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第1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第2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第3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第4页
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增加新杂质物质分离与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易复原:被提纯物质要容易复原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物质的分离:将混合物中各物质通过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把各成分彼此分开的过程。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2.物质的提纯:把常用哪些方法分离、提纯物质?(1)物理方法:过滤、结晶、升华、蒸馏、萃取、分液、溶解等。(2)化学方法:沉淀、置换、加热、分解等。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过滤、蒸发、结晶和重结晶、萃取和分液、蒸馏1.过滤过滤是分离液体和不溶性固体混合物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主要是除去液体中的难溶性组分,过滤装置如图:(1)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2)过滤的操作要点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尖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漏斗的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烧杯内壁相接触。2.蒸发蒸发是将溶液加热,使溶液受热汽化,从溶液中分离出固体物质的方法。蒸发可得晶体,也用于浓缩溶液。蒸发装置如图:(1)蒸发时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2)在进行蒸发操作时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实验结束后,不能将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桌面上,以免烫坏桌面或遇实验台上的冷水引起蒸发皿炸裂;蒸发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②当蒸发到析出大量晶体、剩余少量溶液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以防止晶体过热迸溅。蒸发操作中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3)当加热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3.结晶和重结晶(1)冷却法将热的饱和溶液慢慢冷却后析出晶体,此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如KNO3。(2)蒸发法此法适用于溶解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3)重结晶分液注意事项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②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顺利流下。③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将已得到的晶体用蒸馏水溶解,经过滤、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等步骤,得到更纯净的晶体的过程。分液注意事项①振荡时,要不时旋开活塞放气,以防止分液漏斗内压强过大引起危险。②分液时要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保证漏斗内与外界大气相通,同时漏斗下端管口要紧贴烧杯内壁,从而使液体顺利流下。③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要从上口倒出。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点性质①萃取剂和水互不相溶;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萃取剂必须具备的三点性质①萃取剂和水互不相溶;②萃取剂和溶质不发生反应;③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1)定义①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从而实现分离的方法。②分液:将萃取后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如何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萃取与分液所用的主要仪器:烧杯、分液漏斗、铁架台(带铁圈)。如何检验分液漏斗是否漏液?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液,方法是:在分液漏斗中注入少量的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正立后把瓶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5.蒸馏(1)蒸馏原理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再加热。利用物质沸点的不同,加热液体混合物,使沸点低的液体变为气体挥发出来,再冷凝为液体,以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杂质的方法。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先通冷凝水,再加热。(2)蒸馏的装置及主要仪器①装置:如下图所示。小知识(4):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1/3~2/3之间;给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小知识(3):蒸馏时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小知识(2):多种液体时需使用蒸馏烧瓶和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如图所示)[制取蒸馏水不用]小知识(1):FeCl3溶液可以和无色的KSCN溶液生成红色的Fe(SCN)3。实验室可用此反应检验Fe3+的存在。②仪器:酒精灯、蒸馏烧瓶、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温度计、冷凝管、牛角管(也叫尾接管)、锥形瓶、橡胶塞。小知识(4):烧瓶中所盛液体体积一般应介于其容积的1/3~2/3之间;给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小知识(3):蒸馏时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或沸石,是为了防止液体暴沸。小知识(2):多种液体时需使用蒸馏烧瓶和温度计,且温度计水银球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如图所示)[制取蒸馏水不用]小知识(1):FeCl3溶液可以和无色的KSCN溶液生成红色的Fe(SCN)3。实验室可用此反应检验Fe3+的存在。第一课时例题·练习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酒精——蒸馏法B.使浑浊的食盐水变澄清——过滤法C.从溴水中分离出溴——分液法D.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来——蒸发结晶法【解析】酒精与水互溶为均匀的液态混合物,酒精的沸点比水的沸点低,用蒸馏法可以把酒精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食盐水浑浊,说明食盐水里混有固体杂质,过滤可以除去混在食盐水里的固体物质,使液体由浑浊变澄清。溴水是溴和水形成的均匀液态混合物,可先用萃取剂(如四氯化碳)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然后再进行分液。硝酸钾和氯化钾都易溶于水,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由此可以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把硝酸钾和氯化钾从同一溶液中分离开来。【答案】C2、下列各组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有________(填序号)。①漏斗;②天平;③分液漏斗;④量筒;⑤胶头滴管;⑥蒸馏烧瓶。【解析】混合物的分离通常有过滤、蒸发、蒸馏、分液等操作。固体与液体组成的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主要仪器为漏斗;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的方法分离,主要仪器为分液漏斗;互溶的液体混合物,根据各组分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分离,主要仪器为蒸馏烧瓶。【答案】①③⑥3、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④②⑤③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D.⑤②④①③【解析】首先搞清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分别使用Na2CO3溶液、NaOH溶液和BaCl2溶液,且三种溶液均过量,才能使杂质离子分别变成CaCO3、Mg(OH)2、BaSO4沉淀,过量的BaCl2溶液只能用Na2CO3溶液除去,故要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入Na2CO3溶液,才能保证不引入新杂质Ba2+,而多余的NaOH和Na2CO3只需要在过滤后加入盐酸即可,至于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只要在过滤前加入就可除去Mg2+,因此C、D两项都正确。【答案】CD4、(2009年烟台测试)足量的含不溶性固体杂质(其含量不详)的粗盐,经提纯后配制成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干燥,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④⑤②③⑤①⑥B.④⑤②③①⑥⑤C.⑤②③⑥④①⑤D.④①⑤②③⑥⑤【解析】要配制NaCl溶液,应先将不溶性杂质除去。先溶解、过滤,后把NaCl溶液蒸干,干燥后根据质量分数计算所需NaCl的量。【答案】C5、将下图所示中所列仪器组装为一套实验室蒸馏工业酒精的装置,并进行蒸馏。(1)图中A、B、C三种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以上仪器按(一)→(六)顺序,用字母a,b,c…表示连接顺序。e接()()接()()()接()()接()。(3)A仪器中c口是________,d口是________(填“进水口”或“出水口”)。(4)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位置。(5)在B中注入工业酒精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6)给B加热,收集到沸点最低馏分是________,收集到78℃左右的馏分是________。【解析】蒸馏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冷凝装置和收集装置三部分。组装时,应遵循先加热后冷凝再收集的顺序;实验时冷凝水的流向与蒸汽的流向相反;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为防止液体暴沸,需向蒸馏烧瓶中加入少许碎瓷片。【答案】(1)A是冷凝管,B是蒸馏烧瓶,C是锥形瓶(2)i,h—a,k,b—f,g—w(3)进水口出水口(4)蒸馏烧瓶支管口(5)防止液体暴沸(6)甲醇乙醇6、下列各项操作错误的是()A.用酒精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而后静置分液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端流出,上层液体则从上口倒出C.萃取、分液前需对分液漏斗检漏D.为保证分液漏斗内的液体顺利流出,需将上面的塞子拿下(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解析】萃取剂的选择必须是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且溶质在其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A项中酒精与水互溶,故错误;根据萃取操作的要求与规范可知B、C、D项都正确。【答案】A7、下列实验操作中: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取液体试剂⑤取固体试剂。一定要用到玻璃棒的是()A.①②③B.④⑤C.①④D.①③⑤【解析】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液体受热飞溅;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进物质的溶解;取液体试剂用滴管;取固体试剂用药匙或镊子。【答案】A8、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铁架台、铁圈、铁夹、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馏【解析】该题考查了混合物分离提纯的常见方法和每种操作所用的仪器,根据选项进行排查,即可得出正确答案。C项缺滤纸,D项缺蒸馏烧瓶等。【答案】CD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检验鉴别化学物质有哪些原则?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根据实验时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1)生成气体,如NH4+、CO32-的检验。检验鉴别化学物质有哪些原则?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根据实验时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可归纳为三类:(1)生成气体,如NH4+、CO32-的检验。(2)生成沉淀,如Cl-、SO42-的检验。(3)显现特殊颜色,如Cu2+、Fe3+等。一、常见离子的检验人们通常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1.NH4+检验(1)原理:NH4++OH-===NH3↑+H2O,NH3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2)实验:氯化铵、硫酸铵溶液分别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反应。①实验步骤取氯化铵、硫酸铵各1g,分别放到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稀氢氧化钠溶液,加热试管,并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靠近试管口上方。②实验现象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③实验结论氯化铵、硫酸铵中含有NH4+。2.Cl-检验(1)原理:Ag++Cl-===AgCl↓,AgCl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2)实验: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①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氯化铵晶体,再加入2mL蒸馏水使其溶解,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再加入稀硝酸。【注意】检验Cl-时,加入稀HNO3的作用是排除CO32-、PO43-等的干扰。CO32-PO43-也能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但沉淀能溶于稀硝酸。②实验现象氯化铵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③实验结论氯化铵中含有Cl-。3.SO42-检验(1)原理:Ba2++SO42-===BaSO4↓,BaSO4为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2)实验:硫酸铵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①实验步骤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铵晶体,再加入2mL水使其溶解,向试管中分别加入几滴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如果某溶液中同时存在SO42-和Cl-,应如何检验?(1)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Ba(NO3)2。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2)将上述体系过滤,得到滤液。(3)再向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注意】检验SO42-时,加入稀盐酸的作用是排除CO32-、SO32-等的干扰。CO32-、SO32-与BaCl2如果某溶液中同时存在SO42-和Cl-,应如何检验?(1)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Ba(NO3)2。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2)将上述体系过滤,得到滤液。(3)再向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有Cl-。②实验现象硫酸铵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③实验结论硫酸铵中含有SO42-。4.焰色反应(1)定义: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使火焰呈特殊颜色的现象,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可见焰色反应并不是化学反应,而应是一种物理现象,主要用于钠、钾等碱金属及其离子的检验。(2)焰色:钠:黄色色;钾:浅紫色(隔蓝色钴玻璃,目的是滤去钠产生的黄色火焰干扰)。(3)实验:焰色反应器通常可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镍、铬、钨丝制成。每次焰色反应操作之后,都要用稀盐酸洗净金属丝。用稀盐酸的原因是:生成金属氯化物,而金属氯化物在高温时可挥发。实验步骤①灼烧:将铂丝放在酒精灯火焰里灼烧,直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为止。②蘸烧:用铂丝蘸取欲检测的试液或试样,放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③洗烧:测试完毕,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在外焰上灼烧到没有颜色为止,以备下次用。二、化学物质组成的现代分析方法利用组成物质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一些特征性质,检验组成化学物质的元素,是研究物质组成的常用方法。现代化学分析测试中,常借助一些仪器来分析化学物质的组成。(1)元素分析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等元素;(2)红外光谱仪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3)原子吸收光谱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三、其他常见离子的检验

第二课时例题·练习1、设计实验,鉴别NH4NO3、K2SO4、KNO3、(NH4)2SO4四种白色固体。【思路指引】鉴别物质,实际上就是利用各物质中离子的特征反应,确定每种物质是什么。检验NH4+常加碱,检验生成的NH3,检验SO42-,常用加Ba2+的方法检验。【解析】实验设计如下: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原溶液可能有CO32-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C.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一定有Cl-D.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解析】该题考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A中出现该现象的可能会是HCO3-或CO32-,B中加入BaCl2,引入Ba2+和Cl-,所以该沉淀可能是BaSO4,也可能是AgCl,C中白色沉淀可能是AgCl或Ag2SO4;D中可能会是Ca2+、Mg2+等离子。故答案为A。【答案】A3、对一份稀溶液做初步分析后发现,溶液无色、澄清,其中可能含有SO42-、Na+、CO32-、H+、NO3-、HCO3-、Cl-等离子中的若干种。然后又做了如下分析,以确定这些离子是否大量存在。①用pH试纸检测溶液的酸碱性,结果pH试纸显红色。②取2mL溶液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生成了白色沉淀。③对②中所得的混合物充分静置后,取其澄清的液体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结果又生成了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2)上述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操作是(填写序号)________。改正该错误的方法是(要作较详细的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到目前为止,仍不能肯定溶液中是否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思路指引】根据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对每一步操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把得到的若干结论进行归纳整合,即可确定存在或不存在的离子。【解析】pH试纸显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H+大量存在。溶液中有H+就不能有CO32-和HCO3-。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检验时生成了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SO42-。由于BaCl2溶液中含有Cl-,所以第③步操作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该操作是错误的。应另取原溶液做Cl-的检验,以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答案】(1)H+、SO42-CO32-、HCO3-(2)③另取原溶液2mL,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进行检验(3)Na+、NO3-4、某物质灼烧时,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一定是钠的化合物B.该物质一定含钠元素C.该物质一定是金属钠D.不能确定该物质中是否含钾元素【解析】确定钾元素时,焰色反应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排除黄光的干扰。【答案】BD5、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②然后继续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③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Cl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一定有SO42-离B.一定有CO32-离子C.不能确定Cl-离子是否存D.不能确定SO42-离子是否存在【解析】向①中生成的白色沉淀中继续滴加过量稀盐酸时,沉淀部分溶解,且产生CO2气体,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和CO32-。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gCl,并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Cl-,因为原溶液中已经加入了稀盐酸。【答案】D6、有四瓶常用的溶液:①BaCl2溶液,②NaCl溶液,③Na2SO4溶液,④CuSO4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鉴别出来的先后顺序可能是()A.①④③②B.①③④②C.④①③②D.④①②③【解析】不用其他试剂鉴别物质的程序是:①观察有无颜色;②两两混合。CuSO4溶液呈蓝色,故首先鉴别出来,然后用CuSO4溶液再与其他少许未知液混合,根据产生的现象鉴别之。【答案】CD7、有一包白色粉末状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Cl、CaCO3、CuSO4、KCl、Na2SO4、MgCl2、KNO3中的某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1)将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2)取少量上述溶液两份,其中一份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在另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①原混合物中肯定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②原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实验(1)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没有CuSO4和CaCO3(因为CuSO4溶液显蓝色,CaCO3难溶于水)。根据实验(2)向一份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HNO3沉淀不溶解,可推断原白色粉末中肯定有Na2SO4,肯定没有Na2CO3(因为BaSO4和BaCO3都是白色沉淀,但BaSO4不溶于稀HNO3,BaCO3溶于稀HNO3)。根据实验(2)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推断原混合物中含有MgCl2[因为Mg(OH)2是白色沉淀]。对于KNO3、NaCl、KCl,题目中没有进一步用实验检验,因此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答案】①CuSO4、CaCO3、Na2CO3②Na2SO4、MgCl2③KNO3、NaCl、KCl

第三课时溶液的配制及分析物质的量浓度1.含义用来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的物理量。符号为cB,常用单位为mol·L-1(或mol/L)。表达式:cB=nb/V。如1L溶液中含有1mol溶质,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1mol/L。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配制100mL0.100mol/LNa2CO3溶液1.主要仪器电子天平或托盘天平、100mL容量瓶、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等。2.配制步骤(1)计算:根据nB=cB·V可知n(Na2CO3)=0.010mol,则m(Na2CO3)=g。(2)称量:若用托盘天平可准确称取Na2CO3固体g。(3)溶解:将称好的Na2CO3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并冷却至室温。(4)移液:将烧杯中的溶液用玻璃棒引流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5)洗涤: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并将洗涤液都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容量瓶颈刻度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将容量瓶内的溶液倒入洁净、干燥的试剂瓶中,在瓶体上贴好注明溶液名称、浓度的标签,备用。三、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误差分析下表是配制NaOH溶液时某些操作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可能引起误差的一些操作过程分析对C的影响mV溶解前小烧杯内有水--不变称量时间过长减小-偏低用滤纸称NaOH减小-偏低向容量瓶注液时少量流出减小-偏低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减小-偏低未冷却至室温就注入定容-减小偏高定容时,水加多后用滴管吸出减小-偏低定容摇匀时液面下降再加水-增大偏低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不变定容时俯视读数(读刻度)-减小偏高定容时仰视读刻度-增大偏低附:仰视或俯视刻度线图解(1)仰视刻度线(图1)。由于操作时是以刻度线为基准加水,从下向上看,最先看见的是刻度线,刻度线低于液面的实际刻度,故加水量偏多,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低。(2)俯视刻度线(图2)。恰好相反,刻度线高于液面的实际读数,使得加水量偏小,浓度偏高。四、容量瓶的使用及溶液配制1.容量瓶的标注内容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容积、刻度线。表示在所指温度下,液体的凹液面与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相切时,溶液体积恰好与瓶上标注的体积相等,所以只有在指定温度下,容量瓶的容积才是标准的。常用规格有100mL、250mL、500mL及1000mL。2.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和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1)使用容量瓶的“五不”:不能进行加热;不能进行溶解;不能进行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久贮溶液,尤其是碱液。(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查漏: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塞紧瓶塞,倒转,若不漏水,放正后再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倒转,看是否漏水。(3)称量NaOH等易潮解、腐蚀性固体药品时应在烧杯等玻璃仪器中进行。(4)溶解或稀释过程中有明显热效应时要等溶液恢复至室温时再进行转移。(5)转移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并将烧杯内壁和玻璃棒洗涤2~3次后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继续加水至刻度线下1~2cm处。洗涤时可不要用水过量!(6)移液后要先振荡均匀再定容。(7)定容一定要用胶头滴管,小心操作,万一加水过量,则要重新配制。(8)定容时观察刻度要平视,凹液面与刻度相切。(9)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水。(10)配制完毕后需转移到试剂瓶中,不能在容量瓶中盛放。第三课时例题·练习1、下面是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一些情况,请判断它们正确与否。1.用1L水溶解40gNaOH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2.1mol·L-1的MgCl2溶液中,c(Cl-)=0.2mol·L-1。()3.从1L1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0.1L溶液,其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1mol·L-1。()4.6.2gNa2O溶于水形成1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NaOH)=0.2mol·L-1。()【规律小结】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中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而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的量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用质量表示。③从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若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不同时,则所含溶质物质的量也不同。⑤根据n=cV,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相同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物质的量相同。但是溶质微粒的数目不一定相同。⑥用结晶水合物配制溶液时,其溶质不应包含结晶水。例如,25g胆矾(CuSO4·5H2O)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溶质是CuSO4,而不是CuSO4·5H2O。2、将10.6gNa2CO3溶于水配成1L溶液(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2)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Cl固体,使溶液中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mol/L(假设溶液体积不变)需加入NaCl的质量为________,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解析】(1)n(Na2CO3)===0.1molc(Na2CO3)==c(Na+)=2c(Na2CO3)=0.2mol/L(2)根据电荷守恒c(Na+)=c(Cl-)+2c(CO32-)c(Cl-)=c(Na+)-2c(CO32-)=0.4mol/L-2×0.1mol/L=0.2mol/Ln(NaCl)=n(Cl-)=0.2mol/L×1L=0.2molm(NaCl)=0.2mol×58.5g/mol=11.7g【答案】(1)0.1mol·L-10.2mol·L-1(2)11.7g0.2mol·L-13、市售浓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计算浓硫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4、实验室配制500mL0.2mol/L的Na2SO4溶液,实验操作步骤有:A.在天平上称出14.2g硫酸钠固体,把它放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馏水使它完全溶解并冷却至室温。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到容量瓶中。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面底部与刻度线相切。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E.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请填写下列空白:(1)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__________。(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已有烧杯、天平(带砝码、镊子)、玻璃棒,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a.某同学观察液面的情况如右图所示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c.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d.砝码上沾有杂质e.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解析】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所用仪器可根据实验步骤选择,误差分析根据c==中m、n、V的变化去分析。(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2)还应有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和量筒。(3)a俯视使V减小,故使c偏高;b未进行洗涤,使n减小,故使c偏低;c使V增大,故浓度偏小;d使m增大,故使浓度偏大,e无影响。【答案】(1)ABDCE(2)量筒胶头滴管500mL容量瓶(3)ad5、配制100mL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①在托盘天平上放两片大小相同的纸,然后将氢氧化钠放在纸上称取②把称得的氢氧化钠放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溶解、冷却,再把溶液沿玻璃棒转入容量瓶中③用蒸馏水洗涤烧杯、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移入容量瓶中④沿着玻璃棒往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直至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将NaOH放在小烧杯中称取,①错;定容过程中当加蒸馏水至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定容,④错。【答案】D如图为配制250mL0.2mol·L-1Na2CO3溶液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①中称得Na2CO3________g。(2)玻璃棒在②、③两步中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3)若出现如下情况,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