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
语文
注意事项:
i.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姓名、考点学校、考场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
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长江和黄河虽然同为中华文化的母亲河,都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果,但从
夏商周到西晋末,黄河流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超过长江流域。然而,刍东
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历次兵燹带来大规模北
人南迂,而相对安定的长江流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优越的
自然条件日益凸显。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皆具水热条件,故成为中华文化的两大源头,而长江
流域拥有更丰沛的水热资源。但在原始社会末期至商末这一文明初始阶段
的气候条件下,中国先民所能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更适合开发北方黄河流域。
在全新世中期,全球气候变暖,长江、黄河流域较之现在更加温暖湿润。
黄河流域森林密布,受低温和干旱的威胁较轻;而气候炎热潮湿的长江流
域则经常发生洪涝灾害。
当时的原始农业以木石农具为主,黄河中上游的粟作农业依托肥沃疏松的
黄土和黄河及其大小支流的灌溉,通过精耕细作实现了蓬勃发展,各早期
文明也借此绵延不绝并逐渐融合;而长江流域则因其红壤的土质较为紧密,
水稻种植所需平整土地及引水灌溉的劳动量大、技术要求高,而当时人员、
技术所能达到的稻作生产方式又较为粗放,且常受洪水威胁,故其农业产
出量不及黄河流域。这种农业生产上的差异在进入青铜时代后仍长期延续,
直至铁质农具产生及其后一系列灌溉排水工具的出现、防洪手段和农业生
产技术的进步,长江流域的水热优势才逐渐彰显。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
这一农业生产重心的转变过程中,近5000年来的中国气候总体向干冷演
变,这导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趋向脆弱,而长江流域则变得更适宜人类居
住和农业开发。另外,黄河流域因过度开发而导致水土流失也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
但总体而言,在当时及此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长江流域铁农具的推广
和兴修水利工程的力度仍不及黄河流域,“火耕水耨”仍是南方水稻耕作
的主要方式。直到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水稻生产才摆脱“火耕”,走上精
耕细作的道路,并且部分地区还开始使用牛耕出现了秧苗移栽与双季稻,
灌溉农业模式也日臻成熟,这些都为日后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腾飞打下基
础。
六朝时,长江流域的灌溉与防洪事业进一步发展。如东晋时期的荆江筑堤,
南朝的都阳湖筑堤建间等,长江流域的丰富水热资源得到较大程度开发,
形成足以与黄河流域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此外,造船业也取得了突
破性发展,长江流域开始展开大规模航运史载南朝宋孝武帝西巡“龙舟翔
凤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无比”。为方便水路交通,
各处运河开始修筑。比如孙吴开凿破冈渎以汇通秦淮与江南运河,使建邺
(今南京)成为联络长江与吴会水运的中心城市,商贸迅速兴起。东晋南
朝时期,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天文历法学取得重大突破,东晋虞喜发现
岁差现象,稍后,祖冲之将虞喜的岁差学说引入历法(大明历),隋唐因
之,对长江流域的农业发展帮助甚大。
唐朝政府极重农田水利工程,将兴修水利提高到了法律层面,建立了较为
完备的水利管理机构,长江流域也随之开辟出了大量良田。尤其是安史之
乱过后,长江中下游的淮南道和江南道成为长安朝廷的财赋供应基地,其
水利事业蓬勃发展,农业生产随之日盛。中唐时期权德舆指出:“江、淮
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唐代后期,江东人民
还从长期水田耕作的实践出发,改进笨重的直辕犁为曲辕犁,明显降低了
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扶犁农户的体力消耗,又充分有效地利用了畜力,
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中国旧式步犁至此发展成熟,完全定型化”。曲
辕犁沿用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除此之外,唐朝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稻麦复
种制、茶林间作与鱼草轮作之法,这不仅令长江流域丰富的水热资源得到
了更充分的利用,而且还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江南水稻区的农业生产
蒸蒸日上。
宋朝时,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较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扬净等都有
专门工具,复种(双季稻和稻麦两熟)技术也较为成熟,加之当时好田盛
行于江南,“每一打方数十里,如大城,中有河渠,外有门闸。早则开闸
引江水之利,潦则闭闸拒江水之害。旱涝不及,为农美利”。唐末引刍越
南的较为研早的占城稻此时也在江南普遍种植,江南水稻产量得到了被大
提高,故南宋中期以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为流传。
综上所述,春秋以迄宋代,随着技术的进步,自然条件更为优厚的长江流
域在农业生产方面逐步赶超了黄河流域,成为中国的粮食财富供应基地。
(摘编自冯天瑜、马志亮、丁援《长江文明:中国经济文化重心南移的外
因与内因》,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铜时代后,长江流域水热资源优势逐渐彰显,很快形成了能与黄河流
域相抗衡的重要农业生产区。
B.各路运河的修筑带动了六朝造船业的突破性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大规模航
运的开展,推动了商贸的迅速兴起。
C.在天文历法方面,引入祖冲之、虞喜岁差学说的大明历,对长江流域的
农业发展帮助很大。
D.引入外来的占城稻,极大促进了江南水稻产量的提高,使江南成为南宋
中期以来的粮食基地,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第三段的内容正以看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为受到了气候逐渐干冷、
干旱的影响。
B.从六朝和唐代的历史来看,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国家和
政府层面的组织建设,
C.安史之乱后淮南道和江南道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与法律保障下水利管理机
构的建立不无关系。
D.唐朝江南地区的一系列耕作方法给了我们启示:人类可以在不破坏自然
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为农业生产服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经济文化重心逐渐由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
原因的一项是(3分)
A.东汉末年以来,中国北方多次遭到游牧民族的冲击,南方相对安定。
B.长江流域的红壤土质紧密,而黄河流域的黄土土质疏松。
C.随着生产力发展,长江流域更丰富的水热资源优势得以发挥。
D.长江流域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超越了黄河流域。
4.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下面表格空缺处内容
填充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表格名称:①
时间原始社会末期至商青铜时代后期至东汉前唐代后宋朝
末期期
工具/特木石农具②曲辕犁④
点
领先地域黄河流域③长江流长江流域
域
A.①黄河流域、长江流城生产工具发展情况对照表
B.②青铜农具
C.③黄河流域
D.④水田耕作工具种类多样且较为配套
5.请梳理长江流域水稻耕作、种植方式的发展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n(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个回忆
巴金
回忆折磨我。我好像又回到去年春天里了……
在上海闸北的宝山路上有我平日称作“家”的地方。然而一个多月来,我
就不能够回到那里去了。许多穿制服的人阻拦着我,每一条通到闸北的路
都被铁丝网拦住。我冒险地奔走许多次,始终找不着一个机会回到我那个
“家”,回到我在一个凄清的夜里分别了的那个“家”。
我一个人带着一本书离开了微雨中的上海,那时宝山路上只有寂寞和寒冷。
等到十多天以后我从南京回来时,就只能够看见间北的火光了。
轮船驶进黄浦江的时候,我站在甲板上,我看见黑烟遮满了的北面的天空,
我听见大炮隆隆的怒吼和机关枪密放的声音。我冷静地看着忠烟的蔓延,
我冷静地听着船上许多乘客的惊叫。我又望着那些江边的高大的建筑物,
我又望着外白渡桥上拥挤的行人,我又望着外滩马路上来往的载行李的车
辆,我咬紧我的嘴唇,不让它们发出任何的声音,我觉得我的血已经冷了,
冷得结冰了。忽然一阵恶毒的憎恨抓住了我,使我的全身颤抖起来,我明
明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说:“历史上没有一次血是白流的。”
我怀着这样的心情,在十六浦码头登了岸。如今我是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了。
晚上我没有固定的住宿的地方。这样彷徨了几天以后,我才在一个朋友的
家里找到了住处。三月二日的夜晚,得到闸北落在侵咯者手里的消息,看
见半个天空的火光,听见无数人的绝望的叹息,我又一次被恶毒的憎恨压
倒了。我一个人走在冷静的马路上,我也叹息,我也呼吁,我要血海怒吼
起来把那些侵喀者淹没掉。
后来我终于有机会到闸北去了,我同一个朋友从北四川路底绕进去。我们
受到了两次的搜查。
我们的脚踏在闸北的土地上。在我们的面前横着许多烧焦的断木和碎瓦,
路已经是不可辨认的了。到处是瓦砾,大部分的房屋都只剩下空架子,里
面全是空洞。我同行的朋友曾经住过的江湾路口的房屋就只剩下光光的一
堵墙壁。那个房间内,哪里是床,哪里是柜子,哪里是书架,我都记得很
清楚。然而如今我就只看见一片瓦砾....
我们在废墟中慢慢地走着,我认不出哪里是我曾经进去过的饭馆,哪里是
我常常看见的店铺,哪里又是我的一些朋友居住的地方。我们踏着瓦砾,
有些地方还有热气。我们非常小心,害怕踏着没有爆炸的炸弹。
“看,这血迹!”朋友埋着头说。在地上瓦碑堆旁边,我看见了一摊黑红
色的迹印。人的血!活人的血管里流出来的血!
在一堵残缺的墙壁下,瓦砾中躺着好几具焦黑的尸体。身子那样小,而且
蜷曲着,完全没有人的样子。然而活着的时候,他们分明是人,跟我一样
的、并且生活在我周围的人呀!
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走了这许久,我们没
有看见一个人影,连日本兵也不见一个!我以为我可以看到我的家了,然
而几个日本兵在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个穿便服的日本人站在路旁用上海
话对我们说,前面不许通行。
失望压倒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过是两个徒手的青年,四周又没有别的人,
只有一条开始脱毛的死狗躺在我的脚边。
几天以后我第二次走进了间北,陪我去的是另一个朋友。这一次我们从虬
江跑进去。
我以前很熟习虬江路,如今我居然认不出它是什么地方了。我看不见一间
完好的房屋,瓦砾堆接连着瓦砾堆,这样遮住了我的视线。两三部黄包车
载了劫余的用具迎面过来。几个乡下女人在我们前面低声叹气。十字路口
被沙袋堵塞了,只留下容许一部汽车通过的地方。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
日本帝国的兵士,这个海军陆战队的小兵毫无原因地叫嚣着,故意威胁、
留难来往的行人。我们受过几次盘查,终于进到里面去了。
我们走在似乎还有热气的路上,我用憎恨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一队[本
帝国的兵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
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几个江北人躬着腰在瓦砾堆里挖掘。一个老妇人坐
在她的成了废墟的家门口低声哭泣。另一个女人牵着两个孩子找寻她那个
失去的丈夫。几个中年人一路上摇头叹气。“完了,什么都完了!作孽呀!”
许多人这样说。
于是我回到了我的家。弄堂门关着,我们只得埋着头从隔壁的劫余的墙洞
里进去。我看到家里楼下,有人挖了一个大坑,亭子间是我放书的地方,
被一个炮弹打破了,不过只毁了几十本书。除了书和家具外,什么东西都
给人拿走了……
“你的书还在,这真是幸事!”那个朋友安慰我说。
我起初微笑,我很高兴。
但是后来我和朋友将一本一本的书整理的时候,我忽然带着厌恶对自己说:
“我已经被书本累了一生了!”...
我的记忆模糊起来,许多影子在我的眼前晃动。日本兵的枪刺……海军陆
战队中队长蠢然的笑脸……一对逃难归来的贫家夫妇……一个脱了肉只剩
牙齿的头颅....两三次日本兵的严厉的查问....在江湾路上被日本兵打伤
腿的两个江北人未爆炸的二百五十磅的炸弹以及许多许多
1932年春在上海
1933年5月底在广州改写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回忆折磨我”一句,写出作者难以忘却去年遭遇,暗示下文所写内
容对“我”的刺激与震撼之大,同时照应文题。
B.文章多次写到“憎恨”,有时甚至用“恶毒”来强化这种情感,表明作者
面对日本军队的恶行时,内心的愤恨难以自抑。
C.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两次进入闸北的所见所闻,第一次重点写建筑物
遭受的破坏,第二次重在写人遭受的战争创伤。
D.“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
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画面。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四段连用多个“我”,用“我”站在轮船甲板上的所见所闻所感,
写出日军进攻闸北造成的影响,让文章具有浓重的情感色彩。
B.“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头上,四周是死一般的静寂”,在鲜明的对比中
写出了上海闸北遭到日军轰炸后的悲凉景象。
C.文中描述侵略者的“骄傲”“得意”“英勇”等三个词语,与《记念刘和
珍君》里的“伟绩”“武功”等词的用法相同,都是反语。
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片段式结构,按时间顺序对“回上海途中”“一进闸北”
“二进闸北”进行描写,结构清晰明了。
8.第二次走进闸北,“我”的情感随着所见所闻而起伏变化。请结合文中相
关内容简要概括。(5分)
9.文章写了作者战争中的经历,在情节叙述上并不复杂;但能给读者带来
强烈的震撼,请简要分析文章是如何达到这种效果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凡战,所谓势者,乘势也。因敌有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法
日:“因势破之。”晋武帝密有灭吴之计,而朝议多违,惟羊祜、杜预、张
华与帝意合。枯病,举预自代。及祜卒,拜预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
事。既至镇,缮兵甲,崔威武,遂拣精锐,袭破吴西陵都督张政,乃启请
伐吴之期。帝报待明年方欲大举。预上表曰:“凡事当以利害相较,今此举
十有八九之利,而其害一二,止于无功耳。朝臣言破败之形,亦不可得,
真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守之耳。昔汉宣帝议赵充国所上
事效之后,责诸议者,皆叩头而谢,以塞异端也。自秋以来,讨贼之形颇
露之。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更添修江南诸城,远其居人,
城不可攻,野无所掠,积大船于夏口,则明年之计或无所及矣。”时帝与
张华围棋,而预表适至。华推杆敛手曰:“陛Y圣明神武,国富兵强,吴王
淫虐,诛杀贤能,当今讨之,可不劳而定。”帝乃许之。预陈兵江陵,遣周
旨、伍巢等率奇兵泛舟夜渡,以袭乐乡,多张旗帜,起火巴山,出于要害
之地,以夺贼心,遂虏吴都督孙歆。既平上流,于是湘江以南,至于交、
广,吴之州郡,望风归附,预仗节宣诏而抚绥之。时诸将会议,或曰:“百
年之寇,未易尽克。今大著,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伺来冬,更为大举。”
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
皆迎刃而解,无复着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
束手,遂平孙皓。
(选自《百战奇略》,有删改)
材料二:
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
议方以秦、凉为忧,祜复表日:“吴平则胡自定,但当速济大功耳。”议者
多有不同,祜叹曰:“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居七人。天与不取,岂非更事者恨
于后时哉!”唯度支尚书杜预、中书令张华与吾意合,赞成其计。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晋灭吴》,有删改)
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
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直是计不出A己B功不在C身D各耻E其前言F之失G故H守之耳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举,指“举荐、推荐”,与《鸿门宴》中“杀人如不能举”的“举”意思
不同。
B.适,指“刚才,刚刚”,与《赤壁赋》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
意思相同。
C.“祜复表曰”中的“表”与“非能水也”(荀子・劝学》)中的“水”用
法相同。
D.更,指“再”,与《琵琶行》中“莫辞更坐弹一曲”的“更”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武帝策划消灭吴国的计划得到了羊祜、杜预、张华的支持,羊祜因为病
重,向晋武帝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的职务。
B.杜预到任后,整修装备,训练士兵,打败了吴国西陵都督张政,又向晋武
帝请示发兵攻打吴国的日期,得到了晋武帝明确答复。
C.杜预在给晋武帝的表书中借西汉宣帝评论赵充国一事,希望晋武帝尽快
与朝中大臣权衡一下攻打吴国的利害关系。
D.在湘江以南到交、广二州以及吴国其他州郡投降后,杜预在这些地方颁
布安民告示,尽力做好安抚工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因敌方破灭之势,则我从而迫之,其军必溃。(4分)
(2)若今中止,孙皓怖而生计,或徙都武昌。(4分)
14.根据材料二内容,归纳说明羊祜与朝廷其他官员对灭吴看法的具体分歧。
(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园中归戏作①
陆游
醉里来寻涧上花,已飘残雪散余霞。曲生②也解欺人老,风伯无端妒物华。
不恨童心伴蜂蝶,但愁病眼厌风沙。归来隐几东窗下,一卷黄庭③送日斜。
【注】①此诗写于淳熙十四年(1187年)春,诗人时年63岁,在严州任上。
②曲生;酒的别称。③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的经典著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次句看似写雪飘霞散的自然环境,实则是表明涧上花凋残的景象。
B.颔联中“欺”和“妒”运用了拟人手法,风“妒”物华暗示出花凋残的原
因
C.颈联指出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看到有蜂蝶相伴,感到不遗憾。
D.尾联写诗人游园归家后,伴着夕阳,在东窗下儿案边阅读《黄庭经》。
16.有人说,此诗虽题为“戏作”,却反映了希望与现实的矛盾。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两句,写琵
琶女结束演奏后的动作及神态,同时也引出下文对其身世的叙述。
(2)宋代张孝祥以“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描写舟泛水上,境
致与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所写的景
致非常相似。
(3)“蛟”是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平时栖隐在深渊之中,能腾云驾雾,兴
风化雨。古代诗文中经常出现它的身影,如:",o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石算写一篇文章,手机一响,
就A地刷一刷信息,半天过去只写了几行字;想看会
儿书,忽然想起阳台上的花还没浇,电费、煤气费也该缴了,忙活了几个
小时,书还是没看几页。那些看似不怎么花酎间、动动手指的小事,其实
是消耗专注力的“黑洞”。
①当我们总是难以专注,想要同时完成多件事时,结果往往花了很多时间
却收获甚微。有时候,并不是你的能力不足,而是你精力过于分散,导
致B,结果什么也没干好。②而生活中,一个领域
的高手,大多是非常专注的人,他们十年如一日地磨炼技能,持续精进,
才能达到领域内的顶尖水平。③打磨专注力,一次只做一件事,才能做好
每件事。④终有一天,你也会C,成就更好的自己。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A.B.C.
19.下列句子中的“结果”与文中加点的“结果”,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3分)()
A.你看他一貌堂堂,后来不是没结果的。(李渔《巧团圆•解纷》)
B.其实这是她的一片痴心,结果只苦了她自己。(巴金《怀念萧珊》)
C.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鲁迅《药》)
D.我所剩的东西也有限,等我死了,做结果我的使用。(曹雪芹《红楼梦》)
20.下面这句话在文中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3分)()
有句话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很多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
力去凿一口深井。”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冰雪圉又称冰冻圉,它是由在一定低温条件下固态水冰川,冰盖、积雪,
海冰、河湖冰等以及地下冰掺杂的多年冻土、季节冻土等组成的特殊圈层。
冰、雪、冻土主要分布在高纬度两级地区,在中、低纬高山和高原也广泛
分布。因冰雪圈范围分布如此之广,它和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一起组成地壳表层的五大图层,①,构成全球变化的
复杂系统。
冰雪圈虽是气候的产物,但一经生成,又对气候有重要的反馈作用。一是
通过冰雪的反射率和冰川融化起作用。干净冰雪的反射率比土和水大得多,
又由于冰川融化热和水的汽化热分别是同体积液态水升高所需热量的
80倍和539倍,因而冰雪圈在地表热量平衡中②。例
如青藏高原积雪异常对东亚大气环流、印度降水以及长江中下游梅雨都有
相当的影响。二是通过水循环影响气候。全球变暖、冰川和冰盖融化促使
海平面上升,海洋面积逐渐扩大,蒸发量增加,海洋上的水汽大量输送到
大陆,③。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递进关系的句子,表达准
确流畅,不超过45个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百日誓师大会上,学校会为学生举行成人礼。成人礼被视为一个极具仪式
感,蕴含重要意义的礼仪:“成人门”的那一边,是孩童的美好回忆,天
真、自由、无拘无束;“成人门”的这一边,是全新的天地,责任、义务、
成熟自立。
面对“成人”,有人盼望,渴求自主;有人害怕,不想长大;有人心情复
杂,五味杂陈。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社会现实或自身经历,写一
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届新高考语文九省联考仿真模拟卷答案
1.【答案】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进而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错。文中说“温室效应是对我们地球生命极其重
要的机制”,“温室效应的加剧'造成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可见温室效应本身不
会破坏生态环境,甚至是有靛的,只有“过度的”“加剧的”温室效应才会造成地球
生态环境的破坏。
故选Co
2.【答案】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十六世纪以后”错,原文说“直到十六世纪,法语文学作品中才将climate
与天气联系起来,这意味着至少到那时,欧洲日常用语中的“气候”已经具有与今天
类似的含义。”
B项“总体上都是与东亚不一致的,总是要比东亚晚一些"错,原文是“欧洲发生变
化的时间总是与东亚不同步,总是要晚一些,但总体上是一致的”。
C项因果颠倒,原文是“由于它是一个对人类至关重要的复杂系统,因此全球气候变
暖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故选D。
3.【答案】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方法的能力。
A是下定义,C是分类别,D是列数字,只有B和画线句是举例子。
故选Bo
4.【答案】B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由原文“气的四时循环与候(时候、物候)一起,联结天、地、物的三才系统,构
成了一整套关于气候的理论”可知,中国古代气候理论的核心并非“三才系统”,“三
才系统”也不包括“气的四时循环与时候、物候”。
故选B。
5.【答案】①气候蕴含了人与自然的稳定关系,影响了人类的文化。
②气候巨变导致了生物系统的变化,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③气候危机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由材料一原文“气候的异常改变属于传统灾异学说,在两千多年的大部分时候都与大
一统或地方政权的政治紧密相关”可知,中国古代对气候的认识基于人与自然的密切
关联,人和天地万物相同,都处于气的四时循环,气候蕴含了人与自然的稳定关系,
影响了人类的文化。
由材料二原文“欧洲历史两次黑死病大流行,都发生在全球气候由暖变冷的巨变期”
“由气候驱动的黑死病引发了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促使中西方走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可知,气候巨变导致了生物系统的变化,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
对人类而言,全球气候系统是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统一物理系统,破坏其中任何一个部
分都可能导致连锁反应,造成灾难性后果。由材料三原文“全球气候变暖会产生一系
列的连锁反应,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
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影响人类健康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可知,气候危机危害
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答案
6.DD."是因为回忆用时久而疲惫,更是因为记忆中太多的片段难以让'我'在脑海
中形成清晰的画面“错,"我的记忆模糊起来”是因为痛苦、仇恨等复杂的感情让“我”
难以承受。
7.CC.“反语”错,“在沙袋堆上骄傲地站着日本帝国的兵士”“一队日本帝国的兵
士在瓦砾堆旁边走过了,尽是得意的面貌,他们在一些乡下女人面前表示他们的英勇”,
这里的“骄傲”“得意”“英勇”不是反语,是对他们的状态、表情等的真实记录。
8.①对制造战争惨象的日军极度憎恨;②对丧失家园、痛失家人的百姓充满同情:@
因自己的版书还在,内心稍感欣慰;④因自己不能上阵杀敌而自责。
9.①真实的场景重现。城市整体造成的破坏,个体生命的惨象都真'买的还原出来。②
典型的细节描写。如瓦砾旁的血迹,焦黑的尸体,房屋的空架子都形象具体的表现出
来。③强烈的感情倾向性。作者的爱憎分明的感情充溢字里行间。
答案:
1O.BDG[(原文标点)直是计不出己,功不在身,各耻其前言之失,故守之耳]
11.B(适,文中指“刚才、刚刚”,与““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适”意思不同)
12.C("希望晋武帝尽快与朝中大臣权衡一下攻打吴国的利害关系”说法错误,杜预在
给晋武帝的表书中借西汉宣帝评论赵充国一事是希望晋武帝不要受朝议影响)
13.(1)趁着敌人内部己经露出崩溃的态势,我方再施加军事压力,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
(得分点:“因”“迫”“溃”各1分,句意1分)
(2)假若现在停下来,孙皓害怕被伐而被迫定计,或许迁都武昌。(得分点:“若”“怖”
“徙都”各1分,句意1分)
14,朝廷其他官员担忧的是秦州、凉州的情况,羊祜则认为灭了吴国,秦州、凉州就不会
成为朝廷的忧患,并且现在是灭吴的好时机。(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凡是作战,所说的“势”,就是善于利用形势。趁着敌人内部已经露出崩溃的态势,我
方再施加军事压力,那么,敌人必定会溃败。兵法说:“要利用有利态势去击破敌人。”
晋武帝司马炎暗中策划消灭吴国的计划,可是朝中五臣的某些看法与此相违背,唯有
羊祜、杜预、张华和晋武帝的看法相同。羊祜病重,向晋武帝推荐杜预代替自己。等
到羊祜病死,(晋武帝)就任命杜预为镇南大将军,负责荆州府的军事大计。杜预到任
后,整修装备,训练士兵以显示威武,并且整编能打仗的精锐队伍,打败了吴西陵都督
张政,又请示发兵攻吴的日期。晋武帝回复说明年再大举进攻。杜预上表说:“凡是国
家大事,应当从利害关系出发进行相互比较,如果目前出兵有十之八九的胜利把握,
而不利方面只有十之一二而已,要是停止不动,那就毫无胜利可言了。朝中大臣有的认
为我军可能被打败,这种估计是毫无根据的,因为他们没有参与决策,功劳和成绩都与
他们无关,他们还都羞于承认曾经讲过错话,因而这次又故意说不行。从前西汉宣帝评
论赵充国的意见书时,经过反复比较之后,批评了那些参与评议的人,而评议者都行
礼做了检讨,这是为了堵住反对者之口。从入秋以来,攻吴的大好形势已经存在。假若
现在停下来,孙皓害怕被伐而被迫定计,或许迂都武昌,加固江南城防工事,远离居民,
分兵防守,则城池不易被攻破,野外也没有物资可以掠夺,如果吴国把大船集中于更
口,则明年的攻吴计划便要化为泡影了。”当时晋武帝和张华正在下棋,适逢杜预的意
见书也刚刚送到。张华掂开棋盘拱手说:“陛下英明伟大义通达武事,国家殷富,兵
力强大,吴王孙皓过于暴虐,迫害贤人,应当立刻出兵进行讨伐,不费多大代价就可以
打败他。”晋武帝同意了。杜预立刻把兵力集中在江陵,派周旨、伍巢等率领一支奇
袭部队,于夜晚乘船出发,偷袭乐乡,他又设置许多旗帜,并在巴口放火,到处攻占重要
地区,从心理上瓦解敌人斗志,在战斗中俘虏了吴都督孙歆。长江上游已被平定,于是
从湘江以南到交、广二少L以及吴国其他州郡,都闻风投降,社前在这些地方散发并张
贴以武帝名义颁布的安氏告示,做好安抚工作。这时召集将领开会,有人说:“敌国已
有百年根基,不易一举击灭。如今正是暑大,山洪到来,传染病也将蔓延,应当等到来
年冬季,再大举进攻。”杜预说:“过去东周时候燕国的乐毅凭借济西一战,吞并了强
大的齐国。目前我国军队所取得的胜利,已使敌人点慑,现在好像用利刀劈竹,等到劈
破几节,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不用再使多大劲了。”当即向部下讲明对策,大军直趋
秣陵,所过城邑,未遇任何抵抗,很快便平定了吴国。
材料二:
咸宁二年冬十月,任命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羊布上疏请求伐吴,晋武帝很贽同羊祜的
意见。但当时朝廷大臣正在担忧秦州、凉州地区的胡人动乱,羊祜又上表说:“平定吴
国后,胡人动乱就自然平息了,现在应当迅速完成平定吴国的伟大功业。”朝中有很多
人不同意羊祜的意见,羊和叹息说:“世上不如意的事情,十分中常占七八分。上天赐
给的东西不去取,这岂不是让经历此事的人因为失去时机而感到遗憾吗!“只有度支尚
书杜预和中书令张华与晋武帝的意见相合,赞同羊祜的建议。
15.C【解析】C项“诗人是与儿童一起出行寻花"理解错误,应该是诗人有与蜂蝶相
伴的童心。
16.【答案】
①诗人希望在春天看到美丽的涧上花,但花此时已被风吹得凋残;
②诗人出行赏景过程中.,因年老不胜酒力,且在患有眼疾的情况下遭遇风沙,难以继续
出行;
③诗人美好的希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回到家中读道家经典以自慰。(6分。每点2分,
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审清题干中的关键--希望与现实的矛盾,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抓住“希望”是
指诗人春上出行寻花赏景,但现实却面临花被风吹而凋残,自己年老不胜酒力,患有眼
疾又遭遇风沙等境况,最后归家读书打发时光。
【诗词大意】趁着醉意我来寻找山涧中的花朵,山涧中水花如雪打散傍晚残霞。酒也
懂得欺负年老的我,(让我这么容易醉倒),风无端嫉妒山涧花的芳华。我不遗憾仍有与蜂
蝶相伴的童心,只是发愁我因眼疾畏惧风沙。我寻花归来坐在东窗下的矮凳上,手拿一
卷《黄庭经》目送夕阳西下。
1.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示例: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赣东学院《工艺美术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三年级数学上册二一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的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说课稿西师大版
- 《讲课用作文结构》课件
- 协议采购培训课件
- 员工培训开发课件
- 安全生产课件模板
- 小学生作文课件资源网站
- 春季护理培训课件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带括号)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旅行社安全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
- 浅层气浮的工艺原理及操作
- 北京保险中介行业营销员增员及流动自律公约
- 深圳市建设工程施工围挡图集(试行版_下半部分).pdf
- 热水器3c安全试验报告及第三方检测报告dsf65mx ts tx ws wx ys yx ms
- 南洋电工GSB1A型16锭高速编织机使用说明书
- 大管轮见习记录簿范本汇总
- 园区保安队长的工作职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