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同步习题 全书综合测评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同步习题 全书综合测评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同步习题 全书综合测评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同步习题 全书综合测评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 同步习题 全书综合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书综合测评(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孟德尔定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基因重组的结果B.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的结果推测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数量,从而验证其假说是正确的C.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单倍体育种也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D.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是基于对减数分裂的研究2.对果蝇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根据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将细胞分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甲组乙组丙组染色体数目(条)1684细胞数目(%)155530A.只有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B.乙组细胞暂时没有进行分裂C.丙组细胞的出现与减数分裂有关D.三组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均为一条X和一条Y3.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ZW)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ZZ)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表现为芦花,雌性均表现为非芦花。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B.芦花是显性性状,非芦花是隐性性状C.F1中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D.F1自由交配,F2雌、雄鸡中芦花鸡比例不同4.有a、b两类噬菌体,它们均已被32P或35S标记。将a、b噬菌体分别侵染甲、乙两管大肠杆菌,经保温、搅拌和离心后,检测离心管内放射性物质的位置,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结果表明a的蛋白质外壳和b的DNA有放射性B.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2P,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5SC.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可侵入大肠杆菌D.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将逐渐增强5.某链状DNA分子的一条链含15N,相对分子质量为a,另一条链含14N,相对分子质量为b。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DNA分子的某片段中G+C的比例为1/3,则整个DNA分子中T的比例为1/5B.若该DNA分子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a+b)/4C.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碱基通过磷酸直接相连D.该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6.如图表示发生在细胞中的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Ⅰ到Ⅱ过程需要酶的催化,也消耗能量B.图示过程消耗的原材料无需tRNA搬运C.能进行增殖的细胞都能进行Ⅰ到Ⅲ过程D.图中X和Y都表示含氮碱基7.如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共有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B.①处解旋酶将DNA双链解开,便于合成RNAC.翻译结束后合成的多肽需进入内质网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D.边转录边翻译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8.脊椎动物的一些基因活性与其周围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有关,甲基化使基因失活,相应的胞嘧啶非甲基化能活化基因的表达。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肝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呼吸酶基因均处于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状态B.胰岛B细胞的呼吸酶基因和胰岛素基因均处于特定胞嘧啶的非甲基化状态C.肝细胞的呼吸酶基因和胰岛素基因均处于特定胞嘧啶的非甲基化状态D.肝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基因均处于特定胞嘧啶的非甲基化状态9.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之一。如图为EV71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RNA是与+RNA互补的单链,③为翻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开始时,N首先与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B.N是催化①与②过程的逆转录酶C.①与②过程需要的原料基本相同D.③过程需RNA聚合酶的催化10.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大部分肠癌都是非遗传性的“散发性肠癌”。散发性结肠癌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作用的结果。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B.基因突变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C.由基因突变导致的散发性结肠癌一般不遗传给后代D.细胞癌变后细胞周期变短11.如图所示为某二倍体生物的正常细胞及几种突变体细胞的一对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中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B.突变体Ⅰ的形成可能是由于基因发生了突变C.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能够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到D.突变体Ⅲ中基因A和a的分离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12.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的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我国部分地区对新生儿进行免费筛查并为患儿提供低苯丙氨酸奶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B.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导致不能生成苯丙氨酸而患病C.通过染色体检查及系谱图分析,可明确诊断携带者和患者D.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型13.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Ⅰ-3个体不含该病致病基因。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相同B.Ⅱ-3个体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其祖父或祖母C.图中一定为杂合子的个体有Ⅰ-2、Ⅰ-4、Ⅱ-2D.要判断Ⅲ-1个体是否患该病,可先用B超筛查14.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如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对该杀虫剂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家蝇种群来源敏感型纯合子(%)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A.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B.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相对较高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C.目前在三地区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效果最不明显的是丙D.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在基因表达过程中出现了差错15.如图为基因型为AaBb的某哺乳动物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物体细胞中最多可含4个染色体组B.此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C.此细胞含有2个四分体,8条染色单体D.此细胞完成分裂后最终可产生4种精细胞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列有关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的特性是孟德尔选择其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B.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C.孟德尔推测控制花色的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D.孟德尔设计了测交法来验证解释分离现象时所作的假设17.某人研究小麦的籽粒颜色的遗传时,发现如下情况:结合上述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F2发生性状分离,所以F1一定是杂合子,亲本最可能是纯合子B.籽粒颜色的遗传最可能由3对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C.据图解分析:第Ⅱ组杂交组合的F2红粒中,纯合个体的基因型有7种D.第Ⅲ组杂交组合F1基因组成为AaBbCc,其测交后代中纯合子占1/818.研究发现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非编码RNA分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irc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circRN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circRNA上存在多个密码子D.circRNA的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参与19.如图表示豌豆种子圆粒性状的产生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a的完成需RNA聚合酶参与B.过程b中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包括A—U和C—GC.若R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则一定不能形成圆粒豌豆D.上图表明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0.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根据图解,结合你所学过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①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它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B.四倍体西瓜根细胞含2个染色体组C.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属于同一物种D.三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中,果皮细胞内含有3个染色体组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21.(10分)我国科研人员以甜玉米和糯玉米为原材料,培育出了更加可口的“甜糯玉米”。玉米的非甜与甜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甜玉米基因型为aa,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非糯与糯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糯玉米基因型为bb,籽粒中支链淀粉含量高。这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请回答问题:(1)aabb型玉米籽粒表现为甜非糯,其不表现糯性的原因是。

(2)研究人员用甜玉米(aaBB)与糯玉米(AAbb)杂交,获得F1;F1自交,F2中糯性个体所占比例为。将获得的F2中的糯性籽粒进行栽培并自交,其中基因型为的植株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果穗上出现糯性和非糯性两种籽粒,将非糯性籽粒挑选出来,即为aabb个体。

(3)将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在农田中大规模栽培,其自交所结果穗上糯粒与甜粒的数量比是,令果穗口感更好。如果因为操作失误,某果穗上出现大量非糯非甜籽粒,原因可能是。

22.(11分)甲、乙、丙三图与一个高等哺乳动物有关。甲图是该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为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在细胞分裂相关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甲乙丙(1)甲图中d的子细胞名称是。

(2)大鼠胚胎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甲图中(填字母)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丙图中C'D'段的是(填字母)。

(3)乙图所示过程中,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着丝粒的分裂发生在乙图(填字母)细胞中。

(4)若乙图中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QqXAXa,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产生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QQXa,则G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23.(12分)果蝇容易饲养且繁殖速度快,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研究。已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D、d表示),红眼与白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基因用A、a表示)。现有一对长翅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长翅白眼残翅白眼长翅红眼残翅红眼雄蝇3/161/163/161/16雌蝇006/162/16(1)由表可知,果蝇的长翅与残翅中,显性性状是,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在F1长翅红眼雌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若仅考虑果蝇的长翅和残翅这一对相对性状,让F1的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则F2的果蝇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4)如图为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让它与另一只果蝇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长翅白眼雌蝇∶长翅白眼雄蝇∶残翅白眼雌蝇∶残翅白眼雄蝇=3∶3∶1∶1,写出图示果蝇体细胞中有个染色体组,另一只果蝇的基因型。

24.(10分)慢粒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类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该病是由患者体内第9号和22号染色体发生变异导致的,因此,全球组织将每年的9月22日定为“国际慢粒日”。慢粒白血病的致病机理可能如下:BCR-ABL蛋白是一种活性加强的酪氨酸激酶,该酶的活性异常升高,激活了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造成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紊乱。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患慢粒的根本原因是。

(2)导致患者发病的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可归纳为(用字和箭头简要作答)。

(3)“慢粒”致病机理体现了基因控制性状的途径为。

(4)图中②过程涉及的核酸具体有。

(5)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竞争性结合BCR-ABL蛋白上的ATP结合位点,而成为治疗慢粒的主要药物。但是近年来发现TKI对部分慢粒患者治疗效果减弱,分析出现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25.(12分)科学家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和推测,最终从细胞学角度理清了配子的产生方式及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1883年,Beneden观察到马蛔虫的受精卵中,有4条染色体,而卵细胞与精子中都有2条染色体。根据细胞中遗传物质含量,推测。

(2)1901年,Montgomery观察到某物种有14条染色体,减数分裂中全部染色体都会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他推测配对应该发生在父本与母本染色体之间,而不是父(母)本染色体自身配对,理由是。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就是现在所说的染色体。

(3)1913年,Carother发现笨蝗细胞中有一对常染色体大小不等,而雄蝗虫的性染色体(X染色体)仅一条,减数分裂时这条X染色体只能待在一极。Carother统计了300多个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的细胞,发现X染色体分别与那对大小相异的同源染色体组合,比例接近,这说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后随机移向某一极,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4)研究发现,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偶尔会出现不对称交换(如图),推测这种交换会造成变异。

答案全解全析1.C2.C3.D4.A5.D6.D7.D8.B9.C10.A11.D12.D13.D14.B15.A16.ABD17.ABD18.AD19.CD20.ABD1.CF1高茎豌豆自交所得F2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这是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性状分离,A错误;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属于假说的内容,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验证假说是正确的,B错误;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可直接反映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数量,可直接证明“分离定律”,C正确;孟德尔在未发现减数分裂的前提下,对分离现象及自由组合现象进行了科学的推理,D错误。2.C分析题表:甲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或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能没有进行分裂;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甲组细胞一定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乙组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A错误。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可能暂时没有进行分裂,也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B错误。丙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有关,C正确。甲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其细胞中含有两条X和两条Y;乙组细胞中含有一条X和一条Y或含有2条X或含有2条Y;丙组细胞中只含一条X或只含一条Y,D错误。3.D由“F1中雄性均表现为芦花,雌性均表现为非芦花”可知,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A正确;根据亲子代的表型及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推测,芦花是显性性状,非芦花是隐性性状,B正确;设该相对性状由A和a基因控制,则亲本基因型为ZAW和ZaZa,F1基因型为ZaW和ZAZa,故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3,C正确;F1基因型为ZaW和ZAZa,F1自由交配,F2基因型为ZAW、ZaW、ZAZa和ZaZa,因此F2雌、雄鸡中芦花鸡比例相同,D错误。4.A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甲,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而沉淀物中没有放射性,说明a的蛋白质外壳被标记,具有放射性;根据题干信息和图乙,沉淀物中具有放射性,而上清液中没有放射性,说明b的DNA被标记,具有放射性,A正确。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甲管的放射性来自35S,乙管的放射性来自32P,B错误。检测结果表明噬菌体的DNA可侵入大肠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了大肠杆菌外面,C错误。伴随着噬菌体DNA的复制,乙管内沉淀物的放射性不变,D错误。5.D若题述DNA分子的某片段中G+C的比例为1/3,则A+T占该片段的2/3,T占该片段的1/3,根据题意不能计算出T占整个DNA分子的比例,A错误;若该DNA分子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得到4个DNA,含有8条脱氧核苷酸链,其中含15N的链有7条,含14N的链有1条,总质量为7a+b,则子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7a+b)/4,B错误;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相邻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的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C错误;题述链状DNA分子每条链的一端都有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该DNA分子具有两条链,因此该DNA分子含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D正确。6.D从Ⅰ到Ⅱ过程表示DNA的解旋,DNA的解旋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催化,也消耗能量,A正确;DNA的复制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为4种脱氧核苷酸,不需要tRNA搬运,tRNA搬运的是氨基酸,B正确;细胞在增殖的过程中一定要进行DNA的复制,而图示Ⅰ到Ⅲ过程就是DNA的复制,C正确;图中X和Y分别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D错误。7.D由题图可知,RNA链上的分支为多肽链,图中共有4条RNA单链,其中3条RNA单链上正在合成多肽链,共有6条多肽链正在合成,A错误;①处为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不需要解旋酶,B错误;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C错误;原核细胞的边转录边翻译过程有助于提高翻译的效率,D正确。8.B肝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呼吸酶基因均处于活跃状态,因此该基因都处于特定胞嘧啶的非甲基化状态,A错误;胰岛B细胞的胰岛素基因处于活跃状态,因此该基因处于特定胞嘧啶的非甲基化状态,B正确;肝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处于休眠状态,即该基因处于特定胞嘧啶的甲基化状态,C、D错误。9.C①过程是+RNA形成-RNA的过程,N不与RNA上的起始密码子结合,A错误;逆转录酶作用于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逆转录过程中,B错误;①与②过程的产物都是RNA,且互为互补链,故需要的原料基本相同,C正确;③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不需RNA聚合酶的催化,D错误。10.A遗传信息指的是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故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遗传信息的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可遗传变异,B正确;导致散发性结肠癌的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该病一般不遗传给后代,C正确;细胞癌变后细胞代谢旺盛,细胞周期变短,D正确。11.D由正常细胞图示可知,题述正常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类型有四种,即AX、aY、AY、aX,A正确;突变体Ⅰ中,A基因变成a基因,其形成可能是因为基因突变,B正确;突变体Ⅱ所发生的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到,C正确;突变体Ⅲ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导致基因A和a的分离不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12.D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不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A错误;患者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将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而转化成了苯丙酮酸,因此而患病,B错误;该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不能通过染色体检查确定携带者及患者,C错误;减少苯丙氨酸摄入可改善新生儿患者症状,说明环境能影响表型,D正确。13.D分析图示,Ⅰ-3、Ⅰ-4正常,生出Ⅱ-3患病个体,“无中生有”为隐性,且Ⅰ-3个体不含该病致病基因,故可判断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Ⅱ-3个体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来自其母亲,可能来自其外祖父或外祖母,B错误;图中Ⅰ-4一定为杂合子,Ⅰ-2、Ⅱ-2可能是杂合子,C错误;Ⅲ-1个体如果是女孩一定不患该病,如果是男孩可能患该病,要判断是否患该病,可先用B超筛查,D正确。14.B由题意知,甲地区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0%,抗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是2%,则抗性基因频率是2%+20%×1/2=12%,A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相对较高是杀虫剂选择的结果,B正确;由于三个地区中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因此目前在三地区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效果最不明显的是乙,C错误;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其根本原因最可能是在该基因内部碱基发生了替换,D错误。15.A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该生物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最多,即含4个染色体组,A正确;依据染色单体的颜色可知:此细胞在形成过程中,有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即发生了基因重组,B错误;此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无四分体,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C错误;此细胞呈现的特点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膜从偏向细胞一极的部位向内凹陷,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因此该细胞完成分裂后最终可产生1个卵细胞、3个极体,D错误。16.ABD豌豆自花传粉的特性是孟德尔选择其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A正确;孟德尔根据实验现象提出了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相互分离的假设,B正确;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C错误;孟德尔设计了测交法来验证解释分离现象时所作的假设,D正确。17.ABD由亲本、F1和F2的表型可知,F2发生了性状分离,可以反推出F1是杂合子,亲本都是纯合子,A正确;由第Ⅲ组的子二代红粒所占的比例为63/64,即1-(1/4)3,可以推出该性状由3对能独立遗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B正确;由各表型所占的比例可推出,第Ⅰ、Ⅱ、Ⅲ组的F1中分别有1对、2对、3对杂合基因,则第Ⅰ组F1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和aabbCc,第Ⅱ组F1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cc、aaBbCc和AabbCc,第Ⅲ组F1可能的基因型只能为AaBbCc,第Ⅱ组F1自交(以AaBbcc为例)后代纯合子基因型只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4种,C错误;AaBbCc与aabbcc测交,后代纯合子的基因型只有aabbcc,占1/8,D正确。18.ADcirc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正确;circRNA是一类特殊的环状R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circRNA不能编码蛋白质,因此其不含密码子,C错误;circRNA是转录形成的,其形成需要RNA聚合酶参与,D正确。19.CD图中a表示转录,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A正确;b表示翻译过程,mRNA上的碱基和tRNA上的碱基进行碱基互补配对,配对方式包括A—U和C—G,B正确;若R发生碱基对的替换,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C错误;题图体现的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错误。20.ABD①过程可以用秋水仙素处理或者低温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作用机理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A正确;①过程处理的是西瓜幼苗,故四倍体西瓜根细胞仍含2个染色体组,B正确;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是高度不育的,因此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不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三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中,果皮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D正确。21.答案(1)aa型玉米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基因b的功能无法显现(2)3/16Aabb(3)3∶1雌花被外来B型花粉受精解析(1)依题文可知,基因型是aa的籽粒中不能合成淀粉,基因b的功能无法显现,所以aabb型玉米籽粒不表现糯性。(2)依题文可知亲本杂交得F1(AaBb),F1(AaBb)自交,由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2中糯性个体基因型是A_bb,其比例是3/4×1/4=3/16。将获得的F2中的糯性籽粒(A_bb)进行栽培并自交,杂合子的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即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3)依题文,将aabb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子一代基因型是Aabb,其自交子代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比例是1∶2∶1,即果穗上糯粒与甜粒的数量比是3∶1。若果穗上出现大量非糯非甜籽粒(A_B_),原因可能是雌花被外来B型花粉受精。22.答案(除标注外,每空2分)(1)极体(2)a、cc(1分)(3)同源染色体分离B、C(4)qXA解析(1)甲图d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由乙图可知,题述哺乳动物为雌性,且d细胞均等分裂,故d的子细胞是极体。(2)大鼠胚胎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不能进行减数分裂,故可能发生甲图中a(有丝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丙图中C'D'段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a、c细胞中核DNA数∶染色体数=2∶1的是c细胞。(3)乙图中②过程为减数分裂Ⅰ,B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为极体,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即发生在B、C细胞中。(4)若乙图中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QqXAXa,该卵原细胞分裂过程中仅一次分裂异常,D细胞为卵细胞,若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QQXa,说明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分裂异常,G细胞基因组成不受影响,则G细胞的基因组成为qXA。23.答案(1)长翅常(2)1∶5(3)5/9(4)2DdXaXa解析(1)分析表格信息可知,一对长翅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不论是雌果蝇还是雄果蝇,长翅∶残翅都是3∶1,说明长翅是显性性状,且翅形的遗传与性别无关,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遗传。(2)有关翅形的亲本基因型是Dd、Dd;杂交子代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雌果蝇都是红眼,果蝇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属于伴性遗传,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XAXa、XAY。综合考虑两对相对性状,亲本基因型是DdXAXa、DdXAY,则在F1长翅红眼雌果蝇(D_XAX-)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1/2=1/6,因此纯合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