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PAGEPAGE1押山东卷第22题遗传与进化3年考题考情分析遗传与进化2020年山东卷第23题2021年山东卷第22题2022年山东卷第22题遗传的基本定律是历年高考的难点内容,主要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遗传分子主要集中在对DNA、RNA及DNA是遗传物质证据的考查,遗传信息的传递主要是对中心法则的考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相关内容的考查呈现出情境新、信息量大、难度增大的趋势。致死问题也是遗传中常考情境,判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遗传题基于逻辑提出问题,设置合理的任务,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在高考中起“分水岭作用。遗传题早已从早期的侧重遗传概率计算向多元化考查转变,突出对逻辑思维能力和遗传学素养的考查。山东高考遗传题注重思维的考查而不是对于复杂计算问题的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比如基因定位、育性基因频频出现,基因频率计算、子代分离比的分析也多次考查,应该说基础性、应用性、综合性、灵活性均很强,难度相对较高。抓住问题的本质,利用好多样化的题目信息,具有扎实的遗传分析思维,问题解决起来不会很难。在教学中,遗传学应该重视基础的变式训练和专题的综合提升相结合,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基因定位的专题梳理,训练学生在复杂问题情境中准确找到问题本源和实质的能力。训练题目应该偏重于思维训练而非复杂的规律计算,不要把遗传题做成数学题,遗传还是需要回归本源,通过对数字的分析,找到背后的隐含规律并做出合理的假设,如果可能还需要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从思维上分析解答的过程包括:概括、联想、回忆、判断和作答五个环节。概括就是对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归纳、提练,从而找出问题的焦点的过程。联想就是从问题的焦点出发,找出与所学知识的联系,进而确定与知识的结合点。回忆就是要找出结合点知识的具体内容。1.(2020年山东卷T23)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利用玉米纯合雌雄同株品系M培育出雌株突变品系,该突变品系的产生原因是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Ts突变为ts,Ts对ts为完全显性。将抗玉米螟的基因A转入该雌株品系中获得甲、乙两株具有玉米螟抗性的植株,但由于A基因插入的位置不同,甲植株的株高表现正常,乙植株矮小。为研究A基因的插入位置及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一:品系M(TsTs)×甲(Atsts)→F1中抗螟∶非抗螟约为1∶1实验二:品系M(TsTs)×乙(Atsts)→F1中抗螟矮株∶非抗螟正常株高约为1∶1(1)实验一中作为母本的是______________,实验二的F1中非抗螟植株的性别表现为__________(填:雌雄同株、雌株或雌雄同株和雌株)。(2)选取实验一的F1抗螟植株自交,F2中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约为2∶1∶1。由此可知,甲中转入的A基因与ts基因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F2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若将F2中抗螟雌雄同株与抗螟雌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3)选取实验二的F1抗螟矮株自交,F2中抗螟矮株雌雄同株∶抗螟矮株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非抗螟正常株高雌株约为3∶1∶3∶1,由此可知,乙中转入的A基因_____________(填:位于或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低于预期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的结果推断这一影响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F2抗螟矮株中ts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为了保存抗螟矮株雌株用于研究,种植F2抗螟矮株使其随机受粉,并仅在雌株上收获籽粒,籽粒种植后发育形成的植株中抗螟矮株雌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答案】(1)甲;雌雄同株(2)是;AAtsts;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1∶1(3)不位于;抗螟性状与性别性状间是自由组合的,因此A基因不位于Ts、ts基因所在的2号染色体上;含A基因的雄配子不育;1/2;1/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基因Ts存在时表现为雌雄同株,当基因突变为ts后表现为雌株,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sTs,则实验中品系M作为父本,品系甲和乙的基因型为tsts,则作为母本。由于基因A只有一个插入到玉米植株中,因此该玉米相当于杂合子,可以看做为AO,没有插入基因A的植株基因型看做为OO,则分析实验如下:实验一:品系M(OOTsTs)×甲(AOtsts)→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1;让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若基因A插入到ts所在的一条染色体上,则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产生的配子为Ats、OTs,那么后代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该假设与题意相符合,因此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实验二:品系M(OOTsTs)×乙(AOtsts)→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选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说明基因A与基因ts没有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基因A与基因ts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但是抗螟:非抗螟=1:1不符合理论结果3:1,说明有致死情况出现。【详解】(1)根据题意和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一中玉米雌雄同株M的基因型为TsTs,为雌雄同株,而甲品系的基因型为tsts,为雌株,只能做母本,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F1的非抗螟植株基因型为OOTsts,因此为雌雄同株。(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一的F1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自交,后代F2为1AAtsts抗螟雌株:2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OOTsTs非抗螟雌雄同株,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结果,说明实验一中基因A与基因ts插入到同一条染色体上,后代中抗螟雌株的基因型为AAtsts,将F2中AAtsts抗螟雌株与AOTsts抗螟雌雄同株进行杂交,AAtsts抗螟雌株只产生一种配子Ats,AOTsts抗螟雌雄同株作为父本产生两种配子,即Ats、OTs,则后代为AAtsts抗螟雌株:AOTsts抗螟雌雄同株=1:1。(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中选取F1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自交,后代中出现抗螟雌雄同株:抗螟雌株:非抗螟雌雄同株:非抗螟雌株=3:1:3:1,其中雌雄同株:雌株=3:1,抗螟:非抗螟=1:1,说明抗螟性状与性别之间发生了自由组合现象,故乙中基因A不位于基因ts的2号染色体上,且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说明A基因除导致植株矮小外,还影响了F1的繁殖,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在实验二的F1中,后代AOTsts抗螟矮株雌雄同株:OOTsts非抗螟正常株高雌雄同株=1:1,则说明含A基因的卵细胞发育正常,而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故推测最可能是F1产生的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导致后代中雄配子只产生了OTs和Ots两种,才导致F2中抗螟矮株所占比例小于理论值的现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实验二的F2中雌雄同株:雌株=3:1,故F2中抗螟矮植株中ts的基因频率不变,仍然为1/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F2中抗螟矮株的基因型雌雄同株为1/3AOTsTs、2/3AOTsts,雌株基因型为AOtsts,由于F1含基因A的雄配子不育,则1/3AOTsTs、2/3AOTsts产生的雄配子为2/3OTs、1/3Ots,AOtsts产生的雌配子为1/2Ats、1/2Ots,故雌株上收获的籽粒发育成的后代中抗螟矮植株雌株AOtsts所占比例为1/2×1/3=1/6。2.(2021年山东卷T22)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连续自交两代,F2中雄性不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晚熟红果杂交种的基因型为________,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2)已知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则以上所得F1的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________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H基因,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利用植株甲及非转基因植株通过一次杂交即可选育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请写出选育方案______________。【答案】(1)1/6;MmRr;5/12(2)0;M基因;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1/2n;以雄性不育植株为母本、植体甲为父本进行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番茄是雌雄同花植物,可自花受粉也可异花受粉,即可自交亦可杂交。M、m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表现为小花、雄性不育。基因型为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R、r基因位于5号染色体上,基因型为RR、Rr、rr的植株表现型分别为:正常成熟红果、晚熟红果、晚熟黄果,可知基因M、m和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详解】(1)基因型为Mm的植株自交,F1中MM∶Mm∶mm=1∶2∶1,其中MM、Mm的植株表现为大花、可育,mm的植株只产生可育雌配子,故只有1/3MM和2/3Mm能够自交,则F2中雄性不育植株mm所占的比例为2/3×1/4=1/6。雄性不育植株mm与野生型植株杂交所得可育(Mm)晚熟红果(Rr)杂交种的基因型为MmRr,以该杂交种为亲本连续种植,若每代均随机受粉,即自由交配,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有MR、Mr、mR、mr,比例为1∶1∶1∶1,则F1中有9种基因型,分别为:1MMRR、2MMRr、1MMrr、2MmRR、4MmRr、2Mmrr、1mmRR、2mmRr、1mmrr,雌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1∶1∶1∶1,,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MR∶Mr∶mR∶mr=2∶2∶1∶1,则F2中可育晚熟红果植株(基因型为M--Rr)所占比例为1/4×3/6+1/4×3/6+1/4×2/6+1/4×2/6=10/24,即5/12。(2)已知细菌中的H基因控制某种酶的合成,导入H基因的转基因番茄植株中,H基因只在雄配子中表达,喷施萘乙酰胺(NAM)后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H基因在每条染色体上最多插入1个且不影响其他基因。将H基因导入基因型为Mm的细胞,并获得转基因植株甲和乙,则H基因的可能位置有: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2号染色体以外的染色体上,植株甲和乙分别与雄性不育植株mm杂交,在形成配子时喷施NAM,则含H基因的雄配子死亡,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mm,说明含有M基因的雄配子死亡,即有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若植株甲和乙的体细胞中含1个或多个H基因,以上所得F1均表现为雄性不育,说明F1的体细胞中含有0个H基因。若植株甲的体细胞中仅含1个H基因,则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即H与M基因连锁。若植株乙的体细胞中含n个H基因,则H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必须有1个H基因位于M所在染色体上,且2条同源染色体上不能同时存在H基因,植株乙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若不喷施NAM,则子一代中不含H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所占比例为1/2n。(3)若植株甲的细胞中仅含一个H基因,且H基因插入了M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在不喷施NAM的情况下,以雄性不育植株mm为母本、植体甲HMm为父本进行杂交,雌配子种类为m,雄配子为HM、m,则子代中大花植株(基因型为HMm)即为与植株甲基因型相同的植株(或:利用雄性不育株与植株甲杂交,子代中大花植株即为所需植株)。3.(2022年山东卷T22)果蝇的正常眼与无眼是1对相对性状,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该性状的遗传方式,需从基因与染色体的位置关系及显隐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以正常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杂交结果绘制部分后代果蝇的系谱图,如图所示。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1)据图分析,关于果蝇无眼性状遗传方式,可以排除的是______。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1与Ⅲ-2杂交的子代中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是______。(2)用Ⅱ-1与其亲本雄果蝇杂交获得大量子代,根据杂交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果蝇正常眼性状的显隐性,理由是______。(3)以系谱图中呈现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杂交实验,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要求:①只杂交一次;②仅根据子代表型预期结果;③不根据子代性状的比例预期结果)实验思路:_______;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______。(4)若果蝇无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控制正常眼的基因中间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所致,且该对等位基因的长度已知。利用PCR及电泳技术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时,只以Ⅱ-3为材料,用1对合适的引物仅扩增控制该对性状的完整基因序列,电泳检测PCR产物,通过电泳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理由是______。【答案】(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3/8(2)不能;无论正常眼是显性还是隐性,子代雌雄果蝇中正常眼与无眼的比例均为1:1(3)Ⅱ-2(或:Ⅱ-1;或:Ⅱ-4)与Ⅱ-3果蝇杂交,观察子代表型;若子代全为正常眼果蝇,则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若子代出现无眼雌果蝇,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若子代无眼果蝇全为雄性,则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不能;无论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PCR产物电泳后都仅出现一个条带,且对应的均为正常眼基因的长度【解析】【分析】不考虑致死、突变和X、Y同源区段遗传,果蝇的有眼与无眼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或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显性、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控制正常眼和无眼性状的基因由A/a控制。【小问1详解】题干中已经排除了致死、突变和X、Y同源区段遗传,Ⅰ-1正常眼雌果蝇与Ⅰ-2无眼雄果蝇杂交,Ⅱ雌果蝇出现正常眼,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不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如果是伴X显性遗传,雌果蝇均为无眼;Ⅰ-4正常眼雌果蝇与Ⅰ-3无眼雄果蝇杂交,Ⅱ-3雄果蝇出现正常眼,说明该性状的遗传不可能为伴Y遗传,如果是伴Y遗传,Ⅱ-3雄果蝇应为无眼。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无眼为隐性性状,Ⅰ-2的基因型为XaY,Ⅱ-2的基因型为XAXa,Ⅱ-3基因型为XAY,则Ⅲ-2的基因型为1/2XAXA、1/2XAXa,Ⅲ-1基因型为XAY,两者杂交,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3∶1,精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A∶Y=1∶1,后代正常眼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小问2详解】图示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无眼性状为隐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Ⅰ-2的基因型为XaY,Ⅱ-1的基因型为XAXa,两者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AXa:XaXa:XAY:XaY=1:1:1:1,表型为正常眼雌性:无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无眼雄性=1:1:1:1;如果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的基因型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1,表型为正常眼:无眼=1:1,雌雄比例为1:1,正常眼雌性:无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无眼雄性=1:1:1:1;如果无眼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Ⅰ-2的基因型为Aa,Ⅱ-1的基因型为aa,两者杂交,后代数量足够多,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也为Aa:aa=1:1,表型为正常眼:无眼=1:1,雌雄比例为1:1,正常眼雌性:无眼雌性:正常眼雄性:无眼雄性=1:1:1:1,故不能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小问3详解】若要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可通过测交或者杂交的方式判断,根据题干信息只杂交一次杂交、仅根据子代表型预期结果,不涉及子代性状分离比的条件,测交是在已知相对性状显隐性的条件下进行的,不适用于本题。故选择Ⅱ-2和Ⅱ-3杂交的方式来判断。如无眼性状的遗传为伴X隐性遗传,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XAXa×XAY,后代雌果蝇均为正常眼、雄果蝇有正常眼和无眼,只有雄果蝇有无眼性状;如无眼性状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雌蝇、雄蝇既有正常眼也有无眼;如无眼性状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2和Ⅱ-3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雌蝇、雄蝇都只有正常眼。【小问4详解】若无眼性状产生的分子机制是由正常眼基因缺失一段较大的DNA片段所致,则无眼基因的长度比正常眼基因短。若无眼性状的遗传为伴X隐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XAY,PCR扩增后,产物只有一条显示带(A为正常基因);若无眼性状的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aa,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也有一条显示带(a为正常基因),两者位置相同;若无眼性状的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3的基因型为Aa,PCR扩增后电泳的产物有两条显示带,故根据电泳结果不能确定无眼性状的遗传方式。1.(2022届潍坊一模)基因之外,DNA中还有众多非编码DNA片段,它们不含编码蛋白质的信息。研究表明,某些非编码DNA在调控基因表达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这样的非编码DNA片段就具有了遗传效应,在研究时可视为基因。肢体ENDOVE综合征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表现为下肢缩短变形、手指异常等,engraild-1基因是肢体发育的关键基因(恒河猴中该基因与人类高度同源,等位基因用E、e表示,Y染色体上不存在该基因)。图1为患者家系情况,图2为正常人与甲患者的engraild-1基因序列的对比。(1)据图1推测,Ⅱ3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2)据图2推测,患者engraild-1基因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改变,直接导致肢体发育异常,这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3)调查中发现某一患者乙的engraild-1基因序列正常,但该基因附近有一段与其紧密连接的非编码DNA片段M缺失,记为m。研究人员利用恒河猴通过DNA重组技术制备了相应模型动物。①研究发现engraild-1基因正常,但缺失M肢体畸形的纯合恒河猴其engraild-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由此推测患者乙的致病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②为确定M作用机制,利用丙、丁两类肢体正常的恒河猴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亲本基因型子代丙EEMm发育正常∶肢体畸形=3∶1丁EeMM子代肢体畸形恒河猴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尝试解释该猴肢体畸形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3(2)碱基对增添;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M片段调控engraild-1基因表达,M缺失使该基因表达量降低,导致患者肢体发育异常;EeMm;该猴体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存在正常的E基因但缺少M片段,导致E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其同源染色体上虽有M片段,但e基因无法表达正常蛋白,该个体表现为肢体畸形【解析】【分析】1、分析系谱图:图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两种方式:—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而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小问1详解】结合分析可知,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为A、a,则I1和I2基因型均为Aa,II3正常,基因型可能为1/3AA、2/3Aa,与Ⅰ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甲多了一个碱基T,患者engraild-1基因发生的变化是碱基对的增添;该病的病因是肽链中氨基酸序列改变,由于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单体,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造成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改变,从而使得蛋白质结构改变,直接导致肢体发育异常,这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小问3详解】①由题可知:M基因缺失导致engraild-1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推测M片段可能调控engraild-1基因表达,患者乙由于M缺失使该基因表达量降低,导致患者肢体发育异常。②分析题干表格可知,两个肢体正常单杂合子交配(EEMm、EeMM)子代中1/4肢体畸形,符合3:1的分离比,推测可能存在基因连锁,原因可能是该猴体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存在正常的E基因但缺少M片段,导致E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其同源染色体上虽有M片段,但e基因无法表达正常蛋白,该个体表现为肢体畸形,所以子代肢体畸形小鼠的基因型为EeMm。2.(2022届青岛一模)水稻(2n=24)是一种热带起源的禾本科作物,开两性花。杂交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即杂种子代在产量和品质方面优于纯合双亲。杂交水稻的发展,目前开始进入第三代,第一代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三系法杂交水稻;第二代是以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不同的光温条件下既可以作为不育系,又可以自身繁殖)为遗传工具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第三代是指以基因工程构建的雄性不有系为母本,以常规品种为父本杂交而成的新型杂交水稻。(1)自然界产生的雄性不育水稻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杂交水稻不能逐代留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水稻细胞核与细胞质中均存在育性相关基因,其中细胞核的可育基因用R表示,不育基因用r表示,细胞质中的可育基因用N表示,不育基因用S表示,且只有基因型为S(rr)的个体表现为雄性不育,则正常可育水稻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现有基因型为S(rr)、N(RR)、N(rr)的个体,要获得用于长期种植的杂交水稻,需要将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个体杂交,获得杂交种子用于大田种植。将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个体杂交,获得不育系种子。基因型为N(rr)和N(RR)的个体要分别自交获得种子供来年使用。(3)研究发现某品系水稻花粉中的B基因影响其成活率,而含b基因的花粉成活率不受影响。现有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自交,检测到子代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3/10,则含B的花粉成活率为________________。(4)光温敏核雄性不育水稻受环境条件影响很大,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培育则不易受环境的影响。已知水稻6号染色体上有抗病基因A,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得到条染色体上插入外源基因的水稻(Aa)新品系,含有该外源基因的花粉不有。为判断外源基因插入的位置,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外源基因不破坏原有基因的结构)。__________【答案】(1)基因突变;杂交水稻自交,后代纯合子比例上升,失去杂种优势现象。(2)5;S(rr)、N(RR);S(rr)、N(rr)(3)2/3(4)将该品系水稻自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抗病占1/2,则外源基因位于A所在的6号染色体;若后代全部抗病,则外源基因位于a所在的6号染色体若后代抗病占3/4,则外源基因位于其它染色体。【解析】【分析】R能够抑制S的表达,即基因型为S(R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可育;当细胞质基因为N时,无论细胞核中含有可育基因还是不育基因,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所以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为S(rr)。【小问1详解】自然界产生的雄性不育水稻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杂交水稻自交,后代纯合子比例上升,失去杂种优势现象,故杂交水稻不能逐代留种。【小问2详解】据题设条件,水稻的基因型有N(r)可育、S(rr)不育、N(RR)可育、N(Rr)可育、S(RR)可育、S(Rr)可育等六种,故正常可育水稻的基因型有5种。将基因型为S(rr)和N(RR)的个体杂交,即可获得杂交种子用于大田种植。将基因型为S(rr)、N(rr)的个体杂交,获得S(rr)不育系种子。【小问3详解】基因型为Bb的个体自交,产生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2B,1/2b,子代bb=3/10为亲代b雌配子和b雄配子概率的乘积,可推知b雄配子的概率为3/5。按最简比分析,正常雄配子中B和b相等,现在b有三份,B有两份,说明含B的花粉成活率为2/3。【小问4详解】将该品系水稻自交,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若后代抗病占1/2,则外源基因位于A所在的6号染色体;若后代全部抗病,则外源基因位于a所在的6号染色体若后代抗病占3/4,则外源基因位于其它染色体。3.(2023届青岛一模)若某一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显性基因的表现受另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这种非等位基因间的抑制作用称为上位效应,其中起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被抑制的基因称为下位基因。玉米胚乳糊粉层的颜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受C/c、P/p这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纯合紫色胚乳糊粉层玉米和纯合白色胚乳糊粉层玉米杂交,F1全为紫色胚乳糊粉层,F1自交得F2,F2中玉米胚乳糊粉层出现紫色、红色和白色。(1)如果一对呈显隐性关系的等位基因,两者同时存在时出现了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间性状,则两者之间为不完全显性。某同学认为F2中出现红色胚乳糊粉层可能是不完全显性的结果,该观点是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控制玉米胚乳糊粉层的两对等位基因间存在上位效应,且c基因为上位基因,则F2中红色胚乳糊粉层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让F2中红色胚乳糊粉层个体和白色胚乳糊粉层个体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3)在(2)所给条件的基础上,已知下位基因位于玉米的9号染色体上,玉米的另一对相对性状非甜(E)对甜味(e)为显性。现有纯合紫色甜味玉米、纯合红色非甜玉米、纯合白色非甜玉米若干,欲证明E、e基因也位于9号染色体上,请选择适当的亲本进行杂交,并预期实验结果。杂交实验:选择___________杂交,所得F1自交,观察F2的表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F2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4)若欲以(3)所给纯合植株为材料,选育性状稳定遗传的白色胚乳糊粉层甜味玉米,请写出选育方案。_______________。【答案】(1)错误;F1全为紫色,没有中间性状(2)CCpp、Ccpp;紫色:红色:白色=1:1:1(3)纯合紫色甜味玉米和纯合红色非甜玉米;紫色甜味:紫色非甜:红色非甜=1:2:1(4)纯合紫色甜味玉米(CCPPee)和纯合白色非甜玉米(ccPPEE或ccppEE)杂交,所得F1自交,获得的F2中白色甜味玉米即为所需。【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受精时,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多种表现型的后代。【小问1详解】如果F2中出现红色胚乳糊粉层为不完全显性,则F1应均为红色,因为F1为杂合子,既有显性基因又有隐性基因,与题意F1全为紫色胚乳糊粉层不符,故F2中出现红色胚乳糊粉层可能是不完全显性的结果这一观点是错误的。【小问2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c、P/p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且存在c基因隐性上位效应,所以ccPP、ccPp、ccpp均表现为白色,红色个体的基因型为Ccpp或CCpp,纯合紫色胚乳糊粉层玉米(CCPP)和纯合白色胚乳糊粉层玉米(ccpp)杂交,F1全为紫色胚乳糊粉层(CcPp),F1自交,F2白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ccpp:ccPp:ccPP=1:2:1,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Ccpp:CCpp=2:1。让F2中红色胚乳糊粉层个体和白色胚乳糊粉层个体杂交,白色个体肯定会提供c基因,P=2/4×1/2+1/4=1/2,p=1/2,红色个体肯定会提供p基因,C=2/3×1/2+1/3=2/3,c=1/3,所以后代出现紫色个体概率为1/2×2/3=2/6,出现红色个体概率为2/3×1/2=2/6,出现白色个体概率为1/3×1/2+1/3×1/2=2/6,因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1:1:1。【小问3详解】若要验证控制非甜和甜味的等位基因是否也在9号染色体上,要将C/c基因控制为纯合,使F1基因型为PpEe,就可以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进行判断。因此选择纯合紫色甜味玉米(CCPPee)和纯合红色非甜玉米(CCppEE)进行杂交,获得F1的基因型为CCPpEe,若E、e基因也位于9号染色体上,则P和e在一条染色体上,p和E在一条染色体上,所以F1产生的配子有1/2Pe,1/2pE,所以产生的F2基因型及比例为CCPPee=1/2×1/2=1/4,CCPeEe=1/2×1/2×2=2/4,CCppEE=1/2×1/2=1/4,因此F2的表型及比例为紫色甜味:紫色非甜:红色非甜=1:2:1。【小问4详解】白色胚乳糊粉层甜味玉米基因型为cc__ee,即通过杂交实验获得的表现型为白色胚乳糊粉层甜味的玉米即为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小问(3)所给纯合植株包括纯合紫色甜味玉米(CCPPee)、纯合红色非甜玉米(CCppEE)、纯合白色非甜玉米(ccPPEE或ccppEE),可以选择纯合紫色甜味玉米(CCPPee)和纯合白色非甜玉米(ccPPEE或ccppEE)杂交,所得F1自交,获得的F2中白色甜味玉米即为所需的性状稳定遗传的个体。4.(2023届枣庄二模)自然界中存在一类称为“单向异交不亲和”的玉米,该性状由G/g控制,其中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该性状的遗传机制是“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g的花粉结合受精,其余配子间结合方式均正常”。玉米籽粒颜色紫色和黄色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研究人员选择纯种紫粒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与正常纯种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紫粒,F1进行自交获得F2。(1)玉米的籽粒颜色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2)为了让亲本正常杂交,黄粒品系应作为___________(填“父本”或“母本”),理由是_________。(3)F1产生的可接受g花粉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_________,F2中纯种育性正常黄粒的比例是_________。(4)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个育性恢复基因M导入F1中,发现M能够使籽粒的紫色变浅成为浅紫色;只有将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才可以使其育性恢复正常。现在利用F1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探究M基因导入的位置。①若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②若M的导入破坏了A基因序列,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③若M导入G以外的染色体上,且没有破坏A基因序列,则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答案】(1)黄粒;AaGg(2)母本;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做母本时,由于G基因的卵细胞不能接受g基因的花粉,无法产生后代(3)Ag:ag=1:1;1/12(4)紫粒:浅紫粒:黄粒=1:1:2;全为黄粒;浅紫粒:黄粒=1:1或者紫粒:黄粒=1:1或者浅紫粒:紫色:黄粒=1:1:2【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小问1详解】据题意可知,纯种紫粒品系与纯种黄粒品系进行杂交,F1均为紫粒,说明紫粒为显性,黄粒为隐性,F1基因型为Aa,再考虑另外一对相对性状,G决定单向异交不亲和,因此亲代纯种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GG)与正常纯种品系(gg)进行杂交,F1基因型为Gg,因此F1的基因型是AaGg。【小问2详解】题干中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g的花粉结合受精,单向异交不亲和品系做母本时,由于G基因的卵细胞不能接受g基因的花粉,无法产生后代,因此黄粒品系应作为母本。【小问3详解】F1的基因型为AaGg,产生配子及比例为AG:Ag:aG:ag=1:1:1:1,含有G的卵细胞不能与g的花粉结合受精,因此F1产生的可接受g花粉的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g:ag=1:1,F2中纯种育性正常黄粒(aagg)的比例是1/4×1/3=1/12。【小问4详解】利用F1(AaGg)作母本进行测交(与aagg)实验,后代AaGg:Aagg:aaGg:aagg=1:1:1:1,若M导入G所在的染色体上,则后代可表示为AaGMg(浅紫粒):Aagg(紫粒):aaGMg(黄粒):aagg(黄粒)=1:1:1:1,即紫粒:浅紫粒:黄粒=1:1:2;若M的导入破坏了A基因序列,则后代可表示为AMagg(黄粒):aagg(黄粒)=1:1,即全是黄粒;若M导入G以外的染色体上,且没有破坏A基因序列,①若M基因导入A所在染色体,但没有破坏A基因序列,则后代可表示为AaggM(浅紫粒):aaggM(黄粒)=1:1,②若M基因导入a所在染色体,则后代可表示为Aagg(紫粒):aaggM(黄粒)=1:1,③若M基因导入g所在染色体,则后代可表示为AaggM(浅紫粒):aaggM(黄粒)=1:1,④若M基因导入A、a、g以外所在染色体,则后代可表示为AaggM(浅紫粒):Aagg(紫粒):aagg(黄粒):aaggM(黄粒)=1:1:1:1,因此子代的籽粒颜色及比例为浅紫粒:黄粒=1:1或者紫粒:黄粒=1:1或者浅紫粒:紫色:黄粒=1:1:2。5.(2023届济南一模)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分析的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展翅与正常翅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d)位于Ⅲ号染色体上,某兴趣小组随机选取展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进行了以下两组实验,实验一∶多对展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后代果蝇展翅∶正常翅始终为1∶1;实验二∶多对正常翅果蝇杂交,后代果蝇全为正常翅。根据上述两个实验____(填“能”成“不能”)判断展翅与正常翅的显隐性关系,原因是____。(2)果蝇的黏胶眼与正常眼(G/g)是一对相对性状,已知存在G基因纯合致死的现象。用多对黏胶眼展翅雌雄果蝇杂交,子代果蝇均为黏胶眼展翅果蝇,可推测子代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种,D/d与G/g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3)果蝇的体色有灰体(A)和黑体(a)两种,这对等位基因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野生纯合灰体果蝇诱变获得了一种黑檀体隐性突变体果蝇X,突变性状由基因m控制。为了确定m基因和a基因是否为等位基因,以及若不为等位基因,两突变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请以突变体X和黑体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加以探究,要求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不考虑染色体互换)∶_____【答案】(1)能;由实验二可知正常翅果蝇为纯合体,若正常翅为显性,则实验一的后代不会出现展翅果蝇,因此正常翅为隐性(2)1;D/d与G/g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且D与g在一条染色体上,d与G在一条染色体上(3)让突变体X和黑体果蝇杂交,产生F1,若F1为非灰体,则m基因和a基因是等位基因若F1为灰体,则m基因和a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再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若F2灰体∶非灰体=9∶7,则m基因和a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若F2灰体∶黑体∶黑檀体=2∶1∶1(或F2灰体∶非灰体=1∶1),则m基因和a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小问1详解】由实验二多对正常翅果蝇杂交,后代果蝇全为正常翅可知,正常翅果蝇为纯合体,若正常翅为显性,则实验一的后代不会出现展翅果蝇,因此正常翅为隐性,展翅为显性,故根据上述两个实验能判断展翅与正常翅的显隐性关系。【小问2详解】由实验一多对展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后代果蝇展翅;正常翅始终为1∶1可知,野生型展翅基因型为Dd,DD纯合致死,多对黏胶眼展翅雌雄果蝇杂交,子代果蝇均为黏胶眼展翅果蝇,若黏胶眼为隐性,则子代会出现黏胶眼正常果蝇,与题不符,故黏胶眼为显性性状,由G基因控制,且G基因纯合致死,说明野生型黏胶眼果蝇基因型为Gg,故亲本多对黏胶眼展翅雌雄果蝇基因型均为DdGg,若D/d与G/g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后代黏胶眼展翅:正常眼展翅:黏胶眼正常翅:正常眼正常翅=4:2:2:1,与题不符,故D/d与G/g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3号染色体)上,又因为子代果蝇均为黏胶眼展翅果蝇,结合DD和GG纯合致死,可推测D与g在一条染色体上,d与G在一条染色体上,故子代黏胶眼展翅果蝇基因型均为DdGg,即1种基因型。【小问3详解】可让黑檀体突变体X和黑体果蝇杂交,若m基因和a基因是等位基因,则突变体X(mm)与黑体(aa)杂交F1均非灰体;若m基因和a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则突变体X(AAmm)与黑体(aaMM)杂交F1均为灰体(AaMm);若m基因和a基因不为等位基因,则F1基因型均为AaMm,可让F1的雌雄果蝇随机交配,若m基因和a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则F2灰体(A_M_)∶非灰体(aaM_、A_mm、aamm)=9∶7,若m基因和a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灰体∶黑体∶黑檀体=2∶1∶1(或F2灰体∶非灰体=1∶1)。6.(2023届济南二模)果蝇(2n=8)的Ⅰ号染色体为性染色体,Ⅱ、Ⅲ、Ⅳ号染色体为常染色体。野生型翅脉对网状翅脉为显性,控制该对性状的基因用N、n表示;短粗翅与正常翅受等位基因D、d控制。体细胞中缺失一条染色体的果蝇可以存活,并能正常繁殖后代,缺失纯合体则无法存活。假设下列杂交子代数量均足够多,回答下列问题。(1)选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根据F1表型____________(能或不能)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2)现有染色体分别缺失一条的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果蝇及染色体数目正常的野生型翅脉与网状翅脉果蝇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根据F1的表型确定N、n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写出杂交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已确定N、n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与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F1表型为正常翅野生型翅脉,可推断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①F1相互交配得到F2,若F2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可推断D、d基因也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若D、d基因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选F2中野生型翅脉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3,则F3中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②选杂合的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与杂合的正常翅网状翅脉果蝇杂交,根据子代表型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D、d基因也位于Ⅱ号常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______。【答案】(1)不能;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与位于XY同源区段时正反交结果都相同(2)实验思路:选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网状翅脉该昆虫,分布与Ⅱ、Ⅲ、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的野生型翅脉该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F1表型。预期结果及结论:若某组F1中出现网状翅脉,其他两组均未出现,则N基因就位于该组个体缺失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3)正常翅;正常翅网状翅脉:正常翅野生型翅脉:短粗翅野生型翅脉=1:2:1;4/9;不能;无论D、d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子代都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分析】正反交实验可判断基因的位置,通过一次正反交能判断细胞质遗传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但不能判断位于常染色体和XY同源区段的基因,因为二者后代都只有显性。【详解】(1)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选网状翅脉果蝇与纯合野生型翅脉果蝇进行正反交,亲本的基因型是NN和nn,子代都是显性;若基因位于XY同源区段,亲本的基因型是XNXN和XnYn或XnXn和XNYN,子代都是显性,故不能判断该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与位于XY同源区段时正反交结果都相同。(2)若想设计杂交实验,根据F1的表型确定N、n基因位于几号常染色体上,必需选测交,即能出现N0和nn杂交的情况,故选染色体数目正常的网状翅脉该昆虫,分别与Ⅱ、Ⅲ、Ⅳ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的野生型翅脉该昆虫杂交,观察并统计F1表型,若基因位于该对染色体,则为N0和nn杂交,若不位于该染色体,则为NN和nn的杂交,因此若某组F1中出现网状翅脉,其他两组均未出现,则N基因就位于该组个体缺失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3)已知野生型翅脉为显性性状,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与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杂交,F1表型为正常翅野生型翅脉,说明正常翅为显性性状。①若两对基因都位于Ⅱ号染色体上,纯合正常翅网状翅脉的基因型是DDnn,纯合短粗翅野生型翅脉的基因型是ddNN,F1的基因型是DdNn,但D和n、d和N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上,故产生Dn、dN的两种配子,F2的表现型是正常翅网状翅脉DDnn:正常翅野生型翅脉DdNn:短粗翅野生型翅脉ddNN=1:2:1。选F2中野生型翅脉雌雄果蝇有正常翅野生型翅脉DdNn:短粗翅野生型翅脉ddNN=2:1,DdNn产生Dn、dN的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ddNN产生dN的配子,即F2产生的配子为Dn、dN=1:2,相互交配得到F3中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为ddNN=2/3×2/3=4/9。②选杂合的短粗翅野生型翅脉果蝇ddNn与杂合的正常翅网状翅脉果蝇Ddnn杂交,无论D、d基因是否位于Ⅱ号染色体上,子代都有四种表现型,比例为1:1:1:1,因此不能判断基因的位置。7.(2022届菏泽二模)某科研小组以果蝇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刚毛和截毛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E、e和F、f控制。科研人员用一对灰身刚毛果蝇进行了多次杂交实验,F1的雄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3:3:1:1,雌性个体表现为灰身刚毛:灰身截毛:黑身刚毛:黑身截毛=5:0:2:0。分析可知,灰身的遗传方式是______。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存在不吻合的情况,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假设成立,F1中基因e的频率为______(用分数表示)。(2)现有果蝇的三个纯合品系:品系①含有A、B基因,品系②含A、b基因,品系③含a、B基因。关于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有以下三种假设,假设一: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有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三: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请以上述品系为材料,选择两个品系设计杂交实验,探究上述哪一种假设成立。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根据子一代的情况作出判断。预测实验结果:若______,则假设一成立;若______,则假设二成立;若______,则假设三成立。【答案】(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EXFXF或EEXFXf;8/15(2)选择②、③进行正、反交;两对性状的正、反交结果相同;有一对性状的正反交结果相同,另一对不同;两对性状的正反交结果均不同【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伴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往往表现为与性别相关联的现象。正反交实验可用于判断质基因和核基因遗传现象的区别,也可用于判断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和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题意分析,一对灰身刚毛果蝇杂交,子代雄性灰身∶黑身=3∶1,雌性灰身∶黑身=5∶2,故灰身是显性性状,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存在致死的现象,亲本的基因型都为Ee,子代雄性刚毛∶截毛=1∶1,雌性全部为刚毛,故刚毛是显性性状,控制刚毛和截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FXf和XFY,综上分析可知,亲代果蝇的基因型EeXFXf和EeXFY。【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灰身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亲本的基因型为EeXFXf和EeXFY,正常情况下二者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雌蝇的基因型为1EEXFXF、1EEXFXf、2EeXFXF、2EeXFXf、1eeXFXF、1eeXFXf,即F1雌性全部为刚毛,灰身∶黑身=6∶2,但实际上是6∶2,说明存在致死的现象,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EEXFXF或EEXFXf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成活。若假设成立,F1中雄性个体中关于体色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EE、1/2Ee、1/4ee,雌性个体中关于体色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8EE、4/8Ee、2/8ee,则F1群体中关于体色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3/15EE、8/15Ee、4/15ee,即F1中基因e的频率为4/15=1/2×8/15=8/15。【小问2详解】现有果蝇的三个纯合品系:品系①含有A、B基因,品系②含A、b基因,品系③含a、B基因。关于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有以下三种假设,假设一: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设二:有一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三:两对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Y染色体上不存在相关基因。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学校学生停车场租赁协议
- 奥体中心租赁合同
- 风景区建设起重机租赁合同
- 软件开发企业的二手房交易合同
- 美发服务租赁合作合同
- 市政工程招投标策略填空题
- 校园锌钢栏杆安全施工合同
- 电子竞技选手聘用合同律师
- 医疗建筑建造师聘用合同模板
- 光伏医院供电系统安装协议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基于单片机的送餐机器人定位功能设计》9800字(论文)
- 产品经理100道面试题
- 胡颓子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修订说明
- 2024年度施工员(市政工程)专业技能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共四套)
- 2024年金融理财-金融理财师(AFP)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数字资产管理与优化考核试卷
- 2024年内部审计年度工作计划范文(六篇)
- 四川省成都市2021-2022学年物理高一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期末总复习资料)
- 绿色建筑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