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卷(一)(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卷(一)(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卷(一)(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卷(一)(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卷(一)(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卷(一)一、选择题1.七年级历史教师在讲授“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这一单元时,出示了一幅图片并介绍说:“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中国文化符号调查报告》显示,在候选中国文化符号中,汉字(汉语)排名第一。请说出与汉字一脉相承的最早的文字是A.甲骨文 B.金文 C.小篆 D.隶书3.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一系列法治新论断、新观点、新思想,专家们一致认为,法学界从十九大报告中感受到这些年依法治国取得巨大成就。战国时期,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A.孟子 B.墨子 C.荀子 D.韩非4.对下列两幅图片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春秋争霸 B.战国争雄 C.百家争鸣 D.秦的统一5.东汉曾出现“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但好景不长,东汉中后期却走向衰落,主要原因是A.皇帝年幼即位 B.黄巾军大起义C.宦官外戚专权 D.地方侯国权力大6.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秦军主力的人是A.陈胜 B.吴广 C.项羽 D.刘邦7.下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D.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8.《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岂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则史料能够说明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纸B.蔡侯纸原料易找,易于推广C.蔡侯纸分量很重、价格昂贵D.世界各国造纸术大都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9.长城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秦始皇未能想到的,因为当时修筑长城只是为了抵御_______的入侵。A.匈奴 B.越族 C.突厥 D.蒙古族10.汉武帝“二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这二将是A.韩信、英布 B.贾谊、晁错 C.卫青、霍去病 D.班超、班固11.在学习“青铜文明"一课时,芈月同学展示了一幅图片(下图),她的介绍有错误的是A.这个青制器体现了我国商朝青铜技术的高超B.该青铜器上面镌刻有金文C.这个青铜器体现了我国商周时期农业取得长足发展D.该青铜器是祭祀用的12.在历史剧“河姆渡原始居民”中,不该出现的情节是A.种植水稻 B.饲养猪狗等家畜C.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D.使用磨制农具石斧13.《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以下制度中符合这段文字记载的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14.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尚书》 B.《春秋》 C.《史记》 D.《道德经》15.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张恬硕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①处应该是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16.佛教传入中国后,把达摩翻译为道,把涅槃翻译为无为。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等都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形式。这反映出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 B.中国对佛教缺乏理解C.佛教具有强势的地位 D.佛教与中国文化等同17.良渚古城遗址中的城北部和西北部有一个复杂的水利工程,由人工修建的水坝和自然山体组成,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还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建筑。上述考古发现反映了良渚文化A.阶级分化日益严重 B.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C.科技文化成就突出 D.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18.《九章算术》中“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这说明A.完全按照市场解决商业问题 B.注重体系建设C.注重解决生产生活实践问题 D.注重理论阐述19.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往往都自认为与汉族有着共同的祖先,如鲜卑拓跋部称其先祖为黄帝的后裔,建立大夏政权的匈奴首领自称是大禹之后。这表明A.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 B.民族认同意识增强C.游牧民族转向农耕生活 D.北方统一进程加快20.西域都护府在西域各商道上修筑了许多城堡和连绵不断的烽燧列亭,驻扎军队,执行军事任务和兼管交通。他们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护卫商旅的安全 B.确保张骞出行安全C.扩大西汉的统治疆域 D.强化中央集权实施效力21.西周实行分封制,各诸侯国共尊一主,这加强了天下一家的观念。与此同时,中心地区的文化扩散到周边。这表明分封制A.助长了国家的分裂 B.巩固统一的同时,增进了文化联系C.增强了诸侯国的力量 D.维护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22.春秋时期,鲁宣公“即位十年之余,未尝一朝京师,而五朝于齐。齐之视鲁不啻附庸”。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周王室衰微 B.各国相互尊重 C.春秋重礼 D.各国目的重重23.在我国历史上分裂与统一曾交替出现。其中,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朝代①和②分别代表的是A.商、秦 B.夏、西晋 C.西周、秦 D.秦、西晋24.下表反映了我国书法字体的演变过程。据此可以推断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图示《兰亭集序》A.隶书 B.楷书 C.草书 D.行书二、非选择题25.魏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分立,王朝更替频繁。但正是在这一时期,民族交融、区域开发、科技文化都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区域开发】材料一“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1)材料一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南方发展呈现出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特点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民族交融】材料二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具有什么特点。(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除改穿汉服外,还有哪些?【科技文化】材料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4)材料三出自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它的作者是谁?材料反映了这位农学家什么样的思想?材料四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晋书》(5)这是对谁的书法作品的赞誉?26.“汉族、汉字、汉文化……”“汉”与汉朝的强盛有很大的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经济之盛】材料一(汉景帝后期)京师之钱累巨万,贯(穿钱的绳子)朽而不可校(计数)。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平准书》(1)通过汉初统治者采取的措施,出现了材料一所描述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局面称为什么?【政治之盛】材料二敦煌壁画(2)材料二描绘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后汉书》(3)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是在哪一年?这样做起到了什么作用?【外交之盛】材料四通过“丝绸之路”,我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的铁器、丝绸和养蚕技术,以及铸铁术、造纸术都先后西传。同时,中亚、西亚等地的特产,如毛织品、胡桃(核桃)、石榴、胡萝卜、大蒜等陆续传入中国。(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出“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哪里。指出古今“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27.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对于如何管理国家,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驾,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材料三(3)材料三路线图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后,西汉政府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设置了什么机构?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惫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史上的哪次政治改革?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改革的作用有哪些?材料二如下图(2)材料二的图片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已开始使用什么工具?出现了什么耕种方式?材料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兴建始于公元前3世纪,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都江堰控制着岷江之水,引导其灌溉成都平原肥沃的耕地。——摘自2000年《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3)材料三中的水利工程由谁主持修建的?谈谈你对该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认识。(4)回答以上问题后你有什么感悟?

参考答案1-10BADDCCABAC11-20CCCCAADCBA21-24BADD25.(1)特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原因:北方人大量南迁。(2)现象:民族交融。特点:双向交流,相互学习。(3)使用汉语;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4)贾思勰。思想: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5)王羲之。26.(1)“文景之治”。(2)张骞出使西域。意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3)公元前60年。作用: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4)起点:长安。作用: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