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家国情怀2024届高三语文高考作文主题素材---家国情怀
【核心概念】
所谓家国情怀,就是人们对故土山河的兹兹之念,对国家民族的拳拳之心,对国富民强的殷殷之盼;是人民对国家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度融汇和系统集成,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液中的文化传承、基因密码和情感诉求,也是激励鞭策新时代人们奋发图强、创新立业的精神寄托。
炽热而深沉的家国情怀,回荡在中华文明历史的深处,激荡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它揭示了中国人民取得成果的精神密码,揭示了中华民族穿越风雨、砥砺前行的文化基因。回首过去,我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浴火重生,中华文明之所以能绵延数千载而生生不息,根植于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家国情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彰显着新时期的家国情怀。“家”很小,它是每个人时时都离不开的牵系;“国"很大,它涵养滋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家国情怀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只有“人”在“家"中幸福安康、和睦相处,“家”在“国"中和谐共存、携手并进,“国”才能生生不息、兴旺发达。
“家国情怀"作为一个经典话题,在高考中时有考查:如2022年新高考Ⅱ卷的作文“选择·创造·未来”体现了家国情怀;2021年全国乙卷的作文“理想与义"写作时就可将家国情怀融入其中。
【阅读积累】
引用名言警句(一语点亮生光辉)
1.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1.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____________——司马迁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____________——曹植
3.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____________——岑参
4.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_________——陆游
5.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_________——戚继光
6.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7.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怎么样爱国。___——孙中山
8.爱国之心,实为一国之命脉。____________——蔡元培
9.叹息风云多变幻,存亡家国总关情。_________——秋瑾
10.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
11.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_________——毛泽东
12.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___——刘伯坚
13.我爱生命,我爱母亲,但我更爱可爱的中国。___——方志敏
1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15.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_________——赵一曼
16.我们爱五星红旗,像爱自己的心,没有了心,就没有了生命。——艾青
17.我生平优点不多,但自谓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了灰,每一粒灰也还是爱。____________——季羡林
18.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但我的国家,依然是五岳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跟你一样。___——余光中
19.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同样,没有千千万万家庭幸福美满,就国家繁荣发展。_________——习近平
20.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习近平
21.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国家》歌词
22.我们就要做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不怕天罚,敢于盗火,为苦难的中国照亮前程。
——电视剧《觉醒年代》台词
23.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___——[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24.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法]雨果
25.爱祖国高于一切。____________——[波兰]肖邦
26.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事业和祖国的事业联系起来才能有所进步,才能有所作为。
——[古巴]何塞·马蒂
精读微型文言(以文化人厚素养)
岳飞论爱国家:敌未灭,何以家为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传统文化里,儒家思想强调“舍生取义”,意思就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维护国家利益,甚至可以牺牲个人生命。先有国家的稳定,才有家庭的安康。但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逐渐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们要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同的家。
用“敌未灭,何以家为"形容再合适不过。即只有击退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才能真正拥有安定、美好的生活。
【出处】
《宋史·岳飞传》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释义】
岳飞十分孝顺。岳飞的母亲留守在黄河以北时,岳飞派人前去寻找,并接了回来。岳飞的母亲身患顽疾,给母亲喂药他必亲自动手。在母亲去世以后,岳飞三天不吃不喝。岳飞的家中没有侍妾服侍,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有意和他结为好友,就把美女打扮好送给他。岳飞却说:主上每天辛勤操劳,天晚了才进食,大将怎么可以享乐呢岳飞推辞没有接受,吴玠更加敬佩他了。岳飞年轻时喜欢饮酒,皇帝告诫他:你到达河朔以后才可饮酒。于是岳飞就再也不饮酒了。皇帝起初想要为岳飞建造府第,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剿灭,如何谈论家事
【故事】
精忠报国
岳飞,字鹏举,生于1103年,卒于1142年。岳飞出生于相州汤阴(今属河南)的一个农家,传闻他出生时屋顶有大鸟飞鸣而过,故取名岳飞。是个敦厚老实,沉默寡言的人,却十分热爱学习,一直都很勤奋,尤其在读书和习武上尤为热衷。岳飞从小就表现出过人的勇气和智力,十几岁就能拉300斤的硬弓,因为他爱好习武,于是四处拜访名师,先后和周同、陈广学习,练就了一身超凡的武艺。
岳飞曾经两次参军,第一次是20岁的时候,抱着一展宏图的希冀,投奔直定(今河北正定)安抚使,奈何当时父亲去世,一向孝顺的岳飞,飞奔回家为父守丧。岳飞的第一次参军,也就不了了之。1126年,金军攻打汴京(今河南开封),岳飞再次投入到抗金阵营,此后便开始了他保家卫国的戎马生涯。在岳飞出征前,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上了四个字“精忠报国”,这也成为岳飞一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浴血沙场十几年,让敌人闻风丧胆。在他统帅下的岳家军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士兵个个骁勇善战,岳飞两次率军北伐,收复了大片失地。
正当岳飞准备乘胜追击,直捣黄龙之际,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岳飞不得不班师回朝。岳飞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并悲愤地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澜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至今,“岳飞墓前愧姓秦”的故事还被大家津津乐道,岳飞在前线英勇奋战,却被宋高宗十二道急召召回,最终在临安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处死,当时年仅39岁。在短短三十九年的人生中,岳飞将一半人生贡献给了抵抗外族侵略、收复国家领土的战争中,他用生命保护着国家和百姓的安危,映射出了这位民族英雄的爱国情怀。
【解析】
金军攻宋,给宋朝百姓带来了巨大灾难,为了保卫国家,让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岳飞英勇杀敌,虽然壮志未酬,但他的爱国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永远值得人们学习。
时代不同、社会体制不同,爱国的内涵也不尽相同。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环境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空气、水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资源都受到了威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壁垒,所以即使无法轰轰烈烈地爱国,我们也可以从保护环境等触手可及的小事做起。
自成立以来,神华集团一直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争做绿色能源提供者,是神华集团矢志不渝的追求,当然企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那些热爱事业的员工。
【文化传承】
舍小家为大家
2010年4月,在锡林郭勒大草原上,大风卷着尘土,吹得人寸步难行。北电胜利能源公司的祥哥和尚志检查完现场新挖的树坑,赶紧往回走。到办公室门口时,两个人都已经变成了“土人"。俩人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相继走进了办公室。
“祥哥,我真服你了,这么大的风,还种什么啊!”尚志说。
“一年两次风,一次刮半年。这算什么,到了冬天,骨头都给你冻酥了,你先洗下脸,一会儿下现场。"祥哥回道。
“还去等风停了不行吗”
“不行,必须尽快栽,不然苗子失水太多,成活率就没保证了。"
说完,祥哥坐下,打开了办公桌上的电脑。尚志一脸不情愿地向洗手间走去。
尚志来这里工作已经半年多了,但还是感觉没有完全融入:“真不清楚自己作为园林专业的硕士生,选择到一个矿山企业是否正确。”同时,尚志也想到了祥哥,大学毕业就来到公司搞绿化,到现在已经五个年头了。四年前祥哥结婚,但由于工作原因一直和爱人两地分居,聚少离多。工作方面,每天和树、草打交道,没日没夜不说,而且一干就是几年,硬是把矿区上的两排土场建设成了优良牧草地。
想到这里,尚志对刚萌生的是否要离开的念头感觉有些惭愧。洗了脸,人也精神了不少,回到办公室看到祥哥依然一脸严肃地盯着电脑屏幕。
“祥哥,看什么呢,全神贯注的,眼睛都不眨一下。"尚志边说着话,边走了过去,竟被电脑显示屏上的一幕惊呆了。
在题目为《消失的风景》下,显示着一组照片,一片广阔的草原上散布着数百个大坑,那些大坑把草原破坏得面目全非,卫星拍下的图片,像布满陨石坑的月球表面。
祥哥感叹道:“多好的草原啊,被破坏成这个样子。还好国家一直在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将环境保护也作为一种生产力。咱们想长远发展,就得走节能环保这条路。”
尚志似懂非懂地说:“祥哥,都说科技是生产力,能创造价值,搞环保是往里面投钱,投很多钱!"
“你记得公司大门口的标语吗”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草原。"天天都能看到,尚志立马答了上来。
“亏你还记得,那是咱们公司2007年提出的发展理念。这么多年公司也是这么做的。记得当年我来这里,整个矿区就几棵树,可是,这短短的几年,公司绿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还获得了‘自治区绿化模范单位’‘中国最美矿山’等荣誉,这可都是实打实地干出来的。”
“祥哥,你可真是好样的,这么恶劣的环境,换了我估计早当逃兵了。"尚志看祥哥的眼神多了些敬佩。
“你还别说,当初我还真有过这种想法,开始感觉特别难,我当年种的苗木成活率还不到30%。后来,吸取了教训,边干边摸索,因地制宜,我还总结出一些经验,例如‘一排、二覆、三沙障、四种、五灌、六养护’……”
听着祥哥滔滔不绝地讲着,尚志终于知道祥哥为什么能够忍受两地分居的痛楚,执著坚守这么多年。之所以舍小家为大家,只因为祥哥想还草原一片碧草蓝天,让绿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底色。
回望历史名人(丰富情怀铸诗篇)
永远的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从而给人性涂抹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旄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当苏武举起羊鞭,选择做高山雪莲那般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作伴;北顾中原,他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笳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他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儿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旄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流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出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气节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走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好的回答:富贵,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才是历史的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史可法死守扬州城
崇祯十七年(1644年),史可法听闻李自成进攻北京,率军进京勤王。军队抵达达浦口时,传来北京失陷、崇祯帝朱由检自缢的消息,史可法向北痛哭失声,以头撞柱,血流到脚上,史可法为朱由检发丧。1645年,清军将领多铎率大军南下,想要一举平定江南,统一天下。在战斗力强悍的满清骑兵面前,南明弘光政权节节败退,徐州很快失守。很快,清军度过了淮河,兵临扬州城下。当时,镇守扬州的是南明的督师兼东阁大学士史可法。史可法(1602年-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祥符人,祖籍大兴,河南省开封府祥符县人,因祖上对朝廷的功勋得以世袭锦衣百户,称北京锦衣卫籍。
内忧外患之中风雨飘摇的弘光政权,本应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即便不提光复中原的大业,也要谋划固守长江天堑的对策。然而,弘光帝很快就忘记了国仇家恨,君臣上下一派莺歌燕舞,将抗清之事置之脑后。
就是在这样严重的危机之下,已经在党争中被排挤出朝廷的史可法向弘光帝上疏,披肝沥胆,痛切密陈,留下了不朽名篇《请出师讨贼疏》。
《请出师讨贼疏》又名《初上弘光帝疏》《请讨贼御敌以图恢复疏》。奏疏开篇即点明主旨:“奏为时事万分难支,中兴一无胜着,密请恢复远略,激励同仇,以收人心,以安天位事。"时局已然艰险万分,收复北方失地、重振明朝江山至今仍未有着手之策,所以才密陈奏请朝廷尽快规划恢复故土的长远谋略,激励上下同心同德、稳固朝政。
主旨既明,接下来,史可法对局势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具体论述了必须下定决心部署“恢复远略”的理由。
请颁讨贼诏书,言:
自三月以来,大仇在目,一矢未加。昔晋之东也,其君臣日图中原,而仅保江左;宋之南也,其君臣尽力楚、蜀,而仅保临安。盖偏安者,恢复之退步,未有志在偏安,而遽能自立者也。大变之初,黔黎洒泣,绅士悲哀,犹有朝气。今则兵骄饷绌,文恬武嬉,顿成暮气矣。河上之防,百未经理,人心不肃,威令不行。复仇之师不闻及关、陕,讨贼之诏不闻达燕、齐。君父之仇,置诸膜外。夫我即卑宫菲食,尝胆卧薪,聚才智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物力,破釜沉舟,尚虞无救。以臣观庙堂谋画,百执事经营,殊未尽然。夫将所以能克敌者,气也;君所以能御将者,志也。庙堂志不奋,则行间气不鼓。夏少康不忘出窦之辱,汉光武不忘爇薪之时。臣愿陛下为少康、光武,不愿左右在位,仅以晋元、宋高之说进也。
先皇帝死于贼,恭皇帝亦死于贼,此千古未有之痛也。在北诸臣,死节者无多;在南诸臣,讨贼者复少。此千古未有之耻也。庶民之家,父兄被杀,尚思穴胸断〈月豆〉,得而甘心,况在朝廷,顾可漠置。臣愿陛下速发讨贼之诏,责臣与诸镇悉简精锐,直指秦关,悬上爵以待有功,假便宜而责成效,丝纶之布,痛切淋漓,庶海内忠臣义士,闻而感愤也。
国家遘此大变,陛下嗣登大宝,与先朝不同。诸臣但有罪之当诛,曾无功之足录。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滥觞。自后宜慎重,务以爵禄待有功,庶猛将武夫有所激厉。兵行最苦无粮,搜括既不可行,劝输亦难为继。请将不急之工程,可已之繁费,朝夕之燕衎,左右之进献,一切报罢。即事关典礼,亦宜概从节省。盖贼一日未灭,即有深宫曲房,锦衣玉食,岂能安享!必刻刻在复仇雪耻,振举朝之精神,萃万方之物力,尽并于送将练兵一事,庶人心可鼓,天意可回。
可法每缮疏,循环讽诵,声泪俱下,闻者无不感泣。
朱由崧访孝陵、奉先殿,出外住在内守备府,群臣上朝拜见朱由崧,朱由崧想避开,史可法劝说:"不能回避,应当认真接受臣子的朝见。"朱由崧上朝后,开始讨论战守的问题。史可法说:"福王您应当身穿孝服,住于郊外,发兵北征,来向天下显示您一定要报国家之仇的道理。"朱由崧连声说是。第二天朝见之后,大臣们出来讨论朱由崧监国的事,张慎言说:"国虚无主,福王就此可以即皇位。"史可法说":太子生死不明,如果有一天太子到南边来了怎么办"诚意伯刘孔昭说":今天已经说定了,谁敢再有更改"史可法说:"慢慢再说吧。"于是大家退出。第三天,朱由崧监国,朝廷推选内阁大臣,大家都推举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刘孔昭揎拳攘臂想入内阁大臣的行列,群臣用本朝没有勋臣入阁的先例阻止了他。刘孔昭愤愤地说:"就算我不能,马士英为什么不能入阁呢"于是又一并推举马士英为内阁大臣,又讨论填补大臣的空缺,推选了郑三俊、刘宗周、徐石麒。孔昭推选阮大铖,史可法说:"先帝亲自定他为违逆案犯,不要再说了。"过了两天,任命可法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同马士英、高弘图是一起任用的,可法仍然掌管兵部的事务,马士英仍然督军镇守凤阳,于是和北京过去一样又制定了京军制度,侍卫部队和锦衣卫各军都列入军队进行操练,锦衣卫东西两司房,以及南北两都的抚司官,不再全部设立,以防止告密,安定人心。
力保扬州城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初,史可法亲自安排高杰率军北上河南,意图协助清军讨伐李自成。正月十二日夜,高杰到达睢州后,在故袁可立府第内被河南总兵许定国杀死,史称"睢州之变"。清军乘机南下。史可法闻讯长叹无法克复中原。他伤心备至,亲自赶往高军营中做善后工作,立高杰子为兴平世子,外甥李本深为提督,胡茂祯为阁标大厅(即中军),李成栋为徐州总兵。高杰妻邢氏耽心儿子幼小,不能压众,她知道史可法没有儿子,提出让儿子拜史可法为义父。但史可法却因为高部是流贼出身,坚决拒绝,命高杰子拜提督江北兵马粮饷太监高起潜为义父。
二月,史可法从徐州回到白洋口。阎尔梅当时正在史可法幕中,劝他渡河复山东,不听;劝之西征复河南,又不听;劝之稍留徐州为河北望,又不听”,一以退保扬州为上策。
同年四月,左良玉率数十万兵力,由武汉举兵东下,要清君侧,"除马阮"。当时,史可法移军驻泗州,保护明朝祖陵。马士英竟命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史可法只得兼程入援,抵燕子矶,以致淮防空虚。左良玉为黄得功所败,呕血而死,子左梦庚率全军投降清朝;史可法奉命北返,此时盱眙降清,泗州城陷。史可法遂至扬州,继续抵抗清军的进攻。
与扬州城共存亡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多铎兵围扬州。当时,有谣传称许定国军要来歼灭高家军,扬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坏城门外出逃命,大小船只为之一空。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降清,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四月十七日,清军进至距离扬州二十里处下营,次日兵临城下。史可法"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
四月十九日,高杰部提督李本深率领总兵杨承祖等向清豫亲王多铎投降,广昌伯刘良佐也率部投降;史可法于扬州西门楼写下四道遗书给他的家人,在他死后,希望夫人和他一起以身殉国,愿归葬钟山明太祖孝陵之侧。四二十一日,总兵张天禄、张天福带领部下兵马投降,随即奉多铎之命于二十四日参加攻取扬州。扬州城里只有总兵刘肇基部和何刚为首的忠贯营,兵力相当薄弱。由于城墙高峻,清军的攻城大炮还没有运到,多铎派人招降史可法、淮扬总督卫胤文,遭到严词拒绝。四月二十一日,甘肃镇总兵李栖凤和监军道高歧凤带领部下兵马四千入城,两人的意思却是劫持史可法,以扬州城投降清朝。史可法毅然说道:"这是我殉国的地方,你们打算做什么,如何想要富贵,请你们自便。"李栖凤、高歧凤见无机可乘,于四月二十二日率领所部并勾结城内四川将领胡尚友、韩尚良一道出门降清。史可法以倘若阻止他们出城投降恐生内变为理由,听之任之,不加禁止。
四月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被众将拦住。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被擒住后,史可法拒绝投降而被杀。
清军占领扬州以后,多铎以不听招降为由,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逾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以袍笏招魂,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宁门外梅花岭。后来全祖望曾写《梅花岭记》描述此事。
史可法被捕后多铎对他礼遇有加,甚至亲口称他为“先生"。史可法不为所动,仍慷慨赴死,最终被杀。之后更是出现了很多与史可法一样慷慨赴死的人。孟森《任民育》中写道:“危城官属,明知肝脑不日涂地,而一息尚存,誓不远引规避,若扬州知府任民育以下数十人。”
文人墨客笔下的“淮左名都”,就这样被攻占了。但是,由于随后日子里发生的暴行,他们的死难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清军占领扬州后,统帅多铎以扬州不投降为由,对扬州展开了大屠杀。从五月二十日到五月二十九日,扬州城中生灵遭遇了一场浩劫。
史可法在陷入重重围困之时,仍然效忠故国,勇敢地同敌人抗争。其情其心,足以震烁古今。史可法殉国后,南明赠谥"忠靖"。就连后来的乾隆皇帝,也亲自为他题写“褒慰忠魂”四字,还追谥他为“忠正"。
史可法死后,扬州尸骨堆积如山,史可法遗体难以辨认不知下落,一年后,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每年的五月二十日,扬州人民都会用各种方式纪念史可法。可以说,在他们心中,史可法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典型素材】
人物篇
1、袁隆平:一生只为稻粮谋
经典颂词:穿梭在田间垄亩,凝视着子孙千秋。近60年汗水浇灌出一片金色的沃土,89岁高龄缔造出一派绿色的希望。在精明的世界甘愿做一个“顽愚”的痴者;把一生奉献给人类温饱;在贪闲的世界甘愿做一个永恒的“行者”,用一生追逐科技前沿。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位耕耘者,在稻谷飘香中,让自己成为一个传奇。
运用示例(1):专注一事,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家国情怀。
天灾之年,饿殍遍地的凄凉景象深深地刺痛了年轻的袁隆平,他当时就决心培育出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让中国人都吃饱饭。这是他身为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和心怀天下的悲悯之心。他用日复一日田垄地头的坚守,点亮一双又一双因为饥饿而失去光彩的眼睛。近60载岁月,他始终怀揣同一个梦想:田里的水稻长得比高梁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一样大,在田里走累了,就在稻子下面乘凉。如今袁隆平为了国家的粮食安全,功成名就之后,仍然不断追寻自已的梦想,这是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更是一种心系国民的家国情怀。
2、屠呦呦:青蒿一握,痴迷一生。
经典颂词: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千年,直到你出现为了攻克人类恶疾的使命,你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你——屠呦呦,也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青蒿素之母”。
人物速写: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药学家。2015年10月,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7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入围BBC“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与爱因斯坦并列。
运用示例:科技工作者肩负着振兴中华的时代使命。
屠呦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荣誉面前她有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一个单纯到眼里只有手中事的人,拿了诺贝尔科学奖项。她深知作为科学家,在荣誉面前,就应该有更强烈的责任,把事情做好。单纯的力量,减法的力量,也是屠呦呦的力量。
艰难时刻仍秉持科学理想,砥砺前行亦不忘回望过去,世界上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而屠呦呦,便是那个把温暖和希望洒向人间的人。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有平凡的人,笨拙地做着伟大的事替时代负重前行。
3、孙家栋: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经典颂词:他是最年轻的“两弹一星"元勋,也是最年轻的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人物速写:孙家栋,1929年出生于辽宁,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201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运用示例:执着航天,无私奉献
孙家栋一生执着于航天事业,89岁高龄仍坚守在发射现场,他这种默默奉献、无怨无悔、顽强拼搏的航天精神值得后人敬仰。作为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孙家栋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中国航天事业上,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次又一次壮举。他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孙家栋曾动情地说:“搞了一辈子航天,它已经像我的‘爱好’一样,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了。”如今,已经90岁的他,还担任中国航天高级顾问,没事就往航天中心跑,被航天人形容为像卫星一样旋转不停。孙家栋用行动诠释着中国航天精神——豁出命去爱航天事业!
4、樊锦诗:敦煌的女儿,一生的守望。
经典颂词:她曾是受家人宠爱的江南闺秀,她曾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才生;她的人生本可以有无数条路,但她偏偏选择了最艰难的一条:奉献半个多世纪的光阴,赴一场文化苦旅,守护着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她说“莫高窟是人类的无价之宝,我心想一定要保护好。万一有闪失,我就是罪人。"她,就是“敦煌的女儿”樊锦诗。
人物速写:樊锦诗,1938年出生,1963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主要致力于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是享誉国内外的敦煌学者。2019年9月17日,81岁的樊锦诗被正式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
运用示例:择一事,终一生。
古有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造就的红楼一梦,今有樊锦诗凝一生光阴守护莫高窟的精美恢宏。这一切的一切都启示着我们,既然选择了就要终一生去做好只有专注手上所承之事,心无旁骛,才可在漫长而又迅疾的光阴中游刃,找到光阴的意义。而且一个人的一生就需要这种精神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择一事,终一生,从青丝到白发,樊锦诗用一生的光阴诠释了她那一代人所肩负的使命。樊锦诗总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她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因为值得,所以不觉得寂寞,不觉得遗憾。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她无怨无悔。
5、程开甲:一片赤诚,一生奉献。
人物速写:作为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程开甲一生获奖无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八一勋章”……程开甲的一生,是为国铸盾的一生。
1918年,程开甲出生于江苏,1946年8月,他赴英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程开甲放弃国外优厚的条件回到中国,之后加入了我国核武器研究的队伍,从此隐姓埋名20多年,为开创中国核武器研究与核试验事业倾注了全部才智和心血。程开甲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运用示例:人要有爱国情怀
责任,是爱国的底线,是报国的基础。在普法战争中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坚决退回普鲁士波恩大学授予他的名誉学位证书。“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他的话掷地有声,也告诫后人,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程开甲,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条件,毅然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为他知道,倘使抛弃了爱国、报国这一基本的责任,所谓理想、事业将是无根之花、无本之木。爱国之责任是成就他卓越的功绩的基石。
6、钱七虎:为国奉献永远在路上。
人物速写:2019年1月,钱七虎获得了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耄耋之年的钱七虎有很多头衔: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奠基人、防护工程学科创立者、防护工程科技创新引领者,但他只想别人称他为“科技工作者”。
“奋斗一甲子,铸盾60年”,用这句话来描述钱七虎最合适不过。历时两年多,他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套爆炸压力模拟器、首台深部岩体加卸荷实验装置,解决了困扰世界岩体力学界多年的数十项技术难题;经过近千次的细致推导计算,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深地下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经过多年研究,他和团队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构建了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研究了地冲击诱发工程性地震的不可逆运动规律和深部施工灾变孕育演化机理,为抗钻地核武器防护工程的设计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了“金钟罩”
运用示例: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长江隧道、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一项项关乎国家大计的重大工程,都留下了钱七虎的足迹。钱七虎在建设新中国的事业中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一切都和祖国紧紧相连"是钱七虎人生的真实写照。钱七虎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他身上所体现的崇高的奉献精神就像明灯,指引着我们青年奋勇前行。
7、黄旭华: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
人物速写: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黄旭华院士“共和国勋章"。作为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仿佛将“惊涛骇浪”的功勋“深潜"在了人生之海中。
运用示例:践行爱国诺言,助力民族复兴
爱国从来不是一句空话。不仅要在动荡喧嚣的时代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持的韧劲,更重要的是,要随时做好献身的准备,这是黄旭华院士给我们的最大的启示。当代青年更应具有随时献身报效祖国的觉悟。时代需要新青年,新青年要追随先辈们的脚步,潜心钻研、锐意进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8、顾方舟:隐“功”埋名三十载,终生报国不言悔。
人物速写: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被称为“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为中国研制活疫苗消灭脊灰作出了重大贡献。
运用示例:医者仁心,大爱无疆。
“己幼,为人之幼,这不是残酷,是医者大仁。为一大事来,成一大事去。功业凝成糖丸一粒,是治病灵丹更是拳拳赤子心。你就是一座方舟,载着新中国的孩子渡过病毒的劫难。”顾方舟的科研成果造福了亿万国人,每一个吃过“糖丸"的人都应当对他心存感激。更重要的是,顾方舟们不惧风险,以身试药,甚至以自己的孩子来做药物试验的非常之举,让我们看到了老一辈科学家身上为国为民、勇于奉献的伟大精神。有句话说得好,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正是因为顾方舟们的艰辛付出和无私奉献,才有了我们今天快乐、安宁的幸福生活。
9、“氢弹之父"于敏:惊天事业,沉默人生
人物速写:“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2019年9月17日,于敏的荣誉簿上奖获得者又添重要一笔——“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运用示例:赴身黄沙,芳华荐轩辕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感动中国给予于敏先生的颁奖词,他是一位以平凡之躯,却立非凡之功,为国之重器之人。先生于敏,正好华芳,赴身黄沙几十载,艰苦卓绝,默默无声,时天空乍响,重任结章,终是青丝成雪泪成行,于老以氢弹献中华神州,以生命辅我中华之崛起,佐我袖州功业千秋万代。仅以国之重器,芳华荐轩辕。
美文篇
被时间打败的家乡
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差点儿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3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
实际上,5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看到比我母亲略年长的她,刚刚年届六十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
时间打败了老房子
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
在倚山而居的自然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年夏秋之际,开始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12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桔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
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
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大都因癌症而不治。我对这些人的记忆,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有些人进了城,有的人依旧留在农村,但他们结局大致相似——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
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人女人们,先后成了“城里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空间里,他们觉得天地顿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而是温情的丛林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重逢后,已然能微笑致意;他们的后代则继续在城市里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嘲笑父辈们的目光短浅和不识时务。
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反倒一如既往,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不肯在村里村外丢面子,有时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的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式的愚昧、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
时间瓦解了生活方式
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了。
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石块填埋。
时间打败了这些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也就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便是村里最强势的男人和最壮实的女人,也只能自生自灭。被扼住咽喉的故乡,只能苟延残喘。
春节前不久,舅舅帮人忙把他们村的一位邻居送上山了。根据老家的习俗,须成年男性为逝者抬棺。原本就不大的自然村里,即使从邻村请人,也很难找够8位成年男性,于是60多岁的舅舅就成了“壮劳力”。30年前,抬棺的是他和他年轻力壮的同龄人;30年后,他没想到村中会无人,自己还不得不“搞这事"。
“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在他们这茬人嘴里,这是形容故乡衰落的最有力道的话;而在心里,这句话也时时让步入晚年的他们不安和恐惧。
逃离农村却逃不脱命运
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村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
只是现在我才发现,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被时间打败得溃不成军。不满三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老人孩子,对她来说,全是陌生人,倒是邻居养的一只踱步的公鸡和几只母鸡以及拴在树下的山羊令她兴奋,那是她在电视和手机视频里认识已久的“朋友”。
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时评篇
01家国情怀,奋斗伟业
时代的要求艺术的使然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成为时代的一个窗口,在除夕夜凝聚起全民族的情感和人们成长的记忆。
今年总台春晚的合唱节目《看动画片的我们长大了》,作品创意的精髓在于创作与演绎的精妙结合。演员们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科研工作者、文物保护工作者等50多位各行各业的代表。春晚邀请他们站上舞台,与他们熟知的少儿节目主持人一起,唱起儿时那些动画片里的歌曲。在他们的演唱中,熟悉的旋律和形象与他们现在的职业身份串联起来,不仅仅是对个人成长的回望,更是对国家发展的礼赞。
另一个受邀“出演自己"的组合是湖南怀化会同县粟裕希望小学女教师李柏霖和她的学生们,在歌咏《如果要写年》里进行情景表演。“杯子,见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它们碰在一起发出了欢呼。”孩子们用充满童趣的诗歌吟唱,从田野到舞台,时代的聚光灯映照着每一个闪光的面庞。
这两个节目很好地诠释了“开门办春晚"的理念,恰如其分的内容选材与难易得当的艺术品类高度适配,解决了非职业表演的观赏性问题。
另外,《拼音》《不如见一面》《枕着光的她》等作品都属于歌唱类,因所表达情感类型的不同决定了演绎方式的不同。《拼音》在娓娓诉说的情境之中,抒发深沉的中国式父爱;《不如见一面》中因距离拉长的思念呈现在咫尺似天涯的舞台间,提醒我们不论远方多远,都要去和挂念的人见上一面;《枕着光的她》以简洁的妆造和沉静的氛围,吟唱爱情的模样……表演的背后锚定着明确的情感。
春晚的初心就是让亿万百姓大联欢,只有坚持这一底色,才能办好春晚。创作之难往往解于溯源,坚持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着力于办让老百姓高兴的春晚——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艺术的使然。
02家国一体家国同心
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双向奔赴,国家发展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打开更大空间
14年前,一名年轻母亲赶火车时背着巨大行囊,一手怀抱着婴儿,一手提着几乎垂地的双肩包;她弯着腰,眼神却格外坚毅。这幅画面被记者定格,照片迅速传遍网络,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成为春运的一个缩影。14年过去了,“春运母亲”过得还好吗?很多人都有着深深的牵挂。曾经她返乡需要三天两夜,如今动车已直通家乡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曾经一家人挤在狭窄的土坯房,如今全家迁入新楼房,脱贫后收入稳定。“春运母亲"的命运变化,折射出个人奋斗与时代发展的同频共振。
春节,铭刻着时间的年轮,承载着共同的记忆。从蛇皮袋到拉杆箱、从绿皮车到高铁网,春运被称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展现流动中国的发展脉动;如今网购年货越来越普遍,“云上"守岁、短视频拜年受到年轻人追捧,逛博物馆、看“村晚”成为新风尚,年俗年味在赓续中更新、形成现代表达;从大漠孤烟到江南细雨,从冰雪游到温泉游,带上一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春节假期带来国潮涌动的消费新体验。每一个春节,都在见证人们生活的新变化、社会发展的新面貌,连缀成标注着历史刻度的图谱。从中,我们追寻时代前行的足迹,仿佛听见这个东方大国拔节生长的声音。
对中华儿女来说,春节是一条回家的路。倚杖候荆扉的老人,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儿女回家的方向;掰着手指头数着父母回家日期的孩子,要用大大的拥抱卸下父母常年奔波的辛苦;儿时的玩伴,盼望着春节回家呼朋引伴,一起回忆童年的快乐时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是亲人组成的共同体,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一家人一起写对联、贴窗花,亲朋好友相互拜年、彼此祝福,正是在过年的这些细节中,人们得以触摸历久弥新的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中增进文化主体性,感受共同的文化记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有机连接。
无数个“我”组成“我们”,无数个“小家”组成“大家”,春节本身就是一个连接家与国的时间节点。今年春运,旅客规模新高又逢部分地区雨雪冰冻天气。不过,从运送旅客及时返乡到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各方面保障能力更强了,服务措施更细了。可以说,每一个“小家”阖家团圆的背后,都有大国的能力支撑。春节再次让我们看到,家国一体、家国同心,始终是中国人内心不变的文化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逻辑。
春节是一个承上启下、新旧交替的时间节点,是农历新年的开始。春节回家,人们可以在温暖的港湾养精蓄锐,在奔跑中调整呼吸;春节后,春回大地、万物生长,人们又将在新的时间坐标开始新的奋斗。“日日行,不怕千万里"。无论是在基层一线、广袤田畴,还是在生产车间、流水线上,无论是在市场大潮中奋力打拼,还是在实验室里创新攻关,每个人都可以在国家发展中找到自己的舞台和机会,都享有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这正是春节的期许,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双向奔赴,国家发展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梦想打开更大空间,而每一个人向着梦想努力奔跑,就会跑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加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历新年是龙年,龙在中华文化中有着勇敢奋进、活力无穷、吉祥如意等多重寓意,寄托着美好的愿景。”跨越时间的长河,家国情怀绵绵不断。龙行龘龘,春山可望;春暖花开,未来可期。从龙年春节出发,让我们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03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
在中国,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神州大地洋溢着喜庆、涌动着活力。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春节庆祝活动也好戏连台。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春节民俗活动已走进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在中华文化中,喜庆祥和的春节,体现了和睦、和谐、和平的精神内核。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与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一致。全球共庆新春,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交流互鉴,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携手同行。
共庆新春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美美与共的生动体现。“美好的春节洋溢着幸福与祥和气息,促进友谊、和谐与团结"春节是一个为了更加团结友爱、为每个人创造更美好世界的节日”……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在祝贺新春时表示。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高度契合,春节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多各国人士的认同。连日来,许多国家的政要出席春节庆祝活动,许多国家的民众一起喜迎新春,充分表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可以将各国人民团结在一起。
共庆新春是各国携手同心、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体现。今年的春节是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后的首个农历新年。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联合国内罗毕办事处等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布春节视频致辞,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坚定支持联合国、多边主义和全球进步表示感谢,表示“只要我们携手共进,就能实现一个可持续、公正与和平的未来"。许多国家的政要也表示,期待加强友好合作,共同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新的一年,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同时将坚持胸怀天下,携手各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携手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
【写作示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屈原虽遭流放,仍眷顾楚国,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的生死存亡紧密相连。苏武“胡沙不隔汉家天,一节坚持十九年”,始以强壮出,终以须发尽白还,初心不改,坚贞不移……
《孟子·离娄上》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示范】
家国情怀,时代担当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而我想说,不管身处什么时代,青年人都需要:秉持使命担当,不负大国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于安史之乱中的杜甫,仍记挂沦陷区的胞弟,担忧手足的生死。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倍增思亲之情。山河破碎,“家”何以堪!杜甫心中有“家”,更有“国”。他漂泊成都,尽管处境艰难,茅屋为秋风所破,仍向苍天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渴盼温暖普照天下,国家远离战乱,昌盛安宁。
当然,“家国情怀”不能只是空洞的表白,需要我们用行动兑现承诺,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恰如曹植所言,“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的“百步筑梦”挑战视频中,国旗护卫队擎旗手张自轩的故事令人感动。他每天肩扛35斤重的国旗和旗杆,风雨无阻地迎接每一个日出。为了练习贴墙根站立,他负重奔跑,踢坏了一双双皮鞋,身体严重脱水也咬牙坚持,入伍7年没有陪父母过一次年。张自轩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把祖国的荣誉扛在肩上,把个人拼搏和国家形象紧密相连,把对国家的热爱变成日复一日的坚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屋买卖合同的房产过户流程3篇
- 方式购销合同范本样本3篇
- 房屋买卖合同法律法律流程3篇
- 掌握材料采购合同订立方式3篇
- 房屋买卖合同问题投诉3篇
- 房屋买卖合同欺诈3篇
- 房屋买卖建筑项目保险代理合同3篇
- 摩托车租赁合同全新版3篇
- 房屋买卖合同英文版全面解析3篇
- 教育机构联合办公租赁协议3篇
- 中国历史地理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泰山学院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眼视光学理论和方法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3年玻璃厂年终工作总结
- 专题06 习作-2023-2024学年统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
- 人事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答辩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护理-讲解
- 白炭黑生产工艺流程图
- 2021-2022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五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 无人机多旋翼aopa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粤教粤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单元期中期末测试卷 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