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38高考作文技巧一点通
思辨性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技法指导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含新高考卷)均为新材料作文或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基本上基础
和创新两个层级评分,主要是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内容充实和语言表达等几个具体的方
面评价。
材料作文及思辨类作文审题立意一点通
审题立意
【真题再现】
【全国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
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
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审读材料:
作文材料分为两层意思。
第一层“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
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四个''可以"加一个省略
号,从四个方向指出好故事的影响力,省略号表明言之未尽,考生还可以从其他角度思考故事
的力量;
第二层旗帜鲜明地提出“故事是有力量的”,这句是对上一层四个“可以”的总结,然后
就是言简意赅的引导语,引向''联想”“思考”。
给定的材料强调了故事的力量和影响力。它提到好的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
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同时,好的故事还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
2.启迪联想,引发思考
(1)什么是好的故事?
人类远古时代就通过讲述神话和传说,团结部族,形成合力的故事;春秋战国时期诸
子百家常通过寓言等阐发学说的故事;如教材选文的诸多故事《烛之武退秦师》等,秦
汉以来,故事变得日益丰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喜闻乐见的表达
方式;当代社会,各类故事层出不穷,像我们熟悉的革命英雄的事迹、春天的故事……
大多数考生成长过程中或听过的,或经历过的,或励志的,或勤学的,或创新的等等故
事,其实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都有自己的故事,个人对对各类故事的力量都有着或多
或少的真切感受,因此本题题材范围很广,贴近考生生活,考生可以根据材料列举的内
容,展开联想和思考,选择最有创意也最适合自己的题材写作。
(2)故事的力量如何发挥
故事的力量如何发挥,在何种情境下发挥,可以想象的空间非常广。生活中,好的故
事可以增进人们相互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好的故事可以触
动心灵,激发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好的故事,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赋予我们应对各
种复杂局面的智慧;个人的命运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故事改变轨迹,国家的形象可以通过
好的故事得到充分展现。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想象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来立意,
既可以从自己的经历中,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讲述故事如何发挥力量;也可以自行设
计情境,讲述故事所带给人的力量,带给社会的能量,或带给时代的影响。
3.确定立意
1、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2、好的故事,可以抚慰人的心灵
3、好的故事,可以启迪人的智慧
4、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人的命运
5、珍视故事的力量,打造美好的世界
6、用青春创造好的故事
7、中国好故事,待吾辈青年续写
4.选择文体
这个话题各类不同文体均有可以发挥自身文体优势的地方。考生可以记叙文,记叙
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故事和感悟;可以写议论文,对某个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对某个论
题加以充分论证;也可以探讨怎么讲故事才能让故事更有力量等问题。既可以书写日常
生活中的微观方面和个性感触,也可以思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与中国形象等宏观问题。
【例文引路】
【议论文典例】
好故事的"力量"与"力道"
虽然“以理服人”早已成了人们的口头禅,但实际上,讲故事的效果往往要大于讲
道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好道理。好故事的“力量”与“力道”,
值得人们认真研究。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好道理,好故事的“力量”已经被无数事实证明。
好的故事,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塑造民族性格。无论女娟补天、精卫填海、大
禹治水等神话、传说,还是孔融让梨、精忠报国、“三尺巷”等历史故事、名人轶事,
都潜移默化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成为了民族的文化基因。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有利于对外展现中国魅力,拓展
中国影响力。在一次外访中,习近平讲述自己在陕西梁家河当农民的时光,以及后来梁
家河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星巴克董事会名誉主席霍华德•舒尔茨当时是台下的听众之
一,“梁家河”这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地名,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发生在这个中
国陕北小村庄的故事,让他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共通之处有了更深的理解。
好故事对于民族、国家而言很重要,对于个人来说更是如此。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人善于讲道理,热衷讲道理,似乎从未在讲道理上处
于下风,但这样的人往往人缘不好。而会讲故事的人,却总能轻松化解矛盾,赢得友谊。
小学就辍学的郑渊洁,因为热爱讲故事,写故事,经过持久的努力,终于成为闻名全国
的“童话大王”,可见会讲故事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好道理,好故事的“力道”需要好好琢磨和把握。
讲好故事离不开积累。没有人生来就是讲故事的好手,也不会有人从娘胎出来就装
有一肚子的故事。如果不是在“读万卷书”的基础上“行万里路”,深入民间搜集素材,
司马迁不可能写出富有故事性的历史巨著《史记》。为了写《聊斋志异》,浦从龄在他
的家乡摆茶摊,请过路人讲奇异的故事,做好记录后回家进行艺术加工。如果蒲松龄没
有在搜集故事素材上下苦功夫,那么,即便他的天资再高,也难以凭空写出如此丰富、
巧妙的鬼神故事集。
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好道理,并不意味着“讲故事”与“讲道理”水火不相容。
《人民日报》曾经发表一篇广泛流传、题为《信仰的味道》的评论文章。文章写了
一个有趣的故事:陈望道正在专注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在屋外问他红糖够不够
,要不要再添些。陈望道答道:“够甜,够甜的了!”可是,当母亲进来收拾碗筷时,
却发现儿子的嘴里满是墨汁,红糖却一点儿也没动。原来他是蘸着墨汁吃掉粽子的!
这个故事非常生动,胜过千言万语的理论阐述。由这个故事引申出“信仰是有味道的
,甚至比红糖更甜”的结论,可谓画龙点睛,做到了讲故事和讲道理的完美结合。
总之,一个好故事胜过一打好道理,“以故事感人”应该优先于“以理服人”。学
会讲故事,是沟通交流的需要,成事成才的需要,文化传播的需要,人人应该努力学习
掌握这一“软实力”,共同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
力量。(文/李蓬国)
【实用文典例】
您的故事,给我以力量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常想一二。不过在今
天的故事分享会上,我还是想讲讲这八九,借此抒发一段情感:人生纵有千般苦,您的
故事,给我以力量。
您的故事,给我以自强不息的力量。
大家都听说过一位叫陆鸿的残疾人的故事。他幼时高烧导致小脑神经受损,走路跌
跌撞撞,言语表达不清,被同伴嘲笑为“傻子”,真是祸不单行,父亲突然患病,然后
凌然长逝,家庭困顿不堪。生活的重担肩负在他的身上。因为生病导致手指功能受损,
写字特别慢,但他却以顽强的毅力,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最终顺利
考入了一所承诺包分配的中专。同学们,“天生我材必有用",就如那在风沙呼啸中傲
然挺立的胡杨,以“千年不死、千年不倒、千年不朽的”毅力,书写着生命的顽强与生
命的歌唱。于我而言,于我们而言,人生路上,纵然有千般苦,何惧风雨,何惧雪霜!
您的故事,给我以笑看风云的力量。
老天爷有时候就喜欢跟人开玩笑。陆鸿中专毕业了,全班其他人都被用工单位接收
了,唯独他因为残疾而被拒之门外。为了生存,他选择了乐观,他笑看风云。他先是学
“敲白铁皮”,回到家乡后,摆起了自行车修理摊。半年后,做起泡开水的生意。生意
惨淡,没有多少收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鸿的事业出现了转机。为
了锻炼他的脑力,陆鸿的妈妈花了300元钱买回一台旧电脑。没想到,无意间,结识了
中央电视台一名电视特效后期制作主编,拜师学艺后,淘宝网上开出了自己的“模板”
店。再后来结识了一位老教授,开了一家照相馆,由于他虚心谦让、乐观开朗,陆鸿赢
得了无数的回头客,照相馆的生意也越做越好。相信吧,上帝给你了关上一道门,也许
他已经为你打开了一扇窗。同学们,太阳明天一定会升起,任尔东西南北风吧,笑看风
云,我自招然不动!
您的故事,给我以大爱无疆的力量。
陆鸿成功了,他的工厂也俨然成了一个集残疾人生产、生活、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残
疾人之家。陆鸿说,我的理想就是让所有像我一样有理想的残疾人,都能有发光发热的
地方。人生有情,大爱无疆。给别人点一盏灯,照亮别人,也将自己照亮。在他的工厂
里,这些残疾的朋友相互鼓励、互相支撑,像一家人一样共同面对生活的困厄。同学们,
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是多么的美好与灿烂!
同学们,我们正值青春芳华,人生道路难免崎岖坎坷,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让我
们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用坚强、乐观与仁爱撑起希望的天空。最后让我们齐诵给陆鸿的
颁奖词:
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
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谢谢大家!(文/吴春来)
【记叙文典例】
好故事的力量
在道路上漫步时,我看到了一个颇具历史气息的书店,我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那
里有许多精美的古籍和小说,还有许多阅读的角落。在这个城市里,有很少这样的书店,
所以我像一个孩子一样兴奋地徘徊着,看看每本书都会好奇地拿起来翻翻。最后,我停
下来看一个有关“好故事的力量”的书。书的介绍吸引了我。于是,我买了这本书,然
后离开了那个宁静的书店。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的前几页。刚开始看,我对书里所描述的故事并不
感兴趣。但随着一页页的翻动,我的心态开始改变。每个好故事背后都有一个重要的意
义,可以启发,改变和感动我们的生命。
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乔治的人如何从贫穷中挣扎出来,并成为一位成功的企业
家。在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一个人的决心和毅力是可以使人克服各种挫折,超越自己
的极限的。
另一个故事则描述了一个女孩如何在面对悲伤和困难时找到力量。在这个故事中,
我学到了悲伤和困难并不是我们人生中的终点。相反,它们是我们成长和变得更强大的
机会。
这些故事改变了我的生活。我开始意识到,当我遇到生活中的挑战时,我可以学习
从这些好故事中寻找灵感和力量。我也开始理解到,将这些故事与他人分享也是很重要
的。因为当我们分享这些故事时,我们可以帮助别人在他们的人生旅程中找到灵感和动
力。
最终,我认识到一个故事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决心,毅力,希望和勇气是一个人生
活中最重要的品质。而好故事则是我们学习这些品质的最好方式。
因此,我看到书店里的那个书并且买它,是因为我意识到一个好故事的力量。它可
以改变我们的生活,启发我们的星途,甚至改变世界。所以,我期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
新故事,因为我知道它们将会继续改变我的生命。
【技法点拨】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十大方法
一、提炼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
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所以,写材料作
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小学生见皮箱
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
了。”“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
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
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
道理。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
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
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
句。
【材料】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
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
无痛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
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
美丽的珍珠。”
【分析】通过分析这则材料,学生会发现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就是螃蟹所说的话一一“你
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的珍珠”。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一一成功必须经过艰
辛和痛苦,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
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
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晚上,院
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
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
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
“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只要我们再全面深入地进行分析,就会明白这则材料的主
旨才是话题一一“只要自己看重自己,珍惜自己,你的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材料对“珍
惜”有了更具体的限制。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
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
最佳的立意。
【材料】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就要切苹果。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一
边是花蒂,一边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间。刚要切,爸爸赶忙喊到:“切错了!切错!”话音刚落,
苹果早已被切开,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到:“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只见苹
果的横断面上,由果核的轮廓组成了规则的五角星。
【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五角星图案?是小孩子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可引申出结论:创造
性思维能获得意料不到的成功。
【材料】一个小女孩迷上了小提琴,每晚都在家里拉个不停。家人不堪这种“锯床腿”的
干扰,每次都向小女孩求饶。小女孩一气之下跑到一处幽静的树林,独自演奏了一曲。突然,
她听到一个老妇人的赞许声:“拉得真不错!”老人继而说:“我的耳朵聋了,什么也听不见,
只是感觉你拉得不错!”于是,小女孩每天清晨都来树林里为老人拉琴。每奏完一曲,老人都
会连声赞许:“谢谢,拉得真不错!”终于有一天,小女孩的家人发现,小女孩的琴拉得早已不
是“锯床腿”了,便惊奇地问她有什么名师指点。这时,小女孩才知道,树林中的那位老妇人
竟是著名的器乐教授,而她的耳朵也从未聋过。
【分析】赞美的力量
四、由物及人法
写材料作文时,有寓意的材料或叙述“物”的材料,需要学生采用“由物及人”的横向联
想法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
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
【材料】据《深圳风采周刊》报道,不久前浙江嘉定徐行镇发生了一件怪事,一位朱姓村
民家中的小猫竟被老鼠活活咬死了。
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穆勒博士在分析研究城市老鼠猖獗的原因时指出:当代城市中的猫,
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中,一方面是因为猫已普遍家养,有充足的食物而不必以捕鼠为生;另一方
面是因为猫无法从老鼠体内获取一种名为牛磺酸的物质一一这种物质能提高猫的夜视能力,于
是现在家养的猫几乎丧失了夜视能力,捕鼠的能力也就越来越差,因此老鼠咬死猫就不奇怪了。
【分析】分析类似的材料时,学生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一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
上述材料中的主要叙述对象是小猫,立意时学生可以把小猫想象成人,如青少年,把饲养小猫
的主人想象成青少年的父母,并由“小猫被老鼠活活咬死”联想到如今的青少年由于父母溺爱、
家庭生活条件优裕等,逐渐丧失了自食其力的能力,从而提炼出这样的立意一一只有放手让孩
子在生活的风雨中经受磨炼,才能培养他们的生存能力。
五、分析关系法
【材料】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信只有三个字一一
“爸:钱。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
一封信。
【分析】这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就是三字信。材料中的人物关系是父与子的关系,其正常关
系是骨肉关系、亲情关系,可是在儿子的三字信中,除了“钱”连接关系外,再也没有其他,
甚或一两句问候语。说明儿子与父亲是一种不正常的关系,究其原因是儿子缺乏礼貌,缺乏孝
心,缺乏对在乡下日夜操劳的父母的安慰。因此,以中学同学的身份给他写信就要劝导、教育
他要懂得孝敬父母。若不从此入手,就会在“花销紧”要节约上大做文章,而不能切中问题的
要害。
六、明确褒贬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
些语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
度。
【材料】武汉市的珞珈山,是武汉大学的所在地。山上有闻名遐迩的樱花园。每年的樱花
时节,游人如织。总见一些青年朋友穿着和服在樱花丛中摄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汉留学的
韩国青年见此大为不解,她对她的导师说:“他们为什么要穿着和服去照像呢?我们韩国也有
樱花,但从没有人穿着和服去同樱花照像。”她的导师苦笑了一下,无言以对。
【分析】这则材料从导师的“苦笑”“无言以对”来看,表现了导师对那些穿着和服照像
的青年人的不满和鄙视。导师的心声体现了命题者的意图,也体现了材料的主旨,即批评那些
穿和服照像的中国青年,批评他们崇洋媚外,民族尊严沦落,国家观念淡薄。这则材料所涉及
的对象有四个:一是游人,二是中国青年,三是韩国青年,四是导师。这四个对象表现为材料
的四个角度。而最能表现题旨和意图的是第二和第四角度。在第二和第四个角度中,假如从反
面立意,指出“苦笑”是思想封闭的表现,由此而论证中国要走向世界,要增进各国人民的友
谊,就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文意,虽然新,但不符合材料的题旨和命题者的意图。所以,在平
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角度与题旨的关系。如果一味求新,“反弹琵琶”,
只会曲解原材料的意思。
【材料】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一一个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黄
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法官那里。农
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
并且以他的面包作为称黄油的祛码。如果我的祛码不准,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
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分析】这则材料中,有一句话暗示了命题者的褒贬情感,它是“面包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哑口无言”是贬义词,暗示了命题者对面包师的行为持否定态度。据此,学生可以立意为一
一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七、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比如,
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
既可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联系其侧面和反面立意。
【材料】2002年8月20日,3000多位世界一流的数学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第二十
四届国际数学大会开幕式。
在诞生过张衡与祖冲之的华夏古国召开这样的大会是我们祖国的一大盛事。大会名誉主席
——97岁的陈省身教授坐在轮椅上发言时,身边的国家主席欠身为他调好麦克风。陈省身在
发言时含蓄地说:“中国数学领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会颁发了数学领域与计算机理论运用方面的世界最高成就奖“菲尔茨奖”与“内万林奖”。
三位获此奖项的都是“老外”,他们都只有36岁,全是1966年出生的。
【分析】这则材料,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法进行立意。(1)从主席欠身为陈省身教授调
整麦克风的细节出发立意一一我们国家以及国家领导人非常尊重知识和科学,对科学家更是充
满无限敬意。(2)从获奖者全是“老外”的角度立意一一我国的科学工作者任重道远,我国还
需要再次吹响“向科学进军的号角”。(3)从三位获奖者全是36岁的角度立意一一我国在科学
领域也要“年轻化”。
这样提炼出多个立意后,学生应该择优进行写作。
【材料】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
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
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
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
【分析】多角度入手: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我
们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脱离实际。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
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
因为越人赤脚、披发,鞋帽就大有市场,就会得出鲁人未必会穷的结论。这就要求鲁人敢
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改革。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恰当的推
理、弓I伸。
“亏本生意做不得”,“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
4、类比立意:就是通过联想,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内容由此及彼地联系起
来考虑,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办企业、做生意,要根据当地的生产、消费、风土人情等情况,也要根据需要与可能,那
么就要求我们考虑动机与效益,又要扬长避短,才能生财有道。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
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
度审题立意。
【材料】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
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
们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但是,我们有
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
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
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如此再三,
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一一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
痕累累。“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长者提醒道。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雁
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年轻人举起了枪……
【分析】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一一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审题时,学
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
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九、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材料】
一、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
吸引了无数趋之若鹫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
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二、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
的,我从不掉泪。”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
样才能证明你是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分析】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
本质上有许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
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据此学生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
不可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活。
【材料】
(1)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②恩格斯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
哲学家谢林。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⑤徐特立48
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2)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
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
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
(1)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
点就缺乏深度了。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一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
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
论: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
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
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一一未
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
观点: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十、寻互补法
【材料】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
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
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
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止匕外,这些方法也不是孤立的,学生在具体的
审题立意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方法。
思辨类作文审题立意四法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试题也加大了思辨类作文考查力度。那么,如何写好思辨类作文
呢?我们以2023年全国甲卷为例说明。
【经典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3年全国甲卷)
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
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一,找出写作核心。
阅读作文材料,找出关键词,作为写作的核心概念。“人们因技术发展得以更好地
掌控时间,但也有人因此成了时间的仆人。”材料语言简洁,其中涉及三个核心概念一
—“人”“技术”“时间”。
【病例展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
化,科技随之高质量发展,智能手机、机器人等成为新时代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物。
【病例分析】“日新月异的变化”过于笼统,没有突出核心概念,有“人”而缺少
“科技”“时间”,可围绕“科技”“时间”,将“变化”具体化。
【病例升格】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我们的身边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
化。从“寄书长不达”的苦叹,到无人机半小时送货上门的便捷;从“适千里者,三月
聚粮”的无奈,到乘坐高铁遍览亚欧大陆的便利,是科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丰
富了我们的生活。
有了网络,我们不再需要对家书翘首以盼;有了气象卫星,我们不再需要苦苦计算
稻麦的播种日期。掌握时间变成了低头看手机这个简单的动作,不仅如此,时间是一条
无限延长的数轴,而科技是带着我们在数轴上平移的工具。没有科技这把小斧,人类怎
能破开时间?这座巍峨冰山的些许冰层,似乎有着不可知、知不尽的奥秘。
第二,明确写作角度。
围绕核心概念展开审题立意,分析写作角度。从核心概念的内涵入手,在弄清单个
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找到矛盾双方,破解矛盾,揭示其意义,从而达
到准确立意的目的。
以三个核心概念中的“人”与“时间”为例。“人”具有的主观能动性能支配时间,
“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
永恒的主题。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
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
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与“人”。“技术”本身无分好坏,而技术的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其关键
在于“人”如何使用“技术”。“技术”与“时间”。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节约了时间,
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推动技术继续进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病例展示】不知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周末休假回去背了一书包书,计划学
习,结果回到家后,一看到手机便将学习弃之脑后,手机的电却是充了又充,直到走的
时候才想起书包的存在,然后又原封不动地把书包背回学校。所以有人说,“如果你想
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其实贻误青少年的不是手机,而是玩手机的青少年。
【病例分析】过分强调“科技”带来的负面作用,忽视“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
忽视“人”的核心作用。三个核心概念中,“人”处于核心地位,是最大的变量。无论
是对技术的使用,还是对时间的掌控,都需要“人”来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论是“掌控
时间”还是“成了时间的仆人”,都需要人做出选择。
第三,确定思辨的关键点。
根据对核心概念相互关系的分析,确定思辨分析的关键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如何使用技术、把握时间,都由人来决定。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
变量。技术是把双刃剑,“人”如何使用技术决定了其影响的好坏。而材料中提及的“时
间的仆人”,比喻人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本想掌控时间却事与愿违,反倒被时间所
左右,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材料警示人们要合理利用技术,成为时间的主人,而不
是时间的仆人。思辨分析的关键点在“人”这一概念上。
【病例展示】时间随我们出生开始,随我们死亡终止,与其将它理解为一个物理上
的标量,不如将它理解为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若安排合理,则可成为伴我们一生的忠实
朋友,若安排不合理,便会成为导致我们身心疲惫,增加焦虑的敌人。
【病例分析】口号式语言过多,缺少理性分析与思考,应充分围绕“时间”“人”
“自律”三者及其关系展开分析。
【病例升格】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
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
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
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但是如果
不能控制自己,在时间面前没有了自我,丧失掉自己的主体地位,就会因为依赖技术,
使生活失去生机、活力,变得机械、刻板等。
第四,把握写作方向,由现象到本质逐层深入。
材料两句话都为考生指明了写作方向,考生可围绕“人、技术、时间”之间的关系进
行探究。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技术发展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作用”这样一个
论述主题,并围绕这个论题,结合个人体验情境,或社会生活情境,或学科认知情境,
观察、梳理相应的现象,通过分析思考,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观点;其次,考生还可以围
绕“技术、时间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思考技术给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遗憾,
还可以就人在时间流逝过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方法等等进行阐释
论证。
【病例展示】科技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我们要用好这把剑,将自己的时间充分
利用,让青春散发出迷人的魅力。
【病因分析】内容有些单薄,虽然涉及到三个中心概念,但仅仅是泛泛而谈,应增
加具体思辨分析,可以思考技术为人掌控时间带来的便利与弊端,还可就人在时间流逝过
程中的主动与被动,以及人掌控时间的方式、对待时间的态度等进行阐释,注意突出思辨
性。
【病例升格】科技的力量很强,而人不能沦为科技的奴隶。“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它的判决,给我们沉迷网络的“罪行”下发一次次通牒,但这并非不能改变,改变主要
缘于自控力。著名的数学家韦东奕教授始终使用老年机与他人交流,因为他希望将更多
时间用于研究而非网络,娱乐固然令人享受,但奋斗才是青春的主色调。
我们应该做到严格自律,正确应用科技,谨防自己陷入沉迷的泥沼。自律予人自由,
做时间的主人。时间于人其实是公平的,被时间奴役,只是因为我们恣肆挥霍任其白白
流走,假如以自律掌握每分每秒,依照理性而非膨胀的欲望把握时间,我们必定会在期
望的人生之路脚踏实地耕耘,时间将回馈我应得的。
【通关训练】
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作。(60分)
曾经的绿水青山,如今却变成了荒漠戈壁
是谁打破了宁静的世界,却让战火烧透人类的家园?
是谁抹去了孩童的欢笑,却让泪水淘尽生命的硝烟?
是谁偷走了皎洁的月光,却让烈火烧出地狱般的辉煌?
是谁遮住了人类的视野,让白鸽的羽毛插满秃鹰血腥的身躯?
是谁蒙蔽了智慧的认知,让繁花般的生命如此落英飞洒?
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
而战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
发展和进步。为了能有永久的和平人类必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请以“守望和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1.审读材料
材料的前半部分连用五个“是谁”的反问句,概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灾难,
“历史是由一次又一次的战争相连而成人的天赋就是进行永无息止的战争。而战
争每天都在毁灭生命毁灭财富。没有和平就没有人的幸福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进
步。”引导考生去正视战争造成的苦难,思考如何制止战争。
今天我们不断的回望历史并不是要铭记彼此的仇恨而是要理解彼此的伤痛,并珍
惜眼前的和平生活,不让历史重演。
“守望”是写作的关键,“守望”本意是“看守了望”,但它的内涵非常广泛,长期
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和平时代,战争与牺牲已逐渐远去。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选择,
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坚守,有太多的蓝图需要描绘。
2.确定立意
如何守望和平?
首先是如何面对战争和战争造成的仇恨。其次,爱、珍惜、感恩、谅解、宽容、沟
通、谦让、友善、信任等等皆可以消除仇恨,引来和平。第三,铭记什么,忘记什么,
也是要考虑的内容。
和平发展民生福祉和谐稳定多元对话理性思考
客观评价尊重生命心存悲悯命运共同体
【范文示例】
守望和平
打开书本回望历史的天空硝烟滚滚枪炮轰鸣战火熊熊。60多年前的一幕又现眼前:
中国东北某村庄烈火熊熊……
苏联斯大林格勒硝烟涨天……
法国诺曼底海滩血肉横飞……
凄厉的轰炸遍野的哀号刺眼的鲜血堆积的尸体倾颓的房屋……
幽静的小路路边排满死尸一个孩子若无其事地走过……
废墟中无助的孩子声嘶力竭地哭喊这哭喊能撕碎人的灵魂。他似乎在呼唤战场上生
死未卜的父亲呼唤空袭中肢离破碎的母亲对家庭而言战争夺去了全部。
战争!战争给世界给人民带来的是毁灭性的巨变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心灵的摧
残。
合上书本心乱如麻久久难以平静。仰望同一片蓝天,立足同一块土地,呼吸同样的
空气,感受同样的友爱,为何要彼此杀戮,在杀戮中远离安宁,远离和平,远离人性呢?
忽然窗外传来一阵刺耳的脏话两个男生为了走路时不小心的碰撞而大打出手。同校
同学同窗读书朝夕相伴为点小事互不相让。其实彼此宽容些,勇于认错,是可以避免许
多争斗的。
个人如此国家间也是如此。
1970年,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倒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
向600万犹太亡灵真诚忏悔;联邦德国首任总理阿登纳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
“宿敌”法国真诚道歉,因此赢得了法国的宽容,为法德和解奠定了基础,也为欧洲和
平做出了贡献"985年5月8日是德国投降纪念日,当时的西德总统魏茨泽克发表讲话,
认为德国在战后四十年一直将这一天定为“战败日”是不妥的,“今天我们大家应当说,
5月8日是解放的日子它把我们大家从国家法西斯主义的统治中解放了出来。”2005年5
月德国总理施罗德给俄罗斯报纸撰文对纳粹德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俄罗斯及其他各国人
民造成的伤害表示道歉。德俄两国政府均强调“绝对不要再有战争绝对不要再有暴力。”
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有义务和责任“永远记住那场战争”两国将共同为加强欧
洲乃至全世界的安全与稳定而努力。一个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任的民族能得到所有人
的宽容与谅解,彼此间忘记仇恨、铭记战争的伤痛,就能够共同努力让惨痛的历史不再
重演。
如今和平是全世界共同的声音。但是世界许多角落还有硝烟,还有杀戮,许多角落
仍有不和谐的声音。如何守护今天难得的和平,生活如何展望全人类的和平未来,德国
人的真诚、忏悔各国人民的宽容、谅解已经做出了最好的指引。
忘记仇恨,铭记伤痛,不让历史重演,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
【教师评语】本文反思历史,汲取教训,通过一件日常小事,折射出守望和平的大
道理,一滴水见太阳,佐以充实的论证素材,旗帜鲜明的指出,勇于认错、敢于承担责
任是获得宽恕和谅解的前提,宽容和谅解又是和平的基础。善于观
察,勤于思考,很有现实意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英语中有一■句常见的俗语"AllthatgIittersisnotgold",意思是说一■些“闪闪发
光”,令人心生向往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什么珍贵的东西(金子)。相反,有些低调黯淡的东
西反而可能具有真正的价值。
对于这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触?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1.审读材料
材料主体有两层,一层是说一些“闪闪发光”,令人心生向往的东西,不一定都是什么珍
贵的东西(金子)。另一层是说有些低调黯淡的东西反而可能具有真正的价值。这是一道关于
表象与本质的哲学思辨题,答题者可以从多角度来分析、阐释,我们既要能通过现象看到本
质,也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
材料中出现的关键词是“闪闪发光”“低调黯淡”和“真正价值”,根本上探讨的是事
物外在和本质的关系。材料更强调的是「闪闪发光”令人心生向往的东西恰恰会给人误导,
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口蜜腹剑”、年轻人的盲目追
星、创业者扎堆开奶茶网红店导致失败等;而真正珍贵的、有价值的事物却因为“低调黯淡”
不易被人关注,如“忠言逆耳”、普通人对各自岗位的坚守等。这就告诫人们对任何事物都要
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正确价值观。
2.参考立意
①闪闪发光的,不都是金子。
②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要被表象迷惑。
③善用本质思维,解决身边问题。
④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⑤明辨是非寻真理,擦亮眼睛成大器。
⑥脚踏实地做真事。
⑦平凡也可以成就不凡。
⑧做厚重之人,行低调之风。
⑨低调黯淡也会发光。
3行文结构
行文时,关键在于讲清“表面现象(美丽、光鲜、浮华、轻松、安逸、成功……)”与
“内里本质(奋斗、坚韧、拼搏、低调、积淀、岁月……)”的关系,围绕“透过现象看本质”
去立意,且要注意立意的最佳论述顺序:由表及里。作者既可以用叙述讲故事的方式来引人
入胜,以事说理;也可以选择议论文体,辩证分析,层层递进,得出结论。
【范文示例】
拨表象之迷雾,探本质之深沉
海明威有言:“壮观的冰山,人们只看到它的八分之一,而它的八分之七隐藏在水下。”这
便是著名的冰山理论。枝繁叶茂,看不见的是深扎于地下的苦楚;花开明艳,看不见的是吸取
养分的艰辛;松柏挺拔,看不见的是风吹雨打的坚守……自然如此,人类尤甚。而我们要做的
是拨开表面的种种迷雾,探究其内在的厚重与深沉,拨开云雾见月明。
君子如玉,淡定从容的姿态之下,是持续的奋斗与积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指的是不要去谈大而空的问题,坚持那一朝风月,就最终能达到
万古长空。周总理,我国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官,堪称中国外交官之父,在那个新中国刚刚成
立、百废待兴的年代,他作为中国的代表,积极从事国际活动。面对他的是嘲讽讥笑,但他总
是笑眼盈盈,淡定从容地反击,让对手无地自容。在日内瓦会议前,他差点被帝国主义暗杀,
却毫无惊惧之色;在万隆会议上,面对会议一片混乱之时,他提出“求同存异”,积极推动会
议有序进行……所有种种,智慧,从容,淡定,自信,都源于多年持续不懈的汲取与积淀。表
面的从容淡定与担当智慧,都是内心强大、知识深厚、信仰坚定的体现。
江山胜迹,纷乱尘土下的吉光片羽,是几千年历史的厚重。
今日的中国,既年轻,又古老。新中国年轻又传统的文明背后,是五千年的岁月沧桑源远
流长。据坤灵之正位,仿泰紫之圆方,六百年紫禁城。中轴线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延伸,也代表
着中华民族持续向前发展。当人们推开故宫沉重的朱门,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楼台勾角,
体现着明廷的大气磅礴;那高殿名堂,体现着民族的铮铮风骨。故宫内不仅是尘封的古老,更
体现着一个国家王朝的精神与气概。他们是文物,以山河为名,与日月同辉。在历史的余晖之
下,从那些尘封的记忆里,隐隐可以看到当时那些帝国的华丽身影。他们化为泥土,封于地下,
但他们所开创的文明、制度……支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挺立向前。他们从未曾消散,始终守护
着、支撑着后世之人,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的,是民族传承的记忆,是历史光辉的余温,是今日
文明的底色。
立足当下,对于文明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更要静下心来,沉淀自我,脚踏实地,向下扎
根,向上发芽,去做三四月的事,到七八月自会有答案。这个答案足以让我们探清浮世迷雾,
看到婆娑世界里的月明风清。
莫被表象迷惑双眼,我们应去溯源本质,于淡定从容中窥见君子底蕴,于吉光片羽中探求
文明的底色,方知成功的不易,文明背后的艰辛。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智欲圆而行欲方。——《旧唐书》
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持死去,薛宝钗懂得圆融,跟现世妥协活下来。——蒋勋评《红
楼梦》
对于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得写成诗歌: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1.材料解读
材料包含两部分内容,《旧唐书》这句话中“圆”是指才智要灵活变通,“方”
是指行为要端正。也就是说,一方面必须坚持原则,以正气正行维护你的人格,毫不妥
协;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圆通的手段去应付艰难、复杂的局势,这样做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不向外部社会和他人妥协,坚持自我坚守原则,薛宝钗的变
通表现为懂得人情世故,与他人融洽,与社会融合。综合看来,既要坚持、坚定和执著,
尤其是对一些品质、道德修养、底线、原则、规矩等问题需要坚守,又要学会变通,能
够适时改变或接受,甚至有的时候是妥协,一般指的是对待一些困难或挫折的时候,遇
到一些难缠的人或事的时候,需要变通。因此写作时,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写出二者
的辩证关系。
2.参考立意
外圆内方为做人之道
坚守方正,做人圆融
秉坚守之心,悟变通之道
方圆相集,正身立德
【范文示例】
方圆相融,行智同辉
【标题扣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智、圆、方、融”,又点出了其辩证关系,虚实相生。】
《旧唐书》有言:“智欲圆而行欲方。”蒋勋评《红楼梦》时感叹:〃林黛玉带着不妥协的坚
持死去,薛宝钗懂得圆融,跟现实世界妥协话下来。”古往今来,方与圆、坚持与圆融这对冤家
相克相杀,势同水火。那么如何正确认识、协调和处理它们的关系呢?
【开头简洁,简述材料,叙评结合,用一个设问句引出文章中心论点。】
我认为:方圆相融,行智同辉。【回答设问,提出论点,独立成段,简洁明了。】
种好方正之树,培育栋梁之材。【分论点一,比喻论证,承接论点,开启下文】
悠您历史,汗青弘正。鲁迅先生说过:“我们自古以来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于的
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精忠报国的岳飞,一阕《满江
红》荡气回肠;舍生取义的文天祥,一曲《正气歌》可昭日月;''燃灯校长”张桂梅,情系华
坪女高,让数千女生逆天改命。方正之树才成栋梁之材,方正之人可撑江山社稷。【扣住”方
正”关键词,引论论证,事例论证相结合,列举古今“方正”之人的正面事例,使文意得以强
化,也以关键词形式不断给阅卷老师以视觉冲击。】
与之相反的是,卖国求荣的秦桧、汪精卫之流,邪曲害公的严嵩、章惇之类,留学美国却
数典忘祖的余茂春、高杏欣之辈,没底线的圆融受人唾弃,他们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事例
论证,对比论证,从反面证明,扣题紧密。】
学习流水之智,生命圆融致远。【分论点二,扣住材料“圆融”之智,为下文议论张本。】
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今高自极天。水,随温度变化而呈现液体、团体、气体三种状态,
本质却并未改变。江河行地,大江奔流,水也能随地理环境的变化选择路径,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中生禁毒教案二
- 2024招聘计划书(32篇)
- 2024年用电客户受理员(二级技术师)理论考试题库(B卷)
- 网上购物系统web课程设计
- 舞蹈新鞋子课程设计
- 三年高考地理(全国乙卷21-23)真题知识点-工业及其区位因素
- 2024年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4年计算机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 办公区域使用及餐饮住宿服务合同(2篇)(2篇)
- 天津市部分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含解析)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及答案
- 2023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题库试题
- (浙教2024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新教材)
- 善读无字之书(2023年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
- 《心系国防 强国有我》 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国防教育主题班会
- 港区船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北京平谷区初三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版教材)
- 初中物理期末复习+专题5+综合能力题+课件++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 2024年国开电大 统计学原理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件:不怕冷的大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