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末质量监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沙眼衣原体是一种以活细胞为宿主的病原体,属于原核生物。该衣原体可侵袭人的眼部,引发眼部炎症反应,感染者可能会出现眼睛发红、疼痛等症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细胞中寄生的所有沙眼衣原体属于种群B.一个沙眼衣原体只有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结构层次C.沙眼衣原体只能依靠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自身的蛋白质D.沙眼衣原体细胞内的某些蛋白质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A.核糖体——蛋白质和RNA B.溶酶体——蛋白质和磷脂C.染色体——蛋白质和DNA D.中心体——蛋白质和磷脂3.钠钾泵是一种特殊的载体蛋白,该蛋白既可催化ATP水解和合成,又能促进Na+、K+的转运.每消耗1分子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将2分子K+泵入细胞内.如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4.已知①酶、②抗体、③激素、④糖原、⑤脂肪、⑥核酸都是人体内有重要作用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都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B.③④⑤都是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C.①②⑥都是由含氮的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D.④⑤⑥都是人体细胞内的主要能源物质5.胞吞和胞吐是物质进出细胞的一种重要方式,如图为胞吞和胞吐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均需要膜蛋白参与B.在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胞吞、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需要消耗能量C.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6.如图表示ATP的结构,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代表的是腺苷 B.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C.水解时c键更容易断裂 D.图中a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7.为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某同学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下图安装好。以下关于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装置甲和乙分别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可通过观察澄清的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实验过程中,甲组装置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可能比乙组的明显D.装置甲A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CO28.如图所示为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反应增强,碳反应增强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的含量降低C.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与光照强度无关D.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速率9.如图表示某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叶肉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B.M中NADPH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类囊体到叶绿体的基质C.M、N都能产生ATPD.真核细胞中都含有M、N,原核细胞中都不含M、N10.将蚕豆植物放在湿润的空气中,光照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0.3g/mL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将保卫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时,才构成一个渗透系统B.刚从清水转入0.3g/mL蔗糖溶液中时,保卫细胞细胞液浓度将逐渐增加C.清水中保卫细胞不能进行呼吸作用D.蔗糖分子扩散进入保卫细胞后,细胞渗透吸水导致气孔关闭11.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3类,即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协同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B.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催化剂C.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转运物质时,可逆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顺浓度梯度运输D.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势能12.下列关于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和相关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模型构建: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B.同位素标记: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C.单因子对照实验: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来源D.差速离心: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和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3.如图①~④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不同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O2通过图②所示方式运输,甘油通过图①所示方式运输B.图①③所示方式均需要由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图③中的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后可恢复原状D.图④所示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小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图④所示方式运输14.某生物兴趣小组欲测定温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他们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随机均分为4组进行实验,在不同的温度下测定叶片质量变化(均考虑为有机物的质量变化)。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质量变化情况的操作流程及结果。如果每天10小时光照,植物长势最好的温度是()A.13℃ B.14℃ C.15℃ D.16℃15.光呼吸是在光照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叶绿体中的R酶在CO2浓度高而02浓度低时,会催化RuBP(C5)与CO2结合,生成PGA(C3)进行光合作用。R酶在CO2浓度低而O2浓度高时,会催化RuBP与O2结合在相关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酸(光呼吸的底物),通过光呼吸途径合成PGA重新进人卡尔文循环,还有一部分碳元素在线粒体中转化为CO2释放。光呼吸会消耗ATP、[H],但可以消除PG和自由基等对细胞有毒害的物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据信息分析光呼吸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B.单独通过抑制光呼吸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是不现实的C.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D.光呼吸与细胞呼吸相比较,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16.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显现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种胚红色越深,其种子活力越低B.TTF生成速率与保温的温度有关C.无氧条件下,种子中不会产生TTFD.TTF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成熟的植物细胞是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的。图甲是某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其中溶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图乙是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分析,该渗透装置中的漏斗液面上升,发生此现象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半透膜,二是。最终达到渗透平衡时,溶液S1的浓度溶液S2的。(2)已知图乙所示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该植物细胞的(填序号)相当于图甲中的半透膜。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具备图甲渗透装置的条件,还应该具备的条件是。(3)若将某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植物细胞发生的现象是。已知该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其吸水能力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请在下图中画出大致变化趋势(以初始状态的相对吸水能力为1)。。18.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的影响”,实验处理如表格所示,据此回答以下相关问题:步骤操作方法试管A试管B1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2滴2滴2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mL3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1mL4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2mL5观察(1)由本实验的目的可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pH;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属于,可观察的指标是。(2)此实验设计不够完善是因为缺少,为了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你认为需要改善的具体操作是。(3)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处理。(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左右),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19.图1表示细胞呼吸中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M、P表示物质,Ⅰ~Ⅴ表示过程。图2为测定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3表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催化过程Ⅱ的酶存在于细胞的,物质M表示。能产生ATP的过程有(填罗马数字)。(2)一段时间后,图2所示实验装置中墨滴右移,则酵母菌细胞中可能发生图1中的(填罗马数字)过程。(3)运动强度为c时,人体内CO2产生场所是。此时,细胞呼吸中葡萄糖中化学能的去向有。20.植物光合产物的运输会对光合作用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研究人员利用14C标记的CO2探究柑橘光合作用强度和光合产物的运输情况,实验两周后测得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其中A组表示留果处理,B组表示去果处理。回答下列问题:组别净光合速率(μmol⋅m气孔开放程度(mmol⋅m叶的相对放射性强度(%)根的相对放射性强度(%)果实的相对放射性强度(%)A组4.341.427.115.438.6B组2.829.748.220.8—(1)叶绿体中,与CO2发生结合并固定的物质是。(2)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以形式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分析实验数据可知,A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运输到中,B组柑橘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积累在中。(3)与A组相比,B组柑橘的净光合速率较低。从碳反应角度分析,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4)本实验采用14CO2的原因是。21.细胞代谢过程离不开酶的催化,以下为研究酶的相关实验所提供的材料试剂,其他实验条件及用具均适宜且充足。回答有关问题:供选:(各溶液均为新配制的)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蔗糖酶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质量分数为5%的HCl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NaOH溶液、热水、蒸馏水、冰块、斐林试剂、碘液。(1)欲探究酶具有专一性,实验的自变量是。以蔗糖作底物时,一般不能选择上述材料中的碘液来检测实验结果,原因是。(2)研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较好是。(3)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建议选用为反应物,若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则该酶的最适温度的范围是,欲测定该酶的最适温度,下一步的做法是。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解析】【解答】A、在一定区域内,同一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种群,所以一个细胞内寄生的所有沙眼衣原体属于种群,A符合题意;
B、沙眼衣原体属于单细胞生物,一个沙眼衣原体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B不符合题意;
C、沙眼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有核糖体,所以沙眼衣原体可以利用自身的核糖体来合成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沙眼衣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故没有核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衣原体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并且DNA作为遗传物质;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原核生物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2.【答案】D【解析】【解答】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的。A正确;
B、溶酶体是具膜的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因此包含蛋白质和磷脂成分。B正确;
C、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C正确;
D、中心体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的。其没有膜结构,不含磷脂,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功能细胞器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线粒体动植物细胞双层膜结构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植物叶肉细胞双层膜结构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内质网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结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高尔
基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动物细胞高尔基体与分泌有关;植物则参与细胞壁形成)核糖体动植物细胞无膜结构,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动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且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和细菌.液泡成熟植物细胞单层膜形成的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有机酸、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中心体动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细胞无膜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2、细胞膜成分: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所构成,少数为糖类。3.【答案】B【解析】【解答】A、结合题意分析,“这种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说明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A正确;
B、钠-钾泵只能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能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B错误;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钠离子和钾离子和催化ATP水解的功能,C正确;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为顺浓度的协助扩散,不消耗ATP,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式运输方向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能量示例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否否水、气体、脂类(如甘油,因为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是否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是是几乎所有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4.【答案】C【解析】【解答】A、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②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③激素的化学本质有氨基酸衍生物或者蛋白质或者脂质等;有机物中只有蛋白质才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A错误;
B、③激素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④糖原是生物大分子,⑤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单体是氨基酸(C、H、O、N等)或者核糖核苷酸(C、H、O、N、P),②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单体是氨基酸,⑥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C、H、O、N、P),C正确;
D、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例如④糖类,⑥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⑤脂肪是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答案选:C。【分析】1、酶: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化学本质:球蛋白(蛋白质)
抗体的性质:特异性(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3、激素的化学本质:
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促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
②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
③固醇类激素:性激素等。
4、有关能源物质的归纳:
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
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
储能物质:淀粉、脂肪、糖原
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糖原
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淀粉(主要)、脂肪
主要的储能物质:脂肪
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
最终能量来源:太阳光
三大能源物质供能次序:糖类→脂肪→蛋白质5.【答案】C【解析】【解答】A、物质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时,首先是大分子与膜上的蛋白质识别并结合,从而引起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可见细胞对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膜的大分子有识别功能,均需要膜蛋白的参与,A不符合题意;
B、在物质进出细胞的过程中,胞吞和胞吐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该过程的发生需要消耗能量,B不符合题意;
C、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大分子物质与膜上蛋白质结合细胞膜内陷、分离形成囊泡,而后大分子物质在囊胚的包裹下进入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与膜上蛋白质结合细胞膜外凸、分离囊泡,而后随着细胞膜的流动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故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发生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C符合题意;
D、分泌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物质,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细胞外的过程属于胞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胞吞和胞吐的过程:大分子物质与膜上蛋白质结合细胞膜内陷、分离形成囊泡,而后大分子物质在囊胚的包裹下进入细胞内。大分子物质与膜上蛋白质结合细胞膜外凸、分离囊泡,而后随着细胞膜的流动大分子物质排出细胞外。胞吞和胞吐过程的发生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6.【答案】A【解析】【解答】A、图中A代表的是腺嘌呤,A错误;B、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B正确;C、图中b、c代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其中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c更容易断裂,C正确;D、图中a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正确。故答案为:A。
【分析】ATP结构:ATP(三磷酸腺苷)的结构简式为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1)ATP的元素组成为:C、H、O、N、P。
(2)ATP中的“A”是腺苷,RNA中的“A”是腺嘌呤。
(3)ATP水解可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直接提供能量的物质。
(4)ATP与RNA的关系: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后的剩余部分是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5)ATP与ADP可相互转变。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不同∶ATP水解在细胞的各处。ATP合成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7.【答案】B【解析】【解答】A、分析题图可知:甲组左侧连接气泵,通过不断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可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没有氧气通入,用于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A不符合题意;
B、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都能使石灰水变混浊,故不能通过石灰水是否变混浊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符合题意;
C、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二氧化碳,且在相同时间内,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少,故实验过程中,甲组装置中石灰水的混浊程度可能比乙组的明显,C不符合题意;
D、装置甲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造成干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鉴定,因为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或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用重铬酸钾鉴定,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装置甲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其中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装置乙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其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8.【答案】B【解析】【解答】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光照强度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促进暗反应还原C3,碳反应增强,A正确;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CO2浓度降低,CO2与C5固定生成C3的反应减弱,C5消耗减少,而C5还在正常的生成,因此叶绿体中C5的含量升高,B错误;C、曲线中c点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也可能是温度等其它条件,与横坐标的影响因素无关,C正确;D、ab段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提高,b点与d点相比,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增加,所以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1)光照强度
①原理:主要影响光反应阶段ATP和[H]的产生。
②饱和度点之前注意影响因素是横坐标的因素。③饱和度之后的限制因素:外因: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
内因:色素的含量、酶的数量和活性等。
(2)二氧化碳浓度
①原理:影响暗反应阶段C3的生成。
②饱和度点之前注意影响因素是横坐标的因素,
③饱和度之后的限制因素:
外因:温度、光照强度等。
内因:酶的数量和活性等9.【答案】D【解析】【解答】A、分析题图可以推知,细胞中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除了供叶绿体M使用外,还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则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大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A正确;B、叶绿体中[H](NADPH)的运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囊状结构(光反应)到叶绿体的基质(暗反应),B正确;C、M可以进行光合作用,N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两者都可产生ATP,C正确;D、蛔虫细胞中不含线粒体(N),叶绿体只分布在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M),D错误。故答案为:D。
【分析】1、线粒体: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椭球形或球形。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质,结构: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在内膜(嵴)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
2、叶绿体: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棒状、粒状,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质、叶绿体色素等。结构: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
3、据图分析可知,M为叶绿体,N为线粒体,题图表示线粒体产生的CO2一部分进入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一部分释放到细胞外,表明该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10.【答案】B【解析】【解答】A、渗透作用的发生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和膜两侧具有浓度差;保卫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液、原生质层、外界溶液可以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外界溶液可以是清水也可以是蔗糖溶液,因为它们都能使膜两侧具有浓度差,A不符合题意;
B、分析图形,植物在清水中叶片中气孔是开放的,植物从清水转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保卫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加,气孔将关闭,B符合题意;
C、清水中保卫细胞是活细胞,能进行呼吸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关闭,但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蔗糖不能进入细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分析图形,植物在清水中,细胞由于吸水使保卫细胞膨胀,导致叶片中气孔是开放;而在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由于细胞发生渗透作用失水,导致气孔关闭。
(2)质壁分离的原因: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11.【答案】C【解析】【解答】A、由题图可知,协同转运蛋白只能运输特定的物质,具有特异性,A不符合题意;
B、ATP驱动泵既可以作为载体蛋白运输物质,也可以作为酶催化ATP的水解,为物质运输提供能量,B不符合题意;
C、主动运输方式转运物质时,物质只能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运输,都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C符合题意;
D、由题意可知:“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分为3类,即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驱动泵)、间接供能(协同转运蛋白)、光驱动(光驱动泵)”,故主动运输的能量可来源于光能、化学能、离子或分子的电化学势能,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1)主动运输的特点: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
(2)分析图可知,ATP驱动泵作为载体蛋白的同时,具有催化ATP水解的功能;光驱动类型中,物质的主动运输需要的能量来自光能。12.【答案】D【解析】【解答】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属于物理模型,因此采用的是模型构建法,A不符合题意;
B、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可以用3H标记的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的过程,B不符合题意;
C、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探究光合作用O2来源的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在变,其余的因素保持不变,故该实验中采用了单因子对照实验法,C不符合题意;
D、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方法是纸层析法,差速离心法常用于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分离,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模型构建法: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具体的实物或其它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抽象的形式来表达。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
(2)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的规律,例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3)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在变,其余的因素保持不变的试验方法。
(4)差速离心法可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来,因为细胞内不同的细胞器结构和功能不同,密度也不同,可以用旋转离心的方法利用不同的转速将不同的细胞器沉淀,密度大的在下边,密度小的在上边,由于核糖体的质量最小,所以需要的转速最快,处在离心管最上方。13.【答案】C【解析】【解答】A、O2和甘油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运输,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即图②所示方式,A不符合题意;
B、图①为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图③是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图③主动运输中的载体蛋白在运输物质时,离子或分子与载体蛋白结合后,在能量的推动下,载体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将与它结合的分子或离子从细胞膜一侧转运到另一侧并释放出来,其空间又恢复原状,准备转运同种物质的其它离子或分子,C符合题意;
D、图④所示方式为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有些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图④所示方式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分析图形,方式①是由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所以为协助扩散;②物质由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协助,不消耗能量,是自由扩散;③物质由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是主动运输,④为生物大分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14.【答案】B【解析】【解答】无光处理的情况下,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据图分析:呼吸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无光处理前后质量减少量=M-(M-X)=X,因此X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有光处理前后质量增加量=(M+Y)-(M-X)=Y+X,因此Y+X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M+Y)-(M-X)+M-(M-X)=Y+X+X=2X+Y。其中,长势最好指的是净光合最高的,每天有24小时中,10小时光照,14小时黑暗,综合一天有机物累积量:10(X+Y)-14X,将4组实验数据分别代入可知,当温度为14℃,净光合最高,结果为22,此时长势最好。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据图分析:呼吸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无光处理前后质量减少量=M-(M-X)=X,因此X表示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有光处理前后质量增加量=(M+Y)-(M-X)=Y+X,因此Y+X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X+Y+X=2X+Y。15.【答案】A【解析】【解答】A、光呼吸过程中RuBP(C5)与O2反应生成了乙醇酸,乙醇酸通过光呼吸途径合成PGA(C3)重新进入卡尔文循环,在叶绿体基质进行;同时“还有一部分碳元素在线粒体中转化为CO2释放”,即在线粒体中进行,故光呼吸发生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A符合题意;
B、据题意可知,光呼吸会消耗ATP、[H],但可以消除PG和自由基等对细胞有毒害的物质,故单独通过抑制光呼吸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的目的是不现实的,B不符合题意;
C、在外界CO2浓度低或叶片气孔关闭时,光呼吸释放的CO2能被C3途径再利用,以维持光合碳还原环的运转,故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光呼吸是在光照下叶肉细胞吸收O2释放CO2的过程,必须在有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细胞呼吸在有无光照的情况下都能进行,因此光呼吸与细胞呼吸相比较,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发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图示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和光呼吸的过程,光呼吸需要用到RuBP为原料,光合作用在暗反应阶段又生成了RuBP化合物,实现了该物质的再生,而光呼吸最终将该物质彻底氧化分解成CO2,光呼吸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16.【答案】B【解析】【解答】A、TTC法是用来检测种子活力的原理是: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H]能与TTC反应生成TTF(红色)。故种子活力越高,呼吸作用越强,产生的[H]越多,生成的TTF越多,红色越深,A不符合题意;
B、细胞呼吸中产生[H],而温度影响细胞呼吸酶的活性,故TTF生成速率与保温的温度有关,B符合题意;
C、与TTC反应的是呼吸作用产生的[H],无氧条件下细胞也有呼吸作用,也会产生[H],故无氧条件下,种子中会产生TTF,C不符合题意;
D、细胞呼吸过程中,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均可以产生[H];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故TTF既可以在细胞质基质生成,也可以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
(2)分析题意,TTC法是用来检测种子活力的原理是,活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H]能与TTC反应生成TTF(红色)。若有红色出现,说明种子具有活力;若没有颜色变化则说明种子无活性。17.【答案】(1)溶液S1的浓度高于溶液S2的;大于(2)②④⑤;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3)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解析】【解答】(1)图甲是渗透装置吸水示意图,该渗透装置中的漏斗液面上升,即漏斗中的S1溶液发生渗透吸水,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备半透膜,二是溶液S1的浓度高于溶液S2的浓度。最终达到渗透平衡时,半透膜两侧压力相等,溶液S1的浓度仍然大于溶液S2的浓度。
(2)图乙所示植物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该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图甲中的半透膜,包括②细胞膜、④液泡膜、⑤两膜之间的细胞质。发生质壁分离除了具备图甲渗透装置的条件,还需要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生质层,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
(3)若将某植物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先失水,发生质壁分离;由于细胞能吸收KNO3,之后细胞又会吸水,质壁分离复原,故该植物细胞发生的现象是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植物细胞在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过程中,其吸水能力开始因质壁分离不断失水相对吸水能力先增大,后随着质壁分离复原又减小,故大致变化趋势如图:
。
【分析】(1)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具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
(3)图乙分析: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液泡膜、⑤是细胞质、⑥是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间的空间、⑦细胞液。18.【答案】(1)因变量;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或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2)空白对照组;再增加C试管,在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步骤中加入1mL的蒸馏水,其他步骤与A、B两试管操作一致(3)冷藏(4)不变【解析】【解答】(1)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自变量是不同pH;实验中的因变量是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表示该酶的活性,因此可观测到的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无关变量包括过氧化氢的浓度、反应的时间、猪肝研磨液的浓度、反应温度等。
(2)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可知,该实验缺少空白对照组,应增加C试管,在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步骤中加入1mL的蒸馏水,其他步骤与A、B两试管操作一致。
(3)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因此可以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冷藏保留到下次使用。
(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胃蛋白酶最适pH为2左右,反应液pH为10时,pH过高,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其空间结构被破坏,是不可逆的,反应液pH由10逐渐降低到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不变。
【分析】(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2)本实验中,观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产生的气泡数量或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作为观测的指标。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在设计实验时要有对照,对照实验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过氧化氢酶酶是蛋白质,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温度合适后酶的活性能够恢复,而高温会使其失去活性。19.【答案】(1)线粒体内膜;丙酮酸;Ⅰ、Ⅱ、Ⅳ(2)Ⅰ、Ⅱ、Ⅲ、Ⅳ(3)线粒体基质;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乳酸中的化学能、以热能形式散失【解析】【解答】(1)图1中,过程Ⅱ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气在线粒体内膜上反应,产生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ATP。因此,催化过程Ⅱ的酶存在细胞的线粒体内膜上。M为丙酮酸。能产生ATP的过程有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产生能量。Ⅰ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Ⅳ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Ⅱ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能产生ATP的过程有Ⅰ、Ⅱ、Ⅳ。
(2)图2装置中,清水不能吸收酵母菌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实验装置中墨滴右移,说明瓶中的气压增大,酵母菌产生二氧化碳量大于消耗氧气量,说明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故参与的过程有Ⅰ、Ⅱ、Ⅲ、Ⅳ。
(3)图3中运动强度为c时,既有乳酸的产生,又有氧气的消耗,氧气消耗速率等于乳酸含量,说明人体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二氧化碳,发生于线粒体基质;葡萄糖经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后产生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葡萄糖经无氧呼吸不彻底氧化分解,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不完全氧化产物乳酸中,少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和储存在ATP中。故葡萄糖中化学能的去向为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乳酸中的化学能、以热能形式散失。
【分析】(1)有氧呼吸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不需要氧,葡萄糖(C6H12O6)反应生成2丙酮酸和[H]、少量能量;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不需要氧,丙酮酸(CH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土地流转合同标准(2025年度):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风险防范与化解
- 2025年度年度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维护与清理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全场景销售管理系统销售合同样本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湿地保护场地硬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养猪场养殖技术与人才培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公司终止职工劳动合同解除及竞业禁止合同3篇
- 2025年度土地股权转让合同签订须知与法律风险防范策略3篇
- 2025年度农村房屋产权交易与中介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机器人采购合同模板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副产品品牌授权合作合同3篇
- 江苏省盐城市、南京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高三政治试题(含答案)
- 中央2024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招聘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点(频考版试卷)附带答案详解
- ISO 56001-2024《创新管理体系-要求》专业解读与应用实践指导材料之19:“7支持-7.2能力”(雷泽佳编制-2025B0)
- 2024秋新商务星球版地理7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5章 地球表层的人文环境要素 第4节 发展差异与区际联系
- 2025学年人教新版英语七下Unit1随堂小测
- 2024版教育培训机构店面转让及课程合作协议3篇
- 《BL急性肾盂肾炎》课件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上海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模拟试卷
- 公共卫生人员分工及岗位职责
- 2024年10月自考13658工业设计史论试题及答案
- 行政前台年终总结述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