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中考满分】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杭州专用)(十)(解析版)_第1页
【挑战中考满分】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杭州专用)(十)(解析版)_第2页
【挑战中考满分】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杭州专用)(十)(解析版)_第3页
【挑战中考满分】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杭州专用)(十)(解析版)_第4页
【挑战中考满分】2022年浙江省中考科学模拟卷(杭州专用)(十)(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杭州市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模拟卷(十)科学1.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纸上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在试卷首页的指定位置写上姓名和座位号3.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4.考试结来后,试题卷和答题纸一并上交5.如需画图作答,必质用黑色字造的钢笔或签字笔将图形线条描黑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a:40Cu:64)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据媒体报道,锶晶体格钟是一种新型原子钟,其准确度高得惊人,它能在50亿年间不慢一秒也不快一秒.如图为锶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87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C.锶离子Sr2+中有38个电子D.锶属于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答案】B【解答】A.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87是锶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而不是原子核内中子数,故错误;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锶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8,故正确;C.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锶原子核外有38个电子,失去两个后还剩余36个,故错误;D.由“锶”的偏旁可知,是金属元素,原子核外有五个电子层,位于第五周期,故错误;故选B.2.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对苯二胺”,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苯二胺的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式为C6H8N2 B.属于有机物C.氢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2∶7 D.对苯二胺有毒属于物理性质【答案】D【解答】A、由结构图可知,该物质化学式为C6H8N2,正确;

B、该物质含有碳元素,为有机化合物,正确;

C、氢元素和氮元素质量比为8:28=2∶7,正确;

D、对苯二胺有毒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故答案为:D。3.观赏植物滴水观音的叶片会“吐水”,这些水分是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来的,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A.在导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B.在导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C.在筛管中,沿着“叶,茎,根”的方向运输D.在筛管中,沿着“根,茎,叶”的方向运输【答案】B【解答】解: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的导管由下向上运输的;故途径为:根→茎→叶;

故答案为:B。4.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是()A.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肝脏、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C.肠液、胰液、唾液、胆汁D.消化道和消化腺【答案】D【解答】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D符合题意。

故选:D5.如图所示,用锤头将钉子钉人墙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锤头对钉子的作用力大于钉子对锤头的作用力B.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力相等C.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强相等D.钉子尖很尖是为了减小压强【答案】B【解答】A.锤头对钉子的作用力和钉子对锤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和两个物体上,为一对相互作用力,因此二者相等,故A错误;

B.钉子帽会将压力传递给钉子尖,因此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力相等,故B正确;

C.钉子尖和钉子帽所受的压力相等,但是受力面积不同,根据p=FS可知,二者受到的压强不等,故C错误;

D.钉子尖很尖,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式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

故选6.下列科学家与其贡献不符合的是()A.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B.孟德尔提出了“遗传因子”的概念,发现了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显性性状,杂交子二代遗传性状的显性与隐性个体数的比例为3:1的规律C.米勒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诞生D.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了巨著《物种起源》一书,成功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答案】C【解答】A、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孟德尔是遗传学之父,他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发现了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显性性状,杂交子二代遗传性状的显性与隐性个体数的比例为3:1的规律,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沃森和克里克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诞生,C错误,符合题意;

D、《物种起源》一书是达尔文于1859年发表的巨著,成功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7.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并将其描绘在隽永的诗篇中。①“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②“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对上述诗句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诗句①体现了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B.诗句②除草的目的是让能量更多地流向禾苗C.诗句③中蕴含的一条食物链为水稻→青蛙D.诗句④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是分解者在发挥作用【答案】C【解答】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描述的鸟类回巢,及鱼类的洄游生殖,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适应;故A正确;

B、除去杂草,可以减少能量的分散,使更多的能量进入禾苗中;故B正确;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述的是蛙的生殖;故C错误;

D、落下的花瓣变成了春泥,是有机物的分解过程,由分解者完成的;故D正确;

故答案为:C。8.如图是NBA篮球明星科比的相关结构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科比的身体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科比的肤色为黑色,控制其肤色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图甲的结构③内C.图乙中的a、b、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D.图甲中①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答案】A【解答】A、科比是动物体,结构层次应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③为细胞核,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乙中的a、b、c表示细胞分裂过程,d表示细胞分化过程,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甲中①为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9.2021年7月21日,我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汤洪波拍下了一张地球的照片,如图1所示。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为图2所示的()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DA之间【答案】B【解答】从图中看出,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赤道,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光线直射了北回归线,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地球公转至C处时,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是北半球秋分日,时间为9月22日前后。2021年7月21日,位于6月22日和9月22日之间,也就是在BC之间。

故选B。10.实验室常用饱和亚硝酸钠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制取纯净的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此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则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B.装置中B部分的作用是冷凝气体C.反应到一定程度,应移去酒精灯,以防止反应物温度过高而冲出D.可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纯净的氮气【答案】D【解答】A、装置中A部分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NaNO2饱和溶液容易滴下,因为该反应放热,蒸馏瓶内压强会增大,不用导管时长颈漏斗内的液体不能滴入蒸馏瓶中,说法正确。

B、装置中B中装有“冰盐”,可起到冷凝水蒸气的作用,从而能保证经过干燥管后得到干燥的氮气,说法正确。

C、因为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反应到一定程度,应移去酒精灯以防反应物温度过高而冲出,说法正确。

D、因为氮气的密度与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11.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条形铁条a、b.如图甲,用手拿住b,a掉不下来;如图乙,用手拿住a,b会掉下来,这个现象说明()A.a、b均是磁铁 B.b是磁铁,a不是C.a是磁铁,b不是 D.a、b均不是磁铁【答案】B【解答】甲:用手拿住b,a不掉下来,说明b的一端和a的中间之间有吸引力。如果b为磁铁a不是磁铁,满足要求;如果b没有磁性,而a是磁铁,那么a的中间没有磁性,a肯定会掉下来;

乙:如果b为磁铁,a没有磁性,由于b的中间没有磁性,所以b会倒下来。

则b是磁铁,而a不是磁铁。

故选B。12.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能支持对应假说的是()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大爆炸宇宙论②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③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④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答案】B【解答】①气球的充气膨大实验只是一个模拟实验,并不能作为支持大爆炸宇宙论的证据;②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相对应意味着非洲大陆曾经与南美大陆是一个整体,后来因为其他原因破裂漂移分开的,可以作为板块学说的证据;③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那么,在一种生物向另一种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应当存在过渡的类型。故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可以作为达尔文进化论的证据;④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说明是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并且在不停的自转,并不能说明所地球是一个球体,故②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13.工业上以CaO和HNO3为原料制备Ca(NO3)2·4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CaO和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2HNO3=Ca(NO3)2+H2O]()A.30% B.70% C.63% D.无法计算【答案】B【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CaO+2HNO3+3H2O=Ca(NO3)2·4H3O,硝酸溶液中的水和硝酸要全部参与化学反应,即当有126份质量的硝酸参与反应时,硝酸溶液中的水应是54份质量,因此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26g/(126+54)g×100%=70%。

故答案为:B。14.将密度为0.9g/cm3、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冰块,放入盛有水的柱状容器中,静止时冰块有2cm露出水面,如图所示。对容器缓慢加热,直至冰块完全熔化。在冰熔化过程中,下列判断与事实不符的是()A.冰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水面高度始终保持不变C.冰块漂浮之后,受到的浮力逐渐变小D.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最多增大1.0N【答案】B【解答】A.冰块吸收热量熔化,但温度保持不变,故A不合题意;

B.冰块熔化前,它受到的浮力F浮<G,则它排开水的体积V排=F浮力ρ水g;冰块熔化后,质量不变,重力不变,水增加的体积V水=Gρ水g,因此V水>V排,水面的高度会增大,故B符合题意;

C.冰块漂浮后,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由于熔化,冰块的重力不断减小,因此它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故C不合题意;

D.冰块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大值为:F=F浮力=ρ水gV排=103kg/m3×10N/kg×(0.08m×0.1m×0.1m)=8N;

冰块熔化后,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增大值等于冰块的重力,即G=mg=ρ冰gV=0.9×103kg/m3×10N/kg×(0.1m×0.1m×0.1m15.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运动的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在d处动能为零【答案】C【解答】A.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据图可知,d、e两点高度最小,重力势能最小,故A错误;

B.实心球在b处时,竖直方向上的速度为0,但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0,因此b处的动能不为0,故B错误;

C.不计空气阻力,说明球在空中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由a运动到c处机械能不变,即a、b、c三处的机械能相等,故C正确;

D.d点的高度最小,因此该点时重力势能最小,而动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C。16.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化合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A.①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 D.②③⑤【答案】A【解答】①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正确;②燃烧不一定是化合反应,错误;③急速的燃烧若在有限空间热量不能扩散会爆炸,若不是有限空间不会爆炸,错误;④自燃是缓慢氧化引起的,正确;⑤着火点是物质的性质,不会改变,错误;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正确;

故答案为:A。17.如图是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a、b、c三种物质加热时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a、c质量相同。下列对图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B.如果a、b是同种物质,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多D.b的比热容大于c的比热容【答案】B【解答】A.t1-t2时间内物质a的温度虽然不变,但继续吸收热量,所以其内能增加,故A错误;

B.如果a、b是同种物质,ze比热容相同,升高相同的温度时,b的加热时间长,b吸收的热量多,根据Q=cm△t知,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故B正确;

C.温度从T1升高到T2时,a物质的加热时间比b物质短,所以a物质吸收的热量比b少,故C错误;

D.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对b、c两种物质加热时,0-t1时间内两种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c物质升高的温度较小,但由于不知道b、c质量的大小,不能判断出b、c比热容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1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受推力的作用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水杯只受重力、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C.运动员挥拍将羽毛球击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以卵击石,虽然卵破,但卵对石头的力与石头对卵的力大小不等【答案】C【解答】A.投篮时,篮球离手后继续飞向篮筐是因为篮球有惯性,故A错误;

B.手握水杯静止在空中,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水平方向还受到手的握力,故B错误;

C.运动员挥拍将羽毛球击,球改变了运动方向,说明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C正确;

D.以卵击石,石头给卵的力与卵给石头的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19.下面是四种制取ZnSO4的化学反应:①Zn+H2SO4=ZnSO4+H2↑②ZnO+H2SO4=ZnSO4+H2O③Zn(OH)2+H2SO4=ZnSO4+2H2O④ZnCO3+H2SO4=ZnSO4+H2O+CO2↑对这四个化学反应,错误的是()A.反应①中锌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B.反应②中锌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反应③实质是Zn2+和SO42-的反应D.③④都是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答】A、反应①中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不符合题意;

B、反应②中锌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都是+2价,没有改变,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③实质是H+和OH-的反应,符合题意;

D、③④都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20.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这个学期开设了《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答案】C【解答】善于观察,认真观察,探究问题从身边着手,先辈的经验是付出辛劳换来的成果因此值得学习与积累,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不一定是正确的,因此要学会分辨,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21.下表是人体每日水分的来源和去路,分析回答:水分的来源总量(ml)水分的去向总量(ml)饮水1200-1500②1200-1700摄取食物700-1000粪便100-250①200-400汗液100-150//皮肤350-400//肺350-450总计2100-2900总计2100-2900(1)写出完整表格中序号处的内容:①②。(2)食物中的水分到达体内细胞一般要经历哪些途径?。(3)据表分析,得出人体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实现,从而保持自我稳定的结论。【答案】(1)细胞的呼吸作用;排尿(2)消化道的吸收、血液循环和物质交换(3)代谢平衡【解答】(1)人体内水的来源是饮水、食物中的水及呼吸作用产生的水;人体水的去向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2)食物中的水到达人体细胞先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吸收,进入到血液中,然后在细胞处进行交换最终到达细胞;

(3)表格中水来源和去向可知,最后的总量是平衡的,所以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达到代谢平衡;

故答案为:(1)细胞的呼吸作用;排尿;(2)消化道的吸收、血液循环和物质交换;(3)代谢平衡。22.材料一:美国自“9.11”恐怖事件后,在华盛顿、新泽西等地相继发生“炭疽邮件”事件,使有些人感染炭疽病,恐慌的美国民众纷纷注射炭疽疫苗来预防炭疽病。材料二:炭疽病由炭疽杆菌感染造成的,能引起皮肤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的广泛水肿。这种细菌易导致动物发病,尤其是食草反刍动物(如牛、羊等)。当动物死亡后,炭疽杆菌形成芽孢,一旦炭疽杆菌芽孢进入健康的生物体,将会以惊人的速度激增。材料三:据反恐专家说,对付炭疽孢子时,隔一层湿布用蒸汽进行熨烫,其消毒效果比用微波炉消毒好。另外,对室内的炭疽孢子消毒可用福尔马林、碘进行熏蒸。(1)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断,引起炭疽病的病原体是。(2)在“9.11”事件过后,恐慌的美国民众纷纷注射炭疽疫苗来预防炭疽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属于,从免疫角度来看属于免疫,注入的炭疽疫苗进入人体作为抗原起作用。【答案】(1)炭疽杆菌(2)保护易感人群;特异性【解答】(1)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推断,引起炭疽病的病原体是炭疽杆菌。

(2)在“9.11”事件过后,恐慌的美国民众纷纷注射炭疽疫苗来预防炭疽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来看这属于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角度来看属于特异性免疫,注入的炭疽疫苗进入人体作为抗原起作用。23.“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物质B的化学式为。(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答案】(1)HCl+KOH=KCl+H2O(2)Cl2(3)分解反应【解答】(1)A为酸,则为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反应方程式为HCl+KOH=KCl+H2O;

(2)物质B中元素化合价为0,为氯气单质,化学式为Cl2;

(3)D为氯化钾,E为+5价氯的化合物,为氯酸钾,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HCl+KOH=KCl+H2O;(2)Cl2;(3)分解反应。2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的营养素的.(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得松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3)下列电动自行车的各组件中,属于合成材料的是.a.橡胶轮胎b.钢质车轮c.塑料灯罩(4)向一定量的AgNO3和Mg(NO3)2混合溶液加入铜粉和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溶液甲和固体乙,向固体乙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液甲中含有溶质的离子是(用离子符号表示).【答案】维生素;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ac;Zn2+、Mg2+、NO3﹣【解答】解:(1)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故答案为:维生素;(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答案为: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3)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A、橡胶轮胎是用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钢质车轮是用钢制成的,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塑料灯罩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故答案为:ac.(4)根据金属活动性Mg>Zn>Cu>Ag,固体乙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中含有锌,说明锌粉过量,则由此可判断溶液甲中不会有铜离子和银离子,由于锌比镁的活动性弱,不会把镁置换出来,所以进一步推导可知,溶液甲中含有的离子有镁离子、锌离子、硝酸根离子,故答案为:Zn2+、Mg2+、NO3﹣.25.利用吸管可以做很多科学小实验:(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操作:a.用手指封住管口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c.将吸管插入水中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填字母)。(2)小方利用玻璃管和瓶子自制气压计(如图乙)来研究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柱变(选填“高”或“低”)。【答案】(1)cabd(2)高【解答】(1)吸管“取水”的操作过程为:

c.将吸管插入水中;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那么合理顺序为:cabd。

(2)他将这个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过程中,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大,因此大气压强会减小,根据p内=p水+p大气可知,此时p水会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可知,玻璃管内的水柱变高。26.如图是某款擦窗机器人,它的“腹部”有吸盘,当擦窗机器人的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向外抽出时,它能牢牢地吸附在竖直玻璃上。擦窗机器人总质量为1.2kg,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为N,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吸附更紧了,受到的摩擦力跟抽气前相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吸盘与玻璃的接触面积为350cm2,若吸盘内外气压差为800Pa,则吸盘对玻璃的压力是N。【答案】12;变大;28【解答】(1)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静止时,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二者大小相等,即f=G=mg=1.2kg×10N/kg=12N。

(2)用真空泵又向外多抽几次气,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吸附更紧了。但是擦窗机器人在竖直玻璃板上仍静止,仍处于平衡状态,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机器人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3)吸盘对玻璃的压力:F=pS=800Pa×350×10-4m2=28N。三、实验探究题(共42分)27.教室的窗玻璃是双层的。课间,同学在窗外敲玻璃时,小明感觉双层玻璃与单层玻璃的振动情况不一样。于是他想探究“受敲击时,双层玻璃和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弱情况”。为此,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①将单层玻璃板固定在有一定倾角的斜面上,把玻璃球靠在玻璃板的右侧,把橡胶球悬挂在支架上靠在玻璃板的左侧(如图)。②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玻璃球被弹开,记下玻璃球被弹出的距离。共做10次。③换成双层玻璃板重复上述实验。(1)实验后,发现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这与实验中的哪一操作不当有关?答:。(2)小明改进后,重做了实验,获得了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45678910平均值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cm单层7978828073848482818083双层2023242424252222212523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来反映的。(3)根据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2)玻璃球在斜面上被弹开的距离(3)以相同力量分别撞击单层和双层玻璃,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度比双层大的多。【解答】(1)随意拉开橡胶球,放手后让其敲击玻璃板,是造成玻璃球被弹开距离的数据比较杂乱的主要原因。

(2)当玻璃板受到橡胶球的敲击时,玻璃板振动的强弱是通过玻璃球被弹开的距离来反映的,这是转换的研究方法;

(3)同样的撞击下,单层玻璃后的玻璃球比双层玻璃后的玻璃球运动的距离远;所以结论是:受敲击时,单层玻璃比双层玻璃的振动强;

故答案为:(1)②中随意拉开橡胶球(2)玻璃球在斜面上被弹开的距离(3)以相同力量分别撞击单层和双层玻璃,单层玻璃的振动强度比双层大的多28.某化学小组用熟石灰配制石灰水时,发现装满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破损。【提出问题1】试剂是否变质?【猜想】①没有变质,成分是氢氧化钙;②全部变质,成分是碳酸钙;③部分变质,成分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钙(1)【进行实验1】步骤操作现象结论1取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无色酚酞变红色

猜想③正确

2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有气泡冒出(2)【反思与评价】①小红同学认为小明得到的结果有较大的误差,理由是。②小红同学用图乙所示装置(注射器活塞的摩擦力很小,忽略不计)完成测量。注射器除了贮存、加注稀盐酸外,还有的作用。【答案】(1)稀盐酸【提出问题2】如何测定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2】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测定: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不考虑稀盐酸的挥发)测量装置C在反应前后的总质量,即可计算出试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操作无误,各步反应完全)(2)生成的二氧化碳有一部分停留在AB中,没有被C吸收;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解答】(1)猜想③正确,则样品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钙,所以要验证碳酸钙可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有气泡冒出则说明含碳酸钙;(2)小明设计的实验中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全部被C吸收,会留在AB装置中一部分,所以会有很大误差,小红设计的实验可通过注射器活塞的移动直接测出二氧化碳的体积。29.小乐查阅资料发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于是她对反应产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氧化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并检测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1)实验装置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选填“①”“②”或“③”)处;在加热氧化铜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其目的是。(2)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m),结果如图乙所示。为确保反应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尽可能少,可采取的措施是。(3)小乐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经历2CuO+H2△__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试根据图乙所示的探究结果计算分析,假设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答案】(1)①;除去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2)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合理即可)(3)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0.5400g,而不是0.3218g(合理即可)。【解答】(1)为使氢气与氧化铜充分接触,实验装置中通入氢气的导管末端应位于试管①处,因氢气与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易发生爆炸,为除去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在加热氧化铜前,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

(2)由图乙变化趋势可知,生成氧化亚铜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所以要确保反应所得固体中氧化亚铜尽可能少,可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

(3)设氧化铜完全转化为氧化亚铜质量为x

2CuO+H2△__Cu2O+H2O

160144

0..6000gx

160:144=0.6000g:x

x=0.5400g

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0.5400g,而不是0.3218g,说明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

故答案为:(1)①;除去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2)加热条件下通入氢气足够长时间;(3)如果分步进行,氧化亚铜最大质量应该是0.5400g,而不是30.图甲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2)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4)实验时,小芳同学在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答案】(1)CDBA(2)确定像的位置(3)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等效替代法(4)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成像【解答】(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步骤顺序是: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2)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实验时,小芳同学在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成像。31.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1)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②先用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处于某一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应向(填“左”或“右”)端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2)某同学又试图把R换为3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压表都不能达到所控制的电压值,若保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对象不变,下列选项可能有助于完成该步骤的是:_______。A.换一个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B.适当减小电源电压C.滑动变阻器左侧再串联一个定值电阻D.改变电压表、电流表所用量程【答案】(1)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左;2.5(2)A;B;C【解答】(1)①根据丙图可知,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为一条双曲线,那么二者成反比关系,结论为: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②将5Ω换成10Ω后,R的阻值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电压表的示数增大,根据U总=U1+U2可知,变阻器的电压变小。要使电压表的示数恢复原来示数,那么变阻器的电压要增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变阻器的阻值要增大,即滑片向左移动。

电压表保持不变的示数为:U=IR=0.5A×5Ω=2.5V。

(2)当R=30Ω时,根据“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得到:UU变=RR变;

由于R的阻值增大,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会偏大。要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要求变阻器的阻值也要增大,故A符合题意;

根据公式UU总=RR总可知,在R和R总保持不变时,如果减小电源电压,那么电压表的示数会相应减小,从而恢复原来示数,故B符合题意;32.为了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某品种小麦种子800粒,培养皿,脱脂棉,自动恒温箱,蒸馏水等。[实验过程]①取培养皿6只,在沸水中煮沸一段时间再冷却,编号为A、B、C、D、E、F;将脱脂棉在开水中浸泡后冷却,再平铺在培养皿内;②挑选600粒种子并随机分成6等份,然后再均匀地摆放在6只培养皿内,盖上盖,放到6个温度不同的自动恒温箱内,每隔一天检查并适时喷水;③6天后,统计各组培养皿内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记录如表:组别ABCDEF温度(°C)101520253035发芽率(%)487482948675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应该补充的实验是。(3)为了在20~30°C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进发芽的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4)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重中干重的变化曲线。O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储存在种子结构中里的有机物。【答案】(1)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2)进行重复实验,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1次或多次分组实验(3)在20~30°C分别设置5组不同温度即21°C、23°C、25°C、27°C、29°C,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4)胚乳【解答】(1)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了25度后,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25℃时,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最高94%;

故可得出实验结论:种子的发芽率先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再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少。

(2)为了使各温度下测试的发芽率更准确,减少实验误差,还应该将实验进行重复实验,即选择该品种的小麦种子再做1次或多次分组实验,然后取平均值;

(3)为了在20~30℃区间找到更准确的促发芽温度,应该补充的实验是在20~30℃之间分别设置5组不同温度即21℃、23℃、25℃、27℃、29℃,重新进行以上实验并测得各组发芽率(简要说出操作方法)。

(4)如图是小麦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重中干重的变化曲线。OB段干重减少是因为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消耗掉了储存在种子结构中胚乳里的有机物。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2分)33.神仙居景区是国家5A级景区,千峰林立,气象恢弘。5位游客乘坐缆车上山,沿着索道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3分钟到达山顶。已知索道长度为1275米,若每位游客的质量均为50千克,5位游客与缆车水平底面接触的总面积为2000cm2。(g取10牛/千克)(1)游客乘坐缆车上山的过程中,以缆车外的山为参照物,游客是的。(2)游客乘坐缆车上山的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缆车启动前,游客静止站在缆车水平底面上,此时游客对缆车底面的压强是多少?【答案】(1)运动(2)游客乘坐缆车上山的速度:v=s(3)游客对缆车底面的压强:p=F【解答】(1)游客乘坐缆车上山的过程中,以缆车外的山为参照物,游客相对山的位置不断改变,因此游客是运动的。

(2)游客乘坐缆车上山的速度:v=st=1275m180s≈7.08m/s;34.承办2012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中国有助于彰显“绿色大国”的地位,展现应对气候变化的诚恳态度。节能减排迫在眉睫,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1)王娴所在的学校有30个班级,每个教室里有4只“220伏,100瓦”的电风扇。王娴发现在课间操这段时间,部分教室里的电风扇仍然在工作。如果在课间操这段时间,每个教室里的电风扇都关掉与都在工作相比较,一个月(按20天计算)整个学校能节约电能多少千瓦时?(2)在办公室里有时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需要喝开水的时候,就用电热水壶烧水供自己饮用。王娴觉得很浪费电能,于是她用自己家里电热水壶进行实验(水的初始温度相同),获得数据如下表。通过比较你发现怎样烧开水更加节能?。(3)下图为电热水壶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0为定值电阻,阻值为50欧。A为温度指示表(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3A的电流表),Rx(测温探头)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壶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于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壶内的温度值(℃)

25

37.5

50

62.5

75

87.5

100

112.5

125

Rx对应的电阻值(欧)

500

360

277

216

170

155

110

78

①电压为220V,当壶内温度为75℃时,求电流表的示数。

②若壶内温度为125℃时,电流表的示数为2安,求此时热敏电阻Rx的阻值。【答案】(1)每个教室内电风扇20天节约的电能:W=Pt=0.1kW×4×0.5h×20=4kW·h;

30个班级功节约:W总=nW=4kW·h×30=120kW·h。(2)一次性加热比分量多次加热更节能(3)①根据表格可知,当温度为75℃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x=170Ω;

此时的总电阻R总=R0+Rx=50Ω+170Ω=220Ω;

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总=U总R总=220V220Ω=1A;

②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A时,总电阻R总'=U总I总'=220V2A=110Ω30个班级功节约:W总=nW=4kW·h×30=120kW·h。

(2)根据表格可知,0.25L水烧开用时1分40秒,据此推算,那么1L水烧开用的时间应该为:100s×1L0.25L=400s=6分40秒,而实际上只用3分45s,那么得到结论:一次性加热比分量多次加热更节能。

(3)①根据表格可知,当温度为75℃时,热敏电阻的阻值Rx=170Ω;

此时的总电阻R总=R0+Rx=50Ω+170Ω=220Ω;

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总=U总R总=220V220Ω=1A;

②当电流表的示数为2A时,总电阻R总'=U35.小柯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塑料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塑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