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路径与方法TOC\o"1-2"\h\u16453第一章绪论 2129571.1企业信息化概述 2136461.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3268121.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3481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 3108402.1战略规划的原则与流程 4273112.2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 4317812.3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执行与监控 54416第三章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 5293513.1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 5134993.2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 687863.3企业文化塑造与信息化建设 618952第四章技术选型与系统架构设计 675934.1技术选型的原则与方法 6117534.1.1技术选型的原则 6228944.1.2技术选型的方法 723044.2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与策略 7202484.2.1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 7319624.2.2系统架构设计的策略 7143754.3技术风险防范与应对 8108694.3.1技术风险防范 8207654.3.2技术风险应对 826078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8187145.1信息系统开发流程与方法 8183965.2项目管理策略与实践 9274975.3信息系统测试与上线 95562第六章数据资源管理 10149876.1数据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 10309046.1.1数据资源规划 10124176.1.2数据资源管理策略 1024736.2数据库设计与优化 10139146.2.1数据库设计 1168466.2.2数据库优化 11136576.3数据质量保障与数据挖掘 11144966.3.1数据质量保障 11302586.3.2数据挖掘 1125911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 12264057.1信息安全策略与措施 12250467.2风险识别与评估 12266287.3风险应对与监控 1319367第八章企业信息化培训与推广 13295488.1培训体系建设与实施 1393488.2推广策略与效果评估 14303888.3企业内部沟通与协作 1429612第九章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 15303029.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5176419.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5192189.1.2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15169369.2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 15254479.2.1定量评价方法 15170429.2.2定性评价方法 1664119.2.3绩效评价工具 16173149.3绩效改进与优化 16235569.3.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1691769.3.2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16197459.3.3完善信息化管理能力 16296749.3.4关注信息化效益 1626838第十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17682610.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 171180010.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投入 171049210.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创新能力提升 17第一章绪论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途径。本章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概念、重要性、目标与任务进行概述,为后续章节的深入探讨奠定基础。1.1企业信息化概述企业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和运营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改造,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的建设。(2)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包括企业资源计划(ERP)、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系统的开发与应用。(3)信息资源管理:包括对企业内外部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利用等。(4)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员工,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1.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意义:(1)提高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企业内部信息的高速传输和共享,提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2)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减少浪费,降低运营成本。(3)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品牌形象。(4)增强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增强市场竞争力。(5)促进产业升级:通过信息化手段,推动企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1.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提高管理效率。(2)提升企业对外部市场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3)构建企业内部知识管理体系,提高员工素质和创新能力。(4)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5)保障企业信息安全,防范风险。为实现上述目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1)制定企业信息化规划,明确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方向和重点。(2)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3)推进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业务效率。(4)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5)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6)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防范信息安全风险。第二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2.1战略规划的原则与流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是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战略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原则:战略规划应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一致。(2)系统化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业务领域,战略规划应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系统化设计。(3)可操作性原则:战略规划应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落实。(4)前瞻性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战略规划应具备一定的前瞻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战略规划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2)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包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市场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等。(3)制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方案,包括技术路线、投资预算、人员配置等。(4)评估战略方案的可行性、效益和风险。(5)根据评估结果,对战略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2.2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应以企业的整体战略为导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以下内容:(1)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要达到的长期目标,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业务流程等。(2)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领域:确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领域,如研发、生产、销售等,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信息化工作。(3)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路线:根据企业需求和发展趋势,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如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4)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资预算:根据企业财务状况和项目需求,合理规划投资预算。(5)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人员配置: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人员结构、数量和技能要求。2.3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执行与监控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执行与监控,是保证战略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执行与监控的主要措施:(1)建立组织机构: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专门组织机构,负责战略的实施和监控。(2)制定实施计划:根据战略方案,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3)加强项目管理: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项目按计划推进。(4)开展培训与交流: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5)实施监测与评估:定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度、效益和风险进行监测与评估,及时发觉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6)持续优化与改进:根据监测评估结果,对战略方案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章组织管理与人力资源配置3.1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企业需要对现有的组织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后续的调整提供依据。在组织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企业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打破部门壁垒,实现信息的无缝流动;二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提高组织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三是以人为本,注重员工的参与和激励机制。具体来说,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1)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消除职责重叠和空白,提高工作效率。(2)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不必要的环节,降低运营成本。(3)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促进信息的共享和沟通。(4)设立信息化管理部门,统筹企业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3.2人力资源配置与培训人力资源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配置和培训是保障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企业应注重以下几点:(1)明确信息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制定人才引进计划。(2)优化人才结构,提高核心岗位的任职要求。(3)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4)加强内部沟通,促进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培训方面,企业应关注以下几个环节:(1)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保证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2)采用多种培训形式,如线上培训、线下培训、内部交流等。(3)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4)建立健全培训效果评估机制,持续优化培训体系。3.3企业文化塑造与信息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应关注以下几点:(1)明确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将其与信息化建设紧密结合。(2)强化企业文化传播,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培育创新精神,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4)建立激励机制,表彰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通过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可以将信息化建设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从而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在此基础上,企业还需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相关制度,保证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同步推进。第四章技术选型与系统架构设计4.1技术选型的原则与方法技术选型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关键决策,其原则与方法直接影响企业信息系统的效能与稳定性。4.1.1技术选型的原则技术选型应遵循以下原则:(1)符合企业发展战略:技术选型应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相吻合,保证技术能够支撑企业未来发展需求。(2)成熟稳定:选择成熟、稳定的技术和产品,降低技术风险。(3)兼容性强:技术选型应具备良好的兼容性,便于与其他系统或平台集成。(4)易于维护:技术选型应考虑维护成本和难度,选择易于维护的技术和产品。(5)性价比高: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性价比高的技术和产品。4.1.2技术选型的方法技术选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明确技术选型的目标和方向。(2)市场调研:收集市场上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3)专家咨询: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技术评估和咨询,提供专业意见。(4)测试验证:对候选技术和产品进行测试验证,评估其功能和稳定性。4.2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与策略系统架构设计是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要求与策略如下:4.2.1系统架构设计的要求(1)满足业务需求:系统架构设计应充分考虑企业业务需求,保证系统能够满足业务发展需求。(2)高可用性:系统架构应具备高可用性,保证系统稳定运行。(3)可扩展性:系统架构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便于后期功能扩展和升级。(4)安全性:系统架构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防止数据泄露和系统攻击。(5)易维护性:系统架构应易于维护,降低运维成本。4.2.2系统架构设计的策略(1)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可维护性。(2)分层设计:采用分层设计,明确各层次的职责,便于后期功能扩展和升级。(3)组件化开发:采用组件化开发,提高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4)分布式架构:采用分布式架构,提高系统功能和可扩展性。4.3技术风险防范与应对技术风险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以下是对技术风险的防范与应对措施:4.3.1技术风险防范(1)技术储备:加强技术储备,提高企业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认知。(2)技术培训: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3)技术支持: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技术支持。4.3.2技术风险应对(1)风险识别:及时发觉潜在的技术风险,制定应对措施。(2)风险评估:对技术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3)风险应对: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4)风险监控:持续关注技术风险,调整应对策略。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5.1信息系统开发流程与方法信息系统开发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其流程与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项目成功的可能性。一般来说,信息系统开发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需求分析:通过与业务部门的沟通,明确系统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3)编码与实现:根据设计文档,进行代码编写和功能实现。(4)系统测试: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功能测试、安全测试等,保证系统质量。(5)上线与维护:系统上线后,进行持续维护和优化,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在开发方法上,可根据项目特点和团队情况选择以下几种方法:(1)瀑布模型:将项目划分为多个阶段,依次完成,适用于需求明确、变更较少的项目。(2)敏捷开发:以迭代的方式进行开发,强调需求变更的适应性,适用于需求不确定、变更频繁的项目。(3)原型法:先构建一个简化版本的原型,经过多次迭代,逐步完善系统功能。5.2项目管理策略与实践项目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开发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项目管理策略与实践:(1)明确项目目标:在项目启动阶段,明确项目目标、范围、时间、成本等,为项目实施提供指导。(2)制定项目计划:根据项目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任务分解、进度安排、资源分配等。(3)风险管理:识别项目风险,制定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4)沟通与协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项目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畅通,提高协作效率。(5)项目监控与调整:对项目进度、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计划。5.3信息系统测试与上线信息系统测试与上线是保证系统质量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一些测试与上线的方法和注意事项:(1)测试策略:根据项目特点和需求,制定合适的测试策略,包括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工具等。(2)测试用例设计:设计覆盖全面、针对性强、易于维护的测试用例,保证测试效果。(3)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组织测试团队进行测试,发觉并修复缺陷。(4)上线准备:在系统测试合格后,进行上线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硬件部署、数据迁移、用户培训等。(5)上线与切换:在保证系统稳定、可靠的基础上,进行上线切换,逐步替换原有系统。(6)上线后评估与优化:对上线后的系统进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系统功能。第六章数据资源管理6.1数据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数据资源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数据资源规划与管理策略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保证数据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与利用。6.1.1数据资源规划数据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数据资源范围: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数据资源的种类、来源、用途和重要性。(2)数据资源分类:将数据资源按照业务领域、数据类型、数据来源等进行分类,便于管理和应用。(3)数据资源整合:对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4)数据资源标准化:制定数据资源标准,保证数据资源的规范化和一致性。6.1.2数据资源管理策略数据资源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资源所有权:明确数据资源的所有权,保证数据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2)数据资源安全:加强数据资源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篡改等风险。(3)数据资源共享:建立数据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数据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利用。(4)数据资源价值评估:定期对数据资源进行价值评估,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6.2数据库设计与优化数据库设计与优化是数据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效果。6.2.1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需求分析:深入了解企业业务需求,明确数据库的用途、功能要求等。(2)数据模型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理的数据模型,包括实体、属性、关系等。(3)数据库表结构设计:根据数据模型,设计数据库表结构,保证数据存储的高效、安全。(4)索引设计:合理设计索引,提高数据库查询效率。6.2.2数据库优化数据库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查询优化:通过调整查询语句、索引等,提高查询效率。(2)存储优化:通过调整存储结构、分区等,提高数据存储效率。(3)功能监控:定期对数据库功能进行监控,发觉并解决功能问题。(4)备份与恢复: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制定恢复策略,应对突发情况。6.3数据质量保障与数据挖掘数据质量保障与数据挖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数据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对提高企业决策效率具有重要作用。6.3.1数据质量保障数据质量保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清洗:对数据进行清洗,去除重复、错误、不一致的数据。(2)数据校验:对数据进行校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3)数据维护:定期对数据进行维护,保证数据质量。(4)数据监控:对数据质量进行监控,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6.3.2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预处理: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据转换等。(2)数据挖掘算法:选择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如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等。(3)数据挖掘应用:将数据挖掘结果应用于企业决策、产品优化等方面。(4)数据挖掘评估: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评估,验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第七章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7.1信息安全策略与措施信息安全是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为保证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以下为信息安全策略与措施:(1)制定信息安全政策:企业应制定全面的信息安全政策,明确信息安全的目标、范围、责任和实施要求,为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指导。(2)组织架构与职责划分:建立信息安全组织架构,明确各级部门和员工的职责,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有效开展。(3)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4)技术手段与工具:运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工具,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提高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5)人员培训与意识培养: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保证信息安全政策的贯彻执行。7.2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识别和评估可能面临的风险,以下为风险识别与评估的方法:(1)风险识别:通过系统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环节,识别可能导致损失的风险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风险。(2)风险分类:将识别出的风险按照性质、来源、影响范围等因素进行分类,便于后续的风险评估和处理。(3)风险评估:采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对风险的概率、损失程度、影响范围等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4)风险矩阵:构建风险矩阵,将风险概率和损失程度进行组合,为企业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7.3风险应对与监控企业在识别和评估风险后,需要采取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并持续监控风险变化,以下为风险应对与监控的方法:(1)风险规避:通过调整企业信息化建设方案,避免高风险项目,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降低:采取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的概率和损失程度。(3)风险承担:在充分评估风险的基础上,明确企业愿意承担的风险范围和程度。(4)风险转移:通过购买保险、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第三方。(5)风险监控:建立风险监控体系,定期对风险进行跟踪和评估,保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6)应急响应:制定应急预案,提高企业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第八章企业信息化培训与推广8.1培训体系建设与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及员工的广泛参与。因此,培训体系建设与实施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制定明确的培训目标,保证培训内容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培训目标应包括提高员工的信息化素养、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以及培养信息化管理思维。企业应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职责和需求,设计针对性的培训课程。课程内容应涵盖信息化基础知识、信息化工具应用、信息化管理方法等方面。同时企业可借鉴外部优秀经验,引入先进的培训模式,如线上培训、线下实操、案例分析等。在培训实施过程中,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培训质量。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地点、师资等;建立培训档案,记录员工培训情况;定期评估培训效果,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8.2推广策略与效果评估企业信息化推广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旨在提高员工对信息化的认知度和应用水平,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推进。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推广目标,保证推广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推广目标应包括提高员工信息化意识、提升信息化应用范围和质量、优化企业管理流程等。企业可采用以下推广策略:(1)强化宣传,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氛围。通过企业内部网站、宣传栏、培训会议等方式,普及信息化知识,提高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2)开展试点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部门或项目进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3)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对在信息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4)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在推广过程中,企业应定期进行效果评估,以便及时发觉问题,调整推广策略。评估指标可包括:员工信息化应用率、信息化项目完成情况、企业管理流程优化程度等。8.3企业内部沟通与协作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员工的协同工作,因此,加强企业内部沟通与协作。企业应建立健全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工作;定期召开信息化建设会议,汇报工作进展,解决存在问题;建立信息化交流平台,促进员工间的经验分享。企业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具体措施包括:明确各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保证工作有序推进;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解决协作中的问题;建立跨部门项目组,共同推进重点信息化项目。企业应关注员工个体,提升员工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信息化素养;关心员工需求,解决实际困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第九章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9.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绩效评价成为衡量信息化成果的关键环节。构建一套科学、合理、全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9.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1)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全面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基于实际数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3)动态性原则:评价指标应能反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态变化,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的评价需求。(4)实用性原则:评价指标应便于企业内部管理和外部评价,具有实际应用价值。9.1.2评价指标体系结构(1)信息化基础设施指标:包括硬件设施、软件设施、网络设施等。(2)信息化应用水平指标:包括业务应用系统覆盖率、信息资源共享程度、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等。(3)信息化管理能力指标:包括信息化组织架构、信息化管理制度、信息化人才队伍等。(4)信息化效益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等。9.2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对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与工具。9.2.1定量评价方法(1)数据包络分析法(DEA):通过构建生产可能性集,评价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相对有效性。(2)经济效益分析法:通过计算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产出比,评价经济效益。(3)信息技术成熟度模型(ITMM):评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熟度,指导企业信息化发展。9.2.2定性评价方法(1)德尔菲法:邀请专家对企业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价,通过专家意见达成共识。(2)层次分析法(AHP):将企业信息化建设划分为多个层次,对各个层次进行评价,最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9.2.3绩效评价工具(1)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估工具:通过评估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导企业优化信息化建设。(2)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对企业信息化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觉潜在问题和改进方向。9.3绩效改进与优化企业信息化绩效改进与优化是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4091-2024适应气候变化脆弱性、影响和风险评估指南
- 小学2024年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 【培训课件】班组长培训
- 哺乳期乳房湿疹的健康宣教
- 低血糖昏迷的临床护理
- 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的健康宣教
-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2章
- 咽部乳头状瘤的健康宣教
- 《机械设计基础 》课件-第11章
- 先兆临产的健康宣教
- 办公耗材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云南非遗择萃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保山学院
- 统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期中真题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 化工装置开车前安全检查
- 跟岗实践总结1500字(3篇)
- 法治政府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汽车制造中的库存管理与优化
- 古代文化的人文精神与美学
- 驾照体检表完整版本
- 货物生产、采购、运输方案(技术方案)
- 路虎发现4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