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进阶阅读02(原卷版)_第1页
第2单元进阶阅读02(原卷版)_第2页
第2单元进阶阅读02(原卷版)_第3页
第2单元进阶阅读02(原卷版)_第4页
第2单元进阶阅读02(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阶阅读02

人物传记+非连+诗歌+文言文对比+名著+综合性学习

进阶01人物传记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桓英:用大爱护佑天下苍生

①2021年8月17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迎来了100周岁生日。北京友谊医院举行了简

朴的仪式,为老人庆贺生日。面对鲜花和蛋糕,老人默默许下心愿:“愿人类早日消灭麻风

病,愿天下再无麻风病!”

②1950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李桓英因成绩优异,被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推荐

担任世卫组织首批官员。任职7年间,她被派往亚洲、美洲等许多地区,为遏制传染病()

作出艰苦努力,受到世卫组织的好评。

③1957年,在李桓英工作期满时,世界卫生组织主动提出与她续签合同。然而,李桓英

亲眼看到不少国家由于贫穷而导致疾病流行,深感新中国更需要自己。

④“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正是急缺人才之际。我曾在美国杂志上看到过

钱学森的名字,当听到他()回国的消息时,内心有了很深的触动。作为中国人,我

渴望回到祖国的怀抱,把我最好的年华奉献给祖国。”李桓英回忆说。

⑤1978年底,李桓英调入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时任所长钟惠澜院士让李桓英以访问学

者的身份,由世卫组织资助出国考察,其中包括访问美国等6个国家的麻风病中心。

⑥1980年,李桓英来到美国,为父母扫墓,并与弟弟妹妹团聚。这一次,她又坚定地拒

绝了亲人们的挽留。在详细考察了美国的医疗成果后,李桓英如约返回祖国。

⑦1993年,云南省文山市有一名高三女学生,临近高考前被诊断为麻风病。此时,李桓

英正好来到文山,立即仔细为她检查,并耐心地开导:“现在得了麻风,就像得了一块皮肤

癣,只要联合化疗一周,就失去传染性了,你可以边学习边治疗,最多两年就能好!”后来,

这名女学生考上了大学,并成为一名教师。

⑧李桓英说:“治愈患者给医者带来的心灵慰藉,是任何酬劳都不能取代的。能治好患

者的病,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幸福。能够作为党员为医学事业奋斗余生,这就是我最重要的心

愿。”

⑨2016年12月27日,是李桓英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

第1页共16页

⑩这一天,已经95岁高龄的李桓英特意围了一条大红的羊绒围巾。她仔细捋顺两鬓的头

发,庄严肃立。站在一群新党员中间,她举起右拳,苍老的声音饱含真诚和笃定:“我志愿

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⑪几十年来,李桓英解决了许多麻风病防治领域的重大策略和关键技术问题,为全球实

现消灭麻风病的目标提供了重要依据,取得了不少创造性突破。

⑫“麻风病的历史,在我们这一代该终结了!”如今,李桓英依然关注着全球麻风病防

治进展。她说:“虽然中国已基本消灭了麻风病,但还没有彻底消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她殷殷()前来探望的后辈,科研工作者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这是党和人民的重托。

⑬疾病无国界,大爱无疆界。为了实现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一位百岁老人依然在奋

力前行……

(选自《风流一代·经典文摘》2021年10月25日,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选项是()

A.蔓延依然嘱托B.延长依然嘱咐

C.延长毅然嘱托D.蔓延毅然嘱咐

2.阅读文章,请按时间顺序补全下表中李桓英人生历程的梳理。

时间主要事件

1950年受邀担任世卫组织首批官员

1957年(1)

1978年调入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1980年(2)

1993年为女学生检查病情并开导她

(3)光荣地成为一名党员

如今(4)

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结尾段在文中的作用。

第2页共16页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李桓英是一个怎样的人。

5.请结合文中李桓英的人生经历,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代楷模张桂梅:寻找坚守的答案

李朝德

①清晨5点20分,天还没亮,整个县城都还在睡梦之中。

②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女生宿舍,一扇窗子亮了。随后,门“吱呀”一声开了

一道缝,校长张桂梅从女生宿舍走了出来。她轻轻带上门,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扶着栏杆,

斜着身子慢慢向楼下走去。

③5点30分,张桂梅到达教学楼下。从一楼到四楼,走一段路,歇一会儿,把走廊上的

灯打开。然后,张桂梅用小喇叭喊:“姑娘们,起床读书了!快点,要迟到了!”

④晚上,张桂梅再次拿起小喇叭对着宿舍楼喊:“姑娘们!休息了!”然后,把灯一盏

盏关掉,整个校园顿时安静下来。

第3页共16页

⑤小喇叭贯穿学校的每一天,喊.起床,喊.早读,喊.宣誓,喊.唱歌,喊.吃饭,喊.午休,喊.

晚休……张桂梅是学校第一个起床的老师,也是最后一个休息的老师。自办校起,已经坚持

了12年。

⑥一位老师的理想是什么?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是什么?让我们沿着时光溯流而上,寻

找答案。

⑦2001年起,张桂梅义务兼任华坪县福利院院长。福利院里有一些是被遗弃的女婴,看

着这些孤儿,张桂梅陷入了沉思……终于,张桂梅说出了她的梦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

让山区的女孩不因贫穷而失学。

⑧旁人纷纷劝她,你这身体,先保重自己要紧。创办免费高中哪是一件容易的事?2002

年起,张桂梅为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募捐路。很多时候,募捐一天

一无所获,还要倒贴交通费、住宿钱,张桂梅疲惫地看着城市里闪烁的灯火泪流满面。

⑨转机于2007年出现。那一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记者对张桂梅做了采访。

后来,关于张桂梅的报道见诸报端,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和

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张桂梅梦寐以求的免费女子高中——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在2008年9

月1日开学,并迎来第一批100名贫困女生。

⑩可是还没等到首届学生毕业,张桂梅再次遭受挫败。17名教师,9名选择离开。条件

差、压力大、要求高,教师队伍眼看就要解散。更让张桂梅丧气的是,6名学生也提出转学。

张桂梅的情绪低落到了极点,难道女高真要解散了?

⑪张桂梅怔怔地看着窗外,一只蝴蝶在窗台上飞飞停停,这是当地山里常见的一种小蝴

蝶,虽然普通,却是那么轻盈自在。张桂梅触景生情,忍不住热泪滚滚。

⑫在整理教师档案时,张桂梅意外地发现,留下的8名教师中有6名是党员。这让她一

下子看到了希望。张桂梅决定连夜开会,把6名教师党员集中起来。张桂梅说,今天加上我,

有7名党员,我们难道还要离开吗?我们可以走,但这些学生能去哪里?我们有退路,但这

些学生能退到哪里?大家听了,泪光闪闪,都说,张老师别说了,我们不走,你说怎么干就

怎么干。张桂梅说,那好!我们向党旗宣誓,一定要把女子高中办下去,一定要把大山里的

女孩送进大学!

⑬实践证明,这个教育理念成功了。3年后,第一批学生毕业,坚持到最后参加高考的有

96名学生,她们全部考上了大学。

⑭高考放榜那天,师生们热情拥抱,张桂梅找个角落,蹲在地上掩.面.而.泣.。

⑮大地无言,青山为证。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在这里振翅起飞了!迄今为止,华坪女高

第4页共16页

帮助1804名大山里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⑯如今,患有多种疾病的张桂梅已经64岁,身体大不如从前,走路小步蹒跚,就连从椅

子上起来都要人搀扶。可她每天都在学校守着孩子们,静静地看着她的学生们。

⑰她说,我要让姑娘们感到,我在守着她们咧!

⑱毕业的孩子说,我们想您了怎么办?她说,想我,就看看远处的山,看看天上的云。

⑲她也想孩子们。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站在窗前,看着山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梳理张桂梅校长开办免费女子高中的历程。

张桂梅目睹弃婴,想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A

→B→张桂梅面临教师

离开、学生转学的困局→C→第一批毕业的96名学生全部

考入大学

7.赏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小喇叭贯穿学校的每一天,喊.起床,喊.早读,喊.宣誓,喊.唱歌,喊.吃饭,喊.午休,喊.晚休……

8.高考揭榜时,张桂梅为什么会“掩面而泣”?

9.第⑪和⑲两处写到了“蝴蝶”,请结合文中对“蝴蝶”的描写分别揣摩张桂梅校长两个时

期怎样的心理。

第5页共16页

10.华坪女高的校训是“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

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从华坪校训和张桂梅校长身上,

你能受到哪些启示?

11.“给力教研”公众号推出“品读”评选活动,请你从人物形象或主题思想方面,为本文

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发送给公众号后台,助力本文在公众号上推介。(字数在60字以上)

进阶02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第6页共16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塑料开始被大量生产并进入人类生活。当前,塑料污染已成为人类

社会所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和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一道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环境。数

据显示,每年都有多达1200万吨塑料垃圾最终流入海洋,预计至2040年将增加两倍。

尽可能减少塑料污染,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加强塑料制品的回收再利用,当前包括中国在

内的世界各国已为此作出了长足努力。除此之外,还应开拓新的减少塑料使用的生活方式,

降低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占比,让人们能够选择更为绿色环保的材料制品来替换塑料制

品、“以竹代塑”,可以增加绿色竹产品的使用比例,减少塑料污染。

(刊载于2022年11月14日)

材料二:

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研究显示,竹子的最高生长速度是每24小时1.21米,2~

3个月即可完成高生长和粗生长。竹子成熟快,3~5年即可成林,且年年出笋再生,产量高,

一次造林,可永续利用。竹子分布广泛,资源规模可观。全球已知竹类植物1642种,已知有

39个国家竹林面积总计5000万公顷以上,年产竹材超过6亿吨。

竹制品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更好地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有数据表明,竹林的固

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中国竹林每年可实现减碳1.97

亿吨、固碳1.05亿吨,减碳固碳总量达到3.02亿吨。如果全球每年使用6亿吨竹子替代PVC

产品,预计将减少4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刊载于2022年11月15日)

材料三:

“以竹代塑”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减碳固碳、发展经济、增收致富等作用,还能够

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当前,在倡导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全球可持续绿色发展的大背景下,“以竹代塑”倡议更具时代意义。

这一倡议高度契合国际社会对减排减碳的共同期待,同时也顺应了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大方向,有助于各国抓住绿色转型的发展契机,以创新为驱动,促进绿色产业快速发展,推

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应对全球气模变化作出更大

贡献。

(刊载于2022年11月09日)

材料四:

“以竹代塑”有两个相辅相成的环节,一是生产上“以竹代塑”,二是消费上“以竹代

塑”。近年来,碳排放更低的竹制品正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倾城。然而在我国的消费环节,

第7页共16页

“以竹代塑”却做得远远不够,什制品的市场占有率、认可度还明显不足,塑料制品依然占

据地对优势。何以如此?消费成本。据专家介绍,当前导致“以竹代塑”产品成本较高的问

题根源,在于技术还不够成熟,生产还没有大批量、规模化,更何况,目前我国从事竹产品

生产、加工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微企业,综合实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质量效益不高、

资源利用不充分、政策保障不到位、创新能力不强,它们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

扶持力度,协助企业开展融资和技术攻关,使“以竹代塑”产品的技能成熟起来、规模化生

产搞上去,这样生产成本才能降下来,市场占有率也才会高起来。

(刊载于2022年11月13日)

12.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加强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选择绿色环保的材料制品替换塑料制品可减少塑料污染。

B.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研究显示,竹子的平均生长速度是每24小时1.21米。

C.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全球可持续绿色发展,“以竹代塑”倡议更具有时代意义。

D.竹制品生产成本高导致使用成本高,是其市场占有率、认可度不足最关键的制约因素。

13.材料二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列举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有数据表明,竹林的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

14.请结合材料四回答:如何有效推进“以竹代塑”在治理塑料污染上的进程?

15.为什么要倡议“以竹代塑”?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

第8页共16页

进阶03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各题。

卜算子①

[宋]朱敦儒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独下寒汀立。

鸥鹭苦难亲,矰缴②忧相逼。云海茫茫无处归,谁听哀鸣急。

[注释]①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强渡黄河,朱敦儒加入了流亡队伍,开始了他颠沛

流离的逃难生活。②繒缴(zēngzhuó):射鸟用的系着丝绳的短箭。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失群旅雁遭遇风雨后的疲累饥渴之状与孤独之感。

B.三、四句以雁之饥渴辛劳、无力续飞与孤宿寒汀的情景,来比喻人们在逃难途中忍饥受寒、

疲惫不堪和孤苦无依的惨状。

C.下片写孤雁忧惧被人弋射和茫茫无处归宿的处境,以及哀鸣而无人怜顾的悲凉。“苦难亲”

“忧相逼”分别对应失群旅雁在天上和地下的艰难处境。

D.“风雨群初失”的“风雨”,表面是指自然的风雨,实则喻指人世社会的风雨,是骤然袭

来的战祸。

17.本词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进阶04文言文对比阅读

1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第9页共16页

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②凿,河中敝广。

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

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崩浪万寻,悬流千丈,

浑洪赑怒③,鼓若山腾,浚波颓叠,迄于下口。方知《慎子》④,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

追也。

(本文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释】①巨阨(è):巨险。陁: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赑

(bì)怒;形容气势壮大。④《慎子》: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慎到的著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略无阙.处

②或.王命急宣

③哀转久绝.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请用3处“/”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

(4)乙文与甲文“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哪一句?

第10页共16页

(5)下列对甲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

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

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出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进阶05名著阅读

19.下面不是《红星照耀中国》中作者对彭德怀的印象的一项是()

A.大公无私,他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

气地得意,表现了他率真的个性。

B.乐观、豁达、勇敢的精神品质。

C.对有钱人的仇视,据说,如果他还在二百里外的地方,地主士绅都要闻风逃跑,哪怕有南

京军队重兵驻守的地方也是如此,因为他以行军神出鬼没著称。

D.“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不仅表现了彭德怀身体健康,而且体现了他作为

一名统率大军的指挥员不失活泼天真的个性。

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问题。

20.《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又译名什么?“红星”指什么?

21.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

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语段中的“他”是谁?“他”决定报考湖南师范学校,是因为报考广告中的什么内容?

第11页共16页

名著选读

①我到后不久就见到了毛泽东,【A】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

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

出。我在一霎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

总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

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着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

知道。【B】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

②首先,切莫以为毛泽东可以做中国的“救星”。这完全是胡说八道。决不会有一个人

可以做中国的“救星”。但是,不可否认,你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天命的力量。这并不是什

么昙花一现的东西,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根本活力。你觉得这个人身上不论有什么异乎寻常

的地方,都是产生于他对中国人民大众,特别是农民——这些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饥

饿、受剥削、不识字,但又宽厚大度、勇敢无畏、如今还敢于造反的人们的迫切要求作了综

合和表达,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假使他们的这些要求以及推动他们前进的运动是可以复

兴中国的动力,那么,在这个极其富有历史性的意义上,毛泽东也许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

的人物。

③但是我并不想宣布历史的判决。同时,除了他的政治生活以外,毛泽东作为个人也是

一个使人感兴趣的人物,因为,虽则他的名字同蒋介石一样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可是关于

他的情况却很少知道,因此有着各种各样关于他的奇怪传说。我是访问他的第一个外国新闻

记者。

④毛泽东有能够从死里逃生、大难不死的传说。南京曾经一再宣告他死了,可是没有几

天以后,报上的新闻栏又出现了他的消息,而且活跃如昔。国民党也曾经好几次正式宣布“击

毙”并埋葬了朱德,有时还得到有千里眼的传教士的旁证。尽管如此,这两个著名人物多次

遭难,可并不妨碍他们参与许多次惊人壮举,其中包括长征。说真的,当我访问红色中国的

时候,报上正盛传毛泽东的又一次死讯,但我却看到他活得好好的。不过,关于他的死里逃

生、大难不死的传说,看来是有一些根据的,那就是,他虽身经百战,有一次还被敌军俘获

而逃脱,有世界上最高的赏格缉拿他的首级,可是在这许多年头里,他从来没有受过一次伤。

毛泽东在中国的共产党势力范围内的影响,今天大概比什么人都要大。在几乎所有组织里,

他都是一位委员——如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