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教学重点: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本章主要阐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本章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即承接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人的认识的辩证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启下,即开启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之路,为理解后续四章的内容提供基本的指导。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强调“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自已创造自已的历史。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社会历史观的问题极为复杂,但它最基本的问题则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它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引申。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区分为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这两条基本对立的路线。唯心主义历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都是由人的主观意志、或由某种神秘精神力量等所决定的,否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唯心史观主要有两种基本形式:即唯意志论和宿命论。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有着共同的本质,即都片面地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而历史唯物主义则认为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社会存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1、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诸方面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其中,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前提,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则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基础。(1)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地貌、矿藏和动植物分布等等。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离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就无法生存。地理环境作用的性质: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第一,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例如,地理环境相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可能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的性质又可能相同。再如,地理环境较好的国家,社会制度可能处于较低的阶段;而地理环境较差的国家,社会制度则可能处于较高的阶段。第二,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受社会因素、主要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制约。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总是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表现出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越高,对自然条件的利用程度也就越大;社会生产越发展,就会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开发新的自然资源领域,扩大人类和自然之间越来越多的联系。第三、地理环境只有通过生产过程或生产方式才能对人类历史发生作用。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如矿藏、湖泊、河流等等,只有进入生产过程,成为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时,才能在社会生产中,亦即在人类历史中发生作用。超出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之外,地理环境就无法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作用,地理环境不能直接决定人类的社会生活过程,直接决定人类社会生活过程的是生产方式。不论地理环境多么不同的国家,只要生产方式相同,社会生活过程就大体相同;反之,不管地理环境多么相同的国家,只要生产方式不同,社会生活过程就明显不同。地理环境不变,社会生产方式变了,社会生活过程就会改变。地理环境对于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历史唯物主义历来重视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对它作出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但是,决不能把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夸大为决定作用。否则,就会陷入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分析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和动植物的发展一样,都是受地理环境决定的,人类的体质和心理状态、人口和种族的分布、文化水平的高低、经济的盛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前途等等都受到地理环境的支配。这种观点的创始人、著名的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气候是决定因素,“气候的权力强于一切权力。”酷热有害于力量和勇气,寒冷赋予人类头脑和身体以某种力量,使人们能够从事持久、艰巨、伟大而勇敢的行动,因此,“热带民族的懦弱往往使他们陷于奴隶地位,而寒带民族的强悍则使他们保持自由的地位。所有这些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这一理论无疑把社会还原成了人“身外的自然”,照此解释,一些民族受到剥削和压迫,完全是自然条件造成的。显然这是在为侵略者和压迫者制造合理依据,从根本上并未走出唯心史观的范围。(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2)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人口因素指的是人口的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密度和增长速度等。人口因素的作用:第一、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任何社会的存在,都要依靠一定数量的人口,没有一定数量的人口便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发展。第二、人口状况能够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人口数量、质量、密度、构成和增长速度上的差异,对物质生产和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时期,在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的地区,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较快,社会较为繁荣;而在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的地区,物质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较慢,社会不够繁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生产水平的提高主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时对人口数量的需求就相对减少,因而要求对人口增长的速度适当加以限制。如果人口数量过多、密度过高、增长过快,就会在衣、食、住、行、教育、卫生各方面压迫生产力,影响积累以及物质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人口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因而优生优育,不断改善、优化人口的职业构成、教育构成、技术熟练程度的构成以及年龄和性别构成等,越来越成为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由此可见,既不能抽象地说人口数量越多、密度越大、增长越快越好,也不能反过来说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增长越慢越好。只有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口状况,才最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人口因素“决定论”是错误的。近代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认为,人口增长的“法则”是以几何级数增加,生活资料增长则是以算术级数增加,所以人口的增加总是超过生活资料的增加,这就导致人口的绝对过剩,造成失业、贫困、饥饿和其他社会灾难。这是典型的夸大人口数量作用的人口“决定论”。他主张用战争、传播病菌等手段消灭过剩人口的办法是极其反动的,不人道的。他说的人口“法则”也是不正确的。各国人口发展的事实表明,一些经济文化水平愈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就愈是缓慢甚至是负增长;而经济文化水平愈是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增长则往往容易失控。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同控制人口自身增长的观点不能相混淆,这是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口增长应当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基本相适应,不能抽象地认为人口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联系实际:我国的人口现状,总的说来足增长过快,同时在分布上也不平衡,这是不利于经济及社会本身发展的。因此,自觉地调节人口的生产,逐步缓解人口过多的压力,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性的一项重要国策。小资料人口密度的地区差异从人口密度来看,以上海市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在2000人以上,而人口密度最低的西藏、青海和新疆,每平方公里不足10人。其中西藏仅为2人,相差十分悬殊。这种相差悬殊的人口地理分布,也是中国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小资料我国的人口结构状况1.年龄构成特征。人口年龄构成是指不同年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口再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50年代人口出生率一度上扬,死亡率则锐降,结果少年儿童和老年人口比重都上升了。60年代初中国遭遇了严重经济困难,但后来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出现补偿性生育高峰,致使人口显著年轻化。进入70年代,生育率明显下降,少年儿童比重迅速减少,但老年人口比重变化不大,年龄构成属典型成年型。随着出生率下降成果的积累,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年龄构成变化已十分明显。0-14岁人口2.8亿多,占总人口的盟.8%;15一以岁人口8.8亿多,占总人口的70.1%,历岁以上的人口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5岁以上的人口正在增加。以上数据表明中国目前已踏人成年人口型的后期,老年型已在望。2.性别构成特征。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情况下,一个社会的人口性别比主要由出生性别比和少儿性别比所决定。中国的人口出生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1982年为107.17,1990年上升到111.7,1997年高达120.14。2000年男性为6.5亿,占总人口的51.63%,女性为6.1亿,占总人口的48.37%。性别比为106:74。从总体上来说,现在还没有出现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调的问题,但在一些地区,少儿性别比失调也导致早婚早育现象屡禁不止,影响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3.劳动人口职业构成特征。国际上一般将16-64岁年龄组列为劳动适龄人口。按此标准计算,中国不仅人口总数庞大,劳动力资源更为丰富。19卯年中国劳动适龄人口6。8亿,占总人口的2/3,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8.8亿。现在中国人口年龄构成正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在一段时间内,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幅度将超过老年比重的上升,将使劳动适龄人口比重逐渐增大,导致我国的就业形势严峻。规模庞大的劳动人口在第一产业中占压倒优势,其绝对数量仍在上升,相对比重趋于下降,但速度不快。劳动人口在第二产业中的比重上升较快,但内部结构不理想。第三产业的比重出现明显上升,但仍然偏低。4.人口质量特征。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接受小学教育的人口有4.5亿,接受初中教育的4.2亿,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1.4亿,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4571万人。文盲人口(15岁及15岁以上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为8507万人。同1990年相比文盲率由15.88%下降为6.72%。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程度的由1422人上升为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039人上升为11146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3344人上升为33961人。到20XX年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60%,高等教育达到15%,我国人才素质进一步提高。此外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现行生育政策,提倡优生优育等服务措施,并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实施人才战略,扩大人才队伍。(3)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其物质内容是生产力,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全部活动中,生产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首先要由生产者提供吃、穿、住等物质生活资料,人们才能从事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活动,否则人们的一切活动无法进行,社会难以维持。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人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与此相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反映于他们的生产关系。概言之,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观点,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的生产方式。第三,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社会生产是不断发展的,生产的变化其生产方式也必然发生变化,那么社会形态也跟着发生改变,社会由此进到高一级的程度。可见生产方式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和高级发展的决定性力量。2、什么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包括人们对一切社会生活过程和条件的观念反映。社会意识的基本类型:一类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政治制度的反映,是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在意识中的表现。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大部分社会科学。这些社会意识形式,构成了思想上层建筑,并同政治上层建筑一起构成了全部上层建筑的有机体系;为决定它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服务。历史表明,意识形态总是具有阶级性的,并且是作为一定阶级的自我意识(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的必然因素和重要方面而发挥作用的。一类是非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中的某些管理科学、语言学、形式逻辑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某些管理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生产过程的技术协调关系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直接同社会生产力相联系,不是专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而为任何社会所服务。所以,它不是思想的上层建筑,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语言学和形式逻辑也不是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因而也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服务,所以也不是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社会意识的上述两种基本类型及其具体形式,尽管内容、形式、作用、地位各有不同,但它们作为社会存在的观念形态的反映形式,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构成垂直双向联系和横向交叉联系的社会意识形式有机系统,每一形式都是这一有机系统不同层次结构网络上的纽结,其中哲学和政治法律思想,则是整个社会意识形式系统的灵魂和核心。社会意识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它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首先,社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这是指,社会意识并不是随着社会存在的改变而立即发生变化的。当某种社会意识赖以存在的社会制度改变以后,这种社会意识不会立即消灭,而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并发生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身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社会存在虽然发生了变化,但这种变化反映到社会意识中来需要一段时间;另一方面,社会意识一经形成,就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保守性,在一定条件下甚至变成一种顽固的保守力量,牢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头脑,阻碍新的社会意识的产生和传播。其次,社会意识有时可以超越现实社会存在的发展状况。这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由于反映和代表了进步的社会势力的利益和要求,往往能在一定程度上预见社会发展的趋势,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或预见未来,这两种情况都表明了社会意识的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旧的社会思想和理论不可能在它的物质基础消灭之后长久地存在下去,迟早要归于灭亡;新的理论也只是在社会存在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提出新的任务的条件时才可能产生。它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也只能指出其根本趋势和大致轮廓,而不能详尽无遗地描绘其具体细节。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之间具有不平衡性。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发展的水平同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经济上先进的国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就是先进的;同样,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也不一定就是落后的。如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政治思想上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而经济上更加落后的德国在哲学特别是辩证法思想上却远远超过了英法两国。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相对的。先进的社会意识是与当时的其它意识相比较而言的,在经济上也是以一定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先进的社会意识只有到经济发展成熟时才能提出完备的理论。落后的意识随着其赖以存在经济基础在消失它为迟早会消失的。第三、社会意识在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来自社会存在,另一条是来自继承前人留下来的精神文化成果和其它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就是在这两种来源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如从赫拉克利特的朴素辩证法到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再到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就是一个批判、继承、发展的过程。正是由于这种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的发展才能持续而不中断,才有可追溯的历史线索。每一个时代的社会意识,都是人类社会意识整个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没有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整个链条就会中断,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使得各种社会意识形式都形成了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发展线索。这种历史继承性的长期积淀,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各种社会意识的民族特点。在社会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新的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对旧的社会意识的全盘否定,而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其陈腐落后的东西,保留其积极合理的因素。马克思主义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要反对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肯定,不加分析地兼收并蓄,搞复古主义;另一种倾向是对历史文化遗产一概排斥,否定一切,搞历史虚无主义。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批判继承,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对待文化遗产的科学观点和正确态度,为我们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般地说,政治和法律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因为政治和法律思想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一定的经济基础,体现着一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哲学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为深刻,因为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具有指导作用;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社会越向前发展,它的作用就越大,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也就越加明显。特殊地说,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是不同的,在有些国家,有些时期,这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大,在另一些国家、另一些时期,则那种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大。例如,在欧洲中世纪,宗教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最大;在18世纪的法国,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较为突出。当然,社会意识自身内部的这种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也是相对的,归根到底要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性的制约。任何一种社会意识以哪种方式,在哪一方面对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产生怎样的影响,以及一个民族或国家受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意识影响的方式和程度,最终还是决定于社会存在所提供的需要与可能。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意识一经产生就对社会存在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集中的表现。社会意识产生后,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存在起能动的变革、改造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是巨大的,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无论怎样大,它相对于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言,毕竟只能是第二位的。一种落后意识阻碍社会发展,无论它的力量多么强大,它把历史的步伐拖延得多么长久,最终还是要同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一样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先进的社会意识加速社会发展,无论它使社会发展得多么迅速,终究不能超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允许的限度。否则它就不再是先进的社会意识,而是破坏社会发展的不切实际的妄想。就是说,社会意识反作用的性质、反作用程度的大小和反作用的后果,都是由社会存在、社会实践状况决定的。因此,我们在承认社会意识的巨大反作用的同时,必须防止把它无限夸大,以至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前面讲到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现在我们要问,生产方式怎样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这就要分析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正是这个矛盾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矛盾,人要改变生产关系时,总有一种东西保护生产关系,阻止人去改变生产关系,这就是上层建筑。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而言叫经济基础。这样又形成了另一对矛盾,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社会基本矛盾就成了两对: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其中前一对矛盾是更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着后一对矛盾,而后一对矛盾又制约着前一对矛盾。两对矛盾是密切联系着的。下面主要讲这两对矛盾以及由这两对矛盾所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条基本规律。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人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实现幸福价值,必然要同自然界发生关系,去主动地改造自然,在此过程中形成生产力;人为了改造自然必须结成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东西是生产关系。因而在人的生产劳动中就发生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这对矛盾是社会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里我们将讲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大范畴,讲二者的辩证关系,讲由这对矛盾所构成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生产力(1)生产力的涵义。马克思说:“任何人类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人有肉身,肉身有欲,为了满足此欲,人就要占有自然。人的独特性在于人是通过劳动来占有自然的。因为自然界中没有人所需要的现成的东西,所以人必须在劳动中创造出人所需要的东西来。人改造自然界有能力大小问题,生产力概念就是反映人改造自然能力的哲学概念。所谓生产力或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是反映人和自然关系的范畴。(2)生产力的特征:第一,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具体来说,生产力是一种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的力量;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是客观的。第二,生产力具有主体性。生产力是人的能力,能力就是主体性。我们可以从生产力最直观的看到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程度和水平。因而,生产力虽然是物质的东西,但不同于纯自在的物质的东西。第三,生产力具有社会历史性。(3)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生产力作为人的能力要体现在一些有形的、物质性的实体身上,这些实体构成生产力的要素。生产力主要由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即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第一,劳动资料,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物质资料或物质条件,是人与劳动对象之间的媒介体。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劳动资料的主干。人的劳动和动物活动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在人和自然之间加入了工具这个中介。人让物(工具)与物(劳动对象)相互作用,然后人去获取其成果。黑格尔将这叫作“理性的狡计”。荀子也说,人的特点在于“善假于物”。生产工具是人所达到的劳动生产率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衡量人类征服自然的尺度。生产工具是人在生产过程用来对劳动对象进行直接加工的物件,直接传递人对自然的作用。生产工具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延长。工具的变化会引起整个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力的变化又会引起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化又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所以,整个社会的变化是从工具变化开始的。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干,围绕着生产工具正形成了动力系统、能源系统、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等。第二,劳动对象。人改造自然的能力要通过劳动对象体现出来,劳动对象的范围大小、深度都反映着人改造自然的能力。例如工业生产中看看你所有的材料(劳动对象)就知道生产能力有多大。那么,什么是劳动对象呢?所谓劳动对象,就是劳动过程所能加工的一切对象。自然界是可能的劳动对象的总和。劳动对象之所以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因为,劳动对象是进行生产的物质前提;劳动对象对于劳动工具具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劳动对象直接影响整个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第三,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劳动经验和劳动技能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劳动者是人,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劳动者,如婴儿、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的人虽然是人,但不是劳动者。人要成为劳动者,就要有劳动能力。人从出生到幼儿园直到大学一直都在学习,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劳动能力,成为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因为,在生产力中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都是“物”的因素。劳动者是“人”的因素,物是死的因素,人是活的因素。劳动资料要由人来创造,发动和控制,再好的劳动工具,如果没有人去发动它,它永远只是可能的生产力,变不成现实的生产力。劳动者属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极其重要的事业。培养、尊重和爱护人才是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条件。一个不尊重人才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生产力落后,经济贫穷的社会。凡尊重人才的社会一定是生产力发达,经济富裕的社会。当然,尊重人才要由相应的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来保障,这就涉及到生产关系问题了,是下面要讲的内容。生产力主要由以上三个实体性要素构成,或者说,人改造征服自然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这三个因素上面。除了三个实体要素外,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管理等智能性要素,即非实体的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要素,邓小平同志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当其未被应用于生产过程、物化为生产技术时,是潜在的生产力;当其被应用于生产过程以后,便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2、生产关系人的生产是社会性的生产,就是说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的。生产力中的各要素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也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社会形式就是生产关系。(1)生产关系的涵义。人在生产中要发生两种最基本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力是标志人和自然关系的,生产关系则是标志人和人的关系的。所谓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同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合并且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直接表现为人和物的关系,如人对生产资料(物)的占有、所有关系、劳动产品(物)的分配等都是人与物的关系,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通过人与物的关系表现出来。例如,在工厂中资本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表现着资本家(人)与工人(人)之间的关系是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反过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表现为生产资料(物)的资本家私人占有、所有。因此,要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要解决人与物的关系,如解决所有制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人与人之间正义、平等、自由价值的实现得依赖于解决人与物的关系,这就是马克思关注所有制关系的原因。马克思真正关心的是人、人际间或主体间关系。马克思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也在此。生产关系是人在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关系。你要种地(生产)你就必然碰到这地是谁的(所有制关系),打下的粮食怎么分配(分配关系)。在分工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必须能交换(交换关系),否则生产无法再进行下去。这些关系都是经济关系。(2)生产关系的特点。第一,生产关系具有主体性。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或者说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在生产关系中体现着人的本质。我们只熟悉麻布、亚麻是人在劳动中生产出来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亚麻一样也是人的劳动的产品,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马克思说:“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马恩选集》第1卷,第108页)人们在生产和对象化物质产品时也生产和对象化着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关系不过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以及个体活动所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第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这同样是因为生产关系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由于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就是物化,就是客观性对主观性的否定,因而生产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和别的产品一样,一旦对象化出来就进入了现象界,现实关系领域,成了客观性的东西了。生产关系的客观性表现在它是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现实的经济关系,它不是按人的主观意志构成的,它要受生产力状况的决定。第三,生产关系具有稳定性。一种生产关系一旦建立就有相当大的稳定性,它作为生产力的形式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一个现实的空间和可能的发展余地。(3)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与人的关系,那么,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发生哪些人与人之间的客观经济关系呢?人在进行生产时首先会发生生产资料是为谁所有的,你要种地得知道这地是谁的,然后才知道能不能种,怎样种,生产出来的东西如何进行分配,这也是在生产中要发生的关系。在分工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要交换,否则下一步生产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交换关系。分配后的产品要消费,不消费劳动力不能再生产,生产也无法进行,这是生产中发生的消费关系。生产中必然要发生的这些经济关系就是生产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的社会地位和互相交换活动的关系;三是产品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这就是生产关系的基本内容。(主要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在生产关系的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中有没有一个处于核心地位或作为生产关系本质的内容呢?回答有肯定的。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核心,在生产关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呢?首先,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看,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譬如,分配关系就由所有制关系决定。如果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就是按生产资料分配。谁是所有者谁就分得的劳动产品多,否则就少。分配多了消费当然就多了。生产资料是私有制,那交换就会采取市场形式,是公有制就有计划调拨形式。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也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正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改革中和社会形态更替中变革所有制都是最深层次的、难度。最大的变革内容。一种所有制合理不合理也就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中的其他方面关系极大。其次,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和环节对生产资料所有制也起着重要作用。生产资料所有制要通过生产关系中的其他内容来实现、来落实,否则,生产资料所有制就会落空。资本家在生产中的管理地位、按资分配、平等交换、消费中的富裕化、工人的相对贫困化,这些都体现着生产资料资本家所有。所有制最终得落实到分配、交换、消费中来,否则所有制就是空洞的抽象的。交换、分配也会产生财产的所有关系的新变化。人们占有、所有生产资料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消费。从社会的角度看是为了更有效率的交换、生产,更合理的分配。上面我们分别介绍了生产方式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作为生产方式统一体中的两个因素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它们是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着物质生产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发展,从而推动着整个社会的发展。下面我们讲二者的辩证关系。(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首先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实行什么性质的所有制及其形式,建立什么分配制度这究竟要由什么来决定?是个别政治权威的意志,大家的良好愿望?都不是,因为这些都是主观的属于社会意识。唯物史观认为,决定生产关系的只能是生产力状况,既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建立在生产力状况基础上的符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例如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主要是简陋的石制工具,这样的生产工具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产品,因而不可能产生一部分人占有另一部分人的产品的私有制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只能是原始的公有制。金属工具出现了之后,生产有了剩余,这时候才产生了生产资料私有制这种性质的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形式。其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是说一个国家的生产关系要不要变,要不要革它的命,或变革它,这不是由任何人说了算,而是要看生产力是不是发生了变化。生产力变了,生产关系必然会变,生产力没有变,人为地去变生产关系,那就要给生产力、经济带来灾难。例如,我国1949年新民主主义胜利后,本来计划好要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样的生产关系是符合中国生产力实际的,但当时的主要国家领导人主观地改变了原来的计划,搞“一大二公”的生产关系,结果给我国生产力发展造成了很大损失,规律惩罚了我们。由于这一曲折我们现在不得不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生产关系结构。总之,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化都是由生产力的状况和变化决定的,任何生产力之外的力量都不可以去主观地改革和选择生产关系。(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生产力所产生出来的生产关系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它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其次,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就会阻碍以至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应该看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情况较为复杂。一种新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也并不排除因个别环节有缺陷而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使生产力的发展受到阻碍;一种旧的生产关系从总体上讲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也并不排除由于对生产关系某些环节的调整而暂时地、局部地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某些刺激作用;同时,不但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生产关系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而且当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过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也会阻碍和破坏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说,只有生产关系不但在性质上而且在形式上,不但在总体上而且在局部环节上都适合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时,才能真正使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生活水平,而这也就是衡量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基本标志。(如大跃进)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运动是有规律的。生产方式矛盾运动过程中也是有规律的,这个过程中的规律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面我们讲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我们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须的联系,而这种联系就是规律;上面我们讲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时,就必定要变,变得适合生产力。这里所体现的恰恰是“一定要适合”的规律。因而,我们可以把上面讲的内容提炼、概括为一个规律,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应当保持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状况,甚至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必须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这一规律的内容和客观要求表明:一种生产关系该不该变革、何时变革、如何变革,以及变革的方向等,都不能由人们的主观愿望任意决定,归根结底要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掌握这一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规律是人们正确认识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根源的一把钥匙;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历史时期都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战略、策略、方针、政策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防“左”反右的思想武器,它对指导我们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时,必须改变这种生产关系,但是,生产关系是被军队、警察、法律等国家机器保护着的,要变它常常要坐牢、杀头、流血的。法国大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杀了多少人的头才把旧的生产关系改变了。这里就又遇到了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要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要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因为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总是制约着前一对矛盾的解决。但是,前一对矛盾要比后一对矛盾根本,它决定着后一对矛盾。法律等上层建筑能改变所有制的具体内容,但它不能改变所有制(生产关系)本身。譬如,某个资本家经营不好破产了,那么他的财产所有权失去了,这种所有关系,所有权的改变,资本主义法律、军队(上层建筑)不仅不干预,而且允许,保护,允许和保护财产的流转。但是,资本家张三的财产失去了,可能流到资本家李四的口袋去了。因此,资产阶级所有制作为一种结构并没有因个别资本家财产的丧失和相互流转而改变,就是说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作为结构仍然没有变。它是法律等上层建筑变不了的,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法律等上层建筑能使兵卒流水般的流,但要改变所有制结构非生产力这一要素莫属。马克思把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理解结构,而非结构形式内部的具体内容,这一点对理解马克思思想非常重要。西方哲学家对认识的理解也多是从形式上理解的,而这一点我们很多人不懂。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比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更根本。(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什么是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实质上就是我们上节中讲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相对于生产力叫生产关系,相对于上层建筑就叫经济基础。因为它是上层建筑得以建立的基础。所谓经济基础也就是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可见,经济基础不是指一种生产关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常常存在着多种生产关系,它们相互并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例如,在当代中国,不仅有占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生产关系,而且还有不占主体地位的非公有制生产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以往我们的教科书只把占统治地位的那种生产关系叫经济基础,这既不合马克思的思想,也不合中国当代实际。譬如,假如把经济基础只看作占统治地位的那一种生产关系,那么,在当代中国,法律和上层建筑就只能保护公有制生产关系,而不能保护非公有制生产关系。这不合理,也不合法律和政治实际。因而以往那种“单一经济基础论”应当被“综合经济基础论”所代替。经济基础由多种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但在经济基础中各种生产关系的地位,力量和作用并不相同,其中必有一种生产关系占居统治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正是这种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了经济基础的性质。例如,在当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中,公有制生产关系是占主导地位的,其他生产关系则受它的制约、影响,具有了独特性。马克思说,这种占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它们的特点变了样。”在我国,公有制生产关系就是这道“普照的光”,在它的照耀下,个体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的特点“变了样”:原来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现在是“重要组成部分”,是“鼓励、支持、引导”的对象。2、上层建筑有经济基础必然会有上层建筑,因为经济基础的核心内容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一个社会全体成员中没有人不想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事实上只有部分社会成员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种分所有者为了自己的生产资料不被非所有者夺走和侵害,就要建立军队、警察、法庭将财产保护起来,并创立种种理论学说,为这种生产资料的所有制作合理性论证。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所建立的这一整套东西就是社会的复杂体系上层建筑。什么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两部分构成,即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设施,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一套组织。由于政治上层建筑中有有形的东西,或“物质附属物”存在,如监狱、法庭、军队等都是有形可感的东西,所以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政治上层建筑是属于思想观念范畴,还是属于物质范畴?按照列宁的看法,政治上层建筑属于思想的社会关系。因为政治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不同,经济基础是客观关系、物质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则是人们根据经济基础的要求,并“通过人们的意识而形成的”。这是政治上层建筑是思想性关系的一个原因。思想上层建筑或观念上层建筑的内容包括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各种观念体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结合起来共同对经济基础和人的行为发生作用。政治上层建筑是有形的、强制性的,它更多的是阶级意志的体现,其主体是官员,它体现一种政统;而思想上层建筑则是无形的,劝说性的,它多是理性的体现,其主体是知识分子,它体现一种道统。(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另一方面,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反作用。(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就是说经济基础是根源、上层建筑是由此根源所派生出来的,前者是第一性的,后者是第二性的。例如,军队、警察、监狱这些上层建筑在没有私有制的原始社会中是不会产生的,后来有了私有制,为了保护私有财产,才产生出军队、警察、监狱这些上层建筑。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后,就要求建立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须注意的是,说上层建筑根源于经济基础,是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讲的。所谓归根到底是说,任何上层建筑现象最终都可以从经济基础中找到根源,得到说明。上层建筑本身是有历史继承性和相对独立性的,但继承哪些,摈弃哪些归根到底又都是适应于经济基础的需要而产生和变化的。第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意思是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或迟或早就会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谁在生产关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谁就必然要在政治和思想领域居于统治地位。例如,资产阶级在生产关系中是生产资料所有者在政治中就是资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在政治中就居于统治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这些新社会阶层也在政治上有他们的要求,上层建筑必须满足他们的要求。须注意的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是就决定其根本性质而言的。由于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不同,各种具体条件不同,因而在相同经济基础上建立的上层建筑是各有其特点的,但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如美国和日本的经济基础都是生产资料资产阶级所有制,但国家形式不同。这是由不同民族文化及其他特殊条件造成的,但不论它们怎样不同,它们的根本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的。第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就是说,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了,上层建筑就要随之而改变。例如,中国从计划经济转入到市场经济后,法律就要重新制定或修改。宪法已修改了几次,已经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宪法,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写进了宪法,把发展市场经济和保护私有财产写进了宪法,法律模式也从阶级斗争模式转变为权利义务模式。政府职能也要转变、政企要分开,政府要成为服务型政府。上层建筑中的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引发的。如果经济基础不变,那上层建筑一般是不会变的。当然,我们说上层建筑随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旦发生变化,整个社会上层建筑就会立即发生变化。事实上,由于上层建筑的每个部分都具有相对独立性,都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特点,因而,它们的变化总是有快有慢,有早有迟。一般说来,上层建筑的根本变革,是以它的核心部分,即国家政权、政治法律制度及其相应的设施等的变革为标志的。而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则往往早在制度变革之前就开始变化,但其变化的完成却远远落后于制度变革,往往需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比如,在我国,封建主义的思想体系早在封建制度被推翻以前就已经趋于破产,但直到今天,诸如封建迷信、家长作风、特权思想、个人崇拜等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仍然存在。但是,不管变化缓急或迟早,经济基础的根本变革最终要引起上层建筑的相应改变,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之所以要产生上层建筑,目的就是要上层建筑为自己服务。为什么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要出钱养军队呢,那是为了让军队保护自己的财产不被人夺走。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体现在对经济基础的服务上。这种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的方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方向是两个方面的,一是“为我”,一是“排他”,也就是保护自己,打击或限制异己。“为我”就是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排他”,就是排斥、打击、限制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异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当然,“排他”中也有吸收、借鉴和利用。“排他是一种辩证否定或扬弃”。第二,服务的方式。服务的方式是控制。“为我”和“排他”都是通过控制实现的。上层建筑通过对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行为进行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当然这种控制应是一种宏观调控,而非微观干预。控制主要通过经济法、经济政策进行。政治上层建筑执行强制性控制,思想上层建筑执行非强制性控制。第三,服务的效果。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从效果来看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促进作用,一种是阻碍作用。当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而经济基础又是同生产力相适应并能满足其发展的要求时,就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如果上层建筑不能满足新兴经济基础的要求,或者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本身已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就会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二者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通过矛盾的解决再达到新的基本适合,循环往复,不断上升前进。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揭示了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历史唯物主义把这种必然联系表述为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违背这一规律,人为地维护旧的上层建筑,或超越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企图“超前”变革上层建筑,同样要受到这一规律的惩罚。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关于这一规律的原理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之一。它同样是无产阶级政党观察研究社会历史问题以及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历史经验表明,只有遵循这一规律的客观要求,才能正确认识和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在当代中国,自觉地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促进生产力的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政治体制改革)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马克思主义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来解释社会现象,认为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推动生产关系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发展变化,进而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和过渡。对于什么是社会形态,理论界有不同的认识。在教材中我们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性上来说明社会形态的。所谓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一个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整体。它完整地含括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认识一种社会形态,应全面地考虑它的各个层面和部分。如认识当前中国社会形态就要考虑到它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及相互联系,不能只从一个方面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关系是区分社会历史阶段的根本标准。所以,一举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从人类历史的总体看,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从不同民族的历史看,社会形态更替具有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齐划一、按照同一模式进行的,它仅仅指明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共同性质。一般规律,客观必然性等等,并不能概括它们各自历史发展的全部内容,不能反映它们各自历史的全部变化和全部细节,不能说明它们彼此之间的各种差别。因此,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原理,不是解释各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发展的万应灵药。为了具体说明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既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中概括出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从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中把握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各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所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所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2、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性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可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认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但人们的历史选择只有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才能实现,即必须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而且这种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选择性。(如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就是历史的必然与自觉地选择)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如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那么社会发展的动力在哪里?这是本节所要揭示的内容。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根据其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社会矛盾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之分。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并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始终;它制约着其它各种社会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及面貌,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的转变。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恰恰如此,所以它们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由于经济基础是由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两对基本矛盾实际上形成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样一个三层结构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产关系是一身二任的,它既是生产力的社会形式,又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它作为中介环节,把生产力和上层建筑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双向回环运动。这一环扣一环的决定作用和反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动力。两对基本矛盾之间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一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所决定的,并受其制约,因而后者比前者更为根本;另一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最终解决,又依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因为上层建筑总是力图保护自己的经济基础,如果不解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难以最终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就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在社会变革时期表现得更为明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这两对矛盾之间的交互作用,形成了社会基本矛盾的整体运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就其一般进程而言,首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的。人类为了改造自然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总是力图不断地提高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的各种基本要素中,生产力则是最活跃的因素,它始终处在变动状态。当生产力的发展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应付引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会引起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状态的变化,从而推动上层建筑的变革。于是,人类社会也就进入了高一级的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全过程清楚地向我们表明,上层建筑的变革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的,而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变化又是由生产力这个最活跃的因素决定和“操纵”的。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动机”,是社会的动力之源。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略)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略)社会革命是革命阶级为改变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是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革命的首要标志是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中转到革命阶级手中。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改革是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社会制度的实现形式或某些环节和方面进行的变革,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什么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由科学和技术两部分组成的。科学是属于知识的范畴,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技术则是科学知识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技术包括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既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和技术彼此密切相联,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所解决的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而技术所解决的是“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科学提供可能,技术变可能为现实;科学活动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实践到理论、从物质到精神的过程;技术活动则是从一般到个别、由理论到实践、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科学的成果主要表现为知识形态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而技术的成果主要是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设备、装置等;科学的职能在于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技术的职能则是利用世界、改造世界。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一是科学日益技术化,例如,研究基本粒子,就离不开加速器、电子计算机和调整摄影等技术;二是技术日趋科学化,如核技术、核工程就离不开高能物理学的理论指导。一句话,现代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可以说是“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便是我,我便是你”。(二)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系统中的一种重要动力。马克思把科学看作“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江泽民也指出:“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1、现代科技革命首先导致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据统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20世纪初的经济增长,只有5%~20%,是科技进步取得的。到70年代,经济增长已有50%~80%是依靠科学技术。在一些知识密集型的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几乎依靠科学技术。其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关系也产生深刻的影响。2、科技革命必然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深刻改变生活方式的物质基础,如出现许多经科学技术改造过的新食品、家务劳动自动化设备、家庭电子娱乐产品、家庭保健设备、银行信用卡等等。这些东西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其次,现代科技革命促进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生活消费结构主要由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三部分组成。其中,生存资料是低层次的,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基础,而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是生存资料的发展和提高。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低下的条件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集中力量解决温饱问题,因此,在消费结构中,生存资料所占的比重非常大,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后,消费开始向高层次发展。再次,现代科技革命创造出许多电子通讯设施,如互联网、卫星电话、移动电话、传真机等,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了变化。此外,电子图书、电子网络教育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3、科技革命也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的变化人类思维方式总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总是植根于那个历史时代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并随着历史时代的推移而发生变革。现代科技革命对思维方式产生了更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例如,电子显微镜和射电望远镜强化了人的感觉能力,电子计算机强化了人的思维能力,同时人们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能够运用如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数理逻辑、突变理论,模糊数学等新的理论工具。新的视觉化技术使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的认识能力产生新的飞跃。总之,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精确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活动出现了数字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制定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正确的战略决策。(三)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科学技术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光明的前景,但是,如果弄得不好,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现代科技革命和人的发展前景;科学离不开人文)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由人所创造的,这是由维柯最早提出的伟大思想,但这里的人究竟是少数英雄人物,还是人民群众却是一个有争论的重大历史观问题。历史唯物主义主张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反对英雄史观。(一)两种历史观的对立——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的对立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两种对立的历史观。虽然二者都认为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但在历史是由什么人创造的这个根本问题上二者的看法却相互对立。1、英雄史观英雄史观是指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观点。就是说英雄史观只看到精神的作用,看不到物质的作用,只看到个人的作用,看不到群众的作用,只看到英雄的作用,看不到劳动大众的作用。英雄史观的两种基本形式。由于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即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因而英雄史观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唯意志论或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主张少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意志可以决定历史进程,人类历史是由这些“大人物”随心所欲地创造的观点。他们认为人民群众是一些“惰性的物质”,是消极的、被动的,是英雄人物的盲目追随者,是供英雄使用的“材料”。既然是惰性的,被动的,因而其作用也就等于“零”。俄国民粹派,就认为群众是实数后面的一串“零”,零前面的实数是英雄,没有前面的实数,后面的零再多都是没意义的。尼采鼓吹超人哲学,认为群众是“多余的人”,是“供实验的材料,一大堆多余的废品,一片瓦砾场。”这种思想后来为希特勒所崇拜和利用,造成了严重人道主义灾难。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梁启超,断言“大人物心里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提出什么“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等。一种是宿命论或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观点认为,社会历史是由冥冥中某种很神秘的精神力量所决定的,历史不过是在实践和执行一种人们不知的“隐秘的计划”。这种神秘的力量和隐秘的计划是“天命”、“上帝”、“绝对精神”等。黑格尔就持这种观点。那么这种观点是怎么走向英雄史观的呢?他们的思路是,支配历史的神秘力量是不会说话,不会直接向人类下命令的,它必须在人中间找一个代表它的人,或找个代理它发布命令的人,就好像一个组织不会说话,它得有一个发言人一样。这个代表或发言人不是普通人,而是英雄人物。这样就走到英雄史观上来了。黑格尔就认为拿破仑就是骑在马背上的绝对精神。2、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相反,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是同前面讲的两个基本原理内在相关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由这个原理可以逻辑地得出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原理。由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决定力量原理又可逻辑地推论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因为生产方式从动态上看,就是物质生产活动,而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不是英雄,而是人民群众。因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决定力量或历史的创造者。当然,人民群众必须和生产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决定历史。当我们说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时,是把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主体来看的,因而脱开了物质生产、生产工具的人民群众不能创造历史,硬要发动他们创造历史的话,那只能造成社会的动乱,历史的倒退。中国在此问题上有血的教训。可见,唯物史观三个基本原理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不能分开来对待,分开来就有可能由真理转化为谬误。(二)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要了解人民群众的作用,要先了解一下人民群众概念。1、什么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概念,既有量的规定性,又有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规定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成员中的大多数人。少数人不能成为人民群众;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对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阻碍历史发展的人不能叫人民群众。把质和量结合起来,所谓人民群众,是指推动社会发展的大多数人。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和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知识分子。人民群众是大多数人,还应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脱离物质生产劳动来理解人民群众,因为我们是在物质生产劳动的主体意义上来理解人民群众的。2、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社会历史过程都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创造的,没有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因而也就没有社会的历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力量。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人民群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就必然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它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存的一切物质生活资料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从原始的石器到现代的机器,从昔日的独轮车到今天的航天飞机,无一不是出自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之手。正是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改进生产工具,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力的水平,才创造出人类的物质文明,推动着社会的发展。(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说物质财富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大家比较容易接受,说精神财富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有些人可能会摇头。他们说精神财富不是知识分子,思想家、科学家们创造的吗,怎么成了人民群众?我们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来理解:首先,人民群众的生产经验和生活是精神产品的源泉。精神财富中的科学是在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产生的。科学家是科学知识理论的直接发现者,但其源泉仍在群众的生产经验中。中国古代的《本草纲目》、《民齐要术》、《农政全书》等都是在总结生产、生活经验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中的文学艺术也是以群众的生活为源泉的,所以,文学家、艺术家要经常到群众中去采风、充电。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贸商务信函合同范例
-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数值分析初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Dream homes Grammar教学实录 (新版)牛津版
- 游艇生产采购合同范例
- 外墙翻修安全合同范例
- 政府卖杨树合同范例
- 唐山学院《商务智能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武侯区保安合同范例
- 商业大厦租赁合同范例
-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 再塑生命的人教学实录1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 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教育学原理项贤明第九章教师与学生
- 严禁在学校组织宗教活动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某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 (完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 北京市西城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附解析
- 《中文歌曲在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24年云南省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GB/T 28569-2024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考试题及答案
- 2024新能源光伏电站运行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