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教版PEP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193_第1页
2024年人教版PEP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193_第2页
2024年人教版PEP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193_第3页
2024年人教版PEP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193_第4页
2024年人教版PEP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19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人教版PEP高三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对两国的状况叙述错误的是()A.印、巴两国经常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冲突B.两国都保持着庞大的军费C.先后以自卫的名义研制出核武器D.两国关系已十分友好,不再有战争发生2、“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经过他的精心整理、改造,阴阳五行学说才得以成为‘中国人的思想律,是中国人对于宇宙系统的信仰;二千年来它有极顽固的势力。’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等弊端,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这一观点()A.怀疑董仲舒是一位有影响的思想家B.肯定董仲舒“阴阳五行”学说C.否定董仲舒的学说D.肯定董仲舒学说的影响力3、“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上述材料出自()A.《波茨坦公告》B.《联合国家宣言》C.《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4、西汉以来,经学内部的家法师说等门户之见纷争不已,唐初孔颖达编订《五经正义》,摒弃南学与北学的地域偏见,使前师之说不致泯灭,后代学者有所仰靠,被唐王朝颁为经学的标准解释,作为科举考试的标准。这一举措()A.导致唐以后儒学家因循守旧B.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C.有利于儒学与其他思想融合D.提高了儒学政治地位5、据国家统计局《国民收入统计资料汇编》显示,从l952年到l957年,农业产值增长了24.8%,工业产值增长为128.6%。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在国内市场主要商品供应量中约占90%左右,在出口总额中约占75%左右。上述材料反映了()①农业集体化有利于工业化②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③计划经济取得了一定成效④外贸出口额大幅度增长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6、淅川下寺曾发掘出一处春秋楚国贵族墓群,出土大量青铜礼器,不少还带有铭文,其铸造使用了失蜡法溶模工艺。这一发现,把我国使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历史提早了一个多世纪。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出A.青铜器铸造在春秋时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B.我国古代青铜铸造中心集中在黄河流域C.青铜器的铭文有助于印证古代史料的真伪D.春秋时期各国主要使用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7、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在他们的思想中截然相反的是A.是否实行仁政B.人性善恶C.是否主张“礼”D.是否追求气节8、下表关于甲乙两人对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进行的比较,表述正确的是()A.二者的论点、论据都正确B.乙的论点错误C.甲的论点错误D.二者的论点、论据都不正确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美联社曾经报道,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驻美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A.美国政府鼓励向苏联移民B.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D.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10、“TPP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在2015年10月签约国达到12个,该组织被一些学者称作“经济北约”。对其解读准确的是()A.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B.亚太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C.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与集团化的产物D.战后经济体系化制度化发展的里程碑11、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是()A.全球化一体化B.区域集团化C.三足鼎立D.两极格局12、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A.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B.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C.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D.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13、学者费正清认为:“军阀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1916年之后的十年中形形色色的思想实践和试验毫无拘束地涌现出来。”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A.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B.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D.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4、下方是美国邮政总署1942年7月发行的一枚邮票;它最大的历史价值在于()

A.反映了美国对中国抗战的立场态度B.表明美国认为美中制度具有共同性C.佐证当时美国承认的中国政治版图D.佐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15、1970—1972年,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同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三年内翻了一番。导致这股建交热潮出现的原因有A.中国实行改革开放B.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C.中美关系解冻E.中国实行改革开放E.中国实行改革开放16、1956年《中国共产党党的章程》规定党员有义务“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1982年宪法总纲第五条特别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从材料中体现八二宪法制定的关键原则是()A.社会主义B.人民民主C.党在法下D.党政分开17、马克思认为“从3月18日起,先前被抵抗外敌侵犯的斗争所遮蔽了的巴黎运动的阶级性质,便以尖锐而纯粹的形式显露出来了。”其形式包括()A.废除旧军队,代之以国民自卫军B.民主选举公职人员C.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D.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199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判断对错)19、20世纪以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对世界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回答:

(1)读图回答: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成立的APEC,体现了____;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2)图中所示的世界经济核心地区有:

(3)概括说明从1919年到1945年;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述中国国际地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4)简述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20、历史的形成与演变;决定了国家;民族共同的个性与命运。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历代备边;多在西北,其强弱之势,客主之形,皆适相埒(相等),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主要含义是什么?李鸿章对“边防”问题的看法有哪些变化?

材料二他(李鸿章)过分相信那种“以夷制夷”的老政策;以为俄国人会为中国介入此事时,迫使日本和平解决。当这一允诺无法兑现时,李又孤注一掷地转向英美寻求调停。他不懂现代国际政治的实质,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处于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

--摘自徐中约《中国人的奋斗》

材料三(二)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节选(三)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材料四。

材料五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多次战争那都是王朝战争;屡战屡败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命运与世界民主阵营连接在一起,民主阵营胜,中国民主前途存;世界民主阵营败,中国民主前途亡。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此前中国没有发生过如此光明如此幸运的战争结盟。中国人付出最多,中国人赢得最多,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将自己的双重命运--民族与民主的命运抵押了上去,赢得了双重胜利。

--朱学勤《我们该如何纪念南京大屠杀》(3)对比材料四中的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材料五概括指出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不同。

(4)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不断奋斗。请仿照图3的示例,为图4、5撰写解说词。

图3五四风雷:1919年的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图4卢沟烽火:____。

图5开国大典:____。21、(13分)促进科学与人文融会贯通、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描绘自然的渴望使他们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自然。同时,对于透视画法以及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比例的“科学”研究也导向对自然的新的洞察。对于16世纪和17世纪的科学进展而言,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在列奥纳多·达·芬奇看来,上帝是通过几何学来创世的,因此自然也就可以内在地被数学化。——[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材料二启蒙运动的先驱很多都参与了17世纪的科学革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他的研究获得了各方的赞誉。——[美]弗兰克·萨克雷等主编《世界大历史1689—1799》材料三在战争时期,应用科学给人们相互毒害和相互残杀的手段。在和平时期,它没有使我们从必须完成的单调的劳动中得到多大程度的解放,反而使人成为机器的奴隶;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爱因斯坦(1931年2月16日)请回答:(1)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处于起源阶段。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科学进展”的主要表现。(2分)(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牛顿的发现”为什么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2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这一主题。(9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280字左右。)22、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上海某中学以“中国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开展历史研究性活动。下面是参加活动的一位学生准备的报告提纲,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项目发展过程对世界的影响印刷术唐代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随着文化的普及,对印刷效率提出更高要求,毕昇创制活字印刷史实:____①

结论:对中外文化交流产生巨大影响儒家思想

____②史实:自公元前1世纪向外传播;逐渐成为越南;日本、朝鲜各国的官方哲学;16世纪以后,传教士们通过翻译儒家典籍或个人著述,向西方传播儒家文化。

结论:____③

____④

____⑤史实:越南;朝鲜都仿照中国这一制度选拔官吏。

结论:推动周边东亚国家的制度发展23、在东汉,两头牛牵引的耦犁被可以任意控制耕土深浅的曲辕犁所取代。____。(判断对错)24、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蒸汽时代”的到来。____(判断对错)25、章太炎;名炳麟,清末民初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曾与孙中山携手革命,为同盟会和辛亥革命的重要领袖之一。

材料一“夫排满洲即排强种矣;排清主即排强权矣。”

--章太炎《定复仇之是非》

材料二“改制同族;谓之革命;驱逐异族,谓之光复。今中国亡于逆胡,所当谋者,光复也,非革命云尔。

--章太炎《革命军》序。

材料三“余尝谓中国共和;造端与法;美有异。始志专欲驱除满洲,又念时无雄略之士,则未有能削平宇内者故逆定共和政体以调剂之,使有功者得更迭处位,非曰共和为政治极轨也。调剂敷衍,所谓以相忍为国,起因既尔,终后即顺其涂经,庶免败绩覆驾之祸。”

--太炎先生自定年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简要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

你选做的题号是:____。

答: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6、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下表反映的是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的演进。

——摘编自罗德胤、秦佑国《中国戏曲与古代剧场发展关系的五个阶段》材料二19世纪末,教会学校组织学生演剧,让中国学生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不仅有助于扭转、打破国人的传统偏见,更为重要的是,学生所演之剧,不再是中国旧式的戏本,演剧的方式,也完全不是中国传统旧戏唱念做打的做派,而是直接用外语原文演出外国经典戏剧作品,演剧方式也是严格依照西洋戏剧的样式和要求进行,使其成为当时国人眼中的新潮、时髦之举。进入20世纪之后,伴随着清末“戏曲改良”运动,学生演剧逐渐跃出校园走向社会。受该运动的影响,学生所演的自创剧目的题材也基本上取材于社会时事,主题则和“时装新戏”一样主要来自维新派的社会、政治改良思想。——摘编自范方俊《清末学生新潮演剧与中国现代戏剧的发生》(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并分别指出其依据。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戏剧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戏剧与社会的关系。28、斗剑之法。

公元27年;在古罗马的菲德尼小镇中举办了一场传统的斗剑比赛。然而观赛的观众达到了场地可容纳人数的两倍,导致木造的观众席突然倒塌,造成5000余人死伤。事故发生后,按法律规定,为自由民的死者,其丧葬费用由公库支出,这场比赛的主办人被判处放逐之刑。与此同时,元老院还通过了以下两项法令:观众席可以木造,但是建造地基时必须彻底整建,如果被认为整建的不够彻底,则不许搭设观众席。--《罗马人的故事》

(1)在古罗马法律体系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具有里程碑地位的成文法典?

(2)以上事件发生时;古罗马成文法典的适用范围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以上材料反映了古罗马社会的哪些特征?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淮南王赋八十二篇,淮南王群臣赋四十四篇上(汉武帝)所自造赋二篇阳成侯刘德赋九篇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汉书》材料二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序》)”,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材料三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小说演义之书未尝自以为教,而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文化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文体主要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2)据材料二,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小说流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明清小说产生影响的新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文学流传有何趋势?对此你有何认识?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30、民意测验是一种了解公众对某种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的意见和态度的测验方法;中国较为规范的民意测验发端于民国时期。

1926年1月4日;当时有较大影响;以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群体的《京报副刊》在新年第一期头版刊登了主编孙伏园向读者征求关于“新中国柱石十人”的倡议书。该民意测验前后进行了55天,收到有效投票791份。

附《京报副刊》“新中国柱石十人”测验评选结果:

。排名姓名备注排名姓名备注1蔡元培1916年始任北京大学校长6王宠惠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政治家、外交家2汪精卫广州国民政府主席7陈独秀新文化运动代表人,中共中央总书记3蒋介石国民革命军总司令8李烈钧国民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国民大革命4吴稚晖新文化运动代表人,1924年起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9于右任国民党员,积极宣传民主革命,参加过二次革命、国民大革命5冯玉祥北洋军将领,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推翻直系军阀政府,组建国民军10徐谦民国时期著名法学家,参加过反袁斗争和国民大革命结合“新中国柱石十人”测评结果;评点一项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主要观念。

要求: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史论结合,评点有据。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自从在国联问题上失误之后;孤立主义一度重新甚嚣尘上。在华盛顿体系中,它“参与其中而不负责任”,继而带头提出所谓“非战原则”,甚至在中国东三省发生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也只发了个“不承认”的声明,以致法西斯国家得以得寸进尺,终于酿成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几年,以往美国之行的政策基本未变,在1935-1937年间接连通过几个“中立法案”,声称要避免“重犯”上次欧战时的错误,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出售军火等。

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在1939年开始修改中立法,取消过时的“军事禁运”,转而实行“现购自运”。当时德国支付和运输能力均较英法为弱,因此这种“现购自运”政策于英法有利。大约到了1940年,战争形势急转直下,德国先后入侵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这年9月27日,日军侵入印度支那,接着又公布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把矛头指向美国,才使美国在心理上有所觉醒,认识到摆脱孤立主义之必要,包括罗斯福总统本人在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于1940年9月与英国签订《驱逐舰-海军基地协议》,即由美国向英国提供驱逐舰,英国向美国提供大西洋海军基地;1940年3月签署“租借法案”,决定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援助并拨款70亿美元,以作建立和运输租借物资之用。这样,美国就由中立国变为非交战国,实际上站到了交战的一方。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长期保持中立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放弃中立政策的原因和影响。32、政治制度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妥。

--《皇明祖训》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大概是改造专制制度以进行制度创新;摆脱专制的革命循环、走向长治久安的最完美的例子。这个例子对中国有意义,而美国在英国民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民主制度的历史对中国意义不大,因为中国不是像美国这类“没有历史的国家”。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任何一个州;都不可能仅凭自己动议,便能合法地退出联邦--而任何以此为目的决议和法令在法律上都是无效的,联邦是不容分裂的就自然条件而言,我们是不能分离的。我们决不能把我们的各个地区相互搬开合众国总统的一切权威都来之于人民,人民并没有授于他规定条件让各州脱离出去的权力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它有一天会被我们的良知所触动,再次奏出联邦合唱曲。

--林肯总统1861年就职演说(1)统治者对丞相的态度在明朝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这对中国社会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后,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作者强调中国民主制度建设应该考虑什么因素?

(3)林肯的演说体现了1787年宪法的什么原则?根据材料二,指出其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依据有哪些?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三次印巴战争后的印巴基本情况,联系课本可知,三次战争后,印巴冲突的焦点问题并未解决,宗教矛盾仍然尖锐,边界和领土尤其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长期未确定,导致双方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因此双方都保持着庞大的军费并研制出核武器,研制威胁了这一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此题答案为D。考点:南亚次大陆的冲突【解析】【答案】D2、D【分析】试题分析:“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说明A错误;“阴阳五行”学说不是董仲舒的主张,故B不符合史实;材料整体上是在说董仲舒的主张对中国的影响巨大,但不是说其影响都是消极的,故排除C,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学说的影响【解析】【答案】D3、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对该宣言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与罗素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核战争的严重后果,提出召开国际科学家会议,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将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这与题干信息相吻合.故C正确.

ABD均核武器问题无关;故排除.

故选C.4、D【分析】A.唐朝对儒学的重新解释;并没有导致儒学因循守旧。

B.材料与规范官员的从政行为无关。

C.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与其他思想的融合。

D.从材料中被唐王朝颁布为径学的标准解释可以看出;有利于提高儒学的政治地位。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发展变化的特征以及材料信息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儒学发展的表现,还要搞清楚唐朝思想文化发展的特征。【解析】D5、A【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在全部工业产值中,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产值约占50%左右,农副产品和用农业原料制成的工业品,”反映了农业的发展在工业发展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因此①符合题意,又依据“l952年到l957年”可知当时我国正处于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时期,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③的表述也符合史实,而②④的表述在材料无法体现,故选A。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业集体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解析】【答案】A6、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释读能力。我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鼎盛是在商代,排除A。材料中反映的楚国墓群,应在长江流域,否定B。青铜器在当时比较珍贵,很少用于农业生产,D不符合史实。故选答案C。7、B【分析】本题考查早期儒家思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能力。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名轲,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中心环节。“性善论”属于唯心主义的说法,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仁政的理论根据,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意义。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综上可知,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8、B【分析】本题考查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考查学生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故B符合题意;其它选项说法错误,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危机很快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原因: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各国经济联系紧密.(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

2、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它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解析】【解答】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而此时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展“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因此吸引了不少美国人移民苏联,故BC正确;

A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排除;

苏联的经济政策吸引美国人前去投资应是指列宁时期实行的新经济政策;排除D.

故选BC.10、B|C【分析】【分析】本题以以亚太经合组织为考查背景,考查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析】【解答】A;本题并不是在强调中国;排除;

B;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正确;

C;材料中的组织为亚太经合组织;其发展形成是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产物,正确;

D;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相关;排除;

故选BC.11、A|B【分析】【分析】本题以经济发展方向为考查背景,考查对经济发展趋势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有效识记.【解析】【解答】A;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确;

B;区域集团化是当即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正确;

C;三足鼎立;指的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排除;

D;两级格局指的是政治形势;排除;

故选AB.12、B|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的成立.考查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A项说法与史实不相符,应排除.

中国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对的胜利使得美国对中国战场具有很大依赖性,故B项正确.

二战后期美苏关系逐渐从合作关系走向对峙;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是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故C项正确.

中国牵制了日军主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正是这一作用的体现,故D项正确.

故选BCD.13、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前,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传各自的政治观点时,都没有彻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经过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批判,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解析】【解答】材料要求所选的选项应在1916-1926年间;AB属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故AB正确;

C是1924年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内容;故C正确;

工农武装割据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时期;及1927年-1937年,故D错误.

故选ABC.14、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了加强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团结,为战胜轴心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联盟内部的各国社会制度不同,作战目的也不完全一样.英美集团企图的打败德、意、日的同时,严重削弱苏联和各国的人民革命力量.因此,在反法西斯联盟内部一直存在着矛盾和斗争.【解析】【解答】邮票左右上方分别印有美国总统林肯和中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头像;林肯头像下印着其著名讲辞“民有;民治、民享”,孙中山先生的头像下则印着“民族、民权、民生”,中美两位伟人放在一起,并以中英文纪念“七七”抗战、宣传三民主义,ABC均可体现,故ABC正确;

1942年初;中;美、英、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但无法从图片信息反映,故D错误.

故选ABC.15、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20世纪70年我国外交的认识和理解,旨在考查识记所学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和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促进了中国出现了同世界各国建交的热潮,CD符合题意;AB项都不符合材料中时间的限制。故选CD。【解析】【答案】CD16、A|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法治建设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能力.【解析】【解答】根据材料1956年的“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到1982年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种变化明显体现了社会主义、人民民主、党在法下的原则,ABC符合题意;党政分开从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排除.

故选ABC.17、C|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上的创举;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解析】【解答】“尖锐而纯粹的形式”指的是没收逃亡资本家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和建立工人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故CD正确;

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D三、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8、错【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庄严地将“依法治国”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故答案为:错.19、世界经济全球化【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的抗日战争以及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解析】【解答】(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当今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合作组织;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推动这一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科技革命的推动以及跨国公司.

(2)根据图片材料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世界经济核心地区有:西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3)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从任人宰割的弱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主要原因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结合教材所学概括回答: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联合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赢得世界各国好评.我国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意的支援.

故答案为:

(1)世界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跨国公司;

(2)西欧;美国、日本、澳大利亚;

(3)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从任人宰割的弱国成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4)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各项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对联合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在安理会坚持实事求是和伸张正义的原则,参与解决国际争端,赢得世界各国好评.我国也从联合国及有关组织得到有意的支援.20、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近现代中国的崛起.考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主要含义;李鸿章对“边防”问题的看法的变化;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的不同;卢沟桥事变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和图片、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解答】(1)第一小问的含义;依据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糜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可以得出含义是指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东南海疆.第二小问的变化,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变化是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东南海疆.

(2)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二的描述可以得出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是过分相信和依赖帝国主义调停;外交政策的失误;政治腐朽;缺乏群众基础.依据材料三的图片和材料可以得出抗日战争的原因是发动群众,激发爱国热情;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3)本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四中两幅图片和文字,结合所学可知,抗日战争以全体中华民族的胜利而告终,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结成同盟,日本法西斯遭到了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反对;把战争和人民的觉醒结合,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4)本小问的解说词;结合所学可知,图4卢沟烽火的解说词是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图5开国大典的解说词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故答案为:

(1)含义: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东南海疆.变化:把边防的重点从西北转移到东南海疆.

(2)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过分相信和依赖帝国主义调停;外交政策的失误;政治腐朽;缺乏群众基础.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发动群众;激发爱国热情;国共合作,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

(3)抗日战争以全体中华民族的胜利而告终;是近代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胜利;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结成同盟,日本法西斯遭到了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反对;把战争和人民的觉醒结合,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4)图4: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揭开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图5:1949年新中国成立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时期的关于自然科学的思想,旨在考查分析理解和提炼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描绘自然的渴望使他们尽可能近距离地观察自然。同时,对于透视画法以及对于人体解剖学的精确比例的‘科学’研究也导向对自然的新的洞察”、“数学的发展被视为理解事物本质的关键自然也就可以内在地被数学化”,归纳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进展”即科学思想的主要表现,即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表达自然等观点。(2)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的科学基础,旨在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英国数学家艾萨克•牛顿的发现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牛顿的研究都是基于严谨的科学观察和人类理性,而不是上帝的指示”,分析理解“牛顿的发现”的含义及其作用、特点;根据审题明确其对思想解放作用的要求,在上述理解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阐释“牛顿的发现”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的依据,即近代科学的进展冲击了宗教神学说教,人类有了追求人本身解放的自信等。(3)本题考查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及综合能力。分析材料信息可见,材料一反映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兴起,材料二反映自然科学的重大进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人文思想的发展,材料三中爱因斯坦表达了反对科学成为人类残杀的战争工具和科学家应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等;依据审题明确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主题的具体要求,即科学与人文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据此综合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多角度分析论述“科学与人文的共生”的主题,并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试题,要求史论结合、层次清晰、语言准确、逻辑严谨,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解析】23.(13分)(1)主要表现:注重实验观察;以数学表达自然。(2分)(2)理由:近代科学的进展冲击了宗教神学说教;人类有了追求人本身解放的自信。(2分)(3)评分表:。水平与评分论述的视角(4分)论述所用史实的举例(4分)答题总体表现(1分)水平l(7~8分)人文促进科学发展如:文艺复兴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充分、有效地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立论角度多重,层次分明,观点与史实相统一,行文流畅,论述结构严谨。科学为人文奠定基础如: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如: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发展推动启蒙运动的兴起,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科学发展离不开人文指导如:滥用科学成果的史例如:滥用科学成果的史例科学家要具有浓烈的人文精神如: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与人文关怀。如:爱因斯坦的科学贡献与人文关怀。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其他言之有理的,可酌情判分。水平2(5~6分)能从水平l中的任意3个角度论述,能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观点、史实较一致,层次较分明,论述结构较严谨。水平3(2~4分)能从水平l中的任意l~2个角度论述,观点、史实相对一致,层次不分明,论述结构不严谨。水平4(0~1分)没有科学的论述视角,仅列举个别史实。

22、13世纪东传朝鲜与日本,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经历汉代经学化与宋代理学化,逐渐成为中国官方哲学儒家思想辐射东亚,成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特征;成为世界学术思想中的重要部分科举制度为加强中央对人才选拔的管理,创始于隋朝,在唐代、宋代逐步完善【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故答案为:

。项目发展过程对世界的影响史实:

13世纪东传朝鲜与日本,西传到中亚、波斯和欧洲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经历汉代经学化与宋代理学化,逐渐成为中国官方哲学结论:

儒家思想辐射东亚,成为东亚文化圈的重要特征;成为世界学术思想中的重要部分科举制度为加强中央对人才选拔的管理,创始于隋朝,在唐代、宋代逐步完善23、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耕作工具的演变情况,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再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这种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能适应各种土壤和不同田块的耕作要求.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选B.24、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能力.【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导致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选A.25、(1)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考查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的不同;对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的评价.需要掌握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内容、影响以及二者的比较.【解析】【解答】(1)本小问的不同;依据三则材料的描述,结合孙中山的民族思想可知,章太炎和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的不同是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2)本小问的评价;依据三则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传统民族意识,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与此同时,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

故答案为:

(1)不同:章太炎坚持汉民族正统观念而单纯反满;对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则不以为然.孙中山则把反满口号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相联系,将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相结合.

(2)评价:章太炎的民族主义思想能够激发人们的传统民族意识,对推动辛亥革命的爆发有利.但与此同时,一味强调反满,以“光复”取代“革命”,具有狭隘的大汉族主义特征,容易模糊革命的最终目标,给革命带来消极的影响.四、判断题(共1题,共10分)2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五、材料解析题(共3题,共6分)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一表格信息反映的古代戏剧的发展趋势一是:戏曲种类日益丰富。依据是:春秋战国以来至宋元时期多以一种剧种出现于社会,到明清时期则以多种地方戏为代表;二是:舞台更加完备。依据:(看表格)隋唐时期仅有简单的舞台,之后,前后台、伴奏区逐渐分开;三是:专业化程度加强。依据:从百戏到杂剧,再到昆曲、京剧等;舞台的逐渐完备;演出场所从借助其他场地临时搭建,到有了固定场所。(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四是:市民化趋势。依据:从仅有贵族观戏到城乡民众均可观戏;演戏场所从贵族庭院扩展到民间街巷。(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以来戏剧的变化及其原因;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二“19世纪末,教会学校组织学生演剧,让中国学生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使其成为当时国人眼中的新潮;时髦之举。”“题材也基本上取材于社会时事,”等信息反映出近代以来戏剧的变化是:地位提高;非专业化;现实性强。其原因,回顾已学可知,自鸦片战争以来,随着列强入侵,西方文明逐步入侵中国,同时也开始认识和接受中华文明;教育革新(教会学校);政治改革、革命的发展,与戏曲主题融合等等,都扩展了戏剧的影响。

(3)本题考查的是戏剧与社会的关系;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把握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本题属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可戏剧题材的来源及其社会功效来解答,如取材于社会。丰富社会生活;教化民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政治变革(进行舆论宣传)等等。

【解析】(1)趋势:戏曲种类日益丰富。依据:宋元时期为杂剧,明清时期则以多种地方戏为代表。趋势:舞台更加完备。依据:隋唐时期仅有简单的舞台,之后,前后台、伴奏区逐渐分开。趋势:专业化程度加强。依据:从百戏到杂剧,再到昆曲、京剧等;舞台的逐渐完备;演出场所从借助其他场地临时搭建,到有了固定场所。(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趋势:市民化趋势。依据:从仅有贵族观戏到城乡民众均可观戏;演戏场所从贵族庭院扩展到民间街巷。(答出其中一点依据即可)(2)变化:地位提高;非专业化;现实性强。原因:列强入侵;教育革新;政治改革、革命的发展。(3)取材于社会。丰富社会生活;教化民众(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政治变革(进行舆论宣传)。28、略

【分析】

(1)考查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

(2)考查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3)考查学生以材料的归纳和理解;总结罗马社会的特征.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了解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和影响.罗马法的影响:①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②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备,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今天继承的罗马法法律制度、原则:①陪审制度②保护人制度即律师制度③“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即“不告不理”原则【解析】(1)根据所学;公元前449年由于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罗马共和国颁布《十二铜表法》,成为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公元前3世纪中叶公民法向万民法转变,以及法律的汇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等,都是罗马法中里程碑式的法律文件.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转变的原因和内容上理解.

(3)材料中斗剑比赛的观众规模和事故发生的立法;从罗马法的实质和特点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

故答案为:

(1)“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2)从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发展到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或罗马人与非罗马人,以及非罗马人之间).

(3)法律保护自由民的权益,奴隶被排斥在法律之外;斗剑比赛是罗马的传统比赛项目,有广泛的民众基础;依法治国的法治精神,不断完善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其它言之有理亦可)29、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汉赋的掌握。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太子(刘爽,汉宣帝之子)喜(王)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赋名),今后富贵人左右皆诵读之”可知统治阶级喜欢“赋”,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第二小问,联系汉代大一统的社会现实回答“特征”。

(2)本题考查宋词兴盛的原因;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材料信息“北宋的都城汴京;南宋的都城临安以及建康、成都等都是人口达十万以上的大城市”、“民间的娱乐场所也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于民间”,再回忆宋代经济发展、市民阶层队伍壮大等知识回答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3)本题考查对明清小说的掌握;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信息“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可知明清小说受到不同阶层人士的欢迎,“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说明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据此回答“特点”;第二小问,联系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特征回答“因素”即可。

(4)本题考查文学流传的趋势和认识,考查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可从文学体裁特点的变化上与所适应的人群来归纳整理答案;第二小问,可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考虑回答,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一种文化与思想要成为主流或是广为流传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更为重要的是要符合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需要。【解析】(1)赋成为汉代代表性文体;赋受到上层贵族(王族)的喜爱。特征:大一统。(2)都市(城市)的繁荣;商业的发展;市民数量增加;市民生活的需要。(3)特点:小说被社会各阶层广泛接受(读者群包括社会各阶层);影响力超过儒释道三教。新因素: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日趋腐朽);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的扩大,适应市民阶层生活的需要。(4)趋势:从社会上层到下层民间(日益世俗化、平民化)。认识:文学题材发展要适应社会大众的需要;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六、简答题(共3题,共15分)30、略

【分析】

本题考查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主要思想.考查民主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和科学思想.

民主共和思想:共和就是国家没有君主;民主就是人人平等,国家没有专制,国家政治由人民参与.

民主和科学思想:“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这一口号反映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的迫切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但这一口号仍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性质,有它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它不能同群众运动相结合,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因而不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思想.【解析】本题是开放型题;作答时要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材料时间“20世纪20年代”,“新中国柱石十人”实际上是代表不同时期有影响的重要思想.然后联系所学回顾当时中国的主要思想,可从民主共和思想;爱国主义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