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愁》教学设计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首诗歌是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
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
揣摩诗歌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
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一一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
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
念。基于以上原因,《乡愁》的教学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对诗歌的有关常识并不了解,可喜的
是我的两个教学班级的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诗歌,通过学生的朗读、背
诵、比较阅读可以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诗歌的兴趣。
教学设计
乡愁是人类的一种普遍情结,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的一
曲。因为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由海峡
对岸的游子抒发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在这节课中,我以朗读为主线,让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诗中蕴涵的浓烈的思乡之情,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之美,同时初步掌握用诗歌形式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理论依据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既是文
学的,又是审美。朗读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朗读中,能够
体会到文章的内容、神韵、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反复诵读、背诵诗歌,体会其回环往复的节奏。
过程与方法
分析诗歌中意象,并指导学生仿写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意象和构思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象的体会和把握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找有关余光中的资料及有关描写乡愁的诗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乡愁》
过渡语: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仅用了20
分钟写出了对祖国20年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乡愁》。
生谈感受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进入诗歌的淡淡的思念的悲伤的情景。
视频中的歌曲优美动听能更快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有目标才有方向,要我们齐读一下,本文的目标
生齐读目标
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渡语:明确的本文的学习目标。下面让我们跟随者余光中先生一
起聆听他浓浓的"乡愁”。
三、文本解读
(一)读《乡愁》
过渡语:余光中说:"一首诗要读出来,生命才算完成.〃下面我们来一
起朗读这首诗。
1.生自由朗读
分析第一段说感受
2.生听读
3.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读这首诗,我们要表现出诗的音乐美
第一要素是把节奏读好。
第二,节奏读好后,要注意诗中较大的停顿。
第三,诗是抒情味最浓的一种文学体裁,必须要读得抑扬顿挫,就是要
把重音读出来。
第四,朗诵这首诗时还要注意音变与轻声。第三节的"啊"要读作"呀",
"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
本诗感情基调是柔美、哀伤、深情。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要注意学
生的情感,语速要缓慢,还要适当读出颤音。
4、生展示朗读
过渡语:同学们读的非常好,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
本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是本诗中作者用什么事物来形象表现它的?
请你用抑扬顿挫的音调进行朗读。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2、听《乡愁》录音,感受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语速。(播放朗读视频)
3.请你带着柔美、哀伤、深情来进行朗读。
本节课以朗读作为教学的切入点,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方法很必要。
准确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会。
(三)品乡愁
感情是看不见的,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
借助意象。给学生简单介绍意象的概念。
过渡语:好,同学们说的非常好,那这些就是意象,咱们一起来看看以
下的定义,简单欣赏一下其它诗歌,感受它的意象之美。
过渡语:每个人听到余光中先生的这首小诗都会禁不住留下热泪,是因
为我们都爱我们的父母和祖国。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检测,看看同学们对这
节课的掌握情况。
1.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借哪些具体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呢?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小时候一一邮票;长大后一
一船票;后来——坟墓;现在——海峡)
一■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意象:文艺作品中客观物象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形象。简
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阅读余光中的《白玉苦瓜》和舒婷的《乡愁》赏析,感受诗歌的意象。
生谈感受
2.这四小节读起来郎朗上口,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4号主说5、6记录1、2号补充
学习朗读诗歌的技巧,这是从感性上初步感受诗歌,但是,要真正把一首
诗的神韵演绎得出神入化,还得要准确地把握它的情感。因此,这一环节
重点是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情感美。
体会诗歌的结构美。
四、检测
仿照《乡愁》,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节小诗,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
具体的物象上,可以写乡愁,母爱、亲情、友情、快乐、幸福等。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诗是让学生学以致用。
五、作业
阅读《舟子的悲歌》、《乡愁四韵》、《敲打乐》,体会诗歌的意象,
说说你的感受。
通过课下阅读诗歌进一步感受意象以及诗歌的回环往复的结构。
让学生多阅读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象和形式结构的美。
教师总结延伸: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
于历史的原因,台湾离开了大陆的怀抱,成了漂泊的一座孤岛,两岸人民
饱尝亲人离别的思念之苦,迫切的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
同学们,我们一起祝愿,一起努力让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
尽快实现吧。
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
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借小小的邮票表达了对母亲浓浓
的思念,窄窄的船票寄托了与妻子之间长长的爱情,矮矮的坟墓代表的是
我与母亲凄凄的别情,而浅浅的海峡却阻隔不了作者对大陆深深的思念。
本堂课主要借助多媒体手段扩充课堂容量,激发学生的想象。因此我在
授课时,把作者的简介和诗歌示范朗读都使用了多媒体,图片、文字、音
乐视听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
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
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
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
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
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配乐范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
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
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
评。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
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其中仿写的环节,我预设学生应该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可是忽视了录课
室学生的紧张,一紧张原来应该出彩的地方反而变得成了学生的软肋。下
次再录课时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2014-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 《分销渠道的设计》课件
- 2021拉萨市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书面表达自练(5)答案(三月)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创新设计】2021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提能检测:第8课-财政与税收
- 【2021届备考】2021届全国名校生物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第六期(11月)-M单元-实验
- 2021高考英语阅读类训练(2)及答案
- 高55班第一次月考总结班会说课讲解
- 专题06完成句子-2025年六年级英语寒假专项提升(译林版三起)
-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读》课件
- (八省联考)河南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化学试卷合集(含答案逐题解析)
- 2024年度科研机构实验技术人员劳务派遣合作框架
- 2023年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秋季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法治副校长进校园教育
-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版寒假特色作业
- 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国内外航空安全形势
- 零售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 2024年版汽车4S店商用物业租赁协议版B版
- 《微观经济学》习题(含选择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