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吉林省吉黑十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互联网技术及其构筑的信息平台、文明范式对现代社会的“塑形”效应是全方位的,互联网化的社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交通技术、媒介技术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也迫使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从前的生活是慢的,作家木心就写有一首诗《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是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木心先生以细腻的文字,轻声细语地概括了我们普遍的感受,与现在的愈来愈快、越来越忙相比,从前的“慢”“有样子”似乎更多地转化成一种美好与精致,甚至成为一种生活哲学。的确,在智能手机随身的时代,如何像从前一样静心读书,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即使是那些善于利用者,也大多是在零碎时间里进行“碎片化阅读”或“功利化检索”;至于那些不善利用者,则被各种程度的网瘾困住,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阅读经典、深入阅读,对一些人而言,好像真的相当遥远了。但是,对这个问题,我们也要辩证地看。电子阅读也是阅读,网络浏览与搜索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通过手机和互联网,我们不仅可以获取海量的碎片知识,也可以真正地进入那些电子书籍去整体阅读。每个时代的青年都有属于自己的阅读偏好与接受方式,我们不必太过悲观。实际上,现今不少青年读者身上体现出的精神气象与综合实力,是令人惊叹的。他们有着很好的知识背景,乐于接受新媒介、新事物、新知识,有着很广阔的视野。但终究,我们还是呼吁更多的人回到经典中来——无论是通过网络的形式还是纸本的形式。文学经典是时间锤炼出来、跨越时空给人生以指导和借鉴的东西,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特定地域的文化记忆、共识性体验与延展性想象,是作家、批评家与读者长期磨合的共同创造,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历久弥新、艺术想象跨越时空。从世界文明演进的视角看,文学经典无疑是世界各国文化传承与艺术承继的核心,既体现了各国文学大师们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生命体验和族群想象,又反映了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整体面貌与文明程度。文学经典是历史留给全人类的丰富遗产,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其民族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生成、时代流变主要承载着本族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而其跨文化交流与跨媒介重构不但可以使其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光彩,而且可以供世界其他民族在推进文化反省和文明重构时借鉴与参照。文学经典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识,更是标识着全人类的精神品质。在展示人性的微妙上,文学无疑比任何理论和信条都更生动。文学经典能够培育人们想象他者与去除偏见的能力,培育人们同情他人与公正判断的能力,并将最终锻造出一种充满人性的公共判断的新标准和这个时代亟须的诗性正义。阅读经典、领会经典和活用经典,无疑会“敏锐”我们的感觉,“丰富”我们的体验,“延长”我们的生命。对互联网时代的个体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更需要多读经典,多读那些经过历史淘洗保留下来的精华。文学经典能够提供给我们一种精神的支柱,带给我们诗性的滋养。基于经典阅读的人文教育,其核心功能就在于帮助我们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重新发现和思考“人”自身的丰富性,成长为更强健的个体。(摘编自傅守祥《在数字时代坚守经典阅读带来的诗意》)材料二:在数字时代,“在网上读经典”正成为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各大视频平台上,标着“三分钟读完名著”标签的短视频博主数量庞大,通过这些视频,人们能够在3至5分钟内获取对经典名著的大致了解。与此同时,放眼市面上的经典纸书,一些出版社瞄准了年轻读者的口味,年轻化的书籍封面和内页排版,以及翻译风格的改变,使原著更贴近当代的审美取向和表达方式,生发出崭新的魅力。另外,一些出版社还尝试分辑策划的方式,将经典作品分成更小的篇章或系列,以适应现代人碎片化阅读的习惯。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似乎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阅读需要深刻、思辨和艰辛的一面,但书籍作为载体,可以以更多元、更灵活的方式带领读者入门。在数字时代,经典阅读正经历着一场变与挑战。人们通过创新的方式,将经典作品与年轻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然而,同时也要提醒人们,阅读经典不是为了追求浅薄的片段知识,而是需要耐心和深思熟虑。越是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越应反思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更是为了思考人生、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无论是通过屏幕上的视频还是纸上的书籍,阅读经典的目的在于感受其中的智慧和情感,与作者对话并且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因此,我们应该在数字化时代中保持对经典阅读的尊重和耐心,让经典作品继续发挥它们的魅力和影响力。在追求便捷和娱乐的阅读方式中,我们不应忽视经典作品所能带来的深度体验和思考的机会。让我们珍惜传统的阅读方式,同时也欢迎数字时代为经典阅读带来的新可能性。唯有如此,经典阅读才能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为年轻一代提供真正有意义的阅读体验。(摘编自孔德淇《“短视频”时代,我们该怎样阅读经典?》)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互联网化的社会已成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因而人们缺少了静心读书的环境。B.在智能手机随身的时代,大多数人选择了“碎片化阅读”或“功利化检索”,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里。C.唯有阅读经典、领会经典和活用经典,才能够“敏锐”我们的感觉,“丰富”我们的体验,“延长”我们的生命。D.在数字时代,人们的阅读习惯会受到影响,纸书作为载体也应大力创新,以更灵活的方式适应时代的需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心的《从前慢》为我们描绘了一种对“慢”的细腻感受,在当下快节奏社会,慢生活、慢读书逐渐成为一种美好与精致,甚至成为一种生活哲学。B.网络时代,我们不必将电子产品视为纸质书的对立面,因为电子阅读也是一种阅读,网络浏览与搜索也是积累知识的重要途径。C.在各大视频平台上,“三分钟读完名著”短视频博主数量庞大,播放效果也不错,这表明年轻人有了属于自己的阅读经典的方式,值得大力推广。D.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应该保持对经典阅读的尊重和耐心,重视经典作品所能带来的深度体验和思考,让经典作品发挥应有的魅力和影响力。3.下列选项出自《2023职场青年阅读行为观察报告》,其中最能支持“在智能手机随身的时代,如何像从前一样静心读书,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这一观点的一项是()A.报告显示,56%的人年均阅读量不足8本,阅读量超过15本的仅占15.3%。B.59.2%的读者表示,纸质书页翻动的声音和纸张带来的细腻触感更利于营造阅读氛围。C.在阅读题材上,前三名分别为文学小说(46.5%)、经典名著(35.2%)、金融经济(34.2%)。D.调查显示,35.6%的读者习惯沉浸式读书,28%的读者呈现出碎片化阅读习惯。4.我们应如何判断一部作品是经典作品?请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5.在数字时代,经典阅读正经历着一场嬗变与挑战,将经典作品与年轻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命题,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我们在这方面可以做哪些努力。【答案】1.D2.C3.A4.①经过时间锤炼,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历久弥新,艺术形式独树一帜。②既体现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生命体验和族群想象,又反映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整体面貌与文明程度。③承载着本族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也可供世界其他民族在推进文化反省和文明重构时借鉴与参照。5.①注意引导:大力宣传阅读经典的意义,引导青年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阅读经典,促进自身的成长。②创新形式:在数字时代,要以更多元、更灵活的方式带领读者入门,让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相辅相成;也可化大为小,渐近阅读经典,为经典阅读带来新的可能性。③强化体验:一方面要为青年阅读经典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要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重视阅读经典的深度体验和思考。【解析】【导语】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探讨了数字时代经典阅读的现状与挑战。材料一强调互联网对现代生活的塑形及其对传统阅读的影响,指出文学经典在人类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呼吁回归深入阅读。材料二分析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变革,指出短视频和年轻化书籍设计对经典普及的推动,同时提醒勿失去阅读深度。这两篇文章帮助我们认识到在充满变革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在传统与创新中找到平衡,保持对经典作品的深度阅读与思考。【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A.“因而人们缺少了静心读书的环境”错误,材料一“的确,在智能手机随身的时代,如何像从前一样静心读书,成为一个不小的问题”只是说存在这样的现象,“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与“人们缺少了静心读书的环境”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且静心读书取决于个人的主观选择,不能仅归因于外部环境。B.“迷失在网络信息的汪洋大海里”错误,材料一说的是“那些不善利用者”,选项扩大了范围。C.“唯有……才能够”说法太过绝对,材料一提到“阅读经典、领会经典和活用经典,无疑会‘敏锐’我们的感觉,‘丰富’我们的体验,‘延长’我们的生命”,这里说的是“无疑会”起到这些作用。故选D。【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值得大力推广”说法错误,这并非阅读经典的最佳方法,文中说“阅读经典不是为了追求浅薄的片段知识”“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更是为了思考人生、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因此“大力推广”于文无据。故选C。【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该内容主要是在说明人们的年均阅读量情况,阅读量少说明人们在智能手机随身时代不能像从前一样静心读书,能支持题干观点。B.此表述重点在于强调纸质书阅读氛围的优势,而不是关于在智能手机时代难以静心读书的情况,不能支持题干观点。C.只是在阐述阅读题材的占比情况,是人们的阅读偏好,和在智能手机时代能否静心读书这一问题毫无关联,不能支持题干观点。D.说明在当下有相当一部分读者不能进行沉浸式读书,而是呈现出碎片化阅读习惯,是人们的阅读方式,不能支持题干观点。故选A。【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①根据“文学经典是时间锤炼出来、跨越时空给人生以指导和借鉴的东西,是特定时代、特定人群、特定地域的文化记忆、共识性体验与延展性想象,是作家、批评家与读者长期磨合的共同创造,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历久弥新、艺术想象跨越时空”可知,经典作品经过时间锤炼,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历久弥新,艺术形式独树一帜。②根据“从世界文明演进的视角看,文学经典无疑是世界各国文化传承与艺术承继的核心,既体现了各国文学大师们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生命体验和族群想象,又反映了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整体面貌与文明程度”可知,经典作品既体现在特定文化情境中的生命体验和族群想象,又反映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整体面貌与文明程度。③根据“其民族人类学意义上的历史生成、时代流变主要承载着本族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而其跨文化交流与跨媒介重构不但可以使其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光彩,而且可以供世界其他民族在推进文化反省和文明重构时借鉴与参照”可知,经典作品承载着本族群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密码,也可供世界其他民族在推进文化反省和文明重构时借鉴与参照。【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①根据材料一“基于经典阅读的人文教育,其核心功能就在于帮助我们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重新发现和思考‘人’自身的丰富性,成长为更强健的个体”可知,要对年轻人注意引导:大力宣传阅读经典的意义,引导青年在新的历史情境下阅读经典,促进自身的成长。②根据材料二“这些悄然发生的变化,似乎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息:阅读需要深刻、思辨和艰辛的一面,但书籍作为载体,可以以更多元、更灵活的方式带领读者入门”可知,要创新形式:在数字时代,要以更多元、更灵活的方式带领读者入门,让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相辅相成;根据“让我们珍惜传统的阅读方式,同时也欢迎数字时代为经典阅读带来的新可能性”可知,也可化大为小,渐近阅读经典,为经典阅读带来新的可能性。③根据材料二“越是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越应反思阅读的价值与意义。阅读经典不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享受娱乐,更是为了思考人生、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在追求便捷和娱乐的阅读方式中,我们不应忽视经典作品所能带来的深度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可知,要强化体验:一方面要为青年阅读经典提供充足的空间和时间;另一方面要培养深度思考的能力,重视阅读经典的深度体验和思考。(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灰色马,灰色的骑手〖备注〗【美】凯瑟琳·安·波特米兰达躺在深渊上面一片狭窄而凸出的岩石上,她知道那是个无底的深渊,虽然她不可能了解它;凸出的岩石在她童年的梦中就使她感到危险;她把脊背紧贴在一堵叫人放心的花岗石峭壁上,一边盯着深渊看,一边思索,在这里,到底在这里了,这挺简单,这就是死亡,压根儿没什么可怕的。但是她不能同意,仍然死乞白赖地向后缩着身子,紧贴着花岗石峭壁,在她童年的梦中,峭壁使她感到安全,她慢腾腾地呼吸,害怕浪费气力,绝望地说,瞧,别害怕,这没什么。她说不出话,不再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完全摆脱对人事的一切关心,然而特别清明而通达;一切理性的概念、合理的疑问,一切血肉的联系和七情六欲都从她身上渐渐消失,化为乌有,只剩下一颗微小而光线强烈的生命的火星,它只知道自己,只依靠自己,不依靠其他任何物体提供力量;它不受任何感染或者引诱的影响,完全由一个独一无二的动机——执着的生存意志所组成。这颗静止不动的火星毫无援助地全力抵抗着毁灭,挣扎着活下去,狂热地追求着生存,除了这唯一的决不放弃的目的,既没有动机,也没有计划。信任我,这一颗顽强不灭、光线强烈的火星说。信任我。我坚持着。火星一下子变大,变得又扁又薄,成为一道美丽的光,像一把巨大的扇子那样展开,而且弯曲成一道虹;透过这道虹,着迷因而全然相信的米兰达看到一幅深远而清晰的风景,大海和沙滩啦,柔软的草地和天空啦,全刚冲洗过,闪烁着透明的蓝色。唔,当然喽,当然喽,米兰达说,丝毫不感到惊奇,而是带着安详的喜悦。她从狭窄而凸出的岩石上站起来,轻快地穿过那座气象万千的宏伟的虹桥,桥下一边是蓝得像火焰的大海,另一边是阴凉的绿色草地。微微起伏的水波不慌不忙地滚滚涌来,默默拍打着沙滩,又退下去;绿草在无声无息的风中摇摆。一大群人像白云似的在闪烁着微光的空气中慢悠悠地向地走来;而米兰达又惊又喜,看到他们全是地认识的活人。他们的脸都变了样,个个变得漂亮了,胜过在地记忆中的相貌;他们的眼神像晴朗的天气,清澈而平静;他们没有影子。他们是绝不可能被认错的,地没有叫他们的名字,或是回忆她同他们的关系,就个个都认识了。他们平静地把她围起来,没有发出一点脚步声,然后又把出神的脸转向大海;而她毫不费力地同他们一起行动,就像一个浪花在波浪中似的。这个移动的圈子扩大了,分散开来;每个人独立着,但是并不孤独;米兰达也是独立着,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想要,在宁静的狂喜中,待在原处一动也不动,眼睛盯着那覆盖万物、深不可测的天空,那里永远是早晨。米兰达舒坦地躺着,头枕在两条胳膊上,处在大海、天空和草地均匀地洋溢出来的源源不绝的温暖中,她接触得到周围那些安详地微笑着的熟人,但是没有去接触。突然,事前一点预兆也没有,她感到一阵模糊的恐惧的战采,她欢乐的心情中出现了一个小小的不信任。一层薄霜落到她充满信心的平静的心境边缘上;缺少一样什么,缺少一个人,她失去了什么,她在另一片地域失去了什么贵重的东西,啊,那可能是什么呢?没有树,这儿没有树,一个念头在她脑海深处挣扎,终于清楚地出现,我们把死人给忘了,啊,死人,他们在哪儿呢?顿时像幕拉下来似的,灿烂的景色不见了。她独自在一个陌生的、尽是石头的、冷得刺骨的地方,沿着一条白雪覆盖、容易滑跤的陡峭的小路小心翼翼地走着,大声喊叫,啊,我一定要回去!可是朝哪个方向呢?病苦又来了,一阵像烈火那样强烈地折磨人的痛苦在她的血管里流动,她的鼻孔里充满腐烂的臭气,叫人恶心;她睁开眼,只见一片苍白的亮光透过一层粗白布照在她的脸上,知道死亡的气味在她自己的身体里,接着她勉强举起一只手。白布褪下去了;她看到坦纳小姐熟练而有条不紊地用装上皮下注射针头的注射器在抽药水,听到希尔德谢姆医生在说:“我想这会有效的。再试一针。”坦纳小姐牢牢抓住米兰达肩膀附近的胳膊,接着那种难以置信的流转的病苦又在她的血管里流动起来了。她挣扎着喊叫,说,让我走,让我走;但是听到的只是像痛苦的野兽发出的一连串混乱的声音。钟声都不协调地叮当叮当响起来了,在半空中互相激荡,响成一片;喇叭声和汽笛声尖锐地同人的悲痛的叫声混在一起;硫黄色的亮光在黑沉沉的玻璃窗外爆破,像闪电似的在黑暗中消逝。米兰达从无梦的睡眠中醒来,问:“出了什么事?她并不指望得到回答,只是因为走廊里说话声和脚步声闹得沸沸扬扬,而空中有一片刺耳的噪声;遥远的吵声不断地传来,愤怒的、发狂似的尖叫像是暴民在造反。灯光亮了,坦纳小姐用听哑的声音说:“听到了吗?他们在庆祝。停战了。仗打完了,亲爱的。”她的双手颤抖着。她把手里的调羹在杯子里搅得嗒嗒直响,接着停住手听了一阵,然后把杯子递给米兰达。从卧床不起的老妇人住的病房到楼下门厅里,都飘起噪音沙哑、音调不齐的合唱声:“我的祖国,这是你的……”可爱的土地……啊,这个苦恼的世界上的这片糟糕的土地。在这里,欢乐的歌声是病苦的叫喊;在这里,那些老妇人坐起来,一边等着她们黄昏时候喝的那杯可可,一边用沙哑、走调的声音唱着:“可爱的自由的土地——”“啊,我说,你想象得到吗?”那些难听得要命的声音接下来会问,各种响亮的金属乐器声在淹没她们的声音。“仗打完了。”坦纳小姐说。她的下嘴唇紧绷着,眼泪汪汪。米兰达:“劳驾把窗子打开,劳驾,我在这儿闻到了死亡的气味。”(有删改)〖备注〗文章以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全球大流感(造成5000万到1亿人死亡)为写作背景。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以米兰达的梦境开篇,将梦中的事物与童年的梦进行对比,展现了米兰达在生死挣扎经历中从恐惧到坦然的心理。B.微小而光线强烈的火星象征着米兰达对生的信念和渴望,它变幻成一道虹,照亮着大海、沙滩、草地、天空等灿烂的图景。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营造出紧张、压抑的氛围,充分展现出米兰达潜意识中的不安全感和随处可见的死亡意识。D.小说描写了米兰达在身体和心灵上遭受的创伤经历,实际上揭示了人们在疾病和战争威胁下的生存处境和生活态度。7.关于小说最后庆祝停战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坦纳小姐把手里调羹在杯子里搅得嗒嗒直响,这一细节描写充分表现出她内心的激动之情。B.从“不协调”“黑沉沉”“刺耳”“暴民在造反”等词可以看出,米兰达眼中的世界是灰色的。C.大楼内的合唱声沙哑且走调,欢乐且痛苦,反映人们在获知战争结束后,尽情释放压抑的情绪。D.米兰达最后说“我在这儿闻到了死亡的气味”,表明她对停战无动于衷,是一个非常冷漠的人。8.请联系文本,说说你对标题中“灰色”的理解。9.有人说,这篇小说的整体基调是灰色的,但依然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光亮的幻境”。请结合文本就“光亮的幻境”加以分析。【答案】6.A7.D8.①灰色代表着米兰达紧张、压抑、焦虑的生活状态。②灰色是米兰达对生活的一种感觉,是人们被病魔笼罩的恐惧。9.①这个“光亮的幻境”是由大海、沙滩、草地、天空和她认识的人们组成的。②这个“光亮的幻境”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的幻境,是米兰达心中安全、祥和、光亮、澄澈的理想世界。③这个“光亮的幻境”是米兰达希望战胜疾病活下去的念头。【解析】【导语】小说通过米兰达的梦境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顽强。小说开篇以梦中逼真的死亡经历展现人物内心的恐惧与抗争。微小的火星象征生存意志,它延展为幻境中的美景,映射对生命的希冀。结尾描绘停战时的庆祝与死亡的气味交织,以灰色的基调反映战争与疾病下的悲剧现实,同时通过梦境中的光亮瞬间,表达对生命与和平的渴望。【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将梦中的事物与童年的梦进行对比”错误,并无对比之意。文中只是简单提及童年梦的内容以及她对死亡的初步认知,没有形成一种对比来体现心理变化过程。故选A。【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D.“表明她对停战无动于衷,是一个非常冷漠的人”错,米兰达说“我在这儿闻到了死亡的气味”,并不是表明她冷漠,而是她经历了病痛折磨,身处病房这样充斥着死亡气息的环境中,即便听到停战的消息,身体和心理上依旧被那种死亡带来的阴霾笼罩,更多体现的是她难以摆脱当下痛苦、压抑状态,并非是对停战无动于衷的冷漠。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的能力。①从米兰达整个经历来看,她身处病痛折磨中,在生死边缘挣扎,内心充满紧张、压抑、焦虑的情绪,生活状态是灰暗的,这种灰暗的色调就如同“灰色”一样笼罩着她的生活,所以“灰色”代表着她这样糟糕的生活状态。②结合小说写作背景,当时是处于一战中全球大流感肆虐的时期,人们时刻面临着被病魔侵袭、死亡威胁的状况,生活在恐惧之中,而米兰达作为其中一员,这种被病魔笼罩的恐惧就是她对生活的一种灰暗感觉,“灰色”也就象征着这种整体的恐惧氛围和生活感受。【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①文中明确描述了米兰达看到的幻境,那是由大海、沙滩、草地、天空以及她认识的人们所组成的,这些美好的景象构成了这个幻境的具体画面,给人一种美好、光亮的感觉,是实实在在在文中呈现出来的内容基础。②这个幻境和米兰达现实中身处病痛、面临死亡、周围氛围压抑灰暗的情况截然不同,它是出现在她脑海中的理想世界,在那里有着安全、祥和的氛围,一切都显得光亮、澄澈,寄托着她内心对于美好、安宁生活的向往,是超越现实苦难的一种精神层面的理想寄托。③从象征意义上来说,这个“光亮的幻境”的出现源于米兰达内心深处对生的渴望,是她希望战胜疾病活下去的强烈念头所催生出来的美好想象,代表着她在艰难处境中对生命、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魏王问相国曰:“今秦负强,以无道陵天下,天下莫不患。寡人欲割国之半,以亲诸侯,求从事于秦,可乎?”子顺对曰:“以臣观之,殆无益也。今天下诸侯,畏秦之日久矣,数被其毒,无欲复之之志,心无所计,委国于游说之士。游说之士挟强秦以为资,卖其国以收利,又手服从,曾不能制。如君之谋,未获其利,而秪为名,适足以速秦之首诛,则无以得之,不如守常以须其变也。”王曰:“秦其遂有天下乎?”对曰:“必然。虽然,取不以义,得不以道,自古以来,未有能终之者。”五国约而诛秦。子顺会之秦,未入境而还。诸侯留兵于成皋,子顺谓市丘子曰:“此师楚为之主,今兵罢而不散,殆有异意,君其备诸。”市丘子曰:“先生幸而教之,愿以国寄先生。”子顺许诺,遂见楚王曰:“王约五国而西伐秦,事既而不集又久师于市丘谤君者或以君欲攻市丘以偿兵费。天下之士且以是轻君而重秦,且又不义君之为矣,王何不卜交乎?”楚王曰:“奈何?”子顺曰:“王今出令,使五国勿攻市丘,五国重王,则听王之令矣;不重王,则且反王之令而攻市丘。以此卜五国交王之轻重,必明矣。”楚王敬诺,而五国散。赵间魏,将以求亲于秦。子顺谓赵王曰:“此君之下吏计过也。比目之鱼,所以不见得于人者,以耦视而俱走也。今秦有兼吞天下之志,日夜伺间,不忘于侧息。赵、魏与之邻接,而强弱不敌。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今无故自离,以资强秦,天下拙谋无过此者,故臣曰君之下吏计过也。夫连鸡不能上栖,亦犹二国构难不能自免于秦也。愿王熟虑之。”赵王曰:“敬受教。”(选自《孔丛子·论势》,有删改)材料二:新垣固请子顺曰:“贤者所在,必兴化致治。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子顺曰:“以无异政,所以自退也。且死病无良医。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救亡不暇,何化之兴。昔伊挚在夏,吕望在商,而二国不治,岂伊、吕之不欲哉?势不可也。当今山东之国敝而不振,三晋割地以求安,二周折而入秦,燕、齐、楚已屈服矣。以此观之,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选自《资治通鉴·周纪》,有删改)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事既而不集A又久B师C于市丘D谤君者E或以君F欲攻G市丘H以偿兵费。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不以道”与“虑而后能得”(《礼记·大学之道》)两句中的“得”意思相同。B.其,表示祈使,与“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兼爱》)中的“其”用法不同。C.熟,仔细、周详,成语“深思熟虑”中的“熟”意思与此相同。D.兴,振兴,与“《诗》可以兴”(《<论语>十二章》)中的“兴”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魏王想把魏国一半的土地送给关东各国诸侯,以联合他们共同讨伐秦国,子顺认为此举是无益之举。B.五国联合讨伐秦国失败后,将军队驻留在成皋,子顺认为他们有不良企图,提醒市丘行政长官要有所戒备。C.子顺做魏国国相,没干出什么特殊的政绩就自动引退了,新垣固猜想子顺是不得志,劝说子顺去投奔秦国。D.子顺以“比目之鱼”“连鸡不能上栖”做类比,奉劝赵王放弃离间魏国的做法,不要给秦国以可乘之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秦所以不敢图并赵魏者,徒以二国并目周旋者也。(2)今秦有吞食天下之心,以义事之,固不获安。14.子顺是如何分析秦国统一天下一事的?请根据两则材料概括说明。【答案】10.ADH11.A12.C13.(1)秦国之所以不敢图谋赵、魏两国,只是因为我们两国能够同心协力相互照应。(2)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的心思,用仁义之道去侍奉它,本来就得不到什么安全。14.从当时形势来看,秦国不出二十年必将统一天下,但秦国不是以道义取得天下,最终是保不住的。【解析】【导语】这篇文言文摘录自《孔丛子·论势》与《资治通鉴·周纪》,展现了子顺对秦国崛起和诸侯关系的深刻见解。文章通过对魏王、楚王、赵王的劝谏,反映出子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远见。他明确指出秦国以不义之道霸天下,长久不终,是基于历史规律的判断。子顺利用比喻警示魏、赵等国要团结抗秦,而对现实中无力扭转大势的无奈,也表现了他深重的忧患意识。文中人物对话简洁,寓意深远,揭示了春秋战国时代的风云际会和历史变化。【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事情结束后却没有成功,又长时间让军队驻扎在市丘,指责您的人有的认为您想要攻打市丘,来补偿军费开支。“事既而不集”主谓结构,语意完整,单独成句,所以A处断开;“又久”时间状语,“于市丘”是“师”的后置状语,BC处不断开,所以D处断开;“谤君者或以……市丘”是主谓宾结构,语意完整。其中“君欲攻市丘”主谓宾结构,做“以”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所以H处断开。故选ADH。【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意思相同”错误。取得/收获。句意:(秦国)不用道义来取得(天下)。/经过深思熟虑然后才能有所收获。B.正确。表示祈使/代词,自己。句意:您得有所防备啊。/所以攻打别的国家是为了对自己的国家有利。C.正确。句意:请您仔细考虑这件事。/深入细致地思考、仔细地考虑。D.正确。振兴/激发。句意:必定能够振兴教化,实现大治。/《诗经》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意志。故选A。【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劝说子顺去投奔秦国”错误,曲解文意。结合原文“今子相魏,未闻异政而即自退,意者志不得乎,何去之速也”可知,新垣并没有劝说子顺投奔秦国,而是觉得他离开得太快,“新垣固请子顺”体现出有挽留他的意思。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的原因;“图”,图谋;“徒”,只、仅仅。(2)“事”,侍奉;“固”,本来;“安”,安全。【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由材料二“不出二十年,天下其尽为秦乎”可知,从当时形势来看,秦国不出二十年必将统一天下;由材料一“必然。虽然,取不以义,得不以道,自古以来,未有能终之者”可知,秦国不是以道义取得天下,最终是保不住的。参考译文:材料一:魏王问相国说:“如今秦国倚仗着强大的国力,凭借不合道义的手段欺凌天下各国,天下没有谁不为此担忧。我想割让魏国一半的国土,来与各诸侯国亲近交好,谋求一起去侍奉秦国,这样做可以吗?”子顺回答说:“依我看来,这样做恐怕没有什么益处。如今天下的诸侯,畏惧秦国已经很久了,多次遭受秦国的侵害,已经没有想要报复秦国的志向了,心里也没有什么好的计策,便把国家大事都托付给那些游说的谋士。而这些游说的谋士们挟持强大的秦国作为自己的资本,出卖自己的国家来谋取私利,让诸侯们拱手服从秦国,却始终没办法制约秦国。像您这样的谋划,不仅不能获得好处,而只是落得个(向秦国屈服的)名声,恰恰只会加速招来秦国首先来攻伐诛灭,这样是没办法得到保全的,不如坚守常规来等待局势的变化呀。”魏王说:“秦国最终会统一天下吗?”子顺回答说:“那是必然的。虽然如此,但是(秦国)获取天下不是凭借正义,得到天下不是依靠正道,自古以来,还没有能让天下长久保持下去的呢。”韩、赵、魏、齐、燕五国相约共同出兵讨伐秦国。子顺也去会合五国军队去秦国,还没进入秦国境内就返回了。各诸侯国把军队留在成皋。子顺对市丘君说:“这次出兵,楚国是盟主,如今战争结束了,军队却还不撤离,恐怕有别的意图,您得有所防备啊。”市丘君说:“先生有幸教导我,我愿意把我的国家托付给先生。”子顺答应了,于是去拜见楚王,说:“大王您邀约五国向西攻打秦国,事情结束后却没有成功,又长时间让军队驻扎在市丘,指责您的人有的认为您想要攻打市丘,来补偿军费开支。天下的士人将会因此轻视您而看重秦国,而且又会认为您的做法不符合道义,大王您为什么不测试一下五国与您结交的态度呢?”楚王说:“怎么做呢?”子顺说:“大王现在发布命令,让五国不要攻打市丘,五国如果尊重大王,就会听从大王的命令了;如果不尊重大王,就会违背大王的命令而去攻打市丘。用这个办法来测试五国对大王您的重视程度,必然就清楚了。”楚王恭敬地答应了,于是五国的军队就各自散去了。赵国离间魏国,目的是以此亲近秦国。子顺对赵王说:“这是您的臣下谋划错误。比目鱼之所以难以被人捕获,是因为他们两两并行而视以便一起逃走。现今秦国有兼吞天下的志向,时刻不忘窥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赵、魏两国与秦相邻接,但都是弱国。秦国之所以不敢图谋吞并赵国和魏国,只是因为这两个国家能相互配合、协同应对呀。现在无缘无故地自行分离,来资助强大的秦国,天下再拙劣的谋划也不会超过这个了,所以我说这是您的下属官吏谋划失误啊。用绳子拴在一起的鸡没办法一起上架栖息,也就如同赵、魏两国相互构怨争斗就没办法让自己从秦国的威胁下保全了。希望大王您慎重地考虑这件事。”赵王说:“我恭敬地接受您的教诲。”材料二:新垣坚决地请求子顺(留下),说:“贤能的人所到之处,必定能够振兴教化,实现大治。如今您在魏国担任相国,还没听说您有什么突出的政绩就马上要辞官隐退,我猜测是您的志向没能实现吧,为什么离开得如此迅速呢?”子顺说:“正是因为没有突出的政绩,所以我才要自行引退呀。况且对于必死的绝症,是没有良医能治好的。现在秦国有吞并天下的心思,用仁义之道去侍奉它,本来就得不到什么安全。连挽救危亡都来不及,哪里还谈得上振兴教化呢?从前伊尹在夏朝,吕尚在商朝,然而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理,难道是伊尹、吕尚不想把国家治理好吗?是形势不允许啊。如今崤山以东的各个诸侯国都衰败而且振作不起来了,韩、赵、魏三国割让自己的土地来求取安宁,二周的君主也辗转归顺了秦国,燕国、齐国、楚国也都已经屈服于秦国了。从这样的形势来看,用不了二十年,天下恐怕都会被秦国完全掌控了吧。(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①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②,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备注〗①天宝元年,四十二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这首诗。②买臣,指朱买臣,会稽人,早年以卖柴为生,他的妻子嫌他贫贱,离开了他。后来朱买臣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做了会稽太守。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描绘了一派丰收的景象,此时“白酒新熟”黄鸡“正肥”。B.五、六两句通过“高歌”“起舞”的动作描写,把诗人喜悦的心情展现得活灵活现。C.第七句中的“苦不早”意为恨不能早点见到皇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D.第九句运用典故,把曾经轻视自己的妻子比作“会稽愚妇”,把自己比作朱买臣。16.结尾“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所传达的情感有何异同?【答案】15.D16.同:都表现诗人的自信与狂放不羁。异:①“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踌躇满志。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世的苦闷。【解析】【导语】这首诗描绘了李白得知入京的喜讯后,在家中与孩子们告别的情景。诗人用丰富的细节表现乡村的丰收之乐,以及用“高歌”“起舞”宣泄内心的欢欣与傲气。同时,以典故表达对未来荣达的信心,最后两句将这份自信与雄心推向高潮,显示出他不甘平凡的性格与志向。【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把曾经轻视自己的妻子比作‘会稽愚妇’”错误,从诗中“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可知此时一家其乐融融,显然“会稽愚妇”不是用来指妻子,而是另有所指,是指目光短浅轻视自己的世俗小人。故选D。【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相同点:在“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中,诗人仰天大笑,以一种极为豪迈的姿态出门奔赴京城,认为自己绝非那种平凡庸碌、只能埋没在乡野的人,体现出对自身能力和未来前途的高度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诗人坚信自己的才华必定有施展之处,哪怕千金散尽也毫不担忧,这种对自身才华的绝对信任。“仰天大笑”的举动以及不屑于被视为“蓬蒿人”的态度,还有“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毫不谦逊、直抒胸臆的表达,都突破了常人的内敛与含蓄,充分展现出李白那狂放、洒脱的个性,不受世俗观念和常规行为的束缚。不同点:①李白得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诏书,他觉得自己终于迎来了施展抱负的大好机会,所以是怀着对未来仕途满满的期待和志得意满的心情写下“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表现了诗人对仕途的踌躇满志。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尽管诗人坚信自己的才华必有可用之处,但在创作《将进酒》时,他可能正处于一种未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境遇之中,所以才会一方面强调自己的才能有用,另一方面又以“千金散尽”这种看似豁达实则无奈的表述,来抒发内心那种渴望被任用、实现抱负却又暂时受阻的苦闷情绪。(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某校办学条件简陋,在吃饭和居住方面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老师引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说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安慰学生。(2)李白《将进酒》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诗人的豪情,也是愤激之语,充分肯定了“饮者”的地位。(3)“扁舟”既是游子漂泊凭靠,也是其羁旅之愁的寄托。如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答案】(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2)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3)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走进老济南,如同打开一篇锦绣的诗文,诗意苍苍,烟火灼灼。走在古街巷,它典雅端庄,深藏着岁月和时光,静静地等待着你。让你的心,有一种归属感。古巷人家每一个院落都是一幅画、一首诗。让你忍不住驻足。有的门口种一丛竹子,有的种几棵蔷薇,或者墙壁旁种凌霄花。凌霄花攀爬到灰色的瓦屋上,再沿着尖尖的房脊袅娜地伸展,恣肆地开放,像极了簪着花的古装女子。每一个巷子都是青石板路,有的光亮如镜,有的狭窄幽深。路两旁的人家,有的在房顶上把竹竿搭到对面人家,葡萄藤就沿着竹竿攀爬过去了,人走在小巷里,幽幽的绿荫笼罩着你,惬意而凉爽。有的四合院里还有泉,泉水流动时发出玉石般清脆的声音。院落主人把泉眼砌在一个八角形的石井中并在周围再砌一个半圆形的小池子用来养碗莲、睡莲。池旁筑假山石,再种几竿竹子,养些吊兰等花草,诗情画意全出,再现“泉声花间出,山色座上来”之妙趣。18.将文中画横线处改写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19.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答案】18.院落主人把泉眼砌在一个八角形的石井中,然后在周围砌一个半圆形的小池子,池子用来养碗莲、睡莲。19.文中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古巷人家的院落比作画、诗,表达了作者对古巷人家院落的喜爱之情,给人以美感。【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原句中“并”前后是并列的成分,可以将并列成分分别独立成句,它们共同的主语是“院落主人”;“用来养碗莲、睡莲”的主语是“池子”,独立成句即可。改写后的三个较短句如下:“院落主人把泉眼砌在一个八角形的石井中”“院落主人在石井周围又砌了一个半圆形的小池子”“这个小池子用来养碗莲、睡莲。”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成句:院落主人把泉眼砌在一个八角形的石井中,然后在周围砌一个半圆形的小池子,池子用来养碗莲、睡莲。【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在这个句子中,“古巷人家的院落”是本体,“一幅画”“一首诗”是喻体;把院落比作画,能够让读者直观地联想到院落有着如画一般优美的景致;将院落比作诗,赋予了院落浓厚的诗意韵味。这暗示着古巷院落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宁静悠远的氛围以及独特的生活气息,如同诵读一首优美的诗歌,从中感受到别样的情致。通过这样的比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作者对古巷人家院落的欣赏与赞美之情。(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国地域广阔,①,如四合院、蒙古包、窑洞等,早已(A),然而隐藏于福建崇山峻岭的民居——客家土楼,却鲜为人知。客家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等特点独立于世界民居建筑之林。②,一般要花3~5年,较大者甚至要积数十年、几代工匠的辛劳。土楼有圆形、方形、椭圆形、八卦形、半月形、交椅形等30多种。其中圆形土楼数量众多,内设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的天井空间,可居住200~700人。一层为厨房,二层为仓库,而且都没有窗户。三层以上为起居室,设有外小内大的喇叭形窗户。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土楼内水井、粮食、畜圈等设施(B),是中国古代客家人防御性能较佳的民居样式。③,华安、南靖等地也有不少闽南人住在土楼里。客家土楼凝聚着许多古代科学智慧,遵循了“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理念,选址或依山就势,或沿溪流,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田园风光(C)。2006年5月,由龙岩市申报客家土楼营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2008年7月6日,福建土楼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道产名录》。20.请在文中括号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校园小卖部租赁合同及新品引进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青少年心理辅导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建筑玻璃及装饰材料购销合同2篇
- 2024版软件开发项目居间合同
- 2025别墅装修室内外照明设计与安装合同3篇
- 2025年度林业资源综合管理与技术服务承包合同样本3篇
- 二零二四年份版权转让与授权合同3篇
- 2025年度体育场馆设施抵押融资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安装合同范本6篇
- 二零二五版城市综合体项目施工监管服务合同3篇
- 新型电力系统简介演示
- 特种设备行业团队建设工作方案
- 眼内炎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肯德基经营策略分析报告总结
- 买卖合同签订和履行风险控制
- 中央空调现场施工技术总结(附图)
- 水质-浊度的测定原始记录
- 数字美的智慧工业白皮书-2023.09
- -安规知识培训
-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