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14_第1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14_第2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14_第3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14_第4页
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1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中图版选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71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国际联盟是一战后成立的一个重要国际组织,下列对其评价不正确的是A.国联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B.国联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C.国联成立初期在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D.国联的存在给世界带来了持久和平2、二战中;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逆转了太平洋战场主动权,而且加速了盟军的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请观察下面示意图,选出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地点。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二战后,联合国的成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和平愿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联合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宣告以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B.《联合国家宣言》提出了成立联合国的构想C.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行动的机构D.除政治外,联合国的活动范围还涉及经济、文化等领域4、下列有关国际联盟的说法错误的是A.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的B.其基本宗旨是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C.“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约侵略D.其存在给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5、1970年的一个秋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被纳粹杀害的波兰人民纪念碑前神色凝重地下跪致意。这一举动的内涵表明德国A.曾经占领波兰B.深刻反省历史C.实行非军事化D.奉行和平外交6、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经济持续增长,中等阶级要求变革,他们觉得自己的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不相称,希望在“有产”的同时也要“有权”。为此英国A.进行1832年议会改革B.实行责任内阁制C.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D.颁布了《权利法案》7、下面卡片内容节选自恩格斯的《巴黎公社二十一周年给法国工人的贺信》。

男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男男女公民们: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以来,到今天已经过去21年了。

这反映了巴黎公社A.具有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B.英勇无畏精神与斗争策略值得借鉴C.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D.承担着民族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8、1941年5月下旬,美国国务卿赫尔在致中国外交部长的信中表示:“希望在和平状态恢复的时候,能和中国政府以有步骤谈判和订立协定的程序,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美国政府这一行为A.表明美国开始改变中立立场B.是绥靖政策的突出表现C.履行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约定D.鼓励了中国的抗日斗争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9、(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73年1月23日;美国和越南代表正式签署了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协议,历时12年的侵越战争宣告结束。尼克松总统在其对越南战争的总结中说:“很少有国家曾享有1959年美国对北越的那种军事优势。战争的一方是一个核超级大国,国民生产总值5000亿美元,武装力量超过100万,人口(1)8亿;而另一方是一个军事小国,国民生产总值不到20亿美元,武装力量25万人,人口不足1600万,从纸面上看,这场战争对另一方来说是毫无希望的力量悬殊之战。”

——摘自《正义战争论视域下的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越南战争发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的影响。10、(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已往强硬的战略已难以奏效,出于美国全球战略的考虑,美国开始进行有选择性的收缩。刚刚上台的尼克松提出了以“实力”;“谈判”、“伙伴关系”为核心的“尼克松主义”。

“尼克松主义”的成功实施;既使美国改善了与西欧;日本的关系,又使美国在亚洲实现了战略收缩,采用以越制越的方式,设法使美国从越南战争的泥潭中抽出脚,从而使美国在均势外交的前提下,维持霸主地位。美国以此也缓和了国内外的矛盾,并集中力量加强与苏联在欧洲与中东的争夺。它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使美国在从权力頂峰下落中获得一定的缓冲,极力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扩大了美苏合作的空间。

——摘编自《美国尼克松政府时期“遏制战略”研究》(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尼克松主义”的实质及其积极影响。11、(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38年慕尼黑会议后;德国向拉美地区进行全面渗透,威胁美国利益。美国总统罗斯福意识到慕尼黑协定没有带来“一代人的和平”,“仅仅意味着民主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失败”。为此,他呼吁废除中立法案,用“现购自运”代替“武器禁运”,批准法国向美国订购飞机,加强美英合作,将自身强大的工业资源变为盟国战争的强大经济支柱。1939年4月,罗斯福要求希特勒保证10年内不侵略他所列出的31个欧洲国家和中东国家,作为解决欧洲争端的基础。这些国家中包括当时与德国并不接壤的苏联。8月,美国主动向苏联提出延长《苏美商业议定书》一年,并“继续给苏无条件最惠国待遇”,支持英法与苏联的谈利。罗斯福在与国内孤立主义者斗争的同时,尽力分化德意同盟,集中打击德国。罗斯福的欧洲战略虽未能阻止战争,但却使罗斯福这样的反法西斯者提高了威望,并巩固了其在国内外的地位,连任美国总统,并引导美国走上与世界各国联合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道路。

——据刘德斌《国际关系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推行的欧洲战略的目的及其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罗斯福推行欧洲战略的影响。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越南的独立和主权问题虽然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美国拒绝签字,力图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地位,由此引发了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1955年10月,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庭艳上台,成立“越南共和国”,并大肆迫害前抗美人员。1960年12月,南方各爱国政党;群众团体、教派和各民族代表举行会议,成立“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越共成为该阵线的核心力量。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十几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造成几百余万军民伤亡,是20世纪“冷战”时代一场重大的局部战争。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越南战争的特点。13、材料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遍及美国各州,包括青年学生、妇女、士兵、宗教人士等多个社会阶层参与其中,反战形式也包含游行、静坐、演唱会等多种形式。反战运动后期,不少参与者开始思考国家、人类与战争的深层次关系。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万人死亡,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耗资4000多亿美元。在愈演愈烈的反战运动的影响下,和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呼声。美国越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用和平手段实现停战,并在1973年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遍及美国各州,包括青年学生、妇女、士兵、宗教人士等多个社会阶层参与其中,反战形式也包含游行、静坐、演唱会等多种形式。反战运动后期,不少参与者开始思考国家、人类与战争的深层次关系。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万人死亡,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耗资4000多亿美元。在愈演愈烈的反战运动的影响下,和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要呼声。美国越发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最终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用和平手段实现停战,并在1973年结束越南战争的协定上签字。——梁志明《越南战争》

(1)根据材料概括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反战运动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国际形势的影响。14、【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开战初始,统治集团为保证战争的顺利进行,尚能推行立宪政治,接受社会民主党右派提出的所谓”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然而,战事的一再失利与国内的反战情绪,使”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和帝国宪政再也难以维持了。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以及”兴登堡纲领”的发布,标志着在德国公开实行军事专政。1916年8月底,最高统帅部以发布战事命令的形式公布了鲁登道夫起草的”兴登堡纲领”。其中心思想是,实行”军部独裁”。纲领规定:推行”强制措施”,加快军火生产,增加劳动强度,抽调工人上前线。为保证”兴登堡纲领”的实施,1916年11月1日建立了由格伦纳中将领导的军事管理局,控制德国本土、被占领区和一部分帝国盟友的经济。这是最高统帅部企图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对全国人民的专制统治来保证最高军事领的贯彻。——摘自孙柄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兴登堡纲领”出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兴登堡纲领”的特点和影响。15、阅读材料,回到问题材料两伊战争自两伊战争自19809年22月1988日至8年20月8日,历时年。美苏都对两伊战争采取了中立和均势的政策。美苏虽表面上声明保持中立,不直接介入,但实际上却利用战争机会加紧了对海湾地区的争夺,排挤对方。美苏中立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伊在战争爆发前与美苏都有矛盾,不冷不热,难以形成美苏各支持一方的态势。另外,由于海湾地区问题的敏感性,两伊战争潜伏着无法预测的不利因素,美苏都不愿直接插手,造成一方获胜的局面。美苏认为,一旦伊朗获胜,必将扩大伊朗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如果伊拉克获胜,又将把伊朗彻底推向对方的怀抱。只有两伊形成“不战不和”“不胜不败”的局面,才能实现美苏的最大利益。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苏对两伊战争采取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两伊战争对中东和世界的影响。——摘编自杨明星《试论两伊战争及其遗产》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尔逊1988年提出十四点原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时任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战后初期,不少欧洲国家把获得战争赔款视为偿还战争债务的手段。美国却固执地坚持将索要债务视为其国家利益,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后,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

——摘编自吴于魔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美国在对德赔款问题上的不同态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不同态度对德国的影响。评卷人得分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7、阅读如下图示。

史料展示了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两种发展状况,结合所学,任选一种发展状况进行论证。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历史上重要的条约或会议。

。时间。

会议或条约。

简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结束了欧洲三十年战争;确定了国际关系中应遵守国家主权;国家领土与国家独立等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1919年。

《凡尔赛和约》

共15部分;包括440个条款和一项议定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条约围绕战后处置德国问题,协调了列强在欧洲;近东和非洲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

1945年4月。

《联合国宪章》

共分19章111条。宪章规定;联合国及其成员国应遵循各国主权平等;各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以及联合国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

1968年7月。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宗旨是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截至2002年4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缔约国共有187个。

2019年5月。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聚焦“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主题;共商文明发展;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并发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2019北京共识》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等材料列举了人类历史上一些重要的会议和条约,其中蕴含着全球治理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世界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16分)19、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20、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我想;如果您真的关心世界人民的幸福的话,那么您就会正确地理解我的意思:人人都需要和平,无论是还没有丧失理智的资本家,还是不仅能够珍惜自己个人的生命而且更能珍惜人民生命的共产党人,都是如此,我们共产党人从问世之日起,一般来说是反对国家间的任何战争和捍卫和平事业的,我们始终把战争视为灾难,而不是把它当成儿戏,当成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更不是把它当做目的本身。我们的目的是明确的,而达到目的的手段就是劳动。战争是我们的敌人,对各国人民来说是灾难。

如果您真的关心和平和本国人民的幸福;那么这也只能算是您作为总统应尽的义务,而我作为部长会议生席也应对自己的人民表示关怀。此外,维护全球和平应是我们其同美心的事业,如果在现代条件下爆发战争,那么这就不仅仅是美苏之间的战争,因为美;苏之间其实并不互相谋求什么,但战争将是全球性的,残酷的、毁灭性的。

——1962年10月26日赫鲁晓夫致肯尼迪的信(摘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致信肯尼迪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对现代条件下的战争所持的态度及其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国联是一战后由战胜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国联盟约体现的基本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这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国联成立初期主持了多次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国联只是暂时维护了世界和平。由此可知ABC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D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D项。2、A【分析】【详解】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进行的两大军事行动是中途岛海战和瓜岛之战,两次战役彻底打垮了日军的主力,加速了盟军反攻和胜利的到来,这两次战役分别位于图中的①和②,故A项正确。③是日本发动的珍珠港事件,④是菲律宾战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C和D项。3、D【分析】【详解】

1920年成立的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并非第一个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故A错误;第一次提出建立联合国的构想是《大西洋宪章》,B错误;安理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故C错误;D项表述反映了联合国的活动状况,故选D。4、D【分析】【详解】

国际联盟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但是其存在并没有给世界带来了持久的和平,D错误,符合题意;国联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建立的、其基本宗旨是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但是“全体一致”原则无法制约侵略,A、B和C正确。排除。5、B【分析】【详解】

反映德国对维护国际关系的和谐稳定所作的努力。对二战历史的正视、反思,有利于欧洲和谐统一。A、D项是表面现象,C项与题干无关。故选B项6、A【分析】【分析】

【详解】

从材料“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确保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CD项是1689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合,排除;B项是1721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7、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可知,巴黎公社运动不仅反对外来侵略,还将资产阶级政府作为其敌人并向其发起挑战,说明巴黎公社运动是民族革命也是无产阶级革命,故D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不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巴黎公社英勇无畏精神,并且巴黎公社失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斗争策略存在较大问题,B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巴黎公社“没有科学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排除C。

【点睛】

紧扣材料关键信息“自从巴黎人民举起了红旗,同时向飘扬在凡尔赛的法国三色旗和飘扬在普鲁士人占领的炮台上的德国三色旗发出挑战”,并联系所学巴黎公社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解答即可。8、D【分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美国给中国约定,在抗日战争结束后,中美之间谈判决定放弃在中国的特殊权益问题,可见此番言论有助于中国的抗日斗争,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出改变中立立场的开始,不选A。绥靖政策是纵容法西斯势力的侵略,但此番言论是鼓励了中国的抗日,不选B。19415月反法西斯同盟还没有成立,不选C。二、材料分析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从越南的社会性质和与中国的关系及美国对中国的敌视;美国的全球战略的角度加以回答即可。

(2)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从对美国造成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和对美国外交策略的变化以及中美关系方面加以回答即可。【解析】(1)背景:

①在越南争取独立的斗争中;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给予了支持和声援,美国把新中国视为它在亚洲扩张的主要障碍。②美国要称霸世界,配合在欧洲地区的冷战,遏制共产主义。

(2)越南战争消耗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美国社会造成深远影响;越战后期美国内外交困,不得不实行战略收缩,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推动中美关系的缓和)和苏攻美守态势的出现。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的信息以及所学知识从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纪霸主的地位以及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和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和国际不利局面分析回答。

(2)实质:依据材料“从而使美国在均势外交的前提下,维持霸主地位”的信息和所学从美国实力衰落后为遏制苏联扩张、维护自身全球利益的缓和手段回答。影响:依据材料“也缓和了国内外的矛盾,并集中力量加强与苏联在欧洲与中东的争夺。改变了东西方关系,扩大了美苏合作的空间”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善与盟国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以及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等角度分析回答。【解析】(1)背景:西欧;日本的崛起冲击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国内反战运动此起彼伏:“滞涨”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国内孤立主义传统的影响:

(2)实质:是美国实力衰落后为遏制苏联扩张;维护自身全球利益的缓和手段。

影响:有利于结束越战,改善与盟国的关系,维持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灵活处理与苏联关系,利于世界局势缓和:改善美国与中国等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推动多极化趋势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问;根据材料“美国总统罗斯福意识到慕尼黑协定没有带来‘一代人的和平’,‘仅仅意味着民主国家在地缘政治上的失败’。”得出其目的是阻止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美国国家利益。主要措施在材料中有体现,主要是支持英法联合抵抗德国法西斯;缓和与苏联关系,争取与苏联的合作;分化德意同盟,集中打击德国。

第(2)问,影响从对美国、对世界两个方面回答,得出答案提高了罗斯福威望,巩固了其政治地位;有助于打击德国的对外扩张;为世界大国间联合反对德国法西斯奠定基础。【解析】(1)目的:阻止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扩张;维护美国国家利益。

措施:支持英法联合抵抗德国法西斯;缓和与苏联关系;争取与苏联的合作;分化德意同盟,集中打击德国。

(2)影响:提高了罗斯福威望,巩固了其政治地位;有助于打击德国的对外扩张;为世界大国间联合反对德国法西斯奠定基础。12、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越南的独立和主权问题虽然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但美国拒绝签字,力图取代法国在越南的地位,由此引发了越南的抗美救国战争”得出日内瓦会议的相关决议承认越南独立和美苏“冷战”的影响;根据“越南南北方两个政权分立的局面由此长期化。1961年,美国肯尼迪政府上台后决定,通过有限的军事干涉支持南越政权,使用军事手段消灭解放武装力量,由此发展为美国参加的战争”得出越南南北分裂,两个政权的对抗;美国干涉越南内战;中苏对北越的支持。

(2)根据“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十几个国家直接或间接卷入战争,造成几百余万军民伤亡”得出特点主要是持续时间长;意识形态色彩浓厚;是冷战中的热战;由内战发展为国际战争;损失惨重,影响深远。【解析】(1)背景:日内瓦会议的相关决议承认越南独立;美苏“冷战”的影响;越南南北分裂;两个政权的对抗;美国干涉越南内战;中苏对北越的支持。

(2)特点:持续时间长;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冷战中的热战;由内战发展为国际战争;损失惨重,影响深远。13、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材料“美国国内的反战运动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遍及美国各州,包括青年学生;妇女、士兵、宗教人士等多个社会阶层参与其中,反战形式也包含游行、静坐、演唱会等多种形式”可以总结出美国反战运动的特征是规模大,遍及全国;参与阶层多,人数多;斗争形式多样;根据材料“反战运动后期,不少参与者开始思考国家、人类与战争的深层次关系。”可总结出当时人们把反战提高到人类命运、国家发展的高度。

(2)根据材料“越南战争造成越南160万人死亡,美国超过5.8万人丧生,耗资4000多亿美元。用和平手段实现停战”可以总结出战争给美国和越南带来沉重灾难;使追求和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从国际关系看,越南战争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也冲击了两极格局。【解析】(1)规模大;遍及全国;参与阶层多,人数多;斗争形式多样;把反战提高到人类命运;国家发展的高度。

(2)冲击了两极格局;美国的霸主地位被削弱;给越南带来沉重灾难;追求和平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呼声。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战事的一再失利与国内的反战情绪;使‘民族民主主义’新路线和帝国宪政再也难以维持了。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以及“兴登堡纲领”的发布,标志着在德国公开实行军事专政”可知“兴登堡纲领”出台的原因主要和一战中德军的军事失利以及兴登堡、鲁登道夫等人执掌军权有关。

(2)根据“其中心思想是,实行‘军部独裁’”、“推行‘强制措施’,加快军火生产,增加劳动强度,抽调工人上前线”可知“兴登堡纲领”的特点是以军事独裁为核心,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根据“通过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干预、对全国人民的专制统治来保证最高军事纲领的贯彻”可知“兴登堡纲领”的实行中断了德国的宪政,摧残了德国的经济,但这种疯狂的军国主义思想支持了德国的军事进攻。【解析】(1)原因:一战中德军连续失利;为军国主义传统提供了温床;兴登堡;鲁登道夫执掌军权并控制政权。

(2)特点:以军事独裁为核心;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影响:德国宪政被迫中止;摧残了德国的国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德国的军事进攻。15、略

【分析】【详解】

(1)原因:根据材料“美苏加紧了对海湾地区的争夺;排挤对方”得出海湾地区是美苏争夺的战略要地;根据材料“两伊在战争爆发前与美苏都有矛盾,不冷不热,难以形成美苏各支持一方的态势”得出两伊在美苏之间游走,未形成稳固同盟;根据材料“历时8年”“潜伏着无法预测的不利因素”得出战争持续时间长,具有不可预测性;根据材料“只有两伊形成‘不战不和’‘不胜不败’的局面,才能实现美苏的最大利益”得出出于牵制对方和维持均势的需要。

(2)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两伊战争改变了中东地区的力量对比和国家关系,打破了中东政治力量平衡;两伊战争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对交战双方的不同态度,使中东国家分成支持伊朗的国家、支持伊拉克的国家和中立国3个阵营;两伊战争导致中东各国关系紧张,推迟了阿以争端和平解决的进程;两伊战争给本来就不稳定的中东局势,增添了新的紧张因素,有些中东国家开始谋求引入导弹、化学武器等大规模杀伤胜武器,导致了新一轮的军备竞赛,威胁了地区安全;战争对两伊石油设施和石油生产造成影响,国际市场上的石油出口减少,导致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触发了新的世界经济危机;美国利用支持伊拉克等机会,加大了对中东地区的渗透和干预。【解析】(1)原因:海湾地区是美苏争夺的战略要地;两伊在美苏之间游走;未形成稳固同盟;战争持续时间长,具有不可预测性;出于牵制对方和维持均势的需要。(答出三点即可)

(2)影响:打破了中东政治力量平衡;导致阿拉伯世界分裂,为美国的干预地缘政治创造了条件;推迟了和平解决中东阿以争端的进程;刺激中东地区武器研发和购买军备,威胁了地区安全;导致了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触发了新的世界经济危机。(答出三点即可)16、略

【分析】【详解】

(1)不同态度;根据材料“并许诺要实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公正;宽厚地对待战败国”可知美国的态度是公正宽厚的对待德国,不要过分削弱德国。根据材料“如果德国人不来埋单,就得由英国的纳锐人来付款”可知英国的态度是要求德国偿还巨额赔款。

(2)影响,据材料“美国政府坚决反对取消战争债务。最终签订的《凡尔赛和约》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额,而留待新设立的赔款委员会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拖欠赔款、德国困境、德国复仇情绪、纳粹兴起、二战导火线等方面分析即可。【解析】(1)美国:公正宽厚的对待德国;不要过分削弱德国。英国:要求德国偿还巨额赔款。

(2)影响:使德国得以利用英美之间的矛盾,拖欠赔款;加剧了德国的困境;激化了德国的困境;激化了德国的民族主义和复仇情绪;德国纳粹趁机兴起,为二战埋下了导火线。三、论述题(共2题,共4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中“经济全球化历程的三次浪潮和挫折”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两种发展状况分别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和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挫折。首先,提出观点是经济全球化的三次高潮。然后论证,根据材料中“第一次浪潮发生在16世纪”可知新航路的开辟是推动第一次经济全球化高潮的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中“第二波浪潮发生在1815—1913年期间”,而这一时间段刚好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因而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成为全球化发展的强大动力,经济全球化出现第二次高潮。材料中提到“第三波浪潮出现在二战后特别是冷战初期”,而这一时间段则正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因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第三波全球化浪潮。最后得出结论: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冷战”对峙等影响经济全球化,使之出现波动。【解析】观点:经济全球化经历了三次挫折。

论证:17—18世纪;殖民战争频繁,从三次英荷战争到英法战争,国际贸易受挫,全球化一度陷入停顿。1914—1945年,爆发两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经济全球化陷入低潮。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对峙,全球化受阻。

结论:近代以来,世界战争、经济危机和冷战对峙使全球化不断受挫。18、略

【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主旨可以得出论点构建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政治秩序是有效治理地区性、全球性问题的关键。论证过程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