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中图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中图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中图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中图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第3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教案中图版必修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8-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学习目标:1.知道地域文化的含义。2.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地域文化特点。(难点)eq\a\vs4\al(3.)驾驭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重点)一、对地域文化含义的相识1.文化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肯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内文化的形成。2.地域文化的含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建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地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文化是肯定地域内各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地域文化的特点地域文化是不断发展、变更的,但在肯定阶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二、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的标记。2.影响(1)地域文化影响城市建筑、交通工具以及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①表现②特点: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是长期的,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变更而很快变更。(1)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变更。 ()(2)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其“地域”范围大小成正比关系。 ()(3)地域文化是肯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4)我国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都以黑白为主色调。 ()(5)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城市建筑的影响上。 ()提示:(1)×地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随社会的发展也会发生变更。(2)×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与地域范围的大小没有关系。(3)√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建的。(4)×我国北方园林以红、黄为主色调,追求荣华富贵;南方园林以黑、白为主色调,显示了追求安静、闲适的心理须要。(5)√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对地域文化含义的相识我国自古有“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生儿育女”的传统,但在云南却出现了“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问题1(区域认知)为什么云南“娃娃出门男人带”?提示: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坎坷不平,外出大多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问题2此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提示:风俗习惯(地域文化)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的影响。eq\a\vs4\al([归纳总结])1.地域文化的地域性2.我国东部农耕区与西部牧区的地域文化差异地区人口分布生产活动生活习惯东部农耕区人口众多,密度较大多从事种植业,畜牧业以圈养为主,现在出现了大量企业化养殖以粮食为主食,房屋建筑多就地取材,现在楼房增多西部牧区人口分散,密度很小以牧业为主,牲畜靠放牧,现在不少牧区在水源较好的地方发展了人工草场,有些定居点新建了畜产品加工厂以奶制品、牛羊肉为主食,喝奶茶,住蒙古包,现在定居点渐渐增多3.我国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北方南方耕地旱地为主水田为主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甜菜等水稻、油菜、甘蔗等传统民居以土坯为原料,留意防寒以砖瓦为原料,留意通风散热主食面食大米运动项目冬季溜冰游泳传统交通工具马车船推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否属于文化的技巧推断某一事物或现象是不是文化要素,关键在于区分其是否是由人类创建的。世界上凡是由人类创建的事物或现象,或者是带有人类活动的印迹的自然事物,都属于广义文化的内容,它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1.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AB(1)这两幅景观图中,A图位于我国的________方,B图则位于________方。(2)A、B景观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A.风俗习惯 B.气候条件C.生产活动 D.地表形态(3)简析A景观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环境间的亲密关系。[解析]从题干中可获得以下信息:①A图为竹楼景观,应位于我国南方湿热区域,竹楼有利于通风防潮,防虫、蛇侵袭等。②B图为我国北方的窑洞,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区,该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优点,利于适应当地夏热冬寒的气候特点。[答案](1)南北(2)B(3)其建筑特点适应了当地燥热多雨的气候特点,“高脚”形式适应当地湿热气候,防潮、防虫、防洪,且凉快、通风;建筑材料多以竹木为主,便于就地取材。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北京传统的四合院是北京文化精神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传统的四合院通常是纵向连接的二进、三进院落,体现“深”字的含义。内部院落宽敞,四面房屋各自独立。以游廊相接,便于起居。一个大家族老老少少居住在一起,妇女一般生活在二进院落以内,即所谓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外面看,四合院很封闭,只有一个大门临街,大门一关则自成天地。四合院内的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体现了四合院“合”的精髓,北京四合院①主房②后院③厢房④小耳房⑤过厅⑥里院⑦外院⑧垂花门⑨院门⑩倒座问题1(区域认知)老北京的四合院是如何体现“合”字内涵的?提示:一个大家族住在封闭的四合院中,四合院内的房子都向院落方向开门,一家人在里面和和美美,体现了四合院“合”的精髓。问题2(综合思维)试从北方气候角度入手,分析四合院的封闭、主体房屋坐北朝南建筑格局的形成缘由。提示:北京在北方,冬季气候寒冷,多西北风,四合院封闭可挡风沙。房屋坐北朝南,窗户朝南开,采光好,房内保持暖和。后墙不开窗,遮挡西北风。[归纳总结]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城市建筑景观方面,使城市建筑的布局、结构、风格都深深地烙上了地域文化的印记城市建筑表现缘由建筑布局美国城市市中心多摩天大楼,建筑物高度向郊区递减美国历史短,早期移民大部分来自欧洲,沿袭了欧洲自由主义精神的传统,在后来的发展中形成了有别于欧洲的现代文化特征发展历史不同欧洲城市市中心有广场、大教堂等闻名历史建筑,高层建筑大都建在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区欧洲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多闻名建筑,人们不情愿让现代化建筑夺去其历史建筑的风采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建筑有围墙;园林讲究含蓄,显而不露,引而不发,忌直求曲,忌宽求窄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内向性、封闭性,而西方文化以外向、开放著称中西地域文化差异美国建筑绝少围墙;园林强调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建筑风格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殿、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明显不同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中西统治权力不同分析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方法(1)民居,尤其是传统民居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特别明显,如屋顶坡度大小与雨量多少,陕北窑洞与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土壤,西北平顶土拱与干旱气候,傣族的竹楼与湿热气候等。(2)依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特点去相识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环境及生产方式的关系,从建筑物结构布局特点去判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种种内涵。城市作为一种建筑景观,是人类文化的体现。不同地域的文化、宗教和社会观念等,都会对城市地域形态和空间结构产生深刻影响。读材料,回答2~3题。2.最能体现地域文化对城市产生影响的是()①城市交通网的结构②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③城市居民的消费理念和方式④城市中文化设施的数量⑤城市居民受教化的程度⑥城市的建筑结构和建筑风格A.①④ B.②⑥C.③⑤ D.④⑤3.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①外向性②开放性③内向性④封闭性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③④2.B3.D[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建筑上,在城市建筑的结构、布局和建筑风格上都能体现出来。中国园林中的“曲径通幽”,特殊是“幽”字体现了中国地域文化具有内向性和封闭性。]人地协调观——旗袍的演化古代,满族居民一年四季都穿袍服,因八旗制度而称之为“旗袍”。入关以后直至辛亥革命,男穿袍服,外套马褂,女人也爱穿袍服,但有长短袖之分。辛亥革命后,旗袍的式样不断改进,成为现今的样式,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2024年第22届APEC会上,被选作与会各国领导夫人的服饰,旗袍成为中国流行服饰。结合所学学问,说明旗袍的样式演化反映了地域文化的什么特点?提示:地域文化是人们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在生产和生活中创建的,是不断发展的。(老师独具)题组1对地域文化含义的相识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有,当地传统的菜肴、居民、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据此回答1~2题。1.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较多采纳()①海鲜②牛羊肉③山货④腌腊制品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农业以种植茶、竹等为特色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1.D2.B[第1题,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没有紧靠海洋,所以海鲜产品较少。当地山货较多,另外依据气候特点可知腌腊制品较多。第2题,闽台地区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评剧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吊脚楼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题组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特别广泛,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饮食、服饰、居民心理、习俗等方面,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据此完成3~4题。3.美国大城市中心摩天大楼高耸入云,而西欧城市中心一般很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缘由叙述正确的是()A.美国技术先进、经济发达B.美国城市用地惊慌C.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D.西欧地质条件差4.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在建筑结构中的体现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筑有围墙B.园林忌直求曲C.建筑物内通道忌宽求窄D.建筑物线条简洁3.C4.D[第3题,西欧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多古建筑,由于城市古建筑的爱护及建筑风格的统一,市中心少见摩天大楼。第4题,中国的建筑物线条困难,园林忌直求曲,多有围墙,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内向性。](老师用书独具)教材P41探究(1)奥地利城市的古典建筑:欧洲城市多建立于中世纪,发展历史悠久,城市格局与主体建筑风格已经形成,市中心区一般很少建现代化高楼大厦,这里有市民集会的广场以及大教堂等建筑。教堂占据着城市的中心位置,反映出中世纪欧洲的精神主宰是宗教。(2)美国现代化城市:美国由于发展历史比较短,其城市的地域结构主要由资本和市场来确定。城市的经济活动导致了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在城市中心多分布着中心商务区,多是高层的摩天大厦。外围建筑物高度快速下降,市内交通道路犬牙交织、立体化发展,是典型的现代化城市的建筑风格和道路格局。(3)阿拉伯国家城市:在阿拉伯城市中,由于人们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因此城镇中分布着很多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阿拉伯城市的市中心是典型的伊斯兰教风格的建筑——清真寺,这体现了阿拉伯国家和地区城市的宗教文化特点。(4)中国丽江古城:丽江古城是农业社会的产物,其建筑布局是依山就水,不求方正,不拘一格地随地势、水渠建房布街,既有山城风貌又有水乡意味,到处显示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纳西居民独具民族特色的土木或砖木结构瓦房建筑,则是纳西族与其他民族文化频繁沟通的见证。教材P45思索(1)首先要弄清自己所在的文化地区,然后结合当地实际回答自己所在地区地域文化的特点。(2)答案可以参考下面的“复习题1”。教材P45复习题1.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形成于肯定的地域中,地理环境是文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地域的地理条件在—定程度上影响着该区域文化的形成。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建的,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地域文化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状况,是多种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是城市中的建筑,地域文化对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建筑风格等方面都有影响。例如,在建筑风格方面,中国宫殿式建筑的红墙、黄瓦、飞檐、斗拱,宫廷中的楼、台、亭、阁与西方宫廷中的喷泉、雕塑等明显不同;中国民居四合院与西方的花园、洋房、绿篱、草地也明显不同;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西方国家城市建筑表现出教堂占优势地位。3.以我国南方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特殊是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