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10章第2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与改革_第1页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10章第2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与改革_第2页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10章第2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与改革_第3页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10章第2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与改革_第4页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10章第2节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与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原理与应用目录Contents01教育与教育学02教育的基本原理03教育目的04教师与学生06教学(上)07教学(下)08德育09班主任工作05课程10学校教育制度第十章学校教育制度01本章结构第二节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与改革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也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但并未实施。1904年初,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这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学制,成为中国近代学制的开始。这一学制是以日本学制为蓝本,以洋务派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该学制分三段七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分为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共3级13年;第二段,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不分级;第三段,高等教育,分为高等学堂(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4年)和通儒院(5年),共3级11—12年。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1912年9月颁布《学校系统令》,1913年又陆续颁布了各级各类学校法令作为补充,形成了新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即1912—1913学制。这一学制实行到1922年。1922年教育部公布了新学制—即壬戌学制,该学制类似美国的“六三三”学制,规定全部学校教育时间为16—18年,分三段五级。第一段,初等教育段6年,入学年龄为6岁,分4年初等小学与2年高级小学。第二段,中等教育段6年,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各3年。师范教育、职业学校和中等学校平行。第三阶段,高等教育阶段3—6年,分4—6年大学与3年以上专科。一、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与沿革图10-1(一)1951年的学制改革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51年10月1日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明确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新学制。这是我国学制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新学制的组织系统主要分为:幼儿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包括小学、青年和成人初等学校)、高等教育(包括大学、专门学院和研究部),以及各级政治学校、训练班等。1951年学制反映了当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奠定了我国新学制的基础,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和全国经济文化建设都起了重要作用。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二)1958年的学制改革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了多快好省地发展教育事业,在学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上确定了“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和“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具体原则。“三个结合”是指: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六个并举”是指: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业余学校并举,学校教育与自学(包括函授学校、广播学校)并举,免费教育与收费教育并举。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二)1958年的学制改革1958年的学制改革,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群众办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来自“左”的影响,该学制也存在急躁冒进和盲目发展的现象,其教训也是深刻的。直到1961—1963年,中共中央颁发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分别简称“高教六十条”“中学五十条”“小学四十条”),才使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为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提供了依据。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三)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为现代生产发展和社会生活所必需,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等特征,是现代文明的一个标志。《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将在全国分步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明确了义务教育实施中社会、家庭和学生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三)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三)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千百万受过良好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初级教育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受过良好职业培训的城乡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劳动技术大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就不能成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为此,应在小学、初中、高中后进行三级分流,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逐步建立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从而扭转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三)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3.改革高等教育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各方面的联系,使高等学校具有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积极性和能力。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三)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4.规定基础教育权属于地方,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除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由中央决定外,具体改革、制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及对学校的领导、管理和检查,责任和权力都交给地方。在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并逐步建立和健全校务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四)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了指导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3年2月13日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其中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如下。1.到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四)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教育的结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种类型。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要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另外,还要重视和扶持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重视和支持残疾人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广播电视教育。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四)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3.办学体制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传统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基础教育应以地方政府办学为主;高等教育要逐步形成以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参与办学的新格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主要依靠行业、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各方面联合办学。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四)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4.改革高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国家任务计划与调节计划相结合,并逐步实行收费制度,改变“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四)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5.改革和完善投资体制增加教育经费,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以征收教育税费、收取学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设立教育基金等为辅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制度。要努力实现“三个增长”,即“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在校学生人数的平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切实保证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五)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明确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造薄弱学校,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2)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规模;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急需的专门人才。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五)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3)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其他继续教育;逐步完善终身学习体系。(4)继续完善基础教育主要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切实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五)1999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5)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6)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逐步建立具有多种选择的、更加科学和公正的高等学校招生选拔制度;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7)切实加大教育投入,逐步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不断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六)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1)建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重视和发展学前教育。(2)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责任;坚决刹住一些地方和学校的乱收费,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等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一费制”收费制度;规范义务教育学制。国家将整体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完善并落实中小学助学金制度;巩固扩大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果。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六)2001年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3)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小学成绩评定应实行等级制;中学部分学科实行开卷考试,重视实验操作能力考查。学校和教师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结果公开排队。推进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和选拔制度改革。在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及其他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可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4)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健康发展。基础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1.工作方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战略目标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扫除青壮年文盲。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战略目标(2)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3)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扩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七)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战略主题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八)2017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八)2017年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九)2022年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九)2022年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学制与改革1995年3月18日,我国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09年8月27日,进行了第一次修正;2015年12月27日,进行了第二次修正。2021年4月29日,进行了第三次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我国现行教育的基本制度: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三、我国的现行学制图10-2(一)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1.教育领域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在专门的教育机构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也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学校的教育等。学校教育是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有明确的目的,即培养目标;有确定的教育内容(主要体现为教材);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一)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1.教育领域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固定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班级为基础);有精心组织的教育活动;有专门的教育者和适龄的教育对象;有教育场地和教育设施;有稳定的教育周期。随着现代生产、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学校教育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突破了传统的时空范围,出现了多类型、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形式,教育普及化程度提高,接受学校教育的人数日益增多,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密切,逐渐成为开放的系统。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一)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1.教育领域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通过言传身教或其他教育形式、方法对子女及其他家庭成员施行的各种积极影响。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个别性、终身性。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一)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1.教育领域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有广义与狭义。广义的社会教育指整个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教育影响;狭义的社会教育则是指通过学校或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所进行的培养思想品德、增进知识、发展智能、强健体魄的教育活动。近些年,我国社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社会教育机构的类型也很多。按担负的具体任务划分,社会教育机构主要有提高和普及两大类。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一)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1.教育领域构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担负提高任务的校外教育机构有青少年宫、各种科技站(馆)、业余体校等,这类机构在于配合学校培养青少年和儿童的优良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巩固课堂知识,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促进全面发展;担负普及任务的社会教育机构有文化馆(站)、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俱乐部、体育场、电影院、公园、广播电台、电视台等,这类机构的充分利用,可以使青少年接受积极的影响,汲取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对社会进步也将起到促进的作用。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一)我国现行教育的形式构成2.教育阶段构成:学前教育、学龄教育、继续教育学前教育,即幼儿教育,是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学前的幼儿所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学龄教育,指在学龄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主要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是正规学龄期教育的延伸和发展,指通过业余、脱产或半脱产的途径,使那些已经受过大学的学历教育并已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能够继续接受知识和技术更新的教育。近年来,我国继续教育实施体系很大的发展,逐渐显示出针对性和效益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学校教育体系的构成可从纵、横两个维度去认识,即纵向的类别结构和横向的层次结构,两者合称为学校教育结构。学校教育结构是指学校教育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和组合方式。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1.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1)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是我国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教育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不仅指其学历层次上的基础地位,还包括基础教育是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会做人的基础及学会生存的基础等。基础教育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1.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2)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急需大量中高级专门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地实际,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并切实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制度。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包括技工学校、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专业技术学院。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1.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3)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既包括综合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等,也包括与成人继续教育相重合的职工大学、农民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各种成人高等教育机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由重视扩张数量转为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1.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4)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它主要包括独立设置的职工大学、农民大学、干部管理学院、行政干部学院,也包括普通高校中设立的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这是专门为走上工作岗位以后的成人设置的教育机构,为成人再次接受学校教育提供机会,以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要求。在农村,要积极办好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抓紧扫除青壮年文盲。对于成人学历教育,要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完善自学考试制度和其他文凭考试等。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1.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5)师范教育体系。师范教育体系,是指幼儿师范、师范专科学校、师范学院和师范大学,以及综合大学里专门培养师资的系与专业。(6)党政干部教育体系。党政干部教育体系,主要包括各级学校、干部学校和管理学院等。长期以来,在类别结构上,我国过多重视了高等教育,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为此,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稳定发展高等教育”。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1.我国现行教育的类别体系现阶段要坚持教育的低重心发展战略,确立“两基”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认真研究当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形势,以及在岗、转岗、下岗人员技术培训的要求,积极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培养和培训大批适应生产第一线需要、具有较高素质的中高级实用型人才。高等教育要稳定发展,适应现代化建设规模和速度的要求,处理好发展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相互关系。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2.我国现行教育的学历体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学历教育系统,主要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级层次。学前教育(幼儿园):招收3—6岁幼儿。初等教育:主要指全日制小学教育,招收6—7岁的儿童入学,学制为5—6年。中等教育:指全日制普通中学、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业余学校。全日制中学修业年限为6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3年。职业高中2—3年,中等专业学校3—4年,技工学校2—3年。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2.我国现行教育的学历体系高等教育:指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专科学校、研究生院和各种形式的业余大学。高等学校招收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大学和专门学院为4—5年,毕业考试合格者,授予学士学位。专科学校修业年限为2—3年。业余大学修业年限可适当延长,学完规定课程经考核达到全日制高等学校同类专业水平者,承认学历,享受同等待遇。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二)我国现行教育的体系构成2.我国现行教育的学历体系条件较好的大学、专门学院和科学研究机构设立研究生教育机构。硕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2—3年,招收获学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修业年限为3—4年,招收获硕士学位者和同等学力者,完成学业授予博士学位。在职研究生修业年限适当延长,完成学业者可获得相应学位。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1.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及其他学前教育机构,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学前教育对幼儿习惯养成、智力开发和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其任务和培养目标是: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的保教方法,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使他们健康、活泼地成长,为进入小学打好基础。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1.学前教育机构幼儿园有全日制、半日制、寄宿制、季节性幼儿园与学前班之别,性质有公办与民办之分。幼儿园一般为三年制,亦有一年制和二年制的,按幼儿的年龄分设小班(3—4岁)、中班(4—5岁)、大班和学前班(5—6岁)。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1.学前教育机构2010年3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即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明确了政府的责任,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2023年,学前教育普及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2.初等教育机构初等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无不由此开始起步,开始奠基。实施初等教育的机构为小学,是学校教育的初等阶段。小学招6周岁儿童入学,对他们进行文化知识基础教育和初步生活准备教育,修业年限为6年,实行一贯制。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2.初等教育机构小学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初步的阅读、写作和计算能力,初步的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有健康的体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3.中等教育机构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中等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为高等教育机构输送合格新生的双重任务。实施中等普通教育的机构为进行普通教育的中学,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两阶段,分别招收小学和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均为3年。分设的称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合设的称中学或完全中学。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3.中等教育机构普通中学的培养目标为:使学生具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责任感,具有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和讲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有一定的分辨是非和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必需的基本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求新知的精神,初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3.中等教育机构与普通中学平行、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校,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过去曾有职业初中、“2+”或“3+”的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流班、注入职业技术教育因素的普通初中等承担初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其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初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和义务教育的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包括职业高中、中等技术学校和技工学校三类。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3.中等教育机构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也包括部分高中后职业培训。这些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3—4年,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程度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3.中等教育机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规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由此可见,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通高中段教育的突破口。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五条至第二十三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类型,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两种形式。高等学历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三种层次。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研究生教育包括硕士研究生教育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专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本科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4—5年,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2—3年,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修业年限为3—4年。非全日制高等学历教育的修业年限应当适当延长。高等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本学校的修业年限做出调整。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高等专科学校实施专科教育。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科学研究机构可以承担研究生教育的任务。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实施非学历高等教育。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高级中等教育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录取,取得专科生或者本科生入学资格。本科毕业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硕士研究生或者具有同等学力的,经考试合格,由实施相应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录取,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允许特定学科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直接取得博士研究生入学资格,具体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经批准承担研究生教育任务的科学研究机构根据其修业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结业证书应当载明修业年限和学业内容。国家实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经考试合格的,发给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公民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自学,其学业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位标准,可以向学位授予单位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办学条件,承担实施继续教育的工作。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三)教育机构4.高等教育机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以培养既掌握较高技术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高层次技术人才为目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主要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技术专科学校、职业大学、普通院校中的职业教育学院、成人高校中的高等职业教育试点等,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年限一般为2—4年,学历有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三、我国的现行学制(一)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20世纪60年代以来,早期教育受到了各国的普遍重视。大多数国家都提倡“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强调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独立性和个性,为儿童接受小学教育及其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为此,许多国家采取了措施,如在幼儿园开办小学预备班等,以提前实施义务教育,把学前教育的后期和义务教育的前期有机地衔接起来,改变了过去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相互脱节的局面。有一些国家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围。如英国规定,幼儿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招收3—7岁的儿童。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一)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法国的学前教育是初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虽然不是强迫的,但免费实施,所有2—5岁的儿童均可以就近上幼儿园。此外,许多国家规定的儿童入学年龄都有所提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1960—1982年世界教育统计概述》介绍,在199个国家和地区中,绝大多数都规定儿童入学年龄在5—7岁之间,规定为7岁的占66.8%,比以前提早一两年。如苏联以前规定儿童7岁入学,1984年通过决议要在1990年前实现儿童6岁入学。中国近年来实行7岁入学,同时试行6岁入学,入学年龄也在提前。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一)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义务教育制度是伴随大工业生产的发展逐渐实行的。历史发展到今天,各发达国家不但普遍实施了普及义务教育,而且其年限在不断延长;不仅要普及高中,还要普及职业技术教育,甚至是高等教育。在这方面,日本具有突出的代表性。日本于明治时代提出“文明开化”的口号,1883年开始实行小学三年义务教育,1886年改为四年,1900年普遍推行,1907年实行小学六年义务教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1947年颁布《教育基本法》,规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在“教育是立国之本”的口号推动下,不仅很快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而且促进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一)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已达90%以上。1989年,日本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为94.7%。1996年,日本高中教育的入学率已经达到96.8%,实际上已经普及了高中。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0年报告,世界发达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情况是:英国11年,意大利8年,法国10年,美国11年,日本9年,苏联10年,巴西8年,中国9年,印度8年。义务教育年限的长短成为一个国家教育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一)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到2000年要实现“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大城市市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中城市基本满足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1999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到2010年要全面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在此基础上,“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国人口受教育年限达到发展中国家先进水平”。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一)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中心问题是处理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加强两者之间的结合,成为当代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趋势。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大批新兴产业均属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劳动力要经过严格职业培训。因而,培养熟练工人与初级技术人才成为中等教育阶段重要任务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各国在学制改革中,提高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使普通中学与职业技术学校相沟通。如联邦德国把职业技术教育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和“秘密武器”,全国16岁以上的青年86%都被纳入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在学制上保证普通中学与职业技术学校相沟通。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日本在战后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实行高中分科,设多种职业技术课程,开办各种职业培训中心,为工人提高技术水平奠定了良好基础。日本的战后生产率增长速度在资本主义世界占第一位,与其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直接相关。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与职业相关的几十个法案,投入大量资金,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苏联于1984年制定《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改革的基本方针》,提出“中等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学校包括:普通教育学校的10—11年级、职业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它们保证对青年实施普及中等教育、劳动训练和职业训练。”“在最近第一个与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对青年的普及中等教育将为普通职业教育所补充。所有的青年人在开始劳动活动之前,都将有可能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综上,各国在学制改革中,处理中等教育阶段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认识并不完全一致,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如有的侧重发展与完善职业技术学校体系,有的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技术课程或设立职业技术班,但两者相互渗透、趋于结合的方向是共同的,即在普通中学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内容,为中学毕业生做好就业准备,在职业技术学校增加普通教育课程,为学生打下更好的文化科学基础,增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综合化中等教育向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乃是基本趋势。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在当前世界各国的学制改革中,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表现特别明显。按照通行的说法,一个国家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同龄人的比例在15%以下为精英教育,15%—50%为大众化教育,50%以上为普及教育。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达到大众化阶段,正在向着普及化阶段迈进。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正在向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努力。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台了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措施,高等教育迎来了加速发展的时期。1999年1月由国务院批准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到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接近15%”的工作目标。2017年9月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表示,2017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45.7%,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后期,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终身学习、灵活的学习制度将成常态。四、教育制度改革趋势(三)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