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岳麓版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2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幼儿黑蒙性白痴是一种恶性隐性遗传病,孩子都在十岁前离世。一对夫妇中,丈夫只有其母亲携带该致病基因,妻子的妹妹患有该症。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杂合子的概率是()A.1/3B.5/11C.6/11D.11/122、下列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以32P标记的实验可确定DNA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B.本实验分别研究了DNA和蛋白质在噬菌体增殖中的作用C.制备噬菌体时需要将其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培养D.细菌裂解后,32P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3、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4、影响同一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中的一对基因(显性或隐性)掩盖另一对基因中显性基因的作用时,所表现的遗传效应称为上位效应,其中的掩盖者称为上位基因,被掩盖者称为下位基因。如上位效应由隐性基因引起,称为隐性上位,由显性基因引起则称为显性上位,在某植物的杂交过程中子二代的花色和花型出现以下性状分离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植物F₂代花色出现9:3:4的原因是隐性上位B.控制花色的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生化途径可以用该链式反应来说明白色底物红色产物紫色产物C.该植物F₂代果形出现12:3:1的原因是显性上位D.控制花形的两对基因中R对P为上位性的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逆转录病毒,该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情况如图a,HIV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也是RNA病毒,在细胞的增殖情况如图b,它侵入人体,引起肺炎。它们都具有囊膜、RNA和蛋白质等结构或物质。据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病毒B.HIV和新型冠状病毒的遗传信息在宿主细胞内传递方向不同,在起作用时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也不完全相同C.图中③过程是遗传信息表达中的翻译,该过程的开始和终止分别与RNA上的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有关D.①②④分别表示的是逆转录、转录、RNA复制过程,所需模板、原料、能量和核糖体都由宿主细胞提供6、在利用大肠杆菌“探究DNA复制过程”的活动中,若含有m个碱基对的DNA分子被15N标记,其中鸟嘌呤n个,含该DNA分子的大肠杆菌在14N的分裂三次,获取DNA在试管中离心。若仅考虑该分子的复制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细胞中每次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B.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数在轻带和中带的比值为3:1C.3次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7(m-n)个D.该过程需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7、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叙述正确的是()A.变性后的蛋白质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C.糖原、核酸、酶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8、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双眼皮和一个单眼皮,该单眼皮和一位双眼皮结婚,第二代均为双眼皮,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后代表现的比例为双:单=3:1,符合基因分离定律的分离比B.该夫妇生下单眼皮后代说明出现了变异,但由于此单跟皮的后代均为双眼皮,所以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这对夫妇每胎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D.单眼皮基因和双眼皮基因发生了基因重组,所以后代既有双眼皮又有单眼皮9、调查法是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调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中,可采用取样器取样进行调查B.调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不需调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的主体和种类C.若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D.调查昆虫卵和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植物的红花与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利用红花和白花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红花甲×白花→F1红花→F2红花∶白花=15∶1
实验二:红花乙×红花丙→F1红花→F2红花∶白花=15∶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两组实验中F1的基因型可能不同C.F2红花植株中某些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亲本的三种红花植株之间两两杂交后代均为红花11、蜜蜂的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2n=32)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雄蜂(n=16)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幼虫以蜂王浆为食发育成蜂王,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未变,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可遗传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C.DNA甲基化影响转录的机制可能是干扰了RNA聚合酶对起始密码子的识别D.雄蜂是单倍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因此高度不育12、在其他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病毒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酸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RNA复制酶D.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13、某植物花瓣的大小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基因型为AA、Aa、aa的植株分别表现为大花瓣、小花瓣、无花瓣。花瓣颜色受另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基因型为RR和Rr的花瓣表现为红色,基因型为rr的花瓣表现为黄色,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若基因型为AaRr的亲本自交,则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子代共有9种基因型B.子代共有6种表型C.子代有花瓣植株中,基因型为AaRr的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3D.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占1/414、有同学在整理实验室时,不小心将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标号1)和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固定装片(标号2)混在一起,他欲借助显微镜进行区分。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区分两种装片B.若细胞内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均不相同,可能是标号2中处于后期或末期的细胞C.若观察到四分体,且有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了部分片段,则为标号1中的细胞D.同源染色体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都会出现在标号1和2的部分细胞中15、某双链DNA分子含有400个碱基;其中一条链上A:T:G:C=1:2:3:4。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该DNA分子的一个碱基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子代性状的改变。
B.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120个。
C.该DNA分子中4种碱基的比例为A:T:G:C=3:3:7:7
D.该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A.B.C.D.16、各种育种方式,为人类的生产实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A.黑农5号大豆和转基因抗虫棉的育种原理分别是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B.三倍体无子西瓜有机物含量高且高度不育,但仍属可遗传变异C.利用诱变育种,诱发家蚕常染色体基因移到性染色体上,其原理是基因突变D.单倍体育种可通过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种子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稳定遗传的后代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二倍体植株幼苗________→四倍体植株(做____)×二倍体植株(做_____)→三倍体植株(做_____)________×二倍体植株(做_____)→无籽西瓜18、孟德尔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杂交,无论_____还是_____,结出的种子(F1)都是_____。这表明_____和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和_____是隐性性状。19、基因通过控制_____的合成来____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人的白化症状是由于_____异常,导致不能将_____转变为_____。20、__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_____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21、达尔文的学说是_____,中心内容为_______。22、适应具有_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_性。在降雪晚而少的冬季,雷鸟因羽毛换成白色反而易被捕食者发现,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在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之间往往能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结构,完成下表:。结构主要组成成分特点描述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②______消失四分体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多个核糖体与⑤______结合形成的复合物RNA、蛋白质能同时合成⑥______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DNA、蛋白质其所含RNA聚合酶可催化⑦______24、在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大分子之间往往能相互结合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核酸与蛋白质结合成的结构,完成下表:。结构主要组成成分特点描述姐妹染色单体__________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②______消失四分体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__________期形成;④______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多个核糖体与⑤______结合形成的复合物RNA、蛋白质能同时合成⑥______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DNA、蛋白质其所含RNA聚合酶可催化⑦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5、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26、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27、孟德尔在实验选材时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且豌豆的花冠形状又非常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28、读图填空:下图甲是五个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乙是一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完成:
(1)若图甲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最多为______条,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细胞D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
(2)该个体有两对等位基因(YyR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图甲中的细胞D的基因组成为YYRr;其原因可能是_____。
(3)图乙中,c段对应于甲图中的_____(填字母)细胞的染色体变化,基因分离定律发生于_____段,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的比为1∶1的是_____段。29、一个Pendred综合征(又称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家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遗传。
(2)科研人员研究发现该病致病基因为PDS基因;对Ⅱ-4进行基因检测,部分结果如图2。该患者的PDS基因的2168号位点发生了__________,导致其编码的肽链第723位的组氨酸变为精氨酸。
采用同样的方法对Ⅱ-5、Ⅲ-1和Ⅲ-2进行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的四名患者的PDS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结果如下表),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___性。四名患者都携带__________种突变的PDS基因的等位基因,导致体内无法合成正确的P蛋白,这与Pendred综合征的遗传模式一致。Ⅲ-1突变基因的最可能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编号。
PDS基因的等位基因一。
PDS基因的等位基因二。
核苷酸改变。
氨基酸改变。
核苷酸改变。
氨基酸改变。
氨基酸改变。
Ⅱ-4
1174A→T
N392Y
2168A→G
H723R
Ⅱ-5
1548插入C
移码。
1541A→C
Q514P
Ⅲ-1
1541A→C
Q514P
2168A→G
H723R
Ⅲ-2
1174A→T
N392Y
1548插入C
移码。
(3)研究者发现,P蛋白是膜上的一种阴离子转运蛋白,主要在甲状腺和内耳等器官表达,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P蛋白在甲状腺细胞膜上参与I-的转移而使碘活化,PDS患者的碘活化障碍。患者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P蛋白在内耳具有Cl-转运功能;PDS患者内耳液体的离子平衡受损,导致听神经纤维萎缩,兴奋无法传到__________,听觉丧失。
(4)结合以上研究,神经性耳聋没有好的治疗方法,为缓解PDS患者的甲状腺肿大症状,提出可行的方案:__________。建议通过__________预防该病患儿的出生。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30、古老的丝绸文明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早在2000多年前就形成的以蚕丝产品为媒介的“丝绸之路”为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蚕丝是由桑蚕(又称家蚕)的幼虫产生的,而桑蚕是由古代的原始蚕驯化而来的。桑蚕蚕茧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分别受等位基因Y和y控制,但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I/i)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蚕茧颜色的遗传方式,研究人员做了下列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一:P黄茧×白茧→F1全为黄茧。
实验二:P黄茧×白茧→F1全为白茧→F2白茧:黄茧=13:3
(1)实验一中亲代黄茧的基因型为______;实验二F2中白茧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让F2中黄茧家蚕自由交配;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2)题干中“该基因的表达受到另一对等位基因(I/i)的影响”;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影响”具体是指______。2000多年来,桑蚕品种不断增多,基因库不断丰富,试分析桑蚕进化的原因______。
(3)桑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与雌蚕相比,雄蚕食桑少、出丝率高且蚕丝品质更好,因此蚕农更喜欢饲养雄蚕。研究人员发现等位基因A、a和B、b都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基因a和b均具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时期死亡,ZAW、ZaW视为纯合子)。现有ZABZaB、ZABZAb、ZAbZaB三种基因型的个体分别与基因型为ZABW的个体杂交,请判断选用哪种杂交组合得到的后代更符合蚕农的要求?______,简要说明判断的依据______。31、某自花传粉的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蓝色和紫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花色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或_____。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种。若某紫花植株自交后代__________;则该植株为纯合子。
(3)纯合红花植株和纯合蓝花植株杂交得到F1,F1的基因型为________。F1自交得F2,F2中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植物花色的遗传现象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来控制__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32、下图为真核生物DNA复制的过程示意图;真核生物DNA复制有多个复制起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该过程需要的酶除解旋酶外,还有_______。
(2)图中DNA每个复制起点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使用______次,多复制起点的意义是_______。
(3)通过图示过程能够得到两个相同的DNA分子,其原因是________为DNA复制提供了精确模板,_____保证了DNA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4)若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_______。
(5)若含31P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0个碱基,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每个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妻子的父母均正常,但其妹妹患有低磷酸脂酶症,即“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A、a表示),则妻子父母的基因型均为Aa,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AA),母亲是携带者(Aa),则丈夫的基因型及概率为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妻子的基因型及概率为丈夫的基因型及概率为则有四种情况:Aa,他们后代是AA纯合子的概率为他们后代正常的概率为因此,这对夫妇生育一个正常孩子是纯合子的概率是则是杂合子的概率是1-=5/11,故选B。2、A【分析】【分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说明起遗传作用的物质是DNA,据此答题。
【详解】
A.根据32P标记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判定DNA是否进入了细菌,根据35S标记组的实验结果可以判定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研究了DNA和蛋白质在噬菌体增殖中的作用;B正确;
C.制备噬菌体时,为了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需要将其与被标记的大肠杆菌长时间培养,C正确;
D.只有DNA进入细菌,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有32P,32P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D正确。3、C【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着丝点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A错误;
B;初级卵母细胞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因此初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都相同;都与体细胞相同,两者的核DNA数目都相同,都是体细胞的2倍,C正确;
D;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受精作用过程中没有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C。4、D【分析】【分析】
基因相互作用的实质上是不同的基因对同一生化过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当上位基因是隐性基因时,必需为一对隐性基因才能引起上位作用。当上位基因是显性基因时,存在一个以上显性基因即可产生上位作用;隐性上位(假设b为上位基因),9A_B_为一种表型,3A_bb和1aabb为一种表型,3aaB_为一种表型,所以表现型的比例为9∶4∶3;显性上位(假设B为上位基因),9A_B_和3aaB_为一种表型,3A_bb为一种表型,1aabb为一种表型;所以表现型的比例为12∶3∶1。
【详解】
A、隐性上位(假设b为上位基因),9A_B_为一种表型,3A_bb和1aabb为一种表型;3aaB_为一种表型,所以表现型的比例为9∶4∶3,该植物F₂代花色出现9∶3∶4的原因是隐性上位,A正确;
B、若控制花色的基因间相互作用的生化途径可以用该链式反应,即用来表示,则F2的表现型比例为紫色∶红色∶白色=9∶3∶4;B正确;
C、显性上位(假设P为上位基因),9P_R_和3P_rr为一种表型,3ppR_为一种表型,1pprr为一种表型;所以表现型的比例为12∶3∶1,C正确;
D、若控制果形的两对基因中R对P为上位性的,则9P_R_和3ppR_为一种表型,3P_rr为一种表型,1pprr为一种表型;则与事实不符,D错误。
故选D。5、D【分析】【分析】
分析题图:图a为HIV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过程;其中①表示逆转录过程;②表示转录过程,③表示翻译过程。
图b中;④表示RNA复制。
【详解】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大量减少,逐渐使免疫系统瘫痪、功能瓦解,最终使人无法抵抗病毒,A正确;
B;HIV是逆转录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直接以RNA为模板进行翻译过程,两者在起作用时涉及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B正确;
C;图中③过程是遗传信息表达中的翻译;当遇到RNA上的起始密码子时翻译开始,当遇到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时翻译结束,C正确;
D;①②④分别表示的是逆转录、转录、RNA复制过程;所需原料、能量和核糖体都由宿主细胞提供,模板由病毒提供,D错误。
故选D。6、A【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1个DNA经过3次复制,共产生23=8个DNA分子;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故只含14N的DNA分子为6个;含15N的DNA有2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含n个G,G+T=m,复制3次需T的数量=(23-1)×(m-n)=7(m-n)个。
细胞核中每次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而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NA每次复制产生的2个DNA分子不连在同一个着丝粒上,A错误;根据分析可知,2个DNA分子都是由含14N的链和15N的链组成,为中带;只含14N的DNA有6个,为轻带;因此离心后试管中DNA分子数在轻带和中带的比值为3:1,B正确;根据分析可知,3次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7(m-n)个,C正确;该过程需D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D正确。7、C【分析】【分析】
1;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根本原因是DNA分子多样性。
2;DNA复制过程是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在解旋酶、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DNA。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详解】
A;变性后的蛋白质仅是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仍然含有肽键,故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A错误;
B;真核细胞内DNA通过复制合成;RNA通过转录生成,两者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此外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也可进行,B错误;
C;糖原、核酸、酶(多数为蛋白质;少数是RNA)等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正确;
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D错误。
故选C。8、C【分析】【分析】
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用A;a表示);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单眼皮,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则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表现型及比例为双眼皮:单眼皮=3:1。
【详解】
A;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这对夫妇所生后代性状分离比应为双眼皮:单眼皮=3:1,该比例出现的前提是后代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而题干中后代数量有限,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夫妇生下单眼皮后代是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此单跟皮的后代为隐性纯合子,该单眼皮和一位双眼皮结婚,如果亲代中双眼皮为显性纯合子,那么后代均为双眼皮,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这对夫妇都是杂合子,每一胎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其概率为1/4,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后代既有双眼皮又有单眼皮是由于等位基因分离和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D错误。
故选C。9、B【分析】【分析】
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志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详解】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A正确;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有机物中,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从而可以被生物所利用,故调查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需调查该生态系统生产者的主体和种类,B错误;
C;若调查人类红绿色盲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遗传方式在患者家系中调查,C正确;
D;昆虫卵和跳蝻活动能力弱;调查其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D正确。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10、A:C:D【分析】【分析】
分析实验:实验一中,F1红花自交F2红花:白花=15:1,这是“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关基因用A、a和B、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而推知F1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红花甲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二中红花乙和红花丙均为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
【详解】
A;由以上分析可知;控制花色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两组实验中F2的基因型相同,都是AaBb;B错误;
C、F2红花植株中某些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如AABb;AaBB;C正确;
D、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亲本的三种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因此他们之间两两杂交后代均为红花,D正确。
故选ACD。11、A:C:D【分析】【分析】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详解】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未变;但会影响转录进而影响基因表达,因而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且这种改变可以遗传,A错误;
B;根据题意可知;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从而抑制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使该基因正常表达,则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B正确;
C;DNA甲基化影响转录的机制可能是干扰了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C错误;
D;雄蜂是单倍体;可通过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精子,因而可育,D错误。
故选ACD。12、A:B:C【分析】【分析】
中心法则: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
(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3)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
【详解】
A;若X是DNA;Y是R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Z是RNA聚合酶或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若X是DNA;Y是mR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转录过程,Z是RNA聚合酶或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B错误;
C;若X是RNA;Y是DNA,则试管中进行的是逆转录过程,Z是逆转录酶或脱氧核苷酸,C错误;
D;若X是mRNA;Y是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蛋白质),则试管中进行的是翻译过程,Z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氨基酸,D正确。
故选ABC。13、A:C:D【分析】【分析】
由题意知,A(a)与R(r)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分离定律,因此可以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定律,AaRr个体相互交配,可以转换成2个分离定律问题,Aa×Aa→1/4AA(大花瓣)+1/2Aa(小花瓣)+1/4aa(无花瓣);Rr×Rr→3/4R_(花瓣红色)+1/4rr(花瓣黄色)。
【详解】
A、AaRr自交;根据先分离后组合的方法计算,子代共有3×3=9种基因型,A正确;
B、Aa自交子代表现型有3种,Rr自交子代表现型有2种,但由于aa表现无花瓣,即aaR_与aarr的表现型相同;因此表现型共5种,B错误;
C、子代有花瓣植株所占的比例为3/4,AaRr所占的比例1/2×1/2=1/4,因此子代有花瓣植株中,AaRr所占的比例为1/3;C正确;
D、AaRr自交;子代的所有植株中,纯合子约占1/2×1/2=1/4,D正确。
故选ACD。14、B:D【分析】【分析】
有丝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前期同源染色体不联会,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
【详解】
A;与减数分裂相比;有丝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等现象,但存在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2倍的时期,因此可通过在高倍镜下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来区分两种装片,A正确;
B;细胞内的染色体大小、形态均不相同;说明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即细胞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可能是标号1的细胞,B错误;
C;出现四分体、且有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了部分片段的时期是减数分裂I前期;为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即标号1中的细胞,C正确;
D;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标号2有丝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BD。15、B【分析】【分析】
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该基因中含有400个碱基,则A1=T2=20,T1=A2=40,G1=C2=60,C1=G2=80;即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据此答题。
【详解】
A;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A正确;
B、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个,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该基因片段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个;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60个,C=G=140个,则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C正确;
D、DNA分子是双链结构,因此400个碱基的DNA分子,其排列方式共有4200种;D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能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该DNA分子中四种碱基的数目,再结合其延伸规律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6、A:C:D【分析】【分析】
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
。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举例。
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
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
三倍体无籽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抗病植株的育成。
【详解】
A;黑农5号大豆是诱变育种的结果;其育种原理为基因突变;转基因抗虫棉是基因工程育种的结果,其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A错误;B、三倍体无籽西瓜有机物含量高且高度不育,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所以仍属可遗传变异,B正确;
C;利用诱变育种;诱发家蚕常染色体基因移到性染色体上,其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C错误;
D;由于单倍体高度不育;不能结种子,所以单倍体育种可通过对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幼苗进行秋水仙素处理以获得稳定遗传的后代,D错误。
故选A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7、略
【解析】①.秋水仙素②.母本③.父本④.母本⑤.联会紊乱⑥.父本18、略
【解析】①.正交②.反交③.黄色圆粒④.黄色⑤.圆粒⑥.绿色⑦.皱粒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酶控制代谢控制酪氨酸酶的基因酪氨酸黑色素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然选择基因频率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然选择学说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2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普遍性相对性适应的相对性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姐妹染色单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由于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2)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称为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
(3)多个核糖体与mRNA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能够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4)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开始进行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点睛】【解析】①.DNA、蛋白质②.后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或四分体时)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⑤.mRNA⑥.多条肽链⑦.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或mRNA的形成,只答到“DNA双链的解开”不得分)2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姐妹染色单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在有丝分裂间期形成,前期出现,后期由于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消失。
(2)四分体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同源染色体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含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所以称为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中的同源染色体分开。
(3)多个核糖体与mRNA结合形成多聚核糖体;能够同时合成多条肽链。
(4)DNA与RNA聚合酶形成的复合物开始进行转录过程;R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
【点睛】【解析】①.DNA、蛋白质②.后期③.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或四分体时)④.减数第一次分裂后⑤.mRNA⑥.多条肽链⑦.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或mRNA的形成,只答到“DNA双链的解开”不得分)四、判断题(共3题,共6分)25、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26、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27、A【分析】略五、非选择题(共2题,共10分)2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识图分析能力。
【详解】
(1)细胞A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据此可判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其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位向内凹陷,所以相关生物个体的性别为雄性;细胞C含同源染色体,且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D没有同源染色体,呈现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E中有同源染色体,且存在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其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综上分析,若图甲细胞来自同一个体,则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为4条,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的染色体数最多,此时为8条。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A;B、C、E。细胞D为次级精母细胞,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是精细胞。
(2)该个体的两对等位基因Y和y、R和r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图甲中的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的基因组成为YYRr,其原因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R和r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可能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
(3)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的变化,其中c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对应于甲图中的D细胞的染色体变化。图乙中的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b段相对应。图乙中的d段表示减数分裂结束时形成的子细胞;该时段的细胞中不存在染色单体,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和DNA分子数的比为1∶1。
【点睛】
若要正确解答本题,需要熟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准确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时期,能结合曲线图准确判断曲线中各段相应的细胞类型及所处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解析】8ABCE精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或者基因突变Dbd2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人类遗传病、体液调节;考查对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对基因突变特点、类型的理解、对激素分泌调节方式的理解。解答此题,可根据系谱图中“无中生有”的片段判断致病基因的显隐性,利用反证法判断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1)根据Ⅰ—3和Ⅰ—4表现正常;其女儿Ⅱ—5和Ⅱ—7患病,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据图可知;该患者的PDS基因的2168号位点发生了碱基替换。该家系四名患者的PDS基因发生了不同的突变,产生了不同的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四名患者都携带两种突变的PDS基因的等位基因,隐性基因纯合导致隐性性状的出现。Ⅲ-1的突变基因来源于Ⅱ-4和Ⅱ-5。
(3)P蛋白主要在甲状腺和内耳等器官表达;说明基因在不同细胞中具有选择性表达的特点。PDS患者的碘活化障碍,甲状腺激素含量较少,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增生,导致患者甲状腺肿大。听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4)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含量较少所致;缓解PDS患者的甲状腺肿大症状,可以注射甲状腺激素。可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检测)预防该病患儿的出生。
【点睛】常用的系谱判断方法:
(1)双亲正常;女儿患病,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双亲患病,女儿正常,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解析】常染色体隐性碱基的替换/A-G不定向两Ⅱ-4和Ⅱ-5选择性表达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不足,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甲状腺代偿性肿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听觉中枢注射甲状腺激素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基因检测六、综合题(共3题,共18分)30、略
【分析】【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杂交实验二,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白茧:黄茧=13:3,是9:3:3:1的变式,因此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的基因型是IiYy,子二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I_Y_:I_rr:iiY_:iiyy=9:3:3:1;亲本黄茧基因型是iiYY,白茧基因型是IIyy,所以I基因存在会抑制基因Y表达。
【详解】
(1)由分析可知I基因存在会抑制基因Y表达,由此判断实验一亲本的黄茧基因型为iiYY,白茧的基因型为iiyy;实验二F2白茧的基因型是IIYY、IiYy、IIYy、IiYY、iiyy、IIyy、Iiyy,共7种。让F2中黄茧家蚕的基因型为(iiYY:iiYy=1:2)自由交配;白茧的比例为2/3×2/3×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版五年级英语下册教案
- 上课迟到检讨书(合集15篇)
- 行业调研报告汇编4篇
- 中考热点素材集合15篇
- 电子公司实习报告汇编7篇
-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篇)
- 边城读书笔记(15篇)
-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理性思考
- 七年级地理教学工作计划范例(20篇)
- 入伍保留劳动关系协议书(2篇)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12.1 全等三角形复习课 教案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设计加热炉推料机传动装置
- 立井井筒装备方案
- 给我店周边各企事业单位领导赠送体验券方案的请示
- 世界气候分布图(空白轮廓底图)
- 山东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档案样表
- 天津市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确定通知书
-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口试模拟试题
- 中国地理分区空白图(共5页)
- 丰田质量三不政策的确运用
- 在全市深化工程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