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01(全国甲乙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01(全国甲乙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01(全国甲乙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01(全国甲乙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01(全国甲乙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01(全国甲乙卷通用)

(含解析)

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01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

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

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

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说书体小说指由民间说书孕育而成的白话小说。说书体小说在语

言、情节、人物、场景描写方面经常会出现不少雷同或因袭的现象,

如它们描写战将或武士的装束、披挂、坐骑,以及交战的方式,甚至

连交战的回数等,都是程式化的;而渲染打斗的诗词韵语也是程式化

的。对此,一些评论者嘲笑说:“每遇到伏兵处,便是一炮声响、一

彪军出,文法旧矣J(《三国演义》第99回毛宗岗评语)诸如此类,

显然都是以文人书面创作的眼光来审视、评论说书体小说叙事的套路

化现象,貌似言之有据,实则郢书燕说、似是而非。

说书体小说是在民间说书基础上形成的,虽然故事雷同化、情节

模式化现象比较普遍,但由于它们擅长用旧套子来装新故事,并且善

于在故事情节的传奇化、趣味化、地域化等方面做文章,所以即使模

式相近,也照样能翻新出奇,引人入胜。因此,对于说书体小说,我

们不宜用文人书面文学创作的标准,批评它们陈陈相因、缺乏新意,

而应充分了解说书体小说这样的口头文学在叙事模式、情节建构、人

物塑造等方面的创编特点。

评判说书体小说叙事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其故事情节是否新颖、

独创,而在于其是否能从民众的生活、情感与愿望出发去推陈出新,

引人入胜。所以上述所谓套路化叙事,其实正是说书体小说突出的本

色。从民间说书的角度看,一个说书艺人,如果要演说战争场景,那

么首先就得掌握一定数量的情节套路和叫座的故事关目,同时还要记

诵足够的韵文套语(如各种人物赞、盔甲赞、兵器赞、战阵赞、景物

赞等),这样才能根据人物、场景的变换和情节的发展,随时调用,

并加以拆改或替换,现场演说也才能得心应手。实际上,像《水浒传》

《西游记》等作品,如果叙事不采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母题或套路,

很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

说书体小说在情节建构上常常表现出一种缀段性和直线化的特

点。其实,这也与民间说书密切相关。因为说书人一张嘴不能说两家

话,人多了,事件的头绪复杂了,不仅说书人自己会顾此失彼,听书

人也会晕头转向。艺人常说“大书一条筋”一条线,头不断”,强调的

就是情节结构的直线性特点。因此,说书体小说一般都以主要正面人

物的命运线为主线,把围绕着主要人物的遭遇、历险和磨难等产生的

一个个故事单元连缀在一起。这种“金线串珠”式的结构,既易于设

置悬念,抓住听众,使听众不断地为主人公担忧,又能灵活地适应书

场分段演说的实际需要。因此,绝大多数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

公案侠义小说,都采用了这种缀段性和直线化的结构模式。

至于在人物塑造方面,说书体小说则习惯于运用夸大化、神奇化、

特征化、类别化等万法来凸显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而不会讲求甚至

基本无视历史上或现实中人物性格的个性化、真实感与复杂性。而说

书体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成功与否,也主要取决于其是否顺应民众的

道德情感,是否贴合民众的生活、心理和想象。如果从民众的愿望和

理想出发,去塑造传奇化、类型化的英雄人物,那么不仅不是一种缺

陷,反而是其能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说书体小说的人物

形象,我们不能随便用个性化、真实性、典型性等现实主义尺度去加

以品评,否则就会给人物贴上简单化、类型化、脸谱化的标签。

(摘编自纪德君《民间说书视域下的古代小说研究》)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书体小说是从民间说书发展而来的,评论时用文人书面创

作的眼光来审视它是不合适的。

B.说书体小说在语言、情节、人物、场景描写等方面存在雷同

或因袭,这让其呈现出程式化特征。

C.说书体小说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采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叙

事模式,这是出于吸引观众的需要。

D.说书体小说以主要人物的命运为“线”、以次要人物的命运为

“珠”,从而构成“金线串珠”式结构。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一些评论者对说书体小说的批评,接着从说今体

小说套路化叙事的越源入手进行反驳。

B.文章整体采用并列结构,从说书体小说的叙事模式、情节建

构、人物塑造等三方面介绍说书体小说。

C.文章从《水浒传》《西游记》等知名作品出发,运用假设论证,

论证了说书体小说叙事模式的合理性。

D.文章用“大书一条筋"形象地说明了说书体小说在情节建构上

的直线性特点,这样表达通俗易懂。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一般文人创作的视角看,说书体小说存在套路化叙事的问

题,但套路化叙事正是其特点及优点。

B.说书艺人演说战争场景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套路语言,如演说

盔甲赞、兵器赞等内容时一般无二。

C.说书体小说不注重情节的新奇独特而注重听众们的生活、情

感和愿望,所以才会看起来缺乏新意。

D.说书体小说人物的塑造注重贴合民众,善用夸大化等手法,

不太考虑人物的历史真实或个性化。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飞题。

材料一

建设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

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

碳市场),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戌。

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

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这对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达峰和碳

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交易。据生态环境部

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近三年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数据明显改观,碳

排放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价格发现机制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了2019〜2020年和

2021〜2022年两个履约周期,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第二个履约

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

增长了89%。同时,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近50%。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到4.4

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

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同时,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已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

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

(取材于董鑫的文章)

材料二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京启动。

这是继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调动全社会力量

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又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

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是我国

碳市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碳交易,交易的是什么?目前碳交易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碳配额,就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

即碳排放权。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如果重点排放单位的实际碳排

放量低于政府分配的配额总量,那么富余的配额就可以卖掉,从市场

交易中获得相应的攻入;反之,如果实际碳排放量超过配额,那就要

从市场上购买其他单位富余的配额,履行碳配额清缴义务。未清缴或

未足额清缴碳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将面临处罚。

碳交易的另一种产品是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China

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o对于重点排放单位之外的其他主

体,政府鼓励大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自愿开发和实施减排项目,

推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发展,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这些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国家

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审定核查后登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以在

市场上进行交易。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可以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节能减

碳行动提供支持。减排项目业主通过出售CCER获得经济回报,更加

主动自觉地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高排放企业可以使用CCER履

行碳减排义务;企业和机构可以购买CCER抵销碳排放,实现产品和

重大活动碳中和,践行低碳承诺,履行社会责任。

(取材于孙杰的文章)

材料三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可以参与自愿减排交易。也就是说,

普通人也可参与自愿减排交易,通过购买CCER抵销自身碳排放,履

行社会责任。比如一个人从北京到外地出差,无论是乘坐火车、汽车

或飞机等交通工具,都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形成碳足迹。那么,未

来他就可以通过在市场购买CCER,抵销这部分碳排放,为绿色发展

做出贡献。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低碳出行是一项参与低碳减排的好方式。北

京市依托碳市场,创新性打通了碳普惠和碳交易。碳普惠平台收集的

公众低碳出行碳减排量,经审定后,可在北京试点碳市场交易,用于

重点碳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抵销或主动履行减碳社会责任。截至2023

年9月,共签发低碳出行碳减排量12.7万吨,大部分已出售至重点

碳排放单位用于碳排放履约,所得资金通过碳普惠平台回馈参与低碳

出行的公众,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为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出行,北京市发布MaaS

(MobilityasaService出行即服务)低碳出行碳减排项目评估方

法。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推出了“MaaS

出行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市民在平台APP注册个人信息,获得

个人碳能量账户后,采用步行、骑行的方式出行时,开启导航收集碳

能量,行程结束后用户可实时获得碳减排量。个人账户中获得的减排

量可捐助植树、修桥等公益活动,也可在平台APP内兑换公共交通优

惠券、购物代金券、视频会员等奖品。目前,该项活动仍在持续开展,

截至2024年3月,参与的市民已超过440余万人,累计碳减排量68

万余吨。

(取材于骆倩雯、孙宏阳的文章)

4.(3分)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启动和平稳运行,标志着我国建构完成了全国碳市场体

系。

B.自它启动至今近三年以来,强制碳市场领域工作成效明显。

C.在它的第二个履约周期,参与交易企业比前一周期增长近50吼

D.2023年底,它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5.(3分)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至2023年底,碳价整体呈平稳上涨态势,重点单位超额排

碳成本变高。

B.CCER有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的积极性。

C.CCER的市场交易可以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均可获得理想配额的

碳排放权。

D.未来更多市民加入低碳出行,有助于推动碳减排工作可持续

的良性循环。

6.(6分)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各方有

哪些积极作为。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

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

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

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

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

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

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

7,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

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

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

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

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

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

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

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

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

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

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先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

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

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

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

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

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

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

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

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

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戴

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

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

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一侧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

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

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

To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

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

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

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

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

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

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

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

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

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

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

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

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

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

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

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

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

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

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

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

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

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

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

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

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

作一一《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

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

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朕缀

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

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

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

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

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

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

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有删改)

7.(3分)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外貌描写突出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把他

的手比作“小耙子”很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富有生活气息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戌的

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

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陈秉正的性格特征。从“陈秉

正的手与众不同”到“手套不住”的一串儿故事中,把陈秉正的性格

表现得十分鲜明。

8.(6分)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

9.(6分)老舍读赵树理的小说,总能“学到一些窍门儿”。如果

将标题改为《老农陈秉正传》,和原标题比较你认为哪个好?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材料一:

且人之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画策而

利害得,治国而国安利,此其所以异于人也。故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

审用之,则虽抱皋、夔、稷、契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

世之蔽者方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

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J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而固未睹夫马之在

厩也。弩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求其所以异者,蔑矣。及其

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一顿①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弩马并

驱,则虽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

夫然后骐骥与鹫胎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

尽其道以求而试之c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于是铢量其能而审

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强者弱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是,则

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牵者乎?

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

亦未之思而已矣。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有所删改)

材料二: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

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

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

大夫。"②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

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③而未遇无知者乎?二

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注】①顿:振,抖动。②《论语•宪问》中孔子的话。孟公绰:

鲁国人,廉静而才不足。老:大夫的家臣。赵、魏:晋国的贵族赵氏

和魏氏两家。滕、薛:春秋时的小国,在今山东滕县及其东南薛城一

带。③指刘邦的著名谋臣陈平。他由魏无知推荐给刘邦,有人攻击他

私通嫂子,又接受过贿赂。

10.(3分)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布三外需要断句,请用铅笔

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及其引A重车B取C夷路D不屡E策F一顿G其辔H而千里已至

矣。

11.(3分)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A.“且不能自异于众”中的“且"与《鸿门宴》中“臣死且不避”

的“且”意思相同。

B.“无不适其任者也”中的“适”与《孔雀东南飞》中“始适还

家门”的“适”意思不同。

C.“唯才是举”中的“是”与《氓》中“反是不思”的“是”意思

相同。

D.“岂幸相遇哉”中的“幸”与《阿房宫赋》中“而望幸焉”的

“幸”意思不同。

12.(3分)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人认为一个人如果身怀不凡的能力,就像锥子处于口袋

中,一定会显现出夹。王安石对这一观点表示肯定,并以马为喻加以

佐证。

B.王安石认为良马和劣马混杂相处于马厩时,要把二者区别开,

从习性方面来寻找不同的地方是很少的,而通过负重行路就高下立见

To

c.孔子认为孟公绰担任晋国赵、魏的家臣可以做得很好,却不

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曹操引用此话的目的是提出自己求

贤的标准。

D.曹操认为如果一定要所谓的廉士才可以任用,那么齐桓公不

可能称霸当世;他觉得一个人即使地位低下,只要有才干,也可以得

到重用。

13.(10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

(2)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①

苏轼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无情送潮归。问钱塘江上,西兴浦口,几度

斜晖?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

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

稀。约它年、东还海道,愿谢公②雅志莫相违。西州路③,不应回首,

为我沾衣。

[注]①参寥子:即诗僧道潜,与苏轼过从甚密,参寥子追随他数

年。元祐六年,苏轼被召进京任职,临行作此词赠道潜。②谢公:指

谢安。《晋书》记载,他身为重臣,却渴望造一条大船,沿水路归东

ih,后因病重未如愿。③西州路:谢安去世后,羊昙经过西州时忆及

故人,恸哭而去。

14.(3分)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二句表面上是写钱塘江潮水,一说有情,一说无情,以后

者为主,突出了此词抒写离情的特定场景。

B.“不用”后四句,指面对社会人生的无情,不必为此忧虑。“忘

机”一词,表达作者达观超旷的心态。

C.共同游赏西湖、探访春山,作者描写了翠微、云霏等美景,

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美好却短暂的悲伤之情,

D.作者用谢安的典故,与朋友约定:像谢安那样,东归、隐退,

绝不让这高雅的志向与未来的事实违背。

15.(6分)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提到“豪华落尽见真淳”是

一种艺术境界,请结合本词做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过秦论》谈到秦始皇采取的一系列举措,文化上用“”

来愚化百姓,军事上以“”的方式铸成十二个金人,来削弱

天下的百姓。

(2)苏轼《赤壁赋》有“扣舷而歌之”之语,张孝祥的《念奴娇•过

洞庭》则是用“,”两句写敲击船沿,以啸抒发

豪情。

(3)赵甲凝视着茫茫星空,想起古人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运行

而选取的众多星宿,他不禁朗诵起高中古诗文中和星宿相关的

“,”两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8题。

作为宗教剧,目连戏是中国戏剧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戏剧。但从古

至今,广大城乡民众①、不舍昼夜地观看目连戏并

非出自宗教的虔诚,(甲)o宣教的目的逐步

让位于审美的功能,剧中离合悲欢,喜怒哀乐,天地阴阳,雷电神鬼,

三教九流,士农工商,种种离奇古怪②o在

表演上,踩高跷、耍扇、逗笑、舞刀、弄枪、打铁叉、叠罗汉等绝活

特技,处处显露出惊人之态与歌舞百戏之痕。音乐上,除传统曲牌之

外,还有民歌、佛曲、梵音等。正是它博大纷繁的戏剧形式、无所不

包的表演手段、积累丰厚的音乐素材与观众水乳交融的演出排场,使

目连戏在民间流传了数百年,艺人们把目连戏称为“戏娘”。

另外,远古的巫傩活动,也并未(乙)。情

况恰恰相反,很多地方通过巫傩仪式,对神话人物及其功业进行模拟

说唱,使之向着戏剧方向发展,(丙)o由于傩

戏是与仪式融为一体的,傩戏被称为“仪式剧二仪式剧的宗教色彩

很浓,歌舞占据重要的成分。

17.(2分)请在文中画横线①②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6分)请在文中画横线甲、乙、丙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

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讨好型人格”是一种心理特质,心理学家布菜恩•利特尔也将

其定义为“洋葱型人格”。在电影《热辣滚烫》中,主角杜乐莹是关

系中的付出者,在她看来,只有无条件满足别人、对别人好,别人才

会喜欢她,她才能有价值。一个人能否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即他人

所感悟到的情绪收益大于情绪成本,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段关系的

成败。但只顾及他人情绪而忽略自己,这种过度迎合他人是“讨好型

人格”在人际交往中的主要表现之一。“讨好型人格”在人际交往中还

会有回避冲突、自我攻击的特征表现。在电影《热辣滚烫》中,杜乐

莹极力避免与别人起冲突,为了取悦别人,甚至不惜掏空自己。宅、

废,朋友少,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拳击梦”成为她重新成长的脊骨。在拳击台上,她再也无法逃

避,更无法妥协,而是需要勇敢地斗争,直面对手的每一次攻击,她

渴望赢一次!“胖”不是乐莹的心结,乐莹的心结在于无法接纳自己,

她渴望“赢一次”!乐莹的蜕变之路,不仅仅是从一个“吃了睡、睡

了吃”的宅家胖女孩,蜕变为强壮、有腹肌的拳击手,更是一次从“讨

好型人格”到真实表达自我的勇敢转变。

19.(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

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4分)文中出现两个“赢一次”,一个没有,一个有双引号,

说说表意上的不同C

21.(5分)根据文中信息,给“讨好型人格”下定义,不超过40

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

理性是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

界中保持清醒和理智。

——罗素

材料二:

今天的中国人,尤其是像你们这样的当代中国青年,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加需要用“血性”来浇铸与锻造自己的意志与灵魂。

——深圳大学校长毛军发

“理性”和“血性”,一个理智冷静,客观审慎;一个正气浩荡,

奋勇争先。作为新时代青年,你如何看待“理性”和“血性”。请结

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4年高考考前押

题密卷01

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

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

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

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二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

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

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

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

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

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题。

说书体小说指由民间说书孕育而成的白话小说。说书体小说在语

言、情节、人物、场景描写方面经常会出现不少雷同或因袭的现象,

如它们描写战将或武士的装束、披挂、坐骑,以及交战的方式,甚至

连交战的回数等,都是程式化的;而渲染打斗的诗词韵语也是程式化

的。对此,一些评论者嘲笑说:“每遇到伏兵处,便是一炮声响、一

彪军出,文法旧矣。”(《三国演义》第99回毛宗岗评语)诸如此类,

显然都是以文人书面创作的眼光来审视、评论说书体小说叙事的套路

化现象,貌似言之有据,实则郢书燕说、似是而非。

说书体小说是在民间说书基础上形成的,虽然故事雷同化、情节

模式化现象比较普遍,但由于它们擅长用旧套子来装新故事,并且善

于在故事情节的传奇化、趣味化、地域化等方面做文章,所以即使模

式相近,也照样能翻新出奇,引人入胜。因此,对于说书体小说,我

们不宜用文人书面文学创作的标准,批评它们陈陈相因、缺乏新意,

而应充分了解说书体小说这样的口头文学在叙事模式、情节建构、人

物塑造等方面的创编特点。

评判说书体小说叙事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其故事情节是否新颖、

独创,而在于其是否能从民众的生活、情感与愿望出发去推陈出新,

引人入胜。所以上述所谓套路化叙事,其实正是说书体小说突出的本

色。从民间说书的角度看,一个说书艺人,如果要演说战争场景,那

么首先就得掌握一定数量的情节套路和叫座的故事关目,同时还要记

诵足够的韵文套语(如各种人物赞、盔甲赞、兵器赞、战阵赞、景物

赞等),这样才能根据人物、场景的变换和情节的发展,随时调用,

并加以拆改或替换,现场演说也才能得心应手。实际上,像《水浒传》

《西游记》等作品,如果叙事不采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母题或套路,

很可能就不会产生那么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了。

说书体小说在情节建构上常常表现出一种缀段性和直线化的特

点。其实,这也与民间说书密切相关。因为说书人一张嘴不能说两家

话,人多了,事件的头绪复杂了,不仅说书人自己会顾此失彼,听书

人也会晕头转向。艺人常说“大书一条筋”“一条线,头不断”,强调

的就是情节结构的直线性特点。因此,说书体小说一般都以主要正面

人物的命运线为主线,把围绕着主要人物的遭遇、历险和磨难等产生

的一个个故事单元连缀在一起。这种“金线串珠”式的结构,既易于

设置悬念,抓住听众,使听众不断地为主人公担忧,又能灵活地适应

书场分段演说的实际需要。因此,绝大多数英雄传奇小说、神怪小说、

公案侠义小说,都采用了这种缀段性和直线化的结构模式。

至于在人物塑造方面,说书体小说则习惯于运用夸大化、神奇化、

特征化、类别化等万法来凸显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而不会讲求甚至

基本无视历史上或现实中人物性格的个性化、真实感与复杂性。而说

书体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成功与否,也主要取决于其是否顺应民众的

道德情感,是否贴合民众的生活、心理和想象。如果从民众的愿望和

理想出发,去塑造传奇化、类型化的英雄人物,那么不仅不是一种缺

陷,反而是其能深入人心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说书体小说的人物

形象,我们不能随便用个性化、真实性、典型性等现实主义尺度去加

以品评,否则就会给人物贴上简单化、类型化、脸谱化的标签。

(摘编自纪德君《民间说书视域下的古代小说研究》)

1.(3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书体小说是从民间说书发展而来的,评论时用文人书面创

作的眼光来审视它是不合适的。

B.说书体小说在语言、情节、人物、场景描写等方面存在雷同

或因袭,这让其呈现出程式化特征。

C.说书体小说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采用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叙

事模式,这是出于吸引观众的需要。

D.说书体小说以主要人物的命运为“线”、以次要人物的命运为

“珠”,从而构成“金线串珠”式结构。

2.(3分)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一些评论者对说书体小说的批评,接着从说书体

小说套路化叙事的起源入手进行反驳。

B.文章整体采用并列结构,从说书体小说的叙事模式、情节建

构、人物塑造等三方面介绍说书体小说。

C.文章从《水浒传》《西游记》等知名作品出发,运用假设论证,

论证了说书体小说叙事模式的合理性。

D.文章用“大书一条筋”形象地说明了说书体小说在情节建构

上的直线性特点,这样表达通俗易懂。

3.(3分)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一般文人创作的视角看,说书体小说存在套路化叙事的问

题,但套路化叙事正是其特点及优点。

B.说书艺人演说战争场景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套路语言,如演说

盔甲赞、兵器赞等内容时一般无二。

C.说书体小说不注重情节的新奇独特而注重听众们的生活、情

感和愿望,所以才会看起来缺乏新意。

D.说书体小说人物的塑造注重贴合民众,善用夸大化等手法,

不太考虑人物的历史真实或个性化。

【答案】

1.D

2.B

3.D

【解析】L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的能力。

D.“……以主要人物的命运为'线'、以次要人物的命运为‘珠'

”错误。根据原文“说书体小说一般都以主要正面人物的命运线为主

线,把围绕着主要人物的遭遇、历险和磨难等产生的一个个故事单元

连缀在一起。这种‘金线串珠'式的结构……二可知"线”指主要正

面人物的命运,“珠”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B.“文章整体采用并列结构”错,文章整体采用的是“总分”结

构。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但套路化叙事正是其特点及优点”错误。根据原文“所以上

述所谓套路化叙事,其实正是说书体小说突出的本色”可知,“套路

化叙事”是说书体小说的特点,但并未表示这是其优点。

B.“如演说盔甲赞、兵器赞等内容时一般无二”错误。根据原文

“一个说书艺人,如果要演说战争场景……随时调用,并加以拆改或

替换,现场演说也才能得心应手”可知,说书艺人演说人物赞、盔甲

赞等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场景随时变化。

C.“说书体小说不注重情节的新奇独特……”错误。根据原文“评

判说书体小说叙事水平的高低,不在于其故事情节是否新颖、独创,

而在于其是否能从民众的生活、情感与愿望出发去推陈出新“,可知

说书体小说的评判标准不是“情节是否新颖、独创”,但其在写作上

也追求推陈出新。

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建设统一的全国碳市场,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绿色化、低碳化发

展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国的碳市场是由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强制

碳市场),以及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自愿碳市场)组戌。

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既各有侧重、独立运行,又互补衔接、互联互

通,共同构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这对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达峰和碳

中和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2021年7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上线交易。据生态环境部

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近三年以来,总体运行平稳,

制度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数据明显改观,碳

排放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价格发现机制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顺利完成了2019〜2020年和

2021〜2022年两个履约周期,实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第二个履约

周期成交量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19%,成交额比第一个履约周期

增长了89%。同时,第二个履约周期企业参与交易的积极性明显提升,

参与交易的企业占总数的82%,比第一个履约周期增长了近50虬

截至2023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量已达到4.4

亿吨,成交额约249亿元,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

重点排放单位2257家,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同时,碳价整体呈现平稳上涨态势,已由启动时的每吨48元上涨至

每吨80元左右,上涨66%左右。

(取材于董鑫的文章)

材料二

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在京启动。

这是继2021年7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调动全社会力量

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又一项制度创新,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

碳市场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是我国

碳市场建设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碳交易,交易的是什么?目前碳交易的产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

碳配额,就是政府分配给重点排放单位的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

即碳排放权。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如果重点排放单位的实际碳排

放量低于政府分配的配额总量,那么富余的配额就可以卖掉,从市场

交易中获得相应的收入;反之,如果实际碳排放量超过配额,那就要

从市场上购买其他单位富余的配额,履行碳配额清缴义务。未清缴或

未足额清缴碳配额的重点排放单位,将面临处罚。

碳交易的另一种产品是核证自愿减排量,即CCER(China

CertifiedEmissionReduction)。对于重点排放阜位之外的其他主

体,政府鼓励大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自愿开发和实施减排项目,

推动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减排、节能增效等领域发展,减少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这些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经国家

认可的第三方机构审定核查后登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可以在

市场上进行交易。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可以为各类市场主体的节能减

碳行动提供支持。减排项目业主通过出售CCER获得经济回报,更加

主动自觉地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高排放企业可以使用CCER履

行碳减排义务;企业和机构可以购买CCER抵销碳排放,实现产品和

重大活动碳中和,践行低碳承诺,履行社会责任。

(取材于孙杰的文章)

材料三

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的法人、其他组织和自然人可以参与自愿减排交易。也就是说,

普通人也可参与自愿减排交易,通过购买CCER抵销自身碳排放,履

行社会责任。比如一个人从北京到外地出差,无论是乘坐火车、汽车

或飞机等交通工具,都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形成碳足迹。那么,未

来他就可以通过在市场购买CCER,抵销这部分碳排放,为绿色发展

做出贡献。

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低碳出行是一项参与低碳减排的好方式。北

京市依托碳市场,创新性打通了碳普惠和碳交易。碳普惠平台收集的

公众低碳出行碳减排量,经审定后,可在北京试点碳市场交易,用于

重点碳排放单位配额清缴抵销或主动履行减碳社会责任。截至2023

年9月,共签发低碳出行碳减排量12.7万吨,大部分已出售至重点

碳排放单位用于碳排放履约,所得资金通过碳普惠平台回馈参与低碳

出行的公众,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为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出行,北京市发布MaaS

(MobilityasaService出行即服务)低碳出行碳减排项目评估方

法。2020年9月,北京市交通委联合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推出了“MaaS

出行绿动全城”碳普惠活动。市民在平台APP注册个人信息,获得个

人碳能量账户后,果用步行、骑行的方式出行时,开启导航收集碳能

量,行程结束后用户可实时获得碳减排量。个人账户中获得的减排量

可捐助植树、修桥等公益活动,也可在平台APP内兑换公共交通优惠

券、购物代金券、视频会员等奖品。目前,该项活动仍在持续开展,

截至2024年3月,参与的市民已超过440余万人,累计碳减排量68

万余吨。

(取材于骆倩雯、孙宏阳的文章)

4.(3分)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的启动和平稳运行,标志着我国建构完成了全国碳市场体

系。

B.自它启动至今近三年以来,强制碳市场领域工作成效明显。

C.在它的第二个履约周期,参与交易企业比前一周期增长近50机

1).2023年底,它已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碳市场。

5.(3分)根据三则材料,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截至2023年底,碳价整体呈平稳上涨态势,重点单位超额排

碳成本变高。

B.CCER有助于调动各类市场主体主动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的积极性。

C.CCER的市场交易可以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均可获得理想配额的

碳排放权。

D.未来更多市民加入低碳出行,有助于推动碳减排工作可持续

的良性循环。

6.(6分)根据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各方有

哪些积极作为。

【答案】

4.A

5.C

6.①政府机制方面:完善制度:运行并完善全国碳市场体系(强

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提升碳排放管理能

力。激励引导:创新性打通碳普惠和碳交易,打造好碳普惠平台,引

导鼓励企业和个人碳减排工作。

②市场主体方面:履行义务:重点排放单位等市场主体严格按碳

配额规定履行碳减排义务和社会责任。技术开发:更加主动自觉地参

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③公民个人方面:积极参与:普通市民积极参与到低碳出行等碳

减排活动中,获得碳减排量。良性互动:通过碳普惠平台与重点碳排

放单位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

A.“它的启动和平稳运行”错误,范围扩大。据材料二第一段可

知,应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后,有利于推动形成强制碳市场

和自愿碳市场互补衔接、互联互通的全国碳市场体系,与“平稳运行

”无关。

故选Ao

5.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均可获得理想配额的碳排放权”错误,曲

解文意。据材料二第二段可知,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重点排放单

位获得的碳排放权,取决于其实际碳排放量低于或高于政府分配的配

额总量,如果实际碳排放量超过配额,则还要从市场上购买其他单位

富余的配额,履行碳配额清缴义务。所以,”均可获得理想配额"

说法错误。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简要概括在推动碳减排方面各方的积极作为,作答时可

以从政府机制、市场主体、公民个人等方面加以分析。

①政府机制方面:据材料一“强制和自愿两个碳市场……共同构

成了全国碳市场体系”“全国强制碳市场启动近三年以来,……制度

规范日趋完善,市场活跃度逐步提升,碳排放数据明显改观,碳排放

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可知,首先要完善制度,运行并完善全国碳市场

体系,通过市场机制和价格机制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

据材料三“对于普通市民来说,低碳出行是一项参与低碳减排的

好方式。北京市依托碳市场,创新性打通了碳普惠和碳交易”可知,

其次激励引导,创新性打通碳普惠和碳交易,引导鼓励企业和个人碳

减排工作。

②市场主体方面:据材料二“对于重点排放单位之外的其他主体,

政府鼓励大家按照国家规定的方法,自愿开发和实施减排项目……减

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可知,履行义务方面,应重点排放单位

等市场主体严格按碳配额规定履行碳减排义务和社会责任。

据材料二“减排项目业主通过出售CCER获得经济回报,更加主

动自觉地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可知,技术开发方面,应更加主

动自觉地参与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

③公民个人方面:据材料三“普通人也可参与自愿减排交易,通

过购买CCER抵销自身碳排放,履行社会责任”可知,普通市民积极参

与到低碳出行等碳减排活动中,获得碳减排量。

据材料三“大部分已出售至重点碳排放单位用于碳排放履约,所

得资金通过碳普惠平台回馈参与低碳出行的公众,形成可持续的良性

循环”可知,通过碳普惠平台与重点碳排放单位形成互惠互利的良性

循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

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

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

的人本来早就该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

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

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

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

7,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陈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

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

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

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

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

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

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

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

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

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

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受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

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

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

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

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

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

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

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

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

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

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戴

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

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

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一侧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

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

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

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

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

来一车桑杈,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

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

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

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

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人

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

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杈,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

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

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

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

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

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

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

样忙个不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

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

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

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

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

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

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

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绐儿媳妇说:“这副

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

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

作一一《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

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

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

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

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

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

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

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

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

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有删改)

7.(3分)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通过外貌描写突出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把他

的手比作“小耙子”很符合人物身份特点,富有生活气息

B.小说的语言既质朴平易又生动幽默,如“真像用树枝做戌的

小耙子”,口语化很明显,达到了通俗化和艺术化高度统一。

C.小说情节可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刻画陈秉正“手”的故事,

再集中讲述“手套”的故事,后者是对前者的延伸。

D.小说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陈秉正的性格特征。从“陈秉

正的手与众不同”到“手套不住”的一串儿故事中,把陈秉正的性格

表现得十分鲜明。

8.(6分)赵树理是如何刻画陈秉正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结合材

料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