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练习(二)2024年12月学校:姓名:教学班级:考号:注意事项:本练习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练习分为第Ⅰ部分(选择题)和第Ⅱ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部分1至5页,第Ⅱ部分6至8页。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相关信息清楚、完整、准确的填涂、填写在机读卡和答题纸指定位置。答卷时,请务必将答案填涂、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区域,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是温特利用琼脂块和植物幼苗进行的实验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设置空白琼脂块处理组的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B.实验能证明幼苗尖端确实存在一种能够促进生长的化学物质C.实验能证明尖端产生的化学物质分布不均可导致幼苗弯曲生长D.实验应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否则不能得到与该实验相同的结果2.用燕麦胚芽鞘及幼苗⑦⑧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弯曲生长现象的是()A.②⑤⑥⑦B.①②③⑤⑧C.①③④⑥⑦D.②⑤⑧3.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B.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浓度一定最高C.抑制植物细胞呼吸相关酶的活性会影响生长素在芽中的运输D.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是以甲硫氨酸为前体合成的4.松柏类植物的树冠呈金字塔形,这种树冠的形成与植物激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松柏类植株的树冠呈金字塔形主要与细胞分裂素有关B.松柏类植物因侧芽不能合成生长素导致其不能发育成枝条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D.植物生长素与细胞中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诱导特定基因表达试题第1页,共8页5.矮生南瓜突变体喷施某种植物激素后长高。关于该突变体矮生的原因,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赤霉素受体合成受阻B.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C赤霉素受体不敏感D.赤霉素信号转导异常6.研究小组为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先完成了一项预实验:将龙牙楤插条浸入蒸馏水中浸泡1小时后,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2,4-D溶液中,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结果不能体现2,4-D对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B.对照组生根数较少是因为该组浸泡液中2,4-D溶液低C.不同浓度2,4-D处理插条生根数目可能相同D.该实验中每组用一根插条计数其生长根数7.植物激素甲、乙、丙和生长素类似物NAA的作用模式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甲最可能是乙烯B.激素丙最可能是生长素C.激素乙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D.激素甲和乙在调节生长和种子休眠时起拮抗作用8.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处理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B.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C.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9.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敏色素是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B只要涂抹一定量的生长素类似物就可以形成无子果实C植物激素作为信息分子,可以催化植物细胞内相关化学反应的进行D.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如光、温度、重力等10.春化作用是指某些植物(如冬小麦)在生长期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温后才能开花的现象。Vm基因是抑制冬小麦开花的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低温可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植物的生命活动B.秋冬前冬小麦Vrn基因的表达水平较低C.春化作用是越冬植物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机制D.春天补种的冬小麦只会长苗不会结果11.右图表示光照持续时间对植物开花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植物感应光暗周期中的黑暗持续长度来感知日长变化B.红光打断黑暗周期抑制短日照植物开花,可被远红光逆转C.植物感应光信号的光敏色素能吸收红光不吸收远红光D.植物选择昼夜时间长短作为开花依据是长期进化的结果12.一个种群在自然环境中不能长期保持“J”形增长的原因是()A.栖息地面积足够大B.处于生育期的个体足够多C.存在天敌或竞争者D.每个季节都有充足的食物试题第2页,共8页13.对某池塘中鲫鱼的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为25条。下列关于池塘中鲫鱼数量的评估不正确的是()A.池塘中约有鲫鱼380~390条B.重捕期间有鲫鱼的出生或死亡不会影响评估结果C.两次捕获的时间间隔会影响评估结果D.两次捕鱼网眼大小不同会影响评估结果14.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①⑤为出生率、死亡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B.②为年龄结构,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C.③为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D.④为性别比例,影响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15.某小组调查一块400m²方形草地中蒲公英种群密度。如图表示对蒲公英种群密度进行调查时的一个样方(2m×2m),图中一个不规则图形表示一棵蒲公英。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使用等距取样法在蒲公英多的地方取样B.此样方中蒲公英的个体数量是6或7株;C.该调查方法可估算出该样地中的种群密度D.农田中某昆虫卵的种群密度也可用此法调查16.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探究,叙述不正确的是()A.观察到的酵母菌数量为死菌和活菌的数量之和B.计数时应先在血细胞计数板上滴加培养液再盖上盖玻片C.若血细胞计数板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可稀释后再计数D.不同培养时间下测得的实验结果可能存在较大差异17研究人员对黄土高原地区不同放牧强度下长芒草种群的年龄结构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所有样方某一龄级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龄级数量的估计值B.龄级构成是以各龄级个体数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计算获得C.随着轮牧时间延长,重牧强度下长芒草种群逐渐趋向衰退D.由图可知,任何放牧强度都不利于长芒草种群数量的增长18.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捕鱼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应该使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A.种群数量稳定B.种群增长速率最大C.种群数量最大D.可增加环境最大容纳量试题第3页,共8页19.如图为某草原上野兔种群的数量增长变化(λ=N/Nt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前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B第3年末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加后减少e野兔种群的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D.野兔种群的实际数量不会超过环境容纳量20.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很多,下列因素中不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的是()A.食物B.干旱C.火灾D.寒潮21.下列对导致群落垂直分层原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地形的高低起伏、土壤湿度及盐碱度的不同B.陆地植物对阳光的利用不同C.动物对栖息空间及食物的依赖D.水生生物与光的穿透性、水体温度及溶氧量等密切相关22.下列关于物种丰富度的叙述,错误的是()A.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的多少B.可以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丰富度C.群落中动物的数目有很多,物种丰富度不一定高D.农田中虽然庄稼长很茂盛,但与热带雨林比其物种丰富度较低23.在同一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数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曲线所示,则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A.种间竞争B.捕食C.寄生D.原始合作24.下列有关生态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在群落中的生态位.B.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是固定不变的C.生态位越接近的物种,竞争越激烈,选择压力越大D.可以通过研究植物株高、种群密度等特征来研究植物的生态位25.中国悠久的淡水渔业养殖历史中,人们发明了高产低耗的“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图为夏季一个池塘中鱼的种群数量与水层优势种之间的关系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特征,充分利用了池塘中的空间和食物资源B.青鱼主要以螺、蚌等为食,草鱼主要以水草为食,二者生态位不完全重叠C.若多年后该池塘废弃,其中的优势种会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夏季该池塘中四种鱼种群的集合属于生物群落试题第4页,共8页26.科研小组对某退耕农田的群落演替进行调查,在调查期间发现该农田依次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的演替阶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发生在退耕农田上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一年生草本阶段相比,多年生草本阶段物种丰富度增加C.灌木阶段与多年生草本阶段相比为动物提供了更多的食物和栖息空间D.该退耕农田在灌木群落的基础上一定会演替到森林群落阶段27.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若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没有开电灯,会使结果僞大B.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实验中,种群个体数较少时,可缩小样方面积C.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D.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若标记动物的重捕概率低会导致数据比实际值偏小28.某种蚜虫在黄瓜植株上分布不均匀,下位叶多于中位叶,中位叶多于上位叶。过多的蚜虫在大量吸食黄瓜植株的汁液后,黄瓜植株内产生的单宁和烯类化合物增加。单宁能抑制蚜虫的消化,减少蚜虫的取食。烯类化学物具有挥发性,对蚜虫的天敌——瓢虫具有吸引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宁和烯类化合物能调节种间关系B.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C.黄瓜与蚜虫、瓢虫与蚜虫间均为寄生关系D该种蚜虫在黄瓜植株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29.陆地生物群落包括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且保持稳定不变B.荒漠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C.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D.森林多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地区,森林中的生物完全不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30.持续的过度放牧导致某草场退化,进而为布氏田鼠的繁殖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鼠害加剧,致使草场进一步退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草场具有垂直结构,其垂直结构比森林简单B.布氏田鼠的繁殖导致草场进一步退化属于负反馈调节C.过度放牧和鼠害分别导致草场发生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D人类活动只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不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试题第5页,共8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本部分共3小题,共40分,请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作答,全部答案需写在答题纸上。31.(16分)为研究IAA(生长素)对番茄子房发育成果实的调节,科研人员做了系列实验。(1)科研人员将处于花蕾期的番茄花分成4组进行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组别1组2组3组4组实验处理授粉未授粉不涂抹IAA不涂抹IAA在子房上涂抹IAA在花柄上涂抹IAA果实平均重量(g)4.105.30①1组番茄花发育成果实,其子房生长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于发育着的。②比较2、3组实验结果,表明。③依据3、4组实验结果,推测IAA不能。(2)根据上述推测,科研人员认为芽产生的生长素并不用于调节子房发育成果实。为此,科研人员建立了图1所示的研究模型。请利用该模型,完成验证该推测的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实验处理放射性检测结果比较³H-IAANPAa段b段c段d段I组施加施加I组<II组II组??注:NPA为生长素运输阻断剂。①表中I组应在图1的(选填“1”、“2”或“3”)处施加³H-IAA,在(选填“1”、“2”或“3”)处施加NPA。②Ⅱ组“?”处的处理从左到右依次应为。③请参考d段书写方式,在横线处填写预期结果a段、b段、c段。(3)在生产中,有人质疑生长素类似物的使用会导致儿童性早熟。请你结合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撰写一殳文字,向公众进行科学解释。(60字内)试题第6页,共8页32.(12分)用4种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其他培养条件相同,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别为a、b、c、d,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下列哪些操作会使计数结果偏小?①从静置的培养液上部取样②使用未干燥的血细胞计数板③计数前未对酵母菌进行台盼蓝染色④仅对计数室内的酵母菌进行计数(2)曲线a的增长呈形,其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主要原因是。曲线d为对照组,对照组的培养方式是。(3)酵母菌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此时的种群数量称为。限制种群数量不再增长的环境因素有。(答出2点)33.(12分)空心莲子草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科研人员对该入侵植物开展了相关研究。(1)空心莲子草是水陆两栖草本植物(图1),科研人员调查了空心莲子草入侵样地群落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2所示。由结果可知,空心莲子草入侵会导致物种丰富度,进而改变群落的方向。(2)空心莲子草主要通过节部生根形成不定根(图1)迅速繁殖,在种间过程中占据优势。(3)科研人员推测空心莲子草还可能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毒害本土物种,为此以本地物种牧草为对象开展了相关实验研究,其结果如图所示。①实验中还应设置用处理的对照组。②由图可知,随空心莲子草(地上部和根系)浸提液浓度升高,三种牧草种子细胞膜损伤率增大,进而种子的萌发。本实验并不能完全证明上述推测,请补充实验设计思路(简要说明)。试题第8页,共8页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练习(二)参考答案12345678910DDCDBCACDB11121314151617181920CCBDABDBBA21222324252627282930AABBDDCACA【解析】1.D【解析】胚芽鞘的感光部位被切除,在光照和黑暗下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D错误。2.D【解析】①中胚芽鞘尖端的匀速旋转,所以a和b中生长素浓度相同,因而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②由于含生长素的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放置在左侧,所以燕麦胚芽鞘会向右侧弯曲生长;③锡箔小帽使胚芽鞘的尖端部位感受不到单侧光的刺激,因而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④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单侧光不能使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⑤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会向右侧弯曲生长;⑥生长素能通过明胶片向下运输,所以燕麦胚芽鞘直立生长;⑦中旋转植物,受光均匀,直立生长;⑧中整体旋转,所以对小孔侧受单侧光照,所以弯向小孔生长。故图示过程能完全生长的是②⑤⑧。故选D。3.C【解析】生长素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A错误;根尖生长旺盛,但生长素浓度较低,B错误;生长素在芽中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抑制植物细胞呼吸酶的活性会影响生长素在芽中的运输,C正确;生长素的合成前体是色氨酸,D错误。4.D【解析】松柏类植株的树冠呈金字塔形(顶端优势现象)主要与生长素有关,A错误;松柏类的树冠通常呈金字塔形,主要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积累的生长素过多,抑制侧芽发育成侧枝,B错误;在植物的成熟组织中,通过韧皮部进行的生长素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C错误;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的生长素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进而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生理效应,D正确。5.B【解析】由题意可知,矮生南瓜突变体喷施某种植物激素后矮生突变体长高,说明该突变体矮生的原因可能是内源赤霉素的含量较低,内源赤霉素的含量较低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赤霉素合成途径受阻,添加外源赤霉素后,突变体可以长高,ACD错误,B正确。6.C【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8、12、15ppm的2,4-D对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20ppm的2,4-D对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故说明2,4-D对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A错误;对照组没有用2,4-D溶液浸泡,生根数较少可能是因为自身产生的生长素浓度较低,B错误;由于2,4-D对根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不同浓度2,4-D处理插条生根数目可能相同,C正确;生物实验应遵循重复性原则,每组要用多根插条,D错误。7.A【解析】甲能够促进种子休眠,抑制植物生长,可能是脱落酸,A错误。8.C【解析】赤霉素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A错误;脱落酸是(促进)果实脱落的,不是抑制。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促进果实脱落,B错误;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C正确;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乙烯利是促进果实成熟的,D错误。9.D【解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光合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是叶绿素等光合色素,A错误;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未受粉的雌蕊柱头可培育出无子果实,即需要考虑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使用部位等,还需套袋,B错误;植物激素具有调节作用,不起催化作用,C错误;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节,如光、温度、重力等,D正确。10.B【解析】秋冬前冬小麦Vrn基因的表达水平应该较高,接受低温处理后该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B错误。11.C【解析】植物对光周期的反应,主要是黑暗长短在起作用,A正确;由第4条和第5条信息中可知,红光打断黑暗周期短日照植物不开花,再加入远红光,短日照植物开花,B正确;由第4条和第5条信息中可知,植物感应光信号的光敏色素既能吸收红光也能吸收远红光,C错误;植物选择昼夜时间长短作为开花依据是长期进化的结果,D正确。12.C【解析】栖息地面积足够大,可以使种群增长表现为J形曲线增长,不符合题意,A错误;处于生育期的个体足够多会导致出生率较大,这是种群数量增长表现为J形曲线的先决条件,不符合题意,B错误;J形曲线是在食物(养料)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没有疾病的理想条件下形成的,存在天敌或竞争者,不能长期以“J”形曲线方式增长,符合题意,C正确;每个季节都有充足的食物,可以保证种群数量表现为J型曲线增长,不符合题意,D错误。13.B【解析】根据标志(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标记总数=(91÷25)×106≈386条,所以该池塘中鲫鱼约有386条,A正确;有新出生或死亡,会影响到种群的个体数,B错误;在第一次捕获标记后,将鲫鱼放回原来的环境,间隔一段时间后重捕,其中这段时间不宜过短,若是过短的话,会使标记个体易被重捕,计算的数据偏小,C正确;若第二次捕鱼用的渔网网眼太大,导致所捕鲫鱼为鱼塘中个体较大的鱼,而个体小的鲫鱼未能捕捉到,最终导致种群密度的估算值偏大,D正确。14.D【解析】④为性别比例,种群的性别比例只会影响出生率,不会影响死亡率,D错误。15.A【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取样,A错误。16.B【解析】计数时,滴加培养液前应先在血球计数板上盖上盖玻片,使培养液自行深入计数室,B错误。17.D【解析】用样方法调查某龄级数量,应该以所有样方某一龄级数量的平均值作为该龄级数量的估计值,A正确;为减小实验的误差,龄级构成是以各龄级个体数占该种群总数的比例计算获得,B正确;从图中看出,在轮牧第11年,重度放牧的轻度下,老年个体的比例增加,幼年个体比例减少,所以衰退型,因此该种群逐渐趋向衰退,C正确;在轻牧的条件下,老年个体少,幼年个体多,为增长型,有利于长芒草种群数量的增长,D错误。18.B【解析】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因此种群数量不会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快,此时捕捞能使种群较快恢复到K值,维持可持续生产,B正确;种群数量最大值是K值,而不是K/2,C错误;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值为K值,D错误。19.B【解析】据图分析,前3年期间,λ接近1,说明种群数量基本不变,A错误;第3年末到第5年中期λ始终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5年末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在该野兔种群在第5年中期数量达到最大,B正确,C错误;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能维持的最大数量,野兔种群实际数量可以暂时超过环境容纳量,D错误。20.A【解析】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其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无关,如气候(雨水、寒潮、干旱、降雪、气温)、自然灾害(地震、火灾)等,食物的作用强度随着种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属于

密度制约因素,A正确,BCD错误。21.A【解析】由于地形的起伏、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等,导致不同地段生物的种类和密度不同,常呈镶嵌分布,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22.A【解析】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A错误。23.B【解析】甲种群的数量先增加先减少,乙种群的数量后增加后减少,符合捕食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