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史载:“天子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这些记载反映了周初分封的重要意义在于()A.明确了诸侯国的权利和义务B.锚定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之分C.保证宗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D.贯彻了周公“敬天保民”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初(中国)。根据材料“天子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可知,天子是诸侯的君上,诸侯是天子的大臣,这强调了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反映了周初分封制度确立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分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排除A项;宗法制有利于宗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族内部凝聚力减弱,排除C项;敬天保民是指对上天的敬畏和对民众的保护,涉及民本思想,材料没有涉及敬天保民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先秦时期某一思想家认为:“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思想主张中出自该思想家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题干中“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强调君主凭借威势来统治天下,这是法家思想,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是法家韩非的思想,强调中央集权,符合法家思想特点,D项正确;“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儒家孔子的思想,强调德治和礼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孟子的思想,属于儒家的仁政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老子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司马迁曾评价一历史人物:“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以下举措与该人物相关的是()A.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B.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C.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D.设置律博士,推动律令儒家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评价的历史人物是卫鞅,即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他在秦孝公时期推行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A项正确;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排除B项;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与明朝张居正有关,排除C项;魏明帝时期设置律博士,推动律令儒家化,排除D项。故选A项。4.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官员于每年八月,“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同时负责“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该官员可能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刺史C.宋朝的谏官 D.明朝的给事中【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为监察地方郡国,设置刺史制度,刺史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巡查代表中央政府,体现“以小制大”的特点,因此材料是对汉朝刺史的描述,B项正确;秦朝的御史大夫属于中央的的监察官员,不周行郡国,排除A项;宋朝的谏官属于中央官员,负责谏诤皇帝得失,不负责监察,排除C项;明朝的给事中是负责监察六部,排除D项。故选B项。5.有史料记载: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倘或道义亏缺,则降下之,则自五退六,自六退七矣”。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A.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B.兼具官员的选拔与考核C.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D.扩大了政府的用人范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根据题干的描述,“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道义亏缺,则降下之”说明九品中正制不仅用于选拔官员,而且还包含了对官员的考核与评价功能,B项正确;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在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A项;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与材料所述“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不符,排除C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功能,没有涉及用人范围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6.章怀太子墓室壁画是唐朝壁画的典型代表之一、陵墓内含彩色壁画共计50余组,以墓道东西两壁的《客使图》最为罕见。西壁《客使图》(如图为还原图)绘有6人,从服饰来看,分别为3名朝堂官员和3名外域使臣。下列表述与所绘历史场景相符的有()①唐朝首次实现与西域地区的官方往来②鸿胪寺具有管理对外交往的职能③展现出唐朝时期高超的佛教绘画技艺④反映出唐朝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中的《客使图》描绘了唐朝官员与外域使臣的会面情景,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其中,鸿胪寺作为唐代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在壁画中有所体现,②正确;《客使图》还反映出唐朝时期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允许并鼓励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流,④正确;早在汉代中国就已经与西域地区建立了官方往来,并非唐朝首次实现,①错误;虽然提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但《客使图》主要是展现外交活动而非佛教内容,③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7.在边疆治理中,中国古代王朝往往会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和原有政治制度。在边疆民族地区,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任命本族人担任地方长官进行治理。下列各项中符合这种治理方式的机构有()①西汉的西域都护府②唐朝的都督府③元朝土司④明朝的都司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国古代。题目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王朝在边疆治理时采用的一种尊重当地社会经济特点及原有政治制度,通过任命本地首领或维持其已有统治体系的方式进行间接控制的方法,这主要涉及到“羁縻政策”或类似的治理策略。唐朝设立的都督府,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的都督府,往往由当地的部落首领担任长官,体现了唐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制度,②正确;元朝实行土司制度,直接将西南等边疆民族地区的土著酋长封为各级土官,赋予他们一定的行政、司法权力,在名义上归属中央管辖的同时保持了地方特色,③正确;明代在乌思藏设立羁縻都司,④正确;西汉的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不是任命本族人担任地方长官进行治理,①错误。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8.军机处长期不以一个正式机构载入史册,但其“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说明清朝军机处()A.取代了内阁行政职权B.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C.是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D.成为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机构【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可知,军机处总揽军国大事,说明军机处是实际掌控军国大计的权力中枢,C项正确;军机处并未取代内阁,内阁仍有行政权,执行决策机构,排除A项;军机处加强皇权,排除B项;军机处是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是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排除D项。故选C项。9.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传的维新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不包括()A.创学会 B.办报刊 C.建政党 D.兴学堂【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反向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强国会,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党,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康有为、梁启超等创立了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学会组织,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诸多报刊,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康有为、梁启超等积极兴办学堂,如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湖南时务学堂等,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0.北洋政府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继承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考试法,同时,又参考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办法,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如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考试名称考试日期应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留学生甄选考试1915年2月23915163.18%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916年6月不详194不详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1917年4月248240516.32%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1919年10月56004808.57%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1920年10月380040010.53%A.官员选拔方式开始转型B.考试体现开放性和平等性C.“公务员”取代“官吏”D.文官考试社会认同提升【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中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15年到1920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文官考试的社会认同提升,D项正确;近代时期的官员选拔方式开始转型发生在晚清时期,不是洋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参与文官考试的考生的社会范围,无法体现其“开放性和平等性”,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公务员”取代“官吏”相关的表述,无法从给出的文官考试情况表中得出这一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1.标语是中共在革命战争阶段动员群众参与支持革命的重要形式。在某一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墙上有一则标语“打倒白匪,只杀官长不杀士兵!士兵也是工农分子,应当和赤区的红军和工农群众联合起来!”。据此判断,此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位于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这则标语体现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相关思想和策略,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这里成为了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所在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权建设和革命实践,④正确;其他三个地点位置不满足题干所要求的条件,排除①②③。故选D项。12.2023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金砖峰会上,金砖机制扩员是分歧最大的议题,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些分歧。然而,主席展示了大国领袖的担当,他在会议上发言指出,金砖不能成为一个封闭内向的集团,而应该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吸纳新成员、汇聚新力量,符合金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砖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一发言主要体现的外交方针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C.“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D.“全方位外交”【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全方位外交”指的是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交往,推进合作与发展。这一方针是关于广泛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区域或一组国家,主席在金砖峰会上的发言强调了开放包容和吸纳新成员,这符合“全方位外交”方针的内容,D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指的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排除A项;求同存异是指国与国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但也存在可以合作的方面,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强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材料中不仅仅指周边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3.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跨越6条断裂带的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如图),墨脱县从此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我国全面实现“县县通公路”的目标。墨脱公路的通车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中()A.重视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B.促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C.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D.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墨脱公路的通车标志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了“县县通公路”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与内地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宗旨,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交通领域,没有涉及宗教文化,排除A项;民族工作中不可能做到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应该因地制宜,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主要强调的是香港和澳门,而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经济领域,排除C项。故选D项。14.据图可知,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A.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B.标志着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C.是中国走向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始D.是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涵盖民法通则、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继承法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特征,A项正确;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15.罗马贵族凭借特殊的身份地位,对习惯法有着一定的解释权,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贵族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任意裁量习惯法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为缓和二者之间的矛盾,罗马颁布了()A.《十二铜表法》 B.《法学汇纂》C.《民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题干“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贵族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任意裁量习惯法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它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与过去的习惯法相比,《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A项正确;《法学汇纂》是东罗马帝国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法典》是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排除C项;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洪武三年,日本“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州被掠人口七十余”。朱元璋大喜过望,厚赐祖来等人。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认为“海外诸夷多诈”,应“绝其往来”,于是便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再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朝贡贸易体制缓和了中日关系B.明朝国力因朝贡贸易而逐渐衰落C.海禁政策源于朝贡体制的弊端D.明朝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对外关系【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材料中提到的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对中日关系和海禁政策的调整。洪武三年,日本遣使臣表称臣,朱元璋高兴并给予厚赐,而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因为担心海外国家的狡诈行为,于是决定实施海禁政策,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在对外关系上的调整,是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的不同政策,D项正确;朝贡贸易体制缓和了中日关系是材料前半部分意思的解读,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是明初,国力衰落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海禁政策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担心海外国家的狡诈行为,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朝贡体制的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17.民国初年,各党派的领导人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均认定实行“政党政治”是维护共和、建立富强独立之国的必然途径。因此,民国初政党多以“拥护共和”、“促进共和”为目标,党纲多有雷同,甚至是“平均每28个党共用一种主张”。这反映出民国初各党派()A.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B.为谋求议会席位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C.试图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D.具有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各党派积极成立政党,并以“拥护共和”“促进共和”为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于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强烈愿望。这反映出民国初各党派试图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C项正确;因为材料中没有提到学习西方的内容层次变化的信息,排除A项;虽然确实存在为谋求议会席位而开展的政治活动,但主要强调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达到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排除B项;从材料本身来看,重点在于描述了这些政党追求共和、民主的积极性,而非直接批评其局限性或无法达成目标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8.从清末到民初,《马赛曲》的歌词翻译经历了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其中一些译词的变化,更折射出近代中国人的观念转型。……而《申报》上也有“马赛之歌,能激法国之大革命”等表述。随着《马赛曲》不同译本的传播,近代中国关于《马赛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据此可知,《马赛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由于()A.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B.挽救民族危亡的需要C.自由平等观念的普及 D.法语歌曲的独特魅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歌曲,后来成为法国国歌,《马赛曲》在近代中国歌词翻译变化,使得更多民众了解传唱,推动近代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这适应了民族救亡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时间不仅仅涉及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自由平等观念普及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C项;法语歌曲可能存在一定的独特魅力,但这不是其传播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9.丛日云先生在谈到中古西欧的原始民主时指出,“在基督教给王权罩上神圣灵光,罗马法赋予国王专制权力的年代里,日耳曼人的自由精神受到了压抑而潜入地下。然而,它仍然在整个中世纪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下列选项中符合中世纪自由精神“顽强地表现出来”的有()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②选帝侯制度的确立③《大宪章》的签署④凡尔赛宫的修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组合型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西欧。选帝侯制度的确立是在神圣罗马帝国,通过选举帝王的方式体现了一定的自由精神,②正确;《大宪章》的签署是英国封建贵族限制王权、争取自由权利的重要表现,符合中世纪自由精神“顽强地表现出来”的特征,③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是②③,C项正确;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发生在罗马帝国时期,不属于中世纪,也不涉及日耳曼人的自由精神,①错误;排除AB项;凡尔赛宫的修建反映的是法国君主专制的加强,与自由精神无关,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0.在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议会始终保持着较多的权力。这一历史传统继续演化,很自然的就成为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大部分权力的君主立宪制。然而,英国也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绝对君主制有利于维护英国的和平稳定B.国王往往通过议会为自己寻求政策支持C.限制王权成为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D.英国的政体转型须兼顾民众的王室情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材料中说虽然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但“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这表明英国的政体转型需要考虑民众对王室的情感,要兼顾这种情感,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且最终演变成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寻求政策支持,排除B项;在早期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可能是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力和限制王权的过度膨胀,而在后期,可能是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材料中也没有明确表明限制王权是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21.大众日报文化版曾推出整版策划,以“东西问”“古今问”两个维度,嬴汶河畔寻“嬴”、“秦出东方”来自甘肃和陕西的“他证”、《史记》载秦人西迁被青铜器铭文和清华简所复证、以“统一”为宗旨的嬴秦文化有待“活化”四个方面,探寻嬴秦先人的迁徙史,探讨嬴秦文化的古为今用。对秦之祖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来说”,一种是“西来说”,对同一个问题,著名历史学家各执一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需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方能真实还原嬴秦文化B.历史争论总是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C.历史学家对秦之祖源的争论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嬴秦文化D.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对于秦之祖源存在“东来说”和“西来说”两种说法,著名历史学家各持己见,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学术研究中不同观点的存在,有助于促进对嬴秦文化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C项正确;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信息,但并不能保证绝对真实地还原所有历史文化,排除A项;考古学确实在解决某些历史争议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解决一切历史问题的唯一途径,且题目核心并非讨论如何解决争议,而是强调争论本身的价值,排除B项;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追求客观事实的同时也难以完全避免价值判断的影响,同时,“百家争鸣”更多指的是允许各种观点共存的状态,而非特指避免价值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2题19分,第23题7分,第24题14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国人在研究历史时喜欢将唐宋两朝并称,作为考察切入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都知道,西方现代国家大多采用分权与制衡的制度。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存在着制衡关系,这种分工我们可以称之为职能式分工。中国古代也有分工,但中国古代的分工不是西方式的职能式分工,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就在军事体制中,中国人也创造了极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领兵权与发兵权的分离。……就古代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而言,只要奉行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政府运行就会比较有序,反之,则会出现异样。——摘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唐末至北宋初的敦煌乡社是一种以患难互助为中心而建立的自发互助性质的民间结社。……蓝田吕氏兄弟在制定《吕氏乡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参酌了敦煌私社的社邑规条。同时,宋代结社活动比起前代更加频繁,而各类会社也在宋代取得了长足发展。因此,宋代盛行的诸如宗教会社、弓箭团结社、商业行会以及文会诗社等基层社会结社组织,不论从思想理念方面,还是组织构造方面,或者是结社规范的内容方面,都必然会对宋代乡约的诞生产生影响。——摘编自朱仕金《中国古代乡约新探》材料三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神宗在旧翁山县地重置县治,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到宋代,对外贸易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东南沿海的著名海上丝绸之路上,明州占有重要地位。明州是当时设有市舶司的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明州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十分兴盛,其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日本和朝鲜,也包括东南亚、阿拉伯等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昌国地区正是明州的前沿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海外交流十分活跃,海防重要地位也逐渐形成。——摘自冯定雄《宋代昌国地区海外关系探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现代国家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工的主要区别。以唐朝中枢机构为例,说明“决策——执行——监督”的相关职能分工,并阐述这种分工的优势。(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诞生的背景,用一句话指出《吕氏乡约》在宋代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分析昌国地区在宋代重要性。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明州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十分兴盛”的原因。【答案】(1)区别:西方现代国家是职能式分工,中国古代是流程式分工。职能分工: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或写“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优势: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2)背景:对敦煌私社社邑规条参考;宋代结社活动频繁;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地位: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3)重要性:地理位置重要;有利于海防;明州的前沿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原因:海路渐趋发达,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的航线;政府设有市舶司管理的对外贸易港口;经济重心的南移;瓷器大量出口需要海上运输;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区别:据材料一“西方现代国家大多采用分权与制衡的制度...中国古代的分工不是西方式的职能式分工,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可得出西方现代国家采用的是职能式分工,而中国古代采用的是流程式分工,强调决策、执行和监督的连续性;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枢机构职能分工,决策: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是决策机构,执行: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是执行机构,监督:门下省审议封驳朝廷政令,御史台作为最高监察机构。优势:结合所学可得这种分工的优势在于:各机构职责分明,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政府运行体系;每个机构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减少了职能重叠和冲突;监督机构的存在可以对决策和执行机构进行制约,防止权力滥用;这种分工有助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保证政府运行的有序性,即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小问2】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背景:据材料二“宋代结社活动比起前代更加频繁,而各类会社也在宋代取得了长足发展。”可得出结社活动的频繁和各类会社的发展;结合所学可得,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据材料二“蓝田吕氏兄弟在制定《吕氏乡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参酌了敦煌私社的社邑规条。”可得出《吕氏乡约》在宋代的地位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它在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敦煌私社的规条,对宋代乡约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结合所学可得,《吕氏乡约》在宋代的地位,主要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小问3】本题是特点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宋代(中国)。重要性:据材料三“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可得出其地理位置的战略性,能够控制和连接多个重要地区,对国势有重要影响;据材料三“昌国地区正是明州的前沿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海外交流十分活跃,海防重要地位也逐渐形成。”可得出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海外交流活跃,海防地位重要。原因:据材料三“到宋代,对外贸易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结合所学,宋代海路渐趋发达,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的航线;据材料三“明州是当时设有市舶司的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结合所学,政府设有市舶司管理的对外贸易港口,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结合所学,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得东南沿海地区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区域,瓷器大量出口需要海上运输,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远洋贸易提供了技术支持。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提出了以下四项建议:一、将政府中的行政工作分为智力工作和机械工作两大类,前者由大学生来担当,后者由低级人员来充任;二、初任人员均应在年轻时通过选拔考核;三、各部人员实行统一管理,并可在各部之间互相转调、提升;四、官员的提升以上级的考核报告为依据。这些建议后来均以法令的形式逐一采纳并加以实施,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职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摘自李艳丽《西方政治制度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析“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答案】观点: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背景:传统的官员选拔制度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工业革命后,亟须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教育程度提高,民众参政愿望日益强烈;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政府的弊端。(任答三点)作用:推动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解析】本题是概括分析类材料题。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这表明当时的英国政府认识到了改革文官制度的必要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得出观点: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背景:材料中提到“传统的官员选拔制度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说明在工业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官员选拔制度已不再适应新的治理需求,改革迫在眉睫。结合所学可得,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结构和经济活动的巨大变化,需要一个高效的官僚体系来应对这些变化;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民众参政意识的增强,传统的官员选拔方式已不能满足民众的期待,需要一种更加开放和公平的选拔机制;“克里米亚战争暴露出政府的弊端”,战争暴露了政府管理的不足,进一步凸显了改革的紧迫性。作用:结合所学可得,可从文官制度的建立、政府工作稳定性连续性、以及国家治理水平的角度展开。如报告的实施推动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城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独立,形式上的标志就是神庙的建立……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当然,并不是希腊的所有地区都实行所谓的城邦制,有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居在广大的农村中,而宗教、习俗上的一致使他们结合为一个类似部落的政体。……由于各个城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其政体的发展也各有特色,有些城邦建立起由少数贵族掌握政权的“寡头政治”,另外一些城邦则建立起相对民主的贵族政治。——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材料二以下是本书中的目录节选。第一章洋务实权与科技现代化的启动第二章戊戌变法与科技发展的转型第三章民国初期政权过渡性与科技繁荣第四章政党初期政权对科技的推动和干涉——摘自尹晶晶《中国近代科技发展的政治建构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城邦的特征。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实行“寡头政治”和“相对民主的贵族政治”的城邦代表,并揭示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局限。(2)阅读材料二参考书中节选的目录,结合所学,以“20世纪以来的国际法发展”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要求:自拟标题,时空逻辑清晰,表述涵盖史实,包含四个子目)【答案】(1)特征:政治上独立;有宗教功能;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有一定的民主因素)城邦制没有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政体。(任答3点)代表:斯巴达、雅典局限: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2)【示例】20世纪以来国际法的曲折发展第一章一战破坏原有国际秩序第二章一战后对和平的反思与成效第三章二战中同盟国家为打败法西斯的联合斗争第四章二战后国际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的努力【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希腊。特征:根据材料“城邦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政治上的独立,形式上的标志就是神庙的建立”得出政治上独立;有宗教功能;根据材料“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得出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有一定的民主因素);根据材料“当然,并不是希腊的所有地区都实行所谓的城邦制,有些地区的人们仍然居在广大的农村中,而宗教、习俗上的一致使他们结合为一个类似部落的政体。……由于各个城邦有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其政体的发展也各有特色”得出城邦制没有普遍实行;多种形式的政体。代表:根据所学可知斯巴达、雅典。局限:根据所学可知,从民主范围来看,古希腊城邦本质上说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和奴隶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奴隶缺少最基本的权利。【小问2】本题是综合题之开放创新题。时空是20世纪以来世界。根据材料二书目可知,其编写思路是围绕中国近代时间线索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推动作用来编写的。同理,题目要求以“20世纪以来的国际法发展”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可以按照时间线索,以不同时期大事件对国际法发展影响为主线线索进行编写。如一战、二战对国际法发展影响较大,可以以此为例进行编写。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族恃其文化之高,把附近的民族,逐渐同化,而汉族的疆域,亦即随之拓展。和汉族接近的民族,当汉族开拓时,自然也有散向四方,即汉族的版图以外去的,然亦多少带了些中原的文化以俱去,这又是中国的文化扩展的路径。这便是在古代中国同化异民族的真相。——摘自吕思勉《中国通史》材料二国朝土宇旷远,诸民相杂,俗既不同,论难遽定。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必如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宜也。——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7《时务五事·立国规模》根据材料一、二、结合秦汉至明清的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古代中国民族交往促进民族融合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或入主中原,推动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汉族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将汉族先进的文明带到了边疆地区。十六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华夏认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其他参考史实】(1)大一统王朝下,各民族在强大中央政权统治下交往增多,地区间、民族间交流增强。(2)北魏孝文帝改革行汉法的相关举措。(3)元朝回族形成的相关史实。(4)唐朝南诏多次派遣子弟入唐学习。……【解析】本题是评论解说类材料题,时空是古代中国。首先,阅读材料,如由材料“汉族恃其文化之高,把附近的民族,逐渐同化,而汉族的疆域,亦即随之拓展。”并结合古代中国的历史史实可得:古代中国民族交往促进民族融合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向内地迁徙或入主中原,推动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汉族拓展疆域的过程中,将汉族先进的文明带到了边疆地区。其次,结合十六国、唐朝、辽夏金等代的历史史实,十六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唐朝时,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辽、西夏、金、大理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从未中断。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少数民族被汉族同化的过程实质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华夏认同,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史载:“天子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这些记载反映了周初分封的重要意义在于()A.明确了诸侯国的权利和义务B.锚定了天子与诸侯的君臣之分C.保证宗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D.贯彻了周公“敬天保民”思想【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初(中国)。根据材料“天子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诸侯之于天子,曰某土之守臣某”可知,天子是诸侯的君上,诸侯是天子的大臣,这强调了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是君臣关系,反映了周初分封制度确立了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分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排除A项;宗法制有利于宗族内部的团结和稳定,但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宗族内部凝聚力减弱,排除C项;敬天保民是指对上天的敬畏和对民众的保护,涉及民本思想,材料没有涉及敬天保民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先秦时期某一思想家认为:“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下列思想主张中出自该思想家的是()A.“道之以德,齐之以礼”B.“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C.“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题干中“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强调君主凭借威势来统治天下,这是法家思想,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是法家韩非的思想,强调中央集权,符合法家思想特点,D项正确;“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儒家孔子的思想,强调德治和礼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是孟子的思想,属于儒家的仁政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老子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3.司马迁曾评价一历史人物:“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卯,不师赵良之言”。以下举措与该人物相关的是()A.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B.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C.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D.设置律博士,推动律令儒家化【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司马迁评价的历史人物是卫鞅,即商鞅。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改革家,他在秦孝公时期推行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A项正确;推行均田制和三长制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排除B项;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与明朝张居正有关,排除C项;魏明帝时期设置律博士,推动律令儒家化,排除D项。故选A项。4.中国古代史上某一官员于每年八月,“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同时负责“课第长吏不称职者为殿,举免之”。该官员可能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刺史C.宋朝的谏官 D.明朝的给事中【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时期的中国。根据“周行郡国,省察治政,黜陟能否,断理冤狱”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朝为监察地方郡国,设置刺史制度,刺史虽然级别不高,但是巡查代表中央政府,体现“以小制大”的特点,因此材料是对汉朝刺史的描述,B项正确;秦朝的御史大夫属于中央的的监察官员,不周行郡国,排除A项;宋朝的谏官属于中央官员,负责谏诤皇帝得失,不负责监察,排除C项;明朝的给事中是负责监察六部,排除D项。故选B项。5.有史料记载:曹魏建立九品中正制“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或以五升四、以六升五。倘或道义亏缺,则降下之,则自五退六,自六退七矣”。由此可见,九品中正制()A.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B.兼具官员的选拔与考核C.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D.扩大了政府的用人范围【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曹魏时期(中国)。根据题干的描述,“其有言行修著,则升进之…道义亏缺,则降下之”说明九品中正制不仅用于选拔官员,而且还包含了对官员的考核与评价功能,B项正确;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在没有在材料中体现,排除A项;成为士族把持政权的工具与材料所述“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不符,排除C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九品中正制的功能,没有涉及用人范围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6.章怀太子墓室壁画是唐朝壁画的典型代表之一、陵墓内含彩色壁画共计50余组,以墓道东西两壁的《客使图》最为罕见。西壁《客使图》(如图为还原图)绘有6人,从服饰来看,分别为3名朝堂官员和3名外域使臣。下列表述与所绘历史场景相符的有()①唐朝首次实现与西域地区的官方往来②鸿胪寺具有管理对外交往的职能③展现出唐朝时期高超的佛教绘画技艺④反映出唐朝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本题为组合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章怀太子墓室壁画中的《客使图》描绘了唐朝官员与外域使臣的会面情景,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的情况。其中,鸿胪寺作为唐代负责接待外国使节和处理外交事务的机构,在壁画中有所体现,②正确;《客使图》还反映出唐朝时期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允许并鼓励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流,④正确;早在汉代中国就已经与西域地区建立了官方往来,并非唐朝首次实现,①错误;虽然提到了高超的绘画技艺,但《客使图》主要是展现外交活动而非佛教内容,③错误;综上所述,②④正确,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7.在边疆治理中,中国古代王朝往往会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和原有政治制度。在边疆民族地区,保留原有的统治机构和政治制度,任命本族人担任地方长官进行治理。下列各项中符合这种治理方式的机构有()①西汉的西域都护府②唐朝的都督府③元朝土司④明朝的都司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时空是:中国古代。题目探讨的是中国古代王朝在边疆治理时采用的一种尊重当地社会经济特点及原有政治制度,通过任命本地首领或维持其已有统治体系的方式进行间接控制的方法,这主要涉及到“羁縻政策”或类似的治理策略。唐朝设立的都督府,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置的都督府,往往由当地的部落首领担任长官,体现了唐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羁縻州”制度,②正确;元朝实行土司制度,直接将西南等边疆民族地区的土著酋长封为各级土官,赋予他们一定的行政、司法权力,在名义上归属中央管辖的同时保持了地方特色,③正确;明代在乌思藏设立羁縻都司,④正确;西汉的西域都护府是汉朝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不是任命本族人担任地方长官进行治理,①错误。排除ACD项,故本题选B项。8.军机处长期不以一个正式机构载入史册,但其“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说明清朝军机处()A.取代了内阁行政职权B.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皇权C.是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D.成为名义上的中央政府机构【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可知,军机处总揽军国大事,说明军机处是实际掌控军国大计的权力中枢,C项正确;军机处并未取代内阁,内阁仍有行政权,执行决策机构,排除A项;军机处加强皇权,排除B项;军机处是非法定的中央政府机构,其是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排除D项。故选C项。9.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传的维新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宣传维新思想的方式不包括()A.创学会 B.办报刊 C.建政党 D.兴学堂【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反向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戊戌变法时期(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强国会,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党,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康有为、梁启超等创立了强学会、保国会、南学会等学会组织,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康有为、梁启超等创办了《中外纪闻》《时务报》《国闻报》《清议报》《新民丛报》等诸多报刊,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康有为、梁启超等积极兴办学堂,如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梁启超的湖南时务学堂等,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10.北洋政府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继承了南京临时政府的文官考试法,同时,又参考欧美、日本等国的文官考试办法,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如表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5次文官考试情况,据此可知,北洋政府统治时期()考试名称考试日期应考人数录取人数录取率留学生甄选考试1915年2月23915163.18%第一届文官高等考试1916年6月不详194不详第一届文官普通考试1917年4月248240516.32%第二届文官高等考试1919年10月56004808.57%第二届文官普通考试1920年10月380040010.53%A.官员选拔方式开始转型B.考试体现开放性和平等性C.“公务员”取代“官吏”D.文官考试社会认同提升【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中国)。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以看出,从1915年到1920年,参与北洋政府文官考试的人数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由此说明文官选拔体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文官考试的社会认同提升,D项正确;近代时期的官员选拔方式开始转型发生在晚清时期,不是洋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材料没有提及参与文官考试的考生的社会范围,无法体现其“开放性和平等性”,排除B项;材料中并没有提及“公务员”取代“官吏”相关的表述,无法从给出的文官考试情况表中得出这一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11.标语是中共在革命战争阶段动员群众参与支持革命的重要形式。在某一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的墙上有一则标语“打倒白匪,只杀官长不杀士兵!士兵也是工农分子,应当和赤区的红军和工农群众联合起来!”。据此判断,此时中共中央所在地位于图中的()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解析】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这则标语体现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相关思想和策略,结合所学可知,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这里成为了领导下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所在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权建设和革命实践,④正确;其他三个地点位置不满足题干所要求的条件,排除①②③。故选D项。12.2023年8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金砖峰会上,金砖机制扩员是分歧最大的议题,许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些分歧。然而,主席展示了大国领袖的担当,他在会议上发言指出,金砖不能成为一个封闭内向的集团,而应该成为开放包容的平台,吸纳新成员、汇聚新力量,符合金砖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金砖各国的共同利益所在。这一发言主要体现的外交方针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B.“求同存异”C.“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D.“全方位外交”【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全方位外交”指的是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姿态与世界各国交往,推进合作与发展。这一方针是关于广泛发展对外合作与交流,而不是局限于某个区域或一组国家,主席在金砖峰会上的发言强调了开放包容和吸纳新成员,这符合“全方位外交”方针的内容,D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指的是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必须取消,排除A项;求同存异是指国与国之间存在很多不同,但也存在可以合作的方面,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强调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材料中不仅仅指周边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13.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跨越6条断裂带的西藏墨脱公路建成通车(如图),墨脱县从此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我国全面实现“县县通公路”的目标。墨脱公路的通车充分体现出新时代党和国家在民族工作中()A.重视宗教文化的传播交流B.促进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C.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D.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墨脱公路的通车标志着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了“县县通公路”的目标,这不仅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加强了与内地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凸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宗旨,D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交通领域,没有涉及宗教文化,排除A项;民族工作中不可能做到各民族全方位的一致,应该因地制宜,B项说法绝对化,排除B项;确保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主要强调的是香港和澳门,而材料反映的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经济领域,排除C项。故选D项。14.据图可知,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A.是一部“社会生活百科全书”B.标志着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C.是中国走向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始D.是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涵盖民法通则、物权法、婚姻法、合同法、继承法等多方面内容,体现了“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特征,A项正确;到2010年底,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形成,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上,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排除D项。故选A项。15.罗马贵族凭借特殊的身份地位,对习惯法有着一定的解释权,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贵族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任意裁量习惯法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为缓和二者之间的矛盾,罗马颁布了()A.《十二铜表法》 B.《法学汇纂》C.《民法典》 D.《罗马民法大全》【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罗马)。据题干“因此在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贵族为满足自身利益而任意裁量习惯法的现象,这一现象也激化了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它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与过去的习惯法相比,《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按律量刑,限制了贵族滥用权力,规范了社会契约行为,A项正确;《法学汇纂》是东罗马帝国编撰的《罗马民法大全》的组成部分,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民法典》是拿破仑时期颁布的,排除C项;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撰《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洪武三年,日本“遣其僧祖来奉表称臣,贡马及方物,且送还明、台州被掠人口七十余”。朱元璋大喜过望,厚赐祖来等人。洪武十四年,朱元璋认为“海外诸夷多诈”,应“绝其往来”,于是便严格执行“海禁”政策,再申“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上述材料旨在说明()A.朝贡贸易体制缓和了中日关系B.明朝国力因朝贡贸易而逐渐衰落C.海禁政策源于朝贡体制的弊端D.明朝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对外关系【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材料中提到的是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对中日关系和海禁政策的调整。洪武三年,日本遣使臣表称臣,朱元璋高兴并给予厚赐,而到了洪武十四年,朱元璋因为担心海外国家的狡诈行为,于是决定实施海禁政策,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在对外关系上的调整,是根据形势变化采取的不同政策,D项正确;朝贡贸易体制缓和了中日关系是材料前半部分意思的解读,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排除A项;当时是明初,国力衰落的说法不准确,排除B项;海禁政策主要是因为朱元璋担心海外国家的狡诈行为,为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材料内容没有体现朝贡体制的弊端,排除C项。故选D项。17.民国初年,各党派的领导人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等均认定实行“政党政治”是维护共和、建立富强独立之国的必然途径。因此,民国初政党多以“拥护共和”、“促进共和”为目标,党纲多有雷同,甚至是“平均每28个党共用一种主张”。这反映出民国初各党派()A.向西方学习由器物层面上升到制度层面B.为谋求议会席位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C.试图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D.具有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答案】C【解析】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当时各党派积极成立政党,并以“拥护共和”“促进共和”为目标,体现了资产阶级对于建立民主政治体制的强烈愿望。这反映出民国初各党派试图通过合法手段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C项正确;因为材料中没有提到学习西方的内容层次变化的信息,排除A项;虽然确实存在为谋求议会席位而开展的政治活动,但主要强调的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达到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排除B项;从材料本身来看,重点在于描述了这些政党追求共和、民主的积极性,而非直接批评其局限性或无法达成目标的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18.从清末到民初,《马赛曲》的歌词翻译经历了由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其中一些译词的变化,更折射出近代中国人的观念转型。……而《申报》上也有“马赛之歌,能激法国之大革命”等表述。随着《马赛曲》不同译本的传播,近代中国关于《马赛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据此可知,《马赛曲》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主要是由于()A.新文化运动的转型 B.挽救民族危亡的需要C.自由平等观念的普及 D.法语歌曲的独特魅力【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马赛曲》是法国大革命期间的歌曲,后来成为法国国歌,《马赛曲》在近代中国歌词翻译变化,使得更多民众了解传唱,推动近代民主革命思想传播,这适应了民族救亡的需要,B项正确;材料时间不仅仅涉及到新文化运动时期,排除A项;自由平等观念普及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C项;法语歌曲可能存在一定的独特魅力,但这不是其传播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19.丛日云先生在谈到中古西欧的原始民主时指出,“在基督教给王权罩上神圣灵光,罗马法赋予国王专制权力的年代里,日耳曼人的自由精神受到了压抑而潜入地下。然而,它仍然在整个中世纪不断顽强地表现出来。”下列选项中符合中世纪自由精神“顽强地表现出来”的有()①屋大维建立元首制②选帝侯制度的确立③《大宪章》的签署④凡尔赛宫的修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组合型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古西欧。选帝侯制度的确立是在神圣罗马帝国,通过选举帝王的方式体现了一定的自由精神,②正确;《大宪章》的签署是英国封建贵族限制王权、争取自由权利的重要表现,符合中世纪自由精神“顽强地表现出来”的特征,③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选项是②③,C项正确;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发生在罗马帝国时期,不属于中世纪,也不涉及日耳曼人的自由精神,①错误;排除AB项;凡尔赛宫的修建反映的是法国君主专制的加强,与自由精神无关,④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0.在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议会始终保持着较多的权力。这一历史传统继续演化,很自然的就成为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议会掌握大部分权力的君主立宪制。然而,英国也曾流行这样一句话:“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绝对君主制有利于维护英国的和平稳定B.国王往往通过议会为自己寻求政策支持C.限制王权成为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D.英国的政体转型须兼顾民众的王室情感【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据本题材料可知,材料中说虽然君主权力缩小,“统而不治”,但“当国王在白金汉宫时,全国人民睡眠得更安静,更和平”,这表明英国的政体转型需要考虑民众对王室的情感,要兼顾这种情感,D项正确;材料中提到英国历史上绝对君主制一直不够强大,且最终演变成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寻求政策支持,排除B项;在早期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可能是争取更多的政治权力和限制王权的过度膨胀,而在后期,可能是推动政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材料中也没有明确表明限制王权是英国议会斗争的首要任务,排除C项。故选D项。21.大众日报文化版曾推出整版策划,以“东西问”“古今问”两个维度,嬴汶河畔寻“嬴”、“秦出东方”来自甘肃和陕西的“他证”、《史记》载秦人西迁被青铜器铭文和清华简所复证、以“统一”为宗旨的嬴秦文化有待“活化”四个方面,探寻嬴秦先人的迁徙史,探讨嬴秦文化的古为今用。对秦之祖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东来说”,一种是“西来说”,对同一个问题,著名历史学家各执一端。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需要借助现代高科技方能真实还原嬴秦文化B.历史争论总是需要考古学的进展来证实与证伪C.历史学家对秦之祖源的争论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嬴秦文化D.历史学应像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提倡百家争鸣,避免价值判断【答案】C【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代(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对于秦之祖源存在“东来说”和“西来说”两种说法,著名历史学家各持己见,这种情况实际上反映了学术研究中不同观点的存在,有助于促进对嬴秦文化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C项正确;科技手段可以帮助我们获取更多信息,但并不能保证绝对真实地还原所有历史文化,排除A项;考古学确实在解决某些历史争议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它并不是解决一切历史问题的唯一途径,且题目核心并非讨论如何解决争议,而是强调争论本身的价值,排除B项;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在追求客观事实的同时也难以完全避免价值判断的影响,同时,“百家争鸣”更多指的是允许各种观点共存的状态,而非特指避免价值判断,排除D项。故选C项。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2题19分,第23题7分,第24题14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国人在研究历史时喜欢将唐宋两朝并称,作为考察切入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都知道,西方现代国家大多采用分权与制衡的制度。美国是典型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存在着制衡关系,这种分工我们可以称之为职能式分工。中国古代也有分工,但中国古代的分工不是西方式的职能式分工,而是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就在军事体制中,中国人也创造了极为有效的制度安排,其核心就是领兵权与发兵权的分离。……就古代中国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而言,只要奉行决策——执行——监督相连的流程式分工,政府运行就会比较有序,反之,则会出现异样。——摘自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材料二唐末至北宋初的敦煌乡社是一种以患难互助为中心而建立的自发互助性质的民间结社。……蓝田吕氏兄弟在制定《吕氏乡约》时在一定程度上参酌了敦煌私社的社邑规条。同时,宋代结社活动比起前代更加频繁,而各类会社也在宋代取得了长足发展。因此,宋代盛行的诸如宗教会社、弓箭团结社、商业行会以及文会诗社等基层社会结社组织,不论从思想理念方面,还是组织构造方面,或者是结社规范的内容方面,都必然会对宋代乡约的诞生产生影响。——摘编自朱仕金《中国古代乡约新探》材料三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神宗在旧翁山县地重置县治,名昌国,“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到宋代,对外贸易的重心已经完全转移到东南海上。东南沿海的著名海上丝绸之路上,明州占有重要地位。明州是当时设有市舶司的全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明州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十分兴盛,其最主要的对外贸易对象是日本和朝鲜,也包括东南亚、阿拉伯等各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昌国地区正是明州的前沿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海外交流十分活跃,海防重要地位也逐渐形成。——摘自冯定雄《宋代昌国地区海外关系探析》(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现代国家和中国古代中央机构分工的主要区别。以唐朝中枢机构为例,说明“决策——执行——监督”的相关职能分工,并阐述这种分工的优势。(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宋代乡约诞生的背景,用一句话指出《吕氏乡约》在宋代的地位。(3)根据材料三、分析昌国地区在宋代重要性。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明州地区的对外贸易和交流十分兴盛”的原因。【答案】(1)区别:西方现代国家是职能式分工,中国古代是流程式分工。职能分工: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决策机构(或写“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封驳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执行机构、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优势: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2)背景:对敦煌私社社邑规条参考;宋代结社活动频繁;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儒学士人投身基层教化。地位: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3)重要性:地理位置重要;有利于海防;明州的前沿地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原因:海路渐趋发达,开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鲜的航线;政府设有市舶司管理的对外贸易港口;经济重心的南移;瓷器大量出口需要海上运输;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解析】【小问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代(中国)。区别: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