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浙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穆罕默德。阿里在埃及崛起的最深刻的社会意识因素是A.在反抗斗争中逐渐形成的独立民族意识B.英法的殖民侵略C.马木路克的暴政D.奥斯曼帝国的支持2、有人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某项法令,认为它“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该法令是A.青苗法B.均输法C.免役法D.市易法3、19世纪中叶,西方工业文明开始猛烈冲击东亚文明。作为弱势文明的日本文明,其反应也有其本身的特点。下列描述中,对日本文明保持自己的特性有影响的是A.“饮似长鲸吸百川”B.“船小好掉头”C.“不认账”的心理D.“短路效应”4、贞观初年,太宗诏令收集天下谱牒,撰成《氏族志》一书,明确指出撰修《氏族志》“不须论数世以前,支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列皇室为第一等级,后族为第二等级,山东士族崔斡为第三等。这一改革A.淡化了家族门第观念B.确立了新的政治秩序C.消除了士族阶层威胁D.瓦解了传统宗法思想5、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束缚C.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打破了美国孤立新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6、汉代对中耕十分重视,《氾胜之书》把“旱锄”作为“凡耕之本”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各种作物都要求“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汉代农具中有专门用来除草的铁锄,出土很多。这说明汉代农业A.相比前朝有了跨越式发展B.能够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C.有了较为完善的耕作技术D.铁犁牛耕在全国广泛普及7、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8、孔子曾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孟子也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董仲舒也认为:“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据此可知,三人都A.代表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B.承认和信奉仁义之道C.体现了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治国之道D.提升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9、1803年,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在“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时作出判决:法院不能行使宪法没有授予的权力,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从而确立了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该制度的确立A.剥夺了国会的立法权限B.打破了权力的制衡机制C.保证了总统的依法行政D.维护了宪法的至上权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11、(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明朝中叶;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当时在官学读书的生员待遇优厚,可免除徭役;税粮,故势力强大的地方乡绅趋利而为,假冒籍贯现象泛滥。为此,张居正实行生员管理制度改革,规定: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地方向上推荐生员时,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对岁考中发现的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生员中凡是敦本尚实,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如有益惑人心、伤风败俗者,不论学业如何,立即开除。但改革仅持续了七个年头,即被废止。此后,明代生员管理中的固有弊端逐渐恢复。
——摘编自史仲文《百卷本中国全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张居正生员管理制度改革的目的。12、(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唐太宗即位;于贞观元年命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修订新律,至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完成,仍为十二篇,五百条,称《贞观律》。《贞观律》克服隋代法律《开皇律》的不足,对《武德律》(唐初律法)作了较大修改,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减刑较为现实的办法。同时还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规定“反逆者,祖孙与兄弟缘坐;恶言犯法者,兄弟配流而已”,缩小了旧律株连的范围。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据叶孝信《中国法制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贞观律》修订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贞观律》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1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驿传除传书递信;递运货物、接待官员外;各类政务信息、人事变迁均须经铺递、驿传体系层层上报,以便朝廷对信息来源进行登记、查核及反馈。但驿传出现虚耗公帑,公务延搁,回执伪造,甚至于直省重大政情被隐瞒漏报。驿传不能对民间开放,新式邮政价格低廉,若有特定目的,寄信者且可以匿名方式投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正式发布上谕,其中“轮船、铁路、电线、邮政,应设专司,着名为邮传部”,但管驿权利依然归属陆军部。光绪三十三年颁布的邮传部新官制,原设计的邮电司被分为电政司与邮政司,邮政司“司掌全国邮政”,其中亦无涉及驿务。邮传部在收回邮政自办及裁驿置邮等事务上,纠缠直至清亡。
——摘编自吴昱《权衡与平衡:清末驿弊与改革方案的选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驿传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代驿传改革的影响。14、材料新中国建立之初,对于属于国民党政府、官僚资本、反革命分子、战犯、汉奸的房产,根据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央人民政府《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和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关于没收反革命罪犯财产的决定》等,政府道过多种方式进行了接收和管理调配,形成了公有房地产。对于普通城市居民的私有房产,1949年制定了《关于城市房产、房租的性质和政策》,承认和保护私有房屋的所有权,总体上允许并鼓励私有房产出租,同时对房租进行管制。1953~1956年,政府对私有房产的政策发生重大变化,用于出租的私有住房被界定为生产资料,从而被納入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范畴。1953~1957年,随着重点工业项目的兴建,许多城市,特别是新兴的工业城市,陆续修建了一批职工住宅。总体来看,1949~1957年,政府投资建成住房面积共1100余万平方米;除1955年、1956年外,城市住房投资占当年基本建设投资总額的比均超过9%,1953年甚至达到12%以上。——摘编自裴凌罡《从民生视角看新中国城市住房供给制度变迁》(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解决城市住房问题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解決城市住房问题的特点。15、卫生医疗与城市化。
材料一英国在19世纪曾经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霍乱瘟疫。第一次大规模霍乱发生在1831~1832年间;造成了约2.2万人死亡;第二次则是发生在1848年,估计此次霍乱造成了约7.2万人死亡霍乱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水源进行传播,因而在没有清洁水供应且欠缺一定排水设施的英国城市的贫民窟自然成为了感染的重灾区。很多人认为霍乱单纯通过空气传播,将瘟疫的大规模爆发归咎于较差空气质量,而没有对人口的急速增长以及市区内不公共卫生情况的恶化有所注意查德威克就是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得出了正确的疾病传播结论,并且通过对防治措施的拟定形成了本身对于英国公共卫生改革的大体思路。查德威克的思想警醒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英国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突破地方自治与自由主义传统,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介入对公共卫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高效的管理,正是这一思想改变了英国的公共卫生面貌。
——苏洋《查德威克与近代英国公共卫生改革》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美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导致传染病横行,城市公共卫生改革呼声强烈。1870年至1890年市政卫生局开始成为政府的常设机构,一些城市还从正规部队中招募组建卫生监督部队;1878年国会通过《国家检疫法》;细菌理论的出现为城市检疫和消毒提供了理论指导。1887年,福莱斯特垃圾焚烧公司与密尔沃基签订合同,负责城市垃圾的收集与焚化工作。由数万城市儿童组成的“青年街道清洁联盟”在改善城市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893年颁布的《检疫法案》授予财政部长禁止染病船只进入美国港口的权力,同时抑制疾病跨州传播。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死亡率的下降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摘编自李晶《城市化下的“卫生”困境与突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改革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半期美国公共卫生改革的影响。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明宣德年间,江南地区积欠大量赋税。宣德五年(明宣德年间,江南地区积欠大量赋税。宣德五年(143022年)二月,明宣宗开始整顿赋税制度,下诏“自今年始,每田一亩,旧额纳粮一至四斗者,各减十之二,自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减十分之三,永为定例”。这年九月,宣宗派周忱到税粮积欠严重的苏松地区,以江南巡抚身份总督税粮。周忱到江南后,深入社会实际,调查研究税粮积欠的原因。周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平米法”,并责成官、民田各种税户,不论大户或小户,同律交纳。实行折征法,将一部分贫弱下户和重赋官田税粮折纳金银,以每金花银一两折税米四石,凡每亩科则在四斗以上的田土,可以改纳金花银,使官、民田赋税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得到均平,将马草每束折银三分征收。周忱还推行了一系列其他辅助措施,对改革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注重。周忱在江南巡抚任上年,赋役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当周忱在世时,当地百姓就为他建立了生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周忱赋役改革能够取得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周忱赋役改革。——摘编自周志斌《明代周忱苏松赋役改革述略17、【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辽圣宗(983—1031年在位)幼年即位,和母亲承天太后共同执掌朝政40年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增强了辽朝的国力,与强邻北宋签定了“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他们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有才能的契丹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汉将,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建立了主持科举考试的常设机构。圣宗与太后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使朝野风气较为清正。圣宗时又多次更定法令,规定奴婢犯罪由官府治罪,主人不得擅杀。同时,辽圣宗还不断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司法和行政机构。自阿保机(872—926年)以孔子学说为治国的主导思想以来,儒家思想在辽朝统治集团中的影响逐渐加深。辽圣宗称唐太宗、后唐明宗和宋太祖、太宗为“五百年来中国之英主”,积极学习中原的统治方式和思想文化。圣宗多次下诏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随着各种制度和机构的健全、完善,辽朝的文治渐兴,史学也有所发展,修史制度也渐趋完备。契丹与辽朝的历史从口耳相传进入了使用本身的文字记录阶段,为研究契丹民族和辽朝的历史保留了大量珍贵资料。——摘自白寿彝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和承天太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辽圣宗和承天太后改革的积极作用18、(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撼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4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2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2分)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32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社会意识因素”,埃及受到英国的殖民侵略,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独立的民族意识,是导致穆罕默德•阿里崛起主要因素,故A项正确;英法的殖民侵略和马木路克的暴政两项是社会现实因素,排除B和C;此时奥斯曼帝国并没有支持埃及反英斗争,故D项错误。2、D【分析】【详解】
材料要求回答直接损害商人利益的法令,A项限制了高利贷的盘剥,B项均输法教材没有讲到,C项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D项限制了商人对市场的控制。3、C【分析】【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饮似长鲸吸百川”的能力即学习外国,进行改革,A项不符合材料题意;“船小好掉头”说的是日本自身发展的优势,不符合题意,排除;日本的“不认账”的心理,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没有进行深刻反省,如:明治维新以后的军国主义思想等,这对日本文明保持自己的特性有重要的影响,C项符合题意;“短路效应”从社会角度讲是指不应有的联系,常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不符合日本19世纪中期以后的明治维新的相关史实,排除D。故选C。4、B【分析】【详解】
唐太宗要求按照官爵高下重新排列姓氏等级,这就削弱了之前世家大族的势力,说明要确立新的统治秩序,故选B;这一改革是打击原有的世家大族,但并不是淡化家族门第的观念,排除A;这一改革虽然打击了原有的世家大族,但并不代表就消除了士族阶层的威胁,排除C;这一改革并没有瓦解传统宗法思想,排除D。5、B【分析】【详解】
材料“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表明新中国已经开始不受意识形态的束缚;愿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展开正常的外交关系,故选B。1953年中苏仍为盟友关系,中国不可能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1953年12月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这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C;D项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排除。
【点睛】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关键信息是“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6、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把‘旱锄’作为‘凡耕之本’重要的环节”“对各种作物都要求“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汉代农具中有专门用来除草的铁锄,出土很多”可知,汉代时期注重耕作技术,说明这时期有了较为完备的耕作技术,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汉代时期的耕作技术较为完备,没有与前朝的农业情况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相比前朝有了跨越式发展,故A选项错误;完备的耕作技术能够满足大部分农民的需求,但不能够说可以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完备的耕作技术,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相关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7、C【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错误,属于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故C正确。这不属于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故A错误。这属于“左”倾错误,不是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故B错误。“左”倾错误不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国共的十年对峙·“左”倾错误8、B【分析】【分析】
【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孔子、孟子和董仲舒三人都强调仁义,认为应该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故C正确;材料中三人都强调仁义,与宗教信仰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个人修养,遵循和信奉仁义之道,无法体现“治国之道”,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儒家思想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排除D。9、D【分析】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可以看出;最高法院行使1787年宪法的权力,维护宪法的权威,维护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D项正确,B项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国会拥有立法权,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最高大法院的职能,没有体现出总统职能,故C项排除。
点睛:材料“国会通过的立法如果违背宪法则无效”“最高法院有权审查国会立法或总统行政命令是否违宪的司法审查制度”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可以分析出美国联邦法院的作用,得出正确答案。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10、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11、略
【分析】【详解】
(1)据材料“严禁冒籍;凡是查出顶替他人者,即行革退”可知严查冒名顶替;概括材料“大府不允许超过二十人,大州县不得超过十五人”可知严格限制生员数量;概括材料“学业荒疏;不值得培养的生员直接黜退”可知严格考核学业;概括材料“品行高尚之人,即使学业稍差,也适当予以奖励”可知注重道德品行。
(2)据材料“学风日益浮华,官学教育守旧废弛”可知改革的目的扭转日益颓败的学风;规范官学教育;古代的改革都有一个共性便是维护统治,故可得出选拔优秀人才;巩固统治。【解析】(1)主要内容:严查冒名顶替;严格限制生员数量;严格考核学业;注重道德品行。
(2)目的:扭转日益颓败的学风;规范官学教育;选拔优秀人才;巩固统治。12、略
【分析】本题考查唐朝《贞观律》修订的背景;以及《贞观律》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概括归纳能力。
(1)《贞观律》修订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背景,从唐太宗吸取随朝灭亡的教训;民本思想的影响、当时政治和社会经济状况、社会矛盾相对缓和等方面来回答。
(2)《贞观律》的主要特征,根据材料中的“增设加役流作为死罪的减刑,为封建立法提供了死罪减刑较为现实的办法”“同时还区分两类反逆罪,缩小缘坐处死的范围”“确定了五刑、十恶、八议、请、减、赎等断罪量刑的主要原则”等信息,可以分析得出减轻刑罚、减少死刑和连坐范围、区别对待犯罪种类、受儒家伦理影响等特点。《贞观律》的影响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联系所学有关内容,从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贞观之治”的出现等方面来回答。【解析】(1)背景:唐太宗吸取随朝灭亡的教训;民本思想的影响;当时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2)特征:减轻刑罚;减少死刑和连坐范围;区别对待犯罪种类;受儒家伦理影响。
影响: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贞观之治”的出现。13、略
【分析】【分析】
(1)依据材料“驿传出现虚耗公帑;公务延搁,回执伪造,甚至于直省重大政情被隐瞒漏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专制皇权以及通讯近代化等角度归纳回答。
(2)依据材料“亦无涉及驿务。邮传部在收回邮政自办及裁驿置邮等事务上;纠缠直至清亡”和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
【详解】【解析】(1)背景:传统驿制凸显皇权;陆军把持特权;驿传程序繁琐,耗费巨大,阻碍政情流通;近代通讯技术的影响;士民上书和民间书信传递的需要。
(2)影响:顺应了清末改革趋势;促成了邮递制度向近代转型;冲击了朝廷专制政治;有利平衡多方利益;但新旧体制混杂;使改革具有艰巨性。
依据材料“驿传出现虚耗公帑;公务延搁,回执伪造,甚至于直省重大政情被隐瞒漏报”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专制皇权以及通讯近代化等角度归纳回答。
依据材料“亦无涉及驿务。邮传部在收回邮政自办及裁驿置邮等事务上,纠缠直至清亡”和所学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分析回答。14、略
【分析】【详解】
(1)措施:根据材料“新中国建立之初,对于属于国民党政府;官僚资本、反革命分子、战犯、汉奸的房产”“政府道过多种方式进行了接收和管理调配”可归纳出接管旧的反动势力房产;根据材料“承认和保护私有房屋的所有权,总体上允许并鼓励私有房产出租”可归纳出鼓励私有住房出租;根据材料“用于出租的私有住房被界定为生产资料,从而被納入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范畴”可归纳出对出租的私有住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根据材料“许多城市,特别是新兴的工业城市,陆续修建了一批职工住宅”可归纳出投资兴建性的住房。
(2)特点:从改造的措施来看,可归纳出政府主导;从房子的性质来看,可归纳出房地产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从发展阶段来看,可归纳出具有阶段性;从发展速度来看,可归纳出城市住房建设进度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住房问题与社会制度变化相适应。【解析】(1)措施:接管旧的反动势力房产;鼓励私有住房出租;对出租的私有住房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投资兴建性的住房。
(2)特点:政府主导;房地产公有化程度不断提高;具有阶段性;城市住房建设进度快;与社会制度变化相适应。15、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时间可得出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加);根据“第一次大规模霍乱发生在1831~1832年间;造成了约2.2万人死亡;第二次则是发生在1848年,估计此次霍乱造成了约7.2万人死亡”可得出瘟疫较大规模的爆发;根据“霍乱的病原体可以通过水源进行传播,因而在没有清洁水供应且欠缺一定排水设施的英国城市的贫民窟自然成为了感染的重灾区”得出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和设施欠缺;根据“查德威克的思想警醒当时信奉自由主义的英国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突破地方自治与自由主义传统”可得出政府奉行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根据“通过法律和行政手段介入对公共卫生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与高效的管理,正是这一思想改变了英国的公共卫生面貌。”得出改革者的推动。
(2)影响:根据“1870年至1890年市政卫生局开始成为政府的常设机构,一些城市还从正规部队中招募组建卫生监督部队”可得出增强了政府的管理职能;根据材料可得出促进了近代卫生机构的建立,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根据“在改善城市居民不良生活习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可得出提高了公众的卫生意识;根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城市死亡率的下降速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可得出有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结合所学可得出同时也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解析】(1)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加);瘟疫较大规模的爆发;公共卫生状况日益恶化和设施欠缺;政府奉行传统自由放任政策与现实脱节;改革者的推动。
(2)影响:增强了政府的管理职能;促进了近代卫生机构的建立,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提高了公众的卫生意识;有利于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利于促进城市化进程。16、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宣德五年(1430年)二月;明宣宗开始整顿赋税制度”可知,明统治者的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根据材料“周忱到江南后,深入社会实际,调查研究税粮积欠的原因”可知,深入社会实际,调查研究;根据材料“周忱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平米法’”可知,总结前人经验;根据材料“周忱还推行了一系列其他辅助措施,对改革的每一个细节都很注重”可知,统筹兼顾,对改革进行系统地谋划,注重细节;根据材料“周忱在江南巡抚任上22年,赋役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功,当周忱在世时,当地百姓就为他建立了生祠”可知,周忱在江南的任期长,有利于长期考察;调整和改革。
(2)简评:从目的看,周忱赋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根据材料“责成官、民田各种税户,不论大户或小户,同律交纳”可知,增加了封建朝廷的税收;根据材料“实行折征法,将一部分贫弱下户和重赋官田税粮折纳金银,以每金花银一两折税米四石,凡每亩科则在四斗以上的田土,可以改纳金花银,使官、民田赋税的负担一定程度上得到均”可知,适当减轻了一般平民的负担和痛苦,从而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赋税折银,客观上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周忱改革为“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奠定基础,对后代的财政体制或赋役体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析】(1)原因:明统治者的支持改革;适合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的要求;深入社会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前人经验;统筹兼顾,对改革进行系统地谋划,注重细节;周忱在江南的任期长,有利于长期考察;调整和改革。
(2)简评:周忱赋役改革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封建统治;增加了封建朝廷的税收;适当减轻了一般平民的负担和痛苦,从而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客观上顺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为“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奠定基础,对后代的财政体制或赋役体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略
【分析】【详解】
(1)特点:根据材料“他们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有才能的契丹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汉将”、“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辽圣宗还不断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司法和行政机构”、“儒家思想在辽朝统治集团中的影响逐渐加深”、“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辽朝的文治渐兴,史学也有所发展,修史制度也渐趋完备”即可概括出改革的特点是注重吸收中原统治方式;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注重扬弃契丹民族旧有传统;重视政治与法制建设;重视官员的选拔与考核;改革措施全面、深入;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改革持续时间久,效果明显;改革顺应时代发展,得到较广泛支持。
(2)结合辽圣宗和承天太后改革的特点即可分析出作用,需要从增强了辽朝的国力、促进了辽朝的文化进步与思想繁荣、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加速了契丹民族封建化进程等角度进行分析。【解析】(1)特点:①注重吸收中原统治方式;②以儒家思想为指导;③注重扬弃契丹民族旧有传统;④重视政治与法制建设;⑤重视官员的选拔与考核;⑥改革措施全面;深入;⑦以富国强兵为目的;⑧改革持续时间久;效果明显;⑨改革顺应时代发展,得到较广泛支持。
(2)作用:①增强了辽朝的国力;②促进了辽朝的文化进步与思想繁荣;③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④加速了契丹民族封建化进程。18、略
【分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出发点。从材料一中的“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
(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可以看出商鞅阐述法家理论;列举历朝兴亡史实来取得统治者的支持;“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可以判断康有为的方法主要以西方、日本变法取得成功为例证。
(3)本题考查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行政。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梭伦改革是奴隶主性质的政治改革,梭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方面的一系列重大改革,是雅典平民古希腊民主政治反对贵族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对雅典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封建化的改革运动,促进了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发展。
(4)梭伦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包括中庸;缓和矛盾,取得广泛的支持;“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撼”,康有为失败的原因是过于激进,激化了矛盾。我们应该得到的启示,应该开放思维,答题要点为注意改革的策略或者说渐进性;不急于求成等均可。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解析】(1)出发点: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维护奴隶制统治;振兴雅典城邦。(2分)
(2)商鞅:阐述法家理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名校联考英语试卷单选题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商业地产项目民间融资合同书3篇
- 二零二五版健身房健身教练团队协作与考核聘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WTO国际服务贸易55项重要协议实施合同2篇
- 2023-2024年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含答案(预热题)
- 2023年-2024年员工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及答案【典优】
- 2024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完整答案(有一套)
- 2023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含下载答案
- 20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各地真题)
- 二零二五版压力罐安装工程现场管理与监督合同3篇
- 工程款支付报审表
-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开题报告(含提纲)3000字》
- ICU常见药物课件
- CNAS实验室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 农民工考勤表(模板)
- 承台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
- 卧床患者更换床单-轴线翻身
- 计量基础知识培训教材201309
- 中考英语 短文填词、选词填空练习
- 阿特拉斯基本拧紧技术ppt课件
-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艺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