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31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这反映我国。
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实现了普及的目标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2、清华大学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是在()A.1911年B.1928年C.1931-1948年D.1923-1927年3、从公元751年造纸术西传开始到1799年长网造纸机发明,在这1048年的时光里,亚洲、欧洲、北美洲各国所使用的造纸方法,就其基本工艺原理来说,一直沿用了中国的造纸术。材料旨在说明A.造纸术在传播中影响世界B.西方造纸技术已超中国C.纸张对文化交流的贡献大D.中国造纸术向外传播快4、南宋孝宗以后的每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都会引起大争论,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由于都城临安是北方新移民和东北移民的重要迁入地,所以每一次争论几乎都以临安为焦点。这一争论的实质是()A.南北方的文化冲突与碰撞B.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C.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对立D.南北方的民族交融不断加强5、法隆寺位于日本奈良,据传始建于607年,历遭焚毁,屡屡重建。法隆寺是佛教木结构寺庙,其建筑风格是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式样。工匠多是百济人。据此可知()A.法隆寺是日本神道文化典型代表B.法隆寺是大化改新的成果C.直接交往是中日交往的主要方式D.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影响6、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7、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8、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外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材料二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原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9、[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材料。
元朝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并建都大都(今北京),大都“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元朝政府重新规划线路,贯通了五代十国以来因政权分裂而阻塞的京杭大运河,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明清两代继续对大运河进行维护与完善。大运河采用了由宋人发明的复闸技术,又修筑了很多弯道,以拉长河道距离解决了爬坡的难题。大运河沿岸一些城镇兴起,一批古老城市焕发了青春。
——摘编自王育民《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京杭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10、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智慧结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部分引文。
。
材料来源。
引文内容。
吴兢《贞观政耍》卷1《君道》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道德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孟子·离娄上》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论语·子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材料二“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习近平《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婆罗门有效地利用了他们精通的《吠陀经》即赞美诗。这些赞美诗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它们通过口头代代相传而留传下来,由于它们在人们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所以被逐词逐音地熟记。作为这一宝贵遗产的保管人和传送者,婆罗门能够以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份,宣称并实施自己的主张和要求。材料二佛教到12世纪末,也就是穆斯林土耳其人到达之时,它仅存在于少数几个地方,并处于没落状态。这一伟大的宗教运动从其诞生地反常地消失的一个原因是,它未能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危机做好准备,未能为出生、结婚、去世和俗人生活中其他一些关键性的转变提供种种仪式。对比之下,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这一事实保证他们尽管遭到改革者们的攻击却仍能生存下去。此外,更重要的是,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向自由和解放的道路。——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材料一反映出印度文化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什么?这说明了印度文化传播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出佛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部分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于对政治自由;人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结构和政治版图,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
——摘编自帕里特克·曼宁《世界史上的移民》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迁入城镇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布广泛。迁入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
——摘编自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24分)13、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14、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15、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考录取率不断提高,到2011年达到了72.3%,反映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我国建立起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A项错误;实现了普及的目标与录取率72.3%不符,B项错误;直到1995年,我国才确立“科教兴国”战略,D项错误。2、C【分析】【分析】
【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清华大学才组建成立,因此它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至少应该是在1928年以后,故选C项;排除ABD。3、A【分析】【详解】
中国发明的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其他各国,其他国家在中国原有造纸术的基础上改进技术,发明了造纸机,这体现了科技在传播中影响世界,A正确;B项“西方造纸技术已超中国”由材料无法得出,排除;题干强调的是造纸术的影响而非纸张的影响,C排除;题干主旨是中国的造纸术外传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主导着世界造纸技术,并未强调造纸术外传速度,排除D。4、A【分析】【详解】
由题干材料“问题集中在是否接纳这些人、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东北民族文化的扩散等方面”可知这一争论实质是南北方的文化冲突与碰撞,A项正确;材料是人口南迁对文化的影响不是经济重心对文化的影响,逻辑错误,排除B项;材料还涉及“北方新移民”,这部分人不一定是草原文明,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文化冲突不是民族融合,排除D项。故选A项。5、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法隆寺建筑风格是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式样,表明日本建筑受中国文化影响,D项正确;法隆寺是佛教寺庙,而非日本神道教建筑,排除A项;大化改新发生于645年,法隆寺在大化改新之前建成,排除B项;根据材料,日本使用掌握中国建筑技术的百济工匠,建造了法隆寺,表明中国文化经由百济传入和影响日本,也即体现中日的间接交往,排除C项。故选D项。6、D【分析】【详解】
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选D;对传统文化应当辩证看待,材料信息没有反映,不能说明日趋理性,排除A;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是现象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政府主导这一趋势,排除C。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7、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概括“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得出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根据“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得出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根据“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意义:根据“然能华言者亦多”“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得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根据“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得出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2)特点:由“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得出运用文化手段推行;由材料中的“成为了国家政策”得出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由材料中的《排华法案》;《1921年移民法》得出通过立法形式推行排外主义;由材料中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得出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
原因:美国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政策的原因要从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美国自身的种族主义思潮等多角度分析。根据材料“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得出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影响等进行解答。
【点睛】【解析】(1)原因: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意义: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2)特点: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通过立法形式推行;运用文化手段推行;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
原因: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激化。9、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京杭大运河。
(1)根据材料;“一批古老的城市焕发了青春”,明清加强对运河的疏通和管理,使之成为联系首都与经济中心区的纽带,不仅巩固了中央对全国的统治,还促进了运河沿线的经济文化发展。
(2)根据材料;大运河成为人类文化遗产是必然的。可从其历史性;功能性、创造性、工程性等方面进行阐述,强调其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水文价值。
考点: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代中国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
【名师点睛】本题以《国际关系史》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拉巴洛条约》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本题属于比较类的试题,需要结合所学的《凡尔赛和约》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这就要求考生要有相关知识的储备,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考上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们在平时复习备考时,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熟悉。【解析】(1)成为联系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的水上通道;巩固了统一局面;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的发展。
(2)历史悠久;是重要的经济、文化载体,是人类创造力的杰作;展现了古代水利工程方面的成就与水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1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必须先存百姓”等信息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根据“人法地道法自然”可知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根据“天下之本在国家之本在身”可知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根据“天下为公”可知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根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知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根据“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可知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2)根据“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得出汉字的发明和使用;根据“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得出史书典籍的编撰;根据“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得出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和包容性;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还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各民族长期交融、古代经济蓬勃发展等因素有关。
(3)根据“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益于治国理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解析】(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民本思想;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2)汉字的发明和使用;史书典籍的编撰;中华文化的创新性和包容性: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各民族长期交融;古代经济蓬勃发展。
(3)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益于治国理政;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的“婆罗门”“高于世俗首长刹帝利的印度社会领导人的身份”可知这是印度的种姓制度。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在举行宗教仪式和献祭时被大声朗诵”回答即可。
第(2)问,从材料二“未能为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危机做好准备”“婆罗门则准备好自己的种种礼仪”“婆罗门自己也从事改革”等信息总结。【解析】(1)社会基础:种姓制度。主要特征:宗教色彩浓厚;文化靠口头传播,创造了精美的史诗。
(2)没能为世俗生活提供种种仪式;婆罗门教的冲击;自身缺乏改革。12、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欧洲的背景依据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是工业革命的开展;依据材料一“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的信息可知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所学从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交通工具革新等角度回答。中国的背景依据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的信息可知是列强侵略以及自然经济的解体;依据材料二“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是工商业的发展;依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的信息可知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重要原因”“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展”的信息可知欧洲是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依据材料二“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可知中国的是迫于生存的压力;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和所学从生产方式;人口结构、文化交融以及各地联系等回答。
【点睛】
本题属于纵向比较型非选择题。
(1)在解读史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所以备选项中的表述基本上都是教材中没有的,这是对学生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
(2)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解析】(1)背景: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
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荡;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发展;东南沿海人口压力。
(2)不同之处:欧洲: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福建省南平市渭田中学2021年高二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太平中学高三数学文联考试题含解析
- 2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同步教学说课稿专辑(统编版必修下册)
- 美术教育之光
- 解密清明节气
- 填分家协议书(2篇)
-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有偿使用场地租赁合同
- 租赁山地合同
- 建筑工程公司借用资质协议书
- SHS5230三星指纹锁中文说明书
- 无水氯化钙MSDS资料
- 专利产品“修理”与“再造”的区分
- 氨碱法纯碱生产工艺概述
- 健康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 指挥中心大厅及机房装修施工组织方案
- 真心英雄合唱歌词
- 架空电力线路导线应力弧垂计算
- 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本科入学考试 英语
- 【校本教材】《身边的化学》高中化学校本课程
- 常住人口项目变更更正呈批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