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①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②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基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③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做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④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摘编自赫尔曼•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①我们将“手段”当作是阅读的规则,也就是使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的方法。但是“手段”也可以解释为你所阅读的东西,空有方法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材料,就和空有材料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方法一样是毫无用处的。以“手段”的后一种意思来说,未来提升你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是你将阅读的那些书。②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因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不只要能读得好,还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一本消遣或娱乐性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是除了享乐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获了。我们并不是反对娱乐性的作品,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③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有些读者会认为那些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例如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甚至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品的作者很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④读一本好书,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毕竟,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一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非人世界之间的关系,谁也不能下定论。这不光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是如此,因为关于自然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还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就是一些我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也都如此。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摘编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只有研读世界文学,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等巨大财富,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B.因为我们能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进行深入阅读并感到满足和幸福,所以对杰作也就会拥有鲜活的意识和理解。C.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即使是比较难读的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等,都能被你读懂。D.就阅读的东西来说,未来提升你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是你将阅读的那些书,所以会读书的人不能无选择地读,要去分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要让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B.读者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就要认识自己,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遵循任何模式或者教学大纲都是错误的选择。C.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轻视了,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D.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关于自然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A.孙中山先生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他每次外出旅行,什么行李都能够不带,却总要带上几本最新出版的书籍。B.郑板桥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求精”是指读书时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C.据说诸葛亮曾与徐庶、石广元等人一起读书,但读书的方法各有千秋。其他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D.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4)材料一结尾处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5)学校高一语文备课组推荐学生阅读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阅读此书的方法。(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家务事茹志鹃“淘淘,妈妈带你上医院看病去。”我当机立断。而且,一个聪明的念头突然闪现,像一道光似的照亮了一切。请医生给淘淘开病假单。明天,我就拿她的病假单去请假。明天,我就可以在家照顾她,自己也可以喘口气。明天,我就可以不回干校。我浑身又来了力气,把淘淘裹了个严严实实,去了医院。虽说花了医药费,可是一切如意。诊断下来,淘淘是扁桃体发炎,打了退热针,给了四天的病假单。不过医生在开病假单的时候,朝我看看说:“一般,小孩子生病,我们是不给开的,现在照顾一下吧!”我朝医生感激地笑笑。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好人。电车上一个乘客给我让了座。我就抱着淘淘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淘淘撒娇地靠在我手臂上,头顶着车窗向外望着。“喏!你看呀!”淘淘朝上一指,原来她倒看着窗外那些梧桐树枝。“妈妈,这一枝是你,这个小丫丫是我。”电车靠站了。淘淘扳着我的脸,要我看车窗外面的一根树枝。“不。”我笑了,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总是这么重要。其实,中国九亿五千万人,要排起队来,我这么一个普通而又普通的群众,连这树上的一个小节子都算不上呢!但我不愿扫孩子的兴,便笑道:“妈妈是那个小丫丫,你呢,是丫丫上的一个小节子!”果然淘淘高兴了,立即像唱歌似的唱了起来:“我是一个小节子,我是一个小节子……”一直唱到家里。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地上倒已是白晃晃的一片。雪已停了。淘淘还没醒,我就穿上套鞋,赶往静安寺,我们回干校的集合地点。从那里请了假,回头就走菜场买点什么。今天,小组长、单位的头头都在,也省得我拿了病假单东跑西颠,左等右候可以当场拍板。工宣队头头杜师傅,一直是对我比较照顾的。但是,说不出来为了什么,我离集合地越近,心却越虚起来。心越虚,性越急,胆越怯,走得气喘吁吁,领子里竟黏糊糊地冒汗了。跑到静安寺一拐弯,我两条腿就挪不动了。我望见了回干校的卡车,卡车上已插满了彩旗,车上架起了锣鼓,车帮的两边,贴上了斗大的标语:“‘五七’道路育新人,移风易俗过春节。”车旁已来了好多人,围住了杜师傅和单位的另外两位头头。来的人大部分是来请假的。有的是自己生病,拿了病假单,让孩子搀扶着来的;有的是家里老人住院,拿着医院证明来的。我手捏着淘淘的四天病假单,胆怯地叫了一声:“杜师傅!”他似乎没听见,转身跟几个头头商量去了,一会儿,他回身大声说道:“统统上车。有病到干校休息,有事到干校再说。”说完,锣鼓敲起了欢乐的节奏,人们纷纷上车了。“金凤,你倒来得早!”好像有人在招呼我,但我又好像没听清。我张皇,慌乱,嘴巴像给什么东西粘住似的,开不得口。有人拉着我,推着我上了车。“淘淘!”我在心里喊了一声,满脑子就是放在桌上的那些针药,四小时吃一次的,三小时吃一次的,还有不能咽下肚的漱口药水。还有,还有空空的菜橱,烧焦了的鱼,没有买回来的酱。还有,还有淘淘那烧得绯红的脸……咚咚哐,咚咚哐!锣鼓喧天似的响。咚咚哐,咚咚哐!现在已经八点钟了,她一定醒来,还睡在床上等妈妈回去。要等到十点,十一点,也许要等到中午,她可能会猜出来妈妈已回干校了。她就会对外婆说“我会”“我会”,她什么都会。当然,她已经认字了,她会认识药包包上那些字的,她还会去买酱,外婆会给她做一碗菜的。对了,菜橱里还有一碗没有吃的鸡。咚咚哐,咚咚哐!我感到头晕,想吐,像是晕车,但我是从来不晕车的。我赶紧挤到最前面,掀起车篷前一块挡风油布,把头伸了出去。啊!冬天的风真冷,冷得刺骨,不过,倒十分醒脑。而且这里也安静些。雪早已不下了,路上却铺了一层耀眼的白。卡车载着飘扬的彩旗,已行驶在郊区的公路上。我抬头看见了树枝。雪白的、毛茸茸的枝丫,晶莹发亮的枝丫啊,在天空铺设了多么奇异的花,苍劲而有力,美而不娇,浓浓淡淡、疏疏密密,它们正在我头上流过去,流过去。我情不自禁地在那些树枝中,寻找起最小最小的丫丫。“我是一个小节子,我是一个小节子……”树枝裹了雪,似乎都粗壮了起来,小丫丫没找到,小节子当然更加看不见了。“我是一个小节子……”唱得是那么快活,又是那么固执地唱着。我伸手到口袋里,紧紧地捏住了那张病假单。卡车停下来了,让路给一辆公共汽车调头,公共汽车要开回市区去。跳下去!跟着公共汽车回去。回去半天,不,一会儿。跟淘淘交代几句,再摸摸她的额头……我的血似乎都涌到了头上,脸上,手是冷的,但手心里却冒着汗。卡车又开动了。现在一切都晚了。我怀着一颗尚在激烈跳动的心,悄悄地把那张小纸团了起来。四天的病假团成一个小球。它没有用上,但我是感激它的,它给了我一个那么舒畅、愉快的晚上。我伸出手去,慢慢把手摊开,让风把那小球从我掌上吹去。小球落在驾驶篷顶上,打了一个转儿,就落到已践踏过的雪地上了。“我是一个小节子,我是一个小节子!”那快活的歌声好像在追着它,也逐渐远去了。我到底是一个普通的、革命的群众。“金凤!”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是杜师傅,他和蔼地说道:“你在想什么?刚才你好像叫我了?”“没什么。不过是些家务事。”(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茹志鹃的作品细节真实细腻,如“领子里竟黏糊糊地冒汗”“但手心里却冒着汗”都真实反映了我对于请假一事的复杂心情。B.本文和《百合花》一样,巧妙地引导读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看到了特定时代人性的温暖与美好。C.“没什么,不过是些家务事”这种平静的叙述透露着极大的不平静,也突出表现了“我”的无奈和心痛。D.文章连用三个“咚咚哐,咚咚哐”嘈杂喧嚣的环境哄托“我”内心的焦躁不安,进而引出“我”探头到窗外看到树枝等情节。(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语言有节奏感,通过对话、心理活动等的描写,使故事叙述的节奏张弛有度。B.本文和《百合花》一样都是以女性视角去观照世界,反映特定时代的人情人性。C.茹志鹃的创作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本文和《百合花》都是此中范例。D.本文和《百合花》一样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3)茹志鹃的小说善于通过小事件反映大主题,请结合文本,试作分析(4)杨义说:叙事作品之有意象,犹如地脉之蕴藏着矿藏。本文和《百合花》都多处写到“树枝”这一意象,请结合文本,试分析两者表达效果的异同。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人。”为政而宣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天使阳出A布施于上B而主岁功C使阴入D伏于下E而时出佐阳F阳不得阴之助G亦不能H独成岁。(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际,指关系。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的“际”,词义不同。B.乃,解释为“于是,就”。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乃”用法和意义相同。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古代儒学典籍“六艺”之一。D.固,意为“本来、自然”,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天对人君是仁爱的,即使是非常无道的世代,上天也是扶持和保全他的。B.董仲舒从《春秋》中寻求王道的开端,认为君主对上要承天之意,对下要端己之行。C.阳指道德教化,阴指刑法杀戮,二者并不截然对立,文中也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D.文章在强调人君施政需“正心”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5)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董仲舒从《春秋》中得出了哪些启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夜渡吴松江怀古①唐•宋之问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注】①该诗为宋之问自越州流放钦州,夜渡吴江所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舟行江上,惊动鱼鸟。在一片慌乱之中,作者即景生情,悲从中来,由此引发怀古之悲。B.五至八句写了江面景色由寒到暖、由暗到明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江水丰盈和静谧之美。C.本诗用词精准,“满”“分”“出”“起”等动词精准刻画了事物的状态和变化,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D.本诗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表达了对吴地人物和历史的思考,使诗歌既有美感又有思想深度。(2)同是怀古诗,请分析该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写法上有何不同。(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其一)运用比喻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句子是:“,。”(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古诗文中比比皆是,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真人真事,甲,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安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的八月中秋。那时候,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及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会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①“百合花”这一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②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起来,③连接了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④茹志鹃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成功创造了一个憨厚、腼腆、英勇献身的小通讯员形象。⑤这部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文学有很大悬殊,具有诗化倾向。作品告诉我们:人性之美,可以如此有力量。纵然在战争中,谁也无法阻止一朵百合花的盛开。茹志鹃(A),终于完成了小说《百合花》的创作,却两次被杂志社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然而(B),《百合花》终于发表在《延河》杂志上。《百合花》写得实在是好,很多人(C)。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百合花》:“一如静夜的箫声初读似觉平凡,再读则从平凡处显不平凡了,三读以后则觉得深刻。”“这篇作品表明:表现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乙。”“结构严谨,没有闲笔”“我以为这是我最近读过的几十个短篇中间最使我满意、也最使我感动的一篇。”《战争中的另类百合》的作者史晓玮认为:“《百合花》关注战争中人物心灵世界的变化,以另类的艺术展示视角、情感视角和审美视角,对革命战争和革命战士进行了另类的阐述,从而丙”。(1)下列句子中的“实在”和文中加点处的“实在”,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B.小伙子,你是个实在人。C.别老指责他,他工作做得够实在啦!D.他说他懂了,实在并没有懂。(2)请在文中括号处依次填入恰当的成语。(3)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个字。(5)革命文学也可以具有诗化特点,请结合茹志鹃的《百合花》,围绕“诗化”这一关键词写一文学短评,请写出你的短评思路。四、写作(60分)7.(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劳动之美可能是人世间最值得赞同的美,这是一种力量的美、创造的美、朴素的美、人情的美和哲理的美。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作为00后的我们,该如何看待劳动、投身劳动、崇尚劳动,在劳动中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一(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①真正的教养不追求任何具体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②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基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③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做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④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摘编自赫尔曼•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材料二:①我们将“手段”当作是阅读的规则,也就是使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的方法。但是“手段”也可以解释为你所阅读的东西,空有方法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材料,就和空有材料却没有可以运用的方法一样是毫无用处的。以“手段”的后一种意思来说,未来提升你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是你将阅读的那些书。②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如果要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因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不只要能读得好,还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一本消遣或娱乐性的书可能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欢愉,但是除了享乐之外,你也不可能再期待其他的收获了。我们并不是反对娱乐性的作品,我们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③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努力不懈。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力才行。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有些读者会认为那些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例如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甚至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品的作者很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④读一本好书,会让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毕竟,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一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非人世界之间的关系,谁也不能下定论。这不光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是如此,因为关于自然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还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就是一些我们熟悉的日常事物也都如此。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摘编自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D)A.只有研读世界文学,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等巨大财富,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B.因为我们能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进行深入阅读并感到满足和幸福,所以对杰作也就会拥有鲜活的意识和理解。C.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即使是比较难读的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等,都能被你读懂。D.就阅读的东西来说,未来提升你阅读能力的手段其实是你将阅读的那些书,所以会读书的人不能无选择地读,要去分辨。(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读书的意义不是为了要让我们“散心消遣”,而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B.读者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就要认识自己,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遵循任何模式或者教学大纲都是错误的选择。C.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轻视了,年轻人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D.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方案,这是因为关于自然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的观点的一项是(B)A.孙中山先生说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够生活。”他每次外出旅行,什么行李都能够不带,却总要带上几本最新出版的书籍。B.郑板桥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求精”是指读书时要有选择,选好书,读精品,强调多读必须以精读为基础。C.据说诸葛亮曾与徐庶、石广元等人一起读书,但读书的方法各有千秋。其他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D.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经常陷入困境,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没有一天不偷暇读几页书。(4)材料一结尾处说“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那么我们该如何“先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5)学校高一语文备课组推荐学生阅读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请结合材料,谈谈你阅读此书的方法。【解答】(1)A.“只有……,才能获得真正的教养”错,原文为“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可知研读世界文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它还有很多其他意义。选项表述绝对。B.“因为……所以”错误,原文为“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是因为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才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选项因果关系颠倒。C.“都能被你读懂”错,原文有“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你达到目标”,可见有些书很可能读不懂的选项表述绝对化。故选D。(2)B.“最重要的是”错,原文为“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选项曲解文意。故选B。(3)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A.可以用于论证“要养成读书的习惯”;B.可以用于论证“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这一观点;C.可以用于论证“读书的方法各有千秋”;D.可以用于论证“要勤于读书”。故选B。(4)“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就是作为读者应该具备的阅读方法、阅读品质等内容,据此筛选概括信息即可。结合“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读书’要使我们集中心智,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可概括出,追求真正的修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结合“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可概括出,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结合“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可概括出,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5)结合“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可概括出,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自己共鸣的作品。结合“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可概括出基于喜欢而阅读,而不是强迫自己去阅读。结合“你必须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可概括出,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必须操纵超越自己能力的书。结合“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你增进阅读能力”可概括出,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自己增进阅读能力。答案:(1)D(2)B(3)B(4)①追求真正的修养,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②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③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5)①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自己共鸣的作品。②基于喜欢而阅读,而不是强迫自己去阅读。③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必须操纵超越自己能力的书。④要有能力分辨出哪些书能帮助自己增进阅读能力。(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16分)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家务事茹志鹃“淘淘,妈妈带你上医院看病去。”我当机立断。而且,一个聪明的念头突然闪现,像一道光似的照亮了一切。请医生给淘淘开病假单。明天,我就拿她的病假单去请假。明天,我就可以在家照顾她,自己也可以喘口气。明天,我就可以不回干校。我浑身又来了力气,把淘淘裹了个严严实实,去了医院。虽说花了医药费,可是一切如意。诊断下来,淘淘是扁桃体发炎,打了退热针,给了四天的病假单。不过医生在开病假单的时候,朝我看看说:“一般,小孩子生病,我们是不给开的,现在照顾一下吧!”我朝医生感激地笑笑。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好人。电车上一个乘客给我让了座。我就抱着淘淘坐在靠窗的位置上,淘淘撒娇地靠在我手臂上,头顶着车窗向外望着。“喏!你看呀!”淘淘朝上一指,原来她倒看着窗外那些梧桐树枝。“妈妈,这一枝是你,这个小丫丫是我。”电车靠站了。淘淘扳着我的脸,要我看车窗外面的一根树枝。“不。”我笑了,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总是这么重要。其实,中国九亿五千万人,要排起队来,我这么一个普通而又普通的群众,连这树上的一个小节子都算不上呢!但我不愿扫孩子的兴,便笑道:“妈妈是那个小丫丫,你呢,是丫丫上的一个小节子!”果然淘淘高兴了,立即像唱歌似的唱了起来:“我是一个小节子,我是一个小节子……”一直唱到家里。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地上倒已是白晃晃的一片。雪已停了。淘淘还没醒,我就穿上套鞋,赶往静安寺,我们回干校的集合地点。从那里请了假,回头就走菜场买点什么。今天,小组长、单位的头头都在,也省得我拿了病假单东跑西颠,左等右候可以当场拍板。工宣队头头杜师傅,一直是对我比较照顾的。但是,说不出来为了什么,我离集合地越近,心却越虚起来。心越虚,性越急,胆越怯,走得气喘吁吁,领子里竟黏糊糊地冒汗了。跑到静安寺一拐弯,我两条腿就挪不动了。我望见了回干校的卡车,卡车上已插满了彩旗,车上架起了锣鼓,车帮的两边,贴上了斗大的标语:“‘五七’道路育新人,移风易俗过春节。”车旁已来了好多人,围住了杜师傅和单位的另外两位头头。来的人大部分是来请假的。有的是自己生病,拿了病假单,让孩子搀扶着来的;有的是家里老人住院,拿着医院证明来的。我手捏着淘淘的四天病假单,胆怯地叫了一声:“杜师傅!”他似乎没听见,转身跟几个头头商量去了,一会儿,他回身大声说道:“统统上车。有病到干校休息,有事到干校再说。”说完,锣鼓敲起了欢乐的节奏,人们纷纷上车了。“金凤,你倒来得早!”好像有人在招呼我,但我又好像没听清。我张皇,慌乱,嘴巴像给什么东西粘住似的,开不得口。有人拉着我,推着我上了车。“淘淘!”我在心里喊了一声,满脑子就是放在桌上的那些针药,四小时吃一次的,三小时吃一次的,还有不能咽下肚的漱口药水。还有,还有空空的菜橱,烧焦了的鱼,没有买回来的酱。还有,还有淘淘那烧得绯红的脸……咚咚哐,咚咚哐!锣鼓喧天似的响。咚咚哐,咚咚哐!现在已经八点钟了,她一定醒来,还睡在床上等妈妈回去。要等到十点,十一点,也许要等到中午,她可能会猜出来妈妈已回干校了。她就会对外婆说“我会”“我会”,她什么都会。当然,她已经认字了,她会认识药包包上那些字的,她还会去买酱,外婆会给她做一碗菜的。对了,菜橱里还有一碗没有吃的鸡。咚咚哐,咚咚哐!我感到头晕,想吐,像是晕车,但我是从来不晕车的。我赶紧挤到最前面,掀起车篷前一块挡风油布,把头伸了出去。啊!冬天的风真冷,冷得刺骨,不过,倒十分醒脑。而且这里也安静些。雪早已不下了,路上却铺了一层耀眼的白。卡车载着飘扬的彩旗,已行驶在郊区的公路上。我抬头看见了树枝。雪白的、毛茸茸的枝丫,晶莹发亮的枝丫啊,在天空铺设了多么奇异的花,苍劲而有力,美而不娇,浓浓淡淡、疏疏密密,它们正在我头上流过去,流过去。我情不自禁地在那些树枝中,寻找起最小最小的丫丫。“我是一个小节子,我是一个小节子……”树枝裹了雪,似乎都粗壮了起来,小丫丫没找到,小节子当然更加看不见了。“我是一个小节子……”唱得是那么快活,又是那么固执地唱着。我伸手到口袋里,紧紧地捏住了那张病假单。卡车停下来了,让路给一辆公共汽车调头,公共汽车要开回市区去。跳下去!跟着公共汽车回去。回去半天,不,一会儿。跟淘淘交代几句,再摸摸她的额头……我的血似乎都涌到了头上,脸上,手是冷的,但手心里却冒着汗。卡车又开动了。现在一切都晚了。我怀着一颗尚在激烈跳动的心,悄悄地把那张小纸团了起来。四天的病假团成一个小球。它没有用上,但我是感激它的,它给了我一个那么舒畅、愉快的晚上。我伸出手去,慢慢把手摊开,让风把那小球从我掌上吹去。小球落在驾驶篷顶上,打了一个转儿,就落到已践踏过的雪地上了。“我是一个小节子,我是一个小节子!”那快活的歌声好像在追着它,也逐渐远去了。我到底是一个普通的、革命的群众。“金凤!”有人在叫我,回头一看是杜师傅,他和蔼地说道:“你在想什么?刚才你好像叫我了?”“没什么。不过是些家务事。”(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茹志鹃的作品细节真实细腻,如“领子里竟黏糊糊地冒汗”“但手心里却冒着汗”都真实反映了我对于请假一事的复杂心情。B.本文和《百合花》一样,巧妙地引导读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看到了特定时代人性的温暖与美好。C.“没什么,不过是些家务事”这种平静的叙述透露着极大的不平静,也突出表现了“我”的无奈和心痛。D.文章连用三个“咚咚哐,咚咚哐”嘈杂喧嚣的环境哄托“我”内心的焦躁不安,进而引出“我”探头到窗外看到树枝等情节。(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D)A.本文语言有节奏感,通过对话、心理活动等的描写,使故事叙述的节奏张弛有度。B.本文和《百合花》一样都是以女性视角去观照世界,反映特定时代的人情人性。C.茹志鹃的创作笔调清新、俊逸,情节单纯明快,本文和《百合花》都是此中范例。D.本文和《百合花》一样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3)茹志鹃的小说善于通过小事件反映大主题,请结合文本,试作分析(4)杨义说:叙事作品之有意象,犹如地脉之蕴藏着矿藏。本文和《百合花》都多处写到“树枝”这一意象,请结合文本,试分析两者表达效果的异同。【解答】(1)B.“看到特定时代人性的温暖与美好”错,本文中的“我”作为一位母亲想在家照顾生病的孩子,为了能请假回家照顾孩子,甚至不惜欺骗组织,欺骗单位领导,可以看出人性的弱点,所以选项中“看到特定时代人性的温暖与美好”表述错误。故选B。(2)D.“本文和《百合花》一样都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错误,《百合花》不是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而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故选D。(3)①结合“我当机立断。而且,一个聪明的念头突然闪现,像一道光似的照亮了一切。请医生给淘淘开病假单。明天,我就拿她的病假单去请假。明天,我就可以在家照顾她,自己也可以喘口气。明天,我就可以不回干校”可知,本文通过描写“我”为了照顾生病的孩子而请假,最终不得不放弃请假这一事件,反映了特定时代普通人生活的困境,表现了人性的美好。②《百合花》通过描写通讯员给“我”讲述他小时候在老家做“媳妇”的趣事和“借被”这一事件,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4)同:①都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百合花》中“我”想象新媳妇亲手把百合花被子盖到小通讯员身上的情景,表现了“我”对小通讯员的怀念,赞美了人物的人性美;结合“树枝裹了雪,似乎都粗壮了起来,小丫丫没找到,小节子当然更加看不见了”可知,本文“我”寻找树枝上的“小丫丫”,寻找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赞美了母爱的伟大。②都体现了小说的主题:《百合花》通过描写“百合花”这一意象,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结合“妈妈是那个小丫丫,你呢,是丫丫上的一个小节子!”可知,本文通过描写树枝这一意象,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也表现了普通人生活的艰难。异:①《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美好,暗示了小通讯员的牺牲和新媳妇的坚强,象征了他们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美。②结合“我抬头看见了树枝。雪白的、毛茸茸的枝丫,晶莹发亮的枝丫啊,在天空铺设了多么奇异的花,苍劲而有力,美而不娇,浓浓淡淡、疏疏密密,它们正在我头上流过去,流过去。我情不自禁地在那些树枝中,寻找起最小最小的丫丫”可知,本文中的“树枝”象征“我”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树枝”粗壮起来象征“我”对孩子的重要性,最后“树枝”消失象征“我”不得不离开孩子,突出了“我”作为母亲的无奈和心痛。答案:(1)B(2)D(3)①本文通过描写“我”为了照顾生病的孩子而请假,最终不得不放弃请假这一事件,反映了特定时代普通人生活的困境,表现了人性的美好。②《百合花》通过描写通讯员给“我”讲述他小时候在老家做“媳妇”的趣事和“借被”这一事件,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4)同:①都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百合花》中“我”想象新媳妇亲手把百合花被子盖到小通讯员身上的情景,表现了“我”对小通讯员的怀念,赞美了人物的人性美;本文“我”寻找树枝上的“小丫丫”,寻找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赞美了母爱的伟大。②都体现了小说的主题:《百合花》通过描写“百合花”这一意象,表现了战争年代崇高纯洁的人际关系,歌颂了人性美和人情美;本文通过描写树枝这一意象,赞美了母爱的伟大,也表现了普通人生活的艰难。异:①《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象征了纯洁、美好,暗示了小通讯员的牺牲和新媳妇的坚强,象征了他们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也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人性的赞美。②本文中的“树枝”象征“我”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树枝”粗壮起来象征“我”对孩子的重要性,最后“树枝”消失象征“我”不得不离开孩子,突出了“我”作为母亲的无奈和心痛。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勉而已矣。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也。臣谨案《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于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为也;正者,王之所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为,而下以正其所为,正王道之端云尔。然则王者欲有所为,宜求其端于天。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是故阳常居大夏,而以生育养长为事;阴常居大冬,而积于空虚不用之处。以此见天之任德不任刑也。天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阳不得阴之助亦不能独成岁。终阳以成岁为名,此天意也。王者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刑者不可任以治世,犹阴之不可任以成岁也。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今废先王德教之官,而独任执法之吏治民,毋乃任刑之意与!孔子曰:“不教而诛谓之虐。”虐政用于下,而欲德教之被四海,故难成也。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五谷孰而草木茂,天地之间被润泽而大丰美,四海之内闻盛德而皆徕臣,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今临政而愿治七十余岁矣,不如退而更化;更化则可善治,善治则灾害日去,福禄日来。《诗》云:“宜民宜人,受禄于人。”为政而宣于民者,固当受禄于天。(节选自《汉书•董仲舒传》)(1)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天使阳出A布施于上B而主岁功C使阴入D伏于下E而时出佐阳F阳不得阴之助G亦不能H独成岁。(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B)A.际,指关系。与《归园田居》中“开荒南野际”的“际”,词义不同。B.乃,解释为“于是,就”。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的“乃”用法和意义相同。C.《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古代儒学典籍“六艺”之一。D.固,意为“本来、自然”,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固”意义相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上天对人君是仁爱的,即使是非常无道的世代,上天也是扶持和保全他的。B.董仲舒从《春秋》中寻求王道的开端,认为君主对上要承天之意,对下要端己之行。C.阳指道德教化,阴指刑法杀戮,二者并不截然对立,文中也分析了二者的辩证关系。D.文章在强调人君施政需“正心”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为政而任刑,不顺于天,故先王莫之肯为也。②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韩愈《师说》)(5)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董仲舒从《春秋》中得出了哪些启示。【解答】(1)句意:上天让阳出来,在上面布施,主管一年的收成;让阴进入,潜伏在下面,按时出来辅助阳,阳如果得不到阴的辅助,也不能单独成就一年(的收成)。“使阳出布施于上而主岁功”“使阴入伏于下而时出佐阳”作为并列结构,主语都是“天”,应单独成句,在CF处断开;“阳不得阴之助”主谓宾齐全,单独成句,在G处断开。故选:CFG。(2)B.“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中“乃”是“于是,就”的意思;“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中“乃”是“竟然”的意思,二者用法和意义不同,该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3)A.原文说“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意思是如果不是极为无道的世代,上天都会想要扶持并保全君主,该项中“即使是非常无道的世代”表述错误。故选:A。(4)①重点词语:为政,指处理政事、治理国家;任,依靠、凭借,顺,顺应;莫之肯为,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莫肯为之”。句意:执政却依靠刑罚,这是不符合天道的,所以先王没有谁愿意这样做的。②重点词语:爱,疼爱、爱护;耻,意动用法,以……为耻;惑,糊涂、迷惑。句意:(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但对于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5)①关于君主自省与进取方面上天对人君是仁爱的,当国家出现失道的情况时,天会先降下灾害、怪异来谴告、警惧人君,目的是制止祸乱。只要不是极为无道的世道,上天都想扶持、保全君主,而关键在于君主自身要懂得努力进取、积极改变。君主通过强勉学习,能使闻见广博、智慧更加明达;强勉行道,可让德行日益提升并建立大功,依靠自身努力就能收获成效,避免国家走向衰败。②关于王道施行依据方面从《春秋》中寻求王道的开端,得知“正”是王道开端所在,君主应上承天之所为,下正己之所为。天道重点体现于阴阳,阳代表德,阴代表刑,上天任用德教而不任用刑罚,阳主管生育养长,阴处于空虚不用之处且需辅助阳来成就年岁之功,所以王者治理国家要秉承天意,施行德教而不能依靠刑罚,依靠刑罚治理不符合天道,先王都不会这样做,若像当时那样废弃德教官员,专任执法官吏,便是违背了这一原则,难以实现德教普及四海的目标。③关于君主正心及治国成效方面《春秋》中“一元”之意启示人们重视事物的根本,对于君主而言,要以“正本”为出发点,先正心,进而由正心推及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正四方。当四方都得以端正后,整个国家就会阴阳调和、风雨按时、万物和谐生长、百姓繁衍、五谷丰登、草木茂盛,呈现出一片祥瑞美好的景象,远方之人也会闻德来臣,各种福祥都会降临,如此便能实现王道。④关于国家治理变革方面借鉴古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话语,董仲舒指出当时执政已久却还未达到理想治理状态,就应当进行变革,通过变革实现良好治理,这样灾害就会减少,福禄就会增多,符合让民众满意、顺应天道就能从上天接受福禄的道理。答案:(1)CFG(2)B(3)A(4)①执政却依靠刑罚,这是不符合天道的,所以先王没有谁愿意这样做的。②(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导他;但对于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真是糊涂啊!(5)①君主自身努力进取、强勉学习,提升德行并建立大功。②君主应上承天之所为,下正己之所为。③要以“正本”为出发点,先正心,进而由正心推及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正四方。④进行变革,减少灾害,增加福禄。参考译文:陛下发出德音,下达明诏,寻求天命和情性的道理,这都不是我这样愚笨的臣子所能比得上的。我恭敬地考察《春秋》里面所记载的内容,借鉴前代已经发生的事情,来观察天和人相互作用的关系,那是很可怕的呀。国家将要出现违背正道而衰败的情况时,上天就会先降下灾害来谴责、告诫人君,如果(人君)不知道自我反省,上天又会出现怪异的现象来警告、恐吓他,如果还是不知道改变,那么伤害和衰败就会降临了。由此可以看出上天的心意是爱护人君并且想要制止国家的祸乱啊。如果不是极为无道的世道,上天都想要扶持并且保全人君,事情的关键就在于人君要努力进取罢了。努力学习,那么见闻就会广博,智慧也会更加明达;努力践行正道,那么德行就会日益提升并且大有功绩: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做到并且见到成效的。《诗经》上说“从早到晚都不懈怠”,《尚书》上说“努力啊努力啊!”这些说的都是努力进取的意思啊。我恭敬地考察《春秋》的文字,寻求王道的开端,从“正”字当中找到了答案。“正”次于“王”,“王”次于“春”。春,是上天的作为;正,是君主的作为。它的意思是说,君主对上要承接上天的作为,对下要端正自己的作为,这就是端正王道的开端罢了。既然这样,那么君主想要有所作为,就应该向上天寻求开端。天道中最重要的就是阴阳。阳代表德,阴代表刑;刑的主要作用是杀戮,而德的主要作用是养育生命。因此阳常常处在夏季,把生育、养育、成长当作自己要做的事;阴常常处在冬季,积聚在空虚不发挥作用的地方。由此可以看出上天是任用德教而不任用刑罚的。上天让阳出来,在上面布施,主管一年的收成;让阴进入,潜伏在下面,按时出来辅助阳,阳如果得不到阴的辅助,也不能单独成就一年(的收成)。最终是以阳来成就一年(的收成)作为名义的,这是上天的旨意。君主秉承上天的旨意来处理政事,所以要任用德教而不任用刑罚。刑罚是不可以用来治理国家的,就好像阴不可以用来成就一年(的收成)一样。执政却依靠刑罚,这是不符合天道的,所以先王没有谁愿意这样做的。现在废除了先王设立的负责德教的官员,却只任用执法的官吏来治理百姓,这恐怕是任用刑罚的意思吧!孔子说:“不进行教化就杀戮叫做暴虐。”暴虐的政令在下面施行,却想要德教普及天下,所以是很难成功的。我恭敬地考察《春秋》中所说的“一元”的意思,“一”是万物开始的源头,“元”在文辞里是所说的“大”的意思。把“一”称作“元”,是看重事物的开始并且想要端正根本。《春秋》深入探究事物的根本,却反过来从尊贵的人(君主)开始。所以做君主的,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来端正朝廷,端正朝廷来端正百官,端正百官来端正万民,端正万民来端正四方。四方都端正了,远近就没有谁敢不统一于正道,并且没有邪恶之气夹杂在中间了。因此阴阳调和,风雨按时到来,万物和谐生长,百姓繁衍生息,五谷成熟,草木茂盛,天地之间受到润泽并且十分丰美,四海之内听说了君主的盛德就都来臣服,各种福分、可以招致的祥瑞,没有不全部到来的,这样王道就实现了。古人有句话说:“站在深潭边羡慕鱼儿,不如回去编织渔网。”现在治理国家并且希望国家安定已经七十多年了,不如回去进行变革;变革就可以实现良好的治理,实现良好的治理那么灾害就会一天天减少,福禄就会一天天到来。《诗经》上说:“使民众安逸、使众人满意,就会从上天那里接受福禄。”处理政事能使民众满意的人,本来就应当从上天那里接受福禄。(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4.(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夜渡吴松江怀古①唐•宋之问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注】①该诗为宋之问自越州流放钦州,夜渡吴江所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舟行江上,惊动鱼鸟。在一片慌乱之中,作者即景生情,悲从中来,由此引发怀古之悲。B.五至八句写了江面景色由寒到暖、由暗到明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江水丰盈和静谧之美。C.本诗用词精准,“满”“分”“出”“起”等动词精准刻画了事物的状态和变化,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D.本诗写景与抒情相结合,表达了对吴地人物和历史的思考,使诗歌既有美感又有思想深度。(2)同是怀古诗,请分析该诗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解答】(1)A.“在一片慌乱之中”说法错误。“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生动展现出船只行进时的动态和周围环境的活力,无“慌乱”之意。故选A。(2)这首诗开篇以“宿帆震泽口,晓渡松江濆。棹发鱼龙气,舟冲鸿雁群。”描绘了作者夜渡吴松江时的景象,生动地展现出船只行进时的动态和周围环境的活力。“寒潮顿觉满,暗浦稍将分。气出海生日,光清湖起云。”细致地刻画了江面的景色变化,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逐渐明朗的氛围。写景之后,作者转向抒情,“水乡尽天卫,叹息为吴君。谋士伏剑死,至今悲所闻。”抒发了对吴地君主和谋士命运的叹息与感慨,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整首诗用词精准,诗歌画面生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先描绘江上景致,再表达怀古的悲叹,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作者的复杂情感,结合注释,我们更能体会到作者自越州流放钦州时的心境,其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自身遭遇的感慨蕴含其中,给人以深刻的感悟。《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更多是通过引用历史典故来抒情。词中提到孙权、刘裕等历史人物和事迹,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典故的运用,表达自己对英雄的仰慕,对南宋朝廷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等复杂情感。答案:(1)A(2)①宋诗借景抒情,借眼前之景,表达对吴地人物和历史的思考。②辛词借古讽今,借历史人物讽喻现实,表达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归园田居》(其一)运用比喻手法写诗人身在宦海而心系田园的句子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在《劝学》中则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相比现代人,古人对生命易衰更为敏感,常从鬓发的细微变化生出深沉的感喟,这样的情感抒写在古诗文中比比皆是,如“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答】故答案为:(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重点字:羁)(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重点字:至)(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重点字:鬓)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6.(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虽然《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真人真事,甲,著名的苏中七战七捷之一,总攻海安的时间正是一九四六年的八月中秋。那时候,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及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会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①“百合花”这一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②将战争主题和人性审美意蕴巧妙结合起来,③连接了一场“婚礼”和一场“葬礼”。④茹志鹃通过“我”带有女性特征的细微观察,成功创造了一个憨厚、腼腆、英勇献身的小通讯员形象。⑤这部作品与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文学有很大悬殊,具有诗化倾向。作品告诉我们:人性之美,可以如此有力量。纵然在战争中,谁也无法阻止一朵百合花的盛开。茹志鹃(A),终于完成了小说《百合花》的创作,却两次被杂志社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然而(B),《百合花》终于发表在《延河》杂志上。《百合花》写得实在是好,很多人(C)。茅盾先生曾这样评价《百合花》:“一如静夜的箫声初读似觉平凡,再读则从平凡处显不平凡了,三读以后则觉得深刻。”“这篇作品表明:表现庄严的主题,除了常见的慷慨激昂的笔调,乙。”“结构严谨,没有闲笔”“我以为这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