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_第1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_第2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_第3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_第4页
第三章-中国古代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中国古代哲学古代哲学

1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宋明理学2一、古代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原始哲学:五行说,八卦说,阴阳说

(1)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西周史伯:“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3五行特性:《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水曰润下”,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木曰曲直”,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火曰炎上”,火具有发热、向上的特性;“土爰稼穑”,土具有种植庄稼,生化万物特性“金曰从革”,金具有肃杀、变革的特性;4红线表示相生,蓝线表示相克相生:水——木——火——土——金相克:金——木——土——水——火56(2)阴阳:最初的概念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阴阳互根: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阴阳消长: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阴阳转化: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不同状态只有五种:一是阴消阳长状态;二是阳消阴长状态;三是重阳极限状态;四是重阴极限状态;五是阴阳平衡状态。7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张景岳《类经图翼》“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五行和阴阳的关系水:太阴极限状态木:阴消阳长状态火:太阳极限状态土:阴阳平衡状态金:阳消阴长状态8董仲舒“三纲”与阳尊阴卑“天数贵阳而贱阴”,而“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三纲是具有强制性的,并且以“天”的名义而强化了其绝对性。“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饰。”9(3)八卦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易传·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0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1四象/八卦四象,即少阴、少阳、太阴、太阳。青龙居东,春之气,少阳主之;朱雀居南,夏之气,太阳主之;白虎居西,秋之气,少阴主之;玄武居北,冬之气,太阴主之。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代表山,巽代表风,兑代表沼泽。12天南地北、八卦方位13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14白鱼表示为阳,黑鱼表示为阴。白鱼中黑眼睛,黑鱼中白眼睛,表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以“S”线相隔,表两部分相互独立、不容混淆。太极图白黑鱼的大头小尾,表示在旋转中的强弱变化,大头为强,小尾为弱,在大头处有对方的小点,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显示太极内部两种能量的变化由小到大,又由大到小的互变,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自然界天地雷风水火山泽阴阳阳阴阳阴阳阴阳阴五行金土木木水火土金方位西北西南正东东南正北正南东北正西家人君父母长男长女中男中女少男少女意义阳刚柔顺安静惊动决定优柔寡断困难障碍明亮光热停止独立喜悦吉词场所都市村庄雷电店铺地下医院高地饭店二、原始儒家原始儒家是指儒家学派创始时的儒家,代表人:孔子、孟子、荀子等原始儒家的经典有《诗》、《书》、《礼》、《乐》、《易》、《春秋》。据说都是孔子校订过的教学用书。他们自己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荀子》、《大学》、《中庸》。16(一)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前479)思想核心“仁”,其涵义有四,一是“仁者,人也,”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二是“仁者,爱人”,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三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宽容忠恕的精神四是“杀身成仁”。把“仁”作为做人的最高的标准17“礼”儒家倡导的“仁”是合乎“礼”的,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复礼就是复辟周代的礼制,即周礼。又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一切的一切都要合于“礼”的规范的要求。孔子的“礼”被孟子发展为“施仁政,行王道。”18(二)亚圣孟子(前372—前289)1、孟子的人性论与道德修养论性善论。他从“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的心理经验出发,推出每个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仁、义、礼、智四端,故曰“性无不善”。孟子讲的恻隐之心,带有为行善而行善的意味。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方面,主张“养浩然之气”,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大丈夫”。在君主面前,孟子是很讲独立人格的,“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为寇仇”。192、“尽心”、“知性”、“知天”的认识论《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如果尽量发挥心的思维功能,扩展心所固有的善端,就能认识人的本性。如果认识了人的本性,就能进一步认识天命。心、性、天三者是相通的。天是人心、性的最高依据,为了认识天,应从尽心做起。尽心──知性──知天,这三个程序贯穿着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集中表述了他的道德修养方法和认识论的路线。20(三)“中庸”之道儒家的辩证思维方法是“中庸”之道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基本原则是“允执其中”,即把握适当的限度,兼顾事物的不同方面,保持事物的平衡,以使言行合乎礼所规定的道德标准。《礼记·中庸》把中庸作为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主张“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认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往往有片面性,智者、贤者“过之”,愚者、不肖者“不及”,故而应当运用中庸的原则加以纠正,以维护正道。21原始儒家的精神p246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寓于现实的精神22三、原始道家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和《庄子》两本书是把握道家思想的经典《老子》五千言为老子的专著,前后理论一贯,层层推出,哲理博大精深,是一部哲学诗,用韵精细。《庄子》一书,其中《内篇》是他所作,而《外篇》和《杂篇》出于门徒之手。整个一部庄子的哲理性也很强。23(1)认识论老庄哲学的中心思想与理论基础是“道”。(1)认识论:老子认为“道”是真实存在的事物他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4老子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根本原则,提出了一个超绝一切的虚无本体——“道”,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道”不仅生成天地万物,而且决定天地万物的存在和发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这种"道",并不是有意识的,只是自然如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就是纯任自然,这里的自然的对立概念是"人为",它不是指纯粹的自然物,而是指像自然物自然现象一样的"自然状态".总之,老子强调"道"不具有人为色彩,纯任自然.25(2)处世之道老庄主张自然无为。“自然”是指不加强制力量而顺其自然的心态。“无为”即“好静”,“无事”“无欲”,当然,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特意去做某些事,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26老子主张为人应淡泊名利,追求精神的超脱解放,内心功夫是“心斋”(养心气),“坐忘”(消除贪欲,使心灵自由舒展),“守宗”(即处于无所待的境界而不受外界的影响)。27心斋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人间世》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指一种排除思虑和欲望的精神修养方法。28坐忘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庄子·大宗师》道家谓物我两忘、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指人有意识地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也指人在修炼中控制意志、排除杂念的内修方法。29四、中国佛教哲学中国化佛教的基本特征是:四大皆空,精神不灭,人人皆可成佛,不以暴力抗恶,佛学流派众多。中国佛教引导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解脱。佛教启迪人们空掉一切外在的追逐,直悟生命的本性。要求人们忍受苦难,顿悟成佛,实际上是要求人们道德人格上的完善。佛家的诸佛平等及普渡众生的思想,体现了佛家的美好愿望和社会责任感,佛教的戒律也是要求人们完善自我的品格30中国化的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天台宗以“三谛圆融”,即层层圆而无偏,遍无遗漏的方式认识世界“华严宗”,以互相联系的观点看世界禅宗主张以心传心的方式感悟世界,顿入佛界。31禅宗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的主要理论是“见性成佛”,该宗认为一切众生均有佛性,但因人们妄生执念,不识佛性,所以流转轮回,只要破除妄执,彻见佛性,便可立地成佛。关键在于破除世俗的观念建立佛教思想,该宗强调修行解脱,不能离开现实世界去寻求什么西方的净土。32五、宋明理学1、什么是理学?理学,又叫新儒学、道学、宋学。“理学”,认为“理”可以产生世界万物,也是封建伦理道德。宣传“存天理,去人欲”,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即通常所说的程朱理学。33“新儒学”,宋明理学是以承续儒家道统为目的,但又充分吸收了佛教与道教思想的营养,建立起来的以儒家为主,充分吸收其他各家的积极因素的思想体系。它形成于北宋,完成于南宋。元、明、清三朝上升为官方意识形态(包括伦理道德)。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约六七百年)占统治地位的哲学伦理道德思想。34“道学”,是由于二程的“洛学”标榜自己直接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孔的道统,并将“明道”作为其学术的终极目的。后为“理学”一词代替。35“宋学”,是由于到了清代,乾嘉考据之学大兴,清代儒家们推尊汉儒的以实证、不空谈义理的解经方法,而攻击宋代理学家空疏解经的弊病,于是贬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的区别。36理学代表人物北宋五子:北宋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南宋的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阳明。最重要的可概括为“程朱陆王”。宋明理学内部有许多派别:有按地域称呼的:濂洛关闽。濂(周敦颐)、洛学(二程)、关学(张载)、闽学(朱熹)有按姓氏称的如陆学、王学有按体系区分的,即气学(张载)、数学(邵雍)、理学(程朱)、心学(陆王)等。372、理学的发展阶段三个时期:开创时期、奠基时期和集大成时期。(1)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2)理学奠基时期的关键人物,当属张载和二程。(3)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38周敦颐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定居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小河“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二程是他的学生。他的《太极图说》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39“太极”是宇宙的本原,人和万物都是由于阴阳二气和水火木金土五行相互作用构成的。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上一圈为太极,第二圈为黑白相间,黑为阴白为阳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圣人主静立人极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人极”即道德之极致,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这实际上就是回答理学的主要问题,即如何才能成为圣人?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41邵雍邵雍(1011~1077),字尧夫,谥号康节,后人也尊之为“邵子”,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等。邵雍是一代易学大师,有一套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于天地运化、阴阳消长的规律了如指掌。42《宋史》称他“智虑绝人,遇事能前知”。二程兄弟是其晚辈,与其毗邻而居近三十年,学问上多有请教。程颢以“内圣外王之道”评论邵雍之学,说“尧夫之学,先从理上推意,言象数,言天下之理”他提出“理(性)”与“情”相对应的命题,开启了后来理学家关于“天理”与“人欲”关系的探讨。43张载张载(1020-1077),字子厚,关学的创始人,二程的表叔。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1、“大虚即气”的学说(气本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外部形态)尔反驳佛家“色空”;道家“无”442、一物两体一物两体,气也。(对立统一关系)两体:阴阳对立的两端,如虚实、动静、聚散、清浊、升降等。气就是阴阳两个对立面即矛盾的统一体。一故神,两故化,此天之所以参也。(因有对立统一故神秘莫测,因统一中有对立故变化无穷。)453、人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合虚与气,有性之名(虚与气结合,构成了人性)天地之性:人所具有的太虚本性;清澈纯一;善的气质之性:人生成长过程中所禀受的不同阴阳之气,形成不同的体质个性。如刚柔缓急,有才无才等。在物欲流行时,是不善的,恶的根源464、天人合一“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乾称》)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用《中庸》的“诚”、“明”学说解释人性与天道是统一的。《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由秉性真诚而明悟了天理,这叫作天性;由明白天理而内心真诚,这叫作教化。真诚就会明白天理,明白天理就会真诚47张子“四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即张子“四言”。“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为天地所立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通过修身致教,为“民吾同胞”来安身立命“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48《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吾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茕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于时保之,子之翼之。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违曰悖德,害仁曰贼,济恶者不才,其践形唯肖者也。知化则善述其事,穷神则善继其志。不愧屋漏为无忝,存心养性为匪懈。恶旨酒,崇伯子之顾养;育英才,颖封人之锡类。不弛劳而底豫,舜其功也;无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体其受而归全者,参乎?勇于从而顺令者,伯奇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殁,吾宁也。495、民胞物与的伦理观在《西铭》中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谓世人,皆为我的同胞;万物,俱是我的同辈,从天人一气、万物同性出发,将人类、万物都作为我的同伴。50二程程颢(1032~1085)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河南府(洛阳)人。与程颐(1033~1107,字正叔,人称伊川先生,)为同胞兄弟,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曾就学于周敦颐,也受到佛、道学说的一定影响。51程颢像二程在哲学上发挥了孟子至周敦颐的心性命理之学,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程颐十六字心传二程仿照佛教师徒之间“心印之法”的神秘授受,提出了“孔门传授心法”,将道统论精致化。他们认为道统的传承就是“心法”的传承,儒家典籍《中庸》就是专讲道统心传的。十六字心传:《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惟精惟一,所以至之;允执厥中,所以行之。”“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53性即理二程认为“理”是惟一的绝对:“天下只有一个理。”(遗书第十八)“万物皆是一个天理。”(遗书第二上)“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54程颢: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若如或者以清虚一大为天道,则乃以器言而非道也。理是先于万物而存在的,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程颢:离了阴阳更无道,所以阴阳者是道也。阴阳,气也,气是形而下者,道是形而上者。论证了道德规范的绝对性和永恒性。“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55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福建。后人称为“闽学”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朱子语类》(140卷),《四书集注》、《周易本义》、《诗集注》、《楚辞集注》等,诗文集上百卷56①理气论朱熹描绘了这样一个世界图式:“自下推上去,五行只是二气,二气又只是一理;自上推而下来,只是此一个理,万物分之以为体。万物分之以为体。万物之中,又各具一理,所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然总又只是一个理”。就是说:上推下来:理—气—物;下推上去:物—气—理。57认为“天地间,有理有气”,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理本气末”他批评张载只说气,“觉得源头有未是处”。他认为作为本体的不是“气”,而是“天理”。曰: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58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理则为仁、义、礼、智”。59月印万川“万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源,但所成之位不同,则其理之用不一,如为君须仁,为臣须敬,为子须孝,为父须慈。物物各具此理,而物物各异其用,然莫非一理之流行也。”君臣父子各安其分,就是理一分殊的体现。理一:即理是一个,是本源分殊:每一物之理彼此殊异,即各有特殊的质。论证封建等级制度的合理性60理气关系1、理在气中(不离不杂)2、理本气末(气傍理而行)3、理在气先(形而上)

4、理生气(气是从哪儿来的)61②心性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天地之性,道心)和“气质之性”(人心)。天命之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本性,仁义礼智在人身的体现。气质之性指人秉受气所形成的性,由于气有清浊的不同,所以“气质之性”有善恶之分,但可以通过教育改变。人是理与气的结合,由于有理才懂得仁义礼智孝悌忠信;有气,才能有言语动作思虑营为。62“道心惟微,人心惟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63心统性情基本特征:“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心包括体和用:性是心之体(天命之性,天理的体现),情是心之用。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是至善的,恶的人心就是“人欲”。强调道德理性对人的情感欲望的制约,人心必须服从道心,“人欲”必须服从“天理”,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64“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实际上指“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他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什么是人欲?他说“饥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夏葛冬裘,渴饮饥食,此理所当然。才是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朱熹对“欲”和“私欲”的区别,是对二程理欲观的修正。他主张保证人民的基本需求,让其生活下去,只有那些过高的欲望,才应该坚决克制。”65③认识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主张“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至,则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虽草木,亦有理存焉。一草一木岂不可以格?如麻麦稻粱,甚时种,甚时收,地之肥,地之硗,厚薄不同,此宜植某物,亦皆有理。”66格物致知“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格,至也;物,犹事也。”“格物”:一是“即物”即接触事物;二是“穷理”即研究物理;三是“至极”即穷理至其极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在知行观上,提出了“知先行后”的观点,认为知的目的在行,即实地践履,若想践履,必须先知,也强调知和行不能偏废。67“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认识的主体——人心的知认识的对象——事物的理认识的方法——格物认识的目的——穷理68《四书章句集注》朱熹用毕生精力撰写和反复修改《四书集注》,前后凡40年。《四书集注》充分反映了朱熹的“道统”学,它发挥了儒家学说,论述了道、理、性、命、心、诚、格物、致知、仁义礼智等哲学范畴,并加以阐释发挥,提出了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哲学体系。书中还特别重视认识方法、修养方法和道德实践等。69(4)“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创始明代陆九渊,完成于王守仁,所以称“陆王心学”。陆九渊(1139~1192),号象山,字子静。江西抚州金溪人。曾同朱熹辩论过“无极”“太极”等问题,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他倡言“心即理”70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他才三四岁的时候,就向父亲提出了“天地何所穷际”的问题,其父笑而不答。到了十几岁时,有一次读古书,看到古人对“宇宙”二字的解释:“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于是忽然大悟,说:“原来无穷!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者也。”由此意识到“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宇宙的事和我的事是一回事,我是中心,离开了我,宇宙也就不存在了)71心即理“心即理”,认为心是万物的本原,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宇宙是人心的体现,宇宙万物是人心派生物。把自然的普遍规律与封建纲常伦理合而为一,认为是人所固有的先验意识。万事万物之“理”,就在人之“心”中,心中之理是宇宙之理最完满的表现,宇宙之理与心中之理是统一的、同一的。即“心”是尺度,真理备于吾心,求真理的方法是对心的体认72和格物致知不同的是,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陆九渊提出“心”有三个概念:即心(人脑)、心之所为(心理)和本心(一种心理形式)。

“鹅湖之会”:陆九渊主张“尊德性”、“发明本心”,忽视知识积累,直指人心,以求顿悟,朱熹以之为“大简”、“近禅”。73王阳明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74“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是宋明理学中“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①“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75王守仁的一个朋友问:“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何相关?”他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既然心外无物,那么“心”与“理”是一个东西,社会伦理与主观道德观念都根源与人心。因此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关键就是将天理良心加以推及,恢复和显露即可。由此可见,陆王心学强调人的内心天理良心。76王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行)。作为人心本体的至善是超经验界的,它不是具体的善的行为。有所为而为的善是手段,无所为而为的善才是至善。有了这种心,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做出善恶之事不过是意念之动。77“心是无善无恶之心,意即是无善无恶之意,知是无善无恶之知,物即是无善无恶之物。”(王畿“四无说”)认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若悟得心是无善无恶之心,则意、知、物皆无善无恶。主张从先天心体上立根,自称这是先天之学。

“良知”原是当下现成78②“致良知”“良知”本是孟子提出的“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人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知善知恶是良知(知)”为善去恶,去私存公,来恢复良知的觉悟。“致良知”有两层含义:一是扩充良知,除去心中的私心杂念,保持善良的心;二是加强实践,把心中的善意具体的表现出来。79王守仁《传习录》卷中:“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80③“知行合一”“知”是指道德意义的自觉程度而言,也指一般知识活动。“行”是指行动、实践王阳明在朱熹的知先行后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一方面要求人们在内心精神上下工夫,另一方面要求人们言行一致,表里一致。81王阳明:“心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他把“善行”同“人性本善”、“恶行”同“人性本恶”区别了开来。在王阳明看来,人行为之善恶完全取决于这个人在当时情景下的“一念”之间,而不能由此推断这个人的本性是“善”还是“恶”。对于人的本性而言,是无所谓善恶的,正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一个所谓的好人,在某个特定的情景下可能会因一念之差做出恶事,同样,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也可能去做好事。82在王阳明心学左派泰州学派倡导和启蒙思想推动下,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强调自我、蔑视权威以及一定程度的平等观点等83王艮(1483~1541)号心斋,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说:“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满街都是圣人”,“人人君子”,“尧舜与途人一,圣人与凡人一”,“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庶人非下,侯王非高”。84《乐学歌》王艮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于戏(音呜呼)!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85理学与心学的联系和比较:朱熹是要人们接受封建道德观念(存天理,灭人欲),王阳明主张,封建道德存在于人们心中,只要恢复就可以了.阳明学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前者偏向于外在的客体性,后者倾向于内在的主体性。二者同是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本质区别。由客观唯心主义(程朱理学)向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的转变,说明理学已走向极端。863、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宋明理学将道德提高为本体,重建了人的哲学,对“内圣”人格的积极倡导,提升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有重要的意义。理学家的最高理想是“孔颜乐处”,即“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宋明理学对培养气节操守、重视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等建立主体意志结构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把道德自律、人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人优于自然等方面,提扬到本体论的高度,空前地树立了人的道德主体性的庄严伟大87另一方面,由于理学成为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其末流,特别是被统治阶级所利用的部分,维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等级秩序,以一整套规范压制和扼杀人的本性,造成了伦理异化,给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曾带来了灾难。88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念和人生境界一、宇宙观1、中国哲学的宇宙观:生生不已、大化流行的宇宙观。宇宙观是对宇宙的认识,古人的宇宙观有以下几个要点:其一、宇宙就是无限的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东南西北,上下四方之空间称为“宇”,古今往来之时间成为“宙”,这是至大无外的宇宙观。其二、宇宙间万事万物是不断变易的,宇宙间的一切变动流转之中,变化是普遍的,没有终极的。其三、宇宙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的892、人在宇宙中的作用首先,人是宇宙的主宰,人有无限的创造力,能创造美好的世界,人的一生应当是创造的一生。其次,人在天地之间,不能离开现实的世界,又要超越现实的世界,要培养真善美统一的理想人格,创造尽善尽美的人生。90二、天人之际,性命之原1、天人关系“天人合一”的创立者是董仲舒。他说“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一类合一,天人一也”。天人合一的含义有三层;其一,形体的合一,天有三百六十五天,人有三百六十五个关节;其二、感情上的合一,天有风雨阴晴,人有喜怒哀乐;其三,规律上的合一,天有四时,人有春种、夏锄、秋耕、冬藏。董仲舒的观点在以后的历代儒家的经典中又有所发挥。912、人的地位古代哲学家把“人”看作“最为天下贵”者,人的道德理想、智慧能力应当与天同齐,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的精神与宇宙同样伟大,一个真正的人,应当把自己的生命贯通于宇宙之中,努力成就宇宙中的一切生命,从中体现出人的生命价值。宇宙创造精神与人之间没有间隔,应当融为一体。92三、人生境界人生境界是指中国哲学家追求的理想人格之极至的一种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在儒家可用一个故事形象的说明,那就是“孔颜之乐”。93第三节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性的一种间接、概括的反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