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委员会备案号:45376-2015I 引言 1 13术语和定义 1 35橡胶沥青的加工 7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橡胶沥青测定方法 22 29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提出。本标准由广西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路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谭华、岳爱军、何立平、罗根传、赵亚飞、刘斌清、张洪刚、覃润浦、李美华、覃皓、莫志凡、罗岩枫、冯怀宇、谭继宗、邓家喜、刘乐平、尹以高、王浩、张红波、邓廷权、李琳、庞婵、熊剑平、胡松山、任少博。区交通运输厅2012年《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指南》(试行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改进与修订。在对本标准进行修订列入。本标准未尽事宜,请参照JT位或个人对本标准有何意见或建议,请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联系(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高新二路6号,邮编:530007,电话,以便下次修订时参考。1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施工、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施工、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269润滑脂和石油脂锥入度测定法GB/T4498橡胶灰分的测定GB/T19208硫化橡胶粉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公路工程废胎胶粉橡胶沥青公路工程橡胶沥青加工设备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子午胎橡胶粉crumbrubbermodifierofradialtir2脱硫废胎胶粉de-vulcanizedcrumbrubbermodifier(DVCRM)橡胶沥青混合料湿拌工艺wetprocessofasphaltrubber橡胶沥青混合料干拌工艺dryprocessofasphaltrubber橡胶沥青混合料asphaltrubbermixtures(ARM)橡胶沥青路面asphaltrubbe34.1基质沥青4.1.1基质沥青应与路用废胎橡胶粉或复合改性橡胶粉有良好4.1.2应选用标号不大于70号的A级道路石油沥青,宜选用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其质量要求见表1。针入度(25℃,100g,5s)延度(10℃,5cm/min)≥延度(15℃,5cm/min)℃针入度指数PI60℃动力粘度闪点C溶解度%蜡含量(蒸馏法)%相对密度(25℃)拉实测记录TFOT(或RTFOT)后%残留针入度比(25℃)%残留延度(10℃)64.2.1.1胎源胎源化学指标应满足表2要求,宜选用天然橡胶含量较高的大型货车轮胎,直径一般为900mm~4.2.1.2加工方法应选用30目(0.6mm)~80目(0.18mm)的路用废胎橡胶粉。4.2.1.4物理、化学指标4%%丙酮抽出物%%%%一%%%附录A.1针入度(25℃,100g,5s)软化点℃弹性恢复(25℃)%5DB45/T1098—2表4(续)延度(5℃,1cm/min)锥入度(25℃,200g,5s)附录A.3回弹恢复(25℃)%附录A.4注:锥入度、回弹恢复为选择性指标,可用于配方设4.4.2.2复合改性橡胶粉所制备的橡胶沥青的质量要求根据实践经验和实体工程的需要确定。4.5.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宜使用砾石和矿渣。4.5.2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有棱角,接近立方体形状,且无风化、无杂质,并有足够的%%吸水率%%一针片状颗粒含量(混合料)其中粒径大于9.5mm%%%一级44.5.3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撒布用的碎石应采用9.5mm~13.2mm的单一粒径碎石,超粒径颗粒的含量4.5.4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用粗集料的规格见表6。表6橡胶沥青混合料粗集料规格粗集料规格(mm)1#料一一一一一64.6细集料4.6.1橡胶沥青路面细集料主要包括石屑和机制砂。4.6.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细集料应采用制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不应采用石屑。其他等级公路4.6.3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细集料质量要求和规格应分别符合表7、表8的规定。表7细集料质量要求高速、一级公路坚固性(>0.3mm部分)%一含泥量(<0.075mm的含量)%%一棱角性(流动时间)S一水洗法通过各筛孔的质量百分率(%)4.7.1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加工矿粉使用的石料与基质沥青的粘附性应为5级。4.7.2其质量要求应符合表9的要求。表9橡胶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粒度范围%%%外观一一一%一实测记录4.7.3矿粉应干燥、洁净,可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不得使4.7.4施工单位每天应取样一次,检测矿粉的颗粒4.7.5矿粉在贮存时,应做好防潮措施,以免结块。74.7.6可采用矿料比例2%~3%(水泥质量:矿料质量)的水泥替代部分矿粉。4.7.7水泥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175的规定。4.8外掺剂外掺剂可与路用废胎橡胶粉一起掺加到基质沥青中拌和、加工。5橡胶沥青的加工5.1配方设计5.1.1橡胶沥青配方设计前应根据气候、交通特性选择橡胶沥青需要达到的技术要求。5.1.2橡胶沥青配方确定的主要参数有:基质沥青的品种、橡胶粉的品种、橡胶粉的掺量、外掺剂的种类和掺量。5.2.1基本要求5.2.1.1应符合我国相关产品标准要求。5.2.1.2生产能力应满足不低于15t/h的要求。5.2.2快速升温装置可将基质沥青的温度由沥青进口处≥150℃提高到沥青出口处180℃~200℃.5.2.3橡胶粉上料装置5.2.3.1上料效率应与橡胶沥青设备生产能力相匹配,生产率应不低于橡胶沥青设备生产率的0.255.2.3.2应配备计量装置,计量精度不大于0.5%。HE5.2.4橡胶沥青反应釜相5.2.4.1宜横卧,采用卧桨搅拌。5.2.4.2应配备有效的螺旋搅拌器。5.2.4.3应配备保温和升温装置。5.2.4.4应配备方便取样的取样阀门。5.2.5橡胶沥青存储罐5.2.5.1应配备卧式搅拌系统和加温与保温系统。5.2.5.2应配备方便取样的取样阀门。5.2.6控制系统5.2.6.1应操作方便,定位准确。5.2.6.2基质沥青进口应有精确的流量计,其计量精度不大于0.5%。5.2.6.3高温橡胶沥青储存应有精确的沥青液位显示。5.2.6.4应设有故障报警装置。85.3加工前的准备5.3.1应通过试验确定废胎橡胶粉与基质沥青的掺配比例。5.3.2应对橡胶沥青加工设备中的称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搅拌器的转速等重要部件进行标定。5.3.3橡胶沥青设备应进行试生产,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5.3.4加工设备宜靠近沥青搅拌设备,减少输送橡胶沥青的管道与导热油套管的长度,以降低输送过程中的热损失。5.4加工要求5.4.1进入橡胶沥青加工设备的基质沥青温度宜控制在155℃~165℃,经过快速升温进入橡胶沥青反应釜的温度不得超过200℃。5.4.2上料过程应调节基质沥青、橡胶粉及外掺剂等的进料速度,按设计掺配比例基本保持同步进入橡胶沥青生产设备。5.4.3橡胶粉、外掺剂与基质沥青进入橡胶沥青生产设备后,宜先进行预混,再进入橡胶沥青反应釜进行融胀反应。5.4.4橡胶沥青在反应釜中温度应保持在180℃~190℃,搅拌反应时间应不少于45min,使得橡胶粉与沥青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不应有橡胶粉沉淀或积存。5.4.5反应过程应对橡胶沥青进行质量监控。5.5.1橡胶沥青一般应在12h内使用完毕。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应将橡胶沥青的温度降到145℃~155℃后进行存储,存储时间不宜超过3d。在存储期间应检测橡胶沥青的指标,其检测频度见表19。5.5.2当超过12h,再次使用前应检测橡胶沥青是否满足质量要求,如果不满足要求,则应重新进入反应釜并添加废胎橡胶粉预混至满足质量要求,在180℃~190℃温度下,反应1h生成橡胶沥青。6橡胶沥青混合料路面施工6.1.1对于下卧层为柔性基层及半刚性基层的橡胶沥青路面,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应对下卧层的质量进行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下卧层已被污染时,应清洗方可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6.1.2对于基层为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的橡胶沥青路面,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宜采用压槽、拉毛等方式增加基层表面的粗糙度,并在基层材料初凝后喷洒透层油。6.1.3旧沥青路面上加铺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进行病害处理及调平。6.1.4对于新建或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洁净、粗糙、干燥、平整。6.1.5以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下面层加铺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应检测其接缝传荷及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要求。6.1.6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前,应检查粘层、粘结防水层等功能层的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6.2施工温度96.2.1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选择表10的范围。6.2.2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根据复合改性橡胶粉的特性和工程实际确定。表10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求间歇式拌和机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混合料废弃温度≥混合料摊铺温度正常施工(下卧层温度大于15℃)IIIF低温施工(下卧层温度为10℃~15℃)正常施工(同上)低温施工(同上)碾压终了的路表温度≥≤测定。当采用红外线温度计测量表面温度时6.3配合比设计6.3.1.1橡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包括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和性能检验两部分。6.3.1.2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包括原材料试验、矿料级配组成设计、最佳油石比的确定等三6.3.1.3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宜选择间断的骨架密实型级配。6.3.1.4橡胶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应按照自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来完成。6.3.2矿料级配范围本地区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表1~表15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典型矿料级配范围。表11橡胶沥青混合料ARAC-10G典型矿料级配范围筛孔(mm)上限(%)7下限(%)8532筛孔(mm)上限(%)7下限(%)8532筛孔(mm)上限(%)7下限(%)8432筛孔(mm)上限(%)6下限(%)8543筛孔(mm)上限(%)6下限(%)7543击实次数(双面)次深约90mm以内%%相应于以下公称最大粒径(mm)的最小VMA要求(%)≥设计空隙≥设计空隙≥设计空隙率+11≥设计空隙≥设计空隙≥设计空隙≥设计空隙≥设计空隙≥设计空隙≥设计空隙率+11沥青饱和度VFA(%)注1: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宜采用计算法得6.3.4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6.3.4.1根据工程所处的气候、交通状况以及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类型,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按JTGF40的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优选矿料级配、确定最佳油石比,其中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方法为设计空隙率所对应的油石比,同时其它马歇尔指标满足技术要求。6.3.4.2按最终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检验,性能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见表17。若各项性能均符合表17的技术要求,则为优选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否则,要调整矿料级配及油石比,直至符合要求为止。6.3.4.3符合要求的配合比可以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合楼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6.3.4.4目标配合比设计完成后,应提出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6.3.5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6.3.5.1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热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合机控制室使用。6.3.5.2选择适宜的振动筛筛网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热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6.3.5.3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0AC、OAC±0.3%等3个油石比进行马歇尔试验,通过室内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油石比,由此确定的最佳油石比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油石比的差值不宜大于±0.2%,最佳油石比确定方法同目标配合比设计。6.3.5.4生产配合比的矿料级配曲线应尽量靠近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曲线。6.3.5.5按最终确定的矿料级配和最佳油石比对橡胶沥青混合料进行性能检验,性能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见表17。若各项性能均符合表17的技术要求,则完成生产配合比设计。6.3.5.6生产配合比设计完成后,应提出生产配合比设计报告。6.3.6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6.3.6.1生产配合比的验证应分成试拌和试铺两个阶段来进行。6.3.6.2生产配合比的设计结果应通过在拌和机上进行试抨来验证。对试拌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性能检验试验。同时应对各热料仓进行取样筛分,分析各热料仓的矿料级配。6.3.6.3根据试拌结果允许对生产配合比进行微调,最佳油石比的调整幅度不宜超过±0.2%,矿料合成级配的各关键筛孔的通过率应符合或接近设计级配,若矿料合成级配的变化过大,应查找原因,必要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6.3.6.4试拌确定的生产配合比应通过试铺进行验证。铺筑完成后,从路上钻取芯样测试压实度的大小,由此确定标准生产配合比。6.3.6.5对确定的标准生产配合比,宜再次进行车辙试验和水稳定性检验。6.3.7确定施工级配允许波动范围阶段6.3.7.1根据标准生产配合比及表20中各筛孔的允许波动范围,制定施工用的级配控制范围,用以检查沥青混合料的生产质量。6.3.7.2经设计确定的标准生产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变更。6.3.7.3生产过程中应加强跟踪观测,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如遇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6.3.8性能检验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技术要求见表17。表17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技术要求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浸水残留稳定度(%)冻融残留强度比(%)渗水系数(mL/min)6.4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生产6.4.1.2与工地现场距离应确保混合料的温度下降不超过规定要求。6.4.1.3应具有完备的排水设施。6.4.1.4各种规格的集料应该分别堆放。6.4.1.5场地应该硬化处理,以保持集料的清洁。6.4.2间歇式拌和机6.4.2.3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需要,不宜少于5个。具有添加矿粉等填料的设备。6.4.2.4应在冷料仓之间加高隔板,隔板高度为70cm~100cm。6.4.2.5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用的间歇式拌和机应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6.4.2.7沥青泵应采用专门泵送橡胶沥青或高粘6.4.3.1各种传感器应定期检定。6.4.3.2冷料供料装置需经标定得出集料供料曲线。6.4.4冷料离析控制6.4.4.1每辆运料车卸料应相隔一段距离,在预定的场地布满一层后用机械平铺一层,然后在该层的6.4.4.2装载机向冷料仓铲运集料过6.4.5冷料仓流量控制6.4.5.1严格控制冷料仓的流量。6.4.5.2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和目标配合比计算各料仓6.4.6拌和机振动筛网设置6.4.6.1拌和机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合理配置振动筛筛网,至少分四级进行筛分。筛网规格宜为306.4.6.2应经常检查筛分系统是否过载或有破洞,每天检查热料仓的级配,转产不同型号的橡胶沥青混合料要按要求更换筛网。6.4.7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艺6.4.7.1橡胶沥青的加工设备应尽可能靠近沥青拌和机以减少温度损失。6.4.7.2使用橡胶沥青前应对其质量进行检查,确定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6.4.7.3严格控制橡胶沥青和集料的拌制温度和出场温度,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见表10。6.4.7.4湿拌工艺的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应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橡胶沥青,并以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5~10s,湿拌时间不少于45~50s。6.4.7.5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在储料仓内储存时,温度不得低于175℃~185C,时间不宜超过12h6.4.7.6每个台班结束时,打印出十个台班的统计量,按JTGF40中附录G的方法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及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总量检验的数据有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6.4.8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工艺6.4.8.1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中复合改性橡胶粉的掺量为基质沥青的18:100~30:100(复合改性橡胶粉的质量:基质沥青质量)6.4.8.2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采用直投法的生产工艺。6.4.8.3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可采用间歇式拌和机进行拌制,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将复合改性橡胶粉加入搅拌缸内:——增加添加具有自动计量和调节输送功率的输送设备进行添加,并通过与拌和机联机控制记录复合改性橡胶粉的添加量或流量:6.4.8.4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的温度根据工程实际确定。6.4.8.5干拌工艺的拌和时间由试拌确定。应使所有集料颗粒全部裹覆橡胶沥青,并以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为度。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宜少于55s,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15s~20s,湿拌时间不少于40s~45s。6.4.8.6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反应时间为1.5h~2h,反应过程宜在储料仓内进行,也可在大吨位的自卸卡车内进行,此时卡车应用保温的蓬布遮盖严密。成品料仓卸料时,料门应迅速打开。6.4.10橡胶沥青混合料运输6.4.10.1装车堆料不宜过高,其高度以与车厢上沿齐平为宜。6.4.10.2从出厂及到现场应测试出厂温度和运到现场温度。在运料卡车侧面中部设专用检测孔,孔口距车箱底面约300mm。测试温度计插入深度应大于150mm。6.4.10.3卡车应一边移动一边装料,不允许卡车一次性装料,可采用先向车箱前部、次向尾部,然后再向中央装料的三次“品字型”装料的装料方式,见图1:也可采用五次装料方法,装料顺序见图2。图1三次装料法图2五次装料法等候的运料车多于5辆后开始摊铺。6.4.10.5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混合料的保温防护,运输温度不应低于175℃。6.4.10.6运料车应用篷布覆盖,直到卸6.4.10.8若混合料的温度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成团块、已遭雨淋的不得铺筑。6.4.10.9连续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停在摊铺机前10cm~30cm处,空挡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6.5.1宜在干燥天气、大气和下卧层的温度大于10℃~15℃的条件下施工,不得在下卧层表面潮湿6.5.2在雨季施工时,若已摊铺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因遇雨未行压实6.5.3铺筑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时,宜选择2台性能相当的摊铺机进行梯队作业,梯队作业时两机的距离间隔为6m~8m,2台摊铺机的搭接宽度为10cm~20cm,并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的搭接位置宜错开20cm以上。6.5.4开工前,摊铺机提前预热0.5h~1h,熨平板温度不低于100℃。6.5.5摊铺温度要求见表10。6.5.6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进行作业,不应时快、时慢、时停、时走,摊铺速度一般控制在2m/min~4m/min。6.5.7摊铺机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6.5.8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控制见表10。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为摊铺过程中,6.5.9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验段具体参数来确定,一般为1.15~1.25。6.5.10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根据摊铺速度调整到均衡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布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6.5.11摊铺机铺筑的混合料,不宜采用人工反复修整,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处理。6.5.12摊铺过程中,应对铺层厚度、横坡、纵坡、接缝、表面质量、离析情况进行检查,进行过程质量检测与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6.1对于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工艺,应针对不同油石比的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不同的碾压工艺。对于高油石比(如ARAC-13,≥6.5%)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可采用类似SMA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方式,只需钢轮碾压,不采用胶轮的搓揉作用。对于低油石比(如ARAC-13,<6.5%)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应采用胶轮进行碾压。为防止橡胶沥青粘结橡胶轮胎或者过度碾压出现油斑,橡胶沥青混合料采用胶轮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宜为1遍~2遍。6.6.2高速公路铺筑双车道橡胶沥青路面的压路机数量不宜少于5台,其中用于初压和复压的钢轮压路机的吨位宜为11t~13t的振动压路机,用于终压的压路机宜为10t~I1t,轮胎压路机的吨位宜为25t以上。施工气温低、风大、碾压层薄时,压路机数量应适当增加。6.6.3橡胶沥青路面施工,应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复压、终压的碾压步骤。6.6.4压路机应间歇式喷水,不应连续喷水。压路机上的淋水喷头应疏通、调试好,应能够有效控制喷水量。在碾压过程中,根据情况应随时调整喷水的大小,不得过度喷水碾压。6.6.5在碾压过程中,应有专人指挥,负责碾压各个阶段的衔接。6.6.6应遵循“紧跟、慢压”的原则,根据混合料特性选取合适的振动幅度及频率。6.6.7初压时,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进行碾压,随摊铺机逐步推进,每遍碾压都应压至摊铺机熨平板的正后方。初压宜采用钢轮压路机静压1遍~2遍。6.6.8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进行,复压通常为2遍~4遍。6.6.9终压应紧跟在复压后进行,如经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时,可免去终压。终压可选用双钢轮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碾压不宜少于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6.6.10压路机应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压路机的适宜碾压速度建议参照表18.初压(km/h)复压(km/h)终压(km/h)26.6.11复压、终压应分清段落,设置明显标志,便于司机辩认。对松铺厚度、碾压顺序、压路机组合、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碾压温度应设专岗管理和检查,使面层做到既不漏压也不超压。6.6.12压路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碾压区的长度应大体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随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6.6.13湿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要求见表10,干法橡胶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温度要求根据复合改性橡胶粉的特性和工程实际确定。6.7接缝处理6.7.1沥青路面的施工应接缝紧密、连接平顺,不得产生明显的接缝离析。6.7.2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mm~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接缝施工应用3m直尺检查。6.7.3纵向接缝部位的施工应符合已有施工规范规定。6.7.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表面层以下的层次采用自然碾压的斜接缝,沥青层较厚时也可做阶梯形接缝。其他等级公路的各层均采用斜接缝。6.8开放交通橡胶沥青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路面表面温度高于50℃时,不得有交通进入。7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施工7.1基本要求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基本施工流程应包括:下承层的清理、施工准备、试洒、沥青喷洒、碎石撒布及胶轮碾压。7.2下承层的清理7.2.1用于旧路改建罩面时,原有旧路需要进行必要的处理,如路面结构的补强,坑洞、车辙的修补、封缝等。7.2.2用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时,为了加强粘结,需要对混凝土路面进行刻槽、抛丸、酸腐蚀等糙化处理和清扫。可洒布0.3kg/m²~0.5kg/m²的乳化沥青或粘结型反应剂。7.2.3用于半刚性基层顶面时,应在基层终凝前洒布乳化沥青透层,并避免车辆驶入及污染,养生期结束后立即铺设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7.2.4用于沥青混凝土顶面时,也需要对下承层进行清扫,干燥。7.2.5在洒布橡胶沥青前,应采取措施对下承层进行一次拉网式清理,确保路表面洁净干燥。7.3橡胶沥青的洒布7.3.1应采用专用、可有效控制洒布剂量、具有加温、保温和搅拌功能的洒布设备,高速公路应采用专用同步碎石封层车。7.3.2洒布设备在施工前应进行认真清理,将储油罐中的残油清除干净。7.3.3在正式洒布前应进行试洒。7.3.4严格清理相关的施工机械,特别是橡胶沥青洒布车和碎石撒布车的车轮,不得将污染物带上施工断面。7.3.5用于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的橡胶沥青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7.3.6橡胶沥青的洒布量应根据橡胶沥青的粘度水平、洒布的层位、碎石粒径、洒布层工作温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为1.2kg/m²~1.6kg/m²。7.3.7橡胶沥青的喷洒应符合下列要求:——施工期间如遇下雨,在下承层表面充分干燥后进行;——在洒布过程中,洒布车保持匀速行驶;——橡胶沥青的洒布温度高于185℃;——橡胶沥青洒布过程中注重接头的施工处理,主要包括横向接头和纵向接头的处理。再次施工时,横向接头的位置既要与前次施工紧密衔接,也要避免与前次施工断面重叠。可在每次横向接头洒布前采用油毛毡或铁皮沿接头边缘将已洒布的路段遮挡覆盖:——检查各喷咀是否堵塞,调节各喷咀的槽口夹角,确保它们在15°~30°范围内,最外缘的喷咀宜转向里方;——检查喷杆的高度是否正确,这一高度是否形成三层重叠的喷洒参见图3。图3喷洒高度示意7.4碎石撒布7.4.1撒布的碎石应干燥、洁净。碎石的粉尘含量比较高时,碎石需要进行水洗、晾干。处理好的碎石应单独堆放在硬化的场地,并做好防尘、防雨,避免二次污染。7.4.2对于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施工,在撒布前,碎石宜通过拌和楼进行预拌。预拌沥青可采用普通沥青,油石比一般为0.3%~0.5%。7.4.3碎石满铺率宜为50%~60%。7.4.4碎石的试撒主要确定撒布车料斗的倾角、车速和标准的撒布量。7.4.5若未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施工,在喷洒橡胶沥青后应及时撒布碎石。7.4.6在不影响摊铺机械运行的位置,靠近路缘石和边缘20cm处可不撒碎石。7.4.7在撒布碎石施工中,应注意撒布车辆的启动阶段、纵横向的交接位置,不能出现重叠和漏撒。碾压成型后应尽快安排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4h,其间应临时封闭交通,避免造成橡胶沥青防水粘结层的二次污染。7.6现场检测指标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每5000m²现场抽检一次沥青洒布量,误差不应超过±0.2kg/m²。为了保证橡胶沥青粘结防水层的施工质量,还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监控橡胶沥青的粘度变化:——沥青洒布时注意接缝位置的控制。8橡胶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8.1一般规定8.1.1沥青路面施工应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对施工各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评定,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8.1.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沥青路面应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行动态质量管理。8.1.3本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交工验收的依据。8.2施工前的材料与设备检查8.2.1应对沥青拌和楼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一切均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工作。8.2.2各种材料必须在施工前以“批”为单位进行检查,不符合本规范技术要求的材料不得进场。对各种矿料是以同一料源、同一次购入并运至生产现场的相同规格材料为一“批”;对沥青是指从同一来源、同一次购入且储入同一沥青罐的同一规格的沥青为一“批”。材料试样的取样数量与频度按现行试验规程的规定进行。8.2.3应对沥青拌和楼、摊铺机、压路机等各种施工机械和设备进行调试,对机械设备的配套情况、技术性能、传感器计量精度等进行认真检查、标定。8.2.4各种原材料的试验结果及据此进行的目标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设计结果,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业主及监理提出正式报告,待取得正式认可后,方可使用。8.3试验路段铺筑8.3.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在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其他等级公路在缺乏施工经验或初次使用沥青拌和设备时,也应铺筑试验段。8.3.2按生产配合比确定的各热料仓集料的比例及设定油石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路段。8.3.3铺筑试验路的同时,从摊铺现场取样,并采用钻芯法实测路面芯样毛体积密度,进行空隙率及其他体积指标的计算,检验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本标准的要求。8.4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检查8.4.1应按表19所规定的检查项目与频度,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抽样试验,其质量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表19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检查的项目和频度检查项目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外观(石料品种、含泥量等)颗粒组成(筛分)随时随时随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随时随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2颗粒组成(筛分)随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222外观随时必要时必要时随时必要时必要时22水泥外观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必要时2表19(续)检查项目次数或一次试验的试样数软化点每2~3天1次每2~3天1次每2~3天1次必要时必要时323外观每400吨1次每400吨I次22180℃粘度软化点回弹恢复323333注:“随时”是指需要经常检查的项目是指施工各方任何一个部门对其质8.4.2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查项目、检查频度、质量要求以及试验方法见表20。表20橡胶沥青混合料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标准随时温度拌和温度、出厂度、初压温度、逐车检测评定拌和温度用传感器自动温度逐车用温度计人工检测并打印(筛孔)逐盘在线检测一一各1次,以2个试样的表20(续)计值之差(%)逐盘在线监测一每台拌和机每天1~2空隙率、稳定度、流值每台拌和机每天1~2次,以4~6个试件的平均值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必要时(试件数同马歇尔试验)符合本标准规定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均值评定)符合本标准规定拌和厂取样、室内成型压实度(%)不小于每2000m²一点单点评定94%(最大理论密度)厚度不超过同压实度参照JTGF40执行。料数量校核(标准差)上面层中面层一下面层一1处/200m120mL/min(表面层)150mL/min(中面层)200mL/min(下面层)1处/200m符合设计规定构造深度8.4.3橡胶沥青路面的压实度采取重点对碾压工艺进行过程控制,适度钻孔抽检压实度的方法。8.4.4碾压工艺的控制包括压路机的配置(台数、吨位及机型)、排列和碾压方式、压路机与摊铺机的距离、碾压温度、碾压速度、压路机洒水(雾化)情况、碾压段长度、调头方式等:8.4.5碾压过程中宜采用无核密度仪等无破损检测设备进行压实度过程控制,测点随机选择,一组不少于13点,取平均值,与标定值或试验段测定值比较评定。测定温度应与试验段测定时一致,检测精度通过试验路与钻孔试件标定;8.4.6压实成型的路面应按JTGE60规定的方法随机选点检测渗水情况,渗水系数应符合JTGF40中的有关规定。8.4.7施工过程中应随时对路面进行外观(色泽、油膜厚度、表面空隙)评定,尤其注意防止粗细集料的离析和混合料温度不均。如果该路段严重离析、渗水,且经2次补充钻孔仍不能达到压实度要求,确属施工质量差的,应予局部或全部进行返工重铺。8.5交工验收阶段的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8.5.1施工单位应按照JTGE60的技术要求,对评定路段进行质量评定并提交检测结果和施工总结报8.5.2橡胶沥青混凝土每2000m²检测一组压实水平,采用不小于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的94%的标准进行压实度控制。8.5.3橡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外观、接缝、厚度、平整度、渗水系数、构造深度、摩擦系数、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等验收标准符合JTGF40中的有关规定。8.5.4需要作破损路面进行检测的指标,如厚度、压实度宜利用施工过程中的钻孔数据,检查每一个测点与极值相比的合格率,同时按JTGF40中的有关方法计算代表值。8.5.5厚度也可利用路面雷达连续测定路面剖面进行评定。8.5.6压实度验收可选用其中的1个或2个标准,并以合格率低的作为评定结果。8.5.7路表渗水系数与构造深度宜在施工过程中在路面成型后立即测定,但每一个点为3个测点的平均值,计算合格率。8.5.8可采用连续式摩擦系数测定车在行车道实测路表横向摩擦系数,如实记录测点数据。8.5.9可选择贝克曼梁或连续式弯沉仪实测路面的回弹弯沉或总弯沉,如实记录测点数据(含测定时的气候条件、测定车数据等)。8.6.1工程结束后,施工企业应根据国家竣工文件编制的规定,提出施工总结报告及若干个专项报告,连同竣工图表,形成完整的施工资料档案。8.6.2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总结报告除了符合JTGF40的相应要求之外,还应包括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出料温度记录、橡胶沥青加工记录、项目地理位置资料和橡胶沥青混(规范性附录)橡胶沥青测定方法种型号转子。转速范围为0.01rmp~200rmp。测量精度测量范围的士1.0%。A.1.1.3Wingather或其他类型数据采集软件可采集布氏旋转粘度、扭矩、转速等的软件。A.1.2测定准备A.1.2.1将橡胶沥青加热到能够倒出,根据选用的转子,向粘度计试模内注入厂家规定的体积的橡胶沥青。灌模时严格按照厂家规定的体积要求(不同的转子对应不同的沥青体积)。尽量避免沥青沾在试模的侧壁上,如果试模的侧壁上粘有太多沥青,应重新灌模。A.1.2.3为了保证转子浸入沥青中的深度,灌入的沥青体积可略多于规定值要求,但不可少于规定值。A.1.3.1取走粘度计转轴端部的保护盖,观看仪器上部和下部的水准仪,确定粘度计处于水平状态,打开粘度计的电源开头对仪器归零。A.1.3.2取出选定的转子,并将其连接到延长杆上,轻托粘度计转轴的端部,逆时针拧上转子(为了保证粘度计的使用寿命,转子安装一定要轻拿轻拧),并在操作面板上确定所用的转子。A.1.3.3在橡胶沥青保温10min以后,打开保温盖,将转子对准盛样器。A.1.3.4旋转高度调节螺栓,将转子浸入沥青试样中,使校直支架的端部落在盛样器的档板上,确保转子在盛样器的中央位置(在没有校直支架时一定要求保证转子纺锤部没入沥青中),保温15min以上。A.1.3.5操作控制面板,选择连上计算机的模式,启动Wingather软件,设定所需要采集的数据数和数据采集方式,可手工采集,也可编制数据采集程序。A.1.3.6在保温达到30min以后,估计橡胶沥青的粘度,选用较小的转速,启动仪器,并开始采集数据。随着转子的转动,沥青的粘度减小,在扭矩为70%以下时,改选用较大转速,直到橡胶沥青的粘度相对稳定,一般需要10min左右。注:一般在10s以内的粘度波动在0.5%以内认为基本稳定,在测试时应注意观察其规律性,一般来说在触变性阶段,随着测试时间的增长呈现粘度减小的规律性变化,如果持续的规律性变化比较显著,可认为粘度仍未达到稳定阶段,粘度只有小幅度的波动,或者基本不变时,可认为粘度已经稳A.1.3.7在橡胶沥青的粘度稳定后,改变转子的转速,测定扭矩在10%~100%范围内的四个以上转速的粘度。在选用转速时,先测试较大的转速然后慢慢减小转子的转速。A.1.3.8每选用一个转速,应稳定3min以上,并观察粘度值的变化趋势,如果数据继续减小应延长稳定时间。A.1.3.9在粘度稳定后,取采集的最后6个点(间隔15s或10s)的平均值(最后1min的平均值)作为测试的粘度值。A.1.3.10利用Brookfielā粘度测定不同温度下的表观粘度,通常测定135℃.160℃、180℃下,按以上方法测取橡胶沥青的表观粘度,绘制粘温曲线。A.1.4结果计算A.1.4.1试验记录应包括:样品品种、试验温度、转子、转速、扭矩、剪切应力、剪变率,见表A.1。剪切力读数时间123456注:算取每个转速下最后采集的6个点的粘度平均值和扭矩平均值。A.1.4.2分别求取每个转速下粘度的对数和扭距的对数,绘制对数粘度和对数扭矩的关系曲线,的对数和扭矩的对数进行直线回归,相关系数在0.96以上。用插值法求50%扭矩的橡胶沥青粘度。也可利用转速—粘度关系,算取20rmp转速的粘度,作为表观粘度代表值(计算方法同50%扭距的粘度)。粘度试验计算表见表A.2。扭矩(%)粘度(cp)关系曲线12表A.2(续)粘度(cp)关系曲线34求取粘度反算50%扭矩的粘度对数图A.1扭矩对数—粘度对数回归关系曲线A.2便携式粘度计粘度测定方法A.2.1.1便携式粘度计选用用于高粘度测量的便携式粘度计,测量精度为指示值的±10%之内。A.2.1.2转子1号测量转子:15dpa.s~150dpa.s(与2号测量转子:100dpa.s~4000dpa.s(与JIS300mL烧杯一起使用);3号测量转子:0.3dpa.s~13dpa.s(与3号测量杯一起使用)。A.2.1.3保温装置保温精度为1℃。A.2.2测定准备A.2.2.1便携式粘度计的样正在室内对同一份橡胶沥青按照要求取样后,测试同一温度下,Brookfield粘度计和便携式粘度计的粘度,应有五个以上的样本点,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此作为便携式粘度计的校正公式。A.2.2.2现场试样的准备对现场的沥青取样,如果采用相对于转子无限大的容器装置,用温度计测定试样的温度,精确到如果现场采用粘度测定规定的烧杯,由于容器较小,在室温下降温较快,应配备相应的保温装置,保温精度为1℃。并在保温30min,温度稳定以后开始测量。A.2.3.1握住粘度计或把粘度计安装到给定的支架上,用粘度计主机上的水准仪验证粘度计是否处在近似水平位置。A.2.3.2把测量转子放在测量杯的中央,值至沥青浸到测量转子上液体标记中央附近。A.2.3.3以箭头反方向移动粘度计主机上的仪表计量指示针夹。A.2.3.4把电源开关拨到接通(ON)位置。A.2.3.5当测量转子开始放置时,仪表计量指示针显示的粘度偏大,随着测量时间的延长,粘度值相对稳定。从所用测量转子规定的标尺读出粘度值。A.2.3.6当测量完成时,把电源开关拨到断开COFF)位置,在仪表指示针已返回到原来位置后,以箭头方向移动粘度计主机上的仪表计量指示针夹把仪表计量指示值紧固好。A.2.4结果计算A.2.4.1测得的粘度,应根据仪器的精度要求进行修正,一般仪器说明书中有修正方法。A.2.4.2取三次以上测量的平均值,饼根据建立的便携式粘度计和Brookfield粘度计算的相关关系对粘度值进行修正。A.3锥入度试验A.3.1仪器设备锥入度试验所用仪器设备应包括:——锥入度试验仪:采用沥青针入度仪,将原仪器的标准针取下换成标准锥:——标准锥:由镁或其他适宜材料制造的圆锥体和可拆卸钢尖组成。标准锥总质量为102.5g±0.05g,锥杆质量为47.5g±0.05g。洛氏硬度HRC为54~60,表面粗糙度Ra为0.2μm~0.3μm;——平底玻璃皿:容量不少于1L,深度不少于80mm。内设有不锈钢三脚支架;——大盛样皿:内径70mm,深45mm;——其它:秒表、温度计、恒温水槽等。试验步骤如下:气泡。试件制备完毕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工电子技术(第3版) 课件 1.1 认识电路
- 银行员工培训制度
- 银行金融业务创新管理制度
- 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 幼儿园致家长公开信(35篇)
- 艺术与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服装美学心理学
- 河北省大名一中2025届高考数学五模试卷含解析
- 云南省保山市云县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英语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 辽阳市重点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
- DB43-T 958.3-2023 实验用小型猪 第3部分:配合饲料
- 化肥购销合同范本正规范本(通用版)
- 健康管理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外墙岩棉板施工方案
- 吊装葫芦施工方案
- 自动化设备调试规范
- 石瘕的护理查房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常考应用题含答案解析
- 社区食堂投投标方案(技术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