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1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2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3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4页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B卷·能力提升练)(测试时间:6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据《史记》记载,秦之先祖本为古部落首领少吴后裔,为“”姓。战国时期由秦国发展起来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西周.秦朝年始设耒县。这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战国D.西汉方上推行().禅让制.分封制.郡县制D.刺史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这个大变动主要指的).创立中央集权制度.设置通判和转运使B.废丞相制度D.设立军机处年至公元前歼灭。这次战役是().城濮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D.官渡之战.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秦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宋——“均贫富,等贵贱;明末——“均田免。材料反映出农民斗争的共同愿望是().打击地主经济.摆脱残暴统治B.平均分配土地D.建立平等社会.我国人民在棋盘上记录历史。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常有一区空隙上写有“楚河”“汉界,把下棋比作历史上的楚汉战争”。历史上楚汉战争”的交战双方是(.陈胜.刘邦.吴广——)D.刘邦——“为1此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是(.开疆扩土,扩大疆域.轻徭薄赋,休养生息)B.削弱封国,加强统治D.严刑苛法,修筑长城.西汉建立之初,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西汉采取的政策.统一货币.据史料记载,汉武帝继位之初,“太仓之栗,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统一文字.休养生息D.盐铁专卖).西汉的赋税十分沉重.平抑物价B.汉初奢靡之风盛行D“文景之治的出现.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们在强化中央集权、加强思想文化控制、抗击匈奴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关于二者的相似之处叙述正确的是().都是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者.都通过强化儒学加强思想控制B.都通过统一货币加强中央集权D.都曾经开通沟通东西方的商路.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货币。两者所起的相同历史作用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了货币种类的多样化B.继承了春秋战国货币的风格D.适应了商业贸易繁荣的形势.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刺史制度C.实行休养生息政策D.实施推恩令”.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2终于献。材料反映的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东汉刘秀(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文景之治.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到:后汉(即东汉)屡有冲幼之君……母后临朝,自然要任用外戚。”认为母后临朝”会引起(.外族入侵.农民起义).光武中兴.宦官专权D.黄巾起义).宦官专权D.外戚专政“……时年十五,太后犹临朝政”大将军梁冀谋为乱……收大将军印绶,冀与妻皆自杀。及中常侍单超、徐璜、具瑗、唐衡、尚书令尹勋等激愤建策封超等五人为县侯,勋等七人为亭侯).诸侯强大威胁中央.官僚结构冗杂臃肿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豪强地主横行无度.某同学在专题复习时,收集了一些学习资料,其中整理出下面三幅图片作为其中一个部分的内容。据此,请你给她研究这部分内容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汉代农耕经济高度繁荣,农作物品种繁多.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汉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经济作物普遍D.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汉与大秦的往来频繁“”这一中外贸易的盛况出现于()3.汉朝.唐朝.宋朝D.元朝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唐朝时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元朝时设北庭都元帅府,清朝设伊犁将军。根据这些史实可知().西汉奠定了当今疆域版图的雏形.中央政府加强对西南地区的管辖B.西汉建立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D.中央政府逐步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第一个建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一个大力开拓疆土的皇帝,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一个下罪己诏书批评自己的皇帝。材料中的皇帝是指(.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重要发明创造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下列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不属于秦汉时期的是()D.光武帝).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华佗制成了“麻沸散”B.李时珍写出《本草纲目》D.张衡制造了最早的地震仪器地动仪.医圣立魂,伤寒妙论树丰碑。技高献爱,辨证仁心传巨著。该对联赞誉的是(.张仲景.华佗.李时珍D.宋应星“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这体现了作者重视(.养生防病.辨证施治.考证药理D.五禽戏的作用.历经几千年的风雨,中国人的文化风味都留在了一部部厚重的典籍里。假如要介绍如图中被隐去的典籍,你将选择()))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鲁迅先生曾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一部农业百科全书,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取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该书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三药三方”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材料中提到撰写《伤寒杂病论》的医生是().张仲景.华佗.李时珍D.贾思勰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2分,第29小题14.秦由战国七腓之一到一统天下之主经历了上百年的历史,探究其前后发生的重大事件,更能发现大国【千年见证】材料一——《史记·河渠书》(1)材料一中蜀守”指谁?为“壅江水”而修建的工程是什么?它发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3【史料实证】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街、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战国策·秦策三》5(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文中商君在谁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变法的措施及影响是什么?(2【开创之举】材料三(3)材料三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请写出图中、B处分别代表什么?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是什么?从图一中可以看出,秦朝创立了哪一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4分)(4)材料三中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又采取的什么措施?该措施有何作用?(2分)(5)秦朝虽然短暂,但影响深远。请问秦统一六国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刀耕火种·孕育文明】材料一(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材料一所标注的哪个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填2分)【民锥邦本,本固邦宁】材料二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自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2)为改变材料二所描述的社会境况,西汉初年的统治者们采取了什么政策?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4材料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古代中国的统一大业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6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3)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3(4)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3分)分)材料一(西)周分封国,其中同姓诸侯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1)3分)材料二“(商鞅变法)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史稿》(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为建立“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3材料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3)3材料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公元前年在京城设立太学,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由于适应国家培养官吏的需要,太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儒生们开始大量进入政权体系,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思想逐步巩固起来。——选自《剑桥插图中国史》(4)3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分)【文字篇】(1)7它是?由此文字推测,目前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最早是在什么时期?(3(2)秦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统一:把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布全国。根据图二回答,秦朝通用字体对应的是____【思想篇】材料一(3)孔子被尊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十大思想家之一,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上述言论被收录在哪3分)【史学篇】材料二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他继任太史令后,因仗义执言被关入狱中,遭受酷刑,肉体和精神上遭到极大摧残。但他忍受着巨大的悲痛,发愤著述……该著作“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创造了纪传体的形式,成为一部不朽的史学著作。——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4)根据材料二,判断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