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造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造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造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造林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标准名称造林技术规程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2023-1-42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安徽省造林经营总站单位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无为路53号参与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12345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3年8月9日,收到《关于下达2023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后,成立标准编制小组,成员有*****等。标准起草过程:2023年9月-2024年12月对规程进行起草和修改征求意见情况:2024年12月,由工作组牵头负责通过网站、会议等方式公开征求意见,共向10个有关行业单位、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及有代表性的标准利益方发函征求意见。截止XXXX年XX月,征求意见共收到X家单位XX条意见,最终XX条采纳,XX条未采纳。…审查情况:XXXX年XX月XX日,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XX组织召开了《XXXXXX》地方标准审查会,来自XXXX等单位专家组成审查专家组。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编制单位的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质询和讨论,提出了XX条修改建议,并一致认为,XXXXXXXXXXXXXXX…建议修改完善后报批。报批情况:工作组根据审查意见对标准送审稿作了修改和完善,于XXXX年XX月形成标准报批稿、编制说明及其它相关文件,报至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2010年颁布实施的《造林技术规程》(DB34/1267-2010)(以下简称“原标准”)对规范、指导安徽省造林绿化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地开展营造林工程设计、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造林绿化理念、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且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已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原标准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造林绿化工作的需要,特别是在造林方法、密度规定、树种选择、种苗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成效评价等方面有必要进行修订。多年来,全省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当前可用来新造林的地块越来越少,工作重点已从量的扩张转移到质的提升上来,其次是要推动零星造林、退化林修复,重点攻坚“难利用地”造林绿化,解决建设生态强省的痼疾和短板,这也对种苗类型和规格、造林方法和技术等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作为支撑。此外,原标准是依据2006年国家颁布的《造林技术规程》(GB15776-2006)进行制定的,2016年该标准已进行修订,并在2023年开展了第四次修订,目前已经公布,因此原标准相关内容亦需进行调整和修改。为使标准更具科学性、可操作性,更好地指导安徽省国土绿化工作,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和成效,并基于以上几点考虑,需按照国家现行标准对安徽省原标准进行修订、细化和完善。意义:充分吸收国标新理念新技术,体现安徽地方特色和实际修订后的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与国家现行标准相比,吸收其先进技术理念,删除和修改了一些不适用于安徽省实际情况的条款;细化造林作业设计内容,强调作业设计的重要性,为作业设计编制提供操作性强的条款和资料性附录;丰富种子和苗木内容,提出优先使用容器苗、带土球大苗造林等理念;根据安徽特色和实际,在造林密度、造林技术、零星造林、退化林修复、造林质量与成效评价等内容上提出不同要求,尤其是在造林地块越来越少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农田林网、乡村公共场所及难利用地等空间进行营造林;附录中包含安徽省造林分区范围及适宜造林树种表、安徽省主要造林树种适宜初植密度表等,对部分树种的造林密度表进行了修改完善。坚持科技引领,以提高造林质量和提升科技水平为重点新标准与原标准相比,主要结合当前造林绿化工作和实际需要,对原标准的造林作业设计、造林技术、树种配置、种苗管理、造林密度、未成林抚育与管护、更新造林和零星造林,都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创新,增加了造林分区、退化林修复、造林质量和成效评价等内容,将保护理念贯穿标准编制全过程。新标准强调提倡使用本地苗木,从源头上提高造林质量,严格限制营造纯林,提倡营造混交林,实行多树种混交,乔灌草合理搭配,采用保水节水措施,优化现有林种和树种结构,以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新标准要求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立地条件、树种特性、培育目的、经营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造林密度,并提供了主要树种的初植推荐密度。附录中提供适宜本省的树种名单及栽植密度,为全省造林提供科技支撑。在管护方面,完善了原标准只规定未成林地抚育,而没有把未成林管护纳入技术体系的不足,将未成林管理分为“抚育”和“管护”两个部分,强调管护技术和管护措施,这些都有利于提升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三、地方标准的及时修订有利于推动安徽省林业高质量发展本标准根据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以及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的新理念、新要求。2021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1〕19号)提出:“科学绿化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保护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绿水青山的内在要求,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对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具有重大意义。”该指导意见对科学绿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优化完善国土绿化技术标准体系”成为科学绿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因此,及时修订标准对新时期国土绿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推广运用近自然森林可持续经营理念,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和修复,不断提升全省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实现“造林、造绿、造景、造福、造富”有机统一的多重效应,推动安徽省林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林业现代化水平提升。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代替DB34/1267-2010《造林技术规程》。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主要条款:本标准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造林分区、作业设计、树种选择、种苗管理、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未成林抚育管护、更新造林和零星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造林质量和成效评价、落地上图和技术档案等组成。其中造林分区、作业设计、树种选择、种苗管理、造林密度、造林技术、未成林抚育管护、更新造林和零星造林、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造林质量和成效评价、落地上图和技术档案是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参数: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是“造林质量和成效评价”。根据本规程,在造林施工期间,造林项目管理单位应对各项作业随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造林结束后,要根据造林作业设计及时对造林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一、造林质量评价(一)人工造林质量评价造林当年秋季或次年对实际造林面积、造林成活率、良种使用和按作业设计施工情况等进行检查。1.实际造林面积检查。按作业设计图逐块核实,或用仪器实测,以水平面积计算。凡造林面积连续成片在0.067公顷以上的,按片林统计,其它按零星造林统计。林带行数在两行及两行以上且乔木林带行距不超过4m(不含)、灌木林带行距不超过2m(不含),连续面积在0.067公顷以上的,按片林统计。缺口长度不超过宽度3倍的林带按一条林带计算,否则应视为两条林带。单行林带按零星造林统计。2.造林成活率检查。以小班为单位,按造林成活株数占设计栽植株数比例计算造林成活率。造林地(不含伐前更新造林)上已有苗木、幼树,可根据造林目的和苗木、幼树的数量和分布格局以及苗木和幼树树种的混交特性,纳入初植造林密度。纳入初植造林密度的,应参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计算。造林成活率在85%(含)以上符合造林合格要求;达不到合格要求,但成活率在41%(含)以上的造林小班需进行补植补播;造林成活率在41%(不含)以下应认定为造林失败小班。3.按作业设计施工率检查。检查造林小班的造林面积、树种、密度、苗木规格、整地方式和规格等主要指标,按作业设计施工面积与作业设计面积的百分比。未按作业设计施工的小班不应认定为造林合格小班。4.造林合格率检查。检查造林小班是否按造林作业设计施工,造林成活率是否在85%(含)以上,以及造林地原生植被、野生动物栖息地等生境是否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未成林造林地(新造幼林地)是否按规定实施了封育保护措施。5.零星造林成活率。按造林小班成活株数与造林总株数的百分比计算,零星造林成活率应达到90%(含)以上。年度造林成活率在90%(含)以上,成活株数即为合格株数,否则造林总株数与成活株数差值即为需补植株数。(二)封山育林质量评价在封育活动完成的当年或次年开展作业质量评价,分别对封山育林作业设计和封育活动进行评价。1.封山育林作业设计检查。检查封山育林作业设计的有关内容,以及具体封育对象、类型、方式、年限和封育设施、育林措施是否符合GB/T15163的相关规定要求,投资概算是否计算无误。2.封育活动检查。检查封山育林小班是否按照作业设计组织施工,特别是封育设施建设是否符合作业设计。管护机构和人员、封育制度和措施是否得到了落实。(三)退化林修复质量评价检查退化林修复小班是否按照作业设计施工,以及修复措施的选择和修复作业施工是否符合GB/T44351的相关规定要求。二、造林成效评价(一)人工造林成效评价造林3~5年后,对造林保存率和成林情况等进行造林成效评价。1.造林株数保存率。检查造林小班成活的苗木株(穴)数占作业设计的总数株(穴)数的百分比。造林株数保存率应在80%(含)以上。2.造林面积保存率。计算造林保存面积与当年年度造林面积的百分比,即为造林面积保存率。3.造林成效合格小班。造林株数保存率应在80%(含)以上,或乔木树种造林小班郁闭度达到0.2(含)以上,评价为造林成效合格小班。(二)封山育林成效评价在封育年限到期的次年进行封育成效评价。1.疏林地、迹地、造林失败地封育。郁闭度达到0.2(含)以上,或杂竹覆盖度达到30%(含)以上,且分布均匀为有效封育小班。2.乔木林地封育。郁闭度达到0.5,或郁闭度比封育前增加0.2为有效封育小班。3.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