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泰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据史书记载:在西周的朝服制度中,皮弁服是天子朝服,代表着最高的王朝政权。孔子曾言西周“诸侯视朝,君臣同服朝服缁衣素裳”,清儒王夫之亦说:“古之天子虽极尊也,而与公侯卿大夫士受秩于天者均。固车服礼秩有所增加,而无殊异。”据此可知()A.在朝同服的原则说明周礼崩坏 B.西周服制体现了君臣平等共治的理念C.孔王言论与史书记载皆不可信 D.西周服制彰显王朝重治理的人文精神【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题干中提到的“诸侯视朝,君臣同服朝服缁衣素裳”以及“古之天子虽极尊也,而与公侯卿大夫士受秩于天者均”都表明在西周时期,虽然天子地位尊贵,但在朝服制度上,君臣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一种君臣平等共治的理念,B项正确;礼崩乐坏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孔子的言论与史书记载有一定史料价值,并非都不可信,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天子与君臣之间的关系,没有涉及重视人的作用、价值的人文精神,排除D项。故选B项。2.秦统一货币以来,货币运行便在上、下两个层面存在。秦朝以金为上币,铜钱为下币,上币贵重易携带,下币低廉易日用,随着后世社会经济发展、变迁,逐渐演化为政府财政税收与民间日常用度的上下之分和商业资本循环与小农经济运行需求的上下之分。据此可知,这一货币制度设计()A.促进了封建等级秩序逐渐瓦解 B.是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C.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发展 D.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可知,秦代货币制度在设计方面存在割裂性,表现为政府财政税收与民间日常用度的上下之分、商业资本循环与小农经济运行需求的上下之分,这样的制度设计不利于维护国家对货币的统一管理,阻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发展,C项正确;货币运行在上、下两个层面存在与封建等级秩序的瓦解无关,排除A项;这样的设计将会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排除B项;这一制度设计抑制了商品经济同小农经济之间的循环往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3.唐朝喜好舞蹈成为社会风气。唐太宗曾自作《破阵舞图》,由乐工128人披甲执戟而舞。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则是奔放健朗的胡旋舞、胡腾舞、拓枝舞。唐代敦煌壁画经常有此类场景的刻画:舞伎手指和脚趾用力屈张,身后的飘带因舞动的节奏快、力度大而卷出花朵。由此可见,唐朝()A.尚武崇侠风气浓厚 B.实行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C.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D.具有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健舞”具有矫捷雄健、气势磅礴、气氛热烈、迅捷奔放等特征,作为文化范畴的“健舞”反映出唐朝豪迈进取的文化气质,D项正确;材料中虽然提到唐太宗自作《破阵舞图》,乐工披甲执戟而舞,但这更多是一种舞蹈形式,不能直接得出尚武崇侠风气浓厚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唐朝的舞蹈文化,无关唐朝兼收并蓄文化政策的实行,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唐朝的舞蹈文化,而非市民生活的全貌,不能仅仅依据舞蹈就得出市民生活丰富多彩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如表为文献中有关宋代史事的部分记载。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推论是,宋代()记载文献出处侬智高叛乱平定后,岭南邕州“物价翔贵”,朝廷下诏“其下户,令转运司户贷米一石,以济之。”《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元丰川茶惟以博马,不将他用。盖欲因羌人必用之物,使之中卖,不至艰阻国马,不乏骑兵之用。《宋会要辑稿》马湖蛮犯嘉州笼鸠堡,……第谨边备,绝岁赐,禁互市以困之。蛮悔过,尽归所虏,具所当偿以请命……余蛮俱贴服。《建炎以来朝野杂记》A.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 B.茶叶成为农牧文明主要贸易商品C.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边疆地区治理 D.宋朝政府掌控民族交流的主动权【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由材料可知,岭南邕州“物价翔贵”,朝廷“令转运司户贷米一石”,用熙宁、元丰川茶博马,以羌人必用之物换取本朝必用之物战马,马湖蛮叛乱后,用“绝岁赐,禁互市”的方法,迫使其改变态度,这些都表明宋朝注重利用经济手段加强边地治理,C项正确;中原与边疆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茶叶贸易成为农牧文明的连结纽带与材料主旨不符,在第一则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茶叶贸易,排除B项;逐渐掌控了民族交往交流主动权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5.1759年两广总督李侍尧奏报:“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重。每年贩买湖丝并绸缎等货,自二十万斤至三十二三万斤不等。其货均系江、浙等省商民贩运来粤,卖与各行商,转售外夷。”据此可知()A.中国已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江南地区是丝绸外贸的集散中心C.丝货手工产品具有一定市场优势 D.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动【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据题干“外洋各国夷船到粤,贩运出口货物,均以丝货为重。每年贩买湖丝并绸缎等货,自二十万斤至三十二三万斤不等。”和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丝绸是中外贸易的重要商品,广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可知,丝货手工产品具有一定市场优势,C项正确;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是鸦片战争后,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产自江南地区的丝织品需要转运到广东出口海外市场,而不是在江南地区,排除B项;清朝前期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广州一地的政府特许商行进行,这正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体现,“有所松动”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6.下图所示,19世纪50年代安徽一个普通农家在茶叶贸易、土地开发、生产粮食方面的开支占全部开支的比重变化状况,该图反映了()A.茶叶贸易受列强商品输出影响大B.粮食生产的产量增长的速度最快C.土地开发占据家庭开支主导地位D.晚清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50年代(中国)。根据农家在茶叶贸易、土地开发、生产粮食方面的开支占全部开支的比重变化状况进行分析可知,鸦片战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百姓将所获得的利润重新投入粮食生产及土地开发,体现了自然经济的顽固性,而资本重新流入土地直接制约商品经济发展,故材料反映了晚清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复杂性,D项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列强商品输出对茶叶贸易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仅能反映对粮食生产的投资,不能直接反映粮食生产的产量增长速度,排除B项;粮食生产开支高于土地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7.1905年,孙中山在伦敦和严复会谈。会谈中严复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为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则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由此可知,双方都认为()A.社会变革是救时良方 B.须批判儒家伦理纲常C.行教育提升国人觉悟 D.应建立民主共和制度【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严复和孙中山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严复强调通过教育逐渐更新以实现社会变革,而孙中山则强调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改革。虽然两人对具体方法的看法不同,但都认为社会变革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因此,双方都认为社会变革是救时良方,A项正确;材料二人都没有涉及批判儒家思想,排除B项;严复提出要实行教育改革,但材料中孙中山没有涉及教育改革,排除C项;严复涉及教育改革,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8.近代,某报告中指出:“彻底消灭日本侵略者……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实行人民的统一……发展民族工业……建立和平、独立、民主的外交。”该报告()A.为建立人民共和国奠定理论基础 B.增强了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C.兼具建国纲领和临时宪法的作用 D.为革命前景设计了光明的蓝图【答案】B【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份政治报告是《论联合政府》,毛泽东在报告中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中国人民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基本要求,对民族战争胜利具有重要意义,增强了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B项正确;《论人民民主专政》为新中国建立奠定理论基础,排除A项;《共同纲领》兼具建国纲领和临时宪法的作用,排除C项;该报告增强了人民抗战的信心和决心,未涉及革命前景蓝图,排除D项。故选B项。9.“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表明新中国初期()A.暂停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 B.深受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C.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D.延续新民主主义经济路线【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据题干“并不没收其他资本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坚持发展国营经济的同时,还允许私营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等的存在,这体现了在经济上延续新民主主义经济路线,D项正确;材料并未直接提及“暂停改造”民族资本主义,从后续的历史进程来看,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改造是必然的,排除A项;“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受苏联经济模的影响,逐渐建立了计划体制经济,与材料时空不符,排除B项;建国初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人民政府通过“米棉之战”和银元之战,逐步实现了统一财经,排除C项。故选D项。10.中共二十大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用实践证明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这一认识可用来说明()A.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根本突破 B.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C.中国重视塑造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D.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界现代化进程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的,它是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决定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区别于西方文明的本质属性、具体特征和根本优势,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归根结底是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大国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中国对社会主义本质形成成熟的认知”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排除D项。故选B项。11.学者杜波伊斯评价非洲某帝国文明仅次于埃及文明,该帝国在16世纪达于极盛,奴隶制十分发达,善于接受先进文化,后来成为西非文化的中心。该帝国()A.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 B.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C.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规模 D.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非洲)。据题干“该帝国在16世纪达于极盛,奴隶制十分发达,善于接受先进文化,后来成为西非文化的中心。”和所学知识可知,桑海击败马里,确立了在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它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B项正确;东非沿海的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国家在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排除A项;继承并扩大了加纳的贸易规模的是马里,排除C项;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的是美洲的印加帝国,排除D项。故选B项。12.卢梭认为:通过参加劳动,学会一种手艺,“一切困难都不存在,……遇到大人物,你用不着那样畏缩不前地说一遍谎话……你用不着那样卑鄙地去奉迎什么人了”。这说明卢梭的劳动观()A.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兴起B.蕴含了天赋人权的内涵C.体现了劳动是奠定人的自由和独立的基础D.主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卢梭的观点强调通过劳动和掌握一技之长,人可以获得独立和自由,不必依赖他人或屈从于权势。这种思想反映了劳动在个人自由和独立中的重要性,C项正确;启蒙运动在卢梭之前,17世纪就已经兴起了,排除A项;天赋人权是指人具有天生的生存、自由、追求幸福和财产的权利,材料没有涉及,排除B项;材料强调劳动是奠定人的自由和独立的基础,没有强调劳动的其他价值和意义,排除D项。故选C项。13.1829年成立的“联合王国工厂纺纱工总工会”是英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会组织,也是工厂工人组建工会的最早尝试。1833—1834年又建立起建筑工人工会、纺织工人工会、陶器工人工会等大批工会。1834年,由欧文出面组织了“全国大团结工会联合会”,它支持各地的罢工活动,一时间罢工活动遍及全国。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A.工人待遇得到了显著改善 B.马克思主义指导了工人运动C.工人的阶级意识有所提高 D.工人为建立自身政权而斗争【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国。据题干可以看到英国出现了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会组织,还有大批工会的建立,并且有全国性的工会联合会支持各地的罢工活动,这表明工人不再是孤立地进行抗争,而是开始有组织地行动,这反映出工人的阶级意识有所提高,C项正确;虽然工会组织和罢工活动有所发展,但材料中并未明确提及工人待遇得到了显著改善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848年,而题目中所提到的时间是1829-1834年,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出现,所以不能说马克思主义指导了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排除B项;材料中主要体现的是工会组织的建立和罢工活动,并未提及工人为建立自身政权而斗争,排除D项。故选C项。14.19世纪末,印度国大党领袖提拉克从印度教的经典中选择了《薄伽梵歌》作为他的理论依据,他宣称《薄伽梵歌》不仅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而且蕴含了“东西方一切形而上学和伦理的原则”。提拉克意在()A.推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B.唤起人民的民族自信心C.抨击印度种族歧视制度 D.谋求国大党的执政地位【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末(印度)。据本题材料“他宣称《薄伽梵歌》不仅是印度‘吠陀宗教树上所结的最甜蜜而不朽的果实’,而且蕴含了‘东西方一切形而上学和伦理的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印度人民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国大党领袖提拉克借助印度教经典来号召群众。对民众进行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化。以恢复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引导他们参加民族解放运动,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东西方文化融合的相关论述,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提拉克明确反对印度种族歧视政策的结论,排除C项;“谋求国大党的合法地位”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唤起民众的民族自信心”不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15.当今,实现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自主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而且人工智能并不能解决落后地区需要解决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因为它对高重复、低创造的劳动密集型工作岗位有很强的替代作用。由此可推知,人工智能的发展()A.导致了社会治理的复杂化 B.违背世界工业化发展潮流C.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平衡 D.削减了各国整体就业机会【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当代(世界)。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且不能解决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发达国家凭借资本技术优势占据有利地位,并进一步拉开了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世界发展不平衡趋势加强,C项正确;据材料“实现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自主学习和逻辑推理能力,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投入”可知,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极高的资本和技术,对发达国家有利,未涉及社会治理,排除A项;尽管人工智能虽然无法解决落后地区的工业化和就业问题,但是顺应世界工业化智能化发展潮流,排除B项;据材料可知,人工智能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表1民国5年(1916年)高等小学堂一年级授课计划表科目内容每周节数修身道德之要旨2诗经讲授论语3国文日用文字及普通文章之读法、书法、作法10算术整数、小数、及诸等之四则运算4中国历史本国历史之要略1地理本国地理之要略1理科植物、动物、矿物及自然之现象2手工简易手工男2女1唱歌单音唱歌2图画简单形体男2女1体操普通体操、游戏男生:兵式体操3农业农事大要1家事缝纫2外语字母、发音、单词1每周总课时致36

说明

女生34材料二表219世纪柏林工艺学院发展概况时间1821-1827年1828-1850年1851-1860年1861-1866年1867-1879年学校名称技术学校工艺学校工艺学校工艺学校工艺学院办学层次中等学校层次高等学校层次课程设置包括一年初级课程和一年高级课程包括公共理论课与机械、化学和建筑三类专业方向课程包括公共技术系和专业技术系。学生先在公共技术系学习一年半理论知识,再进入专业技术系,并从机械、化学与冶全、造船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一年半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包括机械工程系、化学系、冶金系和造船系,分专业设置不同课程

——摘编自韩雪原《德国工业大学的历史起源与升格之路》(1)根据表1及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课程内容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根据表2,归纳19世纪柏林工艺学院课程设置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这一趋势对19世纪末德国产生了哪些影响。(3)综上,谈谈你对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认识。【答案】(1)特点:课程内容设置广泛;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节数较多;有性别差异;注重对本国历史地理的讲授;重视农业;学习西方语言;兼顾学生的体质、美术、劳动等方面技能,培养认识自然的能力。原因:民国初期,社会处于变革之中,需要培养具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传统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2)发展趋势:技术不断创新;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分工更加细化;科技化程度提高;与科学理论的结合更加紧密。影响:为德国产业发展奠定的基础;德国重视教育,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政府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3)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推动的结果,同时,教育改革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良好的教育改革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进步。反之,如果教育改革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会制约社会的发展【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6年的中国。第一小问根据表1概括特点,表1中涉及科目广泛,可得出课程内容设置广泛;表1里面的涉及到修身、诗经、国文、国画等的科目且每周节数较多可得出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节数较多,注重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根据表1个别科目上每周节数男女生不同可得出有性别差异;根据表1中国历史和地理科目中的内容设置可得出注重对本国历史地理的讲授;根据表1开设农业和农事可得出注重农业;根据表1表格里外语科目可得出学习西方语言;根据表1理科的教授内容是植物、动物、矿物及自然现象和体操、图画、唱歌、手工等课程的设置可知,兼顾学生的体质、美术、劳动等方面技能,培养认识自然的能力。第二小问原因,根据表1民国五年1916年,联系当时的时空特征可知,这一时期课程的设置受当时国内形势的影响;民国初期,社会处于变革之中,需要培养具有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传统的教育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表1中涉及大量诗词、国文等可得出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小问2】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的德国(世界)。第一小问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包括公共技术系和专业技术系。学生先在公共技术系学习一年半理论知识,再进入专业技术系,并从机械、化学与冶全、造船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一年半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可知,分工更加细化;科技化程度提高;根据材料二办学层级越来越高可得出与科学理论的结合更加紧密、技术不断创新。结合所学知识,联系19世纪末德国的阶段性特征,可知为德国产业发展奠定的基础;德国重视教育,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拥有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政府对工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小问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16年的中国、19世纪的德国(世界)。结合所学材料民国初年教育改革的作用与德国教育发展的影响相关知识可知,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推动的结果,同时,教育改革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良好的教育改革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促进社会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进步。反之,如果教育改革不能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就会制约社会的发展。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代山东布政司辖六府,分东三府(青州、莱州、登州)和西三府(东昌、济南、兖州)。东三府多丘陵山地,土地贫瘠盐碱,交通不便;西三府处平原,土地肥沃,且大运河穿过。元末明初战乱,山东人口流失、土地荒芜,西三府因地处要道破坏更重。为恢复西部经济,明政府从洪武二十一年起,从山西等地组织三次大规模移民迁入西三府,同时山东地方政府也从东三府往西三府移民。如洪武二十五年,登、莱二府贫民被迁至东昌。永乐后,因移民垦荒及大运河浚通,西三府经济恢复并领先东三府。为扶持东部,政府对东三府赋役政策和投资政策倾斜,免除东三府民养官马差役,还改善东部基础设施。——成淑君《明代政府调控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以山东地区为例》(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政府对山东东西部经济政策的不同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政府对山东东西部的经济政策的影响。【答案】(1)不同表现:西部政策:组织三次大规模移民迁入西三府;疏通运河。东部政策:政府对东三府赋役政策和投资政策倾斜;改善东部基础设施。(2)影响:有利于促进山东东西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于维护明政府的统治。【解析】【小问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不同表现:西部政策:据材料“永乐后,因移民垦荒及大运河浚通,西三府经济恢复并领先东三府。”可知,明政府组织从山西等地组织大规模移民;疏通运河。东部政策:据材料“为扶持东部,政府对东三府赋役政策和投资政策倾斜,免除东三府民养官马差役,还改善东部基础设施”可知,政府对东三府赋役政策和投资政策倾斜,改善东部基础设施。【小问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代(中国)。影响:据材料“永乐后,因移民垦荒及大运河浚通,西三府经济恢复并领先东三府”“为扶持东部,政府对东三府赋役政策和投资政策倾斜,免除东三府民养官马差役,还改善东部基础设施。”并结合所学可知,有利于促进山东东西部经济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和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明政府的统治。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5年,德、比、法、英、意、波、捷等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最终签署了《洛迦诺公约》。其主要内容是:(1)根据《德、比、法、英、意相互保证条约》,德法、德比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双方不得彼此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战争;彼此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2)根据德国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的仲裁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保证对今后发生的一切争端,如不能通过正常的外交方式和平解决时,应提交仲裁法庭和国际常设法院解决。但在德波,德捷条约中未对它们之间的边界规定任何保证的办法。准许德国加入国际联盟。(3)根据法波、法捷相互保证条約,规定如缔约国一方受到德国侵略,彼此立即给予援助和支持。《洛迦诺公约》在当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首相张伯伦表达了那时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他宣称,公约标志着“和平年代和战争年代之间的真正的分界线”。同样,法国外长白里安也发表了有关“洛迦诺精神”的动人演说:“洛迦诺精神”禁止了战争,用“调解、仲裁与和平”代替了战争。——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分析《洛迦诺公约》内容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迦诺公约》的影响。【答案】(1)涉及国家多,影响较大;建立了仲裁机制;注重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具有一定欺骗性。(2)改善了协约国与德国的关系尤其是法德关系;使欧洲局面相对稳定;有利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削弱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法国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德国迅速崛起,加快了军国主义复活的步伐。【解析】【小问1】本题是材料题之概括分析题。时空是:1925年(欧洲)。据材料一“1925年,德、比、法、英、意、波、捷等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召开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可得出“涉及国家多,影响较大”;据材料一“双方不得彼此攻击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得诉诸战争;彼此通过外交途径与和平方法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可得出“注重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据材料一“如不能通过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