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研究_第1页
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研究_第2页
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研究_第3页
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研究_第4页
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研究目录摘要 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概述(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概念行政处罚中的通报批评是最低级别的处罚方式,新修订的《行政处罚法》将其列为一般种类,明确了其在声誉罚范畴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规范行政处罚行为,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然而,新《行政处罚法》中没有明确评定“通报批评”的内涵,学理界对于“通报批评”的定义也没有达成共识,在学理界各个学者的意见不一,朱芒学者在《作为行政处罚一般种类的“通报批评”》一文中首次明确了“通报批评”的法律定位和“通报批评”在类型化中具有的统括地位。江国华学者、孙中原学者明确提出了“通报批评”的含义,从内容和属性上对“通报批评”进行了界定,认为“通报批评”是内容上包括行为人基本信息、违法行为与结果及否定性评价,且属性上具有声誉罚和申诫罚属性的处罚方式;朱芒教授的观点是,“通报批评”的内涵具有类型化的特征,具体来说,如果一项行政处罚能够使相对人的名誉受损或导致其社会评价降低,那么这种处罚就可以被归类为“通报批评”。而吴叶乾学者则从实质主义的角度出发,他认为“通报批评”可以被视为一种统一的制度,它能够涵盖行政法律实践中多种形式的声誉罚。虽然学界对于行政处罚通报批评没有达成共识,全国人民大会常委会在《行政处罚法释义》中解释了“通报批评”的定义,即行政机关通过书面形式的批评和谴责,告诫行政相对人违法行为,旨在指出其不当行为并避免再次犯错。此举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共利益,促进相对人自觉守法,是一种具有教育意义的行政处罚手段。”许安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年,第50页。可以看出,全国人民大会常委会将“通报批评”这一行政处罚措施可细分为“通报”与“批评”两个组成部分。其中,“通报”特指行政机关将涉及违法行为的详情,在一个相对公开的平台上,向不特定的相对人进行公示,利用羞耻心来达到惩戒效果的法律行为。“批评”的意思是指对违反法律法规或管理秩序的相对人做出的负面评价。看起来通报批评是由通报和批评组成,缺一不可,但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重点在“通报”而非“批评”,若重点为“批评”的话则与同项中的“警告”没有区别。我认为总的来说通报批评是指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等公民,法人或者其他团体进行书面公布,并对违反行为人进行训诫和指责,利用其羞耻心和名誉防止其再犯的行政处罚方式。许安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释义》,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1年,第50页。(二)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不同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在法律法规和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行政处罚,"批评"具有多种含义。在深入研究之前,有必要厘清其在不同语境下的各种内涵。在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中,"通报批评"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最明显的有三种。这些形式反映了其在不同语境中的适用性和灵活性,为深入理解其内涵和特点提供了参考。第一种通报批评使用在公务员内部管理系统中,公务员违反规章制度或纪律守则,将受到"通报批评"的处罚。旨在维护公务员队伍纪律和形象的《公务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九条第二款明确了这一规定“依据本规定第三条有关法规采取警示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责令辞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九条第二款。。在这种情况下,“通报批评”作为一种行政处理手段,专门应用于公务员系统内部,旨在针对公务员违反单位规章制度或纪律守则的行为进行内部处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暂行规定》第九条第二款。第二种"通报批评"主要适用于管理关系中的上下级单位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上级行政机关有权向其管理的下级行政单位、下属部门或工作人员通报批评。这种通报批评具有单位内部通报批评的性质,其性质更倾向于行政处罚而非行政处分。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有关单位无正当理由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监察决定或者拒不接受监察建议的,有关部门或者上级机关有权责令其改正,并对该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同时对其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相应处理。因此,此时的《通报批评》应被视为一种内部行政措施和内部惩戒手段,通过内部纠错机制来维护组织的纪律和规范。第三种"通报批评"主要适用于行政机关公开批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相关秩序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行政机关旨在通过公开违法行为,达到损害当事人名誉、降低社会评价的法律效果。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十二条为例,学校或者教职员工违反法律规定,不履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职责,有虐待、歧视未成年人行为的,教育行政部门有权责令改正,通报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十二条。“通报批评”是行政处罚的一种形式,具有多种表现形式,需明确区分。本文聚焦于行政处罚性质的“通报批评”,用于公开批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旨在制裁、纠正违法行为并维护秩序。此形式具备明确的制裁性,可引起被处罚主体权利义务变化,产生有效惩戒效果。理解和运用“通报批评”时,应深入了解其表现形式及法律效力,确保行政处罚合法有效,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行政管理秩序。(三)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特征行政处罚通报批评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不仅实施具体的处罚措施,而且将违法的事实、处罚的结果公之于众,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批评,以此警示社会的一种行为。所以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特点包括外部性,制裁性,声誉罚。通过通报批评,不仅可以惩罚违法行为,还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广大公众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第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具有外部性。这也是“通报批评”不同于“警告”的最大特征,“警告”公开的范围只限于相对人不对外公开达不到减损声誉的法律后果。“通报批评”与“警告”在公开范围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通报批评”是面向广大公众,即不特定的行政相对人进行的。第二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具有惩戒性。通报批评中通过批评进行惩戒制裁,通报批评将相关违法事实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和行政资源,用最小的成本来达到最大的效率,通过通报批评,不仅可以惩戒违法行为,还可以起到警示和教育广大公众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第三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具有声誉罚的特征。声誉罚是行政机关为了制裁违法行为,对违反行政管理的相对人采取的一种行政处罚措施,它主要对相对人的名誉权、荣誉权及其精神权益造成负面影响。而通报批评作为一种处罚方式,其目的也是通过降低社会对违法行为人的思想、品德、声誉等个人评价来惩处违法行为人,这与声誉罚的行为方式在本质上是相似的。报批评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方式,从古至今都存在,只不过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国内声誉罚的研究,尤其是“通报批评”在实践中的应用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通报批评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具体运作情况。从古至今的法律发展之旅中发现古人就有张榜、通缉等通报利用相对人的羞耻心里来达到批评制裁违法行为的低成本处罚措施。吴叶乾学者认为,声誉罚正是通过利用相对人的廉耻心理,来达到让其避免再次违法或重复违法的目的吴叶乾:《行政处罚中的通报批评:制度架构及法律规制》,载《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吴叶乾:《行政处罚中的通报批评:制度架构及法律规制》,载《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1卷第5期第76-82页。章志远、鲍燕娇:《作为声誉罚的行政违法事实公布》,载《行政法学研究》2014年第1期第48-53页。(四)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意义通报批评作为行政处罚之一,应当属于声誉罚,历年来都受到政府都高度重视。“通报批评”作为首次规定在行政处罚一般种类的声誉罚,是声誉罚参与社会治理的有力探索。面对新《行政处罚法》为“通报批评”的适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的情况,应当注意到事物的两面性,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随着中国法律体系的发展,一方面“通报批评”的逐渐散见于各行各业的法律法规中,另一方面,在适用过程中,“通报批评”与现代网络结合,其侵益性愈加强烈,逐渐凸显出其规范含义不明确、适用标准缺失、在实体和程序上适用规制的不足等问题。这个课题有助于深化对新《行政处罚法》中声誉罚部分的理解,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引,并对相关法律条文提出完善建议。二、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规范现状(一)行政处罚法1.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前在2021年1月22日《行政处罚法》全面修订通过之前,通报批评这一措施主要分散出现在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中,它通常作为行政监督管理中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得以应用。然而,关于通报批评的性质,人们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些人将其与警告这一处罚方式相比较,并认为通报批评可以归类为《行政处罚法》第8条中所提及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之一。在中国的法律法规体系中,众多法规和地方规章都明确规定了“通报批评”这一措施。然而,在理论层面,关于“通报批评”是否应归类为“其他行政处罚”,存在两种不同的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通报批评”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行政处罚种类。这一主张的支撑理由有两个:一是现行的“警告”行政处罚并未全面涵盖“通报批评”所涉及的内容;二是“通报批评”所适用的对象范围相较于“警告”而言更为广泛。然而,第二种观点则持相反立场,认为“通报批评”并不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这一观点的依据是,通报批评更多地被视为一种针对行政机关内部人员的管理措施。当时司法实践中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主流观点是将通报批评视为行政处罚,胡建淼教授认为,只有由现行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所设定,并发生在行政机关对社会的监管中的,“通报批评”才属于行政处罚,而非发生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内部管理中。胡建淼:《行政法学》第4版,载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247到248页。胡建淼:《行政法学》第4版,载法律出版社2015年,第247到248页。2、行政处罚法2021年修订后为了更明确地界定“通报批评”的含义,2021年《行政处罚法》经历了自制定以来的首次全面修订。从这次修订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我国社会管理的手段在不断完善,行政管理日益丰富,同时更加强调惩罚与教育手段的有机结合。此次修订中,行政处罚种类的重新构建尤其受到学界的关注,这也是对多年来学界争议的一个明确回应。值得一提的是,《行政处罚法》第9条将通报批评明确列为一种处罚种类,以法律形式对通报批评进行了规定。此后,关于通报批评的适用问题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名誉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与他人社会交往中诚实守信的重要凭证,因此使得“通报批评”成为更加便利高效的行政治理手段,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二)其他单行法在实践中,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案例尚未形成规范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成果。然而,可以简要分析几个通报批评法律条文或案例以辅助研究,具体分析其对企业影响、社会反响以及后续整改情况等,以期形成一定的实证研究基础。《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市、县级人民政府及房屋征收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中不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本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条中的“通报批评”是对行政机关内部工作人员的处罚,所以此时的“通报批评”不属于行政处罚,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十二条“学校及其教职员工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职责,或者虐待、歧视相关未成年人的,由教育行政等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十二条此时的“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通报批评”这一措施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解释。《行政处罚法》中并未明确界定何种形式的通报批评属于行政处罚性质的通报批评,也未明确何种通报批评不属于行政处罚性质的通报批评。更重要的是,该法并未统一规定如何认定通报批评的具体标准和条件。因此,对于通报批评的性质和应用,仍存在较大的解释空间和不确定性。评判标准没有明确规定公开通报的对象范围,例如在《证券法》第184条规定“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据调查结果,对证券违法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应当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款。《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三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一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22条规定“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2007年。《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8条规定“工程建设标准批准部门应当定期对建设项目规划审查机关、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单位、建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实施强制性标准的监督进行检查,对监督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建议有关部门处理”《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8条中的“通报批评”都是将违法行为通报给不确定的第三人,利用社会舆论来达到制裁和处罚行政相对人的目的。但是没有确定规定通报的第三人的范围,通报的范围究竟是在本单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2007年。《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第8条从内容上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第50条规定“医疗机构有所列违法行为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31条中规定对于“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行为适用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适用其它处罚。同为法律法规,但是适用的违法程度不同,处罚轻重也不同,通报批评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效力,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通报批评的制裁效果与适用标准还有司法的严谨性。(三)司法实践通过北大法宝网站,中国裁判文书网等网站全网搜索中发现,通报批评处罚力度较大,但从未发现有违法行为人得到过救济。中司法实践的自由裁量权限较大,在司法实践上肯定多少有些许纰漏,但是却没有违法行为人被错误通报后得到过司法救济,社会公众也并不知情之前的违法行为是错误通报。司法实践案例并没有列明其后续的司法救济途径和事前听取违法行为人意见的程序。例如:在2020年5月中旬,承德某建筑安装公司复工后,为了建设工地食堂,向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局递交了食品经营许可的申请材料。然而,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在接收到申请后,直到6月30日才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整个审批过程长达44个工作日,远远超过了法定的审批时限24天。这导致了该公司食堂因缺乏必要手续而无法正常运营,使得400多名工人只能依赖方便食品度日,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在随后的2020年7月至8月期间,由于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维护群众利益方面行动存在迟缓,该局局长王孝民因此违规行为,受到了党的警告性纪律处分。在同一事件中,赵杨担任该局的副局长,同时也受到了更严重的党纪警告。此外,涉及此事件的相关责任人,依照各自的责任大小,都得到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此后王孝民声称复工复产须保证工人安全生产,对工人的安全责任无明确,故不得复工复产。但通报已出,无司法救济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没有听取违法行为人意见也无途径请求撤销其通报批评及处分。如果违法行为人被通报批评后产生精神损害,无法得到合理合法的司法救济。目前的司法实践对通报批评后的救济渠道和救济方式不明,只要违法行为人发生违法行为就会依照法律法规进行通报批评,此外,在作出行政决策之前,相关法规并没有明确要求必须听取被处罚人的意见和辩解,程序上缺乏必要的听证环节。三、当前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存在的问题(一)立法规范模糊在《行政处罚法》以及其它相关法规中,对于通报批评这一措施的明确规定相对含糊,缺乏明确界定。例如,对于通报批评的具体适用程度、程序、效力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容易导致在实践中的执行困难和不确定性,立法冲突也可能导致不同法律文件对通报批评的规定存在矛盾,甚至出现冲突。在《行政处罚法》中,并没有对行政相对人达到何种程度的违法行为才能适用通报批评的行政处罚作出明确的规定。新法的制定初衷是将通报批评列为最轻微的行政处罚种类,然而,通报批评本质上是一种声誉罚,它直接关系到行政相对人的多方面利益。声誉处罚具有不可逆性和难以恢复性的特点,因此,将通报批评视为最轻微的行政处罚并不合适。同时,不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通报批评适用的违法行为轻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社会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也各不相同。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中规定的是“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批评”,而在《福清市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联合惩戒实施细则》中,行人闯红灯也会被列入失信名单。根据通报,我们可以注意到,其中有些批评是针对严重违法的行为,而另一些则是针对较轻微违法的情节。另外对于通报批评的时间和改正时间也相对模糊没有统一规范标准。大部分法律法规规定有某种违法行为就会予以通报批评;在《浙江省审计条例》中明确规定,若某单位或机构在运用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信息系统方面存在不合规定的行为,除了责令其进行改正外,还可以对其予以通报批评。然而,在《上海市审计条例》中对于同样情况的处理则有所不同,该条例要求违规者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改正。只有在未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改正的情况下,才会对违规者进行通报批评。对通报批评条件的混乱适用会导致同案不同判,降低广大人民对行政机关的信赖感和拥护感,也损害了政治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二)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通报途径和范围不清通报批评的制度在执行中,由于其范围和对象的界定不明确,可能会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影响。通报批评是针对于行政处罚客体的名誉而设计的行政处罚方式,但是并没有明确规定如何通报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违法行为,也没有明确规定通过何种途径将违法行为传播给不特定的相对人,更没有明确规定将违法行为传播给哪些范围中的不特定相对人。实践中,行政机关为了达到高效便捷的执法效果,有些行政执法机关通过新闻媒体通报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有些行政执法机关在本单位内通报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还有些行政执法机关通过网络自媒体等方式通报行政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新闻媒体又常采用夸张的方式来增加流量,这种“添油加醋”的行为,会使行政相对人的名誉获得与其违法行为不符合的损害后果。所以行政处罚“通报批评”需要去规范其通报批评与范围,以免给行政相对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后果。(三)行政相对人的隐私信息缺乏保护通报批评所公开的信息构成了通报的主要内容,这些信息不仅揭示了相对人的违法行为,还涉及到相对人的个人信息、企业经营信息,甚至可能包含相对人的隐私和公司的机密。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于通报批评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导致在不同地区、不同机关之间,对于通报内容的规定存在差异和不规范的现象。这种差异和不规范很容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给他们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困扰。首先通报批评对于自然人来说,通报批评的内容没有明确规定,没有规定自然人又违法行为时哪些信息应当被通报,也没有规定禁止通报哪些行为。在2016年,深圳市福田区的警察部门在进行一次打击色情活动的行动中,曾公开了一大批涉嫌违法的人员名单。这份名单上详细列出了这些被怀疑有违法行为的人员的个人信息,包括他们的姓名、年龄等可以用于辨认身份的详细信息,并且在社会公众中广为流传,给违法行为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并且严重的侵犯了相对人的隐私。自从2010年北京警方直击夜总会等娱乐场所后,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扫黄打非行动,以净化社会风气。在这次行动中,许多涉及违法活动的“嫖客”和“小姐”的身份信息,包括他们的姓名、年龄和照片等,被公之于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更有甚者公布“嫖客”裸照,这一行为对于相对人隐私权、肖像权甚至人权有严重的侵犯。这些违法行为相对人的个人信息被泄漏和法规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通报批评的内容范围有着密切关系,证明了“通报批评”缺乏个人信息的保护。(四)缺乏完善的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程序新《行政处罚法》和国家赔偿法都没有对“通报批评”导致的行政相对人损害提供明确的救济途径,因此,我国需要建立畅通的事后救济渠道,以确保行政相对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在通报批评的实际适用中,应当加强对通报批评过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以减少行政主观意志的干预和影响。以“通报批评”为例,“通报批评”的法律效果,主要施加于行为人的精神和主观感受。因此,当行政机关的不适当行为导致个人或组织遭受精神损害时,最合适的赔偿方法应该是对受影响的个人或组织提供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在实务中,行政相对人却难以获得合理的精神损害赔偿。所以“通报批评”的执行程序中,缺少前置程序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又缺少后置程序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四、完善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建议(一)完善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立法空白1、严格规范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处罚方式各种处罚方式对声誉的制裁程度和范围各有不同。通过根据违法程度和违法性质的判断来选择适合的通报批评处罚方式,我们能更有效地实现制裁违法行为与保护公民合法权利的双重目标,也满足了比例原则的要求。目前,行政机关在实施通报批评时主要采取三种形式:一是通过在公共场所张贴公告等方式向社会公开违法行为信息,但由于这种方式公众知晓范围有限,因此较少使用;二是行政机关以文件形式公开发布违法行为信息;三是借助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由于通报批评追求高效和便捷,新闻媒体成为了主要的通报渠道。但为避免媒体报道出现不准确或不恰当的情况,应细化新闻媒体的适用规则。例如,对于违法情节较轻的行为,可在政府官方网站发布通报批评;对于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违法行为,如食品、药品、消费保护等领域,可采取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于重大且急需公众知晓的违法行为,如在疫情期间哄抬口罩价格或明知确诊仍在公共场所活动等,可利用新浪微博、抖音等用户量大、传播速度快的新媒体平台,以迅速让社会公众了解并引以为戒。2、科学规定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处罚范围上文对通报批评的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仅简单规定通报批评的适用范围在某个行业或领域是不够的。特别是当采用互联网传播时,对传播范围的限制实际上变得意义不大。鉴于当前通报方式大多依赖于互联网,为了有效限制传播范围,我们可以考虑将通报信息上传到具有账号保护的网站。具体而言,这样的网站应该设计成只有行政机关想要通报的特定群体才能访问和查看通报信息,也就是说,只有拥有相应网站账号或访问权限的用户才能看到通报内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通报信息的传播范围。当然,针对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我们也应该采用不同的通报方式,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制裁效果最大化,同时避免对相对人的名誉造成不必要的损害。3、明确规定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内容通报批评主要针对的是行政相对人的声誉,这一处罚一旦实施,对声誉造成的损害往往难以修复,且其社会影响范围广泛。因此,在制定关于通报批评的法律规定时,我们需要尽可能详尽地明确通报批评的具体内容,避免内容模糊不清或存在不确定性。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给行政相对人带来无法弥补的名誉损害,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避免受到不应有的侵害。首先,在处理与自然人相关的事项时,我们必须确保掌握其基本身份信息。这包括了解个人的全名、性别、具体年龄、所属民族、当前的婚姻状况以及身份证的编号。这些信息是识别和验证个人身份的关键要素。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我们应当清晰、准确地记录并通报其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住所地、经营场所以及生产经营状况等基本信息。同时,法律法规应当明确界定对存在违法行为的行政相对人的处罚信息范围,具体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公开行政相对人的哪些基本信息,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必须严格保密行政相对人的某些信息,以此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肖像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违法行为人是未成年人时,我们更应该严格保护其个人信息和身心健康,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如“重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事件”戴超:《论作为声誉罚的公布违法事实行为》,载《浙江警察学院报》2020年第一期,第74页。中即使重庆市人民政府取消考生的考试资格,但是未向社会公开考生的个人信息,戴超:《论作为声誉罚的公布违法事实行为》,载《浙江警察学院报》2020年第一期,第74页。(二)完善行政处罚“通报批评”的执行程序基于上述的“通报批评”程序缺失问题,可以考虑在通报批评的程序中引入事前听证程序,以增加行政相对人的参与和权利保障;同时,可以探讨在通报批评后引入事后赔偿制度,以弥补通报批评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救济和补偿。1、引入事前听证程序事前听证程序是一种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安排制度,通过在行政决策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和申辩,为了确保行政决策的准确性和公正性,避免出现决策错误或滥用权力的情况,保护行政管理对象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根据最新修改的《行政处罚法》规定,“通报批评”这种处罚方式并不包含在需要经过行政听证程序的范围内。即使有的学者认为听证程序的兜底条款“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也包含了“通报批评”,但是如何判定“较重”的程序就显得十分关键。《行政处罚法》所列举的法定听证程序的行政措施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处罚金额较大或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是法定行政听证范围内,另一类是损害行政相对人的资格权利的行政处罚行为,若行政相对人符合这两类行为的构成要件,那么对应的行政机关就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可以举办事前听证会,其具有听证的权利。2、构建事后救济渠道“通报批评”的法律效果,主要施加于行为人的精神和主观感受。在处理行政机关的不正当行为对公民精神上造成损害的问题时,最适宜的做法是向受影响的行政相对人提供精神损害赔偿。尽管存在这种理论上的补偿途径,但实际操作中,行政相对人往往难以获得他们应得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的行政赔偿法律体系在保护公民权益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具体来说,现行的法律并未将“通报批评”等非物质性人格权侵害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只有当行政相对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受到伤害时,才能申请国家赔偿。这一规定忽略了非物质性人格权,如名誉权、隐私权等,这些权利同样重要,也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为了更全面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行政赔偿法律体系中有必要增加一项新的条款,专门针对精神性人格权的救济。这样的兜底条款能够为那些因“通报批评”等行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