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菁优高考历史解密之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春•海南期末)虱目鱼是台湾南部特有的鱼类,是当地渔民的生计来源。但该鱼种鱼肉横刺较多,销路不畅。2010年,虱目鱼被列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清单。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牵线下,大陆对台南的虱目鱼契作进行了五年,前三年由上海水产集团负责收购,后两年改由福建的海魁水产集团收购。材料现象()A.突出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优势 B.有利于“一国两制”的提出 C.体现了海峡两岸农业之间的互补 D.有助于“九二共识”的践行2.(2024春•泉州期中)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这主要反映了()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3.(2024•江苏二模)如图为画家沈绍伦于1981年创作的宣传画。当时出现了一批此类主题的作品,其目的在于()A.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 B.鼓励人们追求城市美好生活 C.展示工业化的伟大成就 D.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4.(2024•河北模拟)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A.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 C.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2024•池州模拟)从1980年到199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差距扩大了近100倍。这一时期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平均为48%,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9%和16.5%。这一现象凸显了()A.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C.区位差异决定经济改革效果 D.产业结构的调整任重道远6.(2024•湖北开学)如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06年11月10日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粮农马海福说:“先是取消了统筹提留,这两年又取消了农业税,现在种粮还有补贴。我家每亩地年净收益达到1000多元,比前些年增加近两成。”这表明中国()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凸显 B.粮食产量提高增强农民幸福感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D.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逐渐完善7.(2023秋•苏州期末)1986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这些规定和法律文件的出台()A.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保障了国营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 D.推动我国社会保障走向法制化8.(2024春•江门期末)1982年9月,新华社记者报道了河南农村“抢财神”的现象:技术员刘凤理指导农村的棉花种植,推动了棉花的增产,农民们也因此而富起来,大家都叫他“活财神”,并抢着让他到自己的村里去。对此现象理解合理的是()A.国有企业改革助推农村生产发展 B.农业生产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C.全面取消农业税解放农村生产力 D.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9.(2024•台儿庄区校级开学)有学者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一主题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统购统销政策变革与市场化改革酝酿阶段,供需关系转换条件下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四轮曲折探索阶段,民生主旨下的粮食支持保护调控机制迈向健全阶段,市场竞争力导向的粮食结构性调整与优化阶段。据此判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应是()A.国内市场与对外贸易 B.粮食生产和政策调控 C.供求关系与经济结构 D.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10.(2024•贵州二模)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 C.改革开放促进观念革新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11.(2024•通州区一模)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49﹣1956年间,回国人员达2000多人,涉及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医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科学家回国()A.标志中国收回教育主权 B.适应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 C.开启了中国的分科教育 D.说明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12.(2024•丰顺县模拟)1978年9月,邓小平在大庆、沈阳、天津等地发表谈话,强调要“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搞建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史称邓小平“北方谈话”。该谈话()A.标志着工作重心的转移 B.打破了城市体制改革瓶颈 C.已经触及社会主义本质 D.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13.(2024•宝安区校级开学)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4.(2024•德州开学)如表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单位:%)。这说明()收入项目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工资性收入20.222.431.236.138.9家庭经营收入75.671.463.356.751.2财产性收入4.22.62.2.73.1转移性收入0.3.63.54.56.8注: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得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如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住房公积金等。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 C.社会经济结构剧变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15.(2024•宁德三模)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成为世界上唯一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然而,198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发行40亿元国库券。这一新举措()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 B.加速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出台 C.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D.有助于缓解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16.(2024•张家口模拟)1958年3月8日,教育部公布《关于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首先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并开设生产劳动课”,规定了生产劳动课的课程目标、课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产劳动课程标准。该通知的颁布和实施()A.适应了国家的发展战略 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C.构建起完善的教育体系 D.培养了“一五”计划建设人才17.(2024•天河区校级模拟)下表反映了1978—2012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阶段及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时间1978—1984年1985—1992年1993—2002年2003—2012年特点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产权改革国资监管内容扩大自主权拨改贷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利税分流改制拨改贷推进股份制试点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战略改组三年脱困股份制改革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董事会制度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央企兼并重组A.放权让利改变了国有企业性质 B.两权分离的基础是坚持公有制 C.产权改革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国资监管使国有资本流动受到限制18.(2024•泰山区校级开学)1985年6月,邓小平提出“两个转变”的外交思想,即转变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转变过去我们所奉行的“一条线”战略。这一思想的提出()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促使了世界格局的改变 C.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 D.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19.(2024春•辽宁期末)自2013年以来,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规模都呈上涨趋势。据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这体现出()A.科技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 B.大国主导国际高新技术的竞争 C.科技创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 D.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20.(2024•岳阳模拟)劳模往往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表1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劳模评选的特征。由此可见新时期()时期劳模精神典型特征20世纪50~60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生产型、技术革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奋力开拓、争创一流、改革创新、创造价值、与时俱进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A.物质文明建设更受重视 B.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C.精神文明的内涵得到拓展 D.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21.(2024•石家庄模拟)先秦时期,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可分为三类:礼、乐为一类,培养行为举止和道德情操;书、数为一类,注重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射”“御”为一类,注重身体健康。据此可知,当时的教育()A.突出人际关系的和谐 B.关注人的全而发展 C.肯定平民的主体地位 D.强调德育的先导性22.(2024•东城区二模)1983年,福建省为统领全省船舶企业成立了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下属的马尾造船厂承建了大量出口欧洲及东南亚的集装箱货船。船厂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销售总额屡创新高。上述发展反映出()A.中国造船工业的起步 B.公有制建立推动了企业发展 C.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 D.市场经济激发了企业的活力23.(2024•安徽开学)2018年,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将原序言中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宪法的这一修改()A.促进了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B.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 C.确立了法治改革的中心为立法 D.凸显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24.(2024•安徽三模)如表是2013﹣2024年中国颁发的部分法令、条例。这些法令和条例的颁布()2013年3月1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1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201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A.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和德治建设的基础 B.促使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C.反映了以德治国成为我国法制建设核心 D.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二.材料题(共2小题)25.(2024春•温州期末)官学与私学材料一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周天子所在的王城和各诸侯国的国都,分小学与大学两级。小学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高级贵族子弟入学较早,中低级贵族子弟入学较迟。乡学是地方学校的总称,又分为庠、序、校、塾等。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基本为礼仪、乐舞、射箭、驾车、书法、计算等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师者必为官或退仕。国之重臣太师、太保、太傅,也即是帝王之师。西周末年,官学日趋衰废。周平王迁都洛邑时,王宫里的一些文化官吏流落到各地,他们中有些人逐渐带徒授业,转化为私学的教师。到了春秋末期,各家学派各自创办私学,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学校教育制度,一是官学,一是私学。嗣后,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延绵不绝。——摘编自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材料二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组成,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少数几人。史书中记载当时私学的规模“孔子弟子,盖三千焉”,只要略为著名的士,差不多都“率其群徒,辨其谈说”。孔子要培养的是维护奴隶制的卫道士——君子,韩非需要的是懂得和坚决实行“法制”路线的“智术能法之士”。儒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重视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墨家学派主张“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提出“富国以农”“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摘编自周德昌《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官学的特点。(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创办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26.(2024•天津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3月,中共中央在江西瑞金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标志着中央党校的诞生。1937年2月,中央党校进驻延安。1948年7月,为了迎接新中国培养干部和理论人才,党中央决定建立高级党校,名为马列学院。1955年8月,中央决定将马列学院改名为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简称中央高级党校)。“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央高级党校停办。粉碎“四人帮”后,1977年10月,中央高级党校复校,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央党校为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做了大量的工作,为干部队伍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党校认真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校事业发展进入了全新的历史境界。2018年,中央党校与国家行政学院合并,发挥着公务员培训、公共行政理论和政府管理创新研究、政府决策咨询等作用。材料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现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史、公共管理、国家安全学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以上材料整理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官网(1)根据材料一,对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发展简史进行阶段划分,并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其历史作用。(2)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现实意义。
2025年菁优高考历史解密之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4小题)1.(2024春•海南期末)虱目鱼是台湾南部特有的鱼类,是当地渔民的生计来源。但该鱼种鱼肉横刺较多,销路不畅。2010年,虱目鱼被列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清单。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牵线下,大陆对台南的虱目鱼契作进行了五年,前三年由上海水产集团负责收购,后两年改由福建的海魁水产集团收购。材料现象()A.突出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优势 B.有利于“一国两制”的提出 C.体现了海峡两岸农业之间的互补 D.有助于“九二共识”的践行【分析】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材料“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的牵线下,大陆对台南的虱目鱼契作进行了五年,前三年由上海水产集团负责收购,后两年改由福建的海魁水产集团收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对台湾南部的虱目鱼进行契作,随着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这显示了两岸在农业产品上的互补性,有助于加强两岸的经济联系和合作,C项正确;虽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于开放市场、促进贸易等方面有显著影响,但是世贸组织主要针对国际合作,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合作是国内合作,排除A项;“一国两制”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达成的关于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但是材料主要提及两岸的经济合作,没有涉及政治合作,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024春•泉州期中)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这主要反映了()A.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B.农业合作社的发展 C.国家重农政策的贯彻 D.工业对农业的反哺【分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题干“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且年均增幅超过23%”,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大力投入“三农”,反映出国家希望通过对农业的支持来促进其发展,工业发展后反哺农业,这与工业对农业的反哺相契合D项正确;计划经济体制在这一时期已不是主要体制,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A项;题干中并未突出农业合作社的内容,排除B项;虽然国家重视农业,但题干更强调的是工业对农业的这种推动作用,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024•江苏二模)如图为画家沈绍伦于1981年创作的宣传画。当时出现了一批此类主题的作品,其目的在于()A.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 B.鼓励人们追求城市美好生活 C.展示工业化的伟大成就 D.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分析】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81年处于改革开放时期,宣传画“创优质产品为生活增添锦绣”的目的在于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A项正确;宣传画目的在于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并不是追求城市美好生活,排除B项;宣传画目的在于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未体现工业化的伟大成就,排除C项;宣传画目的在于激励大众提升产品质量,不符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改革开放,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4.(2024•河北模拟)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A.调整所有制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 C.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解答】材料反映了如何克服计划经济弊端的途径,即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合理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经济,故C项正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是市场经济的建立,故排除A。政企分开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演进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直接得出结论,难度适中。5.(2024•池州模拟)从1980年到1994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差距扩大了近100倍。这一时期东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平均为48%,而中西部地区则分别为29%和16.5%。这一现象凸显了()A.城乡二元体制弊端日益显露 B.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C.区位差异决定经济改革效果 D.产业结构的调整任重道远【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题干中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工业总产值差距的扩大以及发展速度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更好的区位优势,在改革开放初期更容易获得资源和发展机会,这种区位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C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地区差异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不是城乡二元体制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重点不在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2024•湖北开学)如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06年11月10日拍摄的一张照片。照片中宁夏回族自治区粮农马海福说:“先是取消了统筹提留,这两年又取消了农业税,现在种粮还有补贴。我家每亩地年净收益达到1000多元,比前些年增加近两成。”这表明中国()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凸显 B.粮食产量提高增强农民幸福感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D.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逐渐完善【分析】本题考查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A.材料未涉及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A项错误;B.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农业好政策的出台的影响,故B项错误;C.据材料“先是取消了统筹提留,这两年又取消了农业税,现在种粮还有补贴。我家每亩地年净收益达到1000多元,比前些年增加近两成。”和所学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国家针对乡村发展方面也制定了诸多的利好政策,取消了统筹提留和农业税及进行补贴,这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故C项正确;D.材料未涉及社会保障机制,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7.(2023秋•苏州期末)1986年,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这些规定和法律文件的出台()A.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B.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保障了国营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 D.推动我国社会保障走向法制化【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解答】根据材料“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法案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城市经济发展,是城市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A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是1992年提出,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本题主旨为“国企改革”,而“保障了国营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与主旨不符,并且这些文件的出台也不能保障国企职工的权利,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其法制化发展趋势,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8.(2024春•江门期末)1982年9月,新华社记者报道了河南农村“抢财神”的现象:技术员刘凤理指导农村的棉花种植,推动了棉花的增产,农民们也因此而富起来,大家都叫他“活财神”,并抢着让他到自己的村里去。对此现象理解合理的是()A.国有企业改革助推农村生产发展 B.农业生产责任制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C.全面取消农业税解放农村生产力 D.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知识分子社会地位【分析】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经营的自主权,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技术员刘凤理指导棉花种植促进增产,农民抢着让他去村里,反映了农业生产责任制下农民对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增加产量和收入的渴望,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农村的情况,与国有企业改革无关,排除A项;全面取消农业税是在2006年,排除C项;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2024•台儿庄区校级开学)有学者在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一主题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统购统销政策变革与市场化改革酝酿阶段,供需关系转换条件下粮食市场化改革的四轮曲折探索阶段,民生主旨下的粮食支持保护调控机制迈向健全阶段,市场竞争力导向的粮食结构性调整与优化阶段。据此判断,该学者研究的主题应是()A.国内市场与对外贸易 B.粮食生产和政策调控 C.供求关系与经济结构 D.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学者所划分的四个阶段均围绕着粮食生产和政策调控这一主题展开。从统购统销政策变革到市场化改革的酝酿,再到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探索,以及民生主旨下的调控机制健全,最后到市场竞争力导向的结构性调整,这一系列阶段都直接关联到粮食作为中国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与政策调控问题,D项正确;“对外贸易”与材料“民生主旨下的粮食支持保护调控机制迈向健全阶段,市场竞争力导向的粮食结构性调整与优化阶段”,排除A项;“供求关系与经济结构”只能体现部分材料,排除C项;材料主旨“粮食生产和政策调控”,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改革开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2024•贵州二模)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B.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 C.改革开放促进观念革新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改革开放,解题关键信息是“1992年以来出版的人物传记,按题材范围、传主的身份统计,共计26702种。此阶段传记出版除了常规的历史人物、政治人物、高企外,财经、科技、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医疗卫生等人物喷涌而出,涉及世界他国的人物题材数量极其丰富”。【解答】A.1992年刚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排除;B.中国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与材料人物传记多元化关系不大,排除;C.根据材料可知,1992年以来人物传记数量多,题材丰富,传主身份多元,地域分布广泛,体现改革开放、思想解放的时代精神,正确;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材料人物传记多元化的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改革开放,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1.(2024•通州区一模)新中国成立后,许多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49﹣1956年间,回国人员达2000多人,涉及数学、物理学、生命科学、医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科学家回国()A.标志中国收回教育主权 B.适应了新中国建设的需要 C.开启了中国的分科教育 D.说明科教兴国战略的成功【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旅外科学家排除艰难险阻回国工作,有利于中国建设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说明在国外的科学家为帮助中国发展,不顾艰难回国,与收回教育主权无关,排除A项;中国的分科教育最早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科教兴国1995年提出,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2.(2024•丰顺县模拟)1978年9月,邓小平在大庆、沈阳、天津等地发表谈话,强调要“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搞建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史称邓小平“北方谈话”。该谈话()A.标志着工作重心的转移 B.打破了城市体制改革瓶颈 C.已经触及社会主义本质 D.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分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理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中邓小平北方谈话涉及的内容,结合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分析。【解答】依据材料“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搞建设”、“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可以看出邓小平的北方谈话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内涵,这与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相一致。因此北方谈话已经触及社会主义本质,故C项正确;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工作重心的转移,故A项错误;城市体制改革是从1984年开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7年中共十五大的召开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邓小平的北方谈话,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13.(2024•宝安区校级开学)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邮票纪念的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结合所学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进行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4.(2024•德州开学)如表为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情况(单位:%)。这说明()收入项目1990年1995年2000年2005年2008年工资性收入20.222.431.236.138.9家庭经营收入75.671.463.356.751.2财产性收入4.22.62.2.73.1转移性收入0.3.63.54.56.8注: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得收入;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如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住房公积金等。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缩小 C.社会经济结构剧变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效果显著【分析】本题侧重于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题关键信息是材料图表数据。【解答】A.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与材料时间段不相符,排除;B.材料只涉及农村居民收入,不涉及城乡差距,排除;C.材料只涉及农民收入问题,不能看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排除;D.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中农民收入趋向于多元化,说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侧重于考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答题关键在于对材料的分析和相关知识点的把握。15.(2024•宁德三模)据《人民日报》报道:截至1968年底,我国国内公债已全部还清,成为世界上唯一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国家。然而,198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发行40亿元国库券。这一新举措()A.顺应了市场经济的改革要求 B.加速了改革开放伟大决策的出台 C.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 D.有助于缓解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1981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决定发行40亿元国库券”及所学知识,国库券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1981年国务院发行一批国库券,这适应了改革开放后国家对资金的需求,有利于平衡国家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集中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助于缓解财政经济的困难局面,D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十四大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由不借外债到发行国库券的转变,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体制改革,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16.(2024•张家口模拟)1958年3月8日,教育部公布《关于1958—1959学年度中学教学计划的通知》,首先提出“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并开设生产劳动课”,规定了生产劳动课的课程目标、课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产劳动课程标准。该通知的颁布和实施()A.适应了国家的发展战略 B.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进程 C.构建起完善的教育体系 D.培养了“一五”计划建设人才【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并开设生产劳动课”“形成了较为规范的生产劳动课程标准”及所学可知,此时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时期,国家加强了中学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构建了较为规范的生产劳动课程标准,体现了教育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A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已经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学劳动课程的相关内容,无法得出教育体系完善的结论,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一五”计划实施于1953至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2024•天河区校级模拟)下表反映了1978—2012年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几个阶段及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时间1978—1984年1985—1992年1993—2002年2003—2012年特点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产权改革国资监管内容扩大自主权拨改贷两步利改税承包经营责任制利税分流改制拨改贷推进股份制试点现代企业制度“抓大放小”战略改组三年脱困股份制改革推进股权分置改革董事会制度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央企兼并重组A.放权让利改变了国有企业性质 B.两权分离的基础是坚持公有制 C.产权改革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D.国资监管使国有资本流动受到限制【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产权改革、国资监管等阶段。在第二阶段,国有企业继续保持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B项正确;在第一阶段,我国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提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并没有变革国有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是产权进一步改革的基础,C项因果倒置,排除C项;在第四阶段,国资委的成立明确了监管责任主体,股份制改革的推进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股权分置推动了国有资本的合理流动,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2024•泰山区校级开学)1985年6月,邓小平提出“两个转变”的外交思想,即转变原来认为战争的危险很迫近的看法,转变过去我们所奉行的“一条线”战略。这一思想的提出()A.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B.促使了世界格局的改变 C.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 D.展现了负责任大国担当【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信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对外政策上实现了两个重要转变,反映了中国不断改善和发展同各大国的关系,并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关系,这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C项正确;1978年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排除A项;邓小平“两个转变”的外交思想不可能改变世界格局,排除B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2024春•辽宁期末)自2013年以来,全球和中国人工智能行业投融资规模都呈上涨趋势。据统计,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总规模达395亿美元,融资事件1208笔,其中中国的投融资总额达到277.1亿美元,融资事件369笔。这体现出()A.科技发展增强了社会经济活力 B.大国主导国际高新技术的竞争 C.科技创新影响了人们社会生活 D.人工智能成为新科技领域标杆【分析】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材料可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融资规模更是遥遥领先,这正是科技发展增强社会经济活力的表现,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中国对人工智能产业融资规模大,无法得出大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竞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人工智能产业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只反映了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社会融资的扩大,并未涉及人工智能与其他高科技的对比,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24•岳阳模拟)劳模往往代表着时代的精神和价值追求,表1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劳模评选的特征。由此可见新时期()时期劳模精神典型特征20世纪50~60年代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生产型、技术革新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奋力开拓、争创一流、改革创新、创造价值、与时俱进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A.物质文明建设更受重视 B.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C.精神文明的内涵得到拓展 D.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学生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解答】结合材料可知,改革开放前是“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刻苦钻研”,属于生产型、技术革新型,改革开放后是“奋力开拓、争创一流、改革创新、创造价值、与时俱进”,属于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管理型,体现了精神文明的内涵得到拓展,C正确;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等重要,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对经济的作用,排除B;D错在“转变”,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21.(2024•石家庄模拟)先秦时期,作为教育内容的“六艺”,可分为三类:礼、乐为一类,培养行为举止和道德情操;书、数为一类,注重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射”“御”为一类,注重身体健康。据此可知,当时的教育()A.突出人际关系的和谐 B.关注人的全而发展 C.肯定平民的主体地位 D.强调德育的先导性【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礼、乐为一类,培养行为举止和道德情操;书、数为一类,注重获取知识并能够运用于日常生活;‘射’‘御’为一类,注重身体健康”可知,先秦时期的教育不但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操,还教给人们运用知识的能力,且还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可见当时的教育是非常关注人的全面发展,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如何与人相处之道,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平民是否在社会中占据主体地位,排除C项;材料中只是就教育内容进行分类,并没有排出先后顺序,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2024•东城区二模)1983年,福建省为统领全省船舶企业成立了福建省船舶工业公司。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下属的马尾造船厂承建了大量出口欧洲及东南亚的集装箱货船。船厂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销售总额屡创新高。上述发展反映出()A.中国造船工业的起步 B.公有制建立推动了企业发展 C.完整的工业体系建立 D.市场经济激发了企业的活力【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其下属的马尾造船厂承建了大量出口欧洲及东南亚的集装箱货船。船厂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销售总额屡创新高”及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激发了企业的活力,推动了企业的发展,D项正确;中国造船工业在近代就已经起步,排除A项;据材料“船厂还进行了股份制改革,销售总额屡创新高”可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推动了企业的发展,而非公有制建立推动企业发展,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一个船舶公司的发展,不能反映完整的工业体系,排除C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3.(2024•安徽开学)2018年,我国现行宪法第五次修改将原序言中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修改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宪法的这一修改()A.促进了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 B.推动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 C.确立了法治改革的中心为立法 D.凸显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2018年,宪法修正将“法制”改为“法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制是指法律和相关制度;法治不仅包括法律制度,还包含着一种价值追求,其是一种治国方略,以法律规范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实现。因此,其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B项正确;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宪法将“法制”改为“法治”,与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不吻合,排除A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治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未体现立法是法治改革的中心,排除C项;本题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治有利于全面依法治国的践行,未体现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2024•安徽三模)如表是2013﹣2024年中国颁发的部分法令、条例。这些法令和条例的颁布()2013年3月1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2014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2017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2018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201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A.初步奠定了我国法治和德治建设的基础 B.促使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 C.反映了以德治国成为我国法制建设核心 D.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后,中国加紧各方面的立法,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等,这些法律的颁布和实施,促使我国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B项正确;20世纪50年代,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以法治国成为我国法制建设核心,排除C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时间为201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材料题(共2小题)25.(2024春•温州期末)官学与私学材料一西周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国学设在周天子所在的王城和各诸侯国的国都,分小学与大学两级。小学在城内宫廷中,大学在南郊。高级贵族子弟入学较早,中低级贵族子弟入学较迟。乡学是地方学校的总称,又分为庠、序、校、塾等。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基本为礼仪、乐舞、射箭、驾车、书法、计算等六艺教育。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师者必为官或退仕。国之重臣太师、太保、太傅,也即是帝王之师。西周末年,官学日趋衰废。周平王迁都洛邑时,王宫里的一些文化官吏流落到各地,他们中有些人逐渐带徒授业,转化为私学的教师。到了春秋末期,各家学派各自创办私学,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史上便出现了两种学校教育制度,一是官学,一是私学。嗣后,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延绵不绝。——摘编自郭齐家《中国古代学校》材料二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组成,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少数几人。史书中记载当时私学的规模“孔子弟子,盖三千焉”,只要略为著名的士,差不多都“率其群徒,辨其谈说”。孔子要培养的是维护奴隶制的卫道士——君子,韩非需要的是懂得和坚决实行“法制”路线的“智术能法之士”。儒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重视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墨家学派主张“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提出“富国以农”“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摘编自周德昌《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官学的特点。(2)依据上述材料,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创办给教育带来的新变化。结合所学,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夏商周的文化,第一问结合西周官学的特点分析;第二问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1)据材料“国学设在周天子所在的王城和各诸侯国的国都,分小学与大学两级。”可得出分级设置;据材料“高级贵族子弟入学较早,中低级贵族子弟入学较迟。”可得出面向贵族;据材料“高级贵族子弟入学较早,中低级贵族子弟入学较迟。”可得出具有等级色彩;据材料“国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基本为礼仪、乐舞、射箭、驾车、书法、计算等六艺教育。”可得出教学内容较为全面;据材料“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可得出教师由政府的职官兼任“官师合一”。(2)据材料“孔子私学的学生主要是由平民组成,真正来自贵族的只有少数几人。”可得出教育对象向平民化转变;从材料看出教师为孔子等可得出教师与官员分离;据材料“孔子要培养的是维护奴隶制的卫道士——君子,韩非需要的是懂得和坚决实行‘法制’路线的‘智术能法之士’。儒家‘子以四教:文、行、忠、信’,重视政治思想和道德规范教育。墨家学派主张‘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提出‘富国以农’‘禁游宦之民而显耕战之士’。”可得出教学内容体现各学派特色;结合所学知识教学目的是培养体现阶级意志的人才。本题是第二问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书中记载当时私学的规模‘孔子弟子,盖三千焉’”可得出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结合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可得出推动了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结合商鞅变法等史实可得出为各国的变法运动提供了人才;结合所学可得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故答案为:(1)特点:分级设置;面向贵族;具有等级色彩;教学内容较为全面;教师由政府的职官兼任“官师合一”。(2)变化:教育对象向平民化转变;教师与官员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民间的借款合同范本2
- 2025搬家货运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年度水利工程设施维修管理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年农业合作社合伙人合同协议3篇
- 2025年度农村房屋买卖合同(含房屋附属设施及土地开发)
- 二零二五年度农村住房建设智能化系统安装合同
- 2025年度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培养协议3篇
- 2025年度出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农村机井承包管理协议
- 2025年度体育用品商铺租赁合同范本(含赛事赞助合作)3篇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全册教材习题课件
- 2024年(全国教材培训专题系列)素养导向初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课件
- 摔箱测试报告
- 四川省遂宁市城区遂宁市市城区初中2024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无答案)
- 建筑垃圾清运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JTG F40-200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 JTG D50-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 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及细则
- 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带答案】
- 2024年辅警招聘考试试题库附完整答案(必刷)
- 伴瘤内分泌综合征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