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诗一定是“精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如杜甫写在天宝乱世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你看到沿途有饿死、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去关心吗?所以,作诗的真正动机和兴起,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社会产生一种关怀。诗歌的吟诵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所以诗词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国的语言有四声——平、上、去、入。这种单音独体是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因此,诗歌有平仄和结构,有一种独特的声调。而这个平仄的结构和声调,不是古人生编硬派给我们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经》大多是四个字一句,就是因为我们独体单音的语言,四个字一句才能够表现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声调和节奏。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单调,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吟诵很重要。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这首词写于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安史之乱。中国的诗词讲究出处,字字有来历。“秦娥”出自汉朝的一首乐府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因此秦楼上的女子秦娥就代表着美丽的女子。李白的这首词看起来是一首寻常的描写相思怨别的词,可是它写在天宝的安史之乱之时,其中就有了深意。“箫声咽,秦城梦断秦楼月”,你听到那吹箫的声音,像哭泣一样的呜咽,那楼上的女子,每当月明的夜晚,就怀念起那个远离她的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陵是首都长安送别人的地方,有人要远行,就到灞陵道别。可是这首词中让人怀念的人,可能不是指爱人,而是逃难到西蜀的唐玄宗。“乐游原上清秋节”,乐游原是长安郊外的一处草原,乐游原到了凄清冷落的秋季,越发惨淡。“咸阳古道音尘绝”。从长安出发,在咸阳古道远行的那个人,一直没有回来。玄宗到了四川,“音尘绝”,留在长安的诗人或百姓心断望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读清冷落的秋天,在夕阳残照之下,一阵秋风吹过。“汉家陵阙”,是我们大唐汉民族的陵墓,是我们的宫阙。从最后的两句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描写男女相思怨别的词。在这首词里,有诗人对国家危乱的无尽悲哀和无限感慨。所以,读诗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你要知道那首诗写作的时代、写作的背景,你要把它的内容、深刻的感情读出来。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无穷;以内心的感发为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摘编自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孔子大约从30岁开始收授弟子,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姬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面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礼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附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之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孔子认为首要的关键是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人高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在道德修养层面,《诗经》为何受到孔子的重视?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经》中记述了后极、公刘、文王等圣君明主进德修业,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德应以爱民为根;“明明天子,今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君主要实行德政,非暴力强制,而是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既有君予,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孔子授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确实承载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有志之士的人生理想。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即使在当代,余华、陈忠实、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生动再现历史现实的同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孔子论“诗”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思想的传承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摘编自房莹《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观述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典诗歌从诞生开始就以给人直接的感发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B.中华诗词有平仄和结构的特殊要求,这是中华民族诗词所独有的,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C.如何对待周代礼乐文明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依然崇尚诗礼乐,他认为在道德修养方面,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D.《诗经》蕴含了许多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诗背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要能够知人论世,把诗歌所隐藏的深厚内涵和深刻感情读出来。B.叶嘉莹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可能不是描写男女相思怨别,而是诗人或百姓在思念玄宗。这种深层解读,未必是定论。C.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源于孔子对道德人格的重视,孔子认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是学习诗礼乐。D.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他认为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3)下列各项中,与上述两则材料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A.辛弃疾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意思是,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是我的弟兄。我们也要有这种爱惜和关怀宇宙万物之心。B.阅读杜甫的诗《春夜喜雨》之后,我们不但感受到了顺应时节下得恰到好处的春雨,还可能了解到杜甫对于老百姓的关怀。C.普希金《致大海》中辽阔而又自由、深沉而又有力、骄傲而又倔强的大海,正是诗人反抗意志的象征,其中体现出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的斗争激情。D.《论语•阳货》篇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可见孔子十分重视《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共同点。(5)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概括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滚烫的土地阎秀丽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坚硬的山土在他的镐头下只是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娘说:“咱家的粮食也不是不够吃,你费那大劲儿刨这点儿地有啥用!乐意干你干!”我在旁边看了看爹,娘能扔镐头耍脾气,我可不敢。爹那火爆脾气,不敢拿我娘撒气,要是有个不小心,那火准定得烧到我身上。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我心里是极不满意爹到处“开荒”的行为,但是我不敢反抗。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娘阻拦不住。村里人也说,不值当,吃公家饭的,还差那点儿地?正儿八经的庄稼人都没人弄。为这,爹和娘吵了一架。娘没有去地里,爹也没有喊我,一个人扛着镐头下了地。娘并没有想象的清闲,反而在家里走来走去,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屋里的那几件简陋的家具,也被娘擦得泛了光,映着娘有些魂不守舍的神情,并且时不时地扒着后门,一遍又一遍地望着爹去干活的山沟沟。我心想,再怎么望,也看不到那个小山包,何况是一个人。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我有些不情愿,又不敢违拗娘的意思,只能慢腾腾地向着那山沟走去。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我心里暗暗气着,这么热的天,不好好在家待着,拐带得我也跟着遭罪,刨了那点儿山边子,还能富了?气归气,还得去,这么热的天,爹要是中暑了,那可就糟了。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镐头落下的时候,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阳光从他的背上洒下来,在爹重复的动作里,纷纷地跳跃不停。我心头一热,赶紧走到爹的跟前,喊了一声,把手里的一瓶水递给他。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把一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嘟囔出一句话:“这天,真要命,咦?你咋来了?”“娘让你回去吃饭。”“不急,我先把这块儿刨完了再回。”我靠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懒洋洋地看着两只蚂蚁爬来爬去。爹抹了一把嘴,又拿起了那把镐头。“别刨了,就那点儿山边子地,种啥也长不出好庄稼来。”放羊的张老歪抱着一根鞭子,从山的另一边赶着羊群过来,蹲在离我爹不远的一块石头上说。“你是白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地是通人性的,你懒了,地也懒了,你勤了,地就勤,它不亏待你,你得信得着这儿,”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心里装着啥,地上就长啥。”张老歪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话虽在理,不过你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那几块地都撂荒了,你还开荒!你信不信,等将来你不在了,刨出来的地还得撂荒,图个啥!”“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去?人不在了,地还在,人活在地里呢。他们还能在外漂一辈子?早晚得回来,这里是根儿!”张老歪没有说话,看着天空上的几朵白云,嘴里嚼着一根草叶子,半晌说了句:“这人养地不假,还没听说地养人的。”“话可不能这么说!”爹站直身子,手里拄着镐头说,“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种上一棵树,树吸收着咱们的营养,越长越大,开花结果,谁说咱们就没了?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就是地养人吗?”“儿子说要接我去城里享福,恐怕我老了那天也回不来喽。”张老歪的神色似乎有些黯然地说,狠狠地甩了一下鞭子,把羊惊得回头冲着他“咩咩”地叫了几声。“那你就去呗。”“要不我能去哪儿?”张老歪硬撅撅地撂下这句话,转身就去追跑散的羊去了,“你脚下瓷实,刨吧,我的脚底下可就空喽……”风里隐隐传来张老歪的话,瞬间就被阳光炙烤得没了踪影。爹没说话,低下头,看着脚下褐色的土地,又把镐头高高地抡起。爹和镐头已经浑然一体,山野间回响着镐头撞击大地的闷响。爹的身影紧紧贴服着大地,浑然一体,像大地上移动的图腾。娘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我久久地站着,看了一眼娘,又看了看爹的背影。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那股热气源源不断地传入我的四肢百骸,让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爹跟娘吵架后,娘在家看似忙碌的行为、魂不守舍的神情和扒着后门一遍遍张望的动作里,包含着对爹的怨恨,更有担心和牵挂。B.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喊爹吃饭的情节,写出了我内心的不情愿,为最后写“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这一发展转变做了铺垫。C.在爹的心里,“地是通人性的”人哪,是地养着呢”,这包含了爹对土地的信任和依恋,也体现了爹特立独行的性格。D.小说使用了两次“浑然一体”,将爹、镐头和大地三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生动贴切地写出爹在山沟劳作的场景,意蕴深刻。(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多处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爹的形象,同时还暗示了农耕环境正在逐渐恶化。B.小说语言形象生动又不失质朴,如“叨咕”“拐带”“嘟囔”等口语化词汇,既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又展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C.小说写张老歪与爹的对话,表现了二人对土地都饱含深情,但认识不同,衬托出爹对人与土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化了小说主题。D.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表现“我”对爹刨地的看法的转变。(3)小说中多次写到“抡镐头”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4)小说题目“滚烫的土地”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邢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邢。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郑,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以明古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原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臣徒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在法。(《选自《韩非子•饰邪》,有别改》)材料二: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抚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室。(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身臣入[A]宦于吴[B]反国[C]弃龟[D]明法[E]亲民[F]以报[G]吴[H]则夫差为擒(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在本文意为拉帮结派。B.“幸”,意为侥幸,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不相同。C.“民望”,民众心生怨恨,与现代汉语“众望所归”的“众望”意思不同。D.“其安易持”中的“安”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相似,都指安然未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开篇运用了举例和对比论证,以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运对比,来证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B.材料一选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也从正面上论证了治理国家要显明法度。C.材料一中用较大篇幅说明韩国的灭亡,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D.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会现象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②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5)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评析,并说明你的观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咏贫士》其四陶渊明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蔽覆乃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①。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注】①斯俦:这类人物。(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黔娄”是“安贫守贱”的典范,他应是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清介自守的高洁之士。B.“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句与诗人《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一句表现的心志相仿。C.“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一句写出了贫士虽未体会到穷困至极点的感受,但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道。D.全诗语言自然平淡,但平中亦见警策、率真,体现了陶渊明诗歌平淡朴素与醇厚隽永的特色。(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达黔娄对心中“道”的追求的?请结合诗句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和“”。(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3)《老子》第十一章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作用的句子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7分)6.(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的、地、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却最不易让人觉察。这也不难理解。看大厨掌勺,人们总将目光聚焦于食材,很少在意油、盐、糖、醋等调料;品大家作品,我们往往关注人物描写,倘若你老在“的、地、得”上纠缠,人家会觉得你特无聊。其实正确区分“的、地、得”,还真是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平时的表达中,要说清“的、地、得”的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言之,“的、地、得”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杂。“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②、分工明确,“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使用规则十分明晰。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地、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在少数。一方面,是一些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对文字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对“的、地、得”的误用客观上也起了③的作用。在近十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不在于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也不在于过分强调的表达率,而是基于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重组语段中画横线部分内容。(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7.(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雨露生物而霜成物”,①。每年的这个时候,农人们都忙着秋收。江苏苏州吴中一带稻谷收割历来以霜降为候,晚稻及五谷杂粮得赶紧收割,以免不受霜冻之害。古谚云“寒露没青稻,霜降一齐倒”说的是寒露初到,稻穗已黄,至霜降就可以收割了。农人在房前屋后堆起高高的稻谷垛,接下来就等着冬闲时舂米了。②,还得到菜地里忙活。山东一带有句谚语说“处暑高粱白露谷,霜降到了拔萝卜”,霜降后早晚温差很大,露地萝卜如果不及时收获,就会出现冻皮的情况,影响萝卜品质和收成。柿子也是霜降时节的一道亮丽风景,“霜打柿子红如火”,红彤彤的柿子如同灯笼挂满枝丫,惹人喜爱。此时的柿子不但口感甘甜,③。《本草纲目》云:“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柿的发音与“事”相同,古代文人此时还会按其谐音绘出“柿柿(事事)平安”“柿柿(事事)如意”图,表达吉祥寓意。(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三)语言文字运用Ⅲ(本题共1小题,3分)8.(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当有人说欧谛德谟克说谎时,他狡辩说:“谁说谎就是在说不存在的东西,而不存在的东西是无法说的,所以没有人能说谎。”欧谛德谟克的诡辩违反了逻辑中的什么规律?请简要说明。四、写作(60分)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清•彭端淑《为学》“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联系实际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作诗一定是“精动于中而形于言”。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如杜甫写在天宝乱世年间的诗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你看到沿途有饿死、冻死的人,难道不会去关心吗?所以,作诗的真正动机和兴起,可以使人对宇宙万物、社会产生一种关怀。诗歌的吟诵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所以诗词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中国的语言有四声——平、上、去、入。这种单音独体是我们中国语言的特色。因此,诗歌有平仄和结构,有一种独特的声调。而这个平仄的结构和声调,不是古人生编硬派给我们的,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诗经》大多是四个字一句,就是因为我们独体单音的语言,四个字一句才能够表现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的声调和节奏。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结合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特色,经过一个必然的、自然而然的演化过程所形成的一种音调,虽然现在听来会觉得奇怪甚至单调,但它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因此,我认为中国的传统吟诵很重要。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这首词写于唐朝由盛而衰的时候——安史之乱。中国的诗词讲究出处,字字有来历。“秦娥”出自汉朝的一首乐府诗:“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因此秦楼上的女子秦娥就代表着美丽的女子。李白的这首词看起来是一首寻常的描写相思怨别的词,可是它写在天宝的安史之乱之时,其中就有了深意。“箫声咽,秦城梦断秦楼月”,你听到那吹箫的声音,像哭泣一样的呜咽,那楼上的女子,每当月明的夜晚,就怀念起那个远离她的人。“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陵是首都长安送别人的地方,有人要远行,就到灞陵道别。可是这首词中让人怀念的人,可能不是指爱人,而是逃难到西蜀的唐玄宗。“乐游原上清秋节”,乐游原是长安郊外的一处草原,乐游原到了凄清冷落的秋季,越发惨淡。“咸阳古道音尘绝”。从长安出发,在咸阳古道远行的那个人,一直没有回来。玄宗到了四川,“音尘绝”,留在长安的诗人或百姓心断望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在读清冷落的秋天,在夕阳残照之下,一阵秋风吹过。“汉家陵阙”,是我们大唐汉民族的陵墓,是我们的宫阙。从最后的两句可以看出,这不是普通的描写男女相思怨别的词。在这首词里,有诗人对国家危乱的无尽悲哀和无限感慨。所以,读诗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你要知道那首诗写作的时代、写作的背景,你要把它的内容、深刻的感情读出来。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由一生二、由二生三、由三生无穷;以内心的感发为主,“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感情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诗作,依然能够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诗歌的生命。(摘编自叶嘉莹《传统诗词到底美在哪儿》)材料二: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孔子大约从30岁开始收授弟子,在他的教育生涯中,诗礼乐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内容,被视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礼乐文明的创立者是周公姬旦,“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礼乐文化无法适应变革时代的社会要求,礼坏乐崩的局面开始出现,如何对待周代的礼乐文明,也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言:“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崇尚礼乐文明中蕴含的仁爱精神。附时,孔子也崇尚诗,他甚至把诗与礼乐并立,之于道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孔子认为首要的关键是学“诗”。他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说“人高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孔子将《诗经》这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视为修身养性的教科书。在道德修养层面,《诗经》为何受到孔子的重视?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不长夏以革。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经》中记述了后极、公刘、文王等圣君明主进德修业,强调天命降福,修德配命;“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得民心者,得天下,修德应以爱民为根;“明明天子,今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君主要实行德政,非暴力强制,而是通过礼乐文明的典章制度、祭祀礼仪、行为规范等,对人的道德规范进行潜移默化的教化和感染;“既有君予,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孔子授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诗经》确实承载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成为有志之士的人生理想。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即使在当代,余华、陈忠实、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生动再现历史现实的同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孔子论“诗”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思想的传承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摘编自房莹《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诗学观述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CA.中国古典诗歌从诞生开始就以给人直接的感发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B.中华诗词有平仄和结构的特殊要求,这是中华民族诗词所独有的,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C.如何对待周代礼乐文明是先秦百家争鸣的议题,孔子依然崇尚诗礼乐,他认为在道德修养方面,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D.《诗经》蕴含了许多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A.读诗背词不只是“入乎耳,出乎口”,只会背就算了;要能够知人论世,把诗歌所隐藏的深厚内涵和深刻感情读出来。B.叶嘉莹认为李白的《忆秦娥》可能不是描写男女相思怨别,而是诗人或百姓在思念玄宗。这种深层解读,未必是定论。C.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源于孔子对道德人格的重视,孔子认为达到最高人格境界的途径是学习诗礼乐。D.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他认为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3)下列各项中,与上述两则材料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CA.辛弃疾有两句词:“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意思是,每一棵松树、每一根竹子都是我的朋友,山上的一只鸟、一朵花都是我的弟兄。我们也要有这种爱惜和关怀宇宙万物之心。B.阅读杜甫的诗《春夜喜雨》之后,我们不但感受到了顺应时节下得恰到好处的春雨,还可能了解到杜甫对于老百姓的关怀。C.普希金《致大海》中辽阔而又自由、深沉而又有力、骄傲而又倔强的大海,正是诗人反抗意志的象征,其中体现出诗人在重重束缚下迸发出的斗争激情。D.《论语•阳货》篇记载:“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可见孔子十分重视《诗》的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证上的共同点。(5)孔子主张“不学《诗》,无以言”,请结合材料二的相关内容,概括孔子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解答】(1)A.“这感发力量都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或人世间的生离死别”错误。材料一第一段“使人心动的,除了外在的、大自然的景物外,人世间的死生离别更加使人心动”并不表明这“感发力量”只是“来源于外界的自然景物和人世间的生离死别”这两个方面,只是列举一二,还有其他方面,选项表述绝对,曲解文意。B.“这种平仄和结构的要求是中国传统诗词吟诵一开始就固定下来的”错误。从材料一第二段看,“中国的传统诗歌吟诵……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可知,平仄和结构要求是中华诗词在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非一开始就固定下来。C.正确。D.“《诗经》……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思想资源”错误。根据材料二“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是孔子的“诗教”观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不是《诗经》。故选C。(2)D.“孔子……认为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错误。根据材料二第4段“中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源远流长,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成了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可知,不是“孔子认为”“敬德、爱民、德政、忠孝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精神内核”,张冠李戴。故选D。(3)C.普希金的《致大海》是外国诗歌,与两则材料谈论的中国传统诗词、孔子的诗学观不符。故选C。(4)从第一段“中国古典诗歌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的特色”可知,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从第二、三段“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所以诗词的声音是非常重要的”“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可知,再从音韵和内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国传统诗词美在哪里;从第四段“中国古典诗歌之所以如此精妙,是因为中国古典诗歌重视心、物之间的兴发感动……”可知,最后总结上文,再一次指出重视感发作用是中国诗词的生命;从第一段“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的重视源于儒家,孔子崇尚道德,孔门四科中‘德行’科注重弟子道德人格的培养和完善”可知,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从第二、三、四段““礼乐”是中国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是社会秩序和谐的标志”“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孔子的‘诗教’观也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可知,再从学诗能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经》的篇章内容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孔子诗教观对后世文学创作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等方面进行阐释;从第五段“孔子论‘诗’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奠定了儒家文化影响之下的中国文学的精神文化内核,对两千多年的中国文学的创作和中国文学思想的传承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可知,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可见,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从材料一“钟嵘在《诗品序》中说:‘嘉会寄诗以亲……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可见钟嵘所认识的诗歌,其本质乃是心物相感应之下发自性情的产物”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从“读词背诗,要懂得它所隐藏的深厚内涵。我们来欣赏一首李白的作品《忆秦娥》……”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从材料二“如何进行道德修养?《论语•泰伯》中记载:‘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可知,运用了引用论证;从“即使在当代,余华、陈忠实、莫言等优秀的作家仍然承载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在生动再现历史现实的同时,以悲天悯人的情怀,表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众、对个体深沉的人文关怀”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可见,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有力。从材料一“《诗经》里的第一首是:‘关关雎鸠……’两字一停顿,才有节奏,而这个节奏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的基本节奏”和材料二“白居易提倡‘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真切感怀,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誓言”可知,语言风格上,材料一和材料二引经据典,分析透彻;文辞优美,平实易懂,绝不晦涩。(5)从“孔子指出了道德修养的三个层面,首先应该先学诗,而后以礼来立身,最后用音乐完善人性”可知,因为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首要在于学诗;从“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出则忠,入则孝,忠孝两全,方能成为道德楷模”可知,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孔子认为,学《诗》方能成为道德楷模;从“孔子授徒讲学,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可知,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答案:(1)C(2)D(3)C(4)①两则材料都采用了总分总结构,思路清晰:材料一先总论中国诗词之美在于给人的感发作用,再从音韵和内涵两个方面阐释了中国传统诗词美在哪里,最后总结上文,再一次指出重视感发作用是中国诗词的生命;材料二先总说孔子关于道德修养与诗礼乐的关系的论述,再从学诗能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经》的篇章内容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孔子诗教观对后世文学创作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等方面进行阐释,最后总结孔子诗教观的意义。②两则材料都综合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证有力。③语言风格上:引经据典,分析透彻;文辞优美,平实易懂,绝不晦涩。(5)①因为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首要在于学诗;②从《诗经》已有的篇章记载来看,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孔子认为,学《诗》方能成为道德楷模;③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因此他提到“不学《诗》,无以言”。(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滚烫的土地阎秀丽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坚硬的山土在他的镐头下只是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娘说:“咱家的粮食也不是不够吃,你费那大劲儿刨这点儿地有啥用!乐意干你干!”我在旁边看了看爹,娘能扔镐头耍脾气,我可不敢。爹那火爆脾气,不敢拿我娘撒气,要是有个不小心,那火准定得烧到我身上。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我心里是极不满意爹到处“开荒”的行为,但是我不敢反抗。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娘阻拦不住。村里人也说,不值当,吃公家饭的,还差那点儿地?正儿八经的庄稼人都没人弄。为这,爹和娘吵了一架。娘没有去地里,爹也没有喊我,一个人扛着镐头下了地。娘并没有想象的清闲,反而在家里走来走去,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屋里的那几件简陋的家具,也被娘擦得泛了光,映着娘有些魂不守舍的神情,并且时不时地扒着后门,一遍又一遍地望着爹去干活的山沟沟。我心想,再怎么望,也看不到那个小山包,何况是一个人。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我有些不情愿,又不敢违拗娘的意思,只能慢腾腾地向着那山沟走去。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我心里暗暗气着,这么热的天,不好好在家待着,拐带得我也跟着遭罪,刨了那点儿山边子,还能富了?气归气,还得去,这么热的天,爹要是中暑了,那可就糟了。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镐头落下的时候,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阳光从他的背上洒下来,在爹重复的动作里,纷纷地跳跃不停。我心头一热,赶紧走到爹的跟前,喊了一声,把手里的一瓶水递给他。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把一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嘟囔出一句话:“这天,真要命,咦?你咋来了?”“娘让你回去吃饭。”“不急,我先把这块儿刨完了再回。”我靠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懒洋洋地看着两只蚂蚁爬来爬去。爹抹了一把嘴,又拿起了那把镐头。“别刨了,就那点儿山边子地,种啥也长不出好庄稼来。”放羊的张老歪抱着一根鞭子,从山的另一边赶着羊群过来,蹲在离我爹不远的一块石头上说。“你是白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地是通人性的,你懒了,地也懒了,你勤了,地就勤,它不亏待你,你得信得着这儿,”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心里装着啥,地上就长啥。”张老歪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话虽在理,不过你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那几块地都撂荒了,你还开荒!你信不信,等将来你不在了,刨出来的地还得撂荒,图个啥!”“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去?人不在了,地还在,人活在地里呢。他们还能在外漂一辈子?早晚得回来,这里是根儿!”张老歪没有说话,看着天空上的几朵白云,嘴里嚼着一根草叶子,半晌说了句:“这人养地不假,还没听说地养人的。”“话可不能这么说!”爹站直身子,手里拄着镐头说,“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种上一棵树,树吸收着咱们的营养,越长越大,开花结果,谁说咱们就没了?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就是地养人吗?”“儿子说要接我去城里享福,恐怕我老了那天也回不来喽。”张老歪的神色似乎有些黯然地说,狠狠地甩了一下鞭子,把羊惊得回头冲着他“咩咩”地叫了几声。“那你就去呗。”“要不我能去哪儿?”张老歪硬撅撅地撂下这句话,转身就去追跑散的羊去了,“你脚下瓷实,刨吧,我的脚底下可就空喽……”风里隐隐传来张老歪的话,瞬间就被阳光炙烤得没了踪影。爹没说话,低下头,看着脚下褐色的土地,又把镐头高高地抡起。爹和镐头已经浑然一体,山野间回响着镐头撞击大地的闷响。爹的身影紧紧贴服着大地,浑然一体,像大地上移动的图腾。娘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我久久地站着,看了一眼娘,又看了看爹的背影。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那股热气源源不断地传入我的四肢百骸,让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A.爹跟娘吵架后,娘在家看似忙碌的行为、魂不守舍的神情和扒着后门一遍遍张望的动作里,包含着对爹的怨恨,更有担心和牵挂。B.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喊爹吃饭的情节,写出了我内心的不情愿,为最后写“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这一发展转变做了铺垫。C.在爹的心里,“地是通人性的”人哪,是地养着呢”,这包含了爹对土地的信任和依恋,也体现了爹特立独行的性格。D.小说使用了两次“浑然一体”,将爹、镐头和大地三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生动贴切地写出爹在山沟劳作的场景,意蕴深刻。(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A.小说中多处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爹的形象,同时还暗示了农耕环境正在逐渐恶化。B.小说语言形象生动又不失质朴,如“叨咕”“拐带”“嘟囔”等口语化词汇,既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又展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C.小说写张老歪与爹的对话,表现了二人对土地都饱含深情,但认识不同,衬托出爹对人与土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化了小说主题。D.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表现“我”对爹刨地的看法的转变。(3)小说中多次写到“抡镐头”这一细节,有什么作用?(4)小说题目“滚烫的土地”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解答】(1)A.“包含着对爹的怨恨”错误。由后文“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可知,娘并没有因为和爹吵架而心生怨恨,而是担心爹。B.“为最后写‘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这一发展转变做了铺垫”错误。联系“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我有些不情愿,又不敢违拗娘的意思”可知,“我”不情愿是不想去叫爹;由“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就是地养人吗”“爹和镐头已经浑然一体,山野间回响着镐头撞击大地的闷响”等句子可知,“我”的心通透起来是听了父亲说的土地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话。两者不是阐述同一件事,构不成铺垫。C.“特立独行的性格”错,爹思考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表现忠厚朴实的典型农民形象,并不特立独行。D.正确。故选D。(2)A.“暗示了农耕环境在逐渐恶化”错,文中多处写秋阳:“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风里隐隐传来张老歪的话,瞬间就被阳光炙烤得没了踪影”“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那股热气源源不断地传入我的四肢百骸,让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写出时间流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现了父亲烈日下辛勤耕作的农民形象,但没有暗示农耕环境恶化。故选A。(3)“抡镐头”的情节第一次出现在文章开头爹和娘吵架时,“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第二次出现在文章中间我去找爹回家吃饭时,“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第三次出现在文章末尾我听完爹的“哲理”后,拿起镐头回家,“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抡镐头”贯穿全文始终,是文章的线索,串联起文章各个情节。由此可概括出:连缀全文情节。“抡镐头”这一细节,把全文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清晰完整。第一次出现“抡镐头”情节时,“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等句子的描写写出了爹努力开垦的场景,描绘了爹热爱土地的形象;第二次出现“抡镐头”情节时,“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阳光从他的背上洒下来,在爹重复的动作里,纷纷地跳跃不停”等细节描写,将爹和土地融为一体,烘托了爹对土地的执着与热爱。由此可概括出:丰富人物形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突出爹拼力开荒劳作的场景,意在表现爹对土地的痴迷热爱和执着坚守。文章最后一次出现“抡镐头”情节时,是在“我”找到了爹,爹对“我”阐述了人与土地之间关系的时候。通过爹的解释,“我”的心变得通透了起来,对爹的热爱有了理解,因此,“我走过去,把镐头从爹的手里拿过来,也像爹一样,将镐头高高地抡起”,娘也“扛着镐头出现在弯弯曲曲的土路上”,“我”和娘对爹的行为从不理解到理解,升华了主题。由此可概括出:深化小说主题。最后写娘扛着镐头和“我”从爹手里接过镐头劳作的情景,表现“我”和娘理解了他对土地的痴情,暗示这种对土地依恋坚守的精神将传承下去。(4)由文章“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可知,秋阳非常毒辣,晒得土地滚烫。由此可概括含义: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由“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可知,爹对土地异常执着与热爱,由此可概括含义:指爹对老家的土地怀有与众不同的炽热之情。由爹说的话“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去?人不在了,地还在,人活在地里呢。他们还能在外漂泊一辈子?早晚得回来,这里是根儿”“一百年这样,一千年也这样,哪块土地上都有人。咱们不在了,埋在这里,有魂在这儿呢,种上一棵树,树吸收着咱们的营养,越长越大,开花结果,谁说咱们就没了?那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活着,这不就是地养人吗?”可知,土地对人有养育之恩,是人最终的归宿,由此可概括含义:指土地对人有养育之恩,也是人的最终归宿,人们对土地饱含着依恋和敬畏之情。答案:(1)D(2)A(3)①连缀全文情节。“抡镐头”这一细节,把全文的人物和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清晰完整。②丰富人物形象。这一细节反复出现,突出爹拼力开荒劳作的场景,意在表现爹对土地的痴迷热爱和执着坚守。③深化小说主题。最后写娘扛着镐头和“我”从爹手里接过镐头劳作的情景,表现“我”和娘理解了他对土地的痴情,暗示这种对土地依恋坚守的精神将传承下去。(4)①指脚下的土地被太阳炙烤得滚烫。②指爹对老家的土地怀有与众不同的炽热之情。③指土地对人有养育之恩,也是人的最终归宿,人们对土地饱含着依恋和敬畏之情。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彼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群臣朋党比周以隐正道,行私曲而地削主卑者,山东是也。乱弱者亡,人之性也;治强者王,古之道也。越王勾践恃大朋之龟与吴战而不胜,身臣入宦于吴反国弃龟明法亲民以报吴则夫差为擒故恃鬼神者慢于法,恃诸侯者危其国。曹恃齐而不听宋,齐攻荆而宋灭曹。邢恃吴而不听齐,越伐吴而齐灭邢。许恃荆而不听魏,荆攻宋而魏灭许。郑恃魏而不听韩,魏攻荆而韩灭郑。今者韩国小而恃大国,主慢而听秦、魏,恃齐、荆为用,而小国愈亡。故恃人不足以广壤,而韩不见也。荆为攻魏而加兵许、鄢,齐攻任、扈而削魏,不足以存郑,而韩弗知也。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无地无民,尧、舜不能以王,三代不能以强。人主又以过予,人臣又以徒取。舍法律而言先王以明古之功者,上任之以国。臣故曰:是原古之功,以古之赏赏今之人也。主以是过予,而臣以此徒取矣。主过予则臣偷幸;臣徒取则功不尊。无功者受赏,则财匮而民望;财匮而民望,则民不尽力矣。故用赏过者失民,用刑过者民不畏。有赏不足以劝,有刑不足以禁,则国虽大,必危。故曰:小知不可使谋事,小忠不可使在法。(《选自《韩非子•饰邪》,有别改》)材料二: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抚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注】大朋之龟;又称“十朋之龟”,指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室。(1)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身臣入[A]宦于吴[B]反国[C]弃龟[D]明法[E]亲民[F]以报[G]吴[H]则夫差为擒(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朋党”,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在本文意为拉帮结派。B.“幸”,意为侥幸,与《鸿门宴》中“妇女无所幸”的“幸”意思不相同。C.“民望”,民众心生怨恨,与现代汉语“众望所归”的“众望”意思不同。D.“其安易持”中的“安”与《大学之道》中“静而后能安”的“安”意思相似,都指安然未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材料一开篇运用了举例和对比论证,以秦国和山东六国的国运对比,来证明彰明法度的重要性。B.材料一选用越王勾践的故事,也从正面上论证了治理国家要显明法度。C.材料一中用较大篇幅说明韩国的灭亡,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D.材料二运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自然、社会现象说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观点。(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忠劝邪止而地广主尊者,秦是也。②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5)在治国理政的理念上,老子和韩非子有何不同?请结合选文简要评析,并说明你的观点。【解答】(1)句意: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于吴”作“入宦”的状语,状语后置句,所以“吴”后B处断开;“反国弃龟”中“反国”是时间状语,“弃龟”是动宾结构,后面D处断开;“明法亲民以报吴”中“以”表目的,连接“明法亲民”的做法和“报吴”的目的,中间不断开,“吴”后H处断开。故选BDH。(2)A.正确。B.正确。侥幸;宠幸。句意: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妇女没有被宠幸的。C.正确。民众心生怨恨;众人的希望。句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心生怨恨。/形容某人威望很高,受到大家敬仰和信赖。D.错误。安然未变;性情安和。句意: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镇静不躁才能够性情安和。故选D。(3)C.“指明其灭亡原因完全在于它自身不彰明法度”错误。原文“此皆不明其法禁以治其国,恃外以灭其社稷者也”,可见还有“恃外”这个原因。故选C。(4)①“劝”,勉励;“广”,得到拓展;“尊”,尊贵;“是”,这样的。译文:忠臣自我勉励,奸臣停止作恶而国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贵,秦国就是这样的。②“民”,一般人;“从事”,做事;“几”,接近;“慎”,审慎。译文: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5)由“古者先王尽力于亲民,加事于明法。被法明,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臣故曰:明于治之数,则国虽小,富;赏罚敬信,民虽寡,强。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可知,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由“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可知,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评析:老子主张的“无为”是顺应自然规律;韩非子主张要使用法律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二者结合,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答案:(1)BDH(2)D(3)C(4)①忠臣自我勉励,奸臣停止作恶而国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贵,秦国就是这样的。②一般人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遭致失败。审慎面对事情的终结,一如开始时那样,就不会失败。(5)①韩非子主张治国理政应当彰明法度(赏罚符合法度)。②老子则主张无为,顺应自然规律不妄为。③道法结合。既要遵循自然规律,又要让治国理政有法可依。“道”为“法”的基础;“法”可维护“道”。参考译文:材料一:古代的先王尽力于亲近民众,从事于彰明法度。彰明法度,忠臣就能自我勉励;刑罚必行,奸臣就停止作恶。忠臣自我勉励,奸臣停止作恶而国土得到拓展,君主因此尊贵,秦国就是这样的;群臣拉帮结伙,紧密勾结来破坏法治,谋私营利因而使国土削弱,君主卑下,崤山以东的六国就是这样的。混乱弱小的国家就衰亡,这是人事的常规;社会安定而强盛的国家就称霸天下,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越王勾践依仗贵重的龟甲占卜来与吴国打仗而不能取胜,自己做俘虏到吴国去服贱役,回国以后抛弃龟卜,彰明法度、亲近民众以报复吴国,结果吴王夫差被他活捉。所以依仗鬼神保佑的就会忽视法治,依仗别的诸侯国的就会危害自己的国家。曹国依仗齐国而不听从宋国,齐国进攻楚国的时候宋国便灭掉了曹国。楚国依仗吴国而不听从齐国,赵国攻打吴国的时候齐国消灭了楚国。许国依仗楚国而不听从魏国,楚国进攻宋国的时候魏国便灭掉了许国。郑国依仗魏国而不听从韩国,魏国攻打楚国的时候韩国就消灭了郑国。现在韩国弱小而依仗大国,君主不重视法治而听从秦国、魏国,依仗齐国、楚国可以利用,而使韩国越来越衰亡。所以依仗别人不能拓广自己的疆土,但韩国看不到这一点。楚国为了进攻魏国而对许、鄢用兵,齐国进攻任、扈而侵夺魏地;但这些都不足以保存韩国,而韩国不明白这一点。这些都是不彰明法律禁令来治理自己的国家,依仗国外的势力而使自己的国家灭亡的例子。我所以说:认识到治理国家的法术,那么国家虽然小,可以富足;赏罚谨慎而诚信,民众虽然少,国家可以强盛。赏罚没有准则,国家虽广大,但军队弱小,那么土地可能会不属于自己,民众也会不属于自己。没有了土地和民众,尧、舜也不能统治天下,夏、商、周三个朝代也不能强盛。君主又错误地给予奖励,臣民又白白地取得赏赐。那些置国法于不顾而谈论先王明君功绩的人,君主却把国事委托给他,我所以说:这是指望古代君主那样的功绩,用古代君主给臣下的奖赏赏赐给今天的人;君主用这种形式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用这种形式白白地取得赏赐。君主错误地给予奖赏,臣下就会抱有侥幸心理,臣下白白地取得了奖赏,那么功劳就不显得尊贵。没有功劳的人受到奖赏,国家的财力就会匮乏而民众就会心生怨恨,国家财力匮乏而民众埋怨,那么民众就不会为君主尽力了。所以使用奖赏错误就会失去民众,使用刑罚太滥民众就不再害怕。有奖赏不能起到鼓励作用,有刑罚不能起到禁止的作用,那么一个国家即使强大,也一定会危险。所以说:一点小聪明不可以去谋划事情,只对私人效忠的人不能让他掌管法制。(《选自《韩非子•饰邪》,有别改》)材料二:当局面安定时容易把持,当事情还未露先兆时容易谋划。当事物脆弱时容易分开,当事物细微时容易消散。做事情要在它尚未发生就处理妥当,处理事情要在祸乱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根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开始走出来的。主观妄为的将会招致失败,强行把持的一定会失去。因此有道的人无所作为也不会招致失败,无所执着也不会遭受损失。人们做事情,总是在快要成功时遭受失败,所以当事情快要完成的时候,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就没有办不成的事。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不稀罕难以得到的财货,学习别人所不学习的,补救众人经常犯的过错。以辅助万物按其自身规律自然发展而不会妄加干预。(选自《老子》第六十四章,有删改》)(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咏贫士》其四陶渊明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旦寿命尽,蔽覆乃不周。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①。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注】①斯俦:这类人物。(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A.首句中的“黔娄”是“安贫守贱”的典范,他应是像颜回一样安贫乐道、清介自守的高洁之士。B.“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一句与诗人《归去来兮辞》中“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一句表现的心志相仿。C.“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一句写出了贫士虽未体会到穷困至极点的感受,但依然孜孜不倦地追求道。D.全诗语言自然平淡,但平中亦见警策、率真,体现了陶渊明诗歌平淡朴素与醇厚隽永的特色。(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表达黔娄对心中“道”的追求的?请结合诗句分析。【解答】(1)C.“贫士虽未体会到穷困至极点的感受”错误。“岂不知其极”意思是:哪里不知道是穷困到了极点。故选C。(2)“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意思是:好的官位我也不贪恋,丰厚的赠金我也不羡慕。作者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安守贫困,不慕富贵名利的心志。“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意思是:哪里不知道是穷困到了极点,只是与道无关的事情不值得忧虑。借助反问,强化了黔娄追求道的坚定决心。“一旦寿命尽,蔽覆乃不周”意思是:黔娄生命走到了尽头,虽然衣不蔽体,但是内心却误忧患。借助对比,突出其忧道不忧贫。“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化用《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意,表示安贫守道的决心至死不渝。答案:(1)C(2)①直抒胸臆,以“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直接表达了自己安守贫困,不慕富贵名利的心志。②借助反问,“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强化了黔娄追求道的坚定决心。③借助对比,黔娄死时衣不蔽体,但内心却无任何忧患,突出其忧道不忧贫。④化用《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表达对仁义大道追求的矢志不渝。译文:安于贫贱守道者,自古黔娄为典范。其心不恋高官位,丰厚赠金他不羡。一旦命终离世间,破衣难把身遮全。哪能不晓极贫寒?与道无关不忧烦。从那以来近千载,世间不再有高贤。早晨能与道同生,晚上即亡无所憾。(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仁以为己任”和“死而后已”。(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老子》第十一章指出“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作用的句子是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解答】故答案为:(1)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重点字:死)(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重点字:壹)(3)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重点字:利)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7分)6.(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的、地、得”在汉字中使用频率最高,却最不易让人觉察。这也不难理解。看大厨掌勺,人们总将目光聚焦于食材,很少在意油、盐、糖、醋等调料;品大家作品,我们往往关注人物描写,倘若你老在“的、地、得”上纠缠,人家会觉得你特无聊。其实正确区分“的、地、得”,还真是学习和使用现代汉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平时的表达中,要说清“的、地、得”的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简言之,“的、地、得”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杂。“的、地、得”在现代汉语中②、分工明确,“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使用规则十分明晰。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地、得”使用不规范的现象不在少数。一方面,是一些内容平台、内容生产者对文字把关不严。另一方面,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对“的、地、得”的误用客观上也起了③的作用。在近十年的网络语言发展历程中,语言文字工作者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汉语交际的正确道路,不在于无限加快的表达速度,也不在于过分强调的表达率,而是基于表达更加准确而丰富。(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请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重组语段中画横线部分内容。(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解答】(1)第一处,结合后文的“‘的、地、得’始于唐宋,兴于‘五四’,成于当代,历史不算悠久,演变比较复杂”,这里说的是“的、地、得”形成的前因后果,故可用“来龙去脉”。来龙去脉:原是过去风水先生的说法,认为山势如龙,从头到尾都有血脉连贯。现在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来历或事情的前因后果。第二处,后文说“的、地、得”“分工明确,‘的’是定语的标记,‘地’是状语的标记,‘得’是补语的标记,使用规则十分明晰”,说明“的、地、得”各自有各自的分工职责,故可用“各司其职”。各司其职:各自负责掌握自己的职责,做好所承担的工作。第三处,结合语境,此处是说“快节奏、碎片化的线上交流,拼音输入法、语音输入法的流行”推动了“的、地、得”的误用,可用“推波助澜”。推波助澜:比喻从旁助长或推动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扩大声势或影响。(2)因为题干要求以“过分强调的表达效率”为开头,故可以调整为:过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