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之后的新要求、新方向和新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在低收入阶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别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和高端,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在低收入阶段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战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本不像发展初期那样稀缺,劳动力也不再丰裕,技术进步的方式不再主要依靠模仿,转而越来越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能在原先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大幅提高生产率,产业升级使它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逐步攀升。于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而竞争性逐渐增强。处于中高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要在前有遏制堵截、后有围追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迫切需要时代前沿技术造就的新质生产力。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在由富变强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内在的发展问题和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相应地,发展重心也开始朝前沿发展方向转移。一方面,后发追赶的任务尚未完成,与实力强大且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展开前沿发展竞争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发展方位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实践也非常幸运地置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时代给了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新理论反映新实践。第一,与后发追赶中利用后发优势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要在没有后发优势的地方创造竞争优势,以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所谓后发优势,简言之,就是落后者学习先行者而形成的优势。一旦进入前沿竞争状态,就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试错成为一种常态,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探索过程。因此,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前沿展开竞争,唯有依靠自主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而且,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自主创新并非一般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具有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第二,与后发追赶中利用比较优势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要在原先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去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简言之,就是经济体之间因资源要素分布差异而形成的生产与交易优势。在低收入阶段,发展中国家选择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就是采取的比较优势战略。但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时代发展的技术前沿向没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进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发现并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有所突破。传统发展经济学虽然重视比较优势,但对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特别是在时代发展前沿确立新的比较优势,还缺乏深入研究。第三,与后发追赶中的竞争格局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是在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形成的。在后发追赶中,发展中国家依赖各自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经济互补性,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则存在竞争性。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前移,不可避免要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展开前沿竞争。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在前沿发展中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停止科学交流”等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摘编自马玉婷叶初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意义》)材料二:在第四轮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正逐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已不再突出,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作为主要引擎拉动经济高增长的模式也不可持续。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能级的跃迁,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有必要全力推动、加快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度不够,亟须统筹布局、系统攻关。应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开展周期性的关键技术识别,聚焦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动向,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推进薄弱短板领域的统筹科技攻关。推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渗透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范畴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升级”,还包括数字经济时代下以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新生产要素的嵌入和融合。借助“云计算+算力+数据”的模式,搭建数据要素桥梁,整合构建全方位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生态网络体系,推进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和价值创造中的价值化进程,实现产业链各主体环节的知识溢出和共享,为实现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核心支撑。下一阶段,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摘编自吴德进《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材料三: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各条线各领域的高频词汇,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和讨论热潮,纷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但个别地方似乎“唱歪了经”,把新质生产力当成无所不包的“筐”,不管什么想法和举措都往里“装”。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摘编自陈立民《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后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B.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富变强的阶段,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国家竞争的需要,也是对科技革命趋势的精准把握。C.我国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统筹布局,系统攻关,实现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完成新质生产力的跃迁。D.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云计算+算力+数据”,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价值化进程,实现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发展中国家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不断攀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逐渐增强,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B.当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后发追赶的任务尚未完成,但又亟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两者有一定的矛盾,需要暂时放弃前者,集中一切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C.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后发优势,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试错、走弯路在所难免,我们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前沿展开竞争。D.所谓“新质生产力”,是指涉及的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把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不包括房地产等传统领域。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整体论证结构是层进式,从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B.材料一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全面,从多方面比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后发追赶的不同。C.材料二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在分说时具体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途径和方法。D.材料三罗列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不良现象,体现出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4.请阐释材料三中“唱歪了经”和“筐”的含义并简析其作用。5.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答案】1.D2.C3.A4.①“唱歪了经”是指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筐”是指概念上的新质生产力。②语言口语化,形象生动,有力地批评了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的错误做法。5.①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需要不断试错;②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我国还没有优势,需要创造条件,寻求突破;③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等手段遏制我国的发展。【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材料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和策略,层次分明,内容详尽。通过材料一的宏观分析、材料二的具体路径和材料三的警示作用,读者可以全面理解这一新概念及其意义。此外,材料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突出了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制度优势等关键点。【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云计算+算力+数据’”错,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渗透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应是创新和科技,不能简单等同于“云计算+算力+数据”。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当前,发展中国家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不断攀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逐渐增强,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错,扩大了范围,材料中指的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B.“需要暂时放弃前者”错,两者并行不悖,重视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放弃后发追赶的任务。D.“不包括房地产等传统领域”错,文中说“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范畴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升级’”。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的能力。A.“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错,材料一并没有分析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能力。①“唱歪了经”比喻曲解原意或背离初衷。结合“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可知,此处是指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为特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筐”指大而空泛、包罗万象的概念。结合“不管什么想法和举措都往里‘装’”可知,此处比喻新质生产力被泛化和滥用,把各种不相关的想法和举措都囊括其中,是指概念上的新质生产力。②这两个比喻语言口语化,用词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当前部分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力地批评了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的错误做法,强调了正本清源的重要性,提醒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避免形式主义和泛化滥用,从而确保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一旦进入前沿竞争状态,就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试错成为一种常态,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探索过程”可知,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需要不断试错。②由“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时代发展的技术前沿向没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进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发现并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有所突破”可知,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我国还没有优势,需要创造条件,寻求突破。③由“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在前沿发展中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停止科学交流’等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知,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等手段遏制我国的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菜园沈从文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姓玉,本是旗人,菜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菜。北京白菜素来是著名的。玉太爷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种子。大致当时种来也只是为自己吃。谁知太爷一死,不久革命军推翻了清室,各处地方皆有流落的旗人。玉家却在无意中得白菜救了一家人的灾难。玉家卖菜,从此玉家菜园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主人玉太太,年纪有五十岁。这太太有一个儿子(少琛)是白脸长身的好青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世家风范。玉家菜园主人设计每到深秋便令长工在园中挖窖,冬天来雪后白菜全入窖。从此一年四季城中人皆有大白菜吃。十年来,玉家因祸得福,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夏天薄暮,这个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拿把宫扇,朴素不华,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冬天时,玉家白菜上了市,全城人皆吃玉家白菜。做母亲的还善于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根、叶、心皆可以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白无际。母子二人喝了一些酒,谈论到萝卜白菜皆须大雪始能将味道转浓,把窗推开了。窗开以后园中一切都收入眼底。天色将暮,园中静静的。雪已不落了,也没有风。上半日在菜畦觅食的黑老鸹,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母亲说:“今年这雪真好!”“今年刚十二月初,这雪不知还有多少次落呢。”“这样雪落下人不冷,到这里算是稀奇事。北京这样一点点雪可就太平常了。”“北京听说完全不同了。”“这地方近十年也变得好厉害!”母亲想起二十年来在本地方住下的经过人事变迁,她于是喝了一口酒,说:“你今天满二十二岁,太爷过世十八年,天下变得不同。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你爹若在世,就好了。”儿子在印象中只记得父亲是一个手持“京八寸”人物。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说他想去北京。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如今听说在旂章胡同开铺子,卖冰,卖西洋点心。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我想读点书。”“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那我们俩去!”“这里放得下吗?”“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要去,三年五年也去了。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知识。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母亲虽然同意远行,却认为事情不必那么匆忙,仍然决定正月十五以后,再让儿子离开。过了年,随着不久就到了少琛动身的日子了。时间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但渐渐地,城中便知道玉家少主人在北京的大学读书。玉家还是出白菜,稍稍不同的是做儿子的常常寄报纸回来,寄书回来。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革命,北伐,地方的党部工会成立了……工会解散党部换了人……北京改成了北平。北方已平定,仿佛天下快太平了。在北平的儿子,还是常常有信来。母亲每月寄六十块钱去,同时写信顺便问问有没有那种相合的女子可以订婚。儿子也来过信,说是母亲不妨到北平看看,把菜园交给工人,是一样的。虽说菜园的事也不一定放不下手,但不知为何,这老年人总不曾打量过北行的事。当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热天可以回家来住一个月时,母亲欢喜极了。来信是四月,从四月起做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在心中埋怨,一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是从北京回来的,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轻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同好来奉访的事了。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过了饭,母子们皆在园中看菊苗。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当祖母的梦。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母亲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遭受同样灾难的年轻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第三天,由一些粗手脚汉子把那五个尸身一起抬到郊外荒地,抛在业已在早一天掘就因夜雨积有泥水的大坑里,胡乱加上一点土,就到衙门领赏去了。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儿子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是政府要缉捕的人。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没有把菜园充公。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主人对花无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出产的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把本园主人写作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地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下大雪,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缢死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家本是旗人,玉太爷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种子,后来白菜救了玉家人,玉家菜园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B.玉家菜园主人精心经营,让城中人一年四季有大白菜吃,玉太太还善于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玉家也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C.儿子带着媳妇回来,“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惊喜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D.儿子和媳妇被“请”去了,却成永别,母亲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但她还有许多事得做,她要为儿子和媳妇报仇。7.关于文中“儿子去北京读书”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儿子想去北京读书,母亲表示了担忧,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让儿子正月十五以后再走。B.儿子离开了三年,他常常寄报纸回来,寄书回来,也常常写信回来。三年中变故甚多,北京改成了北平。C.母亲每月给儿子寄六十块钱,儿子来信让母亲不妨到北平看看,但母亲放不下菜园而没成行。D.儿子来信说热天可以回家来住一个月时,母亲非常欢喜,早早地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8.小说两次写“雪”,一次是“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一次是“儿子”去世三年的生日那一天。请分别简要分析两处“雪”的作用。9.有评论说:沈从文清淡自然的叙述蕴含着巨大的反差,让读者真切感受玉家的悲剧。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菜园》蕴含的反差。【答案】6.D7.C8.①第一处,雪渲染了祥和、喜悦的气氛。“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大雪刚过,园中一白无际,玉太太为他庆祝生日;而萝卜白菜需要大雪将味道转浓,玉太太感叹“今年这雪真好”。也引出了后文母子之间的对话,为“儿子”提出去北京做了铺垫。②第二处,雪呼应前文,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儿子”去世三年的生日那一天,天下大雪,呼应了“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的大雪;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玉太太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缢死了。9.①环境反差:玉家的生活安宁,玉家菜园像世外桃源;而小城近十年变得厉害,外面的世界新的变故甚多。②人物命运反差:玉太太风雅、勤劳、善良,玉家儿子读书知礼,有世家风范,求知上进;但玉家儿子成了“政府要缉捕的人”而被杀害,玉太太自缢身亡。③菜园结局反差:玉家的菜园变成了“有势力的绅士”的花园;创造美的人死于刽子手的刀下,而阔人们却享受着田园情趣。【解析】【导语】沈从文的《菜园》通过描述玉家从靠种北京带来的白菜维持生计,到儿子北京求学,再到因政治动荡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小说通过玉太太的坚韧、母子情深的描写,突显了个人在大时代洪流中的无力与悲怆。清淡自然而又充满细腻情感的叙述,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与人文关怀,使读者在平静的表述中感受到悲剧的巨大反差与冲击。【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她要为儿子和媳妇报仇”于文无据。小说中并未提到母亲要为儿子和媳妇报仇,而是提到她还有许多事需要做,如办理善后等。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但母亲放不下菜园而没成行”错,由原文“虽说菜园的事也不一定放不下手,但不知为何,这老年人总不曾打量过北行的事”可知,原因并非母亲放不下菜园。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①第一处,雪渲染了祥和、喜悦的气氛。第一处写雪是在“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母子在雪后的菜园中对谈。大雪刚过,园中一白无际,玉太太为他庆祝生日。这场雪不仅让菜园显得宁静、洁白,还使在北京所带的大白菜味道转浓,玉太太感叹“今年这雪真好”,象征着生活的平静和希望。通过这场雪,作者渲染了和谐、宁静的氛围,预示了母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盼望,也引出了后文母子之间的对话,为“儿子”提出去北京做了铺垫。②第二处,雪呼应前文,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儿子”去世三年的生日那一天,天下大雪,呼应了“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的大雪;大雪铺天盖地而降。此时的玉太太已经失去了家庭和生活的支撑,心中充满了绝望。尽管雪景依然美丽,然而与玉太太的内心痛苦和苦难形成强烈对比,象征人生的无奈与命运的残酷。这场雪加剧了悲剧气氛,突显了玉太太内心的孤独和绝望,最终玉太太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缢死了。【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环境反差:小说一开始描绘的平静和谐的小城生活,随着时代的改变,变得动荡不安。小城近十年变得厉害,外面的世界新的变故甚多。小说中提到的革命、北伐等社会变迁,与玉家的生活安宁,玉家菜园像世外桃源的小市民家庭的命运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剧。从皇帝时代到北洋政府再到国共合作,个人命运在大变局中显得渺小无力,玉家的悲剧反映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奈与悲苦。②人物命运反差:玉太太风雅、勤劳、善良,玉家儿子读书知礼,有世家风范,求知上进。尽管玉太太和儿子具有美好品德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但他们依然无法逃脱残酷的现实和政治风暴的侵扰,玉家儿子成了“政府要缉捕的人”而被杀害,玉太太自缢身亡。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读者深切感受到命运的无常与无奈,进一步突显了小说的悲剧主题。③菜园结局反差:辛勤劳作的玉家通过种植白菜和后来的发展使菜园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当儿子和媳妇被杀害后,玉家菜园变成了“有势力的绅士”的花园,当权者和有势力的人却在享受田园乐趣。玉家菜园成为他们宴客、赏菊的地方。玉太太最终也选择自缢身亡。这种反差揭示了社会对普通人命运的冷漠和不公,创造美的人最终却被社会所抛弃和摧残。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晏子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子贡怪之,问孔子曰:“晏子知礼乎?今者晏子来聘鲁,上堂则趋,授玉则跪,何也?”孔子曰:“其有方矣。待其见我,我将问焉。”俄而晏子至,孔子问之,晏子对曰:“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之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孔子曰:“善!礼中又有礼。赐,寡使也,何足以识礼也!”《诗》曰:“礼仪卒度,笑语卒获。”晏子之谓也。(选自《韩诗外传》,有删改)材料二:景公之嬖妾婴子死,公守之,三日不食,肤着于席不去。左右以复,而君无听焉。晏子入,复曰:“有术客与医俱言曰:‘闻婴子病死,愿请治之。’”公喜,遽起,曰:“病犹可为乎?”晏子曰:“客之道也,以为良医也,请尝试之。君请屏洁沐浴饮食间病者之宫彼亦将有鬼神之事焉。”公曰:“诺。”屏而沐浴。晏子令棺人入敛,已敛,而复曰:“医不能治病,已敛矣,不敢不以闻。”公作色不悦,曰:“夫子以医命寡人,而不使视,将敛而不以闻,吾之为君,名而已矣。”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用管仲而霸,嬖乎竖刁而灭。今君薄于贤人之礼,而厚嬖妾之哀。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公曰:“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晏子复曰:“国之士大夫,诸侯四邻宾客,皆在外,君其哭而节之。”仲尼闻之曰:“星之昭昭,不若月之曀曀。小事之成,不若大事之废。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有删改)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请屏A洁B沐浴饮食C间病者D之E宫F彼亦将G有鬼神之H事焉。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怪,意动用法,与《师说》中“其可怪也欤”的“怪”用法不同。B.“其有方矣”与《五石之瓠》中“请买其方百金”的“方”意思不同。C.“而君无听焉”与《兼爱》中“焉能治之”的“焉”用法不同。D.“请因夫子而为之”与《〈论语〉十二章》中“克已复礼为仁”的“为”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晏子到鲁国访问,在朝堂上的表现令子贡不理解,子贡便询问孔子,孔子也不喜欢晏子的做法,便在和晏子相见时,询问他为何如此做。B.齐景公把爱妾婴子的尸体放在席子上,不让抬出去;晏子来到宫中,假说有术士和巫医能救活婴子,让齐景公回避,然后趁机将婴子入殓。C.晏子回复齐景公,说:“巫医也不能医治您的爱妾,现在已经将婴子装棺入殓,我不敢不回复您。”齐景公听后,变了脸色,有些不高兴。D.孔子对晏子的评价很高,孔子认为子贡很少出使他国,不懂得晏子的礼数,借此夸赞晏子;孔子也赞同晏子阻止齐景公不埋葬爱妾的行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2)君子之非,贤于小人之是也。其晏子之谓欤!14.材料二中,齐景公有没有接受晏子的建议?请结合内容简要说明。【答案】10.ACF11.D12.A13.(1)朝堂上的礼仪是,君王走一步,臣下应该走两步。今天君王走得快,我怎敢不小步快走?(2)君子的过错,比小人的正确还贤德。说的就是晏子吧!14.齐景公接受了晏子的建议。听了晏子的劝说之后,齐景公表示自己见识短浅,希望按照晏子的想法去处理爱妾婴子的丧事。【解析】【导语】这两则材料展示了晏子的智慧和礼仪。材料一中,晏子在鲁国表现出对礼仪的深刻理解,孔子对此高度评价,认为晏子懂得在礼仪中灵活应对。材料二中,晏子巧妙地劝谏齐景公,利用假托巫医之术将景公的爱妾入殓,避免了景公因过度哀伤而失礼。两则材料共同体现了晏子在处理国家事务和人际关系中的智慧和机智,展现了他作为贤臣的风范。【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请您退避,并清洁身体、洗澡吃饭,离开病人的宫室,他将向鬼神祈祷。“君请屏”是一个完整的祈使句结构,“屏”是被请求的具体动作,意为“退避”,所以A处断开;“洁沐浴饮食”是承前省略句,也是被请求的具体动作,句意完整,应在“饮食”后C处断开;“病者之宫”是“间”的宾语,且“彼”是后句的主语,故应在“彼”前F处断开。故选ACF。【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不同。意动用法,感到奇怪/形容词,奇怪。句意:子贡觉得很奇怪。/这种现象可真奇怪啊!B.正确,不同。原因/药方。句意:这一定是有原因的。/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C.正确,不同。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肯定,不译/副词,于是。句意:但是景公一点也不听。/于是能对它进行治理。D.错误,不同。依靠/表判断,可译为“是”。句意:请允许我依靠先生您处置这件事。/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孔子也不喜欢晏子的做法”错误,孔子并不是不喜欢晏子的做法,而是想通过向晏子请教来了解原因。孔子在听完晏子的解释后,对晏子的做法非常赞赏,认为晏子很懂礼仪,而子贡则不如晏子。故选A。【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行一”,走一步;“疾”,快,迅速;“趋”,小步快走。(2)“非”,错误;“是”,正确;“贤于小人之是也”,状语后置句,“于小人之是贤也”“其晏子之谓欤之谓欤”,宾语前置句,即“其谓晏子欤”。【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二“且古圣王畜私不伤行,敛死不失爱,送死不失哀。行伤则溺己,爱失则伤生,哀失则害性,是故圣王节之也”,即晏子先用古代圣王的行为作为例子,指出圣王们即使对待私宠也会保持一定的限度,不会因此而影响到国家大事和个人品行。接着齐景公回答“寡人不识,请因夫子而为之”,表示自己对此并不了解,并请求晏子帮助他按照正确的做法行事。可见,可知齐景公同意了晏子的观点,并表示愿意遵循晏子的建议行事。这表明齐景公不仅在言语上接受了晏子的建议,在实际行动上也做出了改变,体现了他对晏子意见的重视和采纳。参考译文材料一:晏子访问鲁国,在堂上小步快走,君王授玉时跪下来接。子贡觉得很奇怪,问孔子说:“晏子懂得礼节吗?今天晏子来访问鲁国,在堂上小步快走,君王授玉时跪下来接,为什么呢?”孔子说:“这一定是有原因的,等他来见我时,我会问问他。”过了一会晏子就到了,孔子就此事询问晏子,晏子回答说:“在堂上的礼节,君王走一步,臣子要走两步。今天君王行走非常迅速,我敢不小步快走吗?今天君王授玉的时候很谦卑,我敢不跪着接以便比君王还要卑下吗?”孔子说:“太好了!礼仪之中又有礼数。子贡,很少出使他国,怎么能懂得出使的礼节啊!”《诗经》上说:“仪礼全都合乎法度,笑语全都合乎时宜。”说的就是晏子这样的人啊。材料二:景公的宠妾婴子死了,景公守着她的尸体,一连三天不吃饭,坐在席子上不离开。身边的人禀报事情,景公一点也不听。晏子进去禀告说:“有个懂道术的客人跟医生一起到来,说:‘听说婴子死了,希望允许把她治活。’”景公很高兴,赶紧起身说:“婴子的病还可以治好吗?”晏子说:“据客人说,他是一个高明的医生,请让他试试看。请您暂时退避,并清洁身体、洗澡吃饭,离开病人的宫室,他将向鬼神祈祷。”景公说:“好吧。”于是退出去洗澡。晏子命令管棺材的人把尸体收敛起来,等到收殓完了,向景公禀报说:“医生不能治活婴子,已经把尸体收殓起来了,不敢不把这事告诉您让您知道。”景公变了脸色,不高兴地说:“先生您以拿医生的话命令我,不让我看,要收殓尸体,却不告诉我让我知道。我当君主,只是徒有其名罢了。”晏子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任用管仲,因而称霸诸侯,宠爱竖刁,因而遭到灭亡。现在您对待贤德之人的礼节很轻慢,而对宠妾的哀痛却很深切。况且,古代的圣贤君主,他们养活自己宠爱的人,但不妨害自己的行为;收殓死了的人,但不过分亲爱;为死了的人送葬,但不过分悲哀。行为受到妨害就会使自己沉溺在私欲中,过分亲爱就会伤害身体,过分悲哀就会伤害本性,因此,圣贤的君主对这些都加以节制。”景公说:“我不知道这些道理,请允许我依靠先生您处置这件事。”晏子又禀告说:“我国的士大夫以及诸侯四邻的宾客都在外面,您哭的时候还是加以节制吧。”仲尼听到这件事以后,说:“星星的光明,不如月亮的阴晦。做小事做成了,不如做大事做不成。君子的缺点,胜过小人的优点。这些大概说的就是晏子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椰子冠①苏轼天教日饮欲全丝②,美酒生林不待仪③。自漉④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备注〗①绍圣四年,六十岁的苏轼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州)。海南岛盛产椰子,苏轼用椰子酿酒,叫人用椰壳做帽,并写了这首诗。②全丝:保全袁丝。汉代袁盎(字丝)为吴国相,侄子袁种说:“吴王骄横已久,你只有整天饮酒,才能脱祸。”③仪:仪狄,传说善酿酒。④漉:过滤。据《宋书》载,陶潜每逢酒熟,就取头巾滤酒,滤毕,又把头巾戴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再贬海南,自己用椰子酿酒,喜欢戴由椰子壳做成的短檐高屋的帽子。B.椰子壳帽规格简单,样子古朴,非常轻便,戴在头上毫无感觉,令人争相观看。C.结尾一句诗人自问,新奇独特,表明自己所做之事都顺应时势,随遇而安。D.本诗借物抒情,将叙事、描写与议论融为一体,虽用语平实,但情感真切。16.本诗善于用典,请简要分析诗中首联典故的用意。【答案】15.C16.①诗人用袁盎来自喻,说上天为了保全“我”,给了“我”喝酒的机会。诗人面对高龄时再次被贬的状况,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诙谐的语言表明自己的豁达之意。②用仪狄之典,认为美酒生长在林间,不需要人工干预,自然而纯粹。表现了诗人自由、随意、追求个性的态度。【解析】【导语】苏轼这首《椰子冠》通过描写在海南岛贬谪生活中的酿酒和制帽之事,表达出他随遇而安、达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典故,融叙事、描写和议论为一体,以平实的语言传达出真挚的情感,展现出诗人不因处境困厄而消沉,反而保持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C.“表明自己所做之事都顺应时势,随遇而安”错误。“东坡何事不违时”的意思是“东坡啊,你做的哪一件事不是违背时势啊”,是诗人的自嘲与洒脱之语。故选C。【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表达技巧的能力。①诗中以袁盎自喻,袁盎为吴国相时,侄子劝其整日饮酒以脱祸。苏轼此时六十岁高龄再贬儋州,处境艰难,如同袁盎在吴国面临骄横的吴王一般。但苏轼并未因此而怨天尤人,而是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说上天让自己每日饮酒是为了保全自己。这体现了苏轼在困境中仍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的挫折,他没有陷入消极情绪,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展现出其超脱的人生境界。②传说仪狄善酿酒,而诗中说美酒生林不待仪,强调美酒自然生长在林间,不需要像仪狄那样的人工干预。这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纯粹之物的喜爱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他自由、随意的生活态度,不刻意追求人工雕琢的东西,而是崇尚自然天成。在被贬儋州的境遇下,苏轼依然能从自然中发现美好,享受自然的馈赠,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困境中坚守自我、追求个性的精神。(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泰伯》中,曾子认为士人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治国”与“齐家”的关系,文章接着又阐述了“齐家”与“修身”的关系。(3)李老师在讲述《〈老子〉四章》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时,联系了《荀子·劝学》中的“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它们都以行路来论述积累的重要性。【答案】(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2)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辛弃疾出身行伍,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诗词大家。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他生于金宋乱世,曾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他那时还只是一个少年,正①,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但最终他没能②。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泪洒宣纸,留下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应该说,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于自己的诗词中。时隔千年,我们今天重读他的作品仍感到一种凛然杀气和磅礴之势,他本来想着以身许国,准备血洒大漠,马革裹尸。但是南渡后他被迫脱离战场,再无用武之地。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发生悲怆的呼喊,他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驰骋沙场的情景,但一身力和一腔志又不能向何处使呢?我们今天读辛词,总能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③的形象。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改成:“应该说,辛弃疾的词是用他的战场经历写成的。”表达的意思差不多,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20.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血气方刚(年轻力壮)②如愿以偿(心想事成)③望眼欲穿(望穿秋水)19.①原句使用“不是……而是”的句式,有强调意味,强调辛弃疾的词是用刀和剑刻成的。②原句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用具体的刀和剑代指抽象的战场经历,使表达更生动形象。20.示例:他登临建康城赏心亭,发出悲怆的呼喊,他在痛拍栏杆时一定想起过当年驰骋沙场的情景,但一身力和一腔志又能向何处使呢?【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此处修饰青年人的奋进状态,可填“血气方刚”“年轻力壮”。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年轻力壮:年纪轻,体力强。②结合后文的阐释“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可知此处说其心愿没有实现,可填“如愿以偿”“心想事成”。如愿以偿:愿望得以实现。心想事成:指心中所想干的事一定获得成功。③此处和“扶栏远眺”并列使用,表达内心的极度渴望,可填“望眼欲穿”“望穿秋水”。望眼欲穿:形容盼望的急切。望穿秋水:比喻盼望得十分殷切。【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①原句“不是用笔写成的,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中使用了“不是……而是”的句式,先否定再肯定,有突出强调后句的意味,强调辛弃疾的词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使句意表达更鲜明。②原句“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用具体的刀和剑代指抽象的战场经历,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启人想象,韵味深长。【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发生悲怆的呼喊”动宾搭配不当,将“发生”改为“发出”;②“又不能向何处使”不合逻辑,或者否定不当,这是反问句,可删去“不能”中的“不”。(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最新通报,2023年至2024年助推全球气温升高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厄尔尼诺事件,①,而拉尼娜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再现。与厄尔尼诺相对,还有另外一种气候现象叫作拉尼娜。很多人分不清拉尼娜和厄尔尼诺,觉得气候异常要么是拉尼娜导致的,要么是厄尔尼诺导致的。其实,②。发生厄尔尼诺时,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发生拉尼娜时,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偏低。从名字上看,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里是“小男孩”的意思,拉尼娜是“小女孩”的意思,小男孩发热,③,很符合二者的个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名字的意思是小孩子,而二者引起的海温异常能跨整个太平洋,东西跨度接近2万千米,如果算上受其影响的印度洋,是整体超过2万千米的巨大系统,也是全球海气系统里最强的年际变化信号,当任何一个事件出现时,都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可以说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两个“淘气包”。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请简述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答案】21.①已显示出结束的迹象②它们导致的结果是相反的③小女孩发冷22.示例:虽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名字的意思是小孩子,但是二者引起的海温异常能跨整个太平洋,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文可知,此处需要填写厄尔尼诺事件的现状,结合后文的“晚些时候再现”可知,厄尔尼诺事件此时已经出现了结束的迹象,据此可写“已显示出结束的迹象”;第二空,该空是后文的总领句,根据“发生厄尔尼诺时,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偏高;发生拉尼娜时,热带东太平洋海温偏低”可知,发生厄尔尼诺与发生拉尼娜时出现的结果是相反的,据此可写“它们导致的结果是相反的”;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很符合二者的个性”可知,小男孩与小女孩个性相反,小男孩发热,所以小女孩发冷,据此可写“小女孩发冷”。【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和选用句式的能力。第三段总共一句话,可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名字的意思是小孩子”为第一层;“而二者引起的海温异常能跨整个太平洋,东西跨度接近2万千米,如果算上受其影响的印度洋,是整体超过2万千米的巨大系统,也是全球海气系统里最强的年际变化信号”是第二层,可概括层意为“二者引起的海温异常能跨整个太平洋”;“当任何一个事件出现时,都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可以说是引起气候波动的两个‘淘气包’”是第三层,概括为“它们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题干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可以用“虽然……但是“虽然……却”等关联词来表述。第一层说它们是小孩子,后面两层论述的是它们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可以构成转折关系,即“虽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名字的意思是小孩子,但是二者引起的海温异常能跨整个太平洋,会导致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父母和老师常常教育我们“做人做事要守规矩”,正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而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需要打破规矩,不断创新。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这是一则引语类作文题。材料一方面强调做人做事要守规矩,引用“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说明守规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指出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需要打破规矩、不断创新。材料呈现了守规矩与打破规矩创新之间的矛盾关系,需要思考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或者明确在不同情境下对二者的侧重。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引发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行文思路上,开头通过列举生活中守规矩和创新的事例引出话题,提出对守规矩与创新关系的思考。主体部分论述守规矩的重要性,如守规矩能让社会秩序井然、让人学会自律等,可举一些正面例子;阐述打破规矩创新的意义,分析科技创新、社会变革等方面因打破规矩而取得的进步,列举相关案例;探讨如何在守规矩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以规矩为框架,在特定范围内大胆尝试突破,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两者的平衡关系。结尾总结全文,强调守规矩与创新并非对立,应根据不同情况合理把握,共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立意:1.守规矩是为人处世的根基,能确保社会有序运行,我们应在规矩之内踏实前行。2.打破规矩、勇于创新是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动力,敢于突破才能开拓新局面。3.在守规矩的基础上打破规矩创新,实现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推动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吉林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为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重心转移之后的新要求、新方向和新理念。发展新质生产力内生于经济发展过程。在低收入阶段,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分别处在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和高端,各自发挥比较优势,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是发展中国家在低收入阶段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战略。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发生变化,资本不像发展初期那样稀缺,劳动力也不再丰裕,技术进步的方式不再主要依靠模仿,转而越来越需要依靠自主创新。在此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可能在原先并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部门大幅提高生产率,产业升级使它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逐步攀升。于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而竞争性逐渐增强。处于中高收入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要在前有遏制堵截、后有围追的情况下实现发展,迫切需要时代前沿技术造就的新质生产力。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在由富变强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内在的发展问题和外部发展环境都发生深刻变化,相应地,发展重心也开始朝前沿发展方向转移。一方面,后发追赶的任务尚未完成,与实力强大且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展开前沿发展竞争任重道远,站在新的发展方位上,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中国新发展阶段的实践也非常幸运地置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时代给了中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机遇。“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以新理论反映新实践。第一,与后发追赶中利用后发优势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要在没有后发优势的地方创造竞争优势,以自主创新驱动发展。所谓后发优势,简言之,就是落后者学习先行者而形成的优势。一旦进入前沿竞争状态,就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试错成为一种常态,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探索过程。因此,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前沿展开竞争,唯有依靠自主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而且,新质生产力所需要的自主创新并非一般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具有前沿性、原创性、颠覆性且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科技创新。第二,与后发追赶中利用比较优势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要在原先没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去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简言之,就是经济体之间因资源要素分布差异而形成的生产与交易优势。在低收入阶段,发展中国家选择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以资源换资本,以市场换技术,就是采取的比较优势战略。但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时代发展的技术前沿向没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进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发现并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有所突破。传统发展经济学虽然重视比较优势,但对比较优势的动态转换,特别是在时代发展前沿确立新的比较优势,还缺乏深入研究。第三,与后发追赶中的竞争格局不同,前沿发展中的新质生产力是在与发达国家竞争中形成的。在后发追赶中,发展中国家依赖各自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实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存在经济互补性,而发展中国家之间则存在竞争性。当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之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点开始前移,不可避免要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某些领域展开前沿竞争。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在前沿发展中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停止科学交流”等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摘编自马玉婷叶初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学意义》)材料二:在第四轮工业革命浪潮中,中国正逐步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已不再突出,传统制造业、房地产业作为主要引擎拉动经济高增长的模式也不可持续。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生产力能级的跃迁,符合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有必要全力推动、加快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关键核心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内核,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力度不够,亟须统筹布局、系统攻关。应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开展周期性的关键技术识别,聚焦未来科技发展的新动向,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推进薄弱短板领域的统筹科技攻关。推进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渗透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范畴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升级”,还包括数字经济时代下以数据要素为代表的数字化与智能化新生产要素的嵌入和融合。借助“云计算+算力+数据”的模式,搭建数据要素桥梁,整合构建全方位创新链与产业链互联互通生态网络体系,推进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和价值创造中的价值化进程,实现产业链各主体环节的知识溢出和共享,为实现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提供核心支撑。下一阶段,要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创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跨领域、跨产业、跨集群深度融合,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摘编自吴德进《培育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材料三:当下,“新质生产力”成为各条线各领域的高频词汇,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和讨论热潮,纷纷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步伐。但个别地方似乎“唱歪了经”,把新质生产力当成无所不包的“筐”,不管什么想法和举措都往里“装”。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摘编自陈立民《谨防新质生产力陷入“概念空转”》)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质生产力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中高收入阶段经济发展重心转移后必然要求和发展方向,符合经济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具有开拓性和原创性。B.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富变强的阶段,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国家竞争的需要,也是对科技革命趋势的精准把握。C.我国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统筹布局,系统攻关,实现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完成新质生产力的跃迁。D.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云计算+算力+数据”,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在生产活动中的价值化进程,实现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发展中国家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不断攀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逐渐增强,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B.当下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后发追赶的任务尚未完成,但又亟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两者有一定的矛盾,需要暂时放弃前者,集中一切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C.发展新质生产力没有后发优势,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试错、走弯路在所难免,我们唯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与发达国家在发展前沿展开竞争。D.所谓“新质生产力”,是指涉及的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把科技创新作为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不包括房地产等传统领域。3.下列对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的整体论证结构是层进式,从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到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B.材料一看待问题的角度比较全面,从多方面比较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后发追赶的不同。C.材料二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在分说时具体阐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相关途径和方法。D.材料三罗列了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不良现象,体现出看问题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4.请阐释材料三中“唱歪了经”和“筐”的含义并简析其作用。5.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困难?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述。【答案】1.D2.C3.A4.①“唱歪了经”是指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筐”是指概念上的新质生产力。②语言口语化,形象生动,有力地批评了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的错误做法。5.①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需要不断试错;②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我国还没有优势,需要创造条件,寻求突破;③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等手段遏制我国的发展。【解析】【导语】这篇阅读材料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其对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探讨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必要性以及在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和策略,层次分明,内容详尽。通过材料一的宏观分析、材料二的具体路径和材料三的警示作用,读者可以全面理解这一新概念及其意义。此外,材料语言简练,逻辑清晰,突出了统筹布局、科技创新、制度优势等关键点。【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云计算+算力+数据’”错,数据等新生产要素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渗透融合,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应是创新和科技,不能简单等同于“云计算+算力+数据”。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当前,发展中国家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不断攀升,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逐渐增强,经济互补性开始减弱”错,扩大了范围,材料中指的是“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之后”。B.“需要暂时放弃前者”错,两者并行不悖,重视新质生产力,并不意味着放弃后发追赶的任务。D.“不包括房地产等传统领域”错,文中说“新质生产力的新要素范畴既包括传统生产要素的‘质量升级’”。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的能力。A.“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错,材料一并没有分析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能力。①“唱歪了经”比喻曲解原意或背离初衷。结合“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新质生产力一旦被泛化和滥用,不仅会模糊其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背离其科学逻辑,陷入言之无物的“概念空转”,更会混淆发展重点,错失发展机遇”可知,此处是指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套概念、讲空话、喊口号为特点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筐”指大而空泛、包罗万象的概念。结合“不管什么想法和举措都往里‘装’”可知,此处比喻新质生产力被泛化和滥用,把各种不相关的想法和举措都囊括其中,是指概念上的新质生产力。②这两个比喻语言口语化,用词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当前部分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力地批评了个别地方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的错误做法,强调了正本清源的重要性,提醒各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要准确把握其内涵和外延,避免形式主义和泛化滥用,从而确保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由“一旦进入前沿竞争状态,就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试错成为一种常态,走弯路是必不可少的探索过程”可知,没有先行者可以学习或模仿,需要不断试错。②由“比较优势是动态变化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在时代发展的技术前沿向没有比较优势的高科技产业进军,‘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原本不具备比较优势的领域发现并确立新的比较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上有所突破”可知,在高科技产业方面,我国还没有优势,需要创造条件,寻求突破。③由“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在前沿发展中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停止科学交流’等手段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可知,发达国家为了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除了利用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还会采取“脱钩”“断链”等手段遏制我国的发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菜园沈从文玉家菜园出白菜,因为种子特别,本地任何种菜人所种的都没有那种大卷心。这原因从姓上可以明白,姓玉,本是旗人,菜是当年从北京带来的菜。北京白菜素来是著名的。玉太爷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种子。大致当时种来也只是为自己吃。谁知太爷一死,不久革命军推翻了清室,各处地方皆有流落的旗人。玉家却在无意中得白菜救了一家人的灾难。玉家卖菜,从此玉家菜园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了。主人玉太太,年纪有五十岁。这太太有一个儿子(少琛)是白脸长身的好青年,年纪二十一,在家中读过书,认字知礼,还有世家风范。玉家菜园主人设计每到深秋便令长工在园中挖窖,冬天来雪后白菜全入窖。从此一年四季城中人皆有大白菜吃。十年来,玉家因祸得福,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夏天薄暮,这个富于林下风度的中年妇人,拿把宫扇,朴素不华,在菜园外小溪边站立纳凉。菜园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做母亲的想着古人的诗歌。冬天时,玉家白菜上了市,全城人皆吃玉家白菜。做母亲的还善于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根、叶、心皆可以用不同方法制作成各种不同味道。二十二岁的生日,做母亲的为儿子备了一桌特别酒席,到晚来两人对坐饮酒。窗外就是菜园,时正十二月,大雪刚过,园中一白无际。母子二人喝了一些酒,谈论到萝卜白菜皆须大雪始能将味道转浓,把窗推开了。窗开以后园中一切都收入眼底。天色将暮,园中静静的。雪已不落了,也没有风。上半日在菜畦觅食的黑老鸹,不知到什么地方去了。母亲说:“今年这雪真好!”“今年刚十二月初,这雪不知还有多少次落呢。”“这样雪落下人不冷,到这里算是稀奇事。北京这样一点点雪可就太平常了。”“北京听说完全不同了。”“这地方近十年也变得好厉害!”母亲想起二十年来在本地方住下的经过人事变迁,她于是喝了一口酒,说:“你今天满二十二岁,太爷过世十八年,天下变得不同。我今年五十,人也老了。你爹若在世,就好了。”儿子在印象中只记得父亲是一个手持“京八寸”人物。听说“母亲也老了”这类话的少琛,不知如何,忽想起一件心事来了。他说他想去北京。北京方面他有一个舅父,如今听说在旂章胡同开铺子,卖冰,卖西洋点心。听说儿子要到北京去,做母亲的似乎稍稍吃了一惊。“你去看看你三舅,还是做别的事?”“我想读点书。”“我们这人家还读什么书?世界天天变,我真怕。”“那我们俩去!”“这里放得下吗?”“我去三个月又回来,也说不定。”“要去,三年五年也去了。我不妨碍你。你希望走走就走走,做人不一定要多少书本知识。像我们这种人,知识多,也是灾难!”母亲虽然同意远行,却认为事情不必那么匆忙,仍然决定正月十五以后,再让儿子离开。过了年,随着不久就到了少琛动身的日子了。时间过了三年。在这三年中,玉家菜园还是玉家菜园。但渐渐地,城中便知道玉家少主人在北京的大学读书。玉家还是出白菜,稍稍不同的是做儿子的常常寄报纸回来,寄书回来。地方一切新的变故甚多,革命,北伐,地方的党部工会成立了……工会解散党部换了人……北京改成了北平。北方已平定,仿佛天下快太平了。在北平的儿子,还是常常有信来。母亲每月寄六十块钱去,同时写信顺便问问有没有那种相合的女子可以订婚。儿子也来过信,说是母亲不妨到北平看看,把菜园交给工人,是一样的。虽说菜园的事也不一定放不下手,但不知为何,这老年人总不曾打量过北行的事。当接到了儿子的一封信,说本学期热天可以回家来住一个月时,母亲欢喜极了。来信是四月,从四月起做母亲的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儿子如期回来了。更出于意外惊喜的,是同时还有一个媳妇回来。这事情直到进了家门母亲才知道,一面在心中埋怨,一面把“新客”让到自己的住房中去,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儿子回家的消息不久就传遍了本城,美丽的媳妇不久就为本城人全知道了。因为是从北京回来的,渐渐有绅士们的儿子到玉家菜园了。还有本地教育局,在一次集会中,也把这家从北平回来的男子与媳妇请去开会了。还有那种对未来有所倾心的年轻人,从别的事情上知道了玉家儿子的姓名,因为一种倾慕,特邀集了三五同好来奉访的事了。因为媳妇特别爱菊花,做母亲的特别令工人留出一块地种菊花,各处寻觅佳种,督工人整理菊秧,母子们自己也动动手。已近八月的一天,吃过了饭,母子们皆在园中看菊苗。母亲见一对年轻人,在菊圃边料理菊花,便做着当祖母的梦。忽然县里有人来说,有点事情,请两个年轻人去谈一谈。来人连洗手的暇裕也没有留给主人,把一对年轻人就“请”去了。从此一去,便不再回家了。做母亲的当时纵稍稍吃惊,也仍然没有想到此后事情。母亲已病倒在床,原来儿子同媳妇,已与三个因其他缘故而遭受同样灾难的年轻人,陈尸到教场的一隅了。第三天,由一些粗手脚汉子把那五个尸身一起抬到郊外荒地,抛在业已在早一天掘就因夜雨积有泥水的大坑里,胡乱加上一点土,就到衙门领赏去了。做母亲的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儿子如此死了,办理善后,罚款,具结,她还有许多事得做。三天后大街上贴了告示,才使她同本城人同时知道儿子是政府要缉捕的人。仿佛还亏得衙门中人因为想到要白菜吃,才没有把菜园充公。她于是仍然卖菜,活下来了。秋天来时菊花开遍了一地,主人对花无语。因为园中菊花多而且好,有地方绅士和新贵强借作宴客的地方了。玉家菜园从此简直成了玉家花园。地方有势力的绅士在园中宴客,吃的是园中出产的菜,喝着好酒,同赏菊花。因为赏菊,大家在兴头中必赋诗,有祝主人有功国家,多福多寿,比之于古人某某典雅切题的好诗,有把本园主人写作卖菜媪对于旧事加以感叹的好诗。玉家菜园改称玉家花园,是主人在儿子死去三年后的事。这妇人沉默寂寞地活了三年,到儿子生日那一天,天下大雪,忽然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缢死了。(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玉家本是旗人,玉太爷当年来这小城时带了家眷也带了白菜种子,后来白菜救了玉家人,玉家菜园成为人人皆知的地方。B.玉家菜园主人精心经营,让城中人一年四季有大白菜吃,玉太太还善于把白菜制成各样干菜,玉家也渐渐成为小康之家了。C.儿子带着媳妇回来,“做母亲的似乎人年轻了十岁”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惊喜的心理和愉悦的心情。D.儿子和媳妇被“请”去了,却成永别,母亲为这种意外不幸晕去数次,但她还有许多事得做,她要为儿子和媳妇报仇。7.关于文中“儿子去北京读书”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听到儿子想去北京读书,母亲表示了担忧,但最终还是同意了,让儿子正月十五以后再走。B.儿子离开了三年,他常常寄报纸回来,寄书回来,也常常写信回来。三年中变故甚多,北京改成了北平。C.母亲每月给儿子寄六十块钱,儿子来信让母亲不妨到北平看看,但母亲放不下菜园而没成行。D.儿子来信说热天可以回家来住一个月时,母亲非常欢喜,早早地就在家中为儿子准备一切。8.小说两次写“雪”,一次是“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一次是“儿子”去世三年的生日那一天。请分别简要分析两处“雪”的作用。9.有评论说:沈从文清淡自然的叙述蕴含着巨大的反差,让读者真切感受玉家的悲剧。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菜园》蕴含的反差。【答案】6.D7.C8.①第一处,雪渲染了祥和、喜悦的气氛。“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大雪刚过,园中一白无际,玉太太为他庆祝生日;而萝卜白菜需要大雪将味道转浓,玉太太感叹“今年这雪真好”。也引出了后文母子之间的对话,为“儿子”提出去北京做了铺垫。②第二处,雪呼应前文,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儿子”去世三年的生日那一天,天下大雪,呼应了“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的大雪;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玉太太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缢死了。9.①环境反差:玉家的生活安宁,玉家菜园像世外桃源;而小城近十年变得厉害,外面的世界新的变故甚多。②人物命运反差:玉太太风雅、勤劳、善良,玉家儿子读书知礼,有世家风范,求知上进;但玉家儿子成了“政府要缉捕的人”而被杀害,玉太太自缢身亡。③菜园结局反差:玉家的菜园变成了“有势力的绅士”的花园;创造美的人死于刽子手的刀下,而阔人们却享受着田园情趣。【解析】【导语】沈从文的《菜园》通过描述玉家从靠种北京带来的白菜维持生计,到儿子北京求学,再到因政治动荡而家破人亡的悲剧,反映了时代变迁对个体命运的深刻影响。小说通过玉太太的坚韧、母子情深的描写,突显了个人在大时代洪流中的无力与悲怆。清淡自然而又充满细腻情感的叙述,蕴含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与人文关怀,使读者在平静的表述中感受到悲剧的巨大反差与冲击。【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她要为儿子和媳妇报仇”于文无据。小说中并未提到母亲要为儿子和媳妇报仇,而是提到她还有许多事需要做,如办理善后等。故选D。【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但母亲放不下菜园而没成行”错,由原文“虽说菜园的事也不一定放不下手,但不知为何,这老年人总不曾打量过北行的事”可知,原因并非母亲放不下菜园。故选C。【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①第一处,雪渲染了祥和、喜悦的气氛。第一处写雪是在“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母子在雪后的菜园中对谈。大雪刚过,园中一白无际,玉太太为他庆祝生日。这场雪不仅让菜园显得宁静、洁白,还使在北京所带的大白菜味道转浓,玉太太感叹“今年这雪真好”,象征着生活的平静和希望。通过这场雪,作者渲染了和谐、宁静的氛围,预示了母子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盼望,也引出了后文母子之间的对话,为“儿子”提出去北京做了铺垫。②第二处,雪呼应前文,也渲染了悲凉的气氛。“儿子”去世三年的生日那一天,天下大雪,呼应了“儿子”二十二岁生日那天的大雪;大雪铺天盖地而降。此时的玉太太已经失去了家庭和生活的支撑,心中充满了绝望。尽管雪景依然美丽,然而与玉太太的内心痛苦和苦难形成强烈对比,象征人生的无奈与命运的残酷。这场雪加剧了悲剧气氛,突显了玉太太内心的孤独和绝望,最终玉太太用一根丝绦套在颈子上,缢死了。【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环境反差:小说一开始描绘的平静和谐的小城生活,随着时代的改变,变得动荡不安。小城近十年变得厉害,外面的世界新的变故甚多。小说中提到的革命、北伐等社会变迁,与玉家的生活安宁,玉家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政治 综合探究一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专业认识实习报告汇编6篇
- 行为目标怎么写
-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
- 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 6 感官总动员 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科学一年级上册苏教版
- 五年级我想对您说500字满分作文10篇参考
- 员工引咎辞职辞职报告15篇
- 第6课 认识机器人构件(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闽教版
- 个人小学述职报告范文集合七篇
- 调试人员微波技术学习课件
- 足球教练员素质和角色
- 初中八年级语文课件 桃花源记【省一等奖】
- 2024年四川成都市兴蓉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傣族舞蹈教程》课件
- 专题19 诗词鉴赏(考点精讲)-【中职专用】中职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四川适用)
- 2024北京大兴区初三(上)期末化学试卷及答案
- 推土机-推土机构造与原理
- 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7月期末统一试《22064管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开放专科
- 生物制药行业的经营管理制度
- 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