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西工大附高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总分评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四川忠县(现属重庆市)出土的手提鲜鱼等食材的陶俑,成都出土的表现案上持刀操作的陶俑,都是笑盈盈的。四川还出土过大量的说唱陶俑,动作夸张生动,表情兴高采烈,其快乐原因,大概也不乏庖厨经营的快乐和宴饮享受。出土的宴饮图像往往有乐舞场面形成的欢娱环境,人物形象从容曼妙,烘托出柔和安逸的气氛。蓝勇在《中国川菜史》写道:“汉代画像砖石中,以巴蜀地区的画像砖石尤为世俗化,其中特别是以宴乐烹饪题材偏多为特色……”他还认为“巴蜀社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晋代《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说“蜀之为国”,其地“尚滋味”“好辛香”。蓝勇对所谓“尚滋味”的理解,就是对较高层次消费生活的追求、对较高等级饮食质量的享用、对较高水准烹饪艺术的欣赏。这种“滋味”的品尝,是美好的生活体验,也是人幸福指数的表现。说到“好辛香”,自然离不开对川菜史上“蜀椒”的追溯。唐代《艺文类聚》卷八九引《范子计然》(相传成书于春秋时期)说:“蜀椒出武都,赤色者善。”西汉扬雄《蜀都赋》“木艾椒篱”,西晋左思《蜀都赋》“或蕃丹椒”,北魏的《齐民要术·种椒》关于“蜀椒”的文字,说明蜀人对“辛香”的偏爱。而这种偏爱,就是通过被今天称作花椒的“蜀椒、巴椒、川椒”等调味品的厨艺应用实现的。后来,辣椒传入中国,对传统川菜形成了显著的影响。《中国川菜史》考察诸多方志资料和民俗文化信息,注意到贵州及其相邻地区“清初开始食用辣椒”,“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辣椒种植普遍起来”。乾隆十四年所修《大邑县志》卷三《物产》有关于辣椒的记载:“家椒、野椒、秦椒,又名海椒。”清代中叶至民国初年,川菜中使用辣椒,经历了“逐渐增辣增量过程”。徐心余《蜀游闻见录》记录清光绪年间饮食民俗:“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椒不可。”除了从“辛香”到“麻辣”的历史变化而外,《中国川菜史》还注意了川菜系列中“动物类荤食菜品的开发利用”和“郫县豆瓣与传统川菜味型特征的形成”,以及“川酒”和“蜀茶”在巴蜀饮食生活中的地位等,并对“晚清传统川菜的代表性菜品”进行具体介绍,同时又就“民国以来传统川菜菜品的定型”进行了梳理说明。关于清末至民国时期“巴蜀饮食商业”的经营状况,作者考察了重庆、成都、自贡等28个地方饮食业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描绘了多姿多彩且香气四溢的巴蜀饮食风味地图。有关“传统川菜内部亚菜系的出现”,作者分别就“成都帮”“重庆帮”“大河帮”“小河帮”“自内帮”等有所考论,分析了这一区域饮食文化生成和发育的“来龙去脉”。饮食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中国川菜史》的作者蓝勇,任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对于烹调真心热爱,曾发掘传统文献中的宝贵信息,开发出古川菜菜品,并参与组建餐饮服务企业,还创建了西南大学地方史研究所川菜文化研究室和烹饪实验室。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察世俗文化、记述平民经济中的发明和创新、发现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也许可以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摘编自王子今《品味“辛”“辣”中的文化》)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四川出土的表现出欢娱情绪的陶俑都与饮食有关,这些都表明了蜀人的“尚滋味”。B.历史上蜀人偏爱“辛香”,而食用辣椒则始于清初,后来吃得越来越多,越来越辣。C.汉代的巴蜀地区画像砖石多有宴乐烹饪题材,表明当地人对饮食的关注度举世无双。D.辣椒传入我国后,川菜就逐渐以辣为主,《蜀游闻见录》记载只有四川人爱吃辣椒。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出土文物为例证,直接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史料来支撑观点,说服力强。B.第二段由《华阳国志》引出蜀地“尚滋味”“好辛香”的特点,并从这两方面来阐述。C.文章以《中国川菜史》为例,阐述了历史学家考察世俗文化更有学术意义的观点。D.文章对蓝勇的《中国川菜史》一书,有引述,有评论,做到了言之有据,评价中肯。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尚滋味”可理解为对较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享受和艺术欣赏,是美好的生活体验,表现了人的幸福指数。B.蓝勇编写的《中国川菜史》从时间的维度,系统地介绍了川菜的特点、演变、流派,具有丰富的生活气息。C.由于没有关心普通人的生活,不去考察世俗中民众的喜好和快乐,导致了历史学家的学术事业欠丰满充实。D.饮食史是社会生活史的重要内容,考察民众在柴米油盐日常中的喜好和快乐,可以挖掘出不尽的文化知识。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22年2月11日,北京冬奥组委面向全社会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包括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和区域发展等七个单册遗产报告。报告指出,北京冬奥会带动了北京、延庆、张家口等主办城市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冰雪运动全面普及推广,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奥林匹克精神落地生根,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伴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日益临近,冰雪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冰雪旅游和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持续稳步增长,冰雪旅游市场潜能进一步激发,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正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期。据统计,我国2016-2017年雪季冰雪旅游人数为1.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2700亿元;2017-2018年雪季冰雪旅游人数1.97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300亿元;2018-2019年雪季冰雪旅游人数2.24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860亿元;2019-2020年雪季受疫情影响,冰雪旅游人数仅为0.94亿人次,收入为1460亿元;2020-2021年雪季冰雪旅游人数2.3亿人次,冰雪旅游收入3900亿元。北京市残联积极组织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其中2015-2016年北京市参与各项冰雪运动的残疾人为0.5万人次,到2018-2019年提升至3万人次,2019-2020年,受疫情影响,残疾人冰雪参与人数下降,但仍有上万余人次走出家门参与运动。(摘编自光明网、《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案例报告集(2022)》)材料二:首钢于1919年建厂,以钢铁制造闻名,后因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厂址搬迁。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首钢园区迎来了旧貌换新颜的机会,工业遗存与冬奥文化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的多次称赞。首钢园区变迁的背后,折射了城市发展与办奥理念的高度契合。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今,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为引领,冬奥筹办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奥林匹克历史上首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举办冬奥会的“双奥之城”,北京市充分利用奥运遗产,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水平;延庆区立足生态涵养区功能定位,向着建设“最美冬奥城”迈进;张家口市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正逐步建设成为全亚洲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闻名遐迩的“体育之城”。冬奥筹办6年多来,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北京、张家口两地推出滑雪亲子、森林探险、民宿年味、世园灯会等8条精品旅游线路,涵盖了两地70余种优质冰雪资源;延庆构筑以“春骑行、夏露营、秋路跑、冬冰雪”为特色的四季生态体育旅游线路,形成全季候、全区域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以“体育+”的方式改善区域面貌,让当地居民获得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从冬奥筹办中实实在在受益,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摘编自2022年1月31日《人民日报》)材料三: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办,俄罗斯花费超1.5万亿卢布(约合500亿美元)。试图打造一场政治、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体育盛会,被称为“史上最贵冬奥会”。虽然财务收益覆盖不了办会成本,但专家认为,对索契冬奥会投资回报的最佳评估不应只看固定的金钱数目,更应从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等角度综合考虑。367公里新路桥、22条隧道、201公里铁路、96.7万平方米路面和人行道、550公里高压电线、40家新建酒店……俄罗斯重金打造的基础设施建设让索契这个位于黑海之滨的度假小城面目一新。在阿德勒尔建造的新火车站成为连接海、陆、空三条线路的大型交通枢纽,于2012年开始投入运营的索契新国际机场则成为俄南部联邦区最大的航空枢纽。另一方面,带动旅游业发展、改变城市和地区定位被视为俄举办冬奥会带来的重要社会经济成果之一。得益于冬奥会的举办,如今索契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全年候度假胜地。官方数据显示,仅2014年就有超过500万人到访这座有着“黑海明珠”美誉的城市。2016年,这一数字大幅提升至650万人次。此外,被视为俄国家项目和经济潜力发展风向标以及展示俄各联邦主体投资机会重要平台的“俄罗斯投资论坛”每年都在索契举办,2014年后更是迎来参会国家和代表人数高峰。许多俄罗斯专家认为,索契冬奥会不仅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也对俄罗斯经济整体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办会不仅使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同时也增加了俄民众对本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全国范围内创造了“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益。(摘编自2022年1月24日《经济参考报》)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家口2015-2019年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呈现出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B.我国近五年(2016-2021)各雪季冰雪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体呈上升趋势。C.张家口2015-2019年旅游企业数量(除A级风景区外)均保持逐年持续性增长。D.在北京市残联的组织下,虽受疫情影响,但仍有不少残疾人积极参与冰雪运动。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首钢园区工业遗存与冬奥文化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体现了城市发展与办奥理念的高度契合。B.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理念,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C.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俄罗斯不但收回了办会成本,而且还给索契的交通、旅游、国际地位等带来积极影响。D.索契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增加了俄民众对本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世界范围内创造了“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益。6.三则材料都是围绕“冬奥会”展开的,但侧重点明显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寻李白(节选)钱红莉下游不远处,便是石台县了。那里流淌着一条河——秋浦河。李白曾于秋浦河畔,写下名篇《秋浦歌十七首》。这一组秋浦歌,个人非常偏爱,一扫往日凄然的蓬勃。不晓得为什么,仿佛生命刹那间有了一个转折,自情绪上的滔滔春情逐渐过渡至漫漫秋意,读来,孤寒而沉郁。沉郁之气一直是抓人的,庾信的《哀江南腻》《枯树赋》,为什么不朽?因为沉郁,烘托出人类所有的哀哀不能言。李白这组五言诗,适合夜深辗转,无以入眠,干脆一骨碌爬起,就着孤灯抄抄小楷,墨在一粒粒字间洇开,一朵朵黑花无辜地开在雪地上,白里见黑的夜气载浮载沉。抄至后来,渐渐地,凉意四起,正是古人信笺里最后一句落笔“天凉如水,珍重加衣”的意思。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到了这最后一首,怎么读,怎么觉得这是李白在隔空向王维致敬呢,向那个“夜静春山空”的王维双手合十,遥遥一祝:你还可好?李王二人,似乎一生不曾有过交集,或可出于文人间的相互不来电?与浩然兄,他倒是留下许多唱和之作,却没有一首诗给过王维。李王的气息、性情确乎不同,所选择的人生道路更是迥异,甚至,同在长安城时,可能还相互瞧不上。于人生逆旅上,李白以自己的彻底放弃,可能于精神上更占上风;王维一边学佛,一边不忘上班打卡-这种既想修仙又不舍得世俗的首尾均占的处世作风,也是一失永失的李白所不齿的吧。但随着生命经验的不断更新,风风雨雨间,到了秋浦河边的李白,将半生行迹来来回回捋捋,或许于某一时刻,对于王维,他瞬间懂得了,继而有了那么一点体恤之心——到底是文弱之人,于时代的滚滚洪流之中,不都是身不由已吗?这么着,为了同样不可多得的才华,难道不值得隔空浮一白?“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从未见过李白这么俯首沉静过。以往的诗句中,他自喻为云,到得秋浦河边,竟肯低头向白云行礼了,写这组五言,他想必没有饮酒,人处于自省状态下,便稍微将身子骨放低那么一些,然后整个诗风都沉郁起来。这个时候,他不是谪仙人了,只是一个普通的诗人李白,像杜甫那么平常平凡似的,终于成了一个沉稳的、复杂的又可爱的李白。两鬓人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猿的哀鸣,可催生愁思,增添白发;秋风飒飒里,加剧人生无常的愁苦之情——精神的故乡早已不在,小我的无奈与卑微,全在这二十个汉字里。中年之诗大抵如此。我们的一生中,何尝没有遭际过庾信式的“日暮途穷”的绝望?那又怎样呢?末了,还是要走出来。所以,李白这组《秋浦歌》我特别偏爱,这是属于一个个平凡灵魂的杜伊诺哀歌。杜甫的短短一生,仿佛都在“哀苍生”中度过了,而被自己还原成普通人的李白,当伫立秋浦河畔,面对茫茫白水,终于肯把头低下,一改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放荡不羁爱自由之风。小我的哀伤,恰便似幽暗之火,一点点地捧在手心,将一颗心温热,御寒过冬。这一组五言,也是李白自己为自己送行了。这个人一生都活在孤独中。这个高蹈浮世的人,也只有他的笔下,才能流泻出如许多元多姿之诗行。寻李白(节选)余光中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把满地的难民和伤兵把胡马和羌笛交践的节奏留给杜二去细细的苦吟自从那年贺知章眼花了认你做谪仙,便更加佯狂用一只中了魔咒的小酒壶把自己藏起来,连太太也寻不到你怨长安城小而壶中天长在所有的诗里你都预言会突然永遁,或许就在明天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闲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文借助《秋浦歌》探寻李白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品味诗句流露出的诗人心境,又有对现实人生的体悟,内容丰赡且富有意蕴。B.钱文将李白和庾信、王维、杜甫进行对比,例如,以王维对功利的难以割舍来衬托李白“一失永失”的决绝之态,突显人生道路选择的不同。C.钱文以见游入笔,由秋浦河联想到李白的《秋浦诗》,给人平易自然之感;余诗开篇轰然而起,破空而来,带着读者神游遐思,极富想象力。D.钱文结尾“多元多姿之诗行”总结前文,概括出李白诗歌思想意蕴的丰富性和多元性,在一定趾程度上改变了读者对李白诗歌的既有认知。8.请赏析散文第三段划线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同样是“寻李白”,一文一诗所呈现出的李白形象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僖公二十七年)冬,楚子及诸侯围宋,宋公孙固如晋告急。先轸曰:“报施、救患,取威、定霸,于是乎在矣!”狐偃曰:“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乎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穀可。臣亟闻其言矣,说礼、乐而敦《诗》《书》。《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君其试之。”晋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义,未安其居。”于是乎出定襄王,入务利民,民怀生矣,将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宣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资者,不求丰焉,明征其辞。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礼,未生其共。”于是乎大蒐以示之礼,作执秩以正其官。民听不惑,而后用之。出穀戍,释宋围,一战而霸,文之教也。(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围曹,门焉,多死。曹人尸诸城上,晋侯患之。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且曰:“献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而免其族,报施也。魏犨、颠颉怒曰:“劳之不图,报于何有!”爇僖负羁氏。魏犨伤于胸。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病,将杀之。魏犨束胸见使者,曰:“以君之灵,不有宁也。”距跃三百,曲踊三百。乃舍之。杀颠颉以徇于师,立舟之侨以为戎右。(节选自《左传·晋楚城濮之战》,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B.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C.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D.听舆人之/谋曰称舍于墓/师迁焉/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因其凶也而攻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诸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B.“作三军”的“三军”指骑马打仗的前、中、后三军,与《论语·子罕》中“三军可夺帅也”的“三军”含义相同。C.《诗》,即《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风格诗歌总集,《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D.城,文中是实指,指曹国的城墙;现在则主要是指人口密集、工商业发达的地方,通常也是周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国与其他诸侯想要攻打宋国,面对宋国的求助,先轸认为晋国应报答宋国的施恩,救援宋国的患难,在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业。B.赵衰推荐郤穀做元帅,认为晋国可以听取郤縠的意见,明确考察郤縠的政绩,因为郤穀喜爱礼、乐,熟悉蕴藏道义的《诗》《书》典籍。C.晋文公想让百姓参与作战,但子犯认为应等到百姓听从指挥,明辨是非,服从命令而不疑惑,然后才能使用他们作战,成就霸业。D.魏犨、颠颉不满于晋文公对僖负羁的报答,便放火烧了僖负羁的房屋,因魏犨受伤,晋文公最后免除了对魏犨、颠颉的惩罚。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公欲杀之,而爱其材。使问,且视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古代诗歌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月明星稀,鸟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4.下列对《短歌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歌行》是乐府旧题,曹操这首《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其中之一就是希望有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一曲“求贤歌”。B.起首四句,以朝露易干为喻,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人生短暂,年华易逝而功业无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的紧迫感。C.“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写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形象生动,韵味隽永。D.全诗全用四言,四句一韵,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无论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读者一种美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15.本诗善于用典表达诗人的情感,试结合文本举例加以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情景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2)《短歌行》中写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的句子是:,。(3)《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心情的句子:,。七、选择题组(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黄河就是一部打开的大书,以黄河为隆起的书脊,以万里长城、丝绸之路为延展的两页,书写了中国古典文艺最为华美深刻的不朽篇章。[乙]从中国最早、最系统的文字:甲骨文,最早出现“中国”二字的何尊,到《黄河大合唱》《白毛女》《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在最肥沃的土壤长出最茁壮的花朵。以黄河为主题和体裁的文艺创作,要想具有史诗的品质,必须架起通往历史和文化的长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接住这样一个主题所天然具有的沉甸甸的分量。[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今天,冲击文艺高峰的人们,站在前人的肩头,俯察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捧出配得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进程的心血之作。17.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延展 B.体裁 C.生生不息 D.俯察18.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 B.乙 C.丙八、语言表达(14分)19.参照示例,在给定的事物中选取两个,写出简短诗句或哲理性的话,不要求句式一致。示例:竹:每攀登一步,都做一次小结。火山:过分的热情,反而成了一种灾难。可选事物:谷穗玻璃窗流星晚霞20.有时看到邻居们不太谦让、恶语伤人而影响团结,一人写了一副对联,没有直接批评却取得了给人教益的效果,邻居们看了都说好,其上联是“庭前广种虚心竹”,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庭前广种虚心竹下联:九、作文(60分)21.请以“糊涂”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答案】1.B2.C3.C【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以及理解和分析原文有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
(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辨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以及理解和分析原文有关内容的能力。
A.“欢娱情绪的陶俑都与饮食有关”错误,原文“大概也不乏庖厨经营的快乐和宴饮享受”一句,是一种推断,可见“说唱陶俑”未必都与庖厨、宴饮有关。
C.“当地人对饮食的关注度举世无双”错,原文是说“巴蜀社会中对饮食的关注度可能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是说“可能”,而且是蓝勇的观点。
D.“只有四川人爱吃辣椒”错。原文中“惟川人食椒,须择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椒不可”是说只有四川人吃得最辣,并且每顿饭都要吃。
故答案为: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考察世俗文化更有学术意义”偷换概念,原文“如果更多的历史学家能在讨论王朝兴衰、执政得失、治国成败之外,关心普通人的生活、考察世俗文化……也许可以使得学术事业更为丰满、充实,富有生活气息”只是指出这项事业有它的意义,并非是这种研究更有学术意义。
故答案为:C。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辨析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
C.“由于没有关心普通人的生活……导致了历史学家的学术事业欠丰满充实”错误,强加因果。原文中“历史学家关心普通人的生活”是“学术事业丰满”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不能转述成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故答案为:C。【答案】4.C5.A6.①材料一侧重于反映冬奥会带动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冰雪运动的普及推广。②材料二侧重于表现冬奥会的筹办改善了区域面貌,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③材料三侧重于报道索契冬奥会为俄罗斯社会、经济等发展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双重效益。【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2)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要注意对应选项内容和文本内容的差异。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3)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均逐年持续稳定增长”错,据图,旅行社2016—2018年数量持平;星级宾馆2016、2017年数量持平。
故答案为:C。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B.“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偷换主语,“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语是“冬奥筹办”,原文表述是“冬奥筹办走出了一条高质量、高标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C.“俄罗斯不但收回了办会成本”错,由原文“虽然财务收益覆盖不了办会成本”可知,俄罗斯没有收回办会成本。
D.“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范围,原文为“更重要的是其为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效益”。
故答案为:A。6.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由“北京冬奥会带动了北京、延庆、张家口等主办城市和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冰雪运动全面普及推广,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升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冰雪产业快速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奥林匹克精神落地生根,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可以概括出材料一侧重于通过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报告发布的内容,反映冬奥会带动了冰雪运动和冰雪乐游等产业的发展;
由“以筹办冬奥会为契机,首钢园区迎来了旧貌换新颜的机会,工业遗存与冬奥文化有机结合,成为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获得了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多次称赞”“让当地居民获得更多就业和发展机会,从冬奥筹办中实实在在受益,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等可以概括出材料二侧重于通过报道筹办冬奥会以改善区域面貌的举措,表现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提升;
由“虽然财务收益覆盖不了办会成本,但专家认为,对索契冬奥会投资回报的最佳评估不应只是数字,更重要的是其为俄罗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带来的‘有形’和‘无形’效益”可以概括出材料三侧重于报道索契冬奥会创造的“有形”相“无形”效益。【答案】7.B8.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一朵朵黑花无辜地开在雪地上”,将“抄写的小楷”比喻为“黑花”,将“白纸”比喻为“雪地”。“无辜地”将字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运用叠词。如:“抄抄”“粒粒”“朵朵”等,形象可感,有韵律感。动词生动。如:“洇”描写出墨在纸上晕染开的样子,;“开”字形象生动地描写出字落纸间所具有的灵动之美。语言富有诗意。如:“白里见黑的夜气载浮载沉”一句将“夜气”写得形象可感。口语化:如:“一骨碌”“就着”口语化,自然亲切。9.钱文塑造了李白内心沉稳安静、孤独沉郁、哀伤无奈的一面。作者在《秋浦歌》里读到“漫漫秋意”觉得“孤寒而沉郁”;在“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的诗句中,领悟到李白的俯首沉静,感受到一个“沉稳的、复杂的又可爱的李白”:在“猿声催自发,长短尽成丝”里读到一个小我的无奈与卑微,读到李白的哀伤甚至绝望。余诗塑造李白不畏权势、气度不凡、飘逸洒脱的个性特征。让高力士脱靴;渴望“扁舟破浪,乱发当风”;不在意“树敌如林”,活得自在潇洒;喝酒赋诗,有月的飘逸也有剑的豪气与英气;恃才傲世,诗冠盛唐,诗名永垂。【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3)本题考查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时,要仔细解读一文一诗在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上的相同与不同,抓住最主要的感情和手法即可。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B.“钱文将李白和庾信、王维、杜甫进行对比”错误。根据原文“沉郁之气一直是抓人的,庾信的《哀江南赋》《枯树赋》,为什么不朽?因为沉郁,烘托出人类所有的哀哀不能言”可知,文章并没有将李白和庾信进行对比,而是举庾信《哀江南赋》《枯树赋》的例子论证“沉郁之气一直是抓人的”。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语言特点的分析鉴赏能力。赏析语句,可从修辞、重点词语的使用特点及整个语言的风格等角度进行。划线句中“一朵朵黑花无辜地开在雪地上”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手法,将“抄写的小楷”比喻为“黑花”,将“白纸”比喻为“雪地”,显得黑白分明,富有画面感。“无辜”一词赋予笔迹人的情态,生动形象。“抄抄”“一粒粒”“一朵朵”运用了叠词,富有韵律感,“抄抄”一词体现出夜深人静之时的慵懒闲散,“粒粒”“朵朵”细致刻画了字的情态。同时,此句中的动词都十分生动而富有诗意,“洇”生动写出了墨汁在宣纸上晕染的情态,“开”给人以墨字绽开之感,灵动美丽,化抽象为具体。整个句子读来富有诗情画意、同时又不乏一些口语的亲切感。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9.本题考查学生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能力。钱文中通过《秋浦歌十七首》读出李白的品性及形象。读诗文,作者首先感觉到“这一组秋浦歌,……读来,孤寒而沉郁”,这也正好说的是李白的孤寒沉郁。从“‘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从未见过李白这么俯首沉静过。”“这个时候,他不是谪仙人了,只是一个普通的诗人李白,像杜甫那么平常平凡似的,终于成了一个沉稳的、复杂的又可爱的李白”中可得出,读“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作者感受到李白的俯首沉静、沉稳复杂。从“猿的哀鸣,可催生愁思,增添白发;秋风飒飒里,加剧人生无常的愁苦之情——精神的故乡早已不在,小我的无奈与卑微,全在这二十个汉字里”“终于肯把头低下,一改往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放荡不羁爱自由之风。”可知,读“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作者感受到“精神的故乡早已不在,小我的无奈与卑微”。因此钱文塑造的是一个内心沉稳安静、孤独沉郁、哀伤无奈的李白。而余诗中的李白更加豪气,“那一双傲慢的靴子至今还落在/高力士羞愤的手里,人却不见了”中可见李白的不畏权贵,“只扁舟破浪,乱发当风/树敌如林,世人皆欲杀/肝硬化怎杀得死你?/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几句生动展现出李白的自在潇洒、恃才傲物。综合上述分析,整理得出答案。【答案】10.A11.C12.D13.①楚国刚得到曹国的同盟,新近又与卫国结为婚姻,如果我们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免于被攻了。②晋文公想杀他,但又爱惜他的才能。因此派使者送东西去慰劳他,并察看他的病情。【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②放回原文,概括信息。特别是在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僖公二十七年)这年冬天,楚成王和诸侯包围宋国,宋国的公孙固到晋国告急。先轸说:“报答宋国的施恩,救援宋国的患难,在诸侯中取得威望,奠定霸业,就在这一仗了!”狐偃说:“楚国刚得到曹国的同盟,新近又与卫国结为婚姻,如果我们攻打曹、卫两国,楚国必定救援,那么,齐国和宋国就可免于被攻了。”晋国因此在被庐阅兵,建立上、中、下三军,并商量中军元帅的人选。赵衰说:“郤穀可以胜任。我屡次听他谈论,他喜爱礼、乐而熟悉《诗》《书》这些典籍。《诗》《书》这两部典籍,德义都蕴藏其中;礼、乐,又是道德修养的准则。德与义,是利益的根本。《夏书》上说;‘使用一个人,应全面听取他的意见,明确考察他们的政绩,就赏踢给他丰马服饰作为酬劳。’您不妨试用一下吧。”
晋文公一回国即位,就教化训练百姓,过了两年,就想用他们。子犯说:“百姓还不懂道义,还没能安守自己的本位。”于是在外晋文公为周襄王平定王子带之乱,在内则注重为百姓谋福利,百姓于是都安于他们的生计。晋文公又准备用他们作战,子犯说:“百娃还不知道信用,还不明白信义的作用。”于是文公就去攻打原国来让百姓明白信义的作用。百姓做买卖不求贪得无厌,讲究价钱公道,以示信义。晋文公问:“现在可以动用百姓了吧?”子犯说:“百姓还不知道礼义,未养成恭敬尊上的习惯。”因此举行盛大的演习来让百姓知道礼义,建立管理爵禄佚位之官来规定官员的职责。等到百姓听从指挥,明辨是非,服从命令而不疑惑,然后才使用他们作战。于是,使楚国撤去戍守穀地的兵,解除宋国的包围,一战而成就霸业。这都是文公的教化所致了。
(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包围了曹国,攻城门时死了很多人,曹军把晋军的尸体都堆列在城上,晋文公很担心。他听到士兵们在议论说:“把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墓地上,挖他们的祖坟。”晋文公依计而行,把军队迁往曹人墓地。这一来,曹国人十分恐惧,就把他们所得到的晋军尸体用棺材装好送出来。趁着曹国人乱哄哄的时候,晋军发起进攻。三月丙午日,晋军攻入曹国都城。晋人列举曹僖公的罪状,责备他不任用大臣僖负羁,而乘车的佞臣倒有三百人。并责令说;“要供认(当年偷看晋文公洗澡的)罪状。”晋文公下令不得进入僖负羁的家里,同时赦免他的族人,以此来报答僖负羁当年的恩惠。魏犨、颠颉发怒说:“我们这些有功劳的不考虑奖赏,还谈什么报答僖负羁?”于是放火烧了僖负羁的房屋。魏犨胸部受了伤。晋文公想杀他,但又爱惜他的才能,因此派使者送东西去慰劳他,并察看他的病情。如果伤得厉害,就杀了他。魏犨把胸部捆得紧紧的出来见使者,说:“托国君的福,我不是好好的吗?”说完就向前跳三次,拍掌三次,又回身耸跳三次,拍掌三次。于是晋文公饶恕了他。只把颠颉杀了在军中示众,立舟之侨为车右。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他听到士兵们在议论说:“把军队驻扎在他们的墓地上,挖他们的祖坟。”晋文公依计而行,把军队迁往曹人墓地。这一来,曹国人十分恐惧,就把他们所得到的晋军尸体用棺材装好送出来。趁着曹国人乱哄哄的时候,晋军发起进攻。
“舆人之谋”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作“听”的宾语,之间不断开;“曰”,表示谁要说话,引出后面内容,其后要断开。排除BD。
“棺而出之”,“而”表修饰,连接前后两个词,“棺”名词活用为动词作“出”的伴随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故答案为:A。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浪漫主义风格诗歌总集”错误。《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离骚》是浪漫主义风格。
故答案为:C。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魏犨受伤,晋文公最后免除了对魏犨、颠颉的惩罚”理解有误。根据原文“杀颠颉以徇于师”,晋文公只饶恕了魏犨,但是把颠颉杀了在军中示众。且晋文公是因爱惜魏犨的才能而免除了对他的惩罚,并不是因为他受伤。
故答案为: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始”,刚;“昏”,通“婚”,此处指结为婚姻;“若”,如果。
(2)“爱”,爱惜;“材”,才能;“使”,派使者;“问”,慰劳。【答案】14.C15.①文中“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出自《诗经·小雅·鹿鸣》篇。《鹿鸣》篇本是宴宾客的诗,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用了典故来作比喻,“婉而多讽”的表现对贤才的渴求。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通过比喻用典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④“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说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典故用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赏析诗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诗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诗句内容;其次要看诗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C.“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不知自己归向何处”错误,由原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刻画了那些犹豫彷徨者的处境与心情,然而作者不仅丝毫未加指责,反而在浓郁的诗意中透露着对这一些人的关心和同情。这恰恰说明曹操很会做思想工作,完全是以通情达理的姿态来吸引和争取人才。而不是写自己对未来的迷茫,不知归向何处。
故答案为:C。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根据文意寻找用典的句子得“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其次每一句典故的分析:
①“青青”二句原来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话,原诗是写一个姑娘在思念她的爱人,其中第一章的四句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在这里引用这首诗,而且还说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诵它,这实在是太巧妙了。他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固然是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但更重要的是他所省掉的两句话:“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曹操由于事实上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便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由这一层含而不露的意思可以看出,他那“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而这感人力量正体现了文艺创作的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他这种深细婉转的用心,在《求贤令》之类的文件中当然无法尽情表达;而这首《短歌行》作为一首诗,就能抒发政治文件所不能抒发的感情,起到政治文件所不能起的作用。
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引用《诗经·小雅·鹿鸣》中的四句,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这八句仍然没有明确地说出“求才”二字,因为曹操所写的是诗,所以用了典故来作比喻,这就是“婉而多讽”的表现方法。同时,“但为君故”这个“君”字,在曹操的诗中也具有典型意义。本来在《诗经》中,这“君”只是指一个具体的人;而在这里则具有了广泛的意义:在当时凡是读到曹操此诗的“贤士”,都可以自认为他就是曹操为之沉吟《子衿》一诗的思念对象。正因为这样,此诗流传开去,才会起到巨大的社会作用。
③文中“海不厌深”也作“海不厌深”,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原文是:“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④“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引周公自比,说明求贤建业的心思。《史记》载周公自谓:“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这种传说当然是有些夸张。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16.【答案】(1)明明如月;何时可掇(2)契阔谈讌;心念旧恩(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掇、讌、羁、渊。故答案为:⑴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⑵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答案】17.B18.B【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能力。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①从语境角度,用逻辑关系与词语对应解题;②从词义角度,用提取语素与词义轻重解题;③从用法角度,用适用对象与感情色彩解题。另外,还要看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
A项,延展:意思是延长伸展。句中表达黄河向外延伸,使用正确。
(2)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作答时,应注意:1.准确掌握常见标点符号的用法和作用;2.在正确感知句意、段意的基础上,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便准确判断、合理使用标点符号;3.认真审读题干,准确捕捉有关标点的考查信息,揣摩命题者的设计意图和规律。17.本题考查词语运用的能力。
B项,体裁:指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句中表达以黄河为创作内容,使用错误,应用“题材”。
C项,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句中用于表达中华民族的不断成长,使用正确。
D项,俯察:指向低处看。句中用于表达“冲击文艺高峰的人们”低头观看现实生活,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18.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
B项,冒号应该改成破折号。因为冒号和破折号虽然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冒号用在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破折号用于表示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故答案为:B。19.【答案】谷穗:越是饱满,就越谦逊地弯腰低头。玻璃窗:因为单纯的透明,所以一眼就叫人看穿。流星:即使燃烧了自己,也要留下一抹灿烂。晚霞:虽然前方一片漆黑,但还是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以及仿写的能力。
题干要求“参照示例,在给定的事物中选取两个,写出简短诗句或哲理性的话,不要求句式一致”,要写出带有哲理的话或是简短诗句,首先要去分析所提供事物谷穗、玻璃窗、流星和晚霞这些事物的特点,比如谷穗越饱满,越是下沉;比如“流星”,虽然燃烧了自己,却也留下了一抹灿烂;比如玻璃窗,其特点是透明;比如晚霞,其出现的时间是黄昏,出现之后将是黑夜到来。然后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拟写即可。
故答案为:谷穗:越是饱满,就越谦逊地弯腰低头。玻璃窗:因为单纯的透明,所以一眼就叫人看穿。流星:即使燃烧了自己,也要留下一抹灿烂。晚霞:虽然前方一片漆黑,但还是努力绽放自己的美丽。【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生动以及仿写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仿写的句子在结构上应与原文基本保持致;(2)仿写的句子在内容与逻辑关系上应与原文保持协调,既要考虑形式的统一,又要考虑内容上的连贯呼应;(3)考虑与上下文的衔接和照应,要符合语境;(4)注意情感基调和语言风格等;(5)修辞格的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融资居间合同示例:健康医疗产业投资合作框架2篇
- Starter Unit 3 Welcome Section A 1a-2d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度合资企业风险防控合同2篇
- 5《七律·长征》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教学实录-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全国泰山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设计加法器》教学实录
- 2024年度智能家居产品分销经纪聘用合同3篇
- 2024版房产抵押担保债务重组合同3篇
- 14《母鸡》第2课时教学实录-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房屋租赁居间合同
- 收割机购销合同
- 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诚信 档 案(模板)
- 脓毒症休克中西医详解
- 小兔子乖乖ppt课件.ppt
- 常压矩形容器设计计算软件
- 交流变换为直流的稳定电源设计方案
- PR6C系列数控液压板料折弯机 使用说明书
- 钢结构工程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
- 物业管理业主意见征询表
- 管道定额价目表
- 民国文献《潮州茶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