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手册_第1页
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手册_第2页
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手册_第3页
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手册_第4页
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手册TOC\o"1-2"\h\u27264第一章概述 21821.1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简介 25521.2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1091第二章农业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 3129422.1系统架构设计 3291922.2硬件设备选型与布局 4235462.3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 420150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5101673.1数据采集方法 5723.2数据预处理 598003.3数据分析与挖掘 621980第四章农业生产环境监测 641834.1土壤环境监测 6152164.2气象环境监测 7184264.3水质环境监测 724713第五章农作物生长监测 8259255.1生长状态监测 843625.1.1监测内容 8123515.1.2监测方法 8147895.2病虫害监测 8152855.2.1监测内容 878185.2.2监测方法 8121695.3产量预测 9137645.3.1预测方法 916295.3.2预测流程 932225第六章农业生产预警技术 9250496.1预警模型构建 97936.1.1数据收集与处理 9291436.1.2特征选择 9164636.1.3模型选择与训练 1036446.1.4模型评估与优化 1072066.2预警阈值设定 10246476.2.1阈值设定原则 1029376.2.2阈值设定方法 1080856.3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理 10278636.3.1预警信息发布 10184936.3.2预警信息处理 113259第七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168147.1决策模型构建 111447.2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11314537.3决策效果评估 1214015第八章智能控制系统 12136108.1自动灌溉控制系统 12195558.1.1系统概述 1254378.1.2系统组成 12320798.1.3系统工作原理 13293578.2自动施肥控制系统 13270158.2.1系统概述 1384628.2.2系统组成 138718.2.3系统工作原理 13271338.3自动植保控制系统 14215098.3.1系统概述 14103678.3.2系统组成 14285598.3.3系统工作原理 146234第九章系统集成与优化 144379.1系统集成策略 14167349.1.1硬件集成 14231439.1.2软件集成 15260299.1.3网络集成 15259619.2系统功能优化 15213769.2.1硬件功能优化 1529489.2.2软件功能优化 15158859.2.3网络功能优化 16129049.3系统稳定性与安全性 1677809.3.1系统稳定性 16308429.3.2系统安全性 1625735第十章应用案例与实践 162972610.1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 161691510.2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171490610.3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17第一章概述1.1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简介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是集成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一种新兴技术。该技术通过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对农业生产中的环境参数、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发生发展等信息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准化。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数据采集:通过各类传感器设备,如气象站、土壤水分传感器、作物生长监测仪等,实时采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环境参数和作物生长信息。(2)数据处理与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3)预警与决策:根据分析结果,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干旱、低温等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指导农业生产。1.2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生长监测:通过实时监测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如光照、温度、湿度、土壤水分等,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条件,实现精准灌溉、施肥等管理措施。(2)病虫害防治:通过智能识别病虫害种类和发生发展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指导农民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损失。(3)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对农业生产环境中的气象、土壤、水质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4)农业资源管理:通过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化肥、农药等资源进行合理调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5)农业灾害预警:针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干旱、洪涝、低温等自然灾害,提前进行预警,为农业保险理赔提供依据。(6)农产品质量追溯:通过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安全追溯,保障消费者利益。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第二章农业生产智能监控系统设计2.1系统架构设计农业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架构设计是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与传输层、应用服务层三个主要层级。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收集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环境参数,如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该层由传感器、执行器、数据采集器等组成,传感器将环境参数转换为电信号,数据采集器负责将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初步处理。数据处理与传输层负责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服务器。该层包括数据传输模块、数据预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等。数据传输模块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如WiFi、4G/5G、LoRa等,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服务器。数据预处理模块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格式化,以满足后续处理的需求。数据存储模块负责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便于后续查询和分析。应用服务层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数据展示、决策支持、预警发布等功能模块。数据展示模块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示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方便用户了解农业生产环境状况。决策支持模块根据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结合农业专家知识,为用户提供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建议。预警发布模块根据设定的阈值,实时监测数据,一旦发觉异常,立即向用户发布预警信息。2.2硬件设备选型与布局农业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传输设备、服务器等。传感器选型应考虑其精度、稳定性、功耗等因素。针对不同的环境参数,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土壤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数据采集器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选型时应考虑其数据处理能力、接口类型、通信距离等因素。传输设备主要包括无线通信模块、路由器等。无线通信模块的选择应考虑传输距离、速率、功耗等因素。路由器负责连接各个设备,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服务器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选型时应考虑其功能、容量、可靠性等因素。服务器应具备较高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以满足大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需求。硬件设备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保证数据采集的全面性,覆盖农业生产现场的各种环境参数;二是考虑设备的通信距离和信号覆盖范围,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稳定性;三是考虑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方便性,降低后期运维成本。2.3软件系统设计与开发农业生产智能监控系统的软件部分主要包括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应用服务模块等。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负责实时采集传感器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服务器。该模块采用嵌入式开发技术,实现对各种传感器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析和挖掘,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模块采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如Hadoop、Spark等,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应用服务模块是系统的交互界面,主要包括数据展示、决策支持、预警发布等功能。该模块采用Web开发技术,如HTML、CSS、JavaScript等,实现用户与系统的交互。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遵循模块化、组件化、层次化的设计原则,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同时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复用性。第三章数据采集与处理3.1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是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的基础环节,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传感器采集:通过安装各类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实时监测农田环境参数,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2)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手段获取农田地表信息,如植被指数、土壤湿度等。(3)无人机采集:利用无人机搭载的传感器对农田进行低空遥感监测,获取高精度农田数据。(4)物联网技术:通过搭建物联网平台,将农田环境参数、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实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5)问卷调查与实地调查:针对农业生产中的特定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3.2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合、转换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数据清洗:去除数据中的错误、重复、缺失等异常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格式、结构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集。(3)数据转换:将数据转换为适合分析的格式,如将时间序列数据转换为矩阵形式。(4)数据归一化: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不同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5)特征提取: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助于分析的特征,降低数据维度。3.3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与挖掘是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统计分析: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2)机器学习: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回归、聚类等分析,发觉数据之间的内在规律。(3)深度学习:通过深度学习模型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建模,提高预测精度。(4)时空分析:对时空数据进行挖掘,揭示农田环境变化趋势和作物生长规律。(5)可视化分析: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动画等形式展示,便于用户理解。(6)决策支持:根据分析结果为农业生产提供有针对性的决策建议,实现智能监控与预警。第四章农业生产环境监测4.1土壤环境监测土壤环境监测是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土壤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水分监测:通过土壤水分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水分含量,为灌溉决策提供依据。(2)土壤温度监测:通过土壤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变化,了解土壤热状况。(3)土壤养分监测:通过土壤养分检测仪器定期检测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养分含量,为施肥决策提供依据。(4)土壤重金属监测:通过土壤重金属检测仪器定期检测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评估土壤污染程度。(5)土壤微生物监测: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定期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了解土壤生物状况。4.2气象环境监测气象环境监测是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的关键环节。气象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温监测: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气温变化,为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2)湿度监测: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空气湿度,了解作物蒸腾作用和灌溉需求。(3)光照监测: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光照强度,为作物光合作用提供依据。(4)风向和风速监测:通过风向风速仪实时监测风向和风速,为防治病虫害提供依据。(5)降水量监测:通过降水量传感器实时监测降水量,为灌溉和排水决策提供依据。4.3水质环境监测水质环境监测是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了解农田灌溉水和养殖水域的水质状况,为农业生产提供安全的水资源。水质环境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pH值监测:通过pH传感器实时监测水质酸碱度,了解水体水质状况。(2)溶解氧监测:通过溶解氧传感器实时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程度。(3)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监测:通过水质检测仪器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含量,评估水体污染程度。(4)重金属离子监测:通过重金属离子检测仪器定期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了解水体污染状况。(5)微生物监测:通过实验室检测方法,定期检测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和种类,了解水体生物状况。第五章农作物生长监测5.1生长状态监测5.1.1监测内容农作物生长状态监测主要包括对作物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水分状况等指标的实时监测。这些指标反映了作物的生长发育状况,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5.1.2监测方法(1)株高监测:利用激光测距仪、视觉传感器等设备,实时获取作物株高数据。(2)叶面积监测: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作物叶片进行图像采集和分析,计算叶面积。(3)叶绿素含量监测:通过叶绿素测定仪,测量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反映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4)水分状况监测:采用土壤水分传感器、植物水分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作物水分状况。5.2病虫害监测5.2.1监测内容病虫害监测主要包括对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程度等方面的实时监测。及时发觉病虫害,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5.2.2监测方法(1)病虫害发生监测: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农田病虫害进行识别和计数。(2)病虫害发展监测:通过分析病虫害发生的时空规律,预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3)危害程度监测:采用病虫害危害程度评估方法,对作物受害程度进行评估。5.3产量预测5.3.1预测方法产量预测是根据农作物生长状态、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预测作物最终产量。常用的预测方法有:(1)统计预测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建立产量预测模型。(2)机器学习预测方法: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训练,建立产量预测模型。(3)深度学习预测方法:通过深度神经网络,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图像、土壤、气候等信息进行学习,建立产量预测模型。5.3.2预测流程(1)数据收集:收集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生长状态、病虫害、气象条件等。(2)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筛选和标准化处理。(3)模型建立:根据预测方法,建立产量预测模型。(4)模型训练:利用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5)产量预测:将实时监测数据输入预测模型,得到作物产量预测结果。(6)结果评估: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估,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参考。第六章农业生产预警技术6.1预警模型构建预警模型的构建是农业生产预警技术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6.1.1数据收集与处理需要收集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各类数据,如气象数据、土壤数据、病虫害数据等。这些数据可通过气象站、遥感技术、物联网传感器等途径获取。收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和数据规范化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6.1.2特征选择在预警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特征选择。特征选择的目标是筛选出对预警结果有显著影响的特征,降低模型的复杂度,提高预警效果。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有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6.1.3模型选择与训练根据农业生产预警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预警模型。常见的预警模型有线性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模型选择后,利用收集到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优化模型参数,提高预警准确性。6.1.4模型评估与优化在模型训练完成后,需要对模型进行评估,以检验模型的预警效果。常用的评估指标有准确率、召回率、F1值等。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进行优化,以提高预警功能。6.2预警阈值设定预警阈值的设定是农业生产预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预警阈值可以保证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6.2.1阈值设定原则预警阈值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根据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结合预警模型,确定合理的预警阈值。(2)适应性:预警阈值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调整。(3)灵活性:预警阈值应根据气候变化、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进行调整。6.2.2阈值设定方法常用的预警阈值设定方法有:(1)基于历史数据的阈值设定:根据历史数据,确定预警阈值的上下限。(2)基于专家经验的阈值设定:结合专家经验,确定预警阈值的范围。(3)基于模型的阈值设定:根据预警模型,计算得到预警阈值的合理范围。6.3预警信息发布与处理预警信息的发布与处理是农业生产预警技术的关键环节,关系到预警效果的实际应用。6.3.1预警信息发布预警信息发布应遵循以下原则:(1)及时性:预警信息应在第一时间发布,保证农业生产者及时采取措施。(2)准确性:预警信息应准确反映农业生产风险,避免误导农业生产者。(3)简洁性:预警信息应简洁明了,便于农业生产者理解和操作。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包括:手机短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6.3.2预警信息处理农业生产者收到预警信息后,应采取以下处理措施:(1)及时关注预警信息,了解风险程度。(2)根据预警信息,制定相应的农业生产管理措施。(3)与当地农业部门、科研单位等保持沟通,获取技术支持。(4)对预警信息进行反馈,以便不断完善预警系统。第七章智能决策支持系统7.1决策模型构建决策模型构建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在于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依据。决策模型构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收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气象、土壤、作物生长状况等,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预处理,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2)模型选择与构建: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决策模型,如线性规划、动态规划、遗传算法等。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构建适用于农业生产的决策模型。(3)参数优化与调整:通过不断调整模型参数,使模型在预测精度、计算速度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4)模型验证与改进:对构建的决策模型进行验证,评估其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适用性。如发觉模型存在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7.2决策支持系统设计决策支持系统设计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决策模型,为用户提供直观、便捷的决策支持。以下是决策支持系统设计的关键环节:(1)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决策模型和用户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架构,包括数据层、模型层、应用层等。(2)功能模块设计: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设计包括数据采集、模型构建、决策分析、结果展示等功能模块。(3)界面设计: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便于用户快速了解系统功能,提高操作效率。(4)系统集成与测试:将各个功能模块集成到系统中,进行系统测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7.3决策效果评估决策效果评估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评估决策模型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系统改进提供依据。以下为决策效果评估的主要内容:(1)评估指标选取:根据农业生产目标,选取合适的评估指标,如产量、质量、成本、效益等。(2)评估方法选择: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对决策效果进行综合评价。(3)评估数据收集:收集决策实施前后的相关数据,用于评估决策效果。(4)评估结果分析:分析评估结果,找出决策模型的优点和不足,为系统改进提供参考。(5)持续优化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决策模型和系统设计,提高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和实用性。第八章智能控制系统8.1自动灌溉控制系统8.1.1系统概述自动灌溉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灌溉管理平台。该系统通过对农田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灌溉的自动控制,提高灌溉效率,降低水资源浪费。8.1.2系统组成自动灌溉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监控中心五部分组成。(1)传感器:包括土壤湿度传感器、气象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湿度、温度、湿度等参数。(2)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灌溉设备进行自动控制。(3)执行器:包括电磁阀、水泵等,用于实现灌溉设备的开关和调节。(4)通信模块: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5)监控中心:对整个灌溉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灌溉任务的自动化执行。8.1.3系统工作原理自动灌溉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湿度,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自动启动灌溉设备进行灌溉。灌溉过程中,控制器会根据土壤湿度的变化动态调整灌溉时间,保证作物得到适量的水分。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气象条件进行灌溉预测,实现灌溉任务的智能化管理。8.2自动施肥控制系统8.2.1系统概述自动施肥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施肥管理平台。该系统通过对农田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施肥的自动控制,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8.2.2系统组成自动施肥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监控中心五部分组成。(1)传感器:包括土壤养分传感器、作物生长状况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田的土壤养分、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2)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施肥设备进行自动控制。(3)执行器:包括施肥泵、施肥机等,用于实现施肥设备的开关和调节。(4)通信模块: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5)监控中心:对整个施肥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施肥任务的自动化执行。8.2.3系统工作原理自动施肥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养分和作物生长状况,当土壤养分低于设定阈值或作物生长状况不佳时,控制器自动启动施肥设备进行施肥。施肥过程中,控制器会根据土壤养分的变化动态调整施肥时间,保证作物得到适量的养分。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作物生长周期进行施肥预测,实现施肥任务的智能化管理。8.3自动植保控制系统8.3.1系统概述自动植保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智能化植保管理平台。该系统通过对农田病虫害、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实现植保措施的自动控制,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8.3.2系统组成自动植保控制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通信模块和监控中心五部分组成。(1)传感器:包括病虫害传感器、作物生长状况传感器等,用于实时监测农田的病虫害、作物生长状况等参数。(2)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对植保设备进行自动控制。(3)执行器:包括喷雾机、无人机等,用于实现植保措施的执行。(4)通信模块:将传感器和控制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传输。(5)监控中心:对整个植保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植保任务的自动化执行。8.3.3系统工作原理自动植保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农田病虫害和作物生长状况,当病虫害发生或作物生长状况不佳时,控制器自动启动植保设备进行防治。防治过程中,控制器会根据病虫害的发展和作物生长周期动态调整防治措施,保证作物健康成长。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环境条件进行植保预测,实现植保任务的智能化管理。第九章系统集成与优化9.1系统集成策略系统集成是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实现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本章所讨论的系统集成策略:9.1.1硬件集成硬件集成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的选型与连接。在硬件集成过程中,需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具有较高兼容性和稳定性的设备,保证系统运行可靠性;(2)充分考虑设备的扩展性,为未来系统升级预留空间;(3)合理布局设备,降低信号干扰和传输延迟。9.1.2软件集成软件集成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软件等多个方面。以下为软件集成策略:(1)选择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保证系统运行稳定;(2)采用统一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实现数据共享与交互;(3)模块化设计,便于功能扩展和升级;(4)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提高代码复用性。9.1.3网络集成网络集成主要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建设。以下为网络集成策略:(1)合理规划网络架构,保证数据传输高效、稳定;(2)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降低信号衰减和干扰;(3)采用冗余设计,提高网络可靠性;(4)实施网络安全措施,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9.2系统功能优化系统功能优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智能监控与预警技术运行效率的重要手段。以下为本章所讨论的系统功能优化措施:9.2.1硬件功能优化(1)提高传感器精度,降低误差;(2)采用高功能处理器,提高数据处理速度;(3)优化设备布局,降低信号干扰和传输延迟。9.2.2软件功能优化(1)优化算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效率;(2)减少冗余代码,降低系统资源占用;(3)实施内存管理策略,提高内存利用率;(4)采用分布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9.2.3网络功能优化(1)优化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