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科技示范推广作业指导书TOC\o"1-2"\h\u18595第一章:绪论 2178471.1三农科技示范推广的意义与任务 2102451.1.1意义 2313991.1.2任务 2172931.1.3原则 3241091.1.4方法 318248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22067第三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5110491.1.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5178721.1.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533801.1.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 513301.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 613865第四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636161.1.9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类型 6257541.1.10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 6105591.1.11规划与布局 765341.1.12基础设施建设 727471.1.13技术创新与推广 7150881.1.14产业培育与发展 7263第五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8174201.1.15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 8119841.1.1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 8143271.1.17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内容 9208261.1.18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 929465第六章:农业科技培训与普及 9242791.1.19培训内容 963001.1.20培训方式 10257301.1.21普及途径 1011861.1.22普及策略 102687第七章:农业科技扶贫 11125721.1.23内涵 1150751.1.24目标 11108701.1.25模式 1189361.1.26路径 1223148第八章农业科技政策与法规 1239711.1.27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 12252871.1.28农业科技政策的作用 12166591.1.29农业科技法规的制定 13201841.1.30农业科技法规的实施 1322716第九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 13230141.1.31国际合作的意义 1342471.1.32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 14148261.1.33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 1486881.1.34农业科技交流的途径 1464781.1.35农业科技交流的效果 1521141第十章: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案例分析 15326531.1.36国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案例 1524131.1.37国内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案例 15102121.1.38案例分析 1633091.1.39启示 16第一章:绪论1.1三农科技示范推广的意义与任务1.1.1意义三农科技示范推广工作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示范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增产增效。(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推广符合我国国情和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成果,有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3)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通过示范推广,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4)促进农民增收。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农民脱贫致富。(5)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示范推广国际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农业走向世界创造条件。1.1.2任务(1)筛选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筛选出一批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2)建立健全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构建以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农民参与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示范推广体系。(3)加强科技示范推广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业务精湛、服务到位的科技示范推广队伍,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有力保障。(4)提高科技示范推广效果。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技术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科技示范推广的实际效果。第二节三农科技示范推广的原则与方法1.1.3原则(1)遵循市场导向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示范推广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业科技成果。(2)坚持科技创新原则。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引进、筛选和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3)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示范推广的科技成果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易于操作,便于农民掌握。(4)强化政策扶持原则。充分发挥职能,为科技示范推广提供政策支持。(5)突出区域特色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产业特点,有针对性地示范推广农业科技成果。1.1.4方法(1)项目驱动法。以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2)技术培训法。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3)政策引导法。利用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4)示范带动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科技示范点,通过现场示范、宣传推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应用。(5)合作共赢法。加强企业、科研单位、推广机构和农民之间的合作,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共享与共赢。第二章: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第一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概述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其目标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该体系涵盖了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到农民培训等各个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新链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农业科技创新具有以下特点:(1)跨学科性:农业科技创新涉及生物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需要多领域专家的紧密合作。(2)地域性: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条件多样,农业科技创新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研究。(3)实用性:农业科技创新强调实用性,要求科技成果能够直接应用于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益。第二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步骤:(1)顶层设计: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需要进行顶层设计,明确科技创新的方向、目标和任务,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2)科研机构建设: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建设,提升科研能力。这包括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科研机构,形成层次分明、分工明确的科研体系。(3)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这需要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以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建设。(4)技术推广体系:建立以为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的技术推广体系。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合作社等渠道,将先进适用技术传递给农民。(5)农民培训与教育:加强农民培训与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和技术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演示等形式,使农民掌握新技术、新方法。(6)政策支持:应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包括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信贷支持等。(7)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8)绩效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对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和优化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运行。通过上述构建与运行机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将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第三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一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与特点1.1.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指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推广和转化,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包括成果的推广、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等方面。1.1.6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1)广泛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农业信息技术等。(2)区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影响,具有较强的区域性。(3)长期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试验、示范、推广等多个阶段。(4)复杂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涉及多个环节,如政策、技术、市场、资金、人才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5)风险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可能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多种风险。第二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与路径1.1.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1)政策因素:国家政策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政策导向和法律法规等对成果转化具有关键性影响。(2)技术因素:科技成果的先进性、适用性和成熟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3)市场因素:市场需求、价格、竞争等市场因素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直接影响。(4)资金因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来源、融资渠道和投资效益等对成果转化具有制约作用。(5)人才因素:科技人才、推广人才和管理人才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不容忽视。1.1.8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1)政产学研合作:科研机构、高校、企业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2)技术推广与示范:通过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开展科技成果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3)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值。(4)农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传播、推广和转化效率。(5)政策引导与激励: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第一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类型与功能1.1.9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类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其类型丰富多样。按照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综合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提供全方位农业技术服务为主,涵盖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2)专业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某一特定领域或产业为主导,如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3)地域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根据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禀赋等因素,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4)企业主导型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由企业投资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1.1.10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具有以下几方面功能:(1)技术创新与推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2)产业集聚与带动:发挥园区内企业的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链延伸,带动周边地区农业产业升级。(3)人才培养与培训:为农业科技人才提供实践平台,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4)观光休闲与旅游:结合园区特色,开展农业观光、休闲旅游等活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第二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关键环节1.1.11规划与布局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应遵循“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在规划与布局上,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符合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保证园区发展方向与政策导向相一致。(2)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发挥园区特色,避免重复建设。(3)注重园区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产业链的完整与协同发展。1.1.12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发展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交通设施:保证园区与外部交通网络的便捷连接。(2)通信设施: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服务,满足园区内企业需求。(3)能源设施:保障园区内企业生产、生活能源供应。(4)排水设施:保证园区内排水畅通,防止内涝。1.1.13技术创新与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应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与推广作用,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创新。(2)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3)加强园区内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促进技术创新。(4)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1.1.14产业培育与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业培育与发展是园区建设的核心。以下方面应予以关注:(1)确定园区主导产业,发挥企业集聚效应。(2)推动产业链延伸,实现产业升级。(3)加强园区内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4)建立健全园区内市场体系,提高园区市场竞争力。第五章: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第一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概述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重要载体,其主要任务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科技服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通过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人才培养等多元化服务。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服务内容涵盖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2)系统性:服务体系涉及企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组织等多个主体,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的网络体系。(3)创新性: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研发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4)社会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科技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第二节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与运行1.1.15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1.1.16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1)坚持主导、市场运作:在政策引导、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2)坚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3)坚持区域特色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4)坚持开放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1.1.17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构建内容(1)层面:制定农业科技政策,设立农业科技发展基金,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科研机构层面:开展农业科学研究,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提供科技咨询服务。(3)企业层面: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农业技术服务。(4)农民合作组织层面: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科技成果应用。(5)社会力量层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服务,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的服务格局。1.1.18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1)政策引导机制:通过制定政策、规划计划,引导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2)资源整合机制: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实现科技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3)创新激励机制: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调动科研人员、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科技服务的积极性。(4)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5)服务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服务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第六章:农业科技培训与普及第一节农业科技培训的内容与方式1.1.19培训内容农业科技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基础知识:包括作物栽培、土壤管理、植物保护、农业气象等方面的知识。(2)农业实用技术:涵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化等方面的实用技术。(3)农业信息技术:包括农业信息化、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农业政策法规:涉及农业法律法规、政策扶持、农业补贴等方面的知识。(5)农业市场营销:包括农产品市场分析、营销策略、品牌建设等方面的内容。1.1.20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组织农民参加集中授课,邀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解,使农民在短时间内掌握相关科技知识。(2)现场教学:组织农民到农业生产现场,以实际操作为主,让农民亲身体验农业科技的实践应用。(3)媒体传播: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传播农业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4)科技示范: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展示农业科技成果,让农民亲眼看到科技带来的实惠。(5)互动交流:组织农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农业科技经验,促进农民之间的学习与成长。第二节农业科技普及的途径与策略1.1.21普及途径(1)引导: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农业科技普及。(2)社会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参与农业科技普及,形成多元化普及格局。(3)教育培训:将农业科技知识纳入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4)农业推广:发挥农业推广部门的作用,深入农村,推广农业科技成果。(5)媒体宣传: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1.1.22普及策略(1)针对性普及: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农民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普及方案。(2)分阶段普及:按照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科技普及。(3)突出重点:重点关注农业关键技术、热点问题,加大普及力度。(4)结合实际: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推广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5)创新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大数据等,提高农业科技普及效果。第七章:农业科技扶贫第一节农业科技扶贫的内涵与目标1.1.23内涵农业科技扶贫是指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结合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扶贫旨在发挥科技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助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社会。1.1.24目标(1)提高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水平。通过引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提高贫困地区农业技术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农业产出效益。(2)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使农民在科技扶贫过程中切实受益。(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4)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推广绿色、低碳、高效的农业技术,实现贫困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第二节农业科技扶贫的模式与路径1.1.25模式(1)政策引导模式。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农业科技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工作。(2)项目驱动模式。以农业科技项目为载体,整合各类科技资源,推动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发展。(3)产业扶贫模式。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4)技术培训模式。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1.26路径(1)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农业科技扶贫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为农业科技扶贫提供有力保障。(2)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整合各类科技资源,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4)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根据贫困地区实际情况,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5)发展特色产业。结合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6)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7)建立健全科技扶贫机制。构建企业、科研院所、农民合作社等多方参与的科技扶贫机制,形成合力,推动农业科技扶贫工作深入开展。第八章农业科技政策与法规第一节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与作用1.1.27农业科技政策的内涵农业科技政策是国家在农业科技领域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它以国家发展战略和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对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农业科技政策旨在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1.1.28农业科技政策的作用(1)引导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农业科技政策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引导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投入到国家战略需求和农业发展急需的领域。(2)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农业科技政策通过政策手段,调整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3)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科技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农业技术水平。(4)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政策通过加大科技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手段,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业科技进步。(5)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政策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第二节农业科技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1.29农业科技法规的制定(1)制定原则:农业科技法规的制定应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前瞻性原则,保证法规内容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和实际操作。(2)制定程序:农业科技法规的制定应经过调研、论证、草案编制、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审查批准等程序。(3)制定内容:农业科技法规应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等方面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和政策支持措施。1.1.30农业科技法规的实施(1)宣传培训:加强对农业科技法规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农民和相关企业的法律意识和法规执行力。(2)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法规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法规的实施效果。(3)政策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法规实施的政策支持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供有力保障。(4)不断完善:根据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农业科技法规,保证法规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第九章: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第一节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概述1.1.31国际合作的意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国际合作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国际合作有助于充分利用全球资源,优化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1.1.32国际合作的主要形式(1)间合作:间合作是农业科技国际合作的基础,主要包括签署双边或多边合作协议、开展政策对话、技术交流等。(2)企业间合作:企业间合作是指跨国企业、科研机构、农业企业等在农业科技领域开展的技术研发、投资、市场拓展等合作。(3)国际组织合作:国际组织合作是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银行(WB)、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等国际组织与各国企业、科研机构在农业科技领域开展的合作。1.1.33国际合作的主要内容(1)技术交流与培训:通过举办国际会议、研讨会、培训班等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交流与传播,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素质。(2)联合研发:各国科研机构、企业共同开展农业技术研发,共享研发成果。(3)投资与合作:跨国企业投资农业科技领域,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4)政策研究与建议:通过国际合作,研究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趋势,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第二节农业科技交流的途径与效果1.1.34农业科技交流的途径(1)学术交流:通过国际学术会议、期刊、报告等形式,传播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学术交流。(2)技术展示与推广:举办国际农业科技展览、技术演示、现场观摩等活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产品。(3)人才培养与交流:开展国际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项目,促进人才流动与交流。(4)合作研发与产业化:通过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转移中心等,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1.1.35农业科技交流的效果(1)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交流有助于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2)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国际合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3)提高农业竞争力:农业科技交流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中国大型三机一体除湿干燥机境外融资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型钢行业产量预测及投资规模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地质锤行业应用动态与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呼吸麻醉机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双杆挂烫机行业销售状况及营销渠道策略报告
- 集团公司危险作业指导手册 第15项-高辐射作业安全指导手册
- 2024年度企业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续签及变更管理规范6篇
- 2024年环保设备与钢材交易之居间委托合同
- 2024年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入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度教育产业联营合作协议书3篇
- 图文转换-图表(小题训练)(解析版)-2025年部编版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七上语文期末考试复习计划表
- 2024儿童青少年抑郁治疗与康复痛点调研报告 -基于患者家长群体的调研
- 大数据+治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广州大学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山东省烟台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年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家开放大学化工节能课程-复习资料期末复习题
- GB 18613-2020 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小学写字阅读考核实施方案
- 起重机传动装置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