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_第1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_第2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_第3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_第4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2-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跟踪检测卷物质的化学变化02(考试时间:90min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39题,选择题30道,非选择题39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2023·湖南常德·统考中考真题)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拉瓦锡 B.门捷列夫C.侯德榜 D.道尔顿2.(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我国科学家是(

)A.钱学森

B.张青莲

C.侯德榜

D.屠呦呦

3.(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的治疗,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的科学家是()A.侯德榜 B.屠呦呦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4.(2023·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青砖雕刻图案 B.粮食酿制老醋C.贺兰石刻制砚台 D.黏土塑制各种形象5.(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光合作用 B.

火箭发射C.

钢铁冶炼 D.

冰块融化6.(2023·辽宁锦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的本义蕴含化学变化的是()A.云清雾散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火上浇油7.(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的是()A.海水晒盐 B.干冰制冷C.风力发电 D.火箭发射8.(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诗歌是中华文明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下列诗句与化学变化有关的是()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石灰吟》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9.(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化学变化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体现了物质的状态不同,物理性质不同11.(2023·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12.(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氧气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 B.沸点低 C.能支持燃烧 D.不易溶于水13.(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紫红色 B.导热性 C.延展性 D.易锈蚀14.(2022·山西·统考中考真题)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最为丰富多彩,以下图片展示的是四个不同的侧面,其中与物质化学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A.放烟花 B.贴对联C.剪窗花 D.包饺子15.(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B.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C.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D.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16.(2023·四川绵阳·统考中考真题)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石墨用于制列车电刷C.金刚石用于裁玻璃 D.水用于电解法制氢气17.(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以下属于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是()A.用漏勺从锅中捞取小汤圆B.用武德合金做电路保险丝C.用活性炭制作简易净水器D.用盐酸去除铁架台上铁锈18.(2023·江苏扬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B.C. D.19.(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0.(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现有8g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C和18g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4:11 B.1:2 C.1:4 D.11:921.(2023·西藏·统考中考真题)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质量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172013反应后质量/g35x32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4∶1522.(2023·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和乙是反应物 B.丙一定是化合物C. D.反应前后乙、丁改变的质量比是23.(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均可用作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A. B. C.木炭 D.CO24.(2023·福建·统考中考真题)分别加热等质量的两种样品,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样品1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分离出样品1反应后的固体乙,与24.0g甲混合并加热,固体质量变化曲线与样品1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4.02.000反应后质量/g02.0x1.9A.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B.x=20.1C.该条件下丙和丁均为气体 D.乙是催化剂25.(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26.(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甲物质燃烧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含两种有机物 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改变C.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改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527.(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A.CaO B.Ca(OH)2 C.H2CO3 D.CO228.(2023·湖南邵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B.C. D.29.(2023·四川眉山·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描述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C.将铁丝浸入稀盐酸中:D.用食醋清洗水壶中的水垢:30.(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柠檬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4份等质量、等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充分反应,4次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实验序号①②③④柠檬酸质量/g0.960.960.960.96加入的碳酸氢钠质量/g0.42二氧化碳体积/mL(标准状况下)112224336336则实验④中参加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A.0.84g B.1.26g C.1.68g D.2.10g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31.(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水能参与很多反应,本身就是一种化学资源。请写出下列有关水的化学方程式。(1)有水参加的反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2)有水生成的反应: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32.(2023·吉林长春·统考中考真题)利用化学方法可消除家居装修过程中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图中表示甲醛分子的是(填字母序号);(2)甲醛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023·甘肃兰州·统考中考真题)价类二维图反映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氮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如图1所示。

(1)NH3•H2O的物质类别X是。(2)“乙→甲”是汽车尾气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丙物质会导致雨水的pH减小,形成。(4)结合价类二维图信息,从含氮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Cu+4HNO3(浓)═Cu(NO3)2+2↑+2H2O。34.(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硫在氧气中燃烧;(2)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3)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35.(2023·广西·统考中考真题)古有《齐民要术》记载“粟米曲作酢”,“酢”即醋酸也;今有我国科研人员研究出制取醋酸(CH3COOH)的新方法。新方法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古法酿醋是用粮食经过发酵而成,发酵属于变化。(2)保持醋酸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3)新方法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两种反应物共含有18g碳元素,当生成醋酸质量最多时,消耗CO2的质量是g。(4)这一新方法的重要意义除了制取醋酸外,还有助于减缓效应。36.(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近年,我国科研团队首次在实验室无需任何植物,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其中利用二氧化碳制取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下,请根据该图回答:

(1)生成物丙、丁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2)参与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37.(2023·山东临沂·统考中考真题)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消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分子”或“原子”)。(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序号)。(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每空2分,共12分)38.(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老师组织同学们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实验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1)第1组设计甲图的实验方案,用电子秤称量,读取加入盐酸前后的质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比较读数发现反应前后的质量并不相等,其原因是。(2)第2小组设计了乙图方案,以解决第1小组遇到的问题。但有同学认为会产生误差,他的理由是气球膨胀后不可忽略的影响。老师肯定了该同学勇于质疑、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3)第3小组善于创新,设计了丙图方案,既达成本实验目的,还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①连接好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推或拉注射器活塞,松开手后活塞回到原位,说明气密性(选填“好”或“不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