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法灸法》课件-艾条灸_第1页
《针法灸法》课件-艾条灸_第2页
《针法灸法》课件-艾条灸_第3页
《针法灸法》课件-艾条灸_第4页
《针法灸法》课件-艾条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艾条灸中医灸法01掌握艾条法的操作方法。教学目的02了解间接灸法的治疗作用。重点难点01间接灸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灸法艾灸其他灸法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温灸器灸天灸:白芥子灸、细辛灸、天南星灸、蒜泥灸灯火灸直接灸:间接灸:悬起灸:实按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瘢痕灸、无瘢痕灸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隔药饼灸隔附子饼灸、隔椒饼灸、隔豉饼灸、隔黄土饼灸灸法分类01艾条灸概述02悬起灸分类03实按灸艾条灸概述一、艾条灸概述01.以艾绒为主要成分卷成的圆柱形长条称为艾条。点燃艾条施灸的方法称为艾条灸。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一、艾条灸概述02.艾条又分为清艾条和药艾条。03.清艾条: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l.5厘米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04.药艾条:在每条艾绒中渗入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各等分的细末6克,则成为药条。一、艾条灸概述05.悬起灸,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06.实按灸,因艾条中掺入的药物不同而有太乙神针、雷火神针之分。一、艾条灸概述艾条(艾卷)纯艾条(清艾条)药艾条(药艾、太乙神针、雷火神针等)艾条灸悬起灸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太乙针灸雷火针灸实按灸慢性病急性病范围较大病痛痹、痿虚寒悬起灸分类二、悬起灸分类(一)温和灸01.施灸时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应灸腧穴或患处,距离皮肤2~3cm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穴灸10~15min,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02.温和灸促进混合痔术后组织修复的临床研究。03.温和灸法治未病。04.适应症:慢性病、虚证。二、悬起灸分类(一)温和灸温和灸注意事项:01.温和灸在距离上要由远而近,但要以患者自觉能够承受为度。而对小儿施行温和灸时,则应以小儿不会因疼痛而哭叫为度。二、悬起灸分类(一)温和灸02.温和灸应注意周围环境的温度,以免因袒露身体而致伤风感冒。03.施灸者可将食、中两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这样可通过施灸者手指的感觉来测知患者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距离,防止烫伤。温和灸注意事项:二、悬起灸分类(一)温和灸二、悬起灸分类(二)雀啄灸01.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端对准施灸部位,如鸟雀啄食状,一上一下,一起一落,忽远忽近地移动施灸。一般每穴灸5-10min,灸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02.多用于晕厥急救、小儿疾患、胎位不正、无乳等。二、悬起灸分类(二)雀啄灸03.雀啄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诱导刺激法和较大的刺激量,激发经气运行,驱除病邪,效果相对较好。04.雀啄灸治疗术后腹胀。05.雀啄灸治疗足跟痛。06.适应症:急性病、实证。二、悬起灸分类(二)雀啄灸二、悬起灸分类(二)雀啄灸雀啄灸注意事项:01.移动艾条时要小心,以免烫伤皮肤;02.艾条上的灰烬要及时掸除,以免灰烬落下伤及皮肤;03.艾条移动的速度不要过快或过慢,过快则达不到目的,过慢易造成局部灼伤及刺激不均匀,影响疗效。二、悬起灸分类(三)回旋灸01.施灸时艾条点燃端距离施灸部位的皮肤2~3cm,均匀地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进行施灸。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灼痛,每穴灸10~15min,移动范围在3cm左右。02.适用于风湿痹痛、神经性麻痹、皮肤病等。03.适应症:筋脉痹阻、风湿痹痛。二、悬起灸分类(三)回旋灸实按灸三、实按灸01.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棉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施灸时,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处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卷的一端点燃,乘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若艾火熄灭,再点再按;或者以布6~7层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灭,再点再熨。02.最常用的为太乙针灸和雷火针灸。03.适用于风寒湿痹、痿证和虚寒证。01艾条灸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02温和灸分为:

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悬起灸适用于慢性病,雀啄灸适用于急性病,回旋灸适用于范围较大的病痛。03悬起灸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艾条与施灸部位的距离,及时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