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1.如图所示,将鸵鸟蛋与普通鸡蛋放在一起,鸵鸟蛋的长度约为(
)A.6cm
B.10cm
C.16cm
D.28cm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在飞船靠近空间站的过程中,飞船内的宇航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 B.地球 C.空间站 D.载人飞船3.木格措是川西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如图是小茗同学暑期在木格措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发出了蓝色光
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水中山的倒影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D.水中山的倒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4.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元宵佳节,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我们演奏了一曲优美动听的《茉莉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往往需要调整古筝琴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我们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歌曲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太阳光照射到空间站上,在此过程中,太阳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5.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人脸是光源
B.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6.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50°夹角,如图所示,则(
)A.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7.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司机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
B.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
C.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0.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是232℃,乙物质的熔点是90℃
C.乙物质在15min−30min这段时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在C点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蜡烛从A移到C时,像一直在变大
D.蜡烛在B、C点时,成像特点相同12.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雪后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
D.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13.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14.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变速运动
B.甲运动比乙慢
C.出发5s后,甲、乙之间距离为5m
D.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15.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第II卷(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17.初中阶段的男生都要经历“变声期”,此后男、女同学的声带有了明显的区别,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由此可认为男生在“变声期”,声音的______发生了改变(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有的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图______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选填“甲”或“乙”)。18.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如图所示是云南省滇剧院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现代滇剧《张桂梅》在丽江市华坪县演出,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______(选填“上”或“下”)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2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小周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____。小张则用木棒敲击瓶子,发出声音音调最低的是______。(选填“甲、乙、丙、丁”)21.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该区间的路程为60km,最高限速是______km/ℎ。现在有一辆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95km/ℎ和90km/ℎ,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30min,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被判为______(选填“超速”或“未超速”)。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23.一束射向凹透镜的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方向。
24.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25.小敏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______。此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_____,由此可推理,如果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4)如图丁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第一次时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2)该同学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镜(选填“近视”或“远视”)。27.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A铜600.76B铜601.02C铜1000.76D尼龙100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3)为验证猜想3,小明选取了C、D两根弦进行实验,表中应该填上所缺的数据是___________。实验中选取弦的时候,遵循的探究方法叫___________法;(4)实验中选用不同的琴弦,改变了琴弦振动的___________,从而改变了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但同时,弦的材料不同,也会导致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28.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AB段距离sAB=__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________(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坡度变___________(选填“陡”或“缓”)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6)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___________(用字母v1和v229.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盐冰属于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为_____℃;整个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min;d第6min时,盐冰处于_____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2)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_____遇冷液化形成的;(3)由实验可知,盐冰融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____(选填“升高”“降低”“保持不变”);(4)若将装有0的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到正在熔化过程中的盐冰水混合物中,试管中冰的质量将会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30.频闪摄影是借助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物体连续运动的过程。创新摄影小组用频闪摄影记录了小鸟降落树枝的过程,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如图所示,从开始拍摄到小鸟降落到树枝的路程是24cm,在第一个频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为0.5m/s。求:
(1)从开始拍摄到小鸟降落到树枝的平均速度;
(2)在开始拍摄的第一个频闪时间间隔内,小鸟飞行的路程。
31.大山有别,水佳为淮;人言皆信,日升曰阳。河南信阳,红绿相映,宜居宜业,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美誉。国庆假期,爸爸开车带小明从郑州出发,去信阳旅游。在京港澳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1)矩形标志牌和圆形标志牌各表示什么意思?(2)在经过标志牌时,爸爸的车速为40m/s,并以此速度继续向前行驶,这辆车是否违反了交通法规?为什么?(3)如果这辆车以110km/ℎ的速度匀速行驶,从标志牌到达信阳需要多少小时?
2024-2025学年北师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综合测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1.如图所示,将鸵鸟蛋与普通鸡蛋放在一起,鸵鸟蛋的长度约为(
)A.6cm
B.10cm
C.16cm
D.28cm【答案】C
【解析】解:一枚鸡蛋的长度约为5cm,在图中鸵鸟蛋的长度约为鸡蛋长度的3倍,即鸵鸟蛋长度为5cm×3=15cm,接近16cm,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先估出普通鸡蛋的长度,再通过鸵鸟蛋与普通鸡蛋的对比,估出鸵鸟蛋的长度。
此题考查长度的估测,在不了解物体长度时可以用熟知的物体长度做对比,结合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来解决问题。2.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顺利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在飞船靠近空间站的过程中,飞船内的宇航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他自己 B.地球 C.空间站 D.载人飞船【答案】D
【解析】解:A、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故A错误;
BCD、在飞船靠近空间站的过程中,以地球和空间站为参照物,宇航员位置发生改变,是运动的;以载人飞船为参照物,宇航员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木格措是川西著名的高山湖泊之一,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如图是小茗同学暑期在木格措旅行时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发出了蓝色光
B.湖水看起来变浅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C.水中山的倒影是通过光的折射形成的
D.水中山的倒影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
【答案】D
【解析】解:A、湖水呈蓝色是因为湖水反射蓝色光,故A错误;
B、湖水看起来变浅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水中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山在水中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4.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图所示,元宵佳节,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中为我们演奏了一曲优美动听的《茉莉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演奏前,往往需要调整古筝琴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B.演奏时,我们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歌曲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太阳光照射到空间站上,在此过程中,太阳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答案】C
【解析】解:A、调整古筝琴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
B、我们能听到航天员演奏的优美动听的歌曲是靠电磁波传回地球的,故B错误;
C、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故C正确;
D、严禁大声喧哗,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5.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A.人脸是光源
B.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
C.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相同
D.人脸经摄像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D
【解析】解:A、人脸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A错误;
B、拍照时,人脸应在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的位置,B错误;
CD、摄像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不同,C错误,D正确。
故选:D。
6.小王同学在家里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沿ON折叠的硬白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以此来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测量他发现此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50°夹角,如图所示,则(
)A.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
B.入射角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
C.将纸板NOF向后折叠,则反射光线会消失
D.光在纸板上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B
【解析】解:A、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因此入射角是90°−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因此反射角也是40°,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90°−40°=50°,故A错误;
B、当入射角增大1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增大1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故B正确;
C、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将纸板NOF向后折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依然存在,故C错误。
D、在纸板上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漫反射,光线可以射向不同的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7.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司机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由于下雨,路面很黑,不反射光
B.由于路面潮湿,光发生了折射
C.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漫反射
D.由于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镜面反射【答案】D
【解析】AB、刚下过雨的路面十分潮湿,光照在路面上发生反射,不是发生折射,故AB错误;
CD、由于下雨后路面十分潮湿,光照射到有水的路面时,会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线的大部分光线平行射向远方,反射回司机的光线较少,所以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分析:光的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本题主要考查了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区别,平行光束经反射后是否仍然平行,是两者的最大区别所在。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决定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A.手指蘸水摩擦杯口发声,同时增加杯中的水量
B.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空气
C.室内收音机播音时,导致喇叭前方的烛焰摇晃
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答案】A
【解析】解:A图改变水量,能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能改变频率,改变音调,故A正确;
B图探究了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B错误;
C图探究了声音传递能量,故C错误;
D图可探究振幅与响度的关系,故D错误;
故选:A。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cm B.10cm C.15cm D.20cm【答案】A
【解析】解:蜡烛距凸透镜20cm,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所以,20cm>2f,
所以,f<10cm。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凸透镜成像时,根据物距和焦距或像距和焦距的关系都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0.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是232℃,乙物质的熔点是90℃
C.乙物质在15min−30min这段时间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答案】BC
【解析】AB.分析图像可知,甲图像中呈水平的一段所对应的温度232℃,就是该物质的熔点,这是晶体熔化时的图像,因此物质甲是晶体;物质乙的温度始终上升,没有熔点,所以物质乙是非晶体,非晶体没有熔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符合题意;C.乙物质是非晶体,加热过程中逐渐变软变稀,固态和液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故C错误,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甲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C。11.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像距和物距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图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在A点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蜡烛在C点时,成像特点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
C.蜡烛从A移到C时,像一直在变大
D.蜡烛在B、C点时,成像特点相同【答案】ABD
【解析】由图像知,u=v=2f=15cm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15cm2=7.5cm;
A.由图像知,蜡烛在A点时,uA=10cm,则f<uA<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
B.由图像知,蜡烛在C点时,uC=30cm,则uC>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成像特点相同,故B正确;
C.由图像知,蜡烛从A移到C时,凸透镜成实像,物距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变小,像变小,故C错误;
12.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雪后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雪的熔点
D.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答案】BCD
【解析】解;A、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会直接变成樟脑气消散在空气中,这是物质的升华现象,故A错误;
B、盛夏狗会伸出舌头,就是利用舌头上的水分蒸发吸热降低狗的体温,故B正确;
C、在其它条件相同时,雪上洒盐水相当于掺有杂质,雪的熔点降低,容易使雪熔化,故C正确;
D、夏季,水管中的地下水的温度较低,水管的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水管表面遇冷凝结成小水珠,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BCD。
13.下列事例中,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答案】BD
【解析】解:AC、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和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都是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C不符合题意;
B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和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都是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BD符合题意。
故选:BD。
14.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变速运动
B.甲运动比乙慢
C.出发5s后,甲、乙之间距离为5m
D.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CD
【解析】解:ABD、甲图为v−t图象,由图知,v甲=3m/s,甲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图为s−t图象,为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所以,其速度大小为一定值,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可知,乙物体的速度v乙=st=4m2s=2m/s,故AB错误,D正确;
C、由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出发5s后,甲、乙之间距离Δs=vA.“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答案】AD
【解析】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正确;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D.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故选A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16.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甲运动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答案】甲车和乙车
1:4
40
【解析】解:左图是v−t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v甲=4m/s;
右图是s−t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说明乙、丙两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乙、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右图知,当t乙=2s时,s乙=8m,则v乙=s乙t乙=8m2s=4m/s,
由右图知,当t丙=4s时,s丙=4m,则v丙=s丙t丙=4m4s=1m/s,
可见甲车和乙车的速度相同;
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相同,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
t乙【答案】音调
照相机
甲
【解析】解:在变声期,男生的声带厚而长,女生的声带薄而短,因此男生发声时声带的振动频率比女生低,所以男生的“变声期”是音调发生了改变。
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不注意用眼卫生,患上近视是因为晶状体变厚,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形成了近视眼,近视眼成的像在网膜的前方,故甲图为近视眼的原理图;要矫正近视眼需要使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
故答案为:音调;照相机;甲。
18.滇剧是云南省传统地方戏剧剧种,如图所示是云南省滇剧院倾力打造的原创大型现代滇剧《张桂梅》在丽江市华坪县演出,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______产生的。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答案】振动
能量
【解析】解:演出时,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
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之间发生折射的光路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玻璃在界面的______(选填“上”或“下”)侧,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
【答案】下
35°
【解析】解:由图知:光线从左侧射向右侧,所以左侧光线是入射光线,右侧光线是折射光线;法线与界面是垂直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折射角,图中所示折射角是90°−55°=35°,入射角为90°−30°=60°;图中可以看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这是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过程,即上侧是空气,下侧是玻璃。
故答案为:下;35°。
2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小周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是______。小张则用木棒敲击瓶子,发出声音音调最低的是______。(选填“甲、乙、丙、丁”)【答案】甲
甲
【解析】解: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振动发声的是由于瓶内空气柱的振动发出的,空气柱长度越短,音调越高;因此甲的音调最高;
木棒敲击瓶子,声音是由瓶子和瓶内的水振动发出的,水越多,音调越低;因此丁的音调最高,甲的音调最低。
故答案为:甲;甲。
21.目前,在很多高速路上都有“区间测速”装置,用于监测汽车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果汽车的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就被判为超速。如图所示为某段高速路上的区间测速标志。该区间的路程为60km,最高限速是______km/ℎ。现在有一辆汽车通过该测速区间的起点和终点时的速度分别为95km/ℎ和90km/ℎ,通过该区间的时间为30min,则这辆汽车通过该区间被判为______(选填“超速”或“未超速”)。【答案】100
超速
【解析】解:(1)由图可知,该区间的最高限速是100km/ℎ。
(2)轿车通过该区间所用的时间t=30min=12ℎ,
轿车通过该区间的平均速度v=60km12ℎ=120km/ℎ;
22.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又看到硬币,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现象,此时小明看到的是硬币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答案】折射
虚
【解析】解: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折射;虚。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23.一束射向凹透镜的光平行于主光轴射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的方向。【答案】解:凹透镜对光线是发散作用,延长线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折射成平行主光轴的光线,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如上图所示。
【解析】在作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凹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
①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
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24.请在图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请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先作出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如图所示: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虚像,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以先作出物体AB端点A、B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25.小敏同学在学习声现象时做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能观察到音叉周围溅起许多水花,这说明发出声音的音叉在______。此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2)如图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丙所示,把正在响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所听到的铃声将会逐渐______,由此可推理,如果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最后得出结论:______。该实验的研究方法是______。
(4)如图丁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外,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分别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不同;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第一次时相同的力拨动,能够听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答案】振动
转换法
气体
变小
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推理法
响度
音调
【解析】解:(1)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此过程采用的实验方法是转换法;
(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3)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罩内的音乐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论得: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运用了实验推理法;
(4)钢尺伸出桌边相同时,轻拨与重拨钢尺各一次,则两次钢尺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尺伸出桌边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音调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动的快慢有关。
故答案为:(1)振动;转换法;(2)气体;(3)变小;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法;(4)响度;音调。
26.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向水透镜里注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从水透镜里抽水时,水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则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_____;(2)该同学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至图乙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清晰的像;(3)在图所示实验场景下,该同学把自己的眼镜给水透镜“戴上”(如图丙所示),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他发现烛焰的像再次变得清晰,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_____镜(选填“近视”或“远视”)。【答案】10.0同一高度能远视
【解析】(1)[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射向水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光斑是焦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是焦距,则由图可知,此时水透镜的焦距为40.0cm −30.0cm=10.0cm[2]实验前,应调节烛焰、水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便于观察。(2)[3]该同学移动蜡烛、透镜和光屏,恰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根据光路可逆,若仅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则在光屏上能看到清晰的像。(3)[4]当从水透镜中抽出适量的水后,水透镜变薄,折光能力变弱,使像后移,由此判断该同学戴的是凸透镜,即远视眼镜,具有会聚作用。27.在学习吉他的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猜想1: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3: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A铜600.76B铜601.02C铜1000.76D尼龙100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两根琴弦进行实验;(3)为验证猜想3,小明选取了C、D两根弦进行实验,表中应该填上所缺的数据是___________。实验中选取弦的时候,遵循的探究方法叫___________法;(4)实验中选用不同的琴弦,改变了琴弦振动的___________,从而改变了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但同时,弦的材料不同,也会导致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答案】(1)A、B;(2)A、C;(3)0.76;控制变量;(4)频率;音色
【解析】解:(1)为验证猜想1,应选择长度和材料都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的琴弦A、B进行研究;
(2)为验证猜想2,应选择横截面积和材料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A、C进行研究;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故表格中空缺处应该填入尼龙的横截面积与C的横截面积相同,即0.76,这种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4)实验中选用不同的琴弦,改变了琴弦振动的快慢(或频率),从而改变了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材料不同音色不同。
故答案为:(1)A、B;(2)A、C;(3)0.76;控制变量;(4)频率;音色。
28.小明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使小车从带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静止下滑,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2)AB段距离sAB=________cm,小车在AC段平均速度vAC=________(3)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由于小车运动时间较短,不便于计时,可以通过使斜面的坡度变___________(选填“陡”或“缓”)的方式,改变小车的运动时间,达到便于测量时间的目的。(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_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6)小明进一步实验测得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前半程平均速度为v1,后半程平均速度为v2,则小车全程平均速度v=___________(用字母v1和v【答案】(1)v=st;(2)40.0;0.30;(3)B;(4)缓;(5)大;【解析】(1)该实验用刻度尺测长度,停表测时间,再根据v=st可求出其运动的速度,故该实验原理是v=st;
(2)由题图可知:sAB=10.00dm−6.00dm=4.00dm=40.0cm,sAC=10.00dm−1.00dm=9.00dm,用时tAC=15:35:23−15:35:20=3s,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vAC=sACtAC=9.00dm3s=3.00dm/s=0.30m/s;
(3)由实验可得:vAB=sABtAB=4.00dm2s=2.00dm/s,vBC=sBCtBC=5.00dm1s=5.00dm/s,
所以小车从上到下运动速度越来越大。
A.由v−t图像可知:随时间增加小车速度大小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保温混凝土介绍》课件
- 慢性鼻-鼻窦炎的健康宣教
- 诱导性荨麻疹的临床护理
- 《保险发展简史》课件
- 2021年节能装备行业双良节能分析报告
- 电子电路CAD技术课件 自动保存的
- 鼻腔前部出血的健康宣教
- 瓜氨酸血症的临床护理
- 肛周皮炎的临床护理
- JJF(陕) 039-2020 直流、工频峰值电压表校准规范
- 员工访谈记录表完整优秀版
- T∕CACM 1064-2018 针刀医学临床 通用要求
- 资产移交清单
- “危急值”报告工作制度及流程
- 汽车空调试题及答案39961
- 《口腔种植学》教学大纲
- ISO5817焊缝检验及评定缺欠质量分级指南(共37页).ppt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1《质量》教案
- 空业务学习记录表
- 第三版无机化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 行政管理学的判断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