申请专利数量(单位:件)数据来源:企业年报由图4-2得知,总体上来看,小米公司无论是上市前还是上市后,研发成果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增长数量高。由下图表4-6所示,小米公司的专利成果全球授权37000+,在2023年度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全球申请人排名第14位。该数据表明股权激励计划对研究的影响是显著的,可以维持公司持续创新,长久发展。我们对于专利的申请数量进行具体分析,专利主要分为技术布局和专利成果两大领域如表4-6所示。表4-6小米公司申请专利数量概况(单位:项)技术布局 全球专利授权数 审查中专利申请数 专利成果 全球专利授权数 审查中专利申请数通信技术 5900+ 14000+ 37000+ 30000+影像技术 1400+ 1700+ 人工智能 1500+ 1100+ 自动驾驶 210+ 270+ 仿生机器人 190+ 370+ 数据来源:根据访谈资料收集整理通过对两大布局的专利而言,通信技术和影像技术是主要研究和创新的专利。对于自动驾驶是小米公司是新涉及的领域。专利层面从涵盖领域方面纵向拓展,开拓新市场进军新领域并取得了较高的授权数,可见小米公司的转型能力强和成长空间大。五、优化小米公司股权激励方案的建议对策(一)优化公司内部治理优化公司内部治理是企业确保长期发展和稳健管理的关键,而在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这是企业能够有效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基石。特别是在电子制造行业这一竞争激烈且技术驱动的领域,健全的内部治理结构显得尤为重要。在上市公司中,公司所有的重大事项都需要经过股东大会的批准,这是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然而,股权结构的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都有可能带来治理上的挑战和管理上的困扰。股权过于集中可能导致少数股东控制公司决策,而过于分散则可能使公司难以形成统一的战略方向。因此,合理配置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至关重要。为了防范高层管理者可能通过股权激励计划为自身谋取不当利益,小米公司可以考虑引入若干治理机制。首先,设置一个独立于股东和管理层的薪酬委员会是有效的措施之一。这样的委员会应当由独立董事组成,他们不参与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能够以更为客观的视角来审视和制定股权激励方案,从而确保其公平性和合理性。这一薪酬委员会的存在能够在制定股权激励计划时,兼顾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与短期利益平衡,确保激励计划不仅促进高管个人利益,还能推动公司整体的价值增长和股东利益的实现。通过这样的机制设计,企业能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同时确保治理结构的稳固性和透明性。这些策略和措施不仅适用于电子制造行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快速发展的行业,使企业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第二,加强对独立董事的监督,使用监事会的功能来治理公司。在我国现行的公司治理实践中,一些公司为了满足上市公司的相关硬性要求,往往在没经过严谨的遴选程序下便随意任命独立董事。这种草率的决策使得独立董事往往沦为仅仅满足形式要求的“装饰品”,未能有效发挥其本应在公司管理层面进行监督与约束的作用。实际操作中,独立董事应起到对董事会决策进行客观分析并提出独立意见的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未能建立独立董事与公司利益之间的防火墙,其独立性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受到侵蚀,导致履职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监事会作为一个与董事会相互独立的机构,其职责本应涵盖对公司经营活动的全方位监督。然而,在实际运作中,监事会面临监督力度不足的问题,未能充分履行其监督职责。这种不足可能源于监事会成员专业能力的欠缺、独立性的不够以及制度设计方面的缺陷。因此,公司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监事会的监督效能,包括加强监事会成员的专业培训和提高其独立性,以确保其能够有效维护公司和股东的整体利益。综上所述,小米公司应当从制度设计和实践操作两个维度入手,提升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使独立董事能够更好地行使其法定权利,忠实履行其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从而为公司治理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这不仅有助于优化企业管理,还能增强投资者信心,最终促进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二)合理规划激励对象范围在股权激励对象的确定上,公司需权衡成本与激励效果,确保激励的合理性。公司应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激励对象选择体系,综合考虑部门贡献、职级、入职年限和个人绩效等因素,由董事会领导的股权激励管理委员会负责权重赋分和360度考核打分,以确定最终的激励对象。小米公司通过股权激励策略成功招募了联合创始人并绑定了数千名员工,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热情,促进了业绩增长。其激励计划覆盖了董事会成员、员工和顾问等,展现了在不同发展阶段采用适宜激励方案的重要性。小米采用购股权、受限制股份奖励等多种激励模式,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避免了潜在争议,推动了公司发展。小米的薪酬制度公平透明,让员工理解到股权价值的重要性,强调了价值而非比例、未来价值而非当前价值的重要性。(三)建立多维度指标评价体系小米公司的绩效评估体系存在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财务绩效的过分侧重而忽视了其他维度。为改善这一状况,企业需采取综合措施。构建一个多维度的评估体系是关键,这不仅包括财务指标,还应涵盖客户满意度、员工创新能力等非财务指标。例如,通过客户调查和内部反馈机制,收集服务评价,并运用KPL、NPS、CSAT、CES等工具进行分析,以实现及时反馈。同时,引入流动比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确保绩效评估的真实性。此外,绩效评估应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通过分级管理,使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匹配。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研发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应分别侧重于管理效果、销售额与客户满意度以及研发成果。制造业尤其应关注销售人员的客户满意度,以指导产品策略调整,保持企业竞争力。企业还应进行行业指标比较,以全面把握市场地位和行业特点。通过这些措施,小米公司能够更全面地评估绩效,促进长期发展。六、结论与展望(一)结论通过以上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会让业绩提高。因此得出以下结论:实施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因地制宜。扩大激励的范围,不拘泥于基层员工或是高管亦或是研发人员,都应该雨露均沾。不同的激励方案,更适合不同情况。对于行使购股权应该设置合理的业绩指标,进行合理管理和适当激励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增强归属感。小米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给予别人企业经验,但借鉴时还要考虑市场环境、自身结构制定合理的股权激励计划,不能盲目跟风。由于小米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时间较短,数据和相关内容较少导致不能进一步分析,深度不高研究成果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二)展望对于小米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股权激励都对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带来了好的影响。小米公司作为以创新为主的公司,核心人才是最大的竞争力,要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发展下,以此抓住契机,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归属感,使公司凝聚力非常强,为生产经营做出了贡献,取得了成功。但未来的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一定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的股权激励方案。参考文献[1]周建波,孙菊生.经营者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2]韩东霖.双重股权结构下股权激励方案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22.[3]刘玉薇.股权激励模式对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内蒙古财经大学,2023.[4]程梓洋.小米集团双重股权结构下的股权激励动因与绩效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23.[5]孙光珠.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效果研究——以Z企业为例[J].现代营销(上旬刊),2024,(09):158-160..[6]刘高为,胡芝,李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研究——以小米集团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8,(13):77-78..[7]佟凌智.小米集团公司上市后的股权激励方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21[8]郑贵华,陈蕾莉.股权激励、R&D投入对上市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J].哈尔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